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應用PUFF進行放大器匹配設計溫卓明(一) 目標:利用PUFF程序提供的FHX04器件設計一個中心頻率為5.0GHz的放大器。要求功率盡可能大,帶寬盡可能寬。注意:按照理論,只有在放大器輸入反射系數近乎為零,輸出端,共扼匹配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達到增益最大。其中輸入輸出電路采用最簡單的T型微帶匹配電路。(二) 主要過程:1、 設計放大器輸入匹配電路,使得S11盡可能小;2、 設計放大器輸出匹配電路,使得放大器的S21盡可能大和S11盡可能小;3、 檢查輸入匹配電路的設計,優化輸入匹配電路;4、 仿真結果分析;(三) 具體過程:1、 啟動PUFF:開始®程序®windows資源
2、管理器®D(Puff軟件所在硬盤)®Puff文件夾®Puff.exe,界面如下: PUFF, Version 2.1 Copyright (C) 1991 Scott W. Wedge, Richard Compton, and David Rutledge (C) 1997, 1998 Andreas Gerstlauer System Detected: Operating Parameters: DOS version: 5.0 Working memory: 355k Graphics: VGA Overlay memory: EMS Press Esc
3、to abort, any other key to run Puff 按任意鍵,進入PUFF的啟動畫面消息窗口提示,意思是基片尺寸(F4窗口中S 50mm)比F3窗口中“tline 50W 90°”中表示的l/4還小,因為F4中“fd 300.00MHz”,波長為1000mm,l/4為250mm,比基片線度50mm還大,基片上布置不下l/4傳輸線。為此按向右方向鍵。使tline長度為10°,即“b tline 50W 10°”,這樣系統可進行下一步操作了。(通過修改setup.puf可以修改初始化值,記事本可以打開的)2、 初始化設計: 按F4,激活F4窗口;移
4、動光標修改F4窗口內的制版參數:“Zd 50.000W”表示接到端口的傳輸線特征阻抗為50W“fd 5.000GHz”表示工作的中心頻率為5.00GHz“er 10.20”表示基片介電系數“h 1.27mm”表示基片厚度“s 25.40mm”表示基片線度 按F3,激活F3窗口;移動光標修改F3窗口的內容:“a device fhx04”表示使用器件fhx04,這個器件是PUFF程序自帶的。“b tline 50 60°”表示一段60°長,阻抗為50ohm的理想傳輸線;“c tline 50 60°”表示一段60°長,阻抗為50ohm的理想傳輸線;“d t
5、line 50 60°”表示一段60°長,阻抗為50ohm的理想傳輸線;“e tline 50 60°”表示一段60°長,阻抗為50ohm的理想傳輸線;3、 初步設計輸入匹配電路: 按F3,修改第二行參數,改為:“b tline 50?60°”表示要對b傳輸線進行參數掃描; 按F1,激活F1窗口,進行Layout;這個時候,F1窗口會出現一個“×”; 按“a”鍵,選中a器件(即fhx04晶體管),這時第一行被點亮; 按“向左”方向鍵,把a器件布下來; 按“2”數字鍵,把a器件的右端和2端口連接起來; 按“向右”方向鍵,把“×
6、”移動到a器件的左邊; 按“b”鍵選中b傳輸線,這個時候第二行“b tline 50?60°”被點亮; 按“向右”方向鍵,布下b傳輸線; 按“1”數字鍵,連接b傳輸線的左端和1端口; 按F2鍵,移動光標,修改以下參數:“Points 200”表示顯示200的數據點;“S11”表示顯示S11參數;“S22”表示顯示S22參數;“S12”表示顯示S12參數;“S21”表示顯示S21參數;“仿真圖縱坐標-5030dB”表示S參數的模的顯示范圍是-50dB到30dB;“仿真圖橫坐標0.0360”表示b傳輸線的掃描范圍是0°到360°; 按“p”查看仿真結果; 按“Tab”
7、鍵,把阻抗圓改為導納圓圖; 移動“Page Up”、“Page Down”鍵,使得S11旋轉到g1的等g圓上,記錄下現在b傳輸線的長度; b長度變化圓與g1的等g圓的交點b的長度:61.5075°;這里取62°;b傳輸線的優化結果 按F3,激活F3窗口,修改第二、第三行的內容:“b tline 50 62°”把計算出來的結果取代b傳輸線長度;“c tline 50?60°”表示要對c傳輸線進行長度的掃描,優化; 按F1,激活F1窗口; 按“向下”方向鍵,布下c傳輸線; 按F2,激活F2窗口; 按“p”顯示仿真結果; 按“Page Up”、“Page Do
8、wn”鍵,選定仿真結果為S21最大,S11最小的點,并記下改點下,c傳輸線的長度;從F2窗口可以讀出c的長度為70.5528°,這里取71°。c傳輸線的優化結果 按F3,激活F3窗口,修改第三行為:“c tline 50 71°”這樣放大器輸入端的匹配電路設計,初步完成。4、 放大器輸出端匹配電路設計: 按F3,激活F3窗口; 按方向鍵,移動光標,把第四行參數改為“d tline 50?60°”,這表示要對d傳輸線進行長度掃描; 按F1鍵,激活F1窗口; 按方向鍵使得 “×” 移動到a器件的右端(具體為向上向右向右); 按“Shift+2”,消
9、除a器件和2端口的連接; 按“d”鍵,選擇d器件,這時,d器件被點亮; 按“向右”方向鍵,布下d器件; 按F2,激活F2窗口; 按“p”顯示仿真結果注意:從仿真結果來看,d傳輸線并不能夠改善放大器的增益,可以取任何長度,甚至不用d傳輸線。d傳輸線的優化結果 按F3,激活F3窗口,修改第四、五行參數,改為:“d tline 50 25°”因為d傳輸線對系統的增益不起任何作用,所以這里隨便取一個值;“e tline 50?60°”表示要對e傳輸線進行長度的掃描,優化; 按F1,激活F1窗口,并把“×”移動到d傳輸線的最右端; 按“e”鍵,選擇e傳輸線,這時,e傳輸線被
10、點亮; 按“向下”方向鍵,布下e傳輸線; 按F2,激活F2窗口; 按“p“查看仿真結果; 按“Page Up“、”Page Down“鍵,查看S21最大,S11最小的點;從F2窗口內可以讀出e傳輸線的計算結果是195.3769°,這里取195°;e傳輸線的優化結果 按F3,修改第五行為:“e tline 50 195°”,即把計算結果代入e傳輸線的長度;這樣,輸出匹配電路設計完畢。5、 輸入匹配電路的設計優化: 按F3激活F3窗口,把第二行參數改為:“b tline 50?62°”表示要對b傳輸線的長度進行掃描; 按F2,激活F2窗口,把Points的
11、點數改為“Points 500”這樣表示可以顯示500點的數據,會使得設計精度更高。 按“p”鍵顯示仿真結果。 按“Page Up”、“Page Down”鍵查看S21最大,S11最小的點。經比較發現,b傳輸線是62°長的時候,S21最大,S11最小; B傳輸線的最優長度是62.0441°,這里取62°a傳輸線最優化最后結果 按F3,激活F3窗口,把第一,第二行改為:“b tline 50 62°”把仿真結果放入b傳輸線的參數中;“c tline 50?71°”表示要對c傳輸線的長度進行掃描; 按F2鍵,激活F2窗口; 按“p”顯示仿真結果; 按“Page Up”、“Page Down”鍵,查看S21最大,S11最小的點。C傳輸線的最優長度從這里讀出來是:70.7014°,取71°c傳輸線的最終優化結果6、 最后仿真結果: 按F3,激活F3窗口,把第五行的參數改為:“c tline 50 71° 按F2,激活F2窗口,把“仿真結果的橫坐標改為:4.5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四川長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塑壓輔助工等崗位108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九年級數學下冊 第27章 圓27.2 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3切線第2課時 切線長定理與三角形的內切圓教學設計 (新版)華東師大版
- 中考專題之勾畫隱圓,破解最值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下冊
- 2024四川省水電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公開選聘所屬公司財務總監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專題03 情境補寫考點(教案)2025年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滿分寶典 學案
- 九年級數學上冊 第23章 圖形的相似23.6 圖形與坐標 2圖形的交換與坐標教學設計 (新版)華東師大版
- 55018《計算機控制技術(第2版)》于海生版本教學大綱
- 化學九年級上冊第1節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教案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第五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七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教學設計
- 名著導讀 西游記
- 靜脈給藥錯誤演練腳本
- IE動作MOD法培訓資料
- 一汽解放維修手冊說明書
- 禽流感人流感人間禽流感培訓課件
- MT 191-1989煤礦井下用橡膠管安全性能檢驗規范
- JJF 1319-2011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校準規范
- GB/T 4857.4-2008包裝運輸包裝件基本試驗第4部分:采用壓力試驗機進行的抗壓和堆碼試驗方法
- GB/T 25174-2010飼料添加劑4,7-二羥基異黃酮
- GB/T 17421.2-2000機床檢驗通則第2部分:數控軸線的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的確定
- GB/T 17311-1998標準音量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