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燈控制電路設計_第1頁
霓虹燈控制電路設計_第2頁
霓虹燈控制電路設計_第3頁
霓虹燈控制電路設計_第4頁
霓虹燈控制電路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武漢理工大學電工電子基礎強化訓練說明書目錄引言 21設計意義及要求 31.1 設計意義 31.2 設計要求 32方案設計 42.1 設計思路 42.2 方案設計 42.2.1 仿真軟件介紹 42.2.2 設計方案一電路圖 52.2.3 設計方案二電路圖 62.3 方案比較 73部分電路設計 83.1 脈沖信號產生電路設計 83.2 紅.綠燈控制電路設計 93.3 藍燈控制電路設計 113.4 紅綠藍三色燈電路 114調試與檢測 124.1 調試中故障及解決方法 124.2 調試與運行結果 125仿真操作步驟及使用說明 13結束語 14參考文獻 15附錄電路圖 16本科生電工電子基礎強化訓練成績

2、評定表 18自從發明燈泡以來,各種各樣的燈被發明出來,各種各樣的彩燈也開始出現。直到1898 年6月,霓虹燈被英國化學家拉姆賽發明了出來。現代都市的夜晚,隨處可見五彩繽紛的霓虹燈。每當夜幕降臨時,華燈初上,五顏六 色的霓虹燈就把城市裝扮得格外美麗。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些霓虹燈都是按照一定的 規律變化的。那么,怎樣才能控制這些霓虹燈按照這些規律變化呢?這次,我們就設計了 一個簡單的霓虹燈控制電路,控制一串彩燈按照一定的規律閃爍。231設計意義及要求1.1 設計意義作為電氣專業的學生,我們對電工電子都應該有一定的了解。 之前,已經學習過了電 工電子實習的課程,對電工和電子的一些相關知識有了感性認

3、識,加深了電類有關課程的 理論知識,熟悉了一些電工及電子常用元件及其基本性能;掌握了電子元件的焊接、電氣 元件的安裝、連線等基本技能。但是,這只是一些基礎,我們應該學會根據所學的知識自 己設計出能夠實現一些簡單功能的電路。 因此,我們要參加這次的電工電子基礎強化訓練。參加這次強化訓練,不僅加強了我們對電工電子的認識和了解,而且,使我們對電路 原理.數電.模電的知識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在設計過程中,不僅培養了我們靈活運用所 學知識的能力,還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1.2 設計要求1)現有9只彩燈,紅綠藍紅綠藍紅綠藍, 排成一條直線,設計一控 制電路,要求彩燈能實現如下追逐圖案;2)紅綠2種燈

4、從前往后驅動點亮閃爍,每 0. 6秒往前進一步;3)藍燈從后往前驅動點亮閃爍,每 0. 6秒進一步;4)霓虹燈控制工作狀態按照上述 2至3步自動重復循環,另外,還可以自行編制各 種彩燈追逐圖案。2方案設計2.1 設計思路根據設計要求,紅綠兩種一共六個燈從前往后點亮閃爍,藍燈三個從后往前點亮閃爍。因此,電路可以分為脈沖信號發生電路和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又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 控制紅綠六個燈,一部分控制三個藍燈。電路系統框圖如圖2.1所示。脈沖信號為周期0.6秒的方波,可以用555芯片為基礎設計出來。燈要依次點亮閃爍,因此控制電路采用 4位雙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來進行設計。紅.綠燈一共六個,

5、具控制電路采用兩個74LS194芯片串聯而成8位移位寄存器實現。藍燈三個,具控制電路用一塊 74LS194芯片即可實現。圖2.1 系統框圖2.2 方案設計2.2.1 仿真軟件介紹Multisim 是美國國家儀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 Windows為基礎的仿真工具,適 用于板級的模擬/數字電路板的設計工作。它包含了電路原理圖的圖形輸入、電路硬件描 述語言輸入方式,具有豐富的仿真分析能力。工作頁面如下圖所示2.2.2 設計方案一電路圖vce設計方案一是個人方案。脈沖信號由NE555S片構成的多諧振蕩電路產生,脈沖信號周期 0.6秒。74LS194工作在右移工作狀態。紅.綠燈控制電路部分,兩芯片

6、9管腳均接“1”,使芯片工作在右移狀態;芯片1的SR 端接“1”,芯片1的Q3輸出端接到芯片2的SR端,芯片1.2的ABCD俞入端分別接 “01111111”,構成8位移位寄存器;寄存器在上升沿觸發后輸出狀態為 “01111111”,在連續脈沖信號上升沿的觸發下,由于芯片1的SR端接“1”,寄存器輸出依次變為“10111111” “11011111” “11101111” “11110111” “11111011”;當輸出為 “11111011” 時,兩芯片 S0.S1端輸入同時變為“1”,寄存器切換到置數的工作狀態,由于輸入為“ 01111111”,脈沖信號 上升沿觸發后,寄存器輸出變為“0

7、1111111”,之后不斷循環變化。寄存器輸出通過非門依 次連接到紅.綠燈,紅.綠燈便從左到右依次閃爍。藍燈控制電路部分,由于藍燈只有三個,一塊74LS194芯片即可,原理同紅.綠燈控制 電路類似,只是QA.QB.QCK次從右往左接三個藍燈,即可實現藍燈從右到左依次閃爍。2.2.3 設計方案二電路圖V8-1- BW一IhSiSjmTU 1AL11LED1LI-MLE0r LECHL EG9LEM Ll;D3l£EKLEEH LEDl«i=D1WU13 0R2.531 NQT1< 、0 >10o6llWS> WOiQ100100 100Q4-德設計方案二是小

8、組方案此方案設計增加了一紅一綠一藍三個燈,十二個燈同樣按照紅綠藍的順序排列,變化規律不變。方案二脈沖信號發生電路依舊采用 NE555S片構成的多諧振蕩電路。方案二控制電路使用74LS160計數芯片和3-8線譯碼器74LS138構成;74LS160實現 從0到7的計數功能,輸出二進制信號給 3-8線譯碼器,譯碼器Y0-Y7依次輸出“01111111”到“11111110'的信號,通過非門接到八個紅.綠燈,八個紅.綠燈便從左 到右依次點亮閃爍。根據變化規律,每個藍燈都跟隨某兩個紅 .綠燈變化,因此將對應的 紅.綠燈的輸入信號通過與門接到藍燈,便可實現藍燈從右往左依次點亮閃爍。2.3 方案比

9、較設計方案一和二的脈沖信號產生電路采用了同樣的 555多諧振蕩電路。方案一使用了 4個芯片和11個非門,方案二使用了 3個芯片9個非門和4個與門, 但方案二的電路中有12個燈,由此可見方案二更簡單實用一些。方案一 555多諧振蕩電路輸出的脈沖信號源要提供給三個芯片,信號傳輸過程中容 易失真,而方案二只需要提供給一個芯片做脈沖信號,信號更穩定。其次,由于方案二所用芯片比較少,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電路出錯或損壞的幾率比 較小。3部分電路設計3.1 脈沖信號產生電路設計脈沖信號由基于NE555芯片構成的多諧振蕩電路產生NE555S片內部結構圖和真值表唯/一-且11 15gR 口THTRaJ %0XXX

10、X尋通0101導通0 J1<4211原態感念11<lj/ .3 CC10故止1NE55闔成的多諧振蕩電路多諧振蕩電路輸出方波信號,信號周期 T=0.7(R1+2R2)C2設計要求信號周期 0.6s,因此R1=8.2k歐,R2=39k歐,C2=10微法3.2 紅.綠燈控制電路設計采用4位移位寄存器74LS194芯片74LS194管腳圖0 12 3 SDQ Q Q Q1 Rs cR o 1 2 3 L p3bd D D dslc16.I J I I. I 1 I IVccQ0 Qj Qa Q5CPSi74LS19474LS194真值表TRUTH TABLE0FG RATINGINPUT

11、SourruTCPMRSI勃DB良DSL口巾8QjR”對XLXXXXXLLILHcMd <Do MorningXHUhore 2)i (Note- 2)XXX%QlqzqaShift Lett*.Hl(NW 3)X1K41粼。3LrHhi(N«t* 2)XhXQi,12qsHShftRMTH13士 君h1XXLAiM2+-Hl(h*de &hhXH*聃皺P»itei LoadTHhhXX%丸電的NOTES:1i H := High Wltsg*h High watog Le«i Qnt Set-up He Pri« To The Lw 蛉

12、H«gh OoL - L9w 憫陽* L.ELI = Lcrw Wltagt L-ml 0o» $<i-up Trnw Poor |p th* L* g H中 Cl«K 一皿曲5.%- Lcer Cum LdEefi Ihdule the SLhIe of Ehe Referer oed Input or oulpuEk One S«4-ijp Tme Pr<» 匕 Ihe Low To High ClodiTramMSidnX = LkmlCm.F = TransjtjDFi from Low to H 仲 L&.el2

13、Th* Hfh 2 Law uranwi-tcm erf th* SO and】 SI Inputs b th- CD74HC1W CD74HCT1-&4 ihoukU only plan Mil- CP High fgrCm田Mi酬學Qm僚15DI¥k> ei非門可采用74LS04芯片74LS04管腳圖和真值表RI RJ n?m FiJ M4>J L>J r°i Ld lllLd Ld Ld djuInputOutputAYL HH LH - High Lolc Lev&IL - Low Logic Level控制電路如下圖74LS194

14、C工作原理:兩芯片9管腳均接“1”,使芯片工作在右移狀態;芯片 1的SR端接“ 1”,芯片1的 Q3輸出端接到芯片2的SR端,芯片1.2的ABCD俞入端分別接“ 01111111”,構成8位移 位寄存器;此時,寄存器初始輸出狀態為“ 01111111”,在脈沖信號上升沿的觸發下,由于 芯片 1 的 SR端接 “1”,寄存器輸出依次變為 “10111111”“ 11011111”“11101111”“ 11110111” “11111011”;當輸出為“11111011”時,兩芯片S0.S1端輸入同時變為“1”,寄存器切換 到置數的工作狀態,由于輸入為“01111111”,脈沖上升沿觸發后,寄存

15、器輸出變為“01111111”,之后不斷循環變化。寄存器輸出通過非門依次連接到紅.綠燈,紅.綠燈便從 左到右依次閃爍。3.3 藍燈控制電路設計原理同紅.綠燈控制電路類似。AL3.4 紅綠藍三色燈電路由于設計的寄存器電路輸出相當于低電平有效,因此每個燈前面都需要加一個非 門,將有效的低電平轉換成高電平,使對應的燈亮。除此之外,為防止發光二極管燒壞,每個發光二極管都要串聯一個限流電阻,這里 選用100歐的電阻。R& 100R11O段-XR11OD3XXL唆閆, R91OOD8(7, LfelY: 8006R 1. D tR7100D2*a 二 L.LEEy4調試與檢測4.1 調試中故障及解

16、決方法開始,設計的電路圖的發光二極管部分,發光二極管正極接了vcc負極依次直接接在了寄存器的輸出端,運行后發現,燈不亮或者只亮一兩個。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發光二極管負極和寄存器輸出端均為輸出,不能接到一起,因 此,將發光二極管正極接非門然后接到寄存器輸出端,發光二極管負極接地。再次運行, 發現每次循環的最后一個燈亮的時間比較長。查閱資料后分析原因發現置數端輸入接錯了, 應該按照如下方法接:紅.綠燈控制電路 兩個芯片置數端S1應接非門后接到芯片2的QB輸出端;藍燈控制電路部分芯片 S1接非 門后接到芯片的QC輸出端。將錯誤按照上述方法修改后再次運行,發現仿真運行結果正常。其次,調試過程中發現,點

17、亮的彩燈在切換到下一個時切換的瞬間上一個彩燈會頻率 極快的閃爍幾下。思考討論后認為是芯片輸出的方波信號不足夠穩定,之后給發光二極管 串聯上限流電阻后,閃爍消失,恢復正常。4.2 調試與運行結果將故障解決后,調試與運行結果正常:紅.綠六個燈從左到右依次點亮閃爍,三個藍燈從右往左依次點亮閃爍。說明設計方案符合要求,設計成功。5仿真操作步驟及使用說明運行時,首先將開關S1閉合,然后點擊軟件的運行按鈕即可進行仿真運行?;蛘呦赛c擊軟件的運行按鈕,然后再將開關 S1閉合。要結束仿真運行,點擊軟件運行停止按鈕即可。印口目前,人類社會已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世界各國的競爭日趨激烈,而競爭的根本 就是人才的競爭,

18、特別是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的競爭。我國當今正處在建設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時代,這“必將是知識不斷創新,新事物、新業績不斷涌現的 時代,必將是百舸爭流,人才輩出的時代” 。21世紀的中國需要高素質的創新人才,而 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生產和傳播新知識、新思想的重要基地。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具有創新精神。而這次電工電子基礎強化訓練,要求我 們采用不同的方案設計出具有同樣功能的電路。而且沒有可以參考的電路,只能根據自 己所學的知識并將其加以整合,設計出所要求的電路。這,就極大地鍛煉了我們的創新 能力。除此之外,在設計過程中,我們自學了仿真軟件的使用,也查閱了很多資料,同 時,要與小組成員互相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加強了自 學能力,還培養了團隊合作能力。1吳友宇.數字電子電路與邏輯設計.科學出版社.2013.32祁存榮,陳偉.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數字部分)武漢理工大學教材中心3蔣黎紅,黃培根.模電數電基礎實驗及Multisim7仿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4周新民工程實踐與訓練教程(電工電子部分)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85何緒蒞,曾發柞.脈沖與數字電路.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6包亞萍主編.數字邏輯設計與數字電路實驗技術.中國水利出版社,口朱寶華主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