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現狀概況一、區位及行政區劃古城鎮位于成都西北部,鄲縣縣城最北端,距鄲縣縣城約 9千米,地處蒲陽河中游南岸,東 與新都龍安鎮相鄰,北與新都利濟鎮隔河相望,南與鄲縣三道堰鎮毗鄰,西與鄲縣唐元鎮接壤, 全鎮幅面積17. 8平方千米,下轄8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占16500人,其中城鎮常住 人口 4500人。花牌村共有14個農村合作社,與三道堰鎮相鄰,距成都市區三環路 18千米,距鄲縣縣城8 千米,與古城鎮的中平村、水梨村和三道堰的八步橋村、三堰村相鄰。二、自然資源1、地形、地貌花牌村位于都江堰灌溉沖積平原地帶,無山地地貌,平均海拔500米,總的地貌特征為平壩型。2、水文、水系本區年均降水
2、量為745毫米,7、8月降水占全年的51% 12月降水量最少。該區域是成都 平原的上風上水地帶,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居民飲用水多為打井取水,一般10米深即可取水。岷江支流柏條河從花牌村南部流過,水量豐富,水質很好。淺層地下水源區大多保留原始自然風 貌,生態環境優越。3、土壤、氣候該區域土壤肥沃,土質以灰色水稻土為主,多為油沙田,能保溫、保肥,土壤肥沃,宜種性 廣,為農業發展提供較好的土壤條件。花牌村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全年風向頻率以東南風最多,具有春早、夏長、秋雨、冬暖、無霜期長的特點,熱量豐富,水量豐沛,雨熱同季,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年平均氣溫 15.8 C,無霜期280多天,冬季多
3、霧、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數為 1300小時。三、人口及經濟狀況2008年末,全村共有農戶852戶,人口 2776人,勞動力1769人,全村經濟以第一產業為 主,主要種植水稻等糧食作物,農業產業化剛剛起步,農民人均純收入 6327元。目前村內社員 仍以自然院落分散居住為主。四、土地利用現狀1、土地利用現狀根據鄲縣土地二次更新調查資料,花牌村土地總面積314.16公頃,其中農用地252.32公頃, 建設用地61.55公頃,未利用地0.29公頃,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 80.32%、19.59咐口 0.09%。農用地中,耕地244.57公頃、園地6.56公頃、林地0.03公頃、其他農用地1.16
4、公頃,分 別占農用地面積的的91.41%、2.60%、0.01 %> 0.46%o其中耕地中以水田為主。建設用地中,城鄉建設用地 55.82公頃,交通水利用地5.73公頃,分別占建設用地面積的 90.69%、9.31 %0城鄉建設用地中,農村居民點面積 52.55公頃、建制鎮用地2.94公頃、采礦用 地0.33公頃。未利用地中全部為河流水面用地,面積為 0.29公頃,見表10表1花牌村土地利用現狀結構表一級類二級 類三 級 類地類名稱地類名稱面積(公頃)占土地總面積 比重(%地類名稱面積(公頃)一級地類比 重(溝農用地小 計252.3280.32耕 地244.5777.85水田230.6
5、491.41水澆地13.935.52園 地6.562.09園 地6.562.60林 地0.030.01有林地0.030.01其他農用地1.160.37設施農用地0.10.04農村道路00.00坑塘水面0.170.07農田水利用地0.890.35建設用地小 計61.5519.59城鄉建設用地55.8217.77建制鎮2.944.78r農村居民點52.5585.38米礦用地0.330.54交通水利用地5.731.82公路5.739.31特殊用地00.00特殊用地0.00未利用地小 計0.290.09水 域0.290.09河流水面0.29100.00土地總面積314.16100.002、產業發展概況
6、長期以來,由于傳統農業收益偏低,花牌村土地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耕地的產出率低,部分 地塊出現了摞荒現象。經濟基礎整體較差,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農業投入不足,土地利用缺乏 統一規劃和科學管理,公共服務設施缺位,市政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近年來,花牌村開始形成以高產水稻和油菜為主要發展方向,同時在村內也有部分農家樂等第三產業,形成立體產業結構的雛形,但第三產業檔次不高,主題不突出,居民收入仍以第一產 業為主。3、可利用資源現狀花牌村屬于沿河平原區域,自然環境良好。村域內包括農田、池塘以及林盤等具有JI西地域 特征的資源。自然風光優美秀麗,典型的悠閑田園風光是花牌村重要的可利用的旅游資源。同時,農業產業化
7、項目的進一步建設也為生態觀光旅游提供了條件。五、村域建設現狀花牌村建設用地主要以居住用地、 公共設施用地、生產設施用地、道路用地和村鎮企業用地 為主。現狀建設主要以散布于林盤間的村民住宅,另有村委會、衛生站等公共設施用地六、建筑風貌現狀特征花牌村現狀建筑多為農民自建房, 建筑以磚混結構為主,另有部分木結構房屋和土坯房,大 部分房屋均與圈舍相連。村域內擁有大量的JI西林盤,建筑質量普遍較差,但是各建筑群落擁有良好的生態背景和優 美的林木環繞,環境效應普遍較好,建筑體量協調統一,可進行風貌改造和整治,塑造出具有川 西民居特色的建筑群落。七、公共服務設施及配套設施現狀現狀村內現有的極少量公共服務設施
8、集中于靠近三道堰鎮區部分,主要為小型的雜貨鋪、農家樂、衛生站和棋牌室。目前公共教育、商業、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均嚴重缺乏,無 法滿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八、道路交通現狀1、外部交通古城鎮花牌村位于鄲縣西北部,距離成都市繞城高速 18千米。距離鄲縣縣城8千米。聯系成都市區與都江堰市的快速道路沙西線,從東南至西北方向穿過全村2、內部交通花牌村的現狀交通基本依托原有的鄉村道路,村內有 4條平行的西北至東南走向、寬度約 4 米的道路,均為水泥路面,是村內交通主干道。其余道路布局相對凌亂,由村內干道向外發散, 通向村內各院落。除村內干道外,內部道路寬度多為 23米,部分可以行駛機動車,多為碎石
9、路面,路況較差。村內交通不成體系,需進一步完善。九、市政基礎及公用設施現狀花牌村內村民目前大多采用打井的方式取水,以地下水為水源。村內均利用農灌溝、渠就近排放污、雨水,缺乏污水處理設施。村內已接通電力、通訊線路,基本沿道路兩側或直接在農田上架設。村內無配電房等設施, 電力線由古城鎮變電站引入,通訊線路由古城鎮電信支局引入。區內尚未接通光纖。花牌村村環境空氣質量普遍良好,但存在收獲季節焚燒秸桿、部分地方焚燒垃圾的現象,對大氣環境有一定的影響。花牌村由于無任何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均直接排放入附近的農灌溝渠、 坑塘,對水體造成污染。止匕外,花牌村普遍存在一些固體廢棄物隨意傾倒的情況,造成低洼地帶 和
10、水體內垃圾堆積的現象。第二章 總則一、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鎮規劃標準(GB50188-2007);鄲縣古城鎮總體規劃(2005 2020);鄲縣川西林盤保護規劃(20082020);鄲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布局規劃(2006 2020;成都市鄲縣農村地區“三個集中”建設規劃;關于村(社區)及新居工程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配置標準的指導意見(試行)»成都市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建設技術導則(試行);成都市JI西林盤保護整治建設技術導則 (試行)。二、規劃原則1、堅持以人為本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產業及用地,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規劃區人民 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2、
11、突出農村建設規劃“四性”的規劃原則發展性一一考慮長遠發展,立足當地實際,突出產業支撐;多樣性一一結合地形地貌,民風民俗,塑造風貌特色;相融性一一與當地自然環境協調,優化生態環境;共享性一一按照城鄉統籌的要求和標準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讓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3、嚴格保護耕地,保護農民利益和財產保護耕地,即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土地核算,確保農地流轉合法有序,同時保障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保護農民利益和財產,切實提出解決好農民土地流轉后生活來源問題的實施方案, 建立農民 低保、醫保和社保等一系列社會保障體系, 在土地向規模化經營集中的過程中, 切實提出合理有
12、效地土地利用的實施方案,保障農民自身利益不受損害。4、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耕地保護與開發建設活動之間的關系。合理布局,使區內建設項目對資源、環境的 影響程度減少到最小,實現可持續發展。5、確定建設時序,節約成本,規劃具有可實施性充分結合現狀建設情況,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優先考慮農民安置、道路交通、水電氣等基礎 設施配套問題,公共設施配套可結合現狀提出有序建設的方案,使規劃具有可操作性。三、規劃目標把花牌村建設成為鄲縣新農村建設發展的樣板,全面實現農業產業化和城鄉一體化。建立和諧的城鄉關系,推動城鎮化進程。積極發
13、展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電等各項社 會事業;普及中學義務教育,健全各類文化體育設施,推動群眾性文體活動的開展;醫療保健水 平有較大改善,使全村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促進全村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 社會保障制度;加強環境保護,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公正、安全、文明健康發展和全 民素質的提高。四、規劃范圍、年限1、規劃范圍村域總體規劃以花牌村村域為規劃范圍,面積 3.14km20社區規劃范圍為花牌村新型社區范圍,控制面積為13.32hm o(備注:本次方案為先啟動 3號點位,規劃用地面積1.48公頃)2、規劃年限20102020 年。第三章村域經濟發展規劃一、經濟發展分析產業
14、發展是推進“三個集中”的關鍵和前提,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基礎和根本動力。現代農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民就業增收的基本途徑,是推動農民向城鎮轉移和集中居住的重要基礎, 產業發展在新農村建設中尤顯重要, 而花牌村產業發展有一定 的基礎和優勢條件。1、優勢條件1.1 政策優勢花牌村是成都市10個土地綜合整治和農房建設第一批示范點之一,鎮府的重視等為經濟發 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優勢。1.2 區位交通優勢花牌村屬于鄲縣古城鎮范圍,沙西線將村分為東西兩部分,三道堰環城路緊鄰村西部,花牌 村位于古城鎮門戶區域,交通十分便利。1.3 產業發展優勢花牌村種植業有一定基礎,加之交通便利,林
15、盤聚落形態十分優美,竹林茂密,樹木繁多, 整個村地勢平坦寬闊,有形成良好的種植產業發展優勢。2、制約條件花牌村經濟發展制約因素主要有幾個方面:現狀公共配套設施缺乏、未形成合理的產業布局體系以及環境保護的制約。二、經濟發展規劃1、發展戰略花牌村依托良好的區位、交通優勢,調整產業結構,著重發展生態農業,全面實現農業科技 創新轉化,樹立鄲縣新農村現代農業發展的典范。2、發展重點2.1 以農業產業化為基本點的資源開發,在新的體制、新的市場機制下輔以農業產業化企業, 為農業產業化帶來新的活力。2.2 依托村域良好的交通環境,重點打造農業科技成果轉化。2.3 一、三產業的良性互動,依托鄉村旅游的發展,帶動
16、農業產業的發展,一產為三產的配 套基地,可發展特色農業和特色養殖業,同時生態農業為花牌村創造良好的生態背景,刺激鄉村旅游、休閑的發展。2.4 正確處理建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創造有比較優勢的硬環境。2.5 建設與經濟功能開發相配套的公共生活配套設施。三、產業布局規劃1、總體空間結構根據產業現狀和資源條件,規劃花牌村形成“一帶、一區”的產業空間布局結構。“一帶”是沙西線現代農業觀光示范帶。“一區”指整個村域的產業規劃區:糧油規模經營基地。2、產業布局規劃及發展構想在綜合研究花牌村產業現狀、地形地貌、土壤屬性等基礎上,結合花牌村產業發展意向,規 劃花牌村產業布局如下:依托科研單位選育的優
17、質水稻,小麥,油菜,進行科研創新成果就地轉化,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和示范種植基地。該區域土壤、氣候、光照十分適宜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生長,加上良好的排灌保障、農民的傳統栽培經驗和科研單位的技術支撐,項目實施條件優越。其中小麥,油菜與水稻分季節輪換耕種,種植面積約3000畝。其中在村域中部現有菜地基礎上,進行整合為蔬菜種植,以服務村域以及周邊區域。第四章聚居點規劃設計一、聚居點位置及規模聚居點位于花牌村村域西部,三道堰環城路東側,花牌村委會南側。總規劃總用地面積為 1.48hm2,聚居人口 157人,主要集中花牌村714社統規自建部分人口。二、現狀概況聚居點用地平坦,現狀建設量不大,建設用地主要
18、為農村居民點,均為農民自建房,建筑質 量較差,有少量年代稍久的建筑。其余用地為竹林。三、總體布局聚居點以居住用地為主,社區內部干路系統為樹枝狀,并結合形成“一心多組團”的總體結 構。保留現狀質量較好的建筑,以及現狀景觀效果良好的竹林樹木。“一心”指社區中部利用保留建筑形成的公共活動中心。“多組團”指圍繞公共活動中心形成的多個居住組團院落。四、居住用地規劃聚居點內住宅用地0.94hm2,占社區建設總用地的63.65%,總建筑面積0.81萬肅社區人均住宅建筑面積指標控制在51的人左右,人均綜合用地面積約 60平方米/人。社區內居住建筑布局充分考慮到了日照采光和通風的因素,形成流暢富有韻律的布局方式
19、。整體建筑風貌以傳統四川民居建筑特點為原形,融合現代建筑特點,形成線條流暢、富有詩意和個性的新中式建筑風格。建筑布局原則:建筑布局結合地形特點,合理布局;成組成團,豐富區內的空間層次;強調空間、景觀的滲透,做到戶戶見景;建筑朝向以南北向為主,每戶滿足日照要求。建筑景觀設計:社區建筑外觀設計注重建筑的統一性和整體感,外墻色彩以藍白灰為建筑的主色調,穿插其他暖色調,結合構建元素進行組合,強化體塊關系,注重細部處理,靈活運用傳 統建筑元素,形成線條流暢,富有詩意和個性的新川西式建筑風格。本次規劃建筑戶型設計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住戶的使用要求,減少交通空間以及輔助空間的 面積,使戶型更加緊湊經濟、舒適合
20、理,按戶型居住人口數分為三種,分別人為2人戶、3人戶以及4人戶。2人戶:建筑面積:116m;建筑基底面積:60.8 m23人戶:建筑面積:151.5m2;建筑基底面積:90.4 m24人戶:建筑面積:191m;建筑基底面積:120.5 m2五、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公用設施規劃規劃按照關于村(社區)及新居工程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配置標準的指導意見(試行)的標準進行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1、綜合服務中心規劃綜合服務中心位于社區中部,利用中部保留建筑布局,含社區居委會、勞動保障站、衛 生服務站、人口計生服務室、社區綜合文化活動室、警務室、日用品放心店。2、全民健身場地規劃全民健身場地1處,位于主入口處。3
21、、垃圾收集點考慮到小型收集垃圾轉運站的設置應盡量避免對社區居民的干擾,規劃將垃圾收集點設置于聚居點東南側,便于垃圾快速地轉運。4、污水處理設施規劃設置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位于社區東南側地勢較低地帶, 集中處理社區生活污 水,處理后排放至自然水體。5、配電房規劃整個村域統一考慮o 6、公交停靠站規劃在社區主入口處設置公交停靠站,方便居民出行。表2社區公共服務設施一覽表設施 分類設施名稱建筑面積 (itf)用地面積 (itf)備注行政 管理社區居委會>50綜合服 務中心勞動保障站>50警務室>20醫療 衛生衛生服務站>80人口計生服務室>20文化 體育文化活動
22、室>100全民健身設施>2001處教育幼兒園由村規劃統一考慮商業 服務農貿市場由村規劃統一考慮日用品放心店>20綜合服農資放心店>50務中心市政 公用 設施配電房>10由村規劃統一考慮小型垃圾轉運站>301處公廁>20公共活動中心地埋式一體化污水 處理設備>150公交停靠站>20港灣式六、聚居點道路交通規劃1、道路系統聚居點內部道路由主要道路宅間道路組成。 社區主要道路紅線控制寬度為 4米,與聚居點南 側8米寬道路相連。2、豎向規劃根據規劃區地形,社區建設用地地勢平坦,基本不需進行用地平整。豎向規劃重點是綜合協調道路、場地、排水管道之間的高
23、程關系。規劃將用地豎向與道路豎向同時進行,充分考慮道路 的坡度要求和場地坡度要求,道路高程是結合道路性質和功能、用地性質、現狀地形條件和排水 管道布局綜合平衡而確定的。規劃區內大部分道路縱坡控制在4%;內,個別路段道路極限縱坡控制在6%Z內。參照現狀地勢,在滿足道路規劃要求及排水需求的情況下,盡量減小填挖方量。3、車行系統社區內車行系統以社區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為主,社區道路設計遵循“通而不暢”的原則, 保證機動車輛可以到達社區內部每一組團,同時控制車速。4、消防、緊急救援系統機動車可以便捷地到達每幢住宅的入口, 社區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能為消防車輛及緊急救援 車輛提供了必要的通道。5、停車停車主
24、要是設置于每戶一層室內,少量分散于入戶口。在規劃區西側入口設置公共停車場一 個。七、市政基礎及公用設施規劃1、給水工程規劃1.1 水源及給水量規劃社區供水由青白江區供水系統統一供給, 給水干管沿城太公路敷設至龍潭新型社區。 社 區的用水量指標采用人均綜合用水量指標 (該用水量指標包括居住區生活、 公建、市政等用水), 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標取120升/人 d,則社區供水量為19t/d。1.2 管網設計流量社區為農民居住區域,故用水時段較為集中,選取日變化系數K=2.0,給水主干管的設計流量為 5.69L/S。1.3 給水管道規劃社區給水管網主管沿社區主要道路敷設,布置成環狀保證供水安全;支管以樹枝
25、狀布置,保證各片區供水。社區內給水主干管管徑為DN150給水支管管徑為DN1001.4 消防給水沿社區主要道路設置消火栓,其間隔距離不得大于120米,消防給水管道最小管徑不應小于 DN100消防栓宜按地下式設置。2、排水工程規劃2.1 排水體制社區排水體制為雨、污分流制。2.2 污水量計算社區的污水量按日供水量進行折算, 不計道路及綠化的澆灑用水和清潔廢水,各種污水按其供水量的80%f,則社區污水量為15.7t/d 。2.3 污水系統污水干管沿社區主要道路敷設,各個地塊均鋪設有污水支管,保證全部污水能收集入干管, 污水經收集后排入社區東北角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污水輸送均為重力輸送。污
26、水管采用鋼筋混凝土圓管,管徑最小為 DN300最大為DN4002.4 雨水系統規劃雨水通過雨水支管收集后匯入雨水干管排入附近溝渠、堰塘,采用就近排放原則。雨水管道流量的計算采用的公式為成都市暴雨強度公式:q=2806 (1+0.8031gP) /(t+12.8P 0.231 ) 0.768l/s - h m2重現期P=1年;徑流系數小學0.60;地面集水時間t1 <10min;起始流速0.75m/s。3、電力工程規劃3.1 社區供電負荷花牌村供電由三道堰鎮城鎮電力管網系統供給。 依據成都市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建設技術 導則(試行),采用建設用地綜合用電量指標法估算,規劃取 20W/m2則花
27、牌村各社區用電負荷 見下表:表3用電負荷統計表建筑回積(ha)0.81用電負荷(kW1623.2 配電設施規劃規劃配電設施由村規劃統一考慮布局。3.3 電力線規劃10kV電力線采用電纜埋地敷設,380V/220V低壓線路進入小區后直接入戶,低壓電纜采用 VV22全塑電纜,在無建筑物障礙時盡量取捷徑沿直線敷設。.4燃氣工程規劃1 .1用氣量計算花牌村人均用氣指標為0.4m3/人-d,其中社區管道氣氣化率為100%散居村落采用罐裝氣, 則花牌村各社區用氣量見下表:表4用氣量統計表人口(人)157供氣量(m3/d)634 . 2氣源及管網系統規劃社區用氣由三道堰鎮燃氣管網系統供給。社區天然氣管網以環
28、狀布置為主,沿社區主要道路敷設燃氣干管。社區內燃氣干管管徑為 de80,干管上接支管時應設置閥門井。5、電信工程規劃5.1 市話需求量預測花牌村通信線路接三道堰鎮電信支局,電話普及率為40部/百人,則花牌村各社區電話數量見下表:表5花牌村各社區電話量統計表人口(人)157電話量(部)63共需要敷設63部電話電纜進入社區。止匕外,社區的電視、對講、宅防、寬帶等線路均采用 直埋形式。5.2 電話線路交換由戶外落地交換箱完成,交換箱采用 JTX300對交接箱1個。6、管線綜合規劃1、為避免重復施工、節約資金、減少道路的二次開挖和有利于各種管線的正常運行、滿足 施工、管理維護、安全和衛生方面的要求,管
29、線平面綜合一般情況下的布置順序按(自建筑紅線 向道路方面):電力電纜或燃氣管道;給水管道或電信電纜;雨水管道或污水管道,同時應優先考慮自流管、大口徑管道的豎向要求。2、在各種管道設計和實施中,管道高程出現矛盾,一般按下面原則解決:壓力管讓自流管;管徑小的讓管徑大的;易彎曲的讓不易彎曲的;臨時性的讓永久性的;工程量小的讓工程量大的;新建的讓現狀;檢修次數少、方便的讓檢修次數多的、不方便的。3、管線的布置應與道路或建筑紅線平行,同一管線不宜自道路一側轉到另一側。4、地下管線施工宜與道路建設同步進行,避免隨時挖掘路面、廣場或交叉口。八、環境保護及環境衛生規劃1、環境保護規劃1.1 大氣環境保護1.1.1 普及天然氣民用,禁用原煤及原煤制品,消除煙塵,減少污染。1.1.2 提高綠化面積,發揮綠色植物凈化空氣的作用,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1.2 水環境保護社區生活污水均由污水管道收集后,由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寫字樓租賃合同
- 2025租房合同,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屋頂保溫涂料施工合同范本
- 《亞洲魅力女明星》課件
- 信息安全審計流程與實踐
-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
- 建議2014年司法考試學員的一套復習計劃
- 暨大傳播學考研利用好復習資料展開全面復習計劃
- 護理工作個人總結2025
- 優化課間休息環境的策略與實踐路徑
- 蘇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期中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4年電工(高級技師)考前必刷必練題庫500題(含真題、必會題)
- 生日宴會祝福快閃演示模板
- 2024年青海省中考英語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2020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
- 高標準農田設計實施方案(技術標)
- 創傷失血性休克中國急診專家共識2023解讀課件
- 云計算白皮書(2024年)解讀
- 電力電子技術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2024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地理·生物合卷試卷真題(含答案)
- 2024年內蒙古航開城市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