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古詩三首第三課時》教案.docx_第1頁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古詩三首第三課時》教案.docx_第2頁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古詩三首第三課時》教案.docx_第3頁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古詩三首第三課時》教案.docx_第4頁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古詩三首第三課時》教案.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U!人教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第三課時教學設計課題雪梅單元第三單元學科語文年級四年級學習目標一、知識技能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2、學習本首詩的生字,并能正確規范地書寫。理解詩中的重難點字詞,學會串聯整首詩的意思。3、結合插圖、注釋等理解詩意,感悟、品味詩中所蘊含的哲理。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反復朗誦使學生融入情境,在賞析景物中體會詩人抒發的感情。2、展開小組討論,對古詩中的詞、句、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重點1、識字、寫字;理解詞、句的意思。2、理解詩中的重難點字詞,學會串聯整首詩的意思

2、。難點通過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出小梅花在雪地開放的圖片2、出7K梅花簡介: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3、梅花,在冬天開放,很美麗。特別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歡。自古以來,人們把雪和梅作為報春的使者??墒?,雪和梅卻爭執起來了,怎么回事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雪梅這首詩中去探個究竟。4、板書課題:雪梅欣賞圖片了解梅花的資料齊讀課題本節課通過出示梅花雪中怒放的圖

3、片及梅花的資料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初讀古詩,學習字詞(-)自學古詩自讀課文本環節共分七個模塊展開,第一1、學生自讀古詩。課件出示要求:環節初讀古詩、(1)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請教老師學習字詞,讓學和同學。指名讀要求生自讀古詩,學(2)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詞;習本課的生字(3)讀通每個句子,讀不通順的多讀幾遍;詞,對文章有一(4)通讀古詩,給詩文劃分小節,注意句子個整體的把握;的停頓。第二環節是理解2、出示課件:古詩大意,通過雪梅理解題目及字【宋】盧鉞根據停頓自由詞,進而根據詞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朗讀義理解每句詩的梅須/遜雪/三分白

4、,雪卻/輸梅/一段香。意思;第三個環(-)檢查自學情況。指名認讀節是再讀古詩,1、出示生字開火車讀感受韻律,通過xiangsaoxunshu齊讀把古詩進行解降騷遜輸剖,一一展開,指名認讀,相機正音,并用生字口頭組詞。生字組詞借助圖片理解古2、古文識字詩,感悟詩的意降,甲骨文傍J(阜,盤山石階)(條,境,體會作者的倒寫的“步”),造字本義:動詞,從山頂往山下走。3、學習多音字生了解古文思想感情,通過反復的朗讀,加深對本課的理降xiang投降(表示投降、認輸的意思)學習本課的多解;第四個環節jiang降洛(表示住下落的思思)音字,并理解是生字書寫,規4、開展識字游戲,出示要求:讀音不同意思范學生的

5、寫字習(1)小組長帶領全組討論,識記生字。(2)分享你們的識字方法。(3)小組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5、出示生字卡片不同慣;第五環節是課外閱讀,通過拓展盧鉞的另一首雪梅,理解詩中所蘊含的道理;第六個環節是課堂練習,通過練習進行鞏固本節課的內容。指名讀古詩齊讀了解作者理解題目意思指名讀理解詞意理解句子意思指名讀理解詞意6、小組派代表,上臺認讀,比一比誰讀的最好。(三)交流匯報1、出示古詩雪梅【宋】盧鉞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2、介紹詩人:盧鉞,字梅坡,宋朝末年人,具體生卒年、生平事跡不詳,存世詩作也不多,與劉過是朋友,以兩首雪梅詩留名千古。過渡:下面,我們就

6、一起走進古詩細細地品讀。二、理解古詩大意1、雪梅這題目是什么意思?雪中的梅花2、試讀全詩,理解詞語的意思,根據詞義理解每句詩的意思。(1)出示:梅雪爭春未肯降詞意:降:服輸。句意: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2)出示:騷人閣筆費評章。詞意:騷人:詩人。因詩人屈原代表作名離騷而借稱。閣,同“擱”,放下。評章:評議文章,這里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句意:理解句子意思指名讀理解詞意理解句子意思指名讀理解詞意理解句子意思指名讀理解字的意思及修辭手法學習擬人的表達效果理解“騷人”的來歷指名自由說文人騷客難以評論高下,只得擱筆好好思量。(3) 出示:梅須遜雪三分白詞意:遜:不及,比不上。句

7、意:梅花不及雪花的三分晶瑩潔白。(4) 出示:雪卻輸梅一段香。詞意:一段香:一片香。句意: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三、再讀古詩,感受韻律(-)學習第一、二句1、出示第一、二句: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2、“降”是什么意思?梅雪為什么不肯“降”?這句詩運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有何表達效果?(1) 降:服輸。(2) 梅雪不肯“降”是因為“爭春”,即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出示梅花雪中綻放的圖片)(3) 擬人修辭手法。使梅、雪具有了人的特性,將梅、雪的美別出心裁、生動活潑地表現了出來。3、“騷人”是什么意思?(1) 出示“騷人”的來歷:戰國詩人屈原創作了離騷,故后人稱屈原為“騷人”,后來泛指憂

8、愁失意的文士、詩人。(2) 想象:你認為“騷人”應如何評議梅、雪?(3) 拓展:A、寫梅的詩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卜算子詠梅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冕白梅B、寫雪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4、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詩。(二)學習第三、四句詩1、出示第三、四句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2、在這兩句詩中,詩人指出梅、雪各有什么長處、短處?梅含

9、清香,但比之雪的白則遜色三分;雪晶瑩潔白,卻少了梅的清香。3、詩人將梅、雪的長處、短處對照著寫,客觀地進行評價,你如何看待這種評價方式?詩人沒有單純地贊美梅或雪的獨特優點,而是綜合分析其優缺點,說明它們各有長短,這種評價顯得十分中肯、公允。4、結合自身實際說說你從中受到的啟發。生拓展詩句生拓展詩句有感情地朗讀指名讀指名說交流小組討論交流指名說有感情地朗讀梳理知識齊讀詩名作者朝代所寫景物情感或主旨暮江吟白居易唐殘陽、江水、露珠、新月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和愉悅的心情題西林壁蘇軾宋廬山贊美廬山的奇景,告訴我們看待事物要客觀、全面雪梅盧鉞南宋梅、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取長補短比中對三首詩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10、。對三首古詩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各有長短,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5、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詩。(三)知識梳理梅花:幽香雪:晶瑩潔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四)分析比較,整體閱讀。這三首古詩中均有精彩的寫景內容,但第一首是景中含情,后兩首是景中寓理。1、學生齊聲朗讀三首古詩。2、出示表格課件,引導學生填寫表格,在對四、生字書寫課件出示生字:降閣費須遜輸1、記生字:開動腦筋記生字。學生各抒己見,然后教師總結:(1)送生字寶寶回家:然后教師總結:(1)送生字寶寶回家:學生各抒己見左右結構:降須輸上下結構:費半包圍結構:閣遜加一加:車+俞二輸門+各=閣換一換:費-貝+*二沸2、組詞

11、語:給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頭組詞。3、指導寫字:(1) 師范寫,重點指導“降、閣、費、須、遜、輸”并講述:課件出示:降:右上部是“攵”,捺要舒展,蓋住下面。組詞、造句課件出示:閣:半包圍結構。“門”闊、大,從左、上、右包圍“各”O組詞、造句課件出示:費:下邊是“貝”,不要寫成“見”。組詞、造句課件出示:須:左右結構。左部“多”三撇的撇尖上下對齊;右部“頁”的豎撇從橫中線的上方起筆,向左下撇出,末筆長點頓筆有力。組詞、造句課件出示:遜:先寫“孫”,“L”要舒展。組詞、造句課件出示:輸:左右結構。左部“車”末橫變提,書寫時先豎后提;右上部撇、捺舒展,罩住下部。組詞、造句生完成游戲多種方式識記生字生

12、觀察字形組詞、造句生觀察字形組詞、造句生觀察字形組詞、造句生觀察字形組詞、造句生觀察字形組詞、造句生觀察字形組詞、造句(2) 老師范寫,學生在習字本上描紅、臨寫生字。(提醒寫字姿勢)(3)指名說說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書寫要點。(4)教師巡視指導,強調寫字姿勢,課件出示提出要求??礈拭總€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個字的結構,放慢速度。嚴格按筆順描寫。(5)展示學生寫字作品,講評,適當獎勵。五、拓展閱讀1、出示古詩:雪梅(其二)盧鉞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2、【譯文】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么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和,也會非常俗氣

13、。在冬天的傍晚夕陽西下時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3、【賞析】這也是一首說理的詩。課文所選的第一首詩主要寫梅與雪的特點,這首詩則主要寫梅與雪以及它們與詩之間的關系。詩人認為如果只有梅花獨放而無飛雪落梅,就顯不出春光的韻味;若有梅有雪而沒有詩作,也會使人感到不雅。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結合在一起,才能組成最美麗的春色。從這首詩中,可看出詩人對賞雪、賞梅、吟詩的癡迷及其高雅的審美情趣。六、課堂練習1、雪梅的作者是(盧鉞),作者通過描學生描紅、臨寫生字指名說自由讀理解詩意對古詩進行賞析寫(雪)與(梅花)爭春,讓詩人思考后評價二者皆有特色,雪更(白),梅花更(香)。2、對于本文中三首詩的理解,錯誤的是(B)oA暮江吟表達了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B這三首詩都蘊含著人生的哲理。C雪梅詩人運用對比的手法,描寫了雪梅爭春的情趣,表達了詩人對雪梅的喜愛之情。學生自主練習小組互評布置作業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整首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