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芯鑒定描述_第1頁
巖芯鑒定描述_第2頁
巖芯鑒定描述_第3頁
巖芯鑒定描述_第4頁
巖芯鑒定描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鐵路工程地質鉆孔的巖心鑒定和描述一、 土的分類和定名一土的分類按顆粒粒徑大小1、漂石塊石漂石渾圓、次圓或塊石棱角、次棱角粒徑mm大d 800 中400 d 800 小200 d 4002、卵石碎石卵石渾圓、次圓或碎石棱角、次棱角粒徑(mm)大60d 200 中40d60 小20d40;3、圓礫角礫圓礫渾圓、次圓或角礫棱角、次棱角粒徑(mm)大10d20 中5d10 小2d54、砂粒砂粒粒徑(mm) 粗0.5d2 中0.25d0.5 細0.075d5、粉粒 粒徑(mm)0.005d6、粘土粒 粒徑(mm)d 二土的定名 按?鐵路工程巖土分類標準?TB1007-2001執行1、漂石塊石土:粒徑大于

2、20cm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徑大于2cm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50%3、圓礫角礫:粒徑大于2mm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50%4、礫砂土:粒徑大于2mm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徑大于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50%6、中砂土:粒徑大于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50%7、細砂土:粒徑大于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85%8、粉砂土:粒徑大于的顆粒超過總質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數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徑大于的顆粒的質量不超過全部質量的50%10、粉質粘土:粉粒小于粘粒,塑性指數10-1711、粘土:主要由粘粒組成,塑性指數大于17注:定名時應根據顆粒級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確定。三、粘

3、性土的分類及野外鑒別1、粘土:極細的均勻土塊,搓捻無砂感,粘塑滑膩,易搓成細于的長條。2、粉質粘土:無均質感,搓捻時有砂感,塑性,弱粘結,能搓成比粘土較粗的短土條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覺,砂粒少,粉粒多,潮濕時呈流體狀,能搓成土條、土球四、土的潮濕程度的劃分1、粘性土含粉質粘土、粘土,分為堅硬、硬塑、軟塑、流塑粉質粘土:堅硬:擾動后一般不能捏成團,用錘擊和手壓土塊易碎開,IL0硬塑:不能捏成餅,手捏壓不易見手指印,易成碎塊和粉末,IL軟塑:能捏成餅,手指輕壓可見手印,手捏稍有出水IL流塑:手捏表層出水,手上有明顯濕印,土體坍流成扁圓形IL粘土:堅硬:不能捏成餅,IL32硬塑 8N32軟塑 28

4、0%3、粉土潮濕程度的劃分稍濕天然含水率w30%3、潮濕程度在鉆孔中的表達方法 粘性土 砂性土、粉土、碎石類土堅硬 稍濕硬塑、軟塑 | 潮濕流塑 X 飽和五、土的密實程度的劃分及在鉆孔中的反映 密實程度 標準貫入錘擊數N擊/30cm 密實 N30 中密 15N30 稍密 100.9)注:無“松散之描述法。二、 土類巖心的鑒定和描述一粘性土、粉土巖心的鑒定和描述1、土的名稱:粘性土類的粘土塑性指數IP17、粉質粘土塑性指數10顆粒的質量不超過全部的50%的土等;2、土的顏色:一般為復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3、粘性土的塑性狀態、粉土的潮濕狀態,成層性,質地強度:粘性土的塑性狀態為堅硬液性指數IL

5、0,硬塑液性指數0IL0.5,軟塑液性指數0.51;粉土的潮濕程度分為稍濕天然含水率w20%,潮濕天然含水率20%w30%,飽和w2mm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25-50%,粗砂d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50%,中砂d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50%,細砂d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85%,粉砂d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50%;2、土的顏色:一般為復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3、潮濕程度:根據砂類土飽和度Sr劃分,稍濕Sr50%,潮濕(50%80%);4、密實程度:砂類土密實程度按標準貫入錘擊數N或相對密度Dr劃分,密實N30,中密15N=30,稍密(10N=15),松散(N=10);5、顆粒成分及其含量百分比;6、顆

6、粒大小,形狀及配情況均勻性;7、夾雜物及其百分比:如礫石、粘性土、腐植物等;三、碎石類碎、塊、卵、漂石;圓礫、角礫土巖心的鑒定和描述1、土的名稱:卵石土,碎塊石,漂石土,塊石土,圓礫土,角礫土等。2、土的顏色:一般為復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3、潮濕程度:根據砂類土的飽和度Sr劃分,稍濕Sr50%,潮濕50%80%;4、密實程度:密實,中密,稍密,松散5、顆粒成分及其含量:石質與土質名稱,各占含量百分比;6、顆粒形狀及大?。褐杆槭愅林惺|塊體的磨圓度分渾圓,次圓,棱角,次棱角及塊徑尺寸等:7、顆粒級配及分布情況:指顆粒有無排列和分布規律,顆粒的均勻性,分選性,分布呈層狀或透鏡狀、尖滅狀等;8

7、、顆粒的風化程度:全風化W4,強風化W3,弱風化W2,微風化W1等;9、夾雜物及其含量:如粘粒,砂,樹皮草根,腐木,結核等及其含量;對成韻律沉積的土層,當薄層與厚層厚度之比1/101/3時,宜定名為“夾層,厚層的土名寫在前面,如粘土夾粉砂層;當厚度之比大于1/3時,宜定名為“互層,如粘土與粉砂互層;當厚度之比小于1/10,且有規律屢次出現時,宜定名為“夾薄層,如粘土夾薄層粉砂。四軟土-1,不排水抗剪強度小于30kPa的粘性土,應判定為軟土。軟土一般含有機質,具有壓縮性高,強度低靈敏度高和排水固結緩慢的特點。軟土的結構擾動后,強度有很大的降低。軟土按物理學性質的分類,其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為小

8、于800kPa,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N24擊;分類為:軟粘性土天然孔隙比e1.0,有機質含量Wu1.5;泥炭質土有機質含量10Wu60,e3;泥炭Wu60,e10等五類。另:根據?高速鐵路暫規?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值為8001200kPa時,定名為松軟土,厚度大于2m時,須單獨劃分出來。三、 巖層巖心的鑒定和描述1、巖石名稱:判定是什么巖石;2、顏色:一般描述巖石新鮮面顏色及風化后的顏色,可用單色或主次色描述,如灰白色;3、礦物成分:主要礦物及次要礦物,以及各自的含量百分比;碎屑沉積巖要描述碎屑成分,膠結物泥質,鈣質、鐵質、硅質等;4、結構與構造:如巖漿巖礦物的顆粒大小,形狀,排列方式如塊狀;

9、沉積巖的顆粒大小,形狀,層厚如巨厚層,層理,層理傾角,層面特征,膠結物類型,泥質結構,生物結構,化學結構;變質巖的顆粒大小,形狀如眼球狀構造,片理等;5、巖石的斷口形狀如貝殼狀-為隱晶質,不平狀-為微晶或粒狀結晶,階梯狀-微層理發育;6、節理裂隙:發育情況,疏密程度條/每米,間距,均勻性,斜度,充填物,密閉程度,裂隙面新鮮程度等;7、巖石的風化情況,破碎程度:主要描述巖石風化程度及巖心的完整性;8、RQD值:巖心節長最短,最長,一般等,并可據此計算“巖體的質量指標RQD值;9、巖石的堅硬程度:一般可描述用手掰、鐵錘敲擊、用刀刻劃時的破壞狀況;10、巖石的可鉆性:進尺的難易,常以小時進尺計;11

10、、巖石的水文地質特征:描述隙、縫、洞的含水性及其面上的風化痕跡,巖心浸水后的吸水性,崩解性,巖心中的溶蝕現象,水銹特征,裂隙面被水侵蝕的情況等;12、巖心中軟弱夾層的情況:顏色的變化,軟弱狀態濕度,可塑性,擾動情況擠、壓、搓、揉的痕跡及夾雜物;13、巖石的均勻性:顏色、成分、顆粒等的分配狀態;14、巖心的采取率,鉆孔的垮塌情況;15、溶洞的起訖深度,填充狀態,填充物性質等。16、巖體風化程度分類全風化W4巖石礦物顏色結構破碎程度堅硬程度巖石礦物已完全變色,其它礦物勻變質結構已全部破壞,僅外觀保持原巖狀態風化破碎呈碎屑狀或土狀,具可塑性用手可捏碎用楸可掘進強風化W3巖石礦物顏色結構破碎程度堅硬程

11、度巖石及大局部礦物變色,礦物成分已明顯變化,形成次生礦物結構已大局部破壞,形成碎塊及球狀結構,構造層理不甚清晰風化裂隙很發育,巖體破碎,裂隙間隙距2-20cm,完整性很差,浸水或干濕交替迅速軟化或崩解用手錘擊可擊碎,錘擊聲啞,碎石用手可掰斷,用鎬可掘進,用楸那么很困難。弱風化W2巖石礦物顏色結構破碎程度堅硬程度巖石礦物顏色暗淡,礦物成分根本無變化,僅局部易風化的礦物變色,沿節理面出現次生礦物結構已局部破壞,裂隙可能出現風化夾層,一般呈塊狀或層狀結構,裂隙中充填有少量風化物風化裂隙發育,裂隙間距多為20-40cm,整體性差,巖芯呈碎塊石狀用大錘可擊碎,用手錘不易擊碎,大局部需放炮掘進微風化W1巖

12、石礦物顏色結構破碎程度堅硬程度巖石礦物顏色較暗淡,節理面附近有局部礦物變色巖體結構未破壞,僅沿節理面稍有風化現象或有水銹有少量風化裂隙,裂隙間距多數大于40cm整體性較好用大錘和楔子才能剖開,泥質巖類用大錘可以擊碎,放炮才能掘進未風化W巖石礦物顏色結構破碎程度堅硬程度巖石礦物及膠結物顏色新鮮,保持原有顏色保持巖體原有結構僅有構造裂隙,巖體完整泥質巖用大錘可以擊碎,其余巖類不易擊載,放炮才能掘進四、 軟弱面巖心的鑒定和描述一斷裂面帶巖心的鑒定和描述 名稱:如斷層角礫巖,斷層破碎巖,壓碎巖,斷層泥等; 顏色:如單色,復色,形容色; 物質組成:包括夾雜物、充填物、膠結物的成分,形狀,大小等; 斷裂帶

13、結構:指斷裂隙帶物質的破碎、膠結程度; 斷裂面的力學特征:擦痕,鏡面,擠壓,揉皺及其方向等; 巖層的傾角:上盤,下盤,斷裂面帶等; 含水情況。二滑動面帶巖心的鑒定和描述 土質滑動面帶巖心的鑒定和描述a 注意研究軟弱面帶的位置,這些軟弱面帶是土層的薄弱環節,往往是滑動面帶的位置,應仔細描述其物質組成;b 觀測地下水與軟弱面帶的關系,地下水軟化土體,假設兩者聯系密切,滑動面帶往往發生在這些地方,應仔細描述其可塑狀態;c 仔細觀察軟弱帶物質組成及夾雜物等,并將該段巖心晾干,用錘輕輕敲開,假設見有檫痕和滑動面時,應用刀剖開滑面測量起傾角;d 注意發生縮孔現象、套管變形的部位,并進行丈量和記錄,這些地方

14、往往是滑動面的位置。 巖質滑坡滑動面帶巖心的鑒定和描述a 與司鉆者密切配合,記錄好軟弱帶和空洞的位置;b 仔細觀察軟弱帶的物質組成并與上、下地層的巖心相比擬;c 觀察軟弱帶顆粒的形狀特行征,如棱角的損壞、擠壓痕跡等;d 觀察和測量軟弱帶面上下巖層傾角的變化情況及其關系;e 地下水的情況:如初見水位,穩定水位等:f 及時注意孔壁掉塊、套管變形位置的深度丈量和記錄。五、 換層記錄孔內巖石性質和種類發生變化叫換層,主要根據以下情況綜合判斷。1、鉆速的變化和壓力的增減情況;2、司鉆者感覺到給進把的不同震動感或感覺鉆頭切削鉆取巖心時發出的不同聲音;3、水鉆時,鉆探沖洗液顏色和循環槽內巖粉成分的變化;4、鉆具陷落,卡鉆,埋鉆,漏水,涌砂等現象發生位置也應注意分辨。 在鉆時過程中,發現孔底換層后,應及時作好記錄,其內容包括:換層深度,換層時間,并注明判斷換層依據。假設起鉆時孔底已超過換層位置,可根據所取出的巖心上推實際層位置。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