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告-化學實驗報告的格式_第1頁
工作報告-化學實驗報告的格式_第2頁
工作報告-化學實驗報告的格式_第3頁
工作報告-化學實驗報告的格式_第4頁
工作報告-化學實驗報告的格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實驗報告的格式篇一:化學實驗報告(空白模板) 化學實驗報告 篇二:初中化學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模板 _課程 實驗名稱姓 名學 號班 級 實驗地點實驗日期評 分指導老師同組其他成員 一、實驗內容(含實驗原理介紹): 二、實驗目的 三、涉及實驗的相關情況介紹(包含使用軟件或實驗設備等情況): 四、實驗結果(含程序、數據記錄及分析和實驗總結等,可附頁): 初 中 化 學 實 驗 匯 總(一) 1常用儀器的名稱、形狀和主要用途。 2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1)藥品的取用和稱量 (2)給物質加熱 (3)溶解、過濾、蒸發等基本操作 (4)儀器連接及裝置氣密性檢查 (5)儀器的洗滌 (6)配制一定質量分

2、數的溶液 3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備及收集 (1)三種氣體(h2、o2、co2)的制備 (2)三種氣體的收集方法 4物質的檢驗與鑒別 (1)常見氣體的檢驗及鑒別 (2)(2)兩酸、兩堿及鹽的鑒別 5化學基本實驗的綜合 把握好以上這些知識點的關鍵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化學實驗就要動手,要進入化學實驗室,參與化學實踐的一切活動。在實驗室要觀 察各種各樣各具用途的實驗儀器、實驗用品、實驗藥品試劑,各種各類藥品,它們的狀態、 氣味、顏色、名稱、使用注意事項。還要觀察各種各類成套的實驗裝置。在老師指導下,自 己也應動手做所要求完成的各種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應有目的地去觀察和記憶。 例如:各種儀器的名稱

3、、形狀、特點,主要用途,如何正確使用,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無論做什么內容的實驗都離不開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因此,要熟練掌握各項化學實 驗的基本操作,明確操作的方法、操作的注意事項,且能達到熟練操作的程度。 還應注意觀察各種實驗現象,這是培養觀察能力、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最開始的一步。 下面還要進一步詳細說明。動手做記錄,因為在實驗活動中感性知識很多,如不做記錄,可能被遺忘或遺漏。這 都不利于對實驗的分析和判斷。 (2)如何做好觀察 觀察能力是同學們應具備的各種能力之一,觀察是獲得感性認識最直接的手段,學會觀 察事物,無論現在或將來都是受益匪淺的基本素質。特別是對于化學實驗的現象更要求學會 觀察

4、,要求:觀察要全面、觀察要準確,觀察要有重點,觀察時還要動腦思考。 觀察 實驗現象要全面。 一般應包括,反應物的顏色、狀態,生成物的顏色、狀態,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光、焰、 聲、色、放熱、沉淀、氣味等變化、反應劇烈的程度等。例如:將銅絲插在硝酸汞溶液中, 觀察到的現象應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銅絲表面由紅逐漸變為銀白色,另一個是溶液由無色 逐漸變為藍色。而不少同學只觀察到了銅絲變為銀白色而忽視了溶液顏色的變化,就屬于不 全面。進而分析反應本質時,就不深刻,同時,也說明不了生成物中還有硝酸銅藍色溶液存 在。 對于觀察到的現象描述要準確。 注意“光”和“焰”的區別,“煙”和“霧”的區別。一般情況下,氣體物

5、質燃燒有 火焰,而固體物質燃燒沒有火焰而發光。如:氫氣、甲烷、一氧化碳這些氣體燃燒,分別為 淡藍色火焰及藍色火焰。硫雖然是固體,但它在燃燒時先熔化進而揮發成硫蒸氣,所以,它 在空氣中燃燒火焰為微弱的淡藍色,在氧氣中為明亮藍紫色火焰。固體物質,如木炭、鐵絲、 鎂帶等燃燒,分別為發白光,火星四射,耀眼強光。“霧”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 如濃鹽酸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遇水蒸氣結合成鹽酸小液滴,在空氣中形成酸霧。“煙”是指固 體小顆粒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如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形成大量的、濃厚的“白煙”,就是生成 的五氧化二磷白色固體小顆粒聚集而成的。對于實驗現象的觀察既要全面又要有重點。化學實驗現象五彩

6、繽紛,多種多樣,有的現象十分突出而明顯,有些轉瞬即逝,而有些 隱蔽不易察覺,觀察時注意抓住反應變化本質的現象。如何才能抓住反應本質的現象呢?為 此,實驗前要仔細研究實驗目的、過程,確定觀察現象的重點。例如,在實驗驗證化學變 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時,重點觀察物質是否發生了改變,有否不同于原物質的新物質生 成,才是觀察的重點。如將鎂條剪短,說明只是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它仍保持了銀 白色的金屬光澤和富于彈性。但是,把鎂條放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后,產生了耀眼的白光, 冒煙,反應劇烈且放熱,熄滅后生成了白色粉末。這一系列的實驗現象,重點即是生成了不 同于原來鎂帶的白色固體物質,這是一種新物質,這才

7、是觀察的重點,白色固體物質無論從 光澤、狀態及彈性等方面都不同于原來的鎂條,說明發生了化學變化,而發生反應時出現的 白光、放熱,則是伴隨化學變化的現象,不是判斷物質變化的本質現象。 觀察現象要 深化,要思考,力求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每次實驗后要將觀察到的現象給綜合加以分析,認真思考找到原因進行對比、推理、判 斷,然后得出結論,以求對事物深入了解和認識,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對化學學習中出 現的概念、原理、定律,以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掌握的比較牢固。 正確地記錄和準確描述實驗現象。例如:鋅和稀硫酸反應,正確的實驗現象描述如下: 試管內有大量氣泡產生,鋅粒逐漸變小,用手握試管感到有些發熱。錯

8、誤的描述說成:“試管 內有氫氣產生”。眼睛只能看到氣泡,至于氣泡是什么氣體,眼睛是分辨不出的。又如:將 紫色石蕊試液滴入鹽酸溶液,正確的描述應為“溶液變紅”或說“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 色”,而不能說“鹽酸變紅”。 初中化學實驗操作常見錯誤 1. 操作不當造成容器的爆炸或炸裂 (1)點燃 等可燃性氣體時,未檢驗其純度或檢驗有誤,造成混入空氣點燃時發生爆炸。 (2)用 時,混入可燃性固體雜質造成加熱時劇烈燃燒發生爆炸。 (3)拿著酒精燈到另一個燃著的酒精燈上點火,或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以及熄滅酒 精燈時不用燈帽而用嘴吹,引起燈體內酒精燃燒發生爆炸。 (4)加熱固體物質時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造成

9、試管中出現的水蒸氣在管口凝聚成水滴 倒流到試管底部,使其炸裂。 (5)加熱試管等儀器時,外壁沾有水珠未擦試干凈、沒有預熱或儀器底部同燈芯相接觸造 成炸裂。 (6)加熱 ,用排水法收集,實驗完畢時未先移去導管后撤燈,造成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試 管中,使其炸裂。 (7)用量筒作容器進行加熱或稀釋濃硫酸等實驗,造成量筒炸裂。 (8)做細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的實驗時,沒有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致使集 氣瓶炸裂。 2. 操作不當造成藥品污染 (1)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沒有塞上一團棉花,高錳酸鉀顆粒進入導管和水槽使水 染色。 (2)用玻璃棒或膠頭滴管分別取用不同藥品時,在使用中間沒有將其擦試或洗

10、滌干凈,造 成試劑的污染。 (3)藥品用量過多,使產生的有害氣體污染空氣。如硫在氧氣(或空氣)中燃燒。 (4)做實驗時,試劑瓶塞張冠李戴。如將稀硫酸的滴管放到盛氧化鈉的滴瓶口上,造成藥 品污染。 (5)傾倒液體時,瓶塞沒有倒放,標簽沒有對著掌心,造成液體里混入雜質,標簽被腐蝕。 (6)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時,用濃鹽酸使得生成的氣體中含有氯化氫氣體等雜質,影響實驗 的現象。 (7)一些易與空氣中的 等反應的藥品,保存不夠嚴密,致使變質。 3. 操作不當引起實驗失敗或出現偏差 (1)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沒有正確讀數,造成量取的液體體積同實驗要求有偏差,致使實 驗不夠成功。 (2)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

11、液時,天平的使用有誤,如將物品與砝碼放反,致使最終 配制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有誤。 (3)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將集所瓶倒置于水中,集氣瓶內沒有灌滿水,造成氣體不純。 (4)做 實驗中,過早停止通入 。 (5)過濾時操作沒有遵循“一貼、二低、三靠”,致使過濾后的液體仍然渾濁。 4. 其他方面操作不當引起的后果 (1)連接儀器時,把玻璃管插入帶孔橡皮塞內,玻璃管沒有沾水或沒有用布包住,使得玻 璃管折斷,刺傷手掌。 (2)使用膠頭滴管時,將膠頭滴管伸入到容器內,并觸及容器內壁,造成藥品用量增多和 污染。 (3)制取氣體時沒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使得裝置漏氣而收集不到氣體。 (4)用蒸發皿蒸發或濃縮溶液

12、時,沒有用玻璃棒攪拌,造成局部過熱,液滴飛濺。篇二: 初中畢業化學實驗報告化學實驗報告目錄 友情提示:按住鍵盤上的ctrl鍵后,鼠標點擊下列藍色字體,即可到達所需要的實驗報 告單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4、 15、 16、 17、用鹽酸中和氫氧化鈉溶液18、 19、 20、化學實驗報告 級班號姓名 實驗日期年月日 實驗名稱1、用實驗證明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的氧氣含量有什么不同 實驗目的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木條燃燒越旺,說明氧氣含量越高 一、 實驗器材、藥品水槽、集氣瓶(250ml)兩個、玻片兩片、飲料管

13、(或玻璃管)、 酒精燈、火柴、小木條、水,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 實驗步驟 1檢查儀器、藥品。 2. 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的各項準備工作。 3. 用飲料管向集氣瓶中吹氣,用 排水法收集一瓶我們呼出的氣體,用玻璃片蓋好, 4. 將另一集氣瓶放置在桌面上, 用玻璃片蓋好。 5. 用燃燒的小木條分別伸入兩個集氣瓶內。 6.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 向教師報告實驗結果。 7. 清洗儀器,整理復位。 現象、解釋、結論及反應方程式實驗裝置圖 疑問討論 評語教師簽名 化學實驗報告 級班號 姓名 實驗日期年月日 實驗名稱 2、組裝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 實驗目的 正確地組裝一套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并做好排水

14、集氣的準備 實驗器材、藥品 大試管(32mm×200mm)、帶導管的橡皮塞(與試管配套)、酒精燈、 鐵架臺(帶鐵夾)、木質墊若干塊、集氣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裝好水)、燒杯(100ml)。實驗步驟 1. 檢查儀器、藥品。 2. 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3. 檢查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 4. 按照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要求裝配好氣體發生裝置。 5. 在水槽中用燒杯向集氣瓶中注滿水,蓋好毛玻璃片,將集氣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拆除裝置,整理復位。 現象、解釋、結論及反應方程式實驗裝置圖 疑問討論 評語教師簽名篇四:(人教版)初中化學實驗報告帶答案報告 97中學化學實驗報告 八年級班0801

15、號姓名 實驗日期年月日 實驗名稱 用實驗證明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的氧氣含量有什么不同實驗目的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木條燃燒越旺,說明氧氣含量越高 一、 實驗器材、藥品水槽、集氣瓶(250ml)兩個、玻片兩片、飲料管(或玻璃管)、 酒精燈、火柴、小木條、水,盛放廢棄物的大燒杯。 實驗步驟 1檢查儀器、藥品。 2. 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的各項準備工作。 現象、解釋、結論及反應方程式 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 3. 用飲料管向集氣瓶中吹氣,用氣中二氧化碳含量 排水法收集一瓶我們呼出的氣呼出 的氣體中氧氣含量小于空氣中體,用玻璃片蓋好, 4. 將另一集氣瓶放置在桌面上, 用玻璃片蓋

16、好。 5. 用燃燒的小木條分別伸入兩個集氣瓶內。 6. 觀察實驗現象,做出判斷,并 向教師報告實驗結果。 7. 清洗儀器,整理復位。 篇三:化學實驗報告格式 篇一:化學實驗報告(空白模板) 化學實驗報告 篇二:化學實驗報告范例 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鐵 課程名稱:儀器分析 指導教師:李志紅 實驗員 :張麗輝 李國躍 崔鳳瓊 劉金旖 普杰飛 趙 宇 時 間: 2003年5月12日一、 實驗目的: (1) 掌握研究顯色反應的一般方法。 (2) 掌握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鐵的原理和方法。 (3) 熟悉繪制吸收曲線的方法,正確選擇測定波長。 (4) 學會制作標準曲線的方法。 (5) 通過鄰二氮菲分

17、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鐵在未知式樣中的含量,掌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并了解此儀器的主要構造。 二、 原理: 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無機離子,通常要經過兩個過程,一是顯色過程,二是測量過程。 為了使測定結果有較高靈敏度和準確度,必須選擇合適的顯色條件和測量條件,這些條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長,顯色劑用量,有色溶液穩定性,溶液酸度干擾的排除。 (1) (2) 入射光波長:一般情況下,應選擇被測物質的最大吸收波長的光為入射光。 顯色劑用量:顯色劑的合適用量可通過實驗確定。 (3) 溶液酸度:選擇適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緩沖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測離子和顯色劑,測其吸光度,作da-ph曲線,由曲

18、線上選擇合適的ph范圍。(4) (5) 干擾。 有色配合物的穩定性:有色配合物的顏色應當穩定足夠的時間。 干擾的排除:當被測試液中有其他干擾組分共存時,必須爭取一定的措施排除 2+ 4 鄰二氮菲與fe 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穩定橙紅色配合物。配合無的 =1.1 ×10 三、 儀器與試劑: 1、 儀器: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計 500ml容量瓶1個,50 ml 容量瓶7個,10 ml 移液管1支 5ml移液管支,1 ml 移液管1支,滴定管1 支,玻璃棒1 支,燒杯2 個,吸爾球1個, 天平一臺。 2試劑:(1)鐵標準溶液100ug·ml-1,準確稱取0.43107

19、g鐵鹽nh4fe(so4)2·12h2o置于燒杯 中,加入0.5ml鹽酸羥胺溶液,定量轉依入500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稀釋至刻度充分搖勻。 (2)鐵標準溶液10ug·ml-1.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鐵標準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 中,并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充分搖勻。 (3)鹽酸羥胺溶液100g·l(用時配制) (4)鄰二氮菲溶液 1.5g·l-1 先用少量乙醇溶液,再加蒸餾水稀釋至所需濃度。 (5)醋酸鈉溶液1.0mol·l -1-1 四、實驗內容與操作步驟: 1.準備工作 (1) 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2) 配制鐵標溶液

20、和其他輔助試劑。 (3) 開機并試至工作狀態,操作步驟見附錄。(4) 檢查儀器波長的正確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 鐵標溶液的配制 準確稱取0.3417g鐵鹽nh4fe(so4)·12h2o置于燒杯中,加入10mlhcl加少量水。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到容量瓶刻度。 3 .繪制吸收曲線選擇測量波長 取兩支50ml干凈容量瓶,移取100 g m l-1鐵標準溶液2.50ml容量瓶中,然后在兩個容量瓶中各加入0.5ml鹽酸羥胺溶液,搖勻,放置2min后各加入1.0ml鄰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鈉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線搖勻,用2cm吸收池,試劑空白為參比,在440540nm

21、間,每隔10nm測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長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確定最大吸收波長4.工作曲線的繪制 取50ml的容量瓶7個,各加入100.00 ml-1鐵標準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后分別加入0.5ml鄰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鈉溶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線搖勻,用2cm吸收池,以試劑空白為參比溶液,在選定波長下測定并記錄各溶液光度,記當格式參考下表: 5.鐵含量的測定 取1支潔凈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鐵未知試液,按步驟(6 )顯色,測量吸光度并記錄. k=268.1 b= -2.205 r*r=0.9945 conc. =k *

22、abs+b c = 44.55mol ml-1 6.結束工作 測量完畢,關閉電源插頭,取出吸收池, 清洗晾干后人盆保存.清理工作臺,罩上一 儀器防塵罩,填寫儀器使用記錄.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儀器并放回原處. 五、討論: (1) 在選擇波長時,在440nm450nm間每隔10nm 測量一次吸光度,最后得出的mix=510nm,可能出在試劑未搖勻,提供的mix=508nm,如果再縮減一點進程,試齊充分搖勻,靜置時間充分,結果會更理想一些。 (2) 在測定溶液吸光度時,測出了兩個9,實驗結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在配制溶液過程中的原因:a、配制好的溶液靜置的未達到15min;b、藥劑方面的問題是否在

23、期限內使用(未知)因從溶液顯色的效果看,顏色有點淡,要求在試劑的使用期限內使用;c、移取試劑時操作的標準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一個人移取試劑。(張麗輝) 在配制試樣時不是一雙手自始至終,因而所觀察到的結果因人而異,導致最終結果偏差較大,另外還有實驗時的溫度,也是造成結果偏差的原因。(崔鳳瓊) 本次實驗階段由于多人操作,因而致使最終結果不精確。(普杰飛) (1) 在操作中,我覺得應該一人操作這樣才能減少誤差。 (2) 在使用分光計時,使用同一標樣,測同一溶液但就會得出不同的值。這可能有幾個原因:a、溫度,b、長時間使用機器,使得性能降低,所以商量得不同值。(李國躍) 在實驗的進行當中,因為加試樣的

24、量都有精確的規定,但是在操作中由于是手動操作所以會有微小的誤碼率差量,但綜合了所有誤差量將成為一個大的誤差,這將導致整個實驗的結果會產生較大的誤碼率差。(趙宇) 在配制溶液時,加入拭目以待試劑順序不能顛倒,特別加顯色劑時,以防產生反應后影響操作結果。(劉金旖) 六、結論: (1) 溶液顯色,是由于溶液對不同波長的光的選擇的結果,為了使測定的結果有較好的靈敏度和準確度,必須選擇合適的測量條件,如:入射波長,溶液酸度,度劑使用期限 。 (2) 吸收波長與溶液濃度無關,不同濃度的溶液吸收都很強烈,吸收程度隨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關系,從而可以根據該部分波長的光的吸收的程度來測定溶液的濃度。 (3)

25、 此次試驗結果雖不太理想,但讓我深有感觸,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懂得不少試驗操作方面的知識。從無知到有知,從不熟練到熟練使用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張麗輝) 附錄: 723型操作步驟 1、 插上插座,按后面開關開機 2、 機器自檢吸光度和波長,至顯示500。 3、 按oto鍵,輸入測定波長數值按回車鍵。 4、 將考比溶液(空白溶液)比色皿置于r位以消除儀器配對誤碼率差,拉動試樣架拉桿,按abs。01鍵從r、s1、s2、s3,逐一消除然后再檢查12次看是否顯示0。000否則重新開始。 5、 按ran按3鍵,回車,再按1鍵,回車。 6、 逐一輸入標準溶液的濃度值,每輸一個按回車,全部輸完,再按

26、回車。 7、 固定考比溶液比色皿(第一格為參比溶液)其余三格放標準試樣溶液,每測一值,拉桿拉一格,按start/stop全打印完,按回車 8、 機器會自動打印出標準曲線k、b值以及相關系r。 9、 固定參比溶液比色皿,其余三格放入待測水樣,逐一測定。 10完畢后,取出比色皿,從打印機上撕下數據,清掃儀器及臺面關機。 ac t/a 721型分光度計操作步驟 1、 2、 3、 4、 開機。 定波長入=700。 打開蓋子調零。 關上蓋子,調滿刻度至100。 5、 參比溶液比色皿放入其中,均合100調滿。 6、 第一格不動,二,三,四格換上標液(共計七個點)調換標液時先用蒸餾水清洗后,再用待測液(標液

27、)清洗,再測其分光度(濃度)篇三:化學實驗報告格式 化學實驗報告格式 例一定量分析實驗報告格式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為例) 實驗題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 實驗目的: 學習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有關儀器的使用; 學習堿式滴定管的使用,練習滴定操作。 實驗原理: h2c2o4為有機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組分分析時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兩步離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計量點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n

28、aoh標準溶液采用間接配制法獲得,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應計量點ph值9.1左右,同樣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實驗方法: 一、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用臺式天平稱取naoh1g于10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攪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試劑瓶中,再加200ml蒸餾水,搖勻。 準確稱取0.40.5g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2030ml蒸餾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 二、h2c2o4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0.5g左右草

29、酸試樣,置于小燒杯中,加2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轉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用20ml移液管移取試樣溶液于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平行做三次。 實驗數據記錄與處理: 一、naoh標準溶液的標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mkhc8h4o4 /g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vnaoh /ml始讀數 終讀數 結果 cnaoh /mol·l-1 naoh /mol·l-1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測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cnaoh /mol·l-1 m樣 /g v樣 /ml20.0020.0020.00 vnaoh /ml始讀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