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史之最、第一----知識點歸納_第1頁
音樂史之最、第一----知識點歸納_第2頁
音樂史之最、第一----知識點歸納_第3頁
音樂史之最、第一----知識點歸納_第4頁
音樂史之最、第一----知識點歸納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校1919 年吳夢非、豐子愷、劉質平籌辦的 私立上海專科師范學校 ,是最早的專門培養藝術 師資的中級師范學校,分高等師范和普通師范兩科。中國最早的一所由國家興辦的, 較為正規的高等師范專業音樂系科是 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 范學校與體育專修科成立于 1920 年, 1924 年改稱“北京女子師范大學”音樂專修科。北京大學音樂專習 所建立于 1922 年,蔡元培兼任所長,蕭友梅任教務主任。設本科、師范科、選科。北京藝術專門學校 于 1926 年成立于北京。北京大學管弦樂隊 創立于 1923 年 4 月,是由中國人組建的第一個較正規的西洋管弦樂隊。 我國第一所獨立的高等音樂學府是創辦于 1927 年

2、 11 月 的上海國立音樂院 (上海音樂學 院),是我國自辦的體制和規模較為完備的第一所獨立的高等專業音樂學院。標志著中國專 業音樂教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929年 7 月改稱“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 我國第一個大型的新式音樂社團是 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 。我國最早出現的藝術師范學校是 私立上海專科師范學校 。(1919 年吳夢非、豐子愷、劉質 平籌辦)1929 年 7 月成立的“ 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的前身是 國立音樂院 ,創辦人是蕭友梅。 世界上第一所 弱智兒童學校 建于 1816 年 。世界上第一所 聾童學校 創立于 1770 年,學校設在 巴黎。在我國近現代,第一所 盲校創辦于 1

3、874 年。清政府正式將音樂列為學校的必修科, 從而以 “學堂樂歌 ”為特征的學校音樂教育起源是 在 1903 年 。1938年 4月 10日正式成立與延安的一所綜合性的高等藝術學校延安魯迅藝術學院 簡稱“魯藝”,是抗戰初期由毛澤東、林伯渠、周恩來、成仿吾、艾思奇、周洋發起,系主任先 后由呂驥、冼星海擔任。8之“最”西方 最早的復調音樂產生于 9 世紀,被稱為 奧爾加農 。 我國近代最早的音樂刊物是 音樂小雜志 ,創辦者是 李叔同 。大司樂 是周朝官職 的簡稱, 主要任務是以音樂之事教育貴族子弟。 這是我國最早記載的具 有較完備體系的音樂教育機構。三分損益法 是我國制定音樂史所使用最早的生律法

4、, 也是確定樂音體系中各音的絕對準確 高度及其相互關系的方法,最初見春秋時期。成相篇 作者荀子,是我國最早的說唱音樂形式。 曾侯乙編鐘是我國十二樂音體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階關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調樂器。 伶倫作律是我國最早關于樂律的記載。樂記是我國最早一部具有比較完整體系的音樂理論著作。 琴史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琴史專著,作者為朱長文,記載古代琴人的大量事跡,開創了 一個“人物傳記式”的集大成體例。唱論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關于探索唱歌藝術的論著, 也是我國古代歌唱藝術理論做了一 次較為全面的總結。我國目前所見到的最古老的曲譜是由南北朝梁代丘明傳譜的碣石調·幽蘭 。我國現存 年代最早的一首用

5、文字譜寫的琴曲是碣石調·幽蘭 (選 237. ) 陽關三疊是唐代最為流行,傳唱最久的一首聲詩作品,又名渭城區 、陽關曲。 時調是小調類民歌中發展的最為規范和成熟的類型。沈心工是我國最早編寫樂歌教材的作者之一, 著有歌集學校唱歌集 、 重編學校唱歌集 、 民國唱歌集 。南羅馬作曲家卡瓦萊里創作的 靈與肉的體現 被史學家視為最早的一部清唱劇, 它具有 歌劇的雛形。呂驥撰寫的 中國民間音樂研究提綱 是中國近代最早論述民間音樂的分類及研究方法的 文章。李叔同是中國最早的話劇團體春柳社的組織者之一。 我國現存最早的古琴譜集是神奇秘譜 。我國近代音樂史上最早的樂歌之一男兒第一志氣高 ,就是沈心工

6、的第一首習作,此歌 后來在國內廣為傳唱,初名為體操兵操 。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在安徽北部稱為梆劇, 山東和江蘇部分地區稱為 梆子戲,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琵琶曲楚漢的最早演奏者是湯應曾,外號“湯琵琶” 。西方音樂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從文學作品荷馬史詩開始的。我國音樂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朱權編印的神奇秘譜 。冼星海去世前創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是管弦樂中國狂想曲 。 瞿秋白創作的赤潮曲 ,是最早創作的工農群眾歌曲之一。 我國歷史最早的歌曲葛天氏之樂 。. 春秋戰國時期的楚辭是迄今我國最早的樂歌總集。美麗的國土是巴基斯坦最著名的歌曲,它被認為是巴基斯坦最具有代表性的歌曲。 “浦東三杰”及

7、其琴友在上海成立的琴社名為今虞琴社,它堪稱我國近代最具影響和最 具貢獻的古琴社團。我國最早的表演藝術是雜技。13 世紀后,歐洲復調音樂藝術走向繁榮,經文歌成為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復調音樂體裁。古希臘最著名的抒情女詩人為薩福。我國最早運用西方 20 世紀音樂技法進行創作的作曲家是江文也。 我國最早用比較音樂學原理來闡述中國古代樂制的著作是王光祈的東西樂制之研究 。 浪漫主義代表法國喜歌劇最高成就的作曲家是比才,和他的作品歌劇卡門 。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我國代表性劇種是京劇,湖南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是湘劇。商代巫風盛行, 于是出現了專司祭祀的巫 (女巫) 和覡(男巫),他們為奴隸主所豢養 huan,

8、在行祭時舞蹈。是最早以音樂為職業的人。周代時期, 1978 年湖北隨縣出土的曾侯乙編鐘共有 64 件,是我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 的一套大型編鐘。隨著元代戲曲藝術的發展, 出現了最早的總結戲曲演唱理論的專著, 即燕南之庵的 唱論, 而周德清的 中原音韻 則是北曲最早的韻書,他把北方語言分為十九個韻部,并且把字調 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我國較早提倡美聲的音樂大師是魏末的嵇康。1918 年商務印書館刊印的進行曲一書是我國最早出版的鋼琴譜。宋雜劇是宋代各種歌舞、雜戲的統稱,也是中國戲曲的最早形式。 明清說唱音樂影響最大的是南方的彈詞和北方的鼓詞, 現知最早的彈詞唱本是元末 楊維楨 所作的四

9、游記彈詞 ,包括俠游記 、仙游記 、夢游記、冥游記。我國最早以音樂為主要內容的學校是 均 。我國最早的民歌是 彈歌,相傳是黃帝時期的民歌。中國最早的管弦樂隊在 1908 年組成,由 曾志齋 任指揮。漢代音樂家 李延年 根據西域音樂創作出“新聲二十八解” 。這是汲取西域音樂的精華進行 創作的最早記錄。元代 燕南之庵 所著的我國最早論述聲樂的著作是唱論 。古琴是一種古老的撥弦樂器,有關古琴最早的記載見于 詩經、尚書。第一1843 年作曲家門德爾松在萊比錫創辦了德國第一所音樂學院。 中國共產黨為培養革命文藝干部而創立的第一所最高藝術學府是魯迅藝術學院。 北大音樂專習所是我國第一所專門的音樂教育機構,

10、 辦所五年, 為為我國培養了一批早期 的專門音樂人才。1791 年海頓在第一次訪問英國倫敦時創作了第九十四交響曲(驚愕)。我國第一部民族新歌劇白毛女誕生于 1945 年。作者:馬克。還著有夫妻識字 。 我國第一首具有鮮明、成熟的中國風格的鋼琴曲是牧童短笛 ,作者:賀綠汀。 我國第一首三部合唱曲是春游 ,作者:李叔同。中國歌舞音樂的開拓者是黎錦暉,他創作的毛毛雨是我國近代第一首流行歌曲。 歌劇產生于 16 世紀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交響詩是一種長于描寫敘事且具有抒情性、 戲劇性的單樂章管弦樂曲, 是由李斯特首創的。 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序曲被認為是第一部真正的音樂會序曲。我國創作的第一首鋼琴曲是和平

11、鋼琴曲 ,作者:趙元任。 我國作曲家首次運用清唱劇的形式寫的大型聲樂作品是長恨歌 ,作者:黃自。根據白 居易的抒情詩寫的。我國近代第一首小提琴曲是行路難 ,作者是李四光。 體裁樂曲是由菲爾德首創,但在作曲家肖邦的創作中發展到頂峰。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歌劇是 1597 年上演的達芙尼 ,作者:里努契尼寫劇本,佩里作曲。 但此樂譜已失傳,只剩下殘片。 歐洲歷史現存的第一部歌劇 1600 年上演的尤里迪西 ,作 者:里努契尼和卡契尼寫劇本,佩里作曲。威尼斯樂派的蒙特威爾第的奧菲歐是早期歌 劇中第一部真正意義的歌劇。王國維著于 1912 年的宋元戲曲史又稱宋元戲曲考是我國第一部戲曲史論著。 中國人所寫的西

12、洋樂器重奏音樂在國外獲獎的第一部作品是 , 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 , 作者是:譚小麟。1924 年,蕭友梅創作第一首以紀念“五四運動”為主題的歌曲是“五四”紀念愛國歌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楚辭是我國第二部詩歌總集,由漢代劉向收集屈原 及漢時楚地的詩歌而成。李映庚編于 1905 年的軍樂稿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軍樂文獻。 黎錦暉創作的第一部兒童歌舞劇是麻雀與小孩 ,其最成功的一部兒童歌舞劇是小小 畫家。舊樂沿革 是我國第一部在高等專業音樂院校使用的中國音樂史教材, 其作者是蕭友梅。 六十調是我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宮調理論體系,是京房提出的。唐朝是我國琵琶藝術的第一個高峰時期, 19

13、00 年在敦煌藏經洞發現的敦煌琵琶譜可以證 明。通典·樂典是我國第一部專門論述歷史典章制度的通史。 格里哥利一世編纂的贊美詩唱和集是歐洲歷史上第一本規范化的音樂教科書。中國近代第一部大型歌劇是王昭君 ,作者是張曙。 冼星海的第一交響樂民族解放交響樂是中國第一部以“民族解放運動”為題材的大型 西洋樂器合奏音樂。音樂史上,首批為管弦樂隊寫作的作曲家是海頓和莫扎特。 大型聲樂套曲中國,我可愛的母親 ,取材于方志敏的遺作可愛的中國 。作品或首屆 中國音樂“金鐘獎”銀獎。1936 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于大公 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于全國。王光祈是亞

14、洲第一位在比較音樂學領域進行研究與著述的人。我國作曲家所做的第一部交響音樂作品是懷舊 。 陳旸樂書是我國第一部音樂類百科全書。我國第一首采用白話文譜寫的歌曲是可憐的秋香 ,詞曲作者黎錦暉。 芭蕾舞劇仙女第一次使女演員立起足尖。. 首演我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馬克作曲,主演喜兒的是王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這部歌劇是我國歌劇成型的標志。 ( 試天 P2,1)我愛你,塞北的雪曲作者:劉錫津。詞作者:王德。首唱:殷秀梅。 被譽為意大利第一部富于戰斗性的正歌劇是唐克雷蒂作者:羅西尼。. 歌曲漁光曲是任光曲,安娥詞;是中國電影1930 年代的代表作,是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故事影片。我國第一部音樂

15、史著作是葉伯和的中國音樂史 。. 柏遼茲創作的幻想交響曲是音樂史上第一部有明確標題創意的交響曲。 格林卡的歌劇伊萬·蘇薩寧是第一部用俄語演唱的四幕歌劇。抗日根據地的第一部歌劇作品是由李伯釗編劇、集體作曲、向隅定稿的農村曲 。 我國第一部研究南戲的著作是南詞敘錄 。等待戈多 是愛爾蘭劇作家貝克特的兩幕悲喜劇,是戲劇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 演出成功的荒誕派戲劇。黃錦培的二胡協奏曲 陽光華想曲 是見于記錄的第一首中國二胡協奏曲, 也是大型二胡 音樂的開篇。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的第一位會長是蔡元培。世界上第一位發明十二平均率的是朱載堉。我國近代第一個由中國人組成的西式管弦樂隊上海貧兒院弦樂

16、隊, 是中國首個管弦樂 隊,全由國人任演奏員,其創辦人是曾志齋。中國近代第一個音樂社團是 “音樂習講會” 是由沈心工發起組織的專門聘請日本音樂家為 師,研究中國樂歌。葛天氏之樂是我國第一部原始集體歌舞。浣紗記 曲作者魏良輔, 詞 作者梁辰魚,這是戲曲史上第一部昆曲劇本。其余重要的劇 目有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 ,清初昆曲發展呈現“南洪”洪升的長生殿 ,“北孔”孔尚 任的桃花扇 。威尼斯樂派的喬瓦尼· 加布里埃利的 弱強奏鳴曲 是西方音樂史上第一個使用力度標 記的音樂作品。威尼斯樂派的蒙特威爾第是第一個用管弦樂隊來為歌劇伴奏的作曲家, 并基本確立了早期 樂隊的編制,她的音樂風格被稱為“激情風格” 。1710 年,意大利的克里斯托弗里發明了第一架鋼琴,當時被稱為 “有強弱音的羽管鍵琴”是以槌擊弦樂器代羽管鍵琴的撥弦機械。意大利的佩格萊西不僅是一位有才能的正歌劇作曲家, 他的女仆作夫人 被認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