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答題技巧.doc_第1頁
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答題技巧.doc_第2頁
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答題技巧.doc_第3頁
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答題技巧.doc_第4頁
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答題技巧.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按內容分類:1. 懷古詩:形式標志:古跡、古人名、 “懷古”寫法特點:借古諷今、借景抒情、對比內容特點:1 )表達像古人那樣建功立業的志向,抒發對古人的緬懷之情或壯志難酬。2 )抒發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3 )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勞動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大前途命運。2. 詠物詩形式特點:物象為題、 “詠”寫作特點: 托物言志、托物抒情3. 山水田園詩形式特點:景物描寫寫作特點: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內容特點;1 )熱愛自然美景2 )喜歡田園生活恬淡閑適3 )歸隱,厭棄官場,對現實不滿4. 戰爭詩形式特點: “塞” 、 “征” 、 “軍” 、行文中

2、有“胡”字寫法特點:典故使用內容特點:1 )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2 )山河淪喪的痛苦,久居邊關的鄉愁3 )塞外生活的艱辛,連年戰爭的慘烈4 )報國無門的怨憤,歸家無望的痛苦5. 行旅詩形式特點:特殊意象寫法特點:借景抒情、對寫法、想象、聯想內容特點:1 )旅途的艱辛、寂寞、飄零之感2 )思鄉懷人6. 閨怨詩1 )婦女隊征戰在外的丈夫的思念2 )盼歸3 )希望丈夫建功立業4 )對戰爭的厭惡7. 送別詩形式特點: “贈” 、 “送” 、 “別”寫法特點:渲染氣氛、借景抒情、想象內容特點:1 )依依不舍2 )慰勉或告白3 )想象別后4)祝愿答題方法一 、鑒賞人物形象型提問方式:你從詩中看到

3、了一個什么樣的形象?本詩塑造了怎樣的形象?答案構成(1)什么形象; (性格特征+身份)(2)結合詩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義。1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如李白4 . 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5 . 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如陳子昂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陸游和辛棄疾。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如李白的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8愛恨情長的形象。如柳永9. 孤寂、落寞(惆悵) ,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昌齡的閨怨10. 積極樂觀,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蘇軾。11. 愛民惜才的形象。如龔自珍二、鑒賞事物形象型

4、提問方式: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這一形象?某某指什么?某某在詩中是什么意思?某某的寓意是什么?答題步驟:1 )概括詩中所描繪詩中的主要物象2 )分析物象的特點,探求其象征意義3 )結合詩人自身的經歷、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意象: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草木繁盛反襯荒涼 菊花象征隱逸品格的高潔 折柳表惜別 梅花象征傲霜斗雪、堅強純潔的精神 松樹象征堅貞高潔。竹象征正直謙虛的胸懷 梧桐象征凄涼悲傷 蓮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人格 杜鵑鳥象征凄涼哀傷 鷓鴣鳥象征離愁別緒 落葉代表悲秋、失意 落花流水象征韶華易逝、美人遲暮 聞雁叫而思歸 望月懷遠(思人、感慨人生)西風:落寞、惆悵、衰敗、游子思歸鹿車

5、: 歸隱山林草木茂盛:表現荒涼、凄冷,以茂盛來反襯之,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漏聲:時間短暫漁樵:隱士歸隱山林落葉落木:凋零失意 人生、事業的挫折,歲月的衰老。鷹:剛勁 自由 人生的搏擊事業的成功猿猴:哀傷凄厲 沙鷗:飄零傷感玉:高潔、脫俗滄州 : 隱居。蟬:高潔寒蟬:凄涼。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春雨是清新,涼爽的,讓人感受到自然人生美好的一面. 秋天的雨是冰冷的,是綿延不絕的,讓人體會到悲涼,愁苦,冷清二、鑒賞意境型( 或景物形象)提問方式:這首詩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首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氛圍?這首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景物有什么特點?答題步驟: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要抓住詩

6、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 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常用意境詞:雄渾壯麗、清幽明凈、沉郁孤愁、和諧靜謐、開闊蒼涼、高遠遼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晦澀、深遠、空寂、幽靜、寧謐、朦朧、蕭條、明快、荒涼、冷寂、清新、淡雅三、鑒賞詩歌的語言1. 鑒賞煉字型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字是哪個字?

7、為什么?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比另外某字)好在哪里?結合詩句評析某字的藝術效果。答題步驟與要點:A 、首先表明看法;B 、用一兩句表明該字在詩句中的準確含義;C 、結合詩歌的有關內容具體分析這個字所描述的景象。D 、適當聯想和想象,說說這個字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公式:含義+(手法)+表達作用(應關注詞語的不同詞性)2.鑒賞關鍵詞型提問方式:( 1)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2)本詩中哪個詞是關鍵詞?請找出來并分析它的作用。解題方法:該詞對突出主旨有什么作用;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有什么作用。公式:對主旨的作用 +在結構上作用四、鑒賞表達技巧型提問方式:這首詩采用了何種表現

8、手法(藝術手法、修辭)?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答題步驟與要點:準確指出詩中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或技巧;結合詩句說說這個手法或技巧所表現的內容;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表現怎 樣的主旨。公式: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表現手法 :對比、襯托(正襯、反襯) 、烘托、象征、對照、鋪墊、總起、白描、虛寫與實寫、直說與用典、點面結合、虛實結合、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細節描寫、欲揚先抑、前后照應、鋪陳渲染用典、動靜結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懷、借古諷今、托物言志、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想象、卒章顯志、明貶實褒、由遠及近、由外而內、即事抒懷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

9、、夸張、反復、對偶、排比、設問、反問、互文、夸張、擬人雙關、比興、用典等。表達方式:抒情、議論、敘述、描寫、說明等。托物言志 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渲染本是一種國畫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強調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用于藝術創作,就是從正面著意描寫。烘托本是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于藝術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動和靜 藝術創作中離不開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虛和實 虛實結合的寫法,可以使作品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

10、。柳詠雨霖鈴上片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是實寫。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是虛寫。全詩虛實相生,收到 相得益彰的效果對照 又稱對比,就是把對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 ,前后相敘,以增強藝術效果的表現手法。用典作用:言簡義豐反復作用:強化情感,形成回環往復的美排比作用:增強語勢,節奏美和韻律美,使感情抒發強烈比興作用:生動形象,擴大詩歌意境,豐富詩歌內容疊字作用:聲律和諧,突出景物特征,營造意境氛圍五、理解詩句意義型提問方式:某句該如何理解?請結合全詩分析。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請結合詩歌簡要賞析試從內容主旨鑒賞這首詩?答題步驟與要點:闡明詩句表面意思,并

11、發掘其深層含義;指出詩句的描寫作用,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和主旨。公式:表意+深意 + (手法)+感情主旨+評價思想感情 : 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痛苦、孤獨、煩悶、悲嘆、恬淡、閑適、歡樂、喜悅、留念、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 愉悅、歡快、激憤、沉痛、悲憤、哀傷、悲涼、贊美、仰慕、惜別、依戀、豪邁、閑適、恬淡、迷戀、熱愛、憂愁、寂寞、傷感、孤獨、煩悶、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內容 :思鄉思親、熱愛大自然、懷才不遇、歌頌勞動人民、反對官府厭惡戰爭、關心民間疾苦等六、評價觀點態度型提問方式:有人認為本詩表達什么,有人認為則是表達什么,你同意哪種看法?答題步驟與要點:明確表明你的觀點;結合詩句進行分析,找到原詩中能支持自己觀點的地方闡述理由。公式:觀點+理由(表現手法、形象特征,主旨)七、鑒賞詩歌的語言風格設問方式:1. 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2. 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3. 分析詩歌的語言特色?解題方法: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整首詩的語言特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