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甘草湯 課件_第1頁
芍藥甘草湯 課件_第2頁
芍藥甘草湯 課件_第3頁
芍藥甘草湯 課件_第4頁
芍藥甘草湯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芍藥甘草湯芍藥甘草湯方藥煎服【方藥】 白芍藥甘草(炙)各四兩 【煎服】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原文方解【原文】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29)【方解】 芍藥酸寒,益陰養血 酸甘化陰,緩解拘攣 甘草甘溫,緩急補虛功效主治【功效】酸甘化陰,緩急止痛 【主治】陰血不足,筋脈失養之證 腳攣急,筋脈攣縮,脘腹拘急疼痛,舌淡,脈遲。臨證思路A、古代應用: 朱

2、氏集驗方又稱為“去杖湯”,主治病癥為腳弱無力,行步艱難。 醫學心悟止腹痛如神。脈遲為寒,加干姜;脈洪為熱,加黃連。 傷寒分經治至夜發熱,血虛筋攣,頭面赤熱;亦可治過汗傷陰,導致發熱不止,或誤用辛熱,擾其榮血,不受補益者。 B、現代應用: 常用本方緩解陰血不足,筋脈失養的拘攣性疼痛,包括胃痛、腸道痙攣性疼痛、痛經、其它內臟絞痛、肌肉疼痛、頭痛、目痛、神經痛、支氣管痙攣等,雖可單獨應用,然較多的是加味應用。(一) 小腿轉筋案 醫案 王某某,男,28歲,1958年1月4日初診。自訴:3個月來小腿抽筋經常發作,輕工作輕發,重工作重發,休息后不發。發作后小腿酸痛數天不退,近4夜連續小腿抽筋,頭昏少力,食

3、欲正常。2年前有鉤蟲病史,服2次驅蟲藥后,5次大便檢查,未見蟲卵。檢查:血壓90/60毫米汞柱。舌淡苔滑,脈軟細。面色萎黃,心肺正常,腹平軟,肝脾未觸及。紅血球325萬,血色素60%。(一) 小腿轉筋案 醫案 處方:芍藥甘草湯60毫升,為2天量。 1月6日復診:服藥一劑,小腿抽筋減輕,2劑即停。再服原方100毫升,外添服黃芪9克,黨參12克,當歸9克,服5劑。3個月后隨訪,小腿抽筋未發過。(徐迪華醫案) 按語:小腿轉筋,即29條所謂“腳攣急”也,乃芍藥甘草湯之主證,由肝之陰血虧虛,筋脈攣急所致。有是證使用是方,有是方即獲是效。誠信仲景之方,乃臨床實踐之總結,用之不殆,則歷驗不爽。(二) 不安腿

4、案 醫案 朱某某,女,45歲,1986年11月30日初診。近4個月來兩側小腿有莫可名狀的酸、麻、脹、似痛非痛之感,有時抽筋,有時有觸電樣感覺,靜坐休息時反而加重,常須拍打,按捏稍能緩解。本院神經科診斷為不安腿綜合征。經西藥治療無效而來余處求診。兩腿關節活動正常,按委中、承山穴有明顯酸脹感。頭暈乏力,夜寐不安,納谷不佳,坐立不安。舌淡紅中裂,苔薄白,脈弦。(二) 不安腿案 醫案 此乃肝血不足,筋脈失養所致。治以柔肝養血,緩急舒筋,處方: 生白芍60克,甘草5克,5劑。服藥以后諸證明顯改善,夜已能安睡,胃納好轉,共服上藥30劑痊愈。(白芍60克、甘草10克、牛膝30克、木瓜10克) 按語:肝藏血,

5、主筋。肝血不足,筋脈失養,可致四肢酸楚不適或痛、或麻、或脹口作為緩急之劑,芍藥用量宜大,一般無不良反應。(三) 不安腿案 醫案 劉持年醫案:朱某,男,17歲。胃脘陣發性疼痛,近日加重,夜間尤甚,呈抽掣樣發作,喜按,飲食無礙,二便正常。舌質淡紅,苔薄黃,脈弦略數。診為急性胃痙攣。處方: 白芍15克,甘草9克,3劑。 第1劑頭煎服后痛減,3小時后煎渣再服,癥狀消失。僅服2劑,痛止而未復發。 按語:胃痛喜按,乃虛也;痛而抽掣,拘急也;以舌、脈之象,責之于肝也。故柔肝緩急,是為正治,當用芍藥甘草湯。2021/5/7119、 人的價值,在招收誘惑的一瞬間被決定。2022-3-82022-3-8Tuesd

6、ay, March 08, 202210、低頭要有勇氣,抬頭要有低氣。2022-3-82022-3-82022-3-83/8/2022 5:43:39 AM11、人總是珍惜為得到。2022-3-82022-3-82022-3-8Mar-228-Mar-2212、人亂于心,不寬余請。2022-3-82022-3-82022-3-8Tuesday, March 08, 202213、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2022-3-82022-3-82022-3-82022-3-83/8/2022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3月8日星期二2022-3-82022-3-82022-3-8

7、15、一個人炫耀什么,說明他內心缺少什么。2022年3月2022-3-82022-3-82022-3-83/8/202216、業余生活要有意義,不要越軌。2022-3-82022-3-8March 8, 202217、一個人即使已登上頂峰,也仍要自強不息。2022-3-82022-3-82022-3-82022-3-8(四) 腰冷痛案 醫案 范某某,男,60歲。因冬月擔水,不慎摔倒,扭傷腰部,當時疼痛劇烈,行走不便,自覺右側腰部有冷感。查局部無明顯腫脹,但第三、四腰椎右側有明顯壓痛,活動后右腰部痛甚,脈舌無變化。以芍藥甘草附子湯加乳香10克、沒藥10克,水煎服。并以生姜、蔥白共搗熱敷患處,服完

8、4劑痛止。 按語:年高體鈍行不慎,冬月扭腰經絡損,痛劇必用芍甘緩,腰冷還需附子溫,更加乳沒止疼痛,活血溫通一并斟。(五) 偏頭痛案 醫案 陳某某,男,45歲,1 974年6月2,日診。有偏頭痛史已五年余。近三月來,午后加劇抽掣疼痛,經顱骨攝片、腦電圖、腦血流圖及血脂等檢查,均無異常。診斷為神經血管性頭痛。先后服過川芎茶調散、杞菊地黃丸、血府逐瘀湯等,均無顯效。面潮紅,心煩,耳鳴,多夢,口干微苦,二便正常,舌尖邊紅、少苔,脈弦細略數。癥屬陰虧肝亢之候,處方: 白芍45克,甘草12克。6劑后,痛減,續服12劑,頭痛完全消失。二年后隨訪未再發作。(五) 偏頭痛案 醫案 按語:肝血不足,經脈失養,陽亢

9、上擾而致頭痛。心煩、多夢、舌紅少苔、脈弦細,肝血不足之候也;面紅、耳鳴、口苦,肝陽上亢之象也。用芍藥甘草湯養肝血而潛肝陽,頭竅得養,不被邪擾,則頭痛可愈。(六) 三叉神經痛案 醫案 羅某某,女,64歲,1964年7月12日初診。右側面頰陣發性劇痛已2周,經某醫院診斷為“二叉神經痛”。近來發作次數更加頻繁,每因吞咽或說話而引起劇痛,痛時閉目流淚,翹嘴咬牙,歷10余秒鐘可得暫停,旋止旋作,日漸精神萎靡,頭暈目眩,食飲皆廢,脈象緩大,舌上無苔,中見裂紋。投以養血祛風方(四物湯加細辛、鉤藤等)2劑乏效,乃改用芍藥甘草湯。處方 芍藥(酒炒)30克,甘草(蜜炙)12克。 服2劑后疼痛若失,惟感痛處尚有麻木

10、感。守原方續服2劑諸癥悉除7個月未曾復發。(七) 寒痹(風濕性關節炎)案 醫案 張某,男,56歲,1978年1月27日初診。一年前因防震露宿,右腿關節疼痛,遇冷加劇,得熱可減,診為“風濕性關節炎”,轉診四川、甘肅等地,中西醫多方治療效果不佳,病情逐漸加重?,F右腿強直冷痛,運動障礙,彎腰跛行,形寒肢冷,疲乏無力,面色眺白,日淡無味,食欲不佳,舌苔白膩,六脈濡弱。證屬寒痹。處方:(七) 寒痹(風濕性關節炎)案 醫案 赤白芍、甘草各30克,附子15克,水煎服。 服后諸證逐漸減輕,服藥期間曾自覺右腿肌肉跳動掣痛,后自行緩解,原方附子量漸增至30克, 又服藥1余劑,病愈八九,經善后調理痊愈。追訪數年,未

11、再復發。 按語:本案寒痹,乃營衛不和,陰寒凝滯所致,故用調和營衛、溫經止痛之芍藥甘草附子湯治之。錢滿云:“芍藥酸收,斂汗液而固營陰;附子辛熱,補真陽以強衛氣;甘草扶植中州,調和營衛。所謂溫經復陽之治也?!保ò耍?吐血(消化性潰瘍出血)案 醫案 韓某某,男,40余歲。宿患消化性潰瘍已4年,脘痛時輕時重,因飲食過急和郁怒致胃絡受傷,吐血盈碗,脘痛,脈弦。證屬胃絡受傷,肝旺上逆。治宜柔肝緩急,護胃止血。處方:白芍15克,甘草9克,白及30克,濃煎,頻頻緩服。 服1劑后,吐血減少。連服2劑,吐血全止,脘痛消失。(八) 吐血(消化性潰瘍出血)案 醫案 按語:起于郁怒和飲食過急,肝氣犯胃,胃絡損傷而吐血,

12、故用芍藥甘草湯柔肝緩急以治本,加白及降逆止血以治標,標本同治則氣平而血止。(九) 呃逆案 醫案 一王姓老翁,呃逆連聲,日夜不止,以致飲食減少,夜不能寐,連續三晝夜,深以為苦。日更數醫,迭進丁香柿蒂湯、旋覆代赭湯,均未見顯效;又以指甲放入煙管中吸之,即時呃止,少頃又發,再用則無效。先祖父診其舌尖無苔,口干少津,脈弦細數,陰虛之象已顯。以脾土之陰受傷,致肝木上犯,上升無制,呃逆之所由作也。(九) 呃逆案 醫案 醫學啟源謂芍藥“瀉肝補脾胃”,成無己謂“甘草以生陽明之津,芍藥以和太陰之液,此用陰和陽法也”。 白芍藥30克,生甘草15克,煎湯頻頻服之。盡劑而呃逆已止。因舌津未還,原方加鮮石斛(先煎)15

13、克,再進一劑,卒未復發。 按語:肝陰不足,木氣亢盛,挾土氣而上逆也,治宜酸瀉肝補,伐肝益胃。治陰虛呃逆,法見東垣、丹溪書。(十) 肛裂案 醫案 李某,女,32歲。大便干燥半月,5日前大便干燥更甚,便后肛門疼痛伴少量鮮血,以后每次便后均感肛門劇痛及有少量鮮血,其疼痛歷經3小時方緩解。肛門檢查:肛門后正中位有一梭形裂口,深及皮膚全層,色鮮紅,牽拉裂口時有少許滲血并覺疼痛。診斷為急性肛裂,給芍藥甘草湯: 白芍50克,甘草12克,水煎服。 次日大便軟,肛門疼痛減輕,繼進1劑,便軟痛止。5日后復查肛門,裂口已愈合。(十) 肛裂案 醫案 按語:肛裂病人常以大便疼痛就診,對急性肛裂的治療應以潤便和止痛并舉,

14、止痛則以緩解痙攣為先。芍藥甘草湯具有上述兩種作用,作為主方應用于臨床,效果滿意。據報道,一般于藥后即可達到便軟痛止,裂口亦漸愈合。常用量為白芍40-60克,甘草12克,或加火麻仁24克以增強潤便作用。(十一) 便秘案 醫案 李某某,男,6歲,1988年4月2日診。近三年來大便干結如羊糞,數日一行,臨廁努掙汗出,心慌氣短,西醫常用果導片以解燃眉之苦。診見:舌質淡黯,苔薄白,脈弦細而澀。診斷:老年性便秘。治宜益氣養血,潤腸通便。處方; 生白芍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3劑藥盡,大便通。10劑后,大便軟硬適度,日便一次。隨訪一年,大便正常。(十一) 便秘案 醫案 按語:本經疏證云:“芍

15、藥能入脾開結”,“芍藥合甘草以破腸胃之結”。據臨床觀察,本方確有通便開結之效,尤對年老體弱,氣血不足者為佳。(十二) 睡中齘齒案 醫案 張某,男,5歲,1984年9月4日就診?;妓旋^齒余,經驅蛔、清胃泄熱等治療無效。證屬筋脈拘攣之風證。擬柔肝緩急,解痙祛風。處方:醋制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蟬蛻10克。 3劑后齘齒減輕,繼服3劑告愈。以后偶爾復發,仍服此方即愈。 原按曰:曾以大劑芍藥甘草湯治一小兒腿攣轉筋,不意患兒所患睡中齘齒亦隨之霍然。因思小兒齘齒一證,當屬筋脈攣急所致,即試以大劑芍藥甘草湯加蟬蛻治之,每多獲效。限于病案資料尚少,仍需作進一步臨床觀察。(十三) 足部瘍毒案 醫案 1956年秋間,先父左足外踝上15厘米處許,生一膿皰,皰之邊緣色黑,四周發熱腫痛。當即排出膿汁,用九黃丹撒患處,外貼安慶膏,并內服仙方活命飲,以期清熱解毒。服后效果杳然,腫痛日甚,膿汁不絕,未及一周,潰爛面積橫約12厘米,縱若9厘米,腫勢上至膝,下至趾。夜寢時偶有譫語,但醒時神識無異,飲食便溺亦正常。(十三) 足部瘍毒案 醫案 處方:赤芍藥24克,生甘草15克,日服2劑。 連服2日,腫痛消退尚緩,深思其故,知系赤芍僅長于活血,而清熱之力不足。乃于前方加金銀花45克,仍日服2劑。3日后,發熱腫痛大減,遂改為日服1劑。服5劑后即停內服藥,迨膿盡撒九黃丹,患處發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