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0 1 為保證接地裝置安裝工程的施工質量, 促進工程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確保接地裝置安全運行,制定本規范。1.0.2 本規范適用于電氣裝置的接地裝置安裝工程的施工及驗收。1.0.3 接地裝置的安裝應由工程施工單位按已批準的設計要求施工,工程建設管理單位和監理單位應有專人負責監督。1.0.4 接地裝置施工采用的器材應符合國家現行技術標準的規定,并應有合格證件。1.0.5 施工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應符合本規范和現行有關安全標準的規定。1.0.6 接地裝置的安裝應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 隱蔽部分必須在覆蓋前會同有關單位作好中間檢查及驗收記錄。1.0.7 各種電氣裝置與主接地網的連接必須可靠, 接地裝置
2、的焊接質量應符合本規范第 3.4.2 條的規定, 接地電阻應符合設計規定,擴建接地網與原接地網應為多點連接。1.0.8 接地裝置驗收測試應在土建完工后盡快安排進行; 對高土壤電阻率地區的接地裝置,在接地電阻難以滿足要求時, 應由設計確定采取相應措施, 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1.0.9 接地裝置的施工及驗收,除應按本規范的規定執行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規的規定。2 術語和定義2.0.1 接地體(極) grounding conductor埋入地中并直接與大地接觸的金屬導體,稱為接地體(極)。接地體分為水平接地體和垂直接地體。2.0.2 自然接地體 natural earthing el
3、ectrode可利用作為接地用的直接與大地接觸的各種金屬構件、 金屬井管、 鋼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礎、 金屬管道和設備等,稱為自然接地體。2.0.3 接地線 grounding conductor電力設備、桿塔的接地螺栓與接地體或零線連接用的在正常情況下不載流的金屬導體,稱為接地線。2.0.4 接地裝置 grounding connection接地體和接地線的總和,稱為接地裝置。2.0.5 接地 grounded將電力系統或建筑物電氣裝置、設施過電壓保護裝置用接地線與接地體連接,稱為接地。2.0.6 接地電阻 ground resistance接地體或自然接地體的對地電阻和接地線電阻的總和, 稱
4、為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 接地電阻的數值等于接地裝置對地電壓與通過接地體流入地中電流的比值。注:本規范中接地電阻系指工頻接地電阻。2.0.7 工頻接地電阻power frequency ground resistance按通過接地體流入地中工頻電流求得的電阻,稱為工頻接地電阻。2.0.8 零線 null line與變壓器或發電機直接接地的中性點連接的中性線或直流回路中的接地中性線,稱為零線。2.0.9 保護接零(保護接地) protective ground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中,電氣設備外殼與保護零線連接稱為保護接零(或保護接地)。2.0.10 集中接地裝置concentrated gr
5、ounding connection為加強對雷電流的散流作用、降低對地電位而敷設的附加接地裝置,如在避雷針附近裝設的垂直接地體。2.0.11 大型接地裝置large scale grounding connection110kV 及以上電壓等級變電所的接地裝置, 裝機容量在200MWZ上的火電廠和水電廠的接地裝置,或者等效面積在5000m2 以上的接地裝置。2.0.12 安全接地 safe grounding電氣裝置的金屬外殼、配電裝置的構架和線路桿塔等,由于絕緣損壞有可能帶電, 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而設的接地。2.0.13 接地網 grounding grid由垂直和水平接地體組成的具
6、有泄流和均壓作用的網狀接地裝置。2.0.14 熱劑焊(放熱焊接) exothermic welding熱劑焊(放熱焊接)也稱之火泥熔接,它是利用金屬氧化物與鋁粉的化學反應熱作為熱源, 通過化學反應還原出來的高溫熔融金屬,直接或間接加熱工件,達到溶接的目的。3 電氣裝置的接地3.1 一 般 規 定3.1.1 電氣裝置下列金屬部分,均應接地或接零:1 電機、變壓器、電器、攜帶式或移動式用電器具等的金屬底座和外殼;2 電氣設備的傳動裝置;3 屋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或鋼筋混凝土構架以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遮欄和金屬門;4 配電、控制、保護用的屏 ( 柜、箱 ) 的操作臺等的金屬框架和底座;5 交、直流電力
7、電纜的接頭盒、終端頭和膨脹器的金屬外殼和可觸及的電纜金屬護層和穿線的鋼管. 穿線的鋼管之間或鋼管和電器設備之間有金屬軟管過渡的,應保證金屬軟管段接地暢通;6 電纜橋架、支架和井架;7 裝有避雷線的電力線路桿塔;8 裝在配電線路桿上的電力設備;9 在非瀝青地面的居民區內,不接地、消弧線圈接地和高電阻接地系統中無避雷線的架空電力線路的金屬桿塔和鋼筋混凝土桿塔。10 承載電氣設備的構架和金屬外殼;11 發電機中性點外殼、發電機出線柜、封閉母線的外殼及其他裸露的金屬部分。12 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 GIS) 的外殼接地端子和箱式變電站的金屬箱體。13 電熱設備的金屬外殼。14 鎧裝控制電纜的金屬護
8、層;15 互感器的二次繞組。3.1.2 電氣裝置的下列金屬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1. 在木質、 瀝青等不良導電地面的干燥房間內, 交流額定電壓為400V及以下或直流額定電壓為440V及以下的電氣設備的外殼; 但當有可能同時觸及上述電氣設備外殼和已接地的其他物體時,則仍應接地;2. 在干燥場所,交流額定電壓為 127V 及以下或直流額定電壓為110V 及以下的電氣設備的外殼;3. 安裝在配電屏、控制屏和配電裝置上的電氣測量儀表、 繼電器和其他低壓電器等的外殼, 以及當發生絕緣損壞時, 在支持物上不會引起危險電壓的絕緣子的金屬底座等;4. 安裝在已接地金屬構架上的設備,如穿墻套管等;5. 額定電壓
9、為220V 及以下的蓄電池室內的金屬支架;6. 由發電廠、 變電所和工業、 企業區域內引出的鐵路軌道;7. 與已接地的機床、 機座之間有可靠電氣接觸的電動機和電器的外殼;3.1.3 需要接地直流系統的接地裝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 能與地構成閉合回路且經常流過電流的接地線應沿絕緣墊板敷設,不得與金屬管道、建筑物和設備的構件有金屬的連接;2. 在土壤中含有在電解時能產生腐蝕性物質的地方, 不宜敷設接地裝置, 必要時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裝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3. 直流電力回路專用的中性線和直流兩線制正極的接地體、接地線不得與自然接地體有金屬連接;當無絕緣隔離裝置時,相互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m;4. 三線制
10、直流回路的中性線宜直接接地。3.1.4 接地線不應作其他用途。3.2 接地裝置的選擇3.2.1 各種接地裝置應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體。 交流電氣設備的接地, 可以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體,可以利用的自然接地體如下:1 埋設在地下的金屬管道, 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質的管道;2 金屬井管;3 與大地有可靠連接的建筑物的金屬結構;4 水工構筑物及其類似構筑物的金屬管、樁。3.2.2 交流電氣設備的接地線可利用下列自然接地體接地;1 建筑物的金屬結構( 梁、 柱等 ) 及設計規定的混凝土結構內部的鋼筋;2 生產用的起重機的軌道、走廊、平臺、 電梯豎井、 起重機與升降機的構架、
11、 運輸皮帶的鋼梁、 電除塵器的構架等金屬結構3 配線的鋼管。3.2.3 發電廠、變電站等大型接地裝置除利用自然接地體外, 還應敷設人工接地體, 即以水平接地體為主的人工接地網, 并設置將自然接地體和人工接地體分開的測量井,以便于接地裝置的測試,對于310KV的變電站和配電所, 當采用建筑物的基礎作接地體且接地電阻又能滿足規定值時,可不另設人工接地。3.2.4 人工接地網的敷設應符合以下規定:1 人工接地網的外緣應閉合,外緣各角應做成圓弧形,圓弧的半徑不宜小于均壓帶間距的一半;2 接地網內應敷設水平的均壓帶,按等間距或不等間距布置;3 35KV 及以上變電站接地網邊緣經常有人出入的走道處,應鋪設
12、碎石、瀝青路面或在地下裝設2 條與接地網相連的均壓帶。- 5 -3.2.5 除臨時接地裝置外,接地裝置應采用熱鍍鋅鋼材, 水平敷設的可米用圓鋼和扁鋼,垂直敷設的可米用 角鋼和鋼管,腐蝕比較嚴重地區的接地裝置,應適 當加大截面,或采用陰極保護等措施。不得采用鋁導體作為接地體或接地線。當采用扁銅 帶、銅絞線、銅棒、銅包鋼絞線、鋼渡銅、鉛包銅 等材料作接地裝置時,其連接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3.2.6 接地裝置的人工接地體,導體截面應符合熱穩定、 均壓和機械強度的要求,還應考慮腐蝕的影響,一般 不小于表3.2.6-1和表3.2.6-2所列規格。表3.2.6-1鋼接地體的最小規格種類、規格及單位地上地下
13、室內室外交流電流回 路直流電流回 路圓鋼直徑(mm681012扁 截回(mnri)鋼 厚度(mm603100410041006角鋼厚度(mm 鋼管管壁厚度(mm22. 52. 52. 543. 564. 5注:電力線路桿塔的接地體引出線的截面不應小于50mm,引出線應熱鍍鋅。表3.2.6-2銅接地體的最小規格種類、規格及單位地上地下銅棒直徑(mrm46銅排截回(mn)1030銅管管壁厚度(mrm23注:裸銅絞線一般不作為小型接地裝置的接地體用,當作為接地網的接地體時,截面應滿足設計要求。3.2.7 低壓電氣設備地面上外露的銅和鋁接地線的最小截面應符合表3.2.7的規定。表3.2.7低壓電氣設備
14、地面上外露的銅接地線的最小截面(m俞名稱銅(mmj)明敷的裸導體4絕緣導體1. 5電纜的接地芯或與相線包在同一 保護外殼內的多芯導線的接地芯13.2.8 不要求敷設專用接地引下線的電氣設備, 它的接地線 可利用金屬構件、普通鋼筋混凝土構件的鋼筋、穿線 的鋼管等。利用以上設施作接地線時,應保證其全長 為完好的電氣通路。3.2.9 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溫層的金屬外皮或金屬網、 低壓照明網絡的導線鉛皮以及電纜金屬護層作接地 線。蛇皮管兩端應采用自固接頭或軟管接頭,且兩 端應采用軟銅線連接。3.2.10 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接地電阻值很難達到要求時, 可采用以下措施降低接地電阻:3.2.11 近有較
15、低電阻率的土壤時,可敷設引外接 地網或外延伸接地體;2當地下較深處的土壤電阻率較低時,可采用井式或深 鉆式深埋接地極;3填充電阻率較低的物質或壓力灌注降阻劑等以改善土壤傳導性能;4敷設水下接地網。當利用自然接地體和引外接接地裝 置時,應采用不少于2根導體在不同地點與接地網相 連接;5采用新型接地裝置,如電解離子接地極;6采用多層接地措施。-7 -3.2.1112343.2.12123453.2.131234在永凍土地區除可采用本規范第 3.2.10 條的措施外 , 還可采用以下措施降低接地電阻 :將接地裝置敷設在溶化地帶或溶化地帶的水池或水坑中;敷設深鉆式接地極, 或充分利用井管或其他深埋地下
16、的金屬構件作接地極,還應敷設深度約 0.5m 的伸長接地極;在房屋溶化盤內敷設接地裝置;在接地極周圍人工處理土壤, 以降低凍結溫度和土壤電阻率。在深孔(井)技術應用中,敷設深井電極應注意以下事項:應掌握有關的地質結構資料和地下土壤電阻率的分布, 以使深孔 (井) 接地能在所處位置上收到較好的效果; 同時要考慮深孔 (井) 接地極之間的屏蔽效應,以發揮深孔(井)接地作用;在堅硬巖石地區, 可考慮深孔爆破, 讓降阻劑在孔底呈立體樹枝狀分布,以降低接地電阻;深井電極宜打入地下低阻地層12m;深井電極所用的角鋼, 其搭接長度應為角鋼單邊寬度的 4 倍;鋼管搭接宜加螺紋套擰緊后兩邊口再加焊;深井電極應通
17、過圓鋼 (與水平電極同規格) 就近焊接到水平網上,搭接長度為圓鋼直徑的 6 倍。降阻劑材料選擇及施工工藝應符合下列要求:材料的選擇應符合設計要求;應選用長效防腐物理性降阻劑;使用的材料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技術標準, 通過國家相應機構對降阻劑的檢驗測試,并有合格證件;降阻劑的使用,應該因地制宜地用在高電阻率地區、深井灌注、 小面積接地網、 射線接地極或接地網外沿;5 嚴格按照生產廠家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操作工藝施工。3.2.14 接地裝置的防腐應符合技術標準的要求。當采用陰極保護方式防腐時,必須經測試合格。1.1.2 接地裝置的敷設3.3.1 接地體頂面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規定,當無規定時,不應小于0.6
18、m。角鋼、鋼管、銅棒、銅管等接地體應垂直配置。除接地體外,接地體的引出線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裝置連接(焊接)部位外側100mme圍內應作防腐處理;在作防腐處理前,表面必須除銹并去掉焊接處殘留的焊藥。3.3.2 垂直接地體的間距不宜小于其長度的 2倍。 水平接地體的間距應符合設計規定。 當無設計規定時不宜小于5m。3.3.3 接地線應采取防止發生機械損傷和化學腐蝕的措施;在與公路、鐵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線遭受損傷處,均應用鋼管或角鋼等加以保護。接地線在穿過墻壁、樓板及地坪處應加裝鋼管或其他堅固的保護套。有化學腐蝕的部位還應采取防腐措施。熱鍍鋅鋼材焊接時將破壞熱鍍鋅防腐,應在焊痕外100mn
19、rt做防腐處理。3.3.4 接地干線在不同的兩點及以上與接地網相連接。自然接地體應在不同的兩點及以上與接地干線或接地網相連接。3.3.5 每個電氣裝置的接地應以單獨的接地線與接地匯流排或接地干線相連接,嚴禁在一個接地線中串接幾個需要接地的電氣裝置。重要設備和設備構架應有兩根與主接地網不同地點連接的連接引下線,且每根接地引下線均應符合熱穩定及機械強度的要求,連接引線應便于定期進行檢查測試。3.3.6 接地體敷設完后的土溝其回填土內不應夾有石塊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較強的腐蝕性;在回 填土時應分層夯實。室外接地回填宜有 100300mm 高度的防沉層。在山區石厚地段或電阻率較高的土質 區段
20、應在土溝中至少先回填100mm5的凈土墊層,再 敷接地極,然后用凈土分層夯實回填。3.3.7 明敷接地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接地線的安裝位置應合理,便于檢查,無礙設備檢修 和運行巡視;2接地線的安裝應美觀,防止因加工方式造成接地線截 面減少、強度減弱、容易生銹;3支持件間的距離,在水平直線部分宜為0.51.5m,垂直部分為1.53m;轉彎部分宜為0.30.5m;4接地線應按水平或垂直敷設,亦可與建筑物傾斜結構 平行敷設;在直線段上,不應有高低起伏及彎曲等現 象;5接地線沿建筑物墻壁水平敷設時,離地面宜為250 300mm勺距離;接地線與建筑物墻壁間的間隙宜有 10 15mm6在接地線跨越建
21、筑物伸縮縫、沉降縫處時,應設置補 償器。補償器可用接地線本身彎成弧狀代替。3.3.8 明敷接地線,在導體的全長度或區間段及每個連接部位附近的表面,應涂以15- 100mms度相等的綠色和 黃色相間的條紋標示。當使用膠帶時,應使用雙色膠 帶。中性線宜涂淡藍色標識。3.3.9 在接地線引向建筑物內的入口處和在檢修用臨時接地點處,均應刷白色底漆并標以黑色標識,其代號為“二”。同一接地體不應出現兩種不同的標識。3.3.10 在斷路器、配電間、母線分段處,發電機引出線等 需臨時接地的地方,應引入接地干線,并應設有專供 連接臨時接地線使用的接線板和螺栓。3.3.11 當電纜穿過零序電流互感器時,電纜頭的接
22、地線應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后接地;由電纜頭至穿過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一段電纜金屬護層和接地線應與地絕緣。3.3.12 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下列部位應專門敷設接地線直接與接地體或接地母線連接:1 發電機機座或外殼、出線柜,中性點柜的金屬底座和外殼,封閉母線的外殼;2 高壓配電裝置的金屬外殼;3 110kV 及以上鋼筋混凝土構件支座上電氣設備金屬外殼;4 直接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的主變壓器、旋轉電機的中性點;5 高壓并聯電抗器中性點所接消弧線圈、接地電抗器、電阻器等的接地端子;6 GIS 接地端子;7 避雷器、避雷針、避雷線等接地端子。3.3.13 避雷器應用最短的接地線與主接地網連接。3.3.14
23、全封閉組合電器的外殼應按制造廠規定接地;法蘭片間應采用跨接線連接,并應保證良好的電氣通路。3.3.15 高壓配電間隔和靜止補償裝置的柵欄門絞鏈處應用軟銅線連接,以保持良好接地。3.3.16 高頻感應電熱裝置的屏蔽網、濾波器、電源裝置的金屬屏蔽外殼,高頻回路中外露導體和電氣設備的所有屏蔽部分和與其連接的金屬管道均應接地,并宜與接地干線連接。與高頻濾波器相連接的射頻電纜應全程伴隨100mm2 以上的銅質接地線。3.3.17 接地裝置由多個分接地裝置部分組成時,應按設計要求設置便于分開的斷接卡。 自然接地體與人工接地 13連接處應有便于分開的斷接卡。斷接卡應有保護措施。 擴建接地網時, 新、 舊接地
24、網連接應通過接地井多點連接。3.3.18 電纜橋架、支架由多個區域連通時,在區域連通處電纜橋架、 支架接地線應設置便于分開的斷接卡, 并 有明顯的標識。3.3.19 保護屏應裝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mm的多股銅線和接地網直接連通。裝設靜態保護的保護屏,應裝設連接控制電纜屏蔽層的專用接地銅排,各盤的專用接地銅排互相連接成環,與控制室的屏蔽接地網連接。用截面不小于100mm2 的絕緣導線或電纜將屏蔽電網與一次接地網直接相連。3.3.20 避雷引下線與暗管敷設的電、光纜最小平行距離應為1.0m,最小垂直交叉距離應為0.3m;保護地線與暗管敷設的電、光纜最小平行距離應為0.05m,最小垂直交叉距
25、離應為0.02m。3.4 接地體 (線 ) 的連接3.4.1 接地體 (線) 的連接應采用焊接,焊接必須牢固無虛焊。接至電氣設備上的接地線,應用鍍鋅螺栓連接;有色金屬接地線不能采用焊接時,可用螺栓連接、壓接、熱劑焊(放熱焊接)方式連接。用螺栓連接時應設防松螺帽或防松墊片,螺栓連接處接觸面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149 的規定處理。不同材料接地體間的連接應進行處理。3.4.2 接地體 (線) 的焊接應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長度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 扁鋼為其寬度的 2 倍(且至少 3個棱邊焊接) ;2 圓鋼為其直徑的 6 倍;3 圓鋼與扁鋼連接時,其長度為圓鋼直徑
26、的 6 倍;4 扁鋼與鋼管、扁鋼與角鋼焊接時,為了連接可靠,除應在其接觸部位兩側進行焊接外,并應焊以由鋼帶彎成的弧形( 或直角形 ) 卡子或直接由鋼帶本身彎成弧形 ( 或直角形 ) 與鋼管 ( 或角鋼 ) 焊接。3.4.3 接地體(線)為銅與銅或銅與鋼的連接工藝采用熱劑焊(放熱焊接)時,其熔接接頭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 被連接的導體必須完全包在接頭里;2 要保證連接部位的金屬完全熔化,連接牢固;3 熱劑焊(放熱焊接)的接頭的表面熒平滑;4 熱劑焊(放熱焊接)的接頭應無貫穿性的氣孔。3.4.4 采用鋼絞線、銅絞線等作接地引下時,宜用壓接端子與接地體連接。3.4.5 利用本規范第 3.2.2 條所述
27、的各種金屬構件、 金屬管道、 穿線鋼管等作為接地線時, 連接處應保證有可靠的電氣連接。3.4.6 沿電纜橋架敷設銅絞線、 鍍鋅扁鋼及利用沿橋架構成電氣通路的金屬構件, 如安裝托架用的金屬構件作為接地干線時,電纜橋架接地應符合下列規定:1電纜橋架全長不大于30m時,不應少于2處與接地干 線相連;2全長大于30m時,應每隔2030mi曾加與接地干線的 連接點;3 電纜橋架的起始端和終點端應與接地網可靠連接。3.4.7 金屬電纜橋架的接地應符合下規定:1 電纜橋架連接部位宜采用兩端壓接鍍錫銅鼻子的銅絞線跨接。跨接線最小允許截面積不小于4mm2;2 鍍鋅電纜橋架間連接板的兩端不跨接地線時, 連接板每端
28、應有不少于2 個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墊圈的螺栓固定。3.4.8 發電廠、變電站 GIS 的接地線及連接應符合以下 要求:1 GIS基座上的每一根接地母線,應采用分設其兩端的接地線與發電廠或變電站的接地裝置連接。接地線應與 GIS 區域環形接地母線連接。接地母線較長時,其中部應另加接地線,并連接至接地網;2接地線與GIS接地母線應采用螺栓連接方式;3當GIS露天布置或裝設在室內與土壤直接接觸的地 面上時,其接地開關、氧化鋅避雷器的專用接地端子與GIS接地母線的連接處,宜裝設集中接地裝置;4 GIS 室內敷設環形接地母線,室內各種設備需接地的部位應以最短路徑與環形接地母線連接。GIS置于室內樓板上時,
29、其基座下的鋼筋混凝土地板中的鋼筋應焊接成網,并和環形接地母線連接。3.5 避雷針 (線、帶、網 )的接地3.5.1 避雷針 (線、帶、網 ) 的接地除應符合本章上述有關規定外,尚應遵守下列規定:1 避雷針 ( 帶 ) 與引下線之間的連接應采用焊接或熱劑 焊(放熱焊接);2 避雷針 ( 帶 ) 的引下線及接地裝置使用的緊固件均應使用鍍鋅制品。當采用沒有鍍鋅的地腳螺栓時應采 取防腐措施;3 建筑物上的防雷設施采用多根引下線時,應在各引下線距地面的1.51.8m處設置斷線卡,斷線卡應 加保護措施;4裝有避雷針的金屬筒體,當其厚度大于4mnW,可作為避雷針的引下線。筒體底部應至少有2 處與接地體對稱連
30、接;5 獨立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與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離應大于3m當小于3m時,應采取均壓措施或鋪設卵石或瀝青地面;6 獨立避雷針 ( 線 ) 應設置獨立的集中接地裝置。當有困難時,該接地裝置可與接地網連接,但避雷針與主接地網的地下連接點至35kV 及以下設備與接地網的地下連接點,沿接地體的長度不得小于15m;7 獨立避雷針的接地裝置與接地網的地中距離不應小于 3m;8 發電廠、變電站配電裝置的構架或層頂上的避雷針(含懸掛避雷線的構架),應在其附近裝設集中接地裝置,并與主接地網連接。3.5.2 建筑物上的避雷針或防雷金屬網應和建筑物頂部的其他金屬物體連接成一個整體。3.5.3 裝有避雷針和
31、避雷線的構架上的照明燈電源線,必須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帶金屬護層的電纜或穿入金屬管的導線。電纜金屬護層或金屬管必須接地,埋入土壤的長度應在10m以上,方可與配電裝置的接 地網相連或與電源線、低壓配電裝置相連接。3.5.4 發電廠和變電所的避雷線線檔內不應有接頭。3.5.5 避雷針(網、帶)及其接地裝置,應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首先安裝集中接地裝置,后安裝引下線,最后安裝接閃器。3.6 攜帶式和移動式電力設備的接地3.6.1 攜帶式電氣設備應用專用芯線接地,嚴禁利用其他用電設備的零線接地;零線和接地線應分別與接地裝置相連接。3.6.2 攜帶式電氣設備的接地線應采用軟銅絞線,其截面2不小于 1.5
32、mm。3.6.3 由固定的電源或由移動式發電設備供電的移動式機械的金屬外殼或底座, 應和這些供電電源的接地裝置有可靠連接; 在中性點不接地的電網中, 可在移動式機械附近裝設接地裝置, 以代替敷設接地線, 并應首 先利用附近的自然接地體。3.6.4 移動式電力設備和機械的接地應符合固定式電氣設 備接地的規定,但下列情況可不接地:1 移動式機械自用的發電設備直接放在機械的同一金 屬框架上,又不供給其他設備用電;2 當機械由專用的移動式發電設備供電, 機械數量不超 過 2 臺,機械距移動式發電設備不超過50m, 且發電設備和機械的外殼之間有可靠的金屬連接。3.7 輸電線路桿塔的接地3.7.1 在土壤
33、電阻率p0 100Q ?m的潮濕地區,可利用鐵塔 和鋼筋混凝土的自然接地,接地電阻低于10QO發電廠、 變電站進線段應另設雷電保護接地裝置。 在居 民區, 當自然接地電阻符合要求時, 可不另設人工接 地裝置。3.7.2 在土壤電阻率100Q ?m< p 0 500Q?m的地區,除 利用鐵塔和鋼筋混凝土桿的自然接地, 還應增設人工 接地裝置,接地極埋設深度不宜小于0.6m,接地電阻低于15Q。3.7.3 在土壤電阻率500Q ?m< p 0 2000Q?m的地區,可 采用水平敷設的接地裝置,接地極埋設不宜小于0.5m。500Q?m< p < 1000Q?的地區,接地電阻
34、不超過 20Q。1000 Q ?m< p 0 2000Q?m 的地區, 接地電阻不超過25QO3.7.4 在土壤電阻率p> 2000Q ?1!的地區,接地極埋設深 度不宜小于0.3m,接地電阻不超過30Q;若接地電 阻很難降到30Q時,可采用68根總長度不超過 500m的放射形接地極或連續伸長接地極。3.7.5 放射形接地極可采用長短結合的方式, 每根的最大長 度應符合表3.7.5 的要求:表3.7.5放射形接地極每根的最大長度土壤電阻率(Q?m)<500<1000<2000<5000最大長度(m)4060801003.7.6 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采用放射形接
35、地裝置時,當在桿 塔基礎的放射形接地極每根長度1.5倍范圍內有土壤 電阻率較低的地帶時,可部分采用外引接地或其他措 施。3.7.7 居民區和水田中的接地裝置,宜圍繞桿塔基礎敷設成 閉合環形。3.7.8 對于室外山區等特殊地形,不能按設計圖形敷設接地 體時,應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在施工記錄上繪制接地裝 置敷設簡圖,并表明相對位置和尺寸,作為竣工資料 移交。原設計為方形等封閉環形時,應按設計施工, 以便于檢修維護。3.7.9 在山坡等傾斜地形敷設水平接地體時宜沿等高線開 挖,接地溝地面應平整,溝深不得有負誤差,并應清 除影響接地體與土壤接觸的雜物,以防止接地體受雨 水沖刷外露,腐蝕生銹;水平接地體敷設
36、應平直,以 保證同土壤更好接觸.3.7.10 接地體與桿塔的連接應接觸良好可靠,并應便于打 開測量接地電阻。3.7.11 架空線路桿塔的每一腿都應與接地體引下線連接, 通過多點接地以保證可靠性。3.7.12 混凝土電桿宜通過架空避雷線直接引下,也可通過 金屬爬梯接地。當接地線直接從架空避雷線引下時, 引下線應緊靠桿身,并每隔一定距離與桿身固定一 次,以保證電氣通路順暢。3.8 調度樓、通信站和微波站二次系統的接地3.8.1 調度通信綜合樓內的通信站與同一樓內的動力裝置、 建筑物避雷裝置共用一個接地網。3.8.2 調度通信綜合樓及通信機房接地引下線可利用建筑物主體鋼筋和金屬地板構架等, 鋼筋自身
37、上、 下連接點應采用搭焊接, 且其上端應與房頂避雷裝置、 下端應與接地網、 中間應與各層均壓網或環形接地母線焊接成電氣上連通的籠式接地系統。3.8.3 位于發電廠、變電站或開關站的通信站的接地裝置應至少用2根規格不小于40mm< 4mm勺鍍鋅扁鋼與 廠、站得接地網均壓相連。3.8.4 通信機房房頂應敷設閉合均壓網 (帶) 并與接地裝置連接,房頂平面任一點到均壓帶的距離均不應大于5m。3.8.5 通信機房內應圍繞機房敷設環形接地母線, 截面應不小于90 mrm的銅排或120 mrm的鍍鋅扁鋼。圍繞機房建筑應敷設閉合環形接地裝置。 環形接地裝置、 環形接地母線和房頂閉合均壓帶之間, 至少用
38、4 根對稱布置的連接線 (或主鋼筋) 相連, 相鄰連接線之間的距離不宜超過18m。3.8.6 機房內各種電纜的金屬外皮、設備的金屬外殼和框架、進風道、 水管等不帶電金屬部分、門窗等建筑物金屬結構以及保護接地、 工作接地等, 應以最短距離與環形接地母線連接。 電纜溝道、 豎井內的金屬支架至少應兩點接地,接地點間距離不宜超過30m。3.8.7 各類設備保護地線宜用多股銅導線, 其截面應根據最大故障電流確定,一般為2595 mm2導線屏蔽層的接地線截面積, 應大于屏蔽層截面面積的 2 倍。 接地 線的連接應確保電氣接觸良好, 連接點應進行防腐處理。3.8.8 連接兩個變電站之間的導引電纜的屏蔽層必須
39、在離變電站接地網邊沿50100m處可靠接地,以大地為通路,實施屏蔽層的兩點接地。一般可在進變電站前的最后一個工井處實施導引電纜的屏蔽層接地。接地極的接地電阻RK 4Q03.8.9 屏蔽電源電纜、屏蔽通信電纜和金屬管道引入室內前應水平直埋10m以上,深埋應大于0.6m,電纜屏蔽層和鐵管兩端接地,并在入口處接入接地裝置。如不能埋入地中,至少應在金屬管道室外部分沿長度均勻分布在兩處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 10Q;在 高土壤電阻率地區,每處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Q, 且應適當增加接地處數。3.8.10 微波塔上同軸饋線金屬外皮的上端及下端分別就近與鐵塔連接,在機房入口處與接地裝置再連接一次;饋線較長時應
40、在中間加一個與塔身的連接點;室外饋線橋始末兩端均應和接地裝置連接。3.8.11 微波塔上的航標燈電源線選用金屬外皮電纜或將導線傳入金屬管,金屬外皮或金屬管至少應在上下兩端與塔身金屬結構連接,進機房前應水平直埋10m以上,埋深應大于0.6m。3.8.12 微波塔接地裝置應圍繞塔基做成閉合環形接地網。微波塔接地裝置與機房接地裝置之間至少用 2 根規格不小于40mrK 4mnm勺鍍鋅扁鋼連接。3.8.13 直流電源的“正極”在電源設備側和通信設備側均應接地, “負極” 在電源機房側和通信機房側應接壓敏電阻。3.9 電力電纜終端金屬護層的接地3.9.1 110KV 及以上中性點有效接地系統單芯電纜的電
41、纜終端金屬護層,應通過接地刀閘直接與變電站接地裝置連接。3.9.2 在 110KV 及以上電纜終端站內(電纜與架空線轉換處) ,電纜終端頭的金屬護層宜通過接地刀閘單獨接地,設計無要求時,接地電阻RK4Q0電纜護層的21 -單獨接地極與架空避雷線接地體之間,應保持35m間距。3.9.3 安裝在架空線桿塔上的110KV及以上電纜終端頭,兩者的接地裝置難以分開時, 電纜金屬護層通過接地刀閘后與架空避雷線合一接地體, 設計無要求時, 接地電阻RK4Q03.9.4 110KV 以下三芯電纜的電纜終端金屬護層應直接與變電站接地裝置連接。3.10 配電電氣裝置的接地3.10.1 戶外配電變壓器等電氣裝置的接
42、地裝置,宜在地下敷設成圍繞變壓器臺的閉合環形。3.10.2 配電變壓器等電氣裝置安排在由其供電的建筑物內的配電裝置室時,其接地裝置應與建筑物基礎鋼筋等相連。3.10.3 引入配電裝置室的每條架空線路安裝的避雷器的接地線,應與配電裝置室的接地裝置連接,但在入地處應敷設集中接地裝置。3.10.4 配電裝置的接地電阻值應符合設計要求。3.11 建筑物電氣裝置的接地3.11.1 按照電氣裝置的要求,安全接地、保護接地或功能接地的接地裝置可以采用共用的或分開的接地裝置。3.11.2 建筑物的低壓系統接地點、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部分的保護接地(含與功能接地、保護接地共用的安全接地) 、 總等電位聯結的接地極等
43、可與建筑物的雷電保護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裝置。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3.11.3 接地裝置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1 接地極的型式、埋入深度及接地電阻應符合設計要求;2穿過墻、地面、樓板等處應有足夠堅固的機械保護 措施;3接地裝置的材質及結構應考慮腐蝕而引起的損傷。 必要時采取措施,防止產生電腐蝕。3.11.4 電氣裝置應設置總接地端子或母線,并與接地線、 保護線、等電位連接干線和安全、功能共用接地裝 置的功能性接地線等相連接。3.11.5 斷開接地線的裝置應便于安裝和測量。3.11.6 埋入土壤內的接地線的最小截面應符合表3.11.6的規定。表3.11.6埋入土壤內的接地線的最
44、小截面(mm名 稱銅鋼有防腐蝕保護的(沒有米用機械方法保護)1616沒有防腐蝕保護的25503.11.7等電位聯結主母線的最小截面不應小于裝置最大保 護線截面的一半,并不應小于6 m力當采用銅線時, 其截面不應小于2.5 mr2n當采用其他金屬時,則其截面應承載與之相當的在流量。3.11.8 連接兩個外露導電部分的輔助等電位聯結線,其截 面不應小于接至該兩個外露導電部分的較小保護線 的截面。連接外露導電部分與裝置外導電部分的輔 助等電位聯結線,其截面不應小于相應保護線截面 的一半。4 工程交接驗收4.0.1在驗收時應按下列要求進行檢查:1 按設計圖紙施工完畢,接地施工質量符合本規范要求;2 整
45、個接地網外露部分的連接可靠,接地線規格正確,防腐層完好,標志齊全明顯;3 避雷針 ( 帶 ) 的安裝位置及高度符合設計要求;4 供連接臨時接地線用的連接板的數量和位置符合設計要求。5 接地電阻值及設計要求和其他測試參數符合設計規定。4.0.2在交接驗收時,應向甲方提交下列資料和文件:1 實際施工的記錄圖;2 變更設計的證明文件;3 安裝技術記錄 ( 包括隱蔽工程記錄等 );4 試驗記錄。31 -本規范用詞說明1 為便于在執行本規范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
46、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 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用詞,采用“可”。2 本規范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規范執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應按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2006條文說明1 總則(27)3 電氣裝置的接地 (29)3.1 一般規定(29)3.2 接地裝置的選擇(30)3.3 接地裝置的敷設(35)3.4 接地體(線)的連接(37)3.5 避雷針(線、帶、網)的接地(38)3.6 攜帶式和移動式電氣設
47、備的接地(39)3.7 輸電線路桿塔的接地(40)3.8 調度樓、通訊站和微波站二次系統的接地 (41)3.9 電力電纜終端金屬護層的接地(42)3.10 配電電氣裝置的接地(42)3.11 建筑物電氣裝置的接地(43)4工程交接驗收(44)1 總則1.0.1 本條簡要地闡明了本規范編制的宗旨, 是為了保證接地裝置的施工和驗收質量而制定。1.0.2 本條明確了規范的適用范圍是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的接地裝置。 其他如電子計算機和微波通訊等接地工程應按相應的施工及驗收規范執行。1.0.3 施工現場必須按照設計施工, 不得隨意修改設計, 必要時需經過設計單位的同意,并按修改后的設計執行。 工程建設管理單
48、位和監理單位應有專人負責整個施工過程的監督。 監理單位參與工程建設全過程管理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的施工, 特別是隱蔽的接地裝置施工, 應有專職的監理或旁站人員監督施工和參與檢查驗收。1.0.4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凡不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器材,均不得使用和安裝。1.0.5 本規范內容是已質量標準和工藝要求為主, 有關施工安全問題,尚應遵守現行的安全技術規程。1.0.6 電氣裝置接地工程應及時配合建筑施工, 從而減少重復勞動,加快工程進度和提高工程質量。1.0.7 接地裝置的焊接質量應符合規定, 尤其近年接地裝置逐漸采用銅、 鉛等材料, 相同或不同材質的材料之間的焊接應嚴
49、格按照本規范或施工工藝進行, 以保證施工質量。 施工過程必須保證各種電氣裝置 (或其接地引下線) 與主接地網可靠連接, 電氣導通良好。 多塊接地網或擴建的接地網與原接地網之間應多點連接,設置接地井, 且有便于分開的斷接卡, 以便于測量分塊接地電阻, 接地井測試項目包括: 銅絞線焊接情況檢查, 判斷導體連接情況是否良好的導通性測試, 接觸電阻測試等。1.0.8 接地裝置驗收應在土建完工后盡快安排進行,以便在投產前有時間對不合格的接地裝置進行改造。需要強調的是, 近年來對部分新建變電站接地裝置交接測試中, 多次遇到由于基建工程施工進度安排不合理、 投產工期壓力或施工方原因, 線路架空地線和架空光纖
50、地線 ( OPGW ) 已引入變電站并完成安裝, 導致接地電阻測試時無法完全將架空地線與接地裝置隔離, 其一是光纖地線由于其結構原因難以解除與接地裝置的聯接, 也無法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 其二是施工單位經常有意或無意地將接地裝置外延部分與出線終端桿塔或其接地裝置進行連接以加強將阻效果, 即使解開架空普通地線在構架處與接地裝置的連接跳線,也不能保證其與接地裝置完全隔離。在這種條件下測量的接地電阻值比實際值是偏小的,其偏差量又無法給出, 嚴重影響測試結果的有效性和對接地工程的評價、 驗收工作。 為此要求: 接地裝置交接測試時,必須排除與接地裝置連接的接地中性點、 架空地線和電纜外皮的分流影響。 合
51、理安排接地裝置施工進度和工期,在接地裝置敷設完畢后就應進行接地接地電阻測試, 若測試不合格需改造, 則改造必須在線路完成安裝前(全部架空地線尚未敷設至終端桿塔和變電站構架處) 完成, 接地裝置測試合格后才能將線路架空地線接入變電站接地裝置。施工單位在接地裝置外延部分施工或改造過程中,不得將接地裝置接地導體與出線終端桿塔本體或其他接地裝置連接。對高土壤電阻率地區的接地裝置, 接地電阻難以滿足要求時,應由設計確定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投入運行, 這方面可以參照電力行業標準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 DL/T621 的要求進行。1.1.1 電氣裝置的接地3.1 一般規定1.1.2 本條規定了哪些電氣裝置應接地
52、或接零。在原規范基礎上充實了部分設備和內容,如本條第5 款增加了“穿線的鋼管之間或鋼管和電器設備之間有金屬軟管過渡的,應保證金屬軟管段接地暢通” 。近年來對施工工藝質量要求的提高, 采用金屬軟管作為電纜保護管的過渡連接較多, 金屬軟管本身不允許作為接地連接用, 特提出 “應保證金屬軟管段接地暢通” , 即必須采用其他方式作為接地連接。 要求使用軟管接頭和金屬軟管封閉電纜應接地, 可以保證工藝美觀和電纜安全; 為保證穿線的鋼管和金屬軟管全線良好接地, 需要金屬軟管段兩端的軟管接頭之間保證良好的電氣連接。 第 10 款原規范為電除塵器的構架, 現改為: “承載電氣設備的構架和金屬外殼” ,修改后使
53、類似電除塵器的構架全部包含進去。第14 款系原規范條文,控制電纜的金屬護層根據國家標準 工業與民用電力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J65和1985年版蘇聯電氣裝置安裝法規 規定而修訂。 要求控制電纜的鎧裝層、 屏蔽層和接地芯線均應接地, 目的是為了保障控制電纜兩端連接的電氣設備及人身安全。增加了第15款 “互感器的二次繞組 ”。當二次繞組在二次回路中被使用時, 回路線中會有接地點, 當二次繞組在二次回路中作為備用時, 可能就被忽視, 但是只要互感器一次側投運, 無論二次繞組是否被使用, 從安全而言,都必須接地。為引起重視,增加本條文。1.1.3 本條文規定了哪些電氣裝置不需要接地或不需要接零, 基本
54、與原規定相同。 為同設計規范協調一致, 第1 款中, 在木質、 瀝青等不良導電地面的干燥房間內,交流額定電壓為400V (原規范為380V)及以下的電 氣設備的外殼,可以不接地或不接零。3.1.3 本條與原規范相同,當直流流經在土壤中的接地體時, 由于土壤中發生電解作用, 可使接地體的接地電阻值增加, 同時又可使接地體及附近地下建筑物和金屬管道等發生電腐蝕而造成嚴重的損害。本條第3款根據日本的技術標準和原東德接地規范的接地體以及接地線的規定, 直流電力回路專用的中性線和直流雙線制正極如無絕緣裝置, 相互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m。采用外引接地時, 外引接地體的中心與配電裝置接地網的極力, 根據我國水電廠的實驗不宜過大, 否則由于引線本身的電阻壓降會使外引接地體利用程度大大降低。注:考慮高壓直流輸電已自成系統,直流電力網將有專用規范,本條只使用于一般直流系統。3.1.4 本條與原規范相同,規定接地線一般不應作其他用途, 如電纜架構或電纜鋼管不應作電焊機零線, 以免損傷電纜金屬護層。3 2 接地裝置的選擇3.2.1 本條與原規范基本相同,提示了交流電氣設備的接地, 可利用直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創業公司股權轉讓合同
- 個人轉租租房合同協議
- 住建委房屋租賃合同樣本
- 短期臨時運輸合作協議2025
- Brand KPIs for pet supply online shop PetSmart in the United States-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2025年度行政訴訟法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150題)
- 2025年度個人消費貸款擔保合同樣本
- 2025年度采購服務的合同
- 家居裝修裝飾工程合同管理
- 中藥材購銷合同范本2025年
- 2025年春季學期形勢與政策第二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講稿
- GA 1517-2018金銀珠寶營業場所安全防范要求
- C語言期末考試試題南昌航空大學
- 取消訂單協議模板(5篇)
- 東風天錦5180勾臂式垃圾車的改裝設計
- 浦發銀行個人信用報告異議申請表
- 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練習題知識講解
- 防孤島測試報告
- 按摩常用英語
- midas NFX使用指南(八)
- 成都高新區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半期考試數學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