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緒論 1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A.建筑物的全部荷載最終由基礎來承擔。 B.基礎是連接上部結構與地基的結構構件,起到了擴散墻柱等豎向傳力構件荷載的作用。C.地基可直接設置在力學性能滿足建筑物的承載和變形能力要求的地層上。D.基礎按埋置深度和傳力方式可分為淺基礎和深基礎。2 力學性能滿足建筑物的承載和變形能力要求的地層稱為( A ) A.天然地基B.人工地基C.深基礎D.淺基礎第二章 工程地質1下列哪項不屬于內力地質作用?( ) CA地殼運動 D地震作用 C.搬運作用 D.變質作用2外力
2、地質作用包括風化作用、( )、沉積作用及成巖作用? BA巖漿作用 B剝蝕作用 C地質作用 D. 地震作用3下列哪項為地層單位?( ) BA宙 B界 C. 紀 D世4下列哪項為地質年代單位?( ) CA宇 B界 C紀 D統5沖積土是( C )地質作用下形成的。A風化 B山洪急流 C. 河流 D海洋6 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標中,直接通過試驗測定的是( )CA.土粒的相對密度、含水量、孔隙比; B. 土粒的相對密度、土的密度、孔隙比;C. 土粒的相對密度、含水量、土的密度; D. 含水量、孔隙比、土的密度;7 若土的顆粒級
3、配曲線很平緩,則表示( )BA. 不均勻系數較小 B. 粒徑分布不均勻 C. 粒徑分布較均勻 D. 級配不好8 若兩種土的不均勻系數相同,則兩種土的( )C A.限定粒徑相同 B.有效粒徑相同 C.限定粒徑與有效粒徑之比相同 D.顆粒級配曲線相同9 若某砂土的天然孔隙比與其能達到的最大孔隙比相等,則該土( )AA.處于最疏松狀態 B.處于中等密實狀態 C.處于最密實狀態 D.處于多孔結構10 某黏性土的液性指數0.5,則該土的軟硬狀態為( )BA.硬塑 B.可塑 C.軟塑 D.流塑11 某黏性土的塑性指標為19,該土的名稱為( )CA.粉土 B.粉質黏土 C.黏土 D.砂土12 某原狀土樣處于
4、完全飽和狀態,測得含水率為32.45%,土粒相對密度為2.65,液限為36.4%,塑限為18.9%。此土樣的名稱及其物理狀態是( )DA.粉質黏土,可塑; B.粉質黏土,硬塑; C.粉土,硬塑; D.黏土,軟塑13 一種土的天然重度、飽和重度、有效重度、干重度數值大小依次( )BA.干重度<有效重度<天然重度<飽和重度; B.有效重度<干重度<天然重度<飽和重度; C.干重度<天然重度<有效重度<飽和重度; D.有效重度<天然重度<干重度<飽和重度14 碎石土應為粒徑大于2mm的顆粒含量超過總重的百分比為( )BA.20%
5、 B.50% C.70% D.60% 15 粒徑大于0.5mm的顆粒含量超過全重的50%,且粒徑大于2mm的顆粒含量不足全重50%的土為( )AA.粗砂 B.中砂 C.細砂 D.粉砂16 下列各項中( )不以塑性指標來定名。 DA.黏土 B.粉質黏土 C.粉土 D.砂土17 黏性土的塑性指數越大,則表示土的( )BA.含水量越大 B.黏粒含量越高 C.粉粒含量越高 D.塑限越高18 某原狀土樣,試驗測得天然重度17 KN/m3,含水率為22.0%,土粒相對密度為2.72,則該土樣的孔隙率及有效重度分別為( )。AA.48.8%,8.81KN/m3 B.1.66%,18.81 KN/m3 C.
6、1.66%,8.81KN/m3 D. 48.8%,18.81KN/m319 某住宅地基勘察中,已知一個鉆孔原狀土試樣的試驗結果為:土的密度1.8g/cm3,土粒密度為2.70,土的含水率18.0%,則此試樣的氣體體積為( )。DA.0.12cm3 B.0.19cm3 C. 0.14cm3 D.0.16 cm3 20 稍濕狀態的砂堆,能保持垂直陡壁達幾十厘米不塌落,因為存在( )CA.拉力 B.浮力 C.毛細黏聚力 D.重力21 淤泥和淤泥質土的天然含水量( )CA.大于0.5 B.大于0.6 C.大于液限 D.大于縮限22 已知兩種土的物理指標如下:對于A土,其液限為30%、塑限為12%、含水
7、率為15%、土粒相對密度為2.7、飽和度為100%;對于B土,其液限為9%、塑限為6%、含水率為6%、土粒相對密度為2.68、飽和度為1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A.A土含的黏粒比B土少; B.A土的濕重度比B土大; C.A土的干重度比B土大; D.A土的孔隙比比B土大。23 在工程上,對于粒徑分別大于0.1mm及小于0.1mm的土,采用的顆粒級配試驗方法為( ) CA.均為篩分法 B.均為水分法 C.前者為篩分法,后者為水分法 D.前者為水分法,后者為篩分法24 天然狀態砂土的密實度一般用( )來測定。 DA.荷載試驗 B.輕便觸探試驗 C.現場十字板剪切試驗 D.標準貫入試驗第三章
8、 土力學基本原理2 建筑物基礎作用于地基土表面壓力稱為( ) AA.基底壓力 B.基底附加壓力 C.基底凈反力 D.附加應力4 土的抗剪強度指標是( ) DA.土的彈性模量、土的壓縮系數 B.土的彈性模量、土的黏聚力 C.土的壓縮系數、土的黏聚力 D.土的黏聚力、土的內摩擦角5 荷載P1-2中的1-2指的是( ) BA.100kPa、150 kPa B.100kPa、200 kPa C.150kPa、200 kPa D.200kPa、300 kPa7 抗剪強度線與摩爾園( )于A點,說明該點A截面,即處于極限平衡狀態。BA.兩者相離 B.兩者相切 C.兩者相交 D.沒關系9 黏性土具有抗剪強度
9、的原因是黏性土本身具有( ) BA.摩阻力 B.摩阻力和黏聚力 C.摩擦力和咬合力 D.黏聚力10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CA.地下水位上升會使土中自重應力減小B.地下水位下降會使土中自重應力增大C.地下水位升降對土中自重應力無影響D.地下水位升降對土中自重應力的影響無法確定12 土的壓縮性指標包括( ) AA.壓縮系數、壓縮指數、彈性模量、壓縮模量 B.壓縮系數、壓縮指數、彈性模量、孔隙比C.壓縮系數、彈性模量、壓縮模量、孔隙比D.壓縮系數、彈性模量、壓縮模量、沉降量13 土的壓縮系數越大,表示( ) AA.土的壓縮性越高 B.土的壓縮性越低 C.ep曲線越平緩 D.elgP曲線越平緩
10、14 中壓縮性土地基在建筑物的施工期間,完成的基礎沉降量是最終沉降量的( ) BA.5%20% B.20%50% C.50%80% D.90%以上15 低壓縮性土地基上的建筑物,施工期間完成的基礎沉降量可認為是( ) DA.基本完成最終沉降 B.最終沉降量的20%40% C.最終沉降量的50%80% D.最終沉降量的5%20% 16 砂土地基在建筑物施工期間完成的基礎沉降量是( ) AA.基本完成最終沉降 B.最終沉降量的50%80% C.最終沉降量的20%50% D.最終沉降量的5%20%17 使土體積減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A.土孔隙體積的減小 B.土粒的壓縮 C.土中密封氣體的壓縮
11、 D.土中水的壓縮19 下列因素對地基變形計算深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的是( ) BA.基底附加應力 B.基礎底面尺寸 C.土的壓縮模量 D.基礎埋置深度20 土體的破壞是( ) CA.壓壞 B.拉壞 C.剪壞 D.扭壞1 某基礎的埋深1.5m,基礎寬為1.25m,基礎長為2m,地面處由上部結構傳來荷載為200kN,基底上下均為黏性土,土的天然重度18.1 KN/m3,飽和重度為19.1 KN/m3,地下水位在基底下1.0m處。基底中心點下面3.0m處的自重應力、附加應力分別為( )BA.84.65kPa,2.44 kPa B.63.45 kPa,9.61kPa C.54.65 kPa,4.44kP
12、a D 74.65kPa.,8.74kPa2 計算自重應力時,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層應采用( )CA.濕重度 B.飽和重度 C.有效重度 D.天然重度3 利用角點法及角點下的附加應力系數表僅可求得( )CA.基礎投影范圍內地基中的附加應力 B.基礎投影范圍外地基中的附加應力 C.地基中任意點的附加應力 D.基礎中心點下地基中的附加應力4 在基底平均附加壓力計算公式(見書第31頁3-7)中,埋置深度為( ) DA.基礎平均深度 B.從室內地面算起的埋深 C.從室外地面算起的埋深 D.從天然地面算起的埋深6 條形基礎的地基主要受力層深度為( )DA.1b(b為基礎寬度) B.2b C.3b D.6b
13、7 地下水位升高會引起自重應力( )CA.增大 B.不變 C.減小 D.完全消失8 自重應力在均勻土層中呈( )分布。CA.折線分布 B.曲線分布 C.直線分布 D.均勻分布9 矩形均布荷載下,當計算深度為0時,中心下的附加應力與角點下的附加應力的關系是( )。AA.中心下的附加應力是角點下附加應力的4倍;B.中心下的附加應力是角點下附加應力的2倍; C.中心下的附加應力與角點下附加應力相等;D.中心下的附加應力是角點下附加應力的0.5倍。10 地基中附加應力的影響范圍( )DA.在基礎的邊緣 B.在基礎的兩側 C.較深 D.較淺11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DA.土在壓力作用下體積會縮小
14、B.土的壓縮主要是土中孔隙體積的減小 C.土的壓縮與土的透水性有關 D.飽和土的壓縮主要是土中氣體被擠出12 當地基為高壓縮性土時,分層總和法確定地基沉降計算深度的標準是( )CA.土中的附加應力小于或等于0.3倍的土的自重應力;B.土中的附加應力小于或等于0.2倍的土的自重應力;C.土中的附加應力小于或等于0.1倍的土的自重應力;D.土中的附加應力小于或等于0.05倍的土的自重應力;13 某房屋場地土持力層為黏性土,其壓縮系數為0.56MPa-1,該土層應屬于( )DA.非壓縮性 B.低壓縮性 C.中壓縮性 D.高壓縮性14 有兩個不同的方形基礎,其基底平均壓力相同。問在同一深度處,( )
15、AA.寬度大的基礎產生的附加應力大 B.寬度小的基礎產生的附加應力小 C.兩個基礎產生的附加應力相等 D.無法確定15 某柱下方形基礎邊長2m,埋深為1.5m,柱傳給基礎的豎向力偉800kN,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5m處,設地基為黏土,重度為18kN/m3,飽和重度為19 kN/m3,則基底平均壓力、平均附加壓力、基底中心點下2m深處的豎向附加應力分別為( )AA.220kPa,202kPa,67.87kPa; B.230kPa,220kPa,16.97kPa;C.200kPa,193kPa,35.39kPa; D.215kPa,191.5kPa,141.08kPa;14 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16、(GB500072002)規定,地基變形計算深度符合要求的是( C )。A. B. C. D.15 土體中某點處于剪切破壞時,與剪破面的夾角為(為內摩擦角)的是( )。AA.大主應力作用面 B.小主應力作用面 C.大主應力方向 D.最大剪應力方向16 土越密實,其內摩擦角( ) BA.越小 B.越大 C.不變 D.內摩擦角的大小與密實度無關17 土的抗剪強度取決于土粒間( ) BA.總應力 B.有效應力 C.孔隙水壓力 D.黏聚力18 無黏性土的抗剪強度表達式(見書第47頁公式3-25),它所表示的強度是指( ) AA.應力作用下的峰值強度 B.應力作用下的低值殘余強度 C.應力作用下的平均強
17、度 D.應力作用下的中值強度19 作用在擋土墻上的主動土壓力,靜止土壓力,被動土壓力的大小依次為( )BA. 靜止土壓力<主動土壓力<被動土壓力 B. 主動土壓力<靜止土壓力<被動土壓力C. 被動土壓力<主動土壓力<靜止土壓力 D. 靜止土壓力<被動土壓力<主動土壓力20 無粘性土坡的穩定性( )BA.與坡高無關,與坡角有關 B.與坡角有關,與坡高無關 C.與坡高和坡角都無關 D.與坡高和坡角都有關21 土層在自重作用下尚未完成固結,即其前期固結壓力小于現覆土重,而且自重固結完成后的地面將低于現在的地面,這種土稱為( ) CA.正常固結土 B.超
18、固結土 C.欠固結土 22 下列關于分層總和法正確的說法是( ) CA.地基最終沉降量的計算,常采用分層總和法和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推薦的方法;B.分層總和法計算結果與沉降觀測比較,對于較堅實地基,理論計算值比實測值大;C.分層總和法計算結果與沉降觀測比較,對于軟弱地基,其理論計算值大于實測值;D.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推薦的方法(規范法)是由分層總和法發展而成的一種簡化的地基沉降量的計算方法。第四章 工程地質勘查1 關于場地等級的劃分,以下不屬于一級場地(復雜場地)的是( ) DA.不良地質作用強烈發育的地段 B.多層地下水、巖溶裂隙水、或其
19、他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地段C.地形地貌復雜的地段D.抗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的地段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A.巖土工程勘察等級根據工程的重要性、場地的復雜程度和地基的復雜程度三方因素確定;B.巖土的工程勘察等級分為甲、乙、丙三級;C.對于建筑在巖質地基上的一級工程,當場地等級和地基等級均為三級時,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可定為乙級;D. 無論工程重要性為幾級,當地基等級和場地等級均為三級時,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為丙級。第五章 基礎設計基本概念1 柔性基礎在均布荷載作用下,基底反力分布呈( )AA.均勻分布 B.中間大,兩側小 C.中間小,兩側大 D.三角形分布2 高層建筑為了減小地基的變形,下列(
20、)基礎形式較為有效。BA.鋼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礎 B.箱型基礎 C.筏板基礎 D.擴展基礎3 當土的凍脹性類別為強凍脹土時,在凍土地基上的不采暖房屋基礎的最小埋深,應( )AA.淺于或等于設計凍深 B.等于設計凍深 C.深于設計凍深 D.與設計凍深無關4 當新建建筑物基礎深于舊建筑物基礎時,新舊建筑物相鄰基礎之間應保持的距離不宜小于兩相鄰基礎底面高差的( )BA.0.10.5倍 B.12倍 C.23倍 D.34倍5 當采用天然地基時,高層建筑筏形基礎埋深應不小于建筑高度的( )CA.1/10 B.1/12 C.1/15 D.1/186 可不作地基變形驗算的建筑物是( )DA.甲級建筑物 B.乙
21、級建筑物 C.丙級建筑物 D.規范表所列范圍內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筑物7 除巖石地基以外,基礎埋深不宜小于( )DA.0.1m B.0.2m C.0.4m D.0.5m8 磚基礎一般只可用于( )層(包含該層)以下的民用建筑和砌體承重的廠房。CA.四層 B.五層 C.六層 D.七層9 基礎的埋置深度,應按下列( )條件確定。.建筑物的用途,有無地下室、設備基礎和地下設施,基礎的形式和構造;.作用在基礎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相鄰建筑物的影響;.地基土凍脹和融陷的影響。DA., B., C., D.,10 下列各項中對季節性凍土地基的設計凍深無影響的是( )CA.土的類別
22、B.土的凍脹性 C.建筑物的高度 D.環境11. 下列關于基礎埋深的正確敘述是( )CA.在滿足地基穩定和變形要求前提下,基礎應盡量淺埋,當上層地基的承載力大于下層土時,宜利用上層土作持力層。除巖石地基以外,基礎埋深不宜小于0.6mB.位于巖石地基上的高層建筑,其基礎埋深應滿足穩定要求,位于地質地基上的高層建筑,其基礎埋深應滿足抗滑要求C.基礎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當必須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時,應采取措施使地基土在施工時不受擾動D.當存在相鄰建筑物時,新建建筑物的基礎埋深一般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礎12 墻下筏板基礎適用于( )CA.黃土地區 B.凍土地區 C.軟土地區 D.膨脹土地區13 建筑安全等級
23、為甲級的建筑物,地基設計應滿足( )DA.持力層承載力要求 B.地基變形條件 C.軟弱下臥層的承載力要求 D.A、B、C三者14 下列建筑物中( )類不需要進行地基變形驗算,地基承載力為100kPa,地勢平坦。CA.6層砌體承重結構 B.6層框架結構 C.35m高煙囪 D.22層高層建筑15 可不作變形驗算的丙級建筑物是( ) BA.砌體承重結構、框架結構,地基承載力標準值小于130kPa,且體形復雜B.砌體承重結構、框架結構,且體形規則小于6層的建筑,地基承載力標準值大于130kPa,地勢平坦C.地基內有填土,其自重固結未完成D.軟弱地基上相鄰建筑物距離太近16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A
24、.確定基礎底面積時,應采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B.計算地基變形時,應采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C.計算基礎內力和配筋時,應采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D.計算基礎裂縫寬度時,應采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17 下列四類建筑:.25層的高層;.25m高煙囪,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未修正)為100kPa,土層坡度為5%;.體形規則的四層框架一般民用房屋,其地基主要受力層的承載力特征值(未修正)為100kPa,各土層坡度為5%;.一般單層單跨排架廠房,柱距6m,跨度21m,吊車額定起重量是15t,其地基主要受力層的承載力特征值(未修正)為150kP
25、a,各土層坡度為10%。需要對地基作變形計算的是( ) AA. B., C., D.,18 剛性基礎一般可用于下列( )類民用建筑和砌體承重的廠房。CA.七層和七層以下 B.三合土基礎不宜大于五層 C.六層和六層以下 D.五層和五層以下第六章 天然地基上淺基礎設計1 某墻下條形基礎,頂面的中心荷載FK=180kN/m,基礎埋深d=1.0m,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180kPa,確定基礎的最小底面寬度是( )CA.1.0m B.0.8m C.1.13m D.1.2m 2 軟弱下臥層的承載力特征值應進行( ) AA.僅深度修正 B.僅寬度修正 C.寬度和深度修正 D.僅當基礎寬度大于3m時才需作寬度
26、修正4 在對地基承載力進行深、寬修正時,埋深d的取值一般為( )BA.天然地面到基底 B.室外設計地面到基底 C.室內設計地面到基底 D.室內、外設計地面均值到基底5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修正根據( )DA.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B.建筑物的高度 C.基礎類型 D.基礎的寬度和埋深6 對于孔隙比大于0.85的黏性土而言,下列各項不正確的是( )CA.隨著土的重度增大,地基承載力增大 B.隨著土的黏聚力增大,地基承載力增大C.隨著基礎寬度增大,地基承載力增大D.隨著基礎埋深增大,地基承載力增大7 帶有地下室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采用筏形基礎,在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時,基礎埋深應按下列( )方法選取。AA.從室外地面標高算起 B.從地下室地面標高算起 C.按室外地面標高與地下室室內地面標高平均值計算 D.從地下室折算地面標高(考慮混凝土地面重力影響)算起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質檢技術在農村發展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裝飾材料企業生產流程優化考核試卷
- 自行車出行數據監測考核試卷
- 連續搬運設備故障預測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預測考核試卷
- 口腔科用牙科D打印設備考核試卷
- 葡萄栽培的農業環境保護與綠色種植考核試卷
- 稀有金屬加工中的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培育考核試卷
- 跨界藝術合作的模式與案例分析考核試卷
- 通信設備行業綠色生產與環保認證考核試卷
- 填充手術疤痕護理常規
- 藍色大學生剪影背景畢業相冊模板
-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及總結
- 《北京喜訊到邊寨》教學教案設計
- 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初中語文 第1課 社戲 課時練(課后作業設計)
- 集團公司專家庫建設管理手冊
- BIM、智慧工地建設管理方案及措施
- 心理契約的概念、維度及特點
- JIS G4305-2021 冷軋不銹鋼板材、薄板材和帶材
- 年產1億支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實用工藝設計
- EMC_CX系列存儲
- (完整版)圍堰筑島圍堰施工專項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