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課唐詩五首古詩文賞析習題及答案【部編版八上】班級:姓名:說明:精心整理編輯的練習題,可以下載后刪除答案印刷使用。12唐詩五首3、使至塞上/王維1、野望 /王績4、渡荊門送別/李白2、黃鶴樓/崔顥5、錢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績【習題】1. 對野望這首詩歌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首聯 “望 ”字點題, 交代時間 (薄暮時分)、 地點 (東皋) , 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 ,即徘徊,寫出人物內心的苦悶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詩句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表現出詩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卻始終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緒。B頷聯和頸聯承“望 ”字而來,又緊扣“薄暮”寫出
2、遠望所見到的景色。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寫遠景、 動態 ,側重細致刻畫。“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轉而寫人,寫 靜態 、近景。C“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頸聯所描繪的景物,在其他田園詩人筆下,可能意味著靜謐、悠閑、恬淡,但在詩人這里,看到牧人們皆有所歸,“我”卻獨無,反而呈現出憂郁、孤獨、冷清的色彩,這自然是詩人心緒投射與外物的反映。D尾聯由外物回歸自身,首尾呼應,抒發感情,收束全詩。夕陽下景色的寧謐,農人們歸家的喜悅,都沖淡不了詩人心頭的憂郁。詩人感覺自己雖身處陶淵明般的境地,卻與之若即若離,只好向前賢那里尋找慰藉,放聲高歌,懷念古時候的隱者伯夷和叔齊。2. 對野望這首詩歌理解分
3、析有誤的一項是()A王績是初唐詩人,性情簡放,曾三仕三隱。唐貞觀元年,因疾罷官,躬耕于東皋,自號“東皋子”。B王績的山水田園詩樸素自然,意境渾厚,對于扭轉齊梁以來綺靡詩風,開創唐詩盛世做出來重要貢獻。野望是其代表詩作,也是現存較早的五言絕句 。C詩人對陶淵明是比較仰慕的,但他的歸隱,不如陶淵明那么徹底;對田園生活,也不如陶淵明那么熱愛,總籠罩著一種落寞和苦悶的情緒。這些在野望中都有所表現。D全詩寫的是山野秋景,于蕭瑟恬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3、這首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答案】1、 D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是靜態。“牧人驅犢
4、返,獵馬帶禽歸”,是動態。2、 B 是五言律詩,不是絕句。3、感情:尾聯表達詩人心念仕途卻又自知難以顯達的內心的苦悶和悵惘的心情,并露出欲學伯夷、叔齊隱居避世的意向。分析:詩人登東皋遠望安逸閑適的秋日晚景圖,詩人油然而生的不是愉悅之情,卻是某種茫然若失、孤獨無依的情緒,詩人在現實中找不到相知相識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懷伯夷、叔齊那樣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隱逸之士,可見詩人內心的無奈和痛苦。2、黃鶴樓唐崔顥【習題】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引述有關黃鶴樓的傳說,為鄉愁情結的抒發作潛在的鋪墊。B.頷聯描繪黃鶴樓高聳的雄姿,也抒發了詩人對歲月流逝的感慨。C.頸聯采用疊詞描畫江上美景,讓詩作的思
5、想品位顯得更為高遠。D.尾聯展現朦朧的江上暮色,表達出作者漠然無奈的思鄉之情。2、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體現詩人滿懷鄉愁的思鄉作品。B.這是一首抒發作者有志報國卻無門的作品。C.這是一首思念友人,贊美友情的作品。D.這是一首贊美黃鶴樓風光優美的作品。3、對這首詩理解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寫出了美好憧憬與尋常江樓的落差,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悵然若失之情。B.“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將歷史傳說與眼前景色相映襯,流露出物在人非、鶴去樓空之感,表達出詩人心中的悠悠鄉情。C.“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描寫了眼前所見的江上美景:陽光、樹木
6、、芳草、漢水、沙洲,借景抒情,使詩的意境更為高遠。D.“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詞語“鄉關”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思念故鄉之情。4、對這首詩理解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是作者在還鄉途中逗留岳陽,登臨黃鶴樓時所作。B.這首詩描寫了詩人登樓遠眺的所見所思,抒發了詩人漂泊異地的傷感與思念故鄉的情懷。C.這首詩在取景上頗具繪畫美,首聯寫近景,頷聯寫遠景,頸聯寫日景,尾聯寫晚景。D.詩中多處運用雙聲詞、疊韻詞和疊音詞,在誦讀時聲音鏗鏘,晴朗和諧,有音韻美。5、名句賞析:“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答案】1、 B 頷聯沒有
7、描繪高聳的雄姿,表達了詩人悵然若失的心情,也為下文寫鄉關難歸的無限愁思鋪墊。2、 A3、 D 選項中“詞語鄉關”應該改成“愁”字。4、 A選項應該是作者還鄉途中逗留武昌。5、名句賞析:“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本聯描繪了作者晴日在黃鶴樓所觀之景:漢陽一帶的樹木歷歷在目,鸚鵡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自然美景。3、使至塞上王維【習題】1、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 “征蓬”兩句, 既表述了詩人前往邊境慰問將士之事,又描寫了邊塞獨特之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自己被排擠出朝廷的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B. 詩人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明媚秀麗的塞外風光,其中“
8、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更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 詩中的“圓”字與“直”字,都用得逼真傳神,非常講究景物的畫面感,充分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特色D.“都護在燕然”和前面的“屬國過居延”遙相呼應,點明了詩人此次出使路途之遠2、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全詩敘寫了出使的路線、沿途看到的風光以及聽到候騎報告的最新戰況,內容與題目緊緊相扣B. 第二聯描寫塞上秋景:隨風而去的枯蓬飄出塞外,南飛的大雁掠過北方少數民族居住的上空,畫面靜謐而溫馨C.第三聯描繪了烽火臺上筆直的狼煙,蜿蜒曲折的黃河映襯著渾圓的落日,景色雄奇壯觀,氣勢恢宏D.第四聯寫途中遇到偵察騎兵,得知都護愛前線打
9、破敵軍的軍情,顯示出朝廷使臣對邊疆戰事的關心。3、下列對詩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本詩重點筆墨在于寫景,以大漠、秋景為背景,用征、歸雁、孤煙、長河、日圓等景物,組成一幅塞外風光圖B. 第二聯用“出”、“入”描繪動態景物,第三聯用“直”、“圓”描繪靜態景物,動靜結合,使畫面富于變化,意境深遠C.黃河橫貫大漠,望不到盡頭一個“長”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達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感受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雄渾開闊,詩中有畫,堪稱千古絕句,體現這首詩歌哀婉消沉的藝術特色4、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第三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寫了哪些景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0、?【答案】1、 B【解析】“雄奇壯美 ”而非 “明媚秀麗 ”2、 B【解析】第三、四句敘事兼抒情,以“蓬 ”“ 雁 ”自比,暗寫詩人被排擠出朝廷的孤寂、飄零之感3、 D【解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雄渾開闊,詩中有畫,堪稱千古絕句,體現這首詩歌豪放的藝術特色4、答案:寫了“大漠 ”“ 孤煙 ”“ 長河 ”“ 落日 ”等景物;營造了“蒼茫 ”( 或 “空曠 ”“ 曠遠 ”“ 遼闊 ”“ 廣袤 ”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現了孤寂的情感。4、渡荊門送別李白【習題】1、下列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首聯敘事,直扣詩題,交代了詩人刺繡的目的:初次離開家鄉,從蜀地乘船遠至楚地的荊門。B頷聯
11、以游動的視覺描繪了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騰而去的壯闊景色。C頸聯描寫近景,用兩幅美麗的畫面寫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邊云霞圖,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圖。D尾聯“送”字用得妙,突出故鄉水送我到楚地還不忍分別的情義,含蓄地抒發了詩人的思鄉之情。2、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的五言律詩。B首聯寫詩人從蜀地來到荊門山,游覽楚地風光。C頷聯描寫了山巒漸漸消失,江水奔向廣闊原野的景象。D尾聯照應詩題,將朋友比作故鄉水,表達了對友人萬里相送的感念。3、下面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 這首詩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荊州時所作,隨著眼前景物的變換,詩人自然地描繪出畫卷
12、般的景色,鄉思旅情,盡在詩中。B. 頷聯煉字精妙。“隨”表現出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寫出了空間感和流動感;“入”渲染出江水匯流的磅礴氣勢,展示了詩人的廣闊胸襟。C.頸聯描寫了一幅空闊遼遠的月夜飛天圖,想象大膽奇特,有靈動之感,情韻悠長,表達出詩人豪邁的心情和新鮮的感受。D.尾聯由欣賞美景轉入深沉的鄉情之嘆,用擬人手法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之情,收束全詩,余音裊裊。4、詩的頸聯在寫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2 分)5、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加以描繪( 100 字內)。1、 C 項第一幅畫應是“水中映月圖”,第二幅畫應是“天邊
13、云霞圖”。2、 D 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并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3、 C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意思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下來的一面天鏡,云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這一句是長江近景的描寫。“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云生結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4、(1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2)頷聯將明月比作天鏡,將云霞比作海市蜃樓,描繪出眼前看到的綺麗景象。5、詩人乘舟順江而下,兩岸連綿起伏的群山像畫卷一樣伴隨小舟而行,它們在廣闊的原野處消失了;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廣闊無際的原野,他的視野頓時變得開闊了。5 、錢塘湖春行【習題】1、下列對
14、錢塘湖春行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這首詩處處緊扣環境和季節的特征,用準確而極富表現力的詞句,恰到好處地描繪了西湖春日美景,抒發了詩人喜悅的心情。B 鶯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們富于季節的敏感,成為春天的象征。詩人善于選取典型景物,在鶯歌燕舞的動態中展示春的活力。C詩人很講究煉字,在頸聯中巧用“亂 ”、 “迷 ”、 “沒 ”等字,客觀真實地再現了姹紫嫣紅、草長鶯飛的西湖暮 春的盛景。D 全詩在結構上很有特色,以“孤寺 ”起,以 “白沙堤 ”終,從點到面,又由面到點,章法變化,條理井然。2、請選出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A詩的首聯交代了踏青的去處,簡潔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輪廓。B 頷聯從鶯
15、歌燕舞的動態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從冬日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C頸聯詩人用“亂 ”字勾畫了百花競放、五彩繽紛的美麗畫卷,用“沒馬蹄 ”寫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 密、綠色醉人的景象。D 這首詩能緊緊抓住環境和季節的特征,選取典型景物,把西湖描繪得生機盎然,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3、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頭兩句寫詩人行徑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輪廓。B三四兩句從鶯、燕的動態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C五六兩句寫騎馬游春的人們,包括詩人自己。以人們的感受寫西湖的春景。D結尾兩句詳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蔭里,更是美不勝收。4、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它描繪了剛剛披上春裝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寫了作者對西湖美好春光的喜愛。B三、四句中,詩人抓住了“爭”、“啄”這兩個極具表現力的詞語,勾畫、渲染了一幅早鶯爭向暖樹、新燕啄泥銜草的動態畫面。C五、六兩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開、花團錦簇的美麗景象,而淺淺的小草,翠綠如茵,剛剛能將馬蹄埋沒。D結尾處寫詩人來到綠樹成蔭的白沙堤上,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雙端面磨床合作協議書
- 2025年GPS接收設備及其綜合應用系統合作協議書
- 2025年輪式裝甲車玻璃系列合作協議書
- 2025年空中交通管制設備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變頻與逆變電源裝置項目發展計劃
- 共同研發新能源汽車技術協議
- 餐飲業員工培訓與晉升協議
- 健康產業人才培訓協議
- 農村智能水肥一體化應用協議
- 數字創意內容開發合作協議
- 二年級看圖寫話講評
- 審計業務約定書
- 酒店OTA賓客服務操作流程
- 石灰破拱計量投加系統技術規范書
- 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二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LY/T 2692-2016櫸樹育苗技術規程
- GB/T 5357-1998內六角花形扳手
- GB/T 31765-2015高密度纖維板
- GB/T 23129-2008家用咖啡機性能測試方法
- GB/T 19165-2003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結構與性能要求
- GA/T 268-2019道路交通事故尸體檢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