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鋼件熱處理作業指導書_第1頁
鑄鋼件熱處理作業指導書_第2頁
鑄鋼件熱處理作業指導書_第3頁
鑄鋼件熱處理作業指導書_第4頁
鑄鋼件熱處理作業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熱處理作業指導書1.目的保證熱處理質量。2.熱處理方式按加熱和冷卻條件不同,鑄鋼件的主要熱處理方式有:退火、正火、均勻化處理、淬火、回火、固溶處理、沉淀硬化、消除應力處理及除氫處理。3.熱處理操作要求3.1退火退火是將鑄鋼件加熱到Acs 以上2030,保溫一定時間,冷卻的熱處理工藝。退火的目的是為消除鑄造組織中的柱狀晶、粗等軸晶、魏氏組織和樹枝狀偏析,以改善鑄鋼力學性能。碳鋼退火后的組織:亞共析鑄鋼為鐵素體和珠光體,共析鑄鋼為珠光體,過共析鑄鋼為珠光體和碳化物。適用于所有牌號的鑄鋼件。圖11為幾種退火處理工藝的加熱規范示意圖。表l1為鑄鋼件常用退火工藝類型及其應用。表1-2鑄鋼件退火工藝及退火

2、后的硬度。圖11為幾種退火處理工藝的加熱規范示意圖類別主要內容規格應用范圍完全退火 細化組織,軟化鑄態組織,消除鑄件內應力加熱到Ac3以上3050,保溫后,爐冷(對高合金或厚大鑄件冷速度控制小于50/h),爐冷至小于500后空冷一般工程用鋼及低合金鋼鑄件不完全退火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消除應力,但組織細化程度略低于完全退火加熱到Ac1以上3050,保溫后,爐冷(對高合金或厚大鑄件冷速度控制小于50/h),爐冷至小于500后空冷由于加熱溫度低、工藝過程短,提高了熱處理爐的利用率,故使用較廣對于工具鋼或其他特殊條件的過共晶鋼鑄件,可作為淬火前的預處理均勻化退火(工藝代號:5111d)消除晶內偏析

3、和枝晶偏析,使鑄鋼成分和組織均勻化加熱到Ac3以上120200,保溫足夠長時間后,空冷合金鋼鑄件只有在必要時使用,因所需時間長、熱消耗大、成本高,且長時間處于高溫下,鑄件表面氧化脫碳嚴重低溫退火(消除應力退火)(工藝代號:5111e)消除內應力,便之達到穩定狀態加熱到Ac1以下100200,保溫后空冷或爐冷至200300后出爐一般鑄鋼件常用表l1為鑄鋼件常用退火工藝類型及其應用材質牌號含碳量(質量分數,%)退火溫度/保溫冷卻方式硬度HBS鑄件壁厚/mm時間/hZG230450ZG270500ZG35SiMnIE1076IE10740.200.300.350.380.350.380.250.33

4、0.190.2788085085082085082088085088085030301001每增加30mm,增加1h爐冷至620后出爐空冷133156143187143187133156133156生產中大件或特大件的保溫時間按每增加100mm保溫時間增加2 4h計算,可根據具體實際情況而定。表1-2鑄鋼件退火工藝及退火后的硬度3.2正火正火是將鑄鋼件目口熱到Ac。溫度以上3050oC 保溫,使之完全奧氏體化,然后在靜止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圖12為碳鋼的正火溫度范圍示意圖。表1-3鑄鋼件正火工藝及退火后的硬度,表1-4常用低合金鑄件正火或正火+回火工藝及硬度。正火的目的是細化鋼的組織,使其

5、具有所需的力學性能,也司作為以后熱處理的預備處理。正火與退火工藝的區別有兩個:其一是正火加熱溫度要偏高些;其二是正火冷卻較快些。經正火的鑄鋼強度稍高于退火鑄鋼,其珠光體組織較細。一般工程用碳鋼及部分厚大、形狀復雜的合金鋼鑄件多采用正火處理。圖12為碳鋼的正火溫度范圍示意圖正火可消除共析鑄鋼和過共析鑄鋼件中的網狀碳化物,以利于球化退火;可作為中碳鋼以及合金結構鋼淬火前的預備處理,以細化晶粒和均勻組織,從而減少鑄件在淬火時產生的缺陷。材質牌號含碳量(質量分數,%)正火溫度/回火硬度HBS溫度/冷卻方式ZG230450ZG2705000.200.300.350.3888085085082055065

6、0133156143187 件形狀復雜者可在正火后回火,一般不必回火。表1-3鑄鋼件正火工藝及退火后的硬度鋼號正火溫度/回火溫度/硬度 HBSZG40Mn850870550620163注:1.實際生產中大型鑄鋼件采用的正、回火溫度常略高于表中的數據。2.本表鋼號采用標準:JB/T64021992。表1-4常用低合金鑄件正火或正火+回火工藝及硬度3.3淬火淬火是將零件加熱到奧氏體化后(Ac?;駻c#8226;以上),保持一定時間后以適當方式冷卻,獲得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常見的有水冷淬火、油冷淬火和空冷淬火等。零件淬火后應及時進行回火處理,以消除淬火應力及獲得所需綜合力學性能。圖13為

7、淬火回火工藝示意圖。表1-5零件淬火、回火工藝及硬度。圖13為淬火回火工藝示意圖淬火工藝的主要參數:(1)淬火溫度:淬火溫度取決于鋼的化學成分和相應的臨界溫度點。圖13為鑄鋼件淬火工藝溫度范圍示意圖。原則上,亞共析鋼淬火溫度為Ac。以上2030oC,常稱之為完全淬火。共析及過共析鑄鋼在Ac。以上3050oC 淬火,即所謂亞臨界淬火或兩相區淬火。這種淬火也可用于亞共析鋼,所獲得的組織較一般淬火的細,適用于低合金鑄鋼件韌化處理。(2)淬火介質:淬火的目的是得到完全的馬氏體組織。為此,零件淬火時的冷卻速率必須大于鑄鋼的臨界冷卻速率。否則不能獲得馬氏體組織及其相應的性能。但冷卻速率過高易于導致鑄件變形

8、或開裂。為了同時滿足上述要求,應根據零件的材質選用適當的淬火介質,或采用其他冷卻方法(如分級冷卻等)。在650400oC 區間鋼的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速率最快,因此零件淬火時應保證在此溫度內快冷。在Ms 點以下希望冷卻緩慢一些,以防止淬火變形或開裂。淬火介質通常采用火、水溶液、油和空氣。在分級淬火或等溫淬火時,采用熱油、熔融金屬、熔鹽或熔堿等。含碳量(質量分數,%)和材質牌號淬火溫度/回火溫度/回火后硬度HBS0.350.45(小實驗件)850830(水淬)3004004004505105505405805806403644443214152412862282691922280.450.55(小

9、實驗件)830810(水、油淬)550630450550650220240269248228ZG270500(0.300.40)(一般生產常用工藝規程)840880(水、油淬)520550530560540570550580229269217255207241187229ZG310570(0.400.50)(一般生產常用工藝規程)820840(水、油淬)530560550580560590570600229269217255207241187229表1-5鑄鋼件淬火、回火工藝及硬度3.4回火回火是將淬火或正火后的鑄鋼件加熱到Ac,以下的某一選定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后,以適宜的速率冷卻,使淬火或正

10、火后得到的不穩定組織轉變為穩定組織,消除淬火(或正火)應力以及提高鑄鋼的塑性和韌性的一種熱處理工藝。通常淬火加高溫回火處理的工藝稱之為調質處理。淬火后的鑄鋼件必須及時進行回火,而正火后的鑄鋼件必要時才予以回火處理?;鼗鸷箬T鋼件的性能取決于回火溫度、時間及次數。隨著回火溫度的提高和時間的延長,除使鑄鋼件的淬火應力消除外,還使不穩定的淬火馬氏體轉變成回火馬氏體、托氏體或索氏體,使鑄鋼的強度和硬度降低,而塑性顯著地提高。對一些含有強烈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如鉻、鉬、釩和鎢等)的中合金鑄鋼,在400500oC 回火時出現硬度升高、韌性下降的現象,稱為二次硬化,即回火狀態鑄鋼的硬度達到最大值。一般有二次

11、硬化特性的中合金鑄鋼需要進行多次(13次)回火處理。鑄鋼件的回火按溫度不同可分為低溫回火和高溫回火。(1)低溫回火:一般在150250oC 溫度范圍內進行。回火后可空冷、油冷或水冷。其目的是在保留鑄件高強度和硬度的條件下,消除淬火應力。主要用于滲碳、表面淬火及要求高硬度的耐磨鑄鋼件。(2)高溫回火:高溫回火溫度為500650oC,保溫適當時間后冷卻。主要用于在淬火或正火后調鑄鋼的組織,使之兼有高強度和良好韌性的碳鋼和低、中合金鋼鑄件?;鼗鸫嘈允侵贫ê辖痄撹T件回火工藝時必須注意的問題。在下列兩個溫度范圍內均可發生。在250400oC 發生的脆性:經淬火成為馬氏體組織的鑄鋼,在此溫度范圍內都會產生

12、回火脆性。如稍高于此脆性溫度區回火,則可消除此回火脆性。而且以后再在上述溫度范圍內回火時,也不會再出現回火脆性,故常稱之為第一類回火脆性。在400500oC(甚至650oC)發生的脆性:這對多數低合金鑄鋼都會發生,即發生鑄鋼的高溫回火脆性。如將已在此溫度范圍內產生脆性的鑄鋼件再加熱到600oC(或650oC)以上,之后在水或油中快冷,即可消除此種脆性。然而已消除脆性的鑄件,如又加熱到產生回火脆性的溫度,脆性又會出現。這常稱之為第二類回火脆性。3.5固溶處理固溶處理是將鑄件加熱至適當溫度并保溫,使過剩相充分溶解,然后快速冷卻以獲得過飽和固溶體的熱處理工藝。固溶處理的主要目的是使碳化物或其他析出相

13、溶解于固溶體中,獲得過飽和的單相組織。一般奧氏體不銹耐熱鋼、奧氏體錳鋼及沉淀硬化不銹耐熱鋼鑄件均需經固溶處理。固溶溫度的選擇取決于鋼種的化學成分和相圖。奧氏體錳鋼鑄件一般為10001100oC;奧氏體鎳鉻不銹鋼鑄件為10001250oC。鑄鋼中含碳量越高,難熔合金元素越多,則其固溶溫度應越高。含銅的沉淀硬化鑄鋼,由于鑄態有硬質富銅相在冷卻過程中沉淀,致使鑄鋼件硬度升高。為軟化組織、改善加工性能,鑄鋼件需經固溶處理。其固溶溫度為900950oC。經快冷后可得到銅的質量分數為1015的過飽和單相組織。3.6沉淀硬化處理(時效處理)鑄件經固溶處理或淬火后,在室溫或高于室溫的適當溫度保溫,在過飽和固溶

14、體中形成溶質原子偏聚區和(或)析出彌散分布的強化相而使金屬硬化的處理稱為沉淀硬化處理(或時效處理)。在高于室溫下進行的稱為人工時效。其實質是:在較高的溫度下,自過飽和固溶體中析出碳化物、氮化物、金屬間化合物及其他不穩定的中間相,并彌散分布于基體中,因而使鑄鋼的綜合力學性能和硬度提高。時效處理的溫度直接影響鑄鋼件的最終性能。時效溫度過低,沉淀硬化相析出緩慢;溫度過高,則因析出相的聚集長大引起過時效,而得不到最佳的性能。所以應根據鑄鋼件的牌號及規定的性能要求選用時效溫度。奧氏體耐熱鑄鋼時效溫度一般為550850oC,高強度沉淀硬化鑄鋼為500oC,時間為14h。含銅的低合金鋼和奧氏體耐熱鋼鑄件以及低合金的奧氏體錳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