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腫瘤植入型化療緩釋劑藥物載體的研究現狀_第1頁
骨腫瘤植入型化療緩釋劑藥物載體的研究現狀_第2頁
骨腫瘤植入型化療緩釋劑藥物載體的研究現狀_第3頁
骨腫瘤植入型化療緩釋劑藥物載體的研究現狀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骨腫瘤植入型化療緩釋劑藥物載體的研究現狀    【關鍵詞】  植入型緩釋劑;骨腫瘤;藥物治療    腫瘤化療始于20世紀40年代,化療效果依賴藥物劑量的觀點已得到普遍認同。但大劑量全身性化療因嚴重毒副反應而限制其在臨床的應用1。同時,原發惡性腫瘤,包括部分良性腫瘤,具有浸潤性生長的特點,即使在廣泛手術和系統性輔助化療下,仍有局部復發2。基于這兩方面因素,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腫瘤局部緩釋化療的概念3。    原發惡性骨腫瘤中,發病率居前四位的依次是漿細胞瘤、骨肉瘤、軟骨肉瘤和尤文肉瘤

2、。其中,漿細胞瘤主要依靠抗增殖藥物化療,尤文肉瘤首選放療,手術治療處于輔助地位;骨肉瘤、軟骨肉瘤首選手術治療,配合術前、術后化療。骨腫瘤在行手術切除后造成了負重骨骼的生物力學缺陷,同時病灶內殘存的腫瘤細胞給局部復發帶來了隱患。為解決這一復雜問題,Langendorff等4率先提出在丙烯酸骨水泥中復合MTX填補骨缺損的治療方案,但并未涉及植入型緩釋劑的概念。    植入型腫瘤化療緩釋劑,是腫瘤局部緩釋化療類型之一,通過化療藥物與不同載體結合后植入腫瘤病灶。目前應用于骨腫瘤植入化療緩釋劑的載體材料有丙烯酸骨水泥、磷酸鈣骨水泥、陶瓷型人工骨、殼聚糖等。本文擬就上述幾類載

3、體的釋藥特點和骨腫瘤實驗及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作一回顧。    1  藥物和載體間相互作用    目前藥物和載體的復合方法有載體成型后藥物吸附和混合一次成型兩種方法。前一種方法,因藥物吸附入載體時載體的理化特性已確定,藥物的復合對載體無明顯影響;而且,藥物和載體的作用僅為物理作用,該作用過程對藥物和載體均無影響。至于后一種方法,Wang等5的研究結果表明,加入MTX至2g/40g丙烯酸骨水泥水平對骨水泥的抗壓強度和彈性模量無明顯影響,在超過1g/40g骨水泥水平時其抗拉伸強度和抗折彎強度可出現下降。Mestiri等6對順鉑復合

4、丙烯酸骨水泥植入體與順鉑和骨水泥物理混合物的X線衍射圖對照比較發現,兩者完全吻合。因此,骨水泥單體在聚合過程中和順鉑無相互作用。    因此,在較低藥物濃度時,混入藥物對骨水泥的生物力學特性無明顯影響;同時,在載藥體系形成過程中,載體和藥物無明顯相互作用。    2  丙烯酸骨水泥    最早開展的是丙烯酸骨水泥的研究。其藥物的緩釋效應通過被動擴散實現。體外釋藥試驗證實,MTX復合骨水泥2小時內釋藥4%左右,18小時內釋藥10%7。對不同載藥量(1%20%,w/w)復合順鉑骨水泥體外釋藥特性研究

5、表明,隨著藥物含量的提高,釋藥量和釋藥速度均明顯提高5。藥物在骨水泥載體內以晶格網絡存在,載體表面藥物晶體的溶解是產生早期突釋現象的根源。在外圍晶體溶解后,載體中留下的空隙為內部藥物的溶出提供了途徑。因此,混入藥物越多,內部空隙越多,釋藥速率越快。Wasserlauf等8證實,含MTX、順鉑、5?Fu骨水泥藥粒體外緩慢釋放可達6個月,在實驗期內有6%MTX、3.3%順鉑、3.4%5?Fu由骨水泥中釋出。Froschle等9研究表明,在加入甘露醇后,柔紅霉素復合丙烯酸骨水泥體外、體內釋藥量均達90%,表明在骨水泥中加入某些成分可改變載體特性,增強釋藥能力。    對

6、比體內、外釋藥現象發現,在相同時間內,復合順鉑骨水泥體內釋藥量明顯高于體外(52% vs 9%)6。這可能與機體血管化促進藥物吸收和體內交換面積因外形不規則而擴大有關。在植入藥物80天后,分別取骨組織和骨髓組織,檢測藥物濃度發現,在相同組織中,植入物近端藥物濃度是遠端的46倍,骨髓中濃度是相同部位骨組織的100倍6。因此,藥物在組織內的緩釋存在濃度梯度,在骨髓中有濃集現象。上述研究結果提示,順鉑復合骨水泥不僅有利于抑制腫瘤的局部復發,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腫瘤組織的浸潤和轉移。將緩釋藥物植入動物體內,然后分析局部創面引流液,與同時期血液中藥物濃度比較,發現其藥物濃度明顯高于血藥濃度8。這是植入

7、緩釋劑體內局部釋藥效果的直接證據,取局部創面引流液的操作較取局部組織更可行,長期留置引流管可達到長期隨訪的目的,因此,該實驗設計更具有創意性。    Decker等10對骨水泥復合N甲基吡咯烷酮的體外試驗表明,其浸出液對體外培養骨肉瘤細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達56天,生長較為迅速的細胞系在混合培養48小時即可出現生長抑制;混合培養96小時證實,MTX濃度在低于1×10-3mol/L時,對體外培養成骨細胞的增殖無明顯抑制作用。在藥物含量低于2.5%時,MTX骨水泥植入體內4天后血漿藥物濃度即降至最低作用濃度(MEC=1×10-8mol/L)以下5。因

8、此,骨水泥復合MTX的全身性毒副作用較小,對骨修復影響不明顯。Kirchen等11發現,復合MTX骨水泥浸出液中MTX濃度足以在24小時內對體外培養骨巨細胞瘤細胞株產生明顯抑制作用,該效果可持續達17天。    在大鼠誘發骨肉瘤模型中,植入含1.5mgMTX骨水泥,其中位生存期較對照組延長30天,腫瘤病灶中心壞死率75%90%,部分有周圍壞死,而含5mgMTX骨水泥組則在46天內90%動物死于MTX的全身性毒副作用7。以VX2癌細胞懸液注入兔脛骨建立腫瘤模型,在行腫瘤切除后缺損部位以復合MTX骨水泥填充,術后310天可觀察到破骨細胞增殖和骨質破壞現象明顯受到抑制;

9、因此,該方法可用于治療病理性骨折12。在裸鼠腫瘤術后殘留模型中植入復合柔紅霉素骨水泥,可顯著降低復發率或延緩局部復發,同時獲得較高局部藥物濃度9。    3  磷酸鈣骨水泥    Otsuka等13對磷酸鈣骨水泥載藥體系的研究表明,該載體屬于均向基質釋放體系,藥物從微孔內通過被動擴散機制釋放到周圍組織,釋放速度與藥物在骨水泥載體內擴散度有關,與載體厚度無關。藥物釋放從外周開始,初期存在突釋效應。載體中藥物包埋量越大,釋放速率越大。    吳芳等14以磷酸鈣骨水泥混合阿霉素制備含藥0.2%、0.5

10、%和1%的載藥系統,體外釋藥試驗證實,早期有釋藥沖擊效應,3天后趨于平穩,釋藥率分別為3.5%、3.8%和3.8%,觀察至32天釋藥百分率仍維持在3.5%3.8%;藥物累積釋放量與時間平方根成正比,基本符合一維假穩態釋藥模型。后期因骨水泥微孔結構改變,導致釋藥率與模型存在一定偏差。該體系釋藥曲線平穩,預計有較長的釋放周期。    Tahara等15對順鉑復合磷酸鈣骨水泥載體研究表明,載藥10%和20%緩釋系統釋藥情況較為理想,4周后分別釋藥32%和62%;植入體周圍骨髓組織中藥物濃度維持在3 000g/g組織左右,而全身用藥骨髓中藥物濃度低于0.2g/g組織,但含

11、藥20%植入體組中肝腎藥物濃度明顯升高,觀察至12周未見成骨效應;該研究結果提示含藥10%載體釋藥效果較好,全身性副作用較小。Lebugle A 等16以磷酸鈣骨水泥混合MTX制成含2%、4%和6%載藥系統,植入新西蘭兔體內發現藥物持續釋放10天,釋放量分別為95.2%、68.3%和71.9%,在最初24小時內釋藥速度較快,達25%,血漿藥物濃度在24小時后低于5×10-8M;植入后7天可觀察到粒細胞炎癥 反應和成骨現象,4個月后隨訪磷酸鈣骨水泥接近完全吸收,有明顯成骨現象。因此,藥物釋放效果除與載體的孔隙有關外,部分還由于載體在體內的溶解吸收。植入藥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成骨效果,但可

12、以通過實驗摸索得到最佳藥物濃度,平衡在影響成骨作用和抑制腫瘤局部復發兩方面的利弊。     4  多孔磷灰石陶瓷    目前應用于藥物載體研究的多孔磷灰石陶瓷主要有羥基磷灰石和陶瓷型磷酸鈣兩種類型。    Itokazu等17應用磷酸三鈣陶瓷和羥基磷灰石陶瓷,以離心沉淀法制備磷灰石陶瓷復合MTX載藥系統,在相同條件下,磷酸三鈣陶瓷載藥量高于羥基磷灰石,釋藥水平更穩定,濃度更高,兩者藥物濃度均可維持在0.11.0g/ml達12天。從載藥量、釋藥水平和釋藥濃度三方面綜合考慮,作為載藥系統,磷酸三鈣陶

13、瓷更優于羥基磷灰石。該研究組18的另一研究成果顯示,阿霉素復合羥基磷灰石植入緩釋劑體外釋藥在第4天達到高峰,在14天內藥物釋放速度較快,濃度大于1g/ml,40天內藥物濃度仍高于IC50(IC50=0.35);植入大鼠肌肉中,局部藥物濃度4周內維持在較高水平,肝腎中藥物濃度在第一周時分別是植入部位的3%和6%,此后在0.2%1%之間,血漿中藥物濃度幾乎測不到,證實該植入藥物全身毒副作用輕;植入腫瘤局部能顯著降低腫瘤增長比率(實驗觀測時和實驗初始時腫瘤體積比)和增長速率(實驗觀測時和前一次實驗觀測時腫瘤體積比),腫瘤壞死區域是植入藥物體積的3倍,顯微熒光自顯影證實,阿霉素在組織中分布呈由植入物中

14、心至外周由高到低的梯度變化,有效范圍是植入藥物體積的48倍。    游洪波等19將自制阿霉素?捕囁琢姿崛?鈣陶瓷緩釋體植入兔股骨,以靜脈應用阿霉素作對照,分別取植入部位肌肉和血漿作高效液相色譜分析,在36小時隨訪下,植入部位藥物濃度是同期血漿藥物濃度的3864倍;藥時曲線顯示,阿霉素能緩慢釋放達10周以上,初期濃度較高,1周內濃度超過1 000ng/g,第6周仍有143.5ng/g。    5  殼聚糖    殼聚糖是甲殼素完全脫乙?;a物,在低pH值情況下能形成凝膠,用于包裹藥物。徐蔚等20對

15、載藥10%殼聚糖微球體外釋藥研究表明,微球在14天內釋藥80%,掃描電鏡顯示微球首先出現脫皮現象,在釋藥后98%球形保持完整,藥物晶體通過滲透作用逐步釋放,達到控釋效果。    殼聚糖因載體強度較低,在骨腫瘤植入緩釋劑中的應用研究并不廣泛。章瑩等21,22將殼聚糖復合阿霉素緩釋藥粒植入兔脛骨上段,與靜脈相同劑量給藥對照,在局部骨組織中維持較高濃度可達8周,骨組織中藥物含量是對照組的29倍,血漿峰值是其1/13;浸出液對骨肉瘤細胞株的生長抑制率第1天可達58.11%,在第60天仍有21.62%;在對骨巨細胞瘤的臨床應用初步觀察中發現,隨訪719個月無局部復發,肝腎功

16、能無異常。    6  總結    綜上所述,各類骨腫瘤植入緩釋劑載體均有早期突釋效應。結合載藥釋藥能力、生物力學性能和生物降解程度幾方面綜合考慮,磷酸鈣骨水泥載體在骨腫瘤中應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參考文獻】  1 方志偉,施學東,魏廣奇,等. 骨軟組織惡性腫瘤患者大劑量順鉑、甲氨喋呤化療的腎損害J. 中國腫瘤臨床, 1998,25(3):184?186.2 蔡?,牛曉輝,張清,等. 肢體原發成骨肉瘤綜合治療的遠期結果J. 中華外科雜志,2000, 38(5): 329?331.3 Fu JC, Moyer DL,

17、Cuevas J, et al. Effects of subcutaneously implanted sustained?release cyclophosphamide capsules on Walker 256 solid rat tumorJ. J Surg Oncol, 1977, 9(3): 235?241.4 Langendorff HU, Jungbluth KH, Dingeldein E, et al. Bone cement containing cytostatic drugs: new asp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b

18、one tumors. I. Experimental studiesJ. Langenbecks Arch Chir, 1987,371(2): 123?136.5 Wang HM, Galasko CS, Crank S, et al. Methotrexate loaded acrylic c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skeletal metastases. Biomechanical, biological, and systemic effectJ.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5, (312):173?186.6 Mestiri

19、M, Benoit JP, Hernigou P, et al. Cisplatin?loade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implants: a sustained drug delivery systemJ. J Control Release, 1995,33(1): 107?113.7 Hernigou P, Thiery JP, Benoit J, et al. Methotrexate diffusion from acrylic cement. Local chemotherapy for bone tumoursJ. J Bone Joint Sur

20、g Br, 1989, 71(5):804?811.8 Wasserlauf S, Warshawsky A, Arad?Yelin R, et al. The release of cytotoxic drugs from acrylic bone cementJ. Bull Hosp Jt Dis, 1993, 53(1): 68?74.9 Froschle GW, Mahlitz J, Langendorff HU, et al. Release of daunorubicin from polymethylmethacrylat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21、local growth control of bone metastasis animal experimentsJ. Anticancer Res, 1997, 17(2A): 995?1002.10Decker S, Winkelmann W, Nies B, et al. Cytotoxic effect of methotrexate and its solvent on osteosarcoma cells in vitroJ. J Bone Joint Surg Br, 1999,81(3): 545?451.11Kirchen ME, Menendez LR, Lee JH,

22、et al. Methotrexate eluted from bone cement: effect on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in vitroJ.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6,(328):294?303.12Wang HM, Crank S, Oliver G, et al. The effect of methotrexate?loaded bone cement on local destruction by the VX2 tumourJ. J Bone Joint Surg Br, 1996, 78(1):14?17.13O

23、tsuka M, Matsuda Y, Fox JL, et al. A novel skeletal drug?delivery system using self?setting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9: Effect of the mixing solution volume on anticancer drug release from homogeneous drug?loaded cementJ. J Pharm Sci, 1995, 84(6): 733?736.14吳芳,林建華,戴伯川,等. 阿霉素?擦姿嵫喂撬?泥制備及體外釋藥特性J. 福建醫科大學學報, 2003, 37(3): 304?306.15Tahara Y, Ishii Y. Apatite cement containing cis?diamminedichloroplatinum implanted in rabbit femur for sustained release of the anticancer drug and bone formationJ. J Orthop Sci, 2001, 6(6): 556?565.16Lebugle A, Rodri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