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網絡文件存儲NASVG8安裝配置及維護手冊_第1頁
EMC網絡文件存儲NASVG8安裝配置及維護手冊_第2頁
EMC網絡文件存儲NASVG8安裝配置及維護手冊_第3頁
EMC網絡文件存儲NASVG8安裝配置及維護手冊_第4頁
EMC網絡文件存儲NASVG8安裝配置及維護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EMC 網絡文件存儲NAS VG8 安裝配置及維護手冊2015年8月20日目錄前言1一、block部分21、RAID的建立22、LUN的建立53、鏈路74、存儲組8二、DM端口配置101、Devices102、Interface12三、文件系統配置141、DM認空間142、建立文件系統15四、建立NFS171、NFS存儲端操作172、NFS主機端操作20五、建立CIFS221、前期準備工作222、配置不帶域的CIFS233、配置帶域的CIFS30前言關于NAS的配置,個人感覺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是普通的block部分。第二是DM端口配置。第三是文件系統配置。第四是主機端操作配置block是提

2、供一個存儲空間(RAID或者POOL),讓DM使用。而DM相當于一個主機,DM認到block提供的空間(Rescan)后,建立成文件系統(film system),然后共享出去(Sharing)。DM共享文件走數據用的幾個網絡端口也需要咱們定義類型(Device)與IP(interface)一、block部分1、RAID的建立在登入系統后,左擊Storage,然后點擊Storage configuration,在點擊Storage pool.在RAID選項卡下左擊“Create”新建一個RAID組。在“RAID type”下可以選擇RAID類型,然后左擊“Manual”然后“Select”可以

3、自定義選擇用哪幾塊盤做RAID組。在彈出的窗口中,把需要在一起建RAID的盤移到右邊,然后點擊”OK”,RAID組就建成了。NAS與普通block建RAID不同的是,每種類型的盤都有自己固定的RAID類型,而且盤的數量也有嚴格限制。具體的限制如下圖:不按照這個標準建RAID組,在后面DM是無法認到存儲空間的。所以一定要注意。2、LUN的建立在剛剛建好的RAID上右擊,在選擇“Create LUN”即可建立一個“LUN”,左擊后,會彈出這個窗口。LUN的大小選擇“MAX”數量選擇“2”。然后選擇“Advanced”選項卡,將這兩個LUN的歸屬選為“Auto”這樣新建的兩個LUN會依次綁在SPA與

4、SPB兩個控制器上。NL SAS盤在創建LUN的時候,不能選擇把LUN分給兩個控制器,應該只走一個控制器。大家一定要注意。3、鏈路在block中,需要咱們手動注冊鏈路,認主機。在NAS里,DM相當于block的主機,鏈路是已經注冊好的,咱們可以左擊“Host”然后左擊“Connectivity Status”檢查一下各種鏈路的情況。在彈出的窗口中,可以看到,四條鏈路的狀態都是正常的。4、存儲組鏈路確認無誤后,需要把LUN加入到存儲組里,然后映射給主機,這里的主機也就是指DM。映射的方法為,點擊上面的“Hosts”然后左擊“Storage Groups”在下面的界面中,會看到一個叫“filest

5、orage”的存儲組,這個是NAS自帶的存儲組,剛剛建的LUN就需要添加到這個存儲組里面。方法為左擊“Connect LUNs”然后會彈出下面的界面。在這個界面,把需要加入到存儲組的LUN選定,然后點“Add”。注意,分給NAS的LUN的Host ID必須大于等于16,小于這個會造成NAS認不到盤。組里面本身帶的名字很怪的LUN是存放系統文件的,千萬不能動,如name是“LUN 4090”的那種LUN,就不能動。至此,NAS的block部分就算做完了。二、DM端口配置1、Devices在“Settings”中選擇“Network”然后選擇“Settings For File”之后點到“Devi

6、ces”選項卡左擊“Create”可以新建一個“Devices”。Data Mover:用默認就行。Type:Ethernet Channel代表負載均衡(推薦) Link Aggregation代表鏈路聚合 Fail Safe Network代表主備切換 (具體選擇哪種模式,還是根據用戶現場而定)Device Name:可以自己輸入端口的名稱。10/100/1000 ports:勾選哪個,就代表將哪幾個端口選在一起。推薦全選。Speed/Duplex:選擇接口速率,速率不一樣的接口之間是不能連通的。為了免去配置端口速率,直接選擇“auto”就OK了,又快有準確。2、Interface在左邊的

7、導航欄中選擇Interface標簽,會出現以下界面。左擊“Create”。會彈出以下界面。Data Mover:使用默認設置就行Device Name:選擇上一步剛剛創建的Device所起的名字。Address:輸入客戶將來要走數據的IP地址。Name:自己起一個就行,和前面“devices”的名字一樣就可以。Netmask:子網掩碼應該是自動生成的,確認一下。其它的默認,interface就配置完成了。至此DM端口配置也就完成了。三、文件系統配置1、DM認空間在“storage”中選擇“storage configuration”再左擊“storage Pool for file”在界面中左

8、擊“Rescan Storage System”來讓DM認空間。nas_disk -discovery y 認到空間后,該界面會出現一個“clarss-archive”的東西。它出來后,代表DM已經認到空間。注意,同一種類型的硬盤,就算做了很多種類型的LUN,在這里只會出現一種“clarss-archive”。也就是說,這里“clarss-archive”的數量與硬盤類型的數量有關。2、建立文件系統在“storage”中左擊“storage configuration”在左擊“film system”會進入如下界面。左擊“Create”然后彈出下面的窗口。Create Fr

9、om:代表從哪里來的空間建立的文件系統。因為上面咱們建立的是RAID組,RAID與POOL都隸屬于storage pool。然后咱們把storage pool的空間分給DM,所以,這里選擇“storage pool”。還有一種方法是用VIA建立的“meta volume”如果是用這種方法給DM認盤,這里就要選擇“meta volume”File System Name:填寫文件系統名稱,可以自己起,但注意不要用一些NAS內部可能會用的關鍵字。Storage Pool:選擇之前創建好的存儲池(也就是storage Pool for file里邊出現的那個)。Storage Capacity:文件

10、系統容量,可參考Storage Pool中的數值,單位是MB然后其他的全都選擇默認就行了。左擊“OK”之后,可以看到名字是“xiaoying”的文件系統(film system)建好了。四、建立NFS1、NFS存儲端操作在“storage”中選擇“Shared Folders”后點擊“NFS”在這個界面中,就能建立NFS了。點擊“Create”彈出如下對話框:File System:選擇要建成NFS的那個文件系統的名字Readonly Hosts:在這里輸入哪個主機要mount的IP。然后哪個主機就對這個文件系統有只讀權限。Read/Write Hosts:在這里輸入哪個主機要mount的IP

11、。然后哪個主機就對這個文件系統有讀寫權限。Root Hosts:在這里輸入哪個主機要mount的IP。然后哪個主機就對這個文件系統有Root權限。Assess Hosts:可不填多臺主機的IP可以用冒號分開。配好后,左擊“OK”NFS就配置完成了。然后就轉入主機端進行操作。2、NFS主機端操作先ping一下業務端地址,也就是在配置interface時的那個IP。如果是通的話,就可以mount了。在Radhat主機端配置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mount 192.168.125.16:/xiaoying /xiaoyings其中,192.168.125.16代表業務端地址(i

12、nterface)。Xiaoying代表文件系統(film system)。Xiaoyings代表主機端的mount點(就是主機端的一個文件夾)。在mount成功后,可以用df來做測試。至此NFS在Radhat主機端操作完成。解除mount就是在原來mount的命令前面加個U。例如:rootlocalhost /#umount 192.168.125.16:/xiaoying /xiaoyings五、建立CIFS用EMC存儲配置CIFS比配置NFS要難一些。因為咱們的DM是一臺linux主機,用的是NFS,所以配置NFS就很簡單。而客戶如果需要CIFS,咱們就需要把咱們的DM虛擬成一個CIFS

13、類型的主機,這就要多做一步配置CIFS server的操作。1、 前期準備工作首先,在storage中的Shared folders中選擇CIFS,然后在屏幕的右邊會看到“Configure CIFS”點擊它,就能啟動CIFS服務。然后回彈出下面的窗口。給CIFS Service Started打上勾,然后“OK”就行。2、 配置不帶域的CIFS在“CIFS Servers”界面中,左擊“Create”然后會彈出下面的窗口。Server Type:沒有域的情況下選擇“Standalone”。NetBIOS Name:自己給DM虛擬出來的CIFS SERVER起一個名字。Workgroup:自定

14、義一個工作組名稱,默認為workgroup。和NetBIOS Name相同也行。Set Loca lAdmin Password:CIFS服務中管理員的初始密碼,需要在第一次登陸后修改。Confirm Admin Password:重復輸入初始密碼。Interfaces:選擇剛創建的虛擬網口IP。之后按“OK”就可以了。至此,咱們的虛擬CIFS服務器就配好了,下一步可以share出去了。選擇到“CIFS”選項卡。然后點擊“Create”。會彈出下面的窗口。CIFS Share Name:輸入自定義共享名稱,這個名稱在進行網絡映射時需要提供。File System:選擇需要進行共享的文件系統。P

15、ath:輸入文件系統的根路徑。CIFS Servers:勾選已創建的CIFS Server。設置完成后點擊“OK”。至此不帶域的CIFS在存儲端的操作就完成了。然后轉到主機端。在主機按“ctrl+alt+delete”可以彈出更改密碼的界面。然后點選“更改密碼”。在彈出的界面中更改密碼。登錄到:填寫業務段地址,也就是interface。比如填寫“192.168.125.16”.舊密碼:填寫在存儲端配置CIFS server時輸入的密碼。新密碼:這是以后客戶mount到CIFS時要用的密碼,要記住。確認新密碼:再輸入一遍新密碼。然后按“確定”。回到桌面上,點擊“開始”然后“運行”。輸入業務段地址

16、(interface)。用戶名:填寫主機的登錄時用的用戶名。密碼填剛剛改的密碼。然后就能看到咱們共享文件夾了。3、 配置帶域的CIFS配置帶域的CIFS,首先要先將DNS Domian與DNS Server,這些可以向客戶要,千萬不要填錯,填錯可能導致存儲無法加入到域里。配置DNS的位置在Networker,Settings for file里。后來發現,在storage中的Shared folders中選擇CIFS。然后也可以選擇DNS選項卡。然后也可以做同樣的配置。在“CIFS Servers”界面中,左擊“Create”然后會彈出下面的窗口。Server type:帶域的要選擇windows2000 windows2003 windows2008Windows2000:是起一個虛擬CIFS主機的名字。隨便起一個就行。Domain:從客戶那里要到Domain,然后填好。Join the domain:要打上勾才行。Domain Admin User Name:要填DNS服務器登錄時的用戶名。Domain Admin Password:填DNS服務器登錄時的密碼。Interfaces:選擇剛創建的虛擬網口IP。然后其他全都選擇默認就行。之后“OK”就行了。這是配置好CIFS Server的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