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強夯施工方案_第1頁
地基強夯施工方案_第2頁
地基強夯施工方案_第3頁
地基強夯施工方案_第4頁
地基強夯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強夯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2、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88)3、建筑地基設計規范(GB50007-2002)4、強夯加固地基施工工法5、總監辦關于強夯施工的補充要求二、工程概況青島至銀川高速公路齊河-夏津段地處魯西黃河沖積平原。地層較為穩定;地下水位2-6米,自東向西逐漸變深;土質為粉土和粉質亞粘土。為減小高速公路上橋頭兩端因剛性地基和柔性地基沉降差異而引起的路面不均勻沉降,采取強夯加固措施對柔性基礎進行加固處理。在橋頭兩端需強夯加固地基。強夯處理后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70kPa。三、設計參數1.夯擊參數 根

2、據有關規范及以往經驗,夯擊參數可按“表一”進行,在夯擊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經業主同意后可進行適當調整。2.平面加固范圍:長度由橋頭搭板下剛性基礎開始,順路線方向加固3倍的橋臺填土高度(按6米取整)。表一參數夯別夯擊能(kN*m)單點擊數(擊)布點形式(m)夯點間距(m)后二擊平均夯沉量(cm)累計夯沉量(cm)主夯點10008正方形6.0*6.05試驗定次夯點10008正方形6.0*6.05試驗定拍夯5003搭接形壓1/4錘印注:主點和次點的實際意義就是隔行跳打。3.停夯標準,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可停夯:(1)當夯坑過深起錘困難時。(2)后兩平均沉降量小于5cm時。(3)當夯點周圍土擠出隆起過大

3、時。4.加固后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70kPa。四、施工準備、施工控制(一)、施工前場地準備工作(1)強夯前應查明場地范圍內地下構件、管線和其他設施的位置和標高等參數,并采取措施加以妥善處理,以免強夯施工時造成損害。(2)當強夯施工所產生的振動對鄰近建筑物或其他設施產生有害影響時,停止強夯施工或采取防振、隔振等必要措施,避免引起民事糾紛。(3)場地或夯坑內積水及時排出。(4)已對原地表及原地表下0.6m、1.0m深度土壤分別取樣,做含水量檢測,檢測結果見附表。(二)施工目的目前組織做好強夯試驗準備工作,包括場地平整,測量放樣,夯機就位等。根據試驗段確定強夯施工的夯擊能、夯擊次數、夯沉量等夯擊參數。

4、五、施工工藝1. 地基加固技術要求設計參數為強夯后承載力不小于170kPa,依據黃河周邊地區施工經驗,約8-9擊,最后兩擊下沉量之差小于等于5cm,即可認為土體已被壓實,此夯擊數為最佳擊數。2.根據規范及設計要求在K1+234中橋0#臺地基進行強夯試驗,確定設計參數施工是否滿足設計要求。3.強夯施工基本步驟(1)先將表層耕植層清除,整平場地,并測量場地高程。(2)標出夯點位置,誤差小于5cm,并用穿眼灌白灰法固定。(3)起重機就位,使夯錘對準夯點位置。(4)測量夯前錘頂高程。(5)將夯錘吊到預定高度,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鉤,再次測量錘頂高程,若發現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坑

5、底整平。(6)重復步驟(5),按設計夯擊次數和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7)重復步驟(3)(6),完成前四個夯點的夯擊,找到最佳夯擊次數。(8)點夯的施工順序是:從一側開始按夯點平夯坑拍夯循環式完成全過程強夯。(9)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高程。(10)最后用500KN.M的夯擊能滿夯3遍,將場地表層土夯實,并測量夯后場地高程。4.施工監測強夯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下列監測工作:開夯前應檢查夯錘重量和落距,以確保單點夯擊能量符合設計要求。在每批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或漏夯應及時糾正。按設計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和每擊的夯沉量,并做好記錄。夯擊過

6、程中應及時準確記錄以下各項數據 .每個夯擊點的每擊夯沉量、夯坑深度、開口大小。.每批夯擊完成后,測量場地的夯沉量并做好記錄。.施工紀錄應妥善保管,作為施工資料存檔。六、人員、設備計劃 1.人員計劃現場負責人10人試驗員15人施工工人25人技術員15人測量員12人司機8人質檢員10人安全員10人2. 機械設備根據施工設備調配計劃組織進場。進場前,必須對所有設備機具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確保性能良好。對進場的設備及時進行安裝調試,開工前應進行檢查和試運轉。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機械名稱型號規格數量 (臺)產地備注1履帶式強夯機上海10013上海2履帶式推土機上海1203上海3全站儀GTS-711S3日

7、本4水準儀萊卡-NA25瑞士七、質量、技術保證措施1.質量保證措施 采取強夯法進行地基處理是為保證地基承載力能滿足上部構造的要求,保證強夯施工的質量,必須有一定的管理體系,并建立健全相配套的各項規章制度,將質量目標落實到個人,確保目標能夠實現。 在現場設立專職質檢員,在項目主管工程師的領導下,抓好各施工班組的技術交底和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監督工作,對工程質量實行一票否決制。建立自檢制度,實行從定位放線到夯后檢查的全過程自檢,實施質量自檢與監理檢查的質量制度。加強技術資料管理,認真填寫各種原始記錄,收集整理有關技術資料。質量檢查內容序號檢查項目方法檢測頻率備注1每擊夯沉量水準測量每坑每擊檢測2最

8、后兩次沉降量水準測量每坑檢測3每遍夯擊后地面沉降量水準測量兩次4原地面承載力標貫儀檢測每坑檢測5第5、6、7、8遍地基承載力標貫儀檢測每坑檢測青銀高速公路一合同段項目部經理:郅友成項目部總工:范文遠施技部長榮永剛質檢部長趙金臣質檢員:魏慶剛 莊紀文 強夯質量保證組織框圖2.技術措施1)根據設計圖紙和夯點平面布置,放設夯點位置,布點的誤差控制在5cm以內。2)夯機就位墊平主車,夯錘對準夯點,方可起錘。夯錘中心位移不得大于15cm。3)夯機起錘平穩,如夯坑出現較大傾斜時應將夯坑回填重新施夯,保證夯擊能的有效傳遞。4)主夯點和次夯點的夯擊間隔時間不小于24小時。5)認真做好夯前夯后場地標高測量工作,

9、以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6)施工中認真觀測每擊夯沉量,做好記錄,同時注意觀察施工中的各種變化,發現異常及時會同有關單位、人員研究處理,并做好隱蔽工程紀錄。7)夯坑周圍沒有過大隆起和不因夯坑過深發生拔錘困難的前提下,應連續貫入設計單點擊數。8)點夯結束進行拍夯施工,拍夯時要錘印搭接嚴密,嚴禁漏擊。9)拍夯結束后,進行夯后檢測工作,并提交強夯檢測報告。10)施工紀錄包括地面沉降觀測(依據黃河周邊地區施工經驗,按6m×6m方格網測量)、夯坑沉降觀測(逐個夯點進行)。每遍夯擊完成后,交驗施工紀錄,由監理工程師和技術主管負責簽收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11)通過夯擊,檢測求得最佳夯擊次數和最佳夯擊次數時的承載力。12)檢測夯擊后的含水率變化。13)檢測夯坑壓實后,壓實度能否達到要求。14)施工中嚴格執行“GBJ202-83”強夯施工技術規范及“JGJ79-200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八、安全措施(1)必須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2)起重機的使用應遵守操作規程。為防止夯擊時擊傷設備,起重機應有防護裝置和措施,并經常檢查和保養有關部件。(3)施工中應經常性對夯錘、脫鉤裝置、吊車臂桿和起重索具等關鍵部位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