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手冊之詳細目錄_第1頁
機械設計手冊之詳細目錄_第2頁
機械設計手冊之詳細目錄_第3頁
機械設計手冊之詳細目錄_第4頁
機械設計手冊之詳細目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械設計手冊第五版第1卷第1篇一般設計資料第1章常用基礎資料和公式1-31常用資料和數據1-3字母1-3國內標準代號及各國國家標準代號1-4機械傳動效率1-5常用材料的密度1-6松散物料的密度和安息角1-6材料彈性模量及泊松比1-7摩擦因數1-8金屬材料熔點、熱導率及比熱容1-10材料線脹系數a11-10液體材料的物理性能1-11氣體材料的物理性能1-112法定計量單位和常用單位換算1-122.1 法定計量單位1-12用于構成十進倍數單位和分數單位的SI詞頭(摘自GB31001993)1-12常用物理量的法定計量單位(摘自GB3102.13102.71993)1-122.2 常用單位換算1-3

2、0長度單位換算1-30面積單位換算1-30體積、容積單位換算1-31質量單位換算1-31密度單位換算1-31速度單位換算1-32角速度單位換算1-32質量流量單位換算1-32體積流量單位換算1-33壓力單位換算1-33力單位換算1-34力矩、轉矩單位換算1-34功、能、熱量單位換算1-34功率單位換算1-35比能單位換算1-36比熱容與比嫡單位換算1-36傳熱系數單位換算1-36熱導率單位換算1-36黑色金屬硬度及強度換算值之一(摘自GB/T11721999)1-37黑色金屬硬度及強度換算值之二(摘自GB/T11721999)1-383優先數和優先數系1-381 優先數系(摘自GB/T3212

3、005、GB/T197632005)1-381 優先數的應用示例1-414數表與數學公式1-443.1 數表1-44二項式系數np1-44正多邊形的圓內切、外接時,其幾何尺寸1-45弓形幾何尺寸1-453.2 物理科學和技術中使用的數學符號(摘自GB3102.111993)1-463.3 數學公式1-51代數1-51平面三角1-55復數1-59坐標系及坐標變換1-60常用曲線1-61幾種曲面1-65微積分1-66不定積分法則和公式1-67定積分及公式1-69微積分的應用1-70常微分方程1-74拉氏變換1-75應用拉氏變換解常系數線性微分方程1-77傳遞函數1-78矩陣1-78常用幾何體的面積

4、、體積及重心位置1-875常用力學公式1-894.1 運動學、動力學基本公式1-89運動學基本公式1-89動力學基本公式1-90轉動慣量1-92一般物體旋轉時的轉動慣量1-93常用旋轉體的轉動慣量1-1004.2 材料力學基本公式1-101主應力及強度理論公式1-101許用應力與安全系數1-107截面力學特性的計算公式1-110各種截面的力學特性1-111桿件計算的基本公式1-119受靜載荷梁的內力及變位計算公式1-123單跨剛架計算公式1-1444.3 接觸應力1-1474.4 動荷應力1-151慣性力引起的動應力1-151沖擊載荷計算公式1-153振動應力1-1544.5 厚壁圓筒、等厚圓

5、盤及薄殼中的應力1-155厚壁圓筒計算公式1-155等厚旋轉圓盤計算公式1-157薄殼中應力與位移計算公式1-1574.6 平板中的應力1-1604.7 壓桿、梁與殼的穩定性1-168等斷面立柱受壓穩定性計算1-168變斷面立柱受壓穩定性計算1-175梁的穩定性1-175線彈性范圍殼的臨界載荷1-180第二章鑄件設計的工藝性和鑄件結構要素1-18111鑄造技術發展趨勢及新一代精確鑄造技術1-1812常用鑄造金屬的鑄造性和結構特點1-190鑄鐵和鑄鋼的特fiE與結構特點1-190用灰鑄鐵、蠕墨鑄鐵、球墨鑄鐵制造汽車零件和鋼錠模的技術經濟比較1-192常用鑄造有色合金的特性與結構特點1-1943鑄

6、件的結構要素1-195最小壁厚1-195外壁、內壁與筋的厚度1-196壁的連接1-196壁厚的過渡1-197最小鑄孔1-197鑄造內圓角及過渡尺寸(JB/ZQ42551997)1-198鑄造外圓角(JB/ZQ42561997)1-198鑄造余度1-199法蘭鑄造過渡斜度(JB/ZQ42541997)1-199凸出部分最小尺寸(JB/ZQ41691997)1-199加強筋1-199孔邊凸臺1-200內腔1-200凸座1-2004.8 鑄造公差(摘自GB/T64141999)1-2005鑄件設計的一般注意事項(摘自JB/ZQ41691997)1-2016鑄鐵件(摘自JB/T5000.41998)、

7、鑄鋼件(摘自JB/T5000.61998)、有色金屬鑄件(摘自JB/T5000.51998)等鑄件通用技術條件1-209第3章鍛造和沖壓設計的工藝性及結構要素1-2101.1.0 鍛造1-2101 金屬材料的可鍛性1-2101 鍛造零件的結構要素(摘自GB/T123612003、JB/T91771999)1-211模鍛斜度(摘自GB/T123612003)1-211圓角半徑(摘自GB/T123612003、JB/T91771999)1-211截面形狀變化部位外圓角半徑值(a)和內圓角半徑值(b)(摘自GB/T123612003)1-212收縮截面、多臺階截面、齒輪輪輻、曲軸的凹槽圓角半徑(摘自

8、JB/T91771999)1-212最小底厚(摘自JB/T91771999)1-213最小壁厚、筋寬及筋端圓角半徑(摘自JB/T91771999)1-214腹板最小厚度(摘自JB/T91771999)1-215最小沖孔直徑、盲孔和連皮厚度(摘自JB/T91771999)1-215扁鋼輾成圓柱形端尺寸1-216圓鋼錘扁尺寸1-2161 鍛件設計注意事項1-2162.1.0 沖壓1-2182 冷沖壓零件推薦用鋼2 冷沖壓件的結構要素沖裁件的結構要素(摘自彎曲件的結構要素(摘自拉深件和翻孔件的結構要素鐵皮咬口類型、用途和余量卷邊直徑1-2211-2181-219JB/T4378.11999)1-21

9、9JB/T4378.11999)1-2191-2201-221通風罩沖孔(摘自JB/ZQ42621997)1-222零件彎角處必須容納另一個直角零件的做法1-222最小可沖孔眼的尺寸(為板厚的倍數)1-222翻孔尺寸及其距離邊緣的最小距離1-222加固筋的形狀、尺寸及間距1-223彎曲件尾部彎出長度1-223沖出凸部的高度1-223箱形零件的圓角半徑、法蘭邊寬度和工件高度1-223沖裁件最小許可寬度與材料的關系1-223箍壓時直徑縮小的合理比例1-2232 沖壓件的尺寸和角度公差、形狀和位置未注公差(摘自GB/T13914、13915、139162002)、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摘自GB/T

10、150551994)1-224平沖壓件和成形沖壓件尺寸公差1-224沖壓件形狀和位置未注公差(摘自GB/T139162002)1-2292 冷擠壓件結構要素1-230冷擠壓件的分類1-231確定結構要素的一般原則1-231冷擠壓件結構要素1-2322 冷沖壓、冷擠壓零件的設計注意事項1-2323鍛件通用技術條件(碳素鋼和合金結構鋼)(摘自JB/T5000.81998)1-235第4章焊接和聊接設計工藝性1-2361焊接1-2361.1 金屬常用焊接方法分類、特點及應用1-2361.2 金屬的可焊性1-240鋼的可焊性1-240鑄鐵的可焊性1-241有色金屬的可焊性1-242常用異種金屬間的可焊

11、性1-2431.3 焊接材料及其選擇1-246不同焊接方法采用的焊接材料及其作用1-246焊條、焊絲及焊劑的分類、特點和應用1-249對焊條、焊絲及焊劑工藝性能的要求1-256不同藥皮類型焊條工藝性等比較1-258選擇焊條的基本原則1-260幾種常用鋼材的焊條選擇舉例1-261標準尺寸(摘自GB/T28222005)1-365幾種常用鋼材埋弧焊焊劑與焊絲的選配舉例1-266標準角度(參考)1-366焊條的型號和牌號1-271錐度與錐角系列(摘自GB/T1572001)1-366不銹鋼焊條型號表示1-273棱體的角度與斜度(摘自GB/T40962001)1-367焊條、焊絲和焊劑1-280莫氏和

12、公制錐度(附斜度對照)1-3681.4焊縫1-30460°中心孔(摘自GB/T1452001)1-368焊接及相關工藝方法代號及注法(摘自GB/T51852005)75°、90°中心孔1-3691-304零件倒圓與倒角(摘自GB/T6403.41986)1-369焊縫符號表示方法(摘自GB/T3241988、GB/T122121990)球面半徑(摘自GB/T6403.11986)1-3701-305圓形零件自由表面過渡圓角半徑和靜配合連接軸用倒角碳鋼、低合金鋼焊縫坡口的基本型式與尺寸(摘自GB/T9851-3701988)1-318燕尾槽(摘自JB/ZQ42411

13、997)1-370不同厚度鋼板的對接焊接1-322T形槽(摘自GB/T1581996)1-371有色金屬焊接坡口型式及尺寸1-322砂輪越程槽(摘自GB/T6403.51986)1-372焊縫強度計算1-323刨切、插、防磨越程槽1-373焊縫許用應力1-327退刀槽(摘自JB/ZQ42381997)1-3731.5焊接結構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摘自GB/T19804滾人字齒輪退刀槽(摘自JB/ZQ42381997)1-3742005)1-329弧形槽端部半徑(摘自GB11271997)1-374角度尺寸公差1-329分度盤和標尺刻度(摘自JB/ZQ42601997)1-3751.6釬夕1

14、-331滾花(摘自GB/T6403.31986)1-375各種釬焊方法的比較及應用范圍1-331鋸縫尺寸(摘自JB/ZQ42461997)1-375釬料和釬劑的選擇原則1-3323冷加工設計注意事項1-376釬料的選擇1-3334切削加工件通用技術條件(重型機械)(摘自JB/T5000.9典型釬焊的接頭型式1-3341998)1-387釬焊接頭的間隙1-335第6章熱處理1-390釬料1-3361鋼鐵熱處理1-390釬劑1-3401.1鐵-碳合金平衡圖及鋼的結構組織1-3901.7塑料火接1-3431.2熱處理方法分類、特點和應用1-392熱塑性塑料的可焊性1-343整體熱處理方法、特點和應用

15、1-392塑料焊接溫度1-343表面熱處理、化學熱處理方法、特點和應用1-397硬聚氯乙烯塑料焊接接頭型式及尺寸1-343形變熱處理方法、特點和應用1-4031.8焊接結構設計注意事項1-3441.3常用材料的熱處理1-4122聊接1-350材料在熱處理中的特性1-4122.1聊接設計注意事項1-350淬透性曲線圖及其應用1-4142.2型鋼焊接接頭尺寸、螺栓和獅釘連接規線、最小彎曲半徑合金元素對鋼組織性能和熱處理工藝的影響1-417及截切1-351常用材料的工作條件和熱處理1-420等邊角鋼1-3511.4如何正確地提出零件的熱處理要求1-431不等邊角鋼1-353工作圖上應注明的熱處理要求

16、1-431熱軋普通槽鋼1-355金屬熱處理工藝分類及代號的表示方法(摘自GB/T12603熱軋普通工字鋼1-3561990)1-432板材最小彎曲半徑1-357熱處理技術要求在零件圖上的表示方法(摘自JB/T8555管材最小彎曲半徑1-3581997)1-434扁鋼、圓鋼彎曲的推薦尺寸1-359常見的熱處理技術要求的標注錯例1-438角鋼坡口彎曲c值1-360制定熱處理要求的要點1-439角鋼截切角推薦值1-360幾類典型零件的熱處理實例1-4463焊接件通用技術條件(摘自JB/T5000.31998)1-3601.5熱處理對零件結構設計的要求1-454第5章零部件冷加工設計工藝性與結構要素一

17、般要求1-4541-3621金屬材料的切削加工性1-362感應加熱表面淬火的特殊要求1-4622一般標準1-3652有色金屬熱處理1-46411.1 有色金屬材料熱處理方法及選用1-46411.2 鋁及鋁合金熱處理1-465變形鋁合金的熱處理方法和應用1-465鑄造鋁合金的熱處理方法和應用1-46711.3 銅及銅合金熱處理1-46811.4 鈦及鈦合金熱處理1-46911.5 鎂合金的熱處理1-470第7章表面技術1-4731表面技術的分類和功能1-4733.1 表面技術的含義和分類1-4733.2 表面技術的功能1-4742不同表面技術的特點1-4771 表面技術的特點與應用1-4771

18、各種薄膜氣相沉積技術的特點對比1-4851.1 電鍍1-486電鍍層的分類1-487金屬鍍層的特點及應用1-488鍍層選擇1-4892.1 復合電鍍1-492復合電鍍的優缺點1-492復合電鍍的類型和應用1-4923.1 (電)刷鍍1-494不同工況下鍍層的選擇1-494在不同金屬材料上的電刷鍍1-495單一鍍層安全厚度和夾心鍍層1-4964.1 納米復合電刷鍍1-496納米復合電刷鍍技術原理、特點和應用1-496納米復合電刷鍍層的性能1-4975.1 熱噴涂1-499不同熱噴涂方法的技術特性比較1-500噴涂基體表面基本設計要求1-501熱噴涂材料的選擇原則1-501涂層類別、特性及其噴涂材

19、料選擇1-502熱噴涂應用實例1-5076.1 塑料粉末熱噴涂1-510塑料粉末熱噴涂的特點、涂料類別、涂層性能和應用1-511塑料粉末噴涂方法的原理、特點和應用1-512塑料涂層的應用實例1-513塑料噴涂對被涂件結構的一般要求1-5147.1 粉末滲鍍冷(摘自JB/T50671999)1-514鍍層厚度等級及厚度值1-51410化學鍍、熱浸鍍、真空鍍膜1-515化學鍍、熱浸鍍、真空鍍膜的特點及應用1-515離子鍍TiN、TiC化合物鍍膜1-5161 化學轉化膜法(金屬的氧化、磷化和鈍化處理)和金屬著色處理1-516金屬的氧化、磷化和鈍化處理的特點與應用1-516金屬著色處理1-5172 噴

20、丸、滾壓和表面納米化1-518噴丸原理與應用1-518滾壓原理與參數1-518滾珠滾壓加工對碳鋼零件表面性質的改善程度1-519表面強化使疲勞強度增加的百分數1-519各種表面強化方法的特點1-520表面納米化1-52013高能束表面強化技術1-521高能束表面強化技術的含義、特點及比較1-521激光束、電子束表面強化和離子束注入技術的分類、特點及應用1-5211.1 涂裝1-528涂裝技術的涂層體系和涂料的設計選用1-528按不同因素選擇涂料1-529耐熱涂層1-532三防(防濕熱、防鹽霧、防霉菌)涂層系統1-533各種涂裝類別所用油漆的通用技術要求(摘自JB/T5000.121998)1-

21、535涂裝通用技術條件(摘自JB/T5000.121998)1-5372.1 復合表面技術1-5392 以增強耐磨性為主的復合涂層1-539電鍍、化學鍍復合材料及其復合涂層1-539多層涂層1-542功能梯度涂層1-545含表面熱處理的復合強化層1-546含激光處理的復合強化層及其他表面技術的復合1-5502 以增強耐蝕性為主的復合涂層1-554耐蝕復合鍍層和多層銀-銘鍍層1-554銀鎘擴散鍍層和金屬-非金屬復合涂層1-555有機復合膜層1-557自蔓延技術制備鋼基陶瓷復合材料和耐高溫熱腐蝕復合涂層1-5582 以增強固體潤滑性為主的復合涂層1-561復合鍍固體潤滑材料和氣相沉積復合膜和多層膜

22、1-561含擴滲改性的表面膜層1-565金屬塑料復合材料1-567黏結固體潤滑膜1-5682 以提高疲勞強度等綜合性能的表面復合涂層1-5713.1 陶瓷涂層1-57217表面技術的設計選擇1-575表面(復合表面)技術設計選擇的一般原則1-575涂覆層界面結合的類型、原理和特點1-578鍍層和不同材料相互接觸時的接觸腐蝕等級1-580鍍層厚度系列及應用范圍1-581不同金屬及合金基體材料的鍍覆層的選擇1-587表面處理的表示方法1-588金屬鍍覆和化學處理1-588表面涂料涂覆(摘自GB/T40541983)1-59018有色金屬表面處理1-591鋁及鋁合金的氧化與著色1-591鎂合金的表面

23、處理1-594第8章裝配工藝性1-5971裝配類型和方法1-5972裝配工藝設計注意事項1-5973轉動件的平衡1-606基本概念1-606靜平衡和動平衡的選擇1-607平衡品質的確定(摘自GB/T92391988)1-607轉子許用不平衡量向校正平面的分配(摘自GB/T92391988)1-609轉子平衡品質等級在圖樣上的標注方法(參考)1-6114裝配通用技術條件(摘自JB/T5000.101998)1-612一般要求1-612裝配連接方式1-612典型部件的裝配1-613滾動軸承1-613滑動軸承1-614齒輪與齒輪箱裝配1-616帶和鏈傳動裝配1-616聯軸器裝配1-617制動器、離合

24、器裝配1-617平衡試驗及其他1-617總裝及試車1-6185配管通用技術條件(摘自JB/T5000.111998)1-618第9章工程用塑料和粉末冶金零件設計要素1-6221工程用塑料零件設計要素1-622塑料分類、成形方法及應用1-622工程常用塑料的選用1-623工程用塑料零件的結構要素1-624塑料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塑料軸承的配合間隙1-625工程用塑料零件的設計注意事項1-6262粉末冶金零件設計要素1-629粉末冶金的特點及主要用途1-629粉末冶金零件最小厚度、尺寸范圍及其精度1-629粉末冶金零件設計注意事項1-629第10章人機工程學有關功能參數1-6321人體尺寸百分位數在產

25、品設計中的應用1-632人體尺寸百分位數的選擇(摘自GB/T129851991)1-632以主要百分位和年齡范圍的中國成人人體尺寸數據(摘自GB/T100001988)1-634工作空間人體尺寸(摘自GB/T135471992)1-640人體立姿尺寸1-640人體坐姿、跪姿、俯臥姿及爬姿尺寸1-641工作崗位尺寸設計的原則及其數值(摘自GB/T147761993)1-643工作崗位尺寸設計1-645工作崗位尺寸設計舉例1-6472人體必需和可能的活動空間1-649人體必需的空間1-649人手運動的范圍1-649上肢操作時的最佳運動區域1-649腿和腳運動的范圍1-6493操作者有關尺寸1-65

26、0坐著工作時手工操作的最佳尺寸1-650工作坐位的推薦尺寸1-651運輸工具的坐位及駕駛室尺寸1-652站著工作時手工操作的有關尺寸1-6524手工操作的主要數據1-653操作種類和人力關系1-653操縱機構的功能參數及其選擇1-6555工業企業噪聲有關數據1-6576照明1-6587綜合環境條件的不同舒適度區域和振動引起疲勞的極限時間1-6588安全隔柵及其他1-659安全隔柵1-659梯子(摘自GB4053.1,4053.21993)及防護欄桿(摘自GB4053.31993)1-660傾斜通道1-662第11章符合造型、載荷、材料等因素要求的零部件結構設計準則1-6631符合造型要求的結構

27、設計準則1-6632符合載荷要求的結構設計準則1-6643符合公差要求的結構設計準則1-6694符合材料及其相關因素要求的結構設計準則1-671鑄鋼、鑄鐵件等及材料相關因素要求的結構設計準則1-671鎂合金件合理的結構設計1-674第12章裝運要求及設備基礎1-6781裝運要求1-678包裝通用技術條件(摘自JB/T5000.131998)1-678有關運輸要求1-6792設備基礎設計的一般要求1-681混凝土基礎的類型1-681地腳螺栓1-682地腳螺栓的種類和選用1-683地腳螺栓的外露長度1-683設備和基礎的連接方法及適應范圍1-6833墊鐵種類、型式、規格及應用1-685參考文獻1-

28、687第二篇:機械制圖極限與配合形狀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結構第1章機械制圖2-31圖紙幅面及格式(摘自GB/T146891993)2-32標題欄和明細欄(摘自GB/T10609.121989)2-4比例(摘自GB/T146901993)2-4圖線(摘自GB/T4457.42002)2-5剖面符號(摘自GB/T4457.51984)2-76圖樣畫法2-9視圖(摘自GB/T174511998、GB/T4458.12002)2-9剖視圖和斷面圖(摘自GB/T174521998、GB/T4458.62002)2-15圖樣畫法的簡化表示法(摘自GB/T16675.11996)2-227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及

29、其編排方法(摘自GB/T4458.22003)2-398尺寸注法2-39尺寸注法(摘自GB/T4458.42003)2-39尺寸注法的簡化表示法(摘自GB/T16675.21996)2-459尺寸公差與配合的標注(摘自GB/T4458.52003)2-5510圓錐的尺寸和公差注法(摘自GB/T157541995)2-5611螺紋及螺紋緊固件表示法(摘自GB/T4459.11995)2-58螺紋的表示方法2-58螺紋的標記方法2-5912齒輪、花鍵表示法(摘自GB/T4459.22003、GB/T4459.32000)2-6213彈簧表示法(摘自GB/T4459.42003)2-6614中心孔表

30、示法(摘自GB/T4459.51999)2-6815動密封圈表示法(摘自GB/T4459.61996)2-6916滾動軸承表示法(摘自GB/T4459.71998)2-7417齒輪、彈簧的圖樣格式2-80齒輪的圖樣格式(摘自GB/T4459.22003)2-80彈簧的圖樣格式(摘自GB/T4459.42003)2-8118技術要求的一般內容與給出方式(摘自JB/T5054.22000)2-8219常用幾何畫法2-8420展開圖畫法2-88第2章極限與配合2-911極限與配合基礎2-91術語、定義及標法(摘自GB/T1800.11997、GB/T1800.21998)2-91標準公差數值表(摘自

31、GB/T1800.31998)2-942公差與配合的選擇2-95基準制的選擇2-95標準公差等級和公差帶的選擇2-95標準公差等級的選擇2-95公差帶的選擇(摘自GB/T18011999)2-101配合的選擇2-103配合特性及基本偏差的應用2-103應用示例2-110孔與軸的極限偏差數值(摘自GB/T1800.41999)2-1113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摘自GB/T18042000)2-153線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的概念2-153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級和極限偏差數值2-153一般公差的標注2-1544在高溫或低溫工作條件下裝配間隙的計算2-1545圓錐公差與配合2-155圓

32、錐公差(摘自GB/T113342005)2-155適用范圍2-155術語、定義及圖例2-155圓錐公差的項目和給定方法2-156圓錐公差的數值2-157圓錐配合(摘自GBZT123602005)2-159適用范圍2-159術語及定義2-159圓錐配合的一般規定2-161內、外圓錐軸向極限偏差的計算2-162第3章形狀和位置公差2-1671術語與定義(摘自GB/T11821996、GB/T42491996、GB/T166711996)2-1672形位公差帶的定義、標注和解釋(摘自GB/T11821996)2-1713形位公差的符號及其標注(摘自GB/T11821996)2-1824形狀和位置公差

33、的選擇2-1895形狀和位置公差的公差值或數系表及應用舉例2-204直線度、平面度公差值(摘自GB/T11841996)2-204圓度、圓柱度公差值(摘自GB/T11841996)2-206同軸度、對稱度、圓跳動和全跳動公差值(摘自GB/T11841996)2-208平行度、垂直度、傾余度公差值(摘自GB/T11841996)2-210形位公差未注公差值(摘自GB/T11841996)2-212第4章表面結構2-2141概述2-214表面結構的概念2-214表面結構標準體系2-2142表面結構參數及其數值2-215表面結構參數2-215評定表面結構的輪廓參數(摘自GB/T35052000)2-

34、215基本術語和表面結構參數的新舊標準對照2-221表面粗糙度參數數值及取樣長度l與評定長度ln數值(摘自GB/T10311995)2-221輪廓法評定表面結構的規則和方法(摘自GB/T106101998)2-223參數測定2-223測得值與公差極限值相比較的規則2-223參數評定2-224用觸針式儀器檢驗的規則和方法2-2243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技術產品文件中表面結構的表示法(摘自GB/T1312006)2-226標注表面結構的方法2-226表面結構要求圖形標注的新舊標準對照2-233表面結構代號的含義及表面結構要求的標注示例2-2344表面結構參數的選擇2-236表面粗糙度對零件功能

35、的影響2-236表面粗糙度參數的選擇2-237表面粗糙度參數值的選擇2-237選用原則2-238表面粗糙度參數值選用實例2-238第5章孔間距偏差2-2501孔間距偏差的計算公式2-2502按直接排列孔間距允許偏差2-251連接型式及特性2-251一般精度用孔的孔間距允許偏差2-252精確用孔的孔間距允許偏差2-2523按圓周分布的孔間距允許偏差2-253用兩個以上的螺栓及螺釘連接的孔間距允許偏差2-253用兩個螺栓或螺釘及任意數量螺栓連接的孔間距允許偏差2-255用任意數量螺釘連接的孔間距允許偏差2-257參考文獻2-258第三篇:常用機械工程材料第1章黑色金屬材料3-31黑色金屬材料的表示

36、方法3-3鋼鐵產品牌號中化學元素的符號(摘自GB/T2212000)3-3鋼鐵產品牌號中表示名稱、用途、特性和工藝方法的符號(摘自GB/T2212000)3-3鋼鐵產品牌號表示方法舉例(摘自GB/T2212000、GB/T7002006)3-4金屬材料力學性能代號及其含義3-82鋼鐵材料的分類及技術條件3-11一般用鋼3-11碳素結構鋼(摘自GB/T7002006)3-11優質碳素結構鋼(摘自GB/T6991999)和鍛件用碳素結構鋼(摘自GB/T171071997)3-13低合金結構鋼(摘自GB/T15911994)3-19合金結構鋼(摘自GB/T30771999)和鍛件用合金結構鋼(摘自G

37、B/T171071997)3-22彈簧鋼及軸承鋼(摘自GB/T12221984、GB/T182542002)3-38不銹鋼、耐熱鋼(摘自GB/T12201992、GB/T12211992)3-41大型不銹、耐酸、耐熱鋼鍛件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摘自JB/T63981992)3-55工具鋼(摘自GB/T12981986、GB/T12992000)3-57耐候鋼(摘自GB/T41722000、GB/T41712000)3-63大型軋輻件用鋼(摘自JB/T64011992)3-65鑄鋼3-67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摘自GB/T113521989)3-67大型低合金鋼鑄件(摘自JB/T64021992

38、)3-68焊接結構用碳素鋼鑄件(摘自GB/T76591987)3-69一般用途耐熱鋼和合金鑄件(摘自GB/T84922002)3-70高鎰鋼鑄件(摘自GB/T56801998)3-72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摘自GB/T21002002)3-72鑄鐵3-75灰鑄鐵件(摘自GB/T94391988)3-75球墨鑄鐵件(摘自GB/T13481988)3-77可鍛鑄鐵件(摘自GB/T94401988)3-78蠕墨鑄鐵件(摘自JB/T44031999)3-79耐磨鑄鐵與白口鑄鐵3-79耐熱鑄鐵件(摘自GB/T94371988)3-81高硅耐蝕鑄鐵件(摘自GB/T84911987)3-823鋼材3-83鋼板

39、3-83常用鋼板、鋼帶的標準摘要3-83熱軋鋼板和鋼帶(摘自GB/T7092006)3-85冷軋鋼板和鋼帶(摘自GB/T7082006)3-86鋼板每平方米面積理論質量3-87鍋爐用鋼板(摘自GB7131997)3-88壓力容器用鋼板(摘自GB66541996)3-89鍍錫板、鍍鉛板(摘自GB/T25202000、YB/T51301993)3-90連續熱鍍鋅鋼板及鋼帶(摘自GB/T25182004)3-91不銹鋼冷、熱軋鋼板(摘自GB/T32801992、GB/T42371992)3-93耐熱鋼板(摘自GB/T42381992)3-97花紋鋼板(摘自GB/T32771991)3-99型鋼3-1

40、00熱軋扁鋼(摘自GB/T7041988)3-100彈簧扁鋼尺寸(摘自GB/T12221984)3-102熱軋圓、方鋼和六角鋼(摘自GB/T7022004、GB/T7051989)3-103優質結構鋼冷拉鋼材交貨狀態的力學性能(摘自GB/T30781994)3-104熱軋等邊角鋼(摘自GB/T97871988)3-105熱軋不等邊角鋼(摘自GB/T97881988)3-110熱軋槽鋼(摘自GB/T7071988)3-114熱軋工字鋼(摘自GB/T7061988)3-116熱軋H型鋼和部分T型鋼(摘自GB/T112632005)3-119通用冷彎開口型鋼(摘自GB/T67231986)3-124

41、結構用冷彎空心型鋼(摘自GB/T67282002)3-131客運汽車用冷彎方形空心型鋼(摘自GB/T67271986)3-139客運汽車用冷彎矩形空心型鋼(摘自GB/T67271986)3-140起重機鋼軌(摘自YB/T50552005)3-141重軌(摘自GB25852007)3-142輕軌(摘自GB/T112641989)3-143輕軌接頭夾板(摘自GB/T112651989)3-144重軌用魚尾板(摘自GB/T1851963、GB/T1841963)3-145鋼管3-146低壓流體輸送焊接管(摘自GB/T30912001)3-146直縫電焊鋼管(摘自GB/T137931992)3-147

42、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火接鋼管(摘自GB/T127712000)3-150傳動軸用電焊鋼管(摘自YB/T52092000)3-153結構用和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摘自GB/T81621999、GB/T81631999)3-153無縫鋼管尺寸、質量(摘自GB/T173951998)3-157不銹鋼無縫鋼管尺寸系列(摘自GB/T173951998)3-162結構用和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無縫鋼管(摘自GB/T149752002、GB/T149762002)3-164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摘自GB/T36392000)3-167冷拔異型方形鋼管(摘自GB/T30942000)3-169冷拔異型矩形鋼管(摘自GB

43、/T30942000)3-171鋼絲3-173一般用途低碳鋼絲(摘自YB/T52942006)3-173冷拉圓鋼絲、方鋼絲尺寸、質量(摘自GB/T3421997)3-175重要用途低碳鋼絲(摘自YB/T50321993)3-176優質碳素結構鋼絲(摘自YB/T53032006)3-176合金結構鋼絲(摘自YB/T53012006)3-177碳素彈簧鋼絲(摘自GB/T43571989)3-177重要用途碳素彈簧鋼絲力學性能(摘自YB/T53112006)3-178油淬火-回火彈簧鋼絲(摘自GB/T189832003)3-179不銹鋼絲(摘自GB/T42401993)3-181高電阻電熱合金(摘自

44、GB/T12341995)3-1824各國(地區)黑色金屬材料牌號近似對照3-184各國(地區)結構用鋼鋼號對照3-184各國(地區)不銹鋼和耐熱鋼鋼號對照3-192各國(地區)工具鋼鋼號對照3-199各國硬質合金牌號對照3-202各國(地區)鑄鋼鋼號對照3-206各國(地區)鑄鐵牌號對照3-210各國(地區)鋼鐵焊接材料型號與牌號對照3-212第2章有色金屬材料3-2171有色金屬材料的表示方法3-217常用有色金屬和合金元素名稱及其代號(摘自GB/T3401976)3-217專用合金名稱及其代號(摘自GB/T3401976)3-217有色金屬和合金加工產品的態名稱和代號(摘自GB/T340

45、1976)3-217有色合金鑄造方法和熱處理狀態名稱及其代號3-217有色金屬和合金產品牌號表示方法舉例(摘自GB/T3401976)3-218變形鋁及鋁合金產品基礎狀態、T細分狀態代號及新舊代號對照(摘自GB/T164751996)3-2192鑄造有色合金3-220鑄造銅合金(摘自GB/T11761987)3-220壓鑄銅合金(摘自GB/T151161994)3-226鑄造鋁合金(摘自GB/T11731995)3-227壓鑄鋁合金(摘自GB/T151151994)3-230鑄造鋅合金(摘自GB/T11751997)3-231壓鑄鋅合金(摘自GB/T138181992)3-231鑄造軸承合金(摘自GB/T11741992)3-232鑄造鎂合金(摘自GB11771991)3-2353有色金屬加工產品3-236銅及銅合金加工產品3-236常用銅及銅合金板(帶)、管、棒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3-236銅及銅合金板材牌號、狀態及規格(摘自GB/T20402002)3-239銅及銅合金帶材牌號、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