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親人離世,他們或許希望這么與你告別如果說世界上最不愿意被談起的事情,想必就是“死亡” ,所有人都會面對,但所有人都諱莫如深。這兩天,一檔輕松歡樂的說話達人秀奇葩說,重新將生死觀這個沉重的話題拋向了大眾。面對罹患絕癥的親友,我該不該鼓勵TA 撐下去?從小我們就被教育,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所以很少有人討論它,正視它。直到有一天死亡突然降臨,打的我們措手不及淚流滿面,那個時候,或許我們會后悔,早該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當親人身患絕癥,比起一味地挽留,我們應該尊重他們選擇自己生命的權利。親人之間的緣分,就是看著對方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所能做的是用充滿愛意的目光送別他們的背影。身患絕癥的親人想要放棄生命,可能
2、是他們的身體已被病痛折磨到了極致。我們總是有太多的面子、規矩,這些形式化的東西往往阻擋了真心的表達。何不都坦然一點,知道可能明天就不會再見了,那就不要再假裝用“肯定會好起來的”這樣的話來搪塞。一位樂觀的女舞蹈家曾說,“人生是一場party, 我要先走了,但我希望你們繼續快樂的玩,而不是為了我要停下音樂、收起笑容、穿上外套嚴肅地送我。 ”馬東回憶起父親馬季時說,因為父親突然離世,在他臨終前沒能見上最后一面,這份心中的遺憾直到三年后才漸漸放下。其實,我們和親人的關系正如這段動人的小詩:你是那顆星星,我是你旁邊的這顆星,我的整個軌跡被你影響。即使有一天這顆星星熄滅了,它變成了暗物質,它變成了看不見的
3、東西,它依然在影響著我的軌跡,你的出現永遠改變著我的星軌,無論你在哪里。對于絕癥病人來說,什么才是真正的關愛?一個人的生死,他自己有沒有權利決定?誰又有權利決定?就像奇葩說里辯手們的辯論,正反兩方都在試圖努力去理解臨終病人真正的心理活動。但其實這其中最大的意義,不是辯論上的輸贏,而是活著的人們終于開始勇敢地直視死亡的“目光”,并由此產生深刻的思考。我們為什么不愿談論死亡?我們都要面對死亡,可為什么告別變得這么難?蔡康永說,因為我們不太喜歡練習這件事,明明知道每一個人都會死,但我們一聊到死亡的時候整個人都會錯亂。我們為什么不愿談論“死亡”? “選擇與尊嚴”公益網站創辦人羅點點說,一方面因為中國是
4、個 “好生惡死”的民族,連孔子都說“不知生焉知死”,不愿和他的弟子談論死。這是傳統生產力低下的社會,對死亡沒有理性了解時的觀念。隨著社會的不斷前進、每個人自我意識的覺醒,作為生命的最后一個部分死亡的質量也會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重視。另一方面,目前我國關于死亡的教育還是太少。作為一名曾經的醫生,羅點點說: “醫生受到的醫療教育都是 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搶救到底。 到底 ,說白了就是搶救到死 。可每當我看到臨床搶救也會給病人帶來很大痛苦時,就會非常糾結,會有疑問:作為醫生應該幫助病人,為什么幫助不了?那個時候,我們并不知道答案。老師除了教我們如何搶救病人外,并沒有教給我們怎么讓臨終的病人更好地死。
5、”的確,因為我們骨子里避談死亡的“文化基因”也好,還是本能地害怕、恐懼也罷,我們變得如此不擅長面對這堂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必修課。“讀懂”死亡,是為了更好地活著一位網友分享了面對親人死亡的經歷,也許你我將來也會遇到: “很多時候,最后時刻的親人和病人之間的溝通并不是兩個理性人的溝通,疾病和死亡讓雙方都變成了全世界最敏感的人。比如下班晚陪床來晚了,病人就會覺得是不是嫌我麻煩不想來了?在病房里接了個電話,病人就會覺得是我耽誤了你的工作?如果沒有精力照顧把病人送進療養院或者請護工,病人會不會認為自己被拋棄了?疾病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能夠磨光所有的理性。久病的老人試探子女是否重視她,疲憊的子女家財耗
6、盡身背債務也不敢放棄治療,生怕父母或者外人說他不孝。在真實的人生中,沒有人敢不鼓勵一個病人撐下去,甚至都不敢流露出一點點放棄的情緒,因為這個社會的道德標準不允許。 ”社會道德不允許我們“放棄”的原因,源于大家對死亡的恐懼。其實,死亡不是生命的“反面”,而是生的要素。正是由于“死亡”的約束,生命才變得有限,人生中的一切取舍、抉擇才變得珍貴,只有這樣的生命才值得珍惜,才有價值。對生命價值的理解,必須以對死亡的認識為前提。人只有對死亡形成正確認知,直視死亡、征服死亡恐懼,才能發現死亡具有的正面價值。揭開死亡的神秘面紗,使死亡成為一面可以反照生命的鏡子,使人更欣然地接受死亡乃是生命的一部分。理性而豁達
7、的生死觀念,大概如印度詩人泰戈爾所說“生如夏花之爛漫,死如秋葉之靜美”。知易行難,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并不多,喬布斯卻用死亡張滿了生命的風帆。喬布斯的箴言: “記住你將死亡”如果明天就是你生命中最后一天,你是選擇等待命運的審判,還是用最后的時間活出精彩?也許你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也能理性面對“如果生命只剩一天”的假設,但真等這一天來臨,你還會坦然待之嗎?喬布斯選擇了“向死而生”喬布斯去世以后,他2005 年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開始廣為流傳。那個演講,是在他與死神剛打了個照面之后發表的,是他面對死亡的心聲。2004 年, 他被診斷罹患胰腺癌,并且一度被宣判只剩下半年的生命。喬布斯在演講中最引
8、人注目的是一個故事,他自己稱為“關于死亡的故事”。這個故事并非是從罹患癌癥開始的,開始的時間要早得多:“當我 17 歲時,讀到了一句話: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話,那么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 。 ”此后他每天都會用這句話來檢視自己的生活,截至發表演講的 2005 年,喬布斯“向死而生”已然有 33 個年頭,是死亡張滿了他生命的風帆。喬布斯在演講中說道:“ 記住你將死亡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幫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選擇。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榮譽、所有的驕傲、所有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這些在死亡面前都會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東西。 記住你將死亡,這是我
9、所知道的能避免患得患失之陷阱的最好辦法。你已經赤條條一無牽掛了,再沒有理由不去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喬布斯從“記住你將死亡”中獲得的,是一份聽從自己內心的從容不迫,從容是因為內心充盈飽滿,不迫是因為逃離了身陷陷阱的種種焦慮。“向死而生”給喬布斯帶來的是一片開闊地,而不是狹隘逼 仄的“緊迫感”。喬布斯的一生短暫而精彩,因為“記住你將死亡”這句箴言,他把握了住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所以他的人生不遺憾。反觀現實中的很多人,因為對死亡諱莫如深,生前只字不提 身后事。樂生惡死雖是人之常情,但若生前只字不提身后之 事,最終自己遺憾而去,也給家人留下很多痛苦。所以,跟 老人談談身后事非常必要。找個時間,和
10、老人談談身后事盡管“死亡”對很多老人來說是個晦氣的話題,唯恐避之不 及,但和晚輩聊聊身后事,有利于雙方了解彼此的想法,避 免留下遺憾,尤其是對那些處于疾病晚期的老人。一方面, 聊聊身后事能讓老人自己選擇是否在人生終點接受沒有必 要的治療,延續沒有意識的生命;另一方面,討論身后事是 個正視死亡的過程,老人懂得用平和的心態看待生死,反而 利于身心健康。身后事,說清三個方面 一是如何離開,離世前,是否還有 未能完成的心愿,想見誰,去哪里;離世時,想在家中還是 醫院。二是留下什么,后者包括離世后,穿什么樣的壽衣、 選多大的墓地、想要怎樣的送別儀式、遺產如何分配等。這 個部分很重要,每位老人都是一部寶貴
11、的歷史,整理、記錄 他們的故事,更值得后人珍藏。第三是在醫療束手無策時,是否接受“姑息治療”。也就是拒絕不必要治療,因為有些終末期手術本身就是傷害。部分子女認為主動治療才是盡孝,這是一種錯誤觀念。故事是最好的開場白和老人聊身后事,要基于平時多和他們聊天的基礎上,不能太過突然。老人既有觀念早已形成,很難改變,不能強求他們接受某些觀念。當下這代老人,和祖國一起成長,經歷過很多磨難,他們獨一無二的記憶是我們討論身后事最好的開場白。不妨找個老人最信任或疼愛的親人來和他們聊天,可以這么說: “爸爸,您是我們最尊敬的人,您辛辛苦苦地拉扯我們幾個孩子長大,還為社會做出很多貢獻。希望您多跟我們講講您的故事,這
12、是家里最珍貴的財富。”聊天中,晚輩可以多些追問,比如“您說的這位好友現在在哪,您想見一見嗎?” “您說的那個地方具體在哪,要不改天我們一起去看看?”最后,見縫插針地問問老人: “說到這, 您百年后,有沒有什么事需要我們幫您做?”循序漸進,慢慢引導老人說出自己的想法。殯葬方式尊重老人的心愿如想和老人聊聊殯葬方式,不妨婉轉一些,比如, “您覺得樹葬好不好,骨灰撒在樹下,就像埋下新的生命,未來長成參天大樹。 ”如老人主動提及殯葬方式,晚輩最好盡量滿足。和老人談論墓地的選擇,首先需要了解他們的心愿,比如想要“落葉歸根”回到祖籍,還是留在當地;想和親人葬在一起,還是獨自下葬等。其次,需要安撫老人,晚輩一
13、定盡量滿足他們的想法,讓老人放心。生前立遺囑,處理好身后財產老人在生前立下遺囑,能起到固定證據的作用,從而避免身后發生遺產糾紛。老人如立口頭遺囑,最好錄像或錄音,并邀請兩位與財產分割無關的見證人(比如律師、街道工作人員、鄰居)作證。書面遺囑由老人自行書寫,并在寫好后自行或委托他人保管。如老人先后寫過多份遺囑,則以日期最近的一份為準,因此遺囑必須寫清日期。公證遺囑法律效力最高,但辦理手續相對復雜,收費也相對較高,有的公證處可能要求老人到醫院開具“具備完全行為能力”的證明。目前,還有一種遺囑確立、保存的形式中華遺囑庫。中華遺囑庫是一種特殊的書面遺囑形式,以托管形式為參與人保存遺囑,性價比很高,且對六十周歲以上老人免費,比較適合愿意立遺囑的老人。相關鏈接:如果有一天,最親的人離開了你耶魯大學哲學教授謝利·卡根說,對死亡的正確反應不是恐懼,不是憤怒,而是感激,感激我們可以擁有生命(點擊圖文,查看全文)一位護士揭秘千人遺憾:臨終前最后悔的25 件事生命是一段旅程,當你即將抵達終點,回首看來時的路,你也許走得 太快而忘記了兩邊的風景,也許走得太慢而跟不上親友的腳 步,也許走進了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手車買賣合同協議書
- 商場專柜協議合同
- 水電合同協議模板
- 窗紗供貨合同協議
- 四方協議合同范本
- 了斷員工合同協議
- 私人合伙協議合同
- 供貨合同補充協議書范本
- 協議轉讓房產合同怎么寫
- 個人讓利協議合同
- 2024年高中英語學業水平測試及答案
- 日常安全生產檢查記錄表格
- 第二講舊石器時代課件
- GB/T 12227-2005通用閥門球墨鑄鐵件技術條件
- GA/T 1769-2021移動警務PKI系統總體技術要求
-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 (更新版)中國移動政企行業認證題庫大全-下(判斷題匯總)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日間手術管理信息化實踐與發展
- 2021年湖北理工學院輔導員招聘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消防設備設施維護保養臺賬
- 普通沖床設備日常點檢標準作業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