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微生物學實驗試卷B0809答案_第1頁
工業微生物學實驗試卷B0809答案_第2頁
工業微生物學實驗試卷B0809答案_第3頁
工業微生物學實驗試卷B0809答案_第4頁
工業微生物學實驗試卷B0809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題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總成績得分得分一、名詞解釋(共16 分,每小題4分)1大腸菌群大腸菌群系指一群在37、24h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2培養基是人工配制的能滿足微生物生長繁殖和積累代謝產物的營養基質。3無菌操作培養基經滅菌后,用經過滅菌的接種工具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含菌材料于培養基上,這一操作稱為無菌操作。4假菌絲酵母生長旺盛時,出芽形成的芽細胞尚未脫離母細胞又長出了新芽,容易形成成串的細胞。如果各細胞之間連接處面積小于細胞直徑,形成的這種藕節狀的細胞串稱為假菌絲。 得分二、填空題(共30分,每空1分)1. 微生物培養基的分類方法和

2、種類很多,如按培養基中凝固劑含量的多少可分為 固體 、 半固體 和 液體 培養基;按照培養基的原料來源可分為 天然 、 合成 和 半合成 培養基,如PDA培養基根據其原料來源屬于其中的 半合成 培養基。2. 培養基的滅菌一般多采用高壓蒸氣滅菌,滅菌壓力為0.1Mpa,即 121 ,時間為20min,若培養基中含糖成分的含量較高,一般多采用過濾除菌或減壓滅菌,滅菌溫度為 115 。3. 對不同的微生物進行斜面接種時,常根據需要采用不同的接種方法,如細菌和放線菌多采用密波狀蜿蜒劃線,酵母菌多采用 中央劃線 法,用來觀察菌種的形態和培養特征;霉菌多用 點接 法。4. 顯微測微尺主要由 目鏡 測微尺和

3、 鏡臺 測微尺組成. 在進行細胞大小測定之前, 目鏡 測微尺要先進行標定。 5枯草芽孢桿菌經過革蘭氏染色后,菌體部分呈 紫 色,芽孢顏色為 無色 。6三糖鐵高層瓊脂斜面中含有的糖主要有葡萄糖、乳糖和蔗糖三種,培養基中加入了指示劑酚紅, 它在pH小于6.8時為黃色, 大于8.4時為紅色。傷寒沙門氏菌在該培養基里生長時,只能利用 葡萄糖 產酸,產酸量也小。處于高層瓊脂斜面表面的有機酸有的揮發,有的被氧化,很快消失。因此,表面黃色在短時間內也消失了。又因傷寒沙門氏菌分解氨基酸等產生 堿性 物質,所以高層瓊脂斜面表面又轉成 紅色 。而底層在比較短的培養時間為 黃 色。而大腸桿菌在該培養基中生長時,能利

4、用其中所有的糖,培養基上下全為 黃 色。 7根據微生物菌種保藏的原理,一般微生物菌種保藏常需滿足的條件是: 低溫 、 干燥 、_缺氧(隔絕空氣) 。8糖發酵實驗中加杜氏管的目的是便于觀察 產氣 現象。9. 乳糖膽鹽發酵培養基(大腸菌群測定)中加入膽鹽的目的是 抑制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 。10革蘭氏染色中對染色標本進行固定的目的是:殺死微生物固定細胞結構、防止標本被水沖掉、改變染料對細胞的通透性。 得分三、判斷題(共8分,每小題1分)1使用手提滅菌鍋滅菌后,為盡快排除鍋內蒸汽,可直接打開排氣閥排氣。( × )2霉菌中有足細胞的霉菌為根霉。 ( × )3明膠液化實驗,明膠的水解是

5、由于細菌所產生的淀粉酶的作用。 ( × )4大腸桿菌和八疊球菌為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染色后菌體呈紅色;枯草芽孢桿菌為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染色后菌體呈紫色。 ( × )5培養基的pH值在加熱滅菌后會下降0.30.4,因此配制時的pH值要比要求的略高一些。 ( )6鏡臺測微尺每小格的實際長度是10微米。 ( )7實驗室做固體培養基,常加2%的瓊脂作凝固劑,做半固體培養基時,瓊脂加入量通常是1%。 ( )8血球計數板計數區的面積是1mm2。 ( )得分四、簡答題(共36分,每題6分)1列表說明細菌、酵母、霉菌的培養基種類,培養溫度,PH值,個體形態的觀察方法。菌種 培養基 溫度

6、PH值 個體形態觀察細菌 肉湯培養基 37 7.27.4 染色后用油鏡酵母 麥芽汁(或PDA,YEPD) 2530 5.36.0 水浸片高倍鏡霉菌 麥芽汁(或察氏培養基) 2830 6.66.7 乳酸苯酚油做 介質制片,高倍鏡觀察 2. 簡述酵母菌死亡率測定的原理。答:死亡率測定的原理:活的微生物,由于不停的新陳代謝,使細胞內氧化還原值低,且還原能力強。當某種無毒的染料進入活細胞后,可以被還原脫色;當染料進入死細胞后,這些細胞因無還原能力或還原能力差而被著色。在中性和弱酸性條件下,活的細胞原生質不能被染色劑著色,若著色則表示細胞已經死亡,故可以此來區分活菌和死菌。方法:取0.05%美藍液一滴,

7、置載玻片中央,然后取酵母液少許加入美藍液中混勻,染色23分鐘,加蓋片,于高倍鏡下進行觀察,并計數已變藍的細胞(可計56個視野的細胞總數)。計算公式: 3. 簡述濕熱滅菌比干熱滅菌更有效的原因。答:在同一溫度下,濕熱的殺菌效力比干熱大,其原因有三:一是濕熱中細菌菌體吸收水分,蛋白質較易凝固,因蛋白質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溫度降低,二是濕熱的穿透力比干熱大;三是濕熱的蒸汽有潛熱存在,每1克水在100時,由氣態變為液態時可放出226kJ(千焦)的熱量。這種潛熱,能迅速提高被滅菌物體的溫度,從而增加滅菌效力。4. 簡述革蘭氏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步驟。答:革蘭氏染色的機理主要是利用兩類細菌的細胞壁成分和結構的

8、不同。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中含有較多的類脂質,而肽聚糖的含量較少。當用乙醇或丙酮脫色時,類脂質被溶解,增加了細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后的結晶紫和碘的復合物易于滲出,結果細胞被脫色,經復染后,又染上復染劑的顏色。而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中肽聚糖的含量多且交聯度度大,類脂質含量少,經乙醇或丙酮洗脫后,肽聚糖的孔徑變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細胞仍保留初染時的顏色。革蘭氏染色的一般過程主要包括制片,固定,結晶紫初染1分鐘,碘液媒染, 95%乙醇脫色30s,番紅復染30s,水洗和鏡檢等步驟。5簡述細菌生理生化實驗中石蕊牛乳實驗中細菌對牛奶作用的情況。 答: 產酸:細菌發酵乳糖產酸,使石蕊變紅。 產堿:細菌分解酪蛋

9、白產生堿性物質,使石蕊變藍。 胨化:細菌產生蛋白酶,使酪蛋白分解,故牛奶變得比較澄清。 酸凝固:細菌發酵乳糖產酸,使石蕊變紅,當酸度很高時,可使牛奶凝固。 凝乳酶凝固:有些細菌能產生凝乳酶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此時石蕊呈藍色或不變色。 還原:細菌生長旺盛時,使培養基氧化還原電位降低,因而石蕊褪色。6. 簡述青霉和曲霉小室培養的操作過程。答:曲霉和青霉的小室培養接種:取一培養皿,內放一層吸潤20%甘油(可以用水代替)的濾紙,放U形玻棒。(1分)取一干燥無菌的載玻片和蓋玻片,于載玻片的一邊滴加融化的PDA(或察氏培養基),點種孢子,并將蓋玻片蓋與其上(2分);要求中央的培養基直徑不大于0.5cm,

10、蓋、載玻片間距離不高于0.1mm。(1分)然后將制好的載片放入培養皿中的玻棒上,蓋好皿蓋,30正置培養??梢栽谂囵B不同時間直接置干燥系物鏡下觀察(1分)。得分五、實驗設計題(共10 分)一家飲料廠新開發了一種新型果味飲料,以玻璃瓶包裝,產品出廠前需要你設計一個實驗來檢測包裝后的飲料成品中大腸菌群數是否超標。簡述測檢食品中大腸菌群的意義并設計實驗方案。1 測檢食品中大腸菌群的意義大腸菌群主要來源于人畜糞便,以此作為糞便污染指標來評價食品的衛生質量,具有廣泛的衛生學意義。2.檢樣稀釋 (1) 以無菌操作將檢樣25ml(25g)放入盛有225ml無菌生理水的三角瓶(瓶內預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內,經充

11、分振蕩作成1:10的均勻稀釋液。用1ml無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注入含有9ml無菌生理鹽水的試管內,振搖試管使管內溶液混均,作成1:100的稀釋液。另取1ml無菌吸管,按上項操作依次作10倍遞增稀釋液,每遞增稀釋一次,換用1支1ml無菌吸管。根據食品衛生標準要求或對被檢樣品污染情況的估計,選擇三個稀釋度,每個稀釋度接種乳糖膽鹽發酵管3支。3.乳糖膽鹽發酵將被檢樣品接種于乳糖膽鹽發酵管內,接種量在1ml以上者,用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單料乳糖膽鹽發酵管。每一稀釋度接種3管,置36±1培養箱內,培養24±2h,如果所有糖膽鹽發酵管都不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繼續進行檢驗。4.分離培養 將產氣的發酵管的菌液分別劃線接種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1培養箱內,培養1824h,觀察菌落形態,并作革蘭氏染色和復發酵證實試驗。5.復發酵證實試驗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挑?。鹤霞t色、具有金屬光澤的菌落;深紅色、不帶或略帶金屬光澤的菌落;淡紅色、中心著色較深的菌落。具有以上特征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