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物學實驗及習題整理_第1頁
醫學生物學實驗及習題整理_第2頁
醫學生物學實驗及習題整理_第3頁
醫學生物學實驗及習題整理_第4頁
醫學生物學實驗及習題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醫學生物學實驗>整理1. 常用的吸量管有:奧氏吸量管、移液管、刻度吸量管4. 如何正確使用吸量管?答:(1) 選用原則:就近原則(2) 吸量管的使用:吸-擦-調-放5. 如何正確使用微量加樣器? 答:轉-按-吸-擦-按6. 如何正確使用離心機?放置-裝管-平衡-啟動-取出二、主要實驗方法原理1.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不同物質由于其分子結構不同,對不同波長光線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每種物質都具有其特異的吸收光譜,在一定條件下,其吸收程度與該物質濃度成正比,故可利用各種物質的不同的吸收光譜特征及其強度, 對不同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分光光度法常

2、被用來測定溶液中存在的光吸收物質的濃度,其基本原理是根據Lambert和Beer定律。該定律闡明了溶液對單色光吸收的多少與溶液濃度及溶液厚度之間的關系。2. 利用分光光度法對物質進行定量測定的方法主要有哪兩種? 答:直接比較法(公式法)、標準曲線法3. 層析法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層析法就是利用混合物在經過固定相和流動相兩相的過程中,其中的待分離物質在不同的兩相中不斷地進行交換、分配、吸附及解吸附等過程,由于混合物中各組分間在理化性質如吸附力、分子形狀和大小、分子極性、分子親和力、分配系數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當它們經過上述相同重復過程時,各自的情況就會有所不同從而使各物質得以分離。4. 常用的

3、層析法有哪幾種?答:薄層層析、離子交換層析、凝膠層析、親和層析。5. 離子交換劑的作用原理是什么?答:陽離子交換劑吸附陽離子;陰離子交換劑吸附陰離子;當離子結合到固定相交換基團上以后,用提高流動相中離子強度或改變pH的辦法,把它們從離子交換劑上依次洗脫下來,達到分離純化的目的。6. 凝膠層析的作用原理是什么?答:分子篩7親和層析的作用原理是什么?答:親和層析是以能與生物分子進行特異結合的配基作為固定相,對混合物中某一生物分子進行高效分離純化的層析技術。9. 影響電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1) 電泳溶液的pH值|: 當溶液的pH值等于某種兩性電解質的等電點時,不帶電荷。當溶液pH小于其等電點時

4、,則呈正離子狀態,移向負極;反之,溶液pH值大于其等電點時,則呈負離子狀態,移向正極。 (2) 緩沖液的離子強度: 離子強度低,電泳速度快,分離區帶不易清晰;離子強度高,電泳速度慢,但區帶分離清晰。常用離子強度為0.020.2。(3) 電場強度: 電泳速度和電場強度成正比關系。電場強度愈高,則帶電粒子的移動愈快,但電壓增加,相應電流也增大,電流過大時易產生熱效應, 可使介質中溶液蒸發及生物樣品變性。(4) 電滲作用: 如紙上電泳蛋白質移動的方向與電滲現象相反,則實際上蛋白質泳動的距離,等于電泳移動距離減去電滲距離。如電泳方向和電滲方向一致,其蛋白質移動距離,等于二者相加。電滲現象所造成的移動距

5、離可用不帶電的有色染料或有色葡聚糖點在支持物的中間,觀察電滲方向和距離。10. 區帶電泳分幾類?2按支持物的裝置形式不同,可分為:平板式電泳;垂直板式電泳;垂直管狀電泳。3按pH值的連續性不同,可分為:連續pH電泳:電泳的全部過程中緩沖液pH值保持不變;不連續pH電泳:緩沖液與支持物之間有不同的pH值,能使分離物質的區帶更加清晰。不連續與連續電泳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有兩層不同孔徑的凝膠系統;電極槽中及兩層凝膠中所用的緩沖液pH值不同;電泳過程中形成的電位梯度亦不均勻。而后者在這三個方面都是單一或是均勻的。11. 離心技術基本原理是什么?低速 6000r/min 高速 25000r/min 超速答

6、:離心基本原理是根據物質沉降系數、質量、浮力因子等不同,利用離心機產生強大離心力來分離具有不同沉降系數的物質。沉降系數是微顆粒在離心力場的作用下,從靜止狀態到到達極限速度所需要的時間。其單位用S表示,1S = 1×10 -13秒。它反映的是單位離心力做用下顆粒沉降的速度。12常用的離心分離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答:1差速離心法:不同的離心速度,由低速到高速分階段離心,將不同顆粒大小的微粒分批沉降析出,留取所需成分。2密度梯度離心法:樣品溶液在密度梯度介質中進行離心沉降,在一定的離心力作用下把各組分的顆粒分配到梯度液中相應位置上,形成不同區帶的分離方法。3超速離心法:超速離心法多用于

7、亞細胞結構的分離制備和生物大分子的制備。目前轉速已達85000rmin以上。生物大分子在超離心力場作用下,離心力大于分子擴散力,生物大分子便逐漸沉降。分子量和分子形狀不同,其沉降的速度就不同,因此而被分離。離心分離是利用離心力將懸浮液中的懸浮微粒快速沉降,借以分離比重不同的各種物質成分的方法,是實驗室分離提取生物分子常規采用的技術之一。17. 細胞培養必需設備有哪些?答:細胞培養必需設備有超凈工作臺、CO2培養箱、倒置顯微鏡、液氮生物容器、壓力蒸汽消毒器、無菌過濾器、電熱干燥箱、離心機、細胞計數板和冰箱等。18. 無菌操作技術包括哪些內容? 答:1. 保持安靜、整潔的無菌工作區域; 2. 保持

8、干凈整潔的工作面; 3. 注意個人衛生;4. 在潔凈工作臺內無菌操作實驗一 貼壁細胞的傳代培養1.何謂貼壁細胞? 答:貼壁細胞又稱錨著依賴性細胞,是指賴于貼附在培養器皿表面生長的細胞,大多數培養細胞屬于此類。細胞附著或貼附于底物表面上,呈現出極性細胞的典型形態過程,稱為貼壁。貼壁是貼附類細胞生長增殖的條件之一。2. 貼壁細胞的傳代培養的實驗原理是什么? 答:細胞的貼壁是通過特異的細胞表面受體與細胞外基質分子結合而實現的,細胞在鋪展之前,細胞已分泌了細胞外基質和蛋白聚糖。細胞外基質先粘著在帶電荷的培養基質上,然后,細胞再通過特異的受體附著到基質上。蛋白酶可消化細胞外基質,甚至通過降解跨膜蛋白的胞

9、外區使單層培養的貼壁細胞彼此分離。上皮細胞一般不易解離,因為它們通過緊密連接復合體使細胞結合在一起;間充質間結合則更多地依賴基質的作用,因此容易分離。3細胞的計數方法是什么?n/4*104 *稀釋倍數4怎樣鑒別死、活細胞?臺盼藍染色法”。5. 怎樣進行細胞計數?答:低倍鏡下按一定方向逐格計數板內四個角的每格大格中的呈透亮的細胞數。若細胞正好壓在格線上,則按數上不數下、數左不數右的原則計數。實驗二 細胞標本的制備與形態觀察蟾蜍軟骨細胞、中性紅染料、高爾基體粉紅色實驗三 細胞無絲分裂和有絲分裂1 馬蛔蟲子宮切片有何特征?子宮腔內充滿處于有絲分裂不同時期受精卵細胞。每個受精卵細胞由厚膜包圍,呈灰色。

10、受精卵細胞在膜內進行分裂,此膜只在發育早期緊貼細胞質,在較晚期膜與分裂球之間有清亮的間隙,這是由于分裂球收縮而形成的。實驗四 亞細胞組分的分離及觀察鑒定1. 亞細胞組分的分離及觀察鑒定的實驗原理是什么?答:將懸浮液靜止不動時,由于重力場的作用,懸浮的顆粒就要逐漸地沉降下來,顆粒越重,下沉越快,反之則上浮。但是顆粒在重力場中的沉降速度并不只是與它的質量有關,還與它的密度、大小和形狀有關,此外還與介質溶液的粘度等因素有關。但是當顆粒的大小小于幾個微米時,它沉降的速度很慢,而擴散現象非常嚴重,所以不能僅依靠重力場來觀察它們的沉降速度,必須利用高速離心的方法,產生出強大的離心力場,于是就產生了超速離心

11、、分級分離的技術。細胞內不同結構的比重、大小和形態都不相同,在同一離心場內的沉降速度也不相同。根據這一原理,常用不同轉速的離心法,將細胞內各種亞細胞組分分級分離出來。沉降速度:細胞核>線粒體>微粒體 2. 為什么本實驗要在低溫下操作? 答:防止亞細胞在分離的過程中被破壞。3. 用冷玻片滴片有何意義? 答:利于細胞、亞細胞較牢固地貼于片上。4、線粒體染色:詹納斯綠細胞核染色:甲基綠-派洛寧5、永久制片觀察:蘇木精染色,深藍色線狀物或顆粒物為線粒體鍍銀染色:深棕色網狀結構為高爾基體第三版塊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方法實驗一生物分子在細胞內分布的分析1.Feulgen反應的原理是什么?答:DNA

12、 是遺傳的物質基礎,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在60 HCl水解作用下,DNA分子中脫氧核糖的C-1與膘吟堿基形成的糖苷鍵斷裂,在脫氧核糖的C-1上暴露出游離醛基,醛基與Schiff 氏試劑(無色亞硫酸品紅液)反應形成紫紅色化合物。這是DNA特有的顯色反應;稱為福爾根(Feulgen)反應。亮綠染細胞質,呈綠色。3.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是什么?答:1. 水解的時間不宜太長或太短水浴溫度要保持60以上,以保證充分水解以及染液能夠正常著色。2. 亮綠復染的時間不能太久,宜保持在lmin以內,以避免細胞核也被染成綠色。4. 乳酸脫氫酶在細胞內定位的分析實驗原理是什么?答: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

13、drogenase存在于細胞胞質中,在NAD+存在的情況下,可催化乳酸氧化脫氫為丙酮酸,反應中底物分子脫下的氫由乳酸脫氫酶的輔酶NAD+接受,還原為NADH+H+,NADH+H+ 可將氫通過受氫體吩嗪硫酸甲酯(phenazine methosulfate, PMS) 供給四唑鹽,將其還原為藍紫色的雙甲臜沉淀,因此在細胞內存在酶活性的部位將呈現藍紫色的沉淀。5. PAS反應定性分析糖原在細胞中定位的原理是什么? 答:糖原是動物細胞內貯存能量的多糖物質,在動物的肝臟中尤為豐富。檢測糖原的一般方法為過碘酸希夫反應。其原理是利用過碘酸將糖原氧化,把葡萄糖分子中2、3 位碳原子間的鍵打斷,將其上的乙二醇

14、變為二醛基,后者與Schiff試劑反應形成深玫瑰紅色化合物,從而顯示糖原。6. 蘇丹黑法分析脂類在細胞中定位的原理是什么?答:蘇丹黑染色法屬于脂溶性染料顯示法。蘇丹黑是一種脂溶性染料,可溶于脂類從而使細胞中的脂類顯示黑色。7、甲基綠-派洛寧染DNARNA原理甲基綠 帶兩個正電荷 染DNA 呈藍綠色派洛寧 帶一個正電荷 染RNA 呈紅色實驗二 蛋白質含量的Folin-酚法測定 1Folin-酚法測定蛋白質含量的原理是什么?答: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帶酚基的酪氨酸(tyrosine),在堿性條件下其肽鏈與Cu2+ 螯合,形成蛋白質-銅復合物,此復合物中酪氨酸極易使酚試劑中的磷鉬酸-磷鎢酸還原,生成藍色化

15、合物,藍色深淺與蛋白質含量成正比。利用藍色深淺與蛋白質濃度成正比的關系可繪制標準曲線或用公式,求得樣品中蛋白質含量。2Lambert和Beer定律闡述了什么? 答:該定律闡明了溶液對單色光吸收的多少與溶液濃度及溶液厚度之間的關系。4Folin-酚法測定蛋白質實驗中應注意的是什么?答:各管加酚試劑后迅速搖勻,不應出現混濁。實驗三 血清-球蛋白的精細分離與純度鑒定1 離子交換層析法分離純化蛋白質的原理是什么? 答:血清中含有清蛋白(albumin)和各種球蛋白(-、-、-球蛋白),經初步分離提取可得含球蛋白的粗制品。球蛋白粗制品再用DEAE-纖維素柱層析法進一步分離可純化出-球蛋白。DEAE-纖維

16、素為陰離子交換劑(anion exchanger),在pH6.5條件下,帶有正電荷,能夠吸附帶負電荷的清蛋白、-球蛋白和-球蛋白(它們的pI分別為4.6、5.06和5.12),而-球蛋白(pI為7.3)不與DEAE-纖維素結合,因而留在溶液中,此時收集所得即為進一步純化的-球蛋白,純化的產物可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鑒定其純度。2離子交換層析法分離純化蛋白質的實驗步驟是什么?答:1. DEAE-纖維素處理;2. 裝柱; 3平衡;4. 樣品上樣與洗脫收集;5. DEAE-纖維素的再生與保存。3. 如要測定某種蛋白質的分子量,采用何種層析法最好?答:如要測定某種蛋白質的分子量,采用凝膠層析法最

17、好4. 離子交換層析法分離純化蛋白質實驗中應注意的是什么? 答:1. 由于乙酸銨是揮發性鹽類,故溶液配制時不得加熱,配好后必須密封保存,以防pH及濃度發生改變,否則會影響所分離的蛋白質純度。2. 可用20三氯乙酸溶液代替磺基水楊酸溶液來檢驗洗脫液中有無蛋白質。3. 用HCl處理DEAE-纖維素時,時間不宜過長,否則DEAE-纖維素會發生變質。5. 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鑒定蛋白質分離純度的原理是什么?答:以聚丙烯酰胺凝膠作為載體由丙烯酰胺和交聯劑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聚合交聯而成。引發劑是過硫酸銨,催化劑為四甲基乙二胺。SDS是一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能打斷蛋白質的氫鍵和疏水鍵,并按一定的比

18、例和蛋白質分子結合成復合物,使蛋白質帶負電荷的量遠遠超過其本身原有的電荷,掩蓋了各種蛋白分子間天然的電荷差異。還原劑巰基乙醇,它能破壞蛋白質的二硫鍵,使蛋白質的構象和形狀改變,幾乎全部呈長橢圓棒狀,6. 不連續凝膠電泳的支持體由什么組成? 答:由分離膠和濃縮膠組成。上層為濃縮膠,一般Acr為2 3,緩沖液為不同濃度的Tris-HCl、pH值為6.8左右;下層為分離膠,Acr為5 10,緩沖液常用Tris-HCl,pH值為8.8。上、下電泳槽盛有pH值為8.3的Tris-甘氨酸緩沖液,上電泳槽接電源的負極,下電泳槽接正極。7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實驗中應注意的是什么?答:1)丙烯酰胺(Acr

19、) 和雙丙烯酰胺(Bis) 有很強的神經毒性,最好戴手套、口罩。2)不要用洗衣粉和刷子擦洗電泳平板玻璃板。3)微量進樣器針頭極易堵塞,吸樣后應及時清洗;玻管中的金屬芯子不宜拔出,防止彎曲和弄臟。4)吸取溶膠的滴管、吸管等,要立即排空和沖洗,以防凝固堵塞。5)實驗過程中,注意勿弄破平板玻璃。8、指示劑:溴酚藍;染色劑:考馬斯亮藍;步驟:取樣、制膠、電泳、剝膠、染色9、濃縮膠中遷移率:cl->蛋白質->甘氨酸-實驗四 堿性磷酸酶的Km值測定1. 堿性磷酸酶的Km值測定實驗原理是什么?以磷酸苯二鈉為底物,由堿性磷酸酶催化水解,生成游離酚和磷酸鹽。酚在堿性條件下與4氨基安替吡啉作用,經鐵氰

20、化鉀氧化,生成紅色的醌衍生物,顏色深淺和酚的含量成正比。2. 請寫出Michaelis-Menten方程答: 上式中Vmax為最大反應速度,S為底物濃度,Km為米氏常數,而其中的V則表示反應的起始速度。2. 何謂Km?米氏常數是反應速度等于最大反應速度一半時底物的濃度。大多數酶的Km值在0.01100 mmolL間。5實驗中應注意的是什么?答:1血清取量要準確。2酚標準曲線必須是過原點的一條直線。第五版塊生物學實驗技術在醫學研究中的應用實驗一 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測定1. 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測定的原理是什么?以丙氨酸和-酮戊二酸為底物,在谷-丙轉氨酶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再利用顯色劑2,

21、4-二硝基苯肼與丙酮酸反應,生成丙酮酸二硝基苯腙。此化合物在堿性溶液中呈棕色 2. 實驗中應注意的是什么?答:酶的作用時間、溫度、試劑的pH值以及試劑的加入量均應準確。實驗二 葡萄糖氧化酶法定量測定血糖濃度1葡萄糖氧化酶法定量血糖的原理是什么?答: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下氧化成葡萄糖酸、并產生1分子過氧化氫,后者在過氧化物酶催化下放出氧,氧將4一氨基安替比林偶聯酚(色原性氧受體)的酚氧化,生成紅色的醌類化合物。實驗三 血清尿素氮含量的測定1. 二乙酰一肟法測定血清尿素氮含量方法原理是什么?答:尿素與二乙酰一肟在酸性條件下,經Fe3+的催化縮合,并在氨基硫脲存在下,生成3羥5,6二甲基1,2,

22、4一三嗪的紅色化合物。氨基硫脲能提高反應的靈敏度,又能增加顯色的穩定性。實驗中應注意的是什么?1. 水浴保溫的時間要準確,水浴后一定要沖涼再進行比色,且要及時比色,避免隨時間的延長而使顏色發生變化。2. 配制A液時,一定是酸向蒸餾水中傾倒,且邊倒H2SO4 、H3PO4邊攪拌。實驗習題細胞形態與細胞分裂觀察1、在細胞周期中,哪一時期最適合研究染色體的形態結構 A、間期 B、前期C、中期 D、后期2、有絲分裂與無絲分裂的主要區別在于后者A、不經過染色體的變化,無紡錘絲出現 B、經過染色體的變化,有紡錘絲出現C、遺傳物質不能平均分配 D、細胞核先分裂,核仁后分裂3、關于光學顯微鏡,下列哪項有誤A、

23、細菌是光鏡能清晰可見的最小物體 B、由機械系統和光學系統兩大部分構成C、可用于觀察細胞的顯微結構 D、其分辨力由目鏡決定 4、光學顯微鏡的分辨力(最小分辨距離)可達A、0、1um B、0、2umC、0、3um D、0、4um5、適于觀察無色透明活細胞微細結構的光學顯微鏡是A、普通顯微鏡 B、電子顯微鏡C、熒光顯微鏡 D、倒置顯微鏡6、生物制圖原則包括A、典型、真實 B、點、線構圖C、在右側標住結構名稱 D、以上都正確7、馬蛔蟲卵與大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圖像相同之處在于A、染色體數量一致 B、均有細胞壁結構C、均可見中心體 D、均可見紡錘絲8、光鏡觀察高爾基體所用的染色方法為A、HE染色 B、Gi

24、emsa染色C、鍍銀染色 D、考馬斯亮藍染色(微絲束)9、高速離心機的轉速一般為A、<6000r/min B、6000r/min<轉速<25000r/minC、>25000r/minD、>50000r/min 亞細胞組分分離1、下面關于離心分離方法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離心分離是利用離心力將懸浮液中的懸浮微粒快速沉降借以分離比重不同的各種物質成分的方法B、 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分子大小、分子形狀都會影響其沉降速度C、 生物大分子在超離心場作用下分子擴散力大于離心力便逐漸沉降(應為離心力大于分子擴散力)D、 可以應用密度梯度介質進行密度梯度離心以獲得更好的分離效果2、利用逐漸增加離心速度使樣品中沉降速度不同的顆粒逐步分離的方法是 A、差速離心法 B、 密度梯度離心法C、 速度區帶離心法 D、 等密度離心法3、細胞生物實驗課沒有涉及的制片方法是 A、壓片 B、滴片C、涂片 D、切片4、可以用于線粒體染色的染料是 A、 Schiff試劑 B、詹那斯綠BC、 龍膽紫 D、蘇丹黑5、亞細胞組分分離的實驗中用到的離心方法有 A、 差速離心和速度區帶離心 B、 差速離心和等密度離心C、 速度區帶離心和等密度離心 D、 超速離心和速度區帶離心6、 超速離心機的轉速范圍是 A、 少于6000轉/分 B、高于6000轉/分低于25000轉/分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