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中考初中化學科學探究題1 .化學實驗社團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 “模擬酸雨形成”的相關實驗。(聯想與實驗)模仿二氧化碳與水反應進行如圖一所示實驗:i猷2-溶液的|蒸謠水5 2mL溶港變紅微熱后溶液仍為紅色2S的蒸 石酒制詠 滴滴溶新儲二 一 并一r圖一植物油斗卡片1二氧化焉與二氧化碳的化學 性質相似,能與水反應生成亞 疏酸(HjSOs),亞硫酸也不 穩定2 .整個實臉在通風櫥中西亍口(問題與猜想)亞硫酸不穩定,為什么紅色液體微熱后不變為紫色?其原因可能為:猜想1:加熱不夠充分猜想2:與空氣中的氮氣有關猜想3:與空氣中的氧氣有關(實驗與驗證)填寫表格中的空格。編P操 作現象1將圖一中紅色液體繼
2、續加熱至沸騰仍為紅色2如圖二所示,先通入適量的 SQ,然后用酒精燈微熱先變紅后變紫3如圖二所示,先通入適量的 SC2,再改通入氮氣,最后用酒精燈微熱4如圖二所示,先通入適量的SC2,再改通入 ,最后用酒精燈微熱(分析與結論)紅色液體微熱后不變為紫色的原因是:H2SQ在空氣中會被氧化成另一種酸,進一步實驗證明是硫酸。(應用與拓展)收集某硫酸廠(生產過程中產生SQ)附近剛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樣,用 pH計測得每隔十分鐘數據如下表:測定時間5:055:155:255:355:45PH4.954.944.864.854.85(1)分析表中數據,5:15至5:25時間段內水樣中主要酸性溶質有 ;(2)實驗社
3、團提出一種處理廢氣的方案如圖,利用CaCQ粉末、空氣為原料在高溫下吸收SC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餐潔凈的氣體硫酸廠 廢氣【答案】先變紅,后變紫02先變紅,加熱后仍為紅色高溫H2SC3、H2SC42CaCC3+2SC2+C22CaSC4+2CC2【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不穩定,易分解,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加熱易分 解。【詳解】實驗與驗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不穩定,易分解,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加熱易分 解。編R操 作現象1將圖一中紅色液體繼續加熱至沸騰仍為紅色2如圖二所示,先通入適量的SC2,然后用酒精燈微熱先變紅后變紫3如圖二所示,先通入適量的 S
4、C2,再改通入氮氣,最后用酒精燈微熱先變紅,后變紫4如圖二所示,先通入適量的SC2,再改通入 02,最后用酒精燈微熱先變紅,加熱后仍 為紅色應用與拓展(1)分析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酸性在增強,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 ,亞硫酸和氧氣生成硫酸,故5:15至5:25時間段內水樣中主要酸性溶質有H2SO3、H2SO4。(2)實驗社團提出一種處理廢氣的方案如圖,利用CaCQ粉末、空氣為原料在高溫下吸收SO2,亞硫酸鈣和二氧化硫和氧氣高溫生成硫酸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高溫2CaCO3 +2SO2 +O22CaSO4 +2CO2。【點睛】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亞硫酸鈣和二氧化硫和氧氣高溫生成硫酸鈣
5、和二氧化碳。2.某同學在課外閱讀中得知:實驗室用電石(主要成分Ca。)與水反應制取乙快(C2H2)反應的方程式為 CaG+2H2O=Ca(OH)2+QH2 T。在實驗室中該同學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Q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并對濾液的成分進行探究。(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猜想與假設)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 Ca(OHb猜想三:NaOH, Na2CO3(設計并實驗)實驗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實驗一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試管這 滴入適量的碳酸鈉溶液猜想一小成立實驗二另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 加入過量稀鹽酸產生氣泡猜想成立寫出實驗二中產生氣泡的
6、化學方程式:(拓展延伸) 若向Cu(NO3)2溶液中加少量 CaQ,充分反應,產生的現象是 。實驗室保存電石應注意 。【答案】【設計并實驗】無白色沉淀生成 三Na2CO3+2HCl=2NaCl+H2O+CQ T【拓展延伸】 有氣泡產生,生成藍色沉淀 密封保存【解析】試題分析:【設計并實驗】實驗一:根據反應:Ca(OH+Na2CQ=CaCQ J +2NaOH,故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試管這滴入適量的碳酸鈉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生成,則猜想二不成立 實驗二:另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過量稀鹽酸,產生氣泡,說明溶液中存在Na2CQ,故猜想三成立;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
7、Cl+h2O+CQ T【拓展延伸】 若向Cu(NO3)2溶液中加少量CaQ,先后發生反應:CaQ+2H2O=Ca(OH2+C2H2 T , Ca(OH+Cu(NO3)2= Ca(NQ)2+ Cu(OH J ,故產生的現象是有氣 泡產生,生成藍色沉淀 根據上面的探究過程,可知電石能與水反應,故實驗室保存電石應注意密封保存 考點:Ca(OHR NmCQ的化學性質,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成分的判斷3.實驗室常用的干燥劑有濃硫酸、堿石灰(CaO和NaOH的固體混合物)等,后者在潮濕的空氣中易變質。某化學興趣小組對實驗室中一瓶久置的堿石灰展開探究。查閱資料】堿石灰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8、,碳酸鈉溶液呈堿性 碳酸鈉和氫氧化鈣溶于水溫度變化不明顯Ca(OH)分解溫度為580 C, CaCQ分解溫度為825 C, NazCQ的分解溫度為1744 C。提出問題堿石灰是否變質?其成分可能有哪些?進行彳|想若沒有變質,堿石灰吸水性良好,成分只有CaO和NaOH;若變質,該堿石灰中可能含有CaQ NaOH、Ca(OH,、Na2CO3、CaC。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實驗過程(1)驗證堿石灰是否變質:圖中的 B為干燥裝置,常用于固體干燥劑干燥氣體。現用A、B裝置檢驗堿石灰是否變質,取適量的無水硫酸銅和堿石灰樣品分別裝入A、B中,連接好A、B裝置,從 (填“喊d端向B中緩緩通入水蒸氣,觀察 A裝置
9、中的現象為 一, 證明堿石灰已變質。(2)驗證堿石灰是否完全變質:取適量堿石灰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足量蒸儲水使其充分溶 解,溶液變渾濁,用手觸摸試管外壁,溫度無明顯變化,證明堿石灰已完全變質。則樣品 成分最多有一種可能性(填數字)。(3)為進一步確定堿石灰樣品的成分,該小組繼續實驗并記錄如下:實驗 編R實驗操作實驗目的、現象或數據實驗結論實驗一取適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烝儲水使具充分溶解;過濾,得到濾渣 A和濾液B;向 濾液B中加入足量CaC2溶液,靜 置;。操作的主要目的是:操作的現象:樣品中一定有Ca(OH)2實驗一取干燥樣品50g,控制在600 c 內,加熱至質量不再發生變化,冷 卻后
10、稱量;將中剩余固體控制在 850 c內反 復加熱,冷卻后稱量。操作中稱得固體質量為45.5g;操作固體質量 無變化。樣品中一定沒有(填化學式)探究結論通過整個探究活動分析得知堿石灰樣品的成分是 (填化學式),其中鹽的質 量分數為。反思與評價通過探究活動,大家知道該堿石灰變質的化學反應過程,其中生成鹽的化學 方程式為;明白了堿石灰要密封保存的原因。【答案】c白色無水硫酸銅迅速變藍3(阿拉伯數字或漢字均可)取操作中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酚配試液(加入的試劑能檢驗出 OH-均可)除盡溶液中的碳酸根 離子(或碳酸鈉)溶液變紅(加入的試劑能檢驗出氫氧根離子且對應現象正確均可)CaCO3Ca(
11、OH)2 Na 2cO3 63% CO2 2NaOH=NazCOs+H?。【解析】【詳解】(1) A裝置中裝有無水硫酸銅、B裝置中裝有堿石灰樣品,連接好 A、B裝置,檢驗堿石灰樣品是否有干燥作用,從 c端向B裝置中緩緩通入水蒸氣,d端連接A裝置,若觀察A裝 置中的現象為白色無水硫酸銅迅速變藍,說明樣品已沒有干燥作用,證明堿石灰已變質。(2)取適量堿石灰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足量蒸儲水使其充分溶解,溶液變渾濁,可能是樣 品含有碳酸鈣而產生渾濁,也可能是樣品含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鈣溶于水后反應生成碳酸鈣 引起,用手觸摸試管外壁,溫度無明顯變化,說明樣品不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證明堿石 灰已完全變質,樣品成
12、分組合可能有 Na2CO3和CaCQ、Ca OH 2和Na2CO3、Ca OH 2和Na2CO3和CaCO3,樣品成分最多有 3種可能性。(3)確保溶液沒有碳酸鈉后,可以用無色酚配判斷溶液是否含氫氧化鈣,根據 Ca OH 2 分解溫度為580C, CaCO3分解溫度為825C, Na2CO3的分解溫度為1744C,加熱至 600 c,固體質量減小,則樣品含 Ca OH 2,繼續控制在850c內反復加熱,固體質量不 變,則樣品一定不含 CaCO3,若如此,樣品一定含碳酸鈉。實驗 編R實驗操作實驗目的、現象或數據實驗結論實驗一取適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 烝儲水使具充分溶解;過濾,得到濾渣 A和濾
13、液B; 向濾液B中加入足量 CaC2溶液, 靜置;取操作中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 中,向試管中滴加酚血:試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除盡 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操作的現象:溶液變紅。樣品中一定有Ca(OH)2實驗一取干燥樣品50g,控制在600 c 內,加熱至質量不再發生變化,冷 卻后稱量;將中剩余固體控制在850 c內反復加熱,冷卻后稱量。操作中稱得固體質量為45.5g;操作固體質量無變 化。樣品中一定沒有 CaCO3探究結論由(3)詳解可知,通過整個探究活動分析得知堿石灰樣品的成分是Ca OH 2、Na2CO3, Ca OH 2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鈣和水,實驗二中固體減少的質量為生成水(水蒸氣)的質量,
14、設 50g樣品中Ca OH 2的質量為x,則600 cCa OH 2 CaO+H 2O7418x4.5g7418= x=18.5gx 4.5g50g-18.5g所以樣品中鹽Na 2cO3的質量分數為 -100% 63%。50g反思與評價通過探究活動,該堿石灰變質的化學反應過程中生成鹽Na?CO3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 2CO3+H2O ,故堿石灰要密封保存。4.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對化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通過分別稱量下列兩組試劑在密閉容器內混合前后的總質量,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填標號)。a.大理石和稀鹽酸b . NaOH和NaSO溶液(2)在足量氧氣中點燃鎂條的實
15、驗過程中,固體質量變化如圖一。從燃燒條件分析,固體質量在ti前沒有發生變化的原因是 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為 go(3)在一定條件下,A和B反應生成C,微觀示意圖如圖二。回答下列問題: 一個A分子由 個原子構成;C分子中元素的質量比 N:0=;該反應的化學基本反應類型為;上述反應中一定發生改變的是 _ (填標號)。a.元素種類b .原子種類c .分子種類【答案】a;溫度未達到金屬鎂的著火點;2M什02聲本2MgO 1.6; 2; 7:16;化合反應; c【解析】 【分析】 【詳解】(1)在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對于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需要在密閉容器內進行,a中大理石和稀
16、鹽酸能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來驗證,b中氫氧化鈉和硫酸鈉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2)從燃燒條件分析,固體質量在ti前沒有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剛開始溫度較低,還沒有達到鎂條的著火點;發生的反應是鎂 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Mg+ Q 彗_ 2MgO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即固體增加的質量,為 1.6g ; (3)根據微觀示意圖可知一個A分子由2個原子構成;C分子中元素的質量比 N:O= 14: 32=7: 16;該反應是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 物質,屬于化合反應;上述反應中一定發生改變的是分子的種類,而元素的種類,原子的 種類一定不變。
17、5.為探究鐵的化學性質,某學習小組做了如圖甲所示實驗。他們觀察到試管a中鐵粉全部溶解,產生大量氣泡,溶液呈 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試管b中有 色固體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為進一步確定試管 a所得溶液中的 溶質成分和試管b所得固體的組成,他們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疏竣溶酒硫酸銅潺滿甲Z(提出猜想)(1)試管a中的溶質成分:猜想一:FeSO;猜想二: (2)試管b中固體的組成:猜想三:Cu;猜想四:Fe和Cuo(實驗探究)甲圖所示實驗結束后,將試管a、試管b內的物質全部倒入同一燒杯中(如乙圖所示),他們驚奇地發現燒杯內溶液中產生大量氣泡。(總結交流)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上述猜想中正確的
18、是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銅和硫酸溶液組成。上述小組同學取192.4g該混合溶液于燒杯中,然后往其中加入 33.6g鐵粉,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應。實驗測得反應過程中產生氣體的質量為 0.4g。計算:(3)原混合溶液中 HSO的質量。(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4)原混合溶液中 CuSO和HSQ的質量比 。(5)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答案】淺綠Fe+H2SC4=FeSC4+H2 T 紅 Fe+CuSO=FeSQ+Cu H2SC4 和 FeSQ 猜想二和猜想四 19.6g 160: 49 45.6%【解析】【分析】【詳解】鐵和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和硫酸
19、亞鐵,觀察到試管a中鐵粉全部溶解,產生大量氣泡,溶液呈綠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H2SQ=FeSQ+H2T ;試管b中是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有紅色固體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FeSQ+Cu;提出猜想:(1)試管a中的溶質成分:猜想一為鐵和硫酸恰好反應,無硫酸剩余,所以溶質只有FeSQ;猜想二為硫酸過量,溶質為剩余的H2SQ和生成的FeSQ;總結交流:甲圖所示實驗結束后,將試管 a、試管b內的物質全部倒入同一燒杯中,發現燒杯內溶液中產生大量氣泡。說明是鐵和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所以是有鐵剩余和硫酸剩余的情況,對應的正確猜想為猜想二和猜想四;設:溶液中H2SO4的質量
20、為x,生成的硫酸亞鐵的質量為V,消耗的鐵的質量為 z。FH2SO4=FeSOH2 f56 981ixy 0.4g98 x=x=19.6g20.4g y152 y =y=30.4g2 o.4g y y56 z= z=11.2g20.4g則與硫酸銅反應的鐵的質量為33.6g -11.2g=22.4g ;設:硫酸銅的質量為a,生成的銅的質量為 b,生成的硫酸亞鐵的質量為c。F e-CuS04=FeS0+Cu5151601526422As a c b156 _ 22.4g 160 - a56 = 22.4g64 一 b56 _ 22.4g152 - c原混合溶液中a=64gb=25.6gc=60.8g
21、CuSQ和 H2SQ 的質量比 64g : 19.6g =160: 49;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點睛】30.4g+60.8g192.4g+33.6g-0.4g-25.6g100%=45.6%。、沉淀質量以及化學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等于所有加入物質的質量總和減去生成的氣體 沒有參加反應的不溶物的質量。6.某校同學開展以 燃燒的條件”為主題的探究實驗活動,請你作為成員一起來完成下列過 程。(說明:進行小組實驗時,每組用到的儀器自行選擇)。(實驗準備)燒杯、鐐子、堪埸鉗、酒精燈、三腳架、水槽等(實驗過程)組別實驗用品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A相同大小的 棉花團、酒 精用棉花團分別蘸酒精
22、和 水,放到酒精燈火焰上1. 加熱片刻,I2.加熱較長時間后, 蘸水的棉花團燃燒起來nB相同大小的 濾紙和乒乓 球的碎片、 薄銅片把濾紙和乒乓球碎片分 開放在薄銅片的兩側, 放在二腳架上加熱銅片 的中部一側的碎片先燃燒,一 段時間后另一側的碎片 也燃燒起來與A組中結論相同(填t ” IT)C蠟燭一支熄滅,一支繼續燃 燒燃燒需要有氧氣(或 空氣)(交流討論)同學們通過討論,正確解釋了得出A組結論I的原因(反思提升)從安全角度考慮應注意避免因操作不當引起的燙傷、燒傷等危險;從知識角 度考慮有利于滅火原理的學習。【答案】蘸酒精的棉花團先燃燒酒精具有可燃性 水不具有可燃性I 將兩支蠟燭點燃,再用一個燒
23、杯把一支蠟燭罩住酒精具有可燃性,且著火點比棉花低【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察控制變量法探究物質燃燒條件的相關知識【詳解】(1)蘸酒精的棉花團先燃燒(2)酒精具有可燃性,易燃燒(3)水不具有可燃性,加熱初期先將水汽化,然后才能點燃棉花(4)乒乓球碎片先燃燒,濾紙碎片后燃燒,乒乓球碎片燃燒時需要的溫度低(5)將兩支蠟燭點燃,再用一個燒杯把其中一支蠟燭罩住(6)酒精具有可燃性,且著火點的溫度比棉花低【點睛】熟練掌握燃燒的條件:1可燃物2氧氣3溫度達到著火點7.氫化車( CaH2)固體是一種儲氫材料,登山運動員常用其作能源提供劑。(查閱資料) 堿石灰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鈣和氫化鈣都能與水反
24、應,均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氫化鈣的制備)氫化鈣通常用氫氣與鈣加熱制得.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的制取裝置如圖所示(圖中固定裝置省略)。(1)裝置A中制取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裝置B的作用是。(3)裝置D的作用是。(4)裝置C中制取氫化鈣的化學方程式是 。(樣品成分的猜想)通過上述方法制得的氫化鈣樣品的成分有下列兩種猜想:猜想一:全部是氫化鈣;猜想二: 。(設計實驗)現有 2.1g氫化鈣樣品,請設計實驗驗證猜想二是否成立 (要求操作、數據和結論)。【答案】Zn+2HCl=ZnC2+H2T吸收水蒸氣和氯化氫氣體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防止空氣A中的水蒸氣進入與鈣反應Ca+H2 =CaH2氫化鈣和
25、鈣 取2.1 g樣品與足量水反應,收集反應生成的氫氣,若生成的氫氣質量等于0.2 g,則猜想二不成立;若生成氣體的質量小于0.2 g,則猜想二成立.【解析】 【分析】 【詳解】(1)反應物是鋅和鹽酸,生成物是氯化鋅和氫氣,所以化學方程式是:Zn+2HCl=ZnC2+H2 T。(2)堿石灰能與鹽酸反應,也能與水反應,所以堿石灰作用是吸收水蒸氣和氯化氫氣體。(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氣中水蒸氣,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與鈣反應。(4)反應物是鈣和氫氣,生成物是氫化鈣,反應條件是加熱,所以化學方程式是: Ca+H2=CaH2。樣品成分的猜想由于鈣也是固體,如果鈣過量了,氫化鈣中會混有鈣,所以猜
26、想二是: 氫化鈣和鈣。設計實驗取2.1 g樣品與足量水反應,收集反應生成的氫氣,然后通過計算判斷。設2.1g全部是氫化鈣生成氫氣質量為x。CaH2 + 2H2O=Ca(OH)2 + 2H24242.1gx42 2.1g-=4 x解得x=0.2g所以取2.1 g樣品與足量水反應,收集反應生成的氫氣,若生成的氫氣質量等于0.2 g,則猜想二不成立;若生成氣體的質量小于0.2 g,則猜想二成立。8.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鹽的化學性質時,做了如下實驗:向一定量的NaHCQ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 H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HCO3+ HCl=NaC+ CC2 T + H2O,待完全反應后(假設反
27、應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 ),對反應后溶液的溶質成分進行如下探究。請 完成猜想,并根據問題填空:(假設與猜想)猜想 1: 猜想 2: NaCl、NaHCO3猜想 3: NaCl、HCl猜想 4: NaC太 NaHCO3、 HCl同學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猜想4不成立,原因是 。(實驗探究)實驗用品pH試紙、鎂片、稀鹽酸、AgNO3溶液、氧化銅粉末、石蕊溶液實驗方案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1)取反應后溶液,加 入稀鹽酸無氣泡產生猜想不成立(2)取反應后溶液,滴 在pH試紙上試紙變色,對照比色尼pH7猜想3成立(3)取反應后溶液,加 入氧化銅粉末固體溶解,溶液由 無色變為藍色猜想3成立,寫出反應的 化學
28、方程式:(4)取反應后溶液,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猜想3成立(得出結論)猜想 3正確。(評價與反思)老師對同學們的探究過程給予了肯定,同時指出探究中存在著一處明顯的錯誤,原因是(總結提高)依據所給的實驗用品,你還有什么不同的方案確認猜想3是正確的。請寫出種實驗方案:。【答案】 NaCl碳酸氫鈉和鹽酸不能共存2 CuO+ 2HCl=CuC2+H2O猜想1、2、3中都含有氯化鈉,加入硝酸銀溶液都會產生白色沉淀取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鎂片,有氣泡產生,證明猜想 3成立。或取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 變紅色,證明猜想 3成立【解析】【假設與猜想】猜想 1根據反應物是
29、否過量分析解答 ;【實驗探究】(1)根據稀鹽 酸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解答;(3)根據氧化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藍色)解答;【評價與反思】根據猜想1、2、3中都含有氯化鈉解答;【總結提高】根據所給實驗用品及猜想 3中含有鹽酸分析解答。【假設與猜想】猜想 1碳酸氫鈉溶液與稀 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猜想2含有氯化鈉及可能過量白碳酸氫鈉,猜想3中含有氯化鈉及可能過量的稀鹽酸,故猜想 1為NaCl;同學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猜想4不成立,原因是碳酸氫鈉和鹽酸不能共存;【實驗探究】(1)取反應后溶液,加入稀鹽酸 ,無氣泡產生,說明 溶液中不含碳酸氫鈉,故猜想2不成立;(3)取反應后溶液,加入
30、氧化銅粉末 ,固體溶解, 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說明溶液中含有鹽酸,故猜想3成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O+ 2HCl=CuC2+H2O;【評價與反思】老師對同學們的探究過程給予了肯定,同時指出 探究中存在著一處明顯的錯誤,原因是猜想1、2、3中都含有氯化鈉,加入硝酸銀溶液都會產生白色沉淀;【總結提高】取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鎂片,有氣泡產生,證明 猜想3成立(或取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色,證明猜 想3成立)。9 .實驗探究一:課本第二單元課后作業中有尋找新的催化劑”的探究內容,實驗中學探究小組據此設計了如下探究方案。(提出問題)紅磚粉末能否作為過氧化氫溶液分
31、解的催化劑?如果能,效果如何?(實驗探究)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及解釋I .聞相末氧化氫落涌0ABA中無明顯現象,B中產 生大量能使帶火星木條 復燃的氣體產生的氣體是紅磚粉末能改變過氧 化氫分解速率n.向B試管中重新加入 5%的過氧 化氫溶液,反應停止后過濾、洗滌、 干燥、稱量濾渣又產生大量能使帶火 星木條復燃的氣體濾渣質量等于ag紅磚粉末的在反應前后均沒有發生變 化,能作過氧化氫分解 的催化劑m.喈L語粉末aGfnO:粉末| 0兩試管中均產生氣泡且紅磚粉末的催化效果沒有一氧化鎰粉末好-J 5mL5%的過目 國氧化氫溶液目CD(拓展應用)己知CuSQ也可作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向 101.
32、2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g。中加入2g CuSQ粉末,充分反應后得到溶質質量分數為2 %的溶液,則生成氧氣實驗探究二:實驗室中的試劑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則可能會與空氣接觸而變質。淅河中學化學學習小組發現一瓶未密封的氫氧化鉀固體,對其是否變質進行探究。(提出猜想)1 .未變質 2.部分變質 3.完全變質KOH變質的化學方程不成立。CC2的體積和密度(查閱資料)KOH與NaOH性質類似,也能與 CO2反應而變質。寫出式為(設計實驗)(l)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猜想(2)準確稱取一定質量的固體樣品,放在右圖所示裝置中進行實驗,根據計算變質產物的質量,從而確定
33、變質情況,你認為這個方案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3)請你另外設計一個方案,進一步探究變質情況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猜想2成立【答案】氧氣化學性質和質量C中產生氣泡較慢3.2g 2KOH+CO=K2CQ+H2O l不可行,因為CO2能溶余水(或與水反應),導致測量結果誤差較大。另取少量樣品,配成溶液滴加足量CuC2溶液,靜置后滴加酚酗: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溶液變紅色【解析】探究一過氧化氫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生成氧氣;催化劑在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紅磚粉末的催化效果沒有二氧化鎰粉末好,所以用紅磚作催化劑的試管中生成氧氣的速率較慢;【拓展應用】反應后所得溶液質量為
34、2g + %=100g,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所以生成氧氣的質量為101.2g+2g-100g=3.2g探究二:【查閱資料】KOH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和水, 變質的化學方程式為 2KOH+CQ=K2CO3+H2O【設計實驗】(1)碳酸鉀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 鉀、水、二氧化碳,氫氧化鉀和鹽酸不生成氣體,所以向樣品中,滴加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有碳酸鉀,說明氫氧化鉀變質;(2)因為CQ能溶于水(或與水反應),該方法測定的二氧化碳偏少,導致測量結果誤差較大。(3)可利用碳酸鉀轉化成沉淀的方法測定碳酸鉀,用氫氧化鉀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酬:試液變紅。具體操作現象、結論是
35、:另取少量樣品,配成溶液滴加足量CaC2溶液,靜置后滴加酚酗: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溶液變紅色;(說明:設計思路為先除盡CC32-,然后證明OH-存在。合理即可)10 .氯化鎂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同學們在實驗室對其開展了系列研究。課題1:選擇制取氯化鎂的原料【查閱資料】 全球海水中含有的鹽類總質量為5億億噸,其中含有的各種離子占鹽類總質量的百分含量如下表所示:離了ClNa+Mg2+Ca2+K+其他含量 55.06%30.61%3.69%1.15%1.10%工業生產中海水或鹵水(海水曬鹽后的剩余溶液)都可以作為制取氯化鎂的原料。【交流討論】同學們經討論,一致選擇鹵水用于實驗室制取氯化鎂。你認為他
36、們的理由是課題2:由鹵水制取氯化鎂同學們設計如題18圖所示方案,從鹵水中制取氯化鎂。過量氯化鈉港海,過量海鹵水r沉3 u過濾一 u康 一定條件下蒸發一煞化鎂固體(1)溶液X的名稱是_。(2)部分同學認為上述制取方案不夠完善,在過濾”操作后缺少 洗滌”操作,從而導致制取的氯化鎂不純,可能混有的雜質是_。課題3:測定氯化鎂產品的純度(氯化鎂的質量分數)同學們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對制得的氯化鎂進行純度測定。【實驗步驟】稱取9.5g氯化鎂樣品,放于燒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形成溶液;向上述溶液中加入90g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 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幾滴無色酚配試液,溶液變紅,再逐滴加
37、入10%稀硫酸(密度為1.07g mL1),并當觀察到溶液恰好褪色且30s內紅色不復現,停止加入稀硫酸; 計算氯化鎂樣品的純度。【問題討論】(1)為計算出氯化鎂樣品的純度,除上述數據外,實驗還需測量的數據是(2)若缺少步驟,則會導致氯化鎂純度測定不準確,步驟 的操作是【答案】課題1鹵水中氯化鎂含量高 課題2 (1)鹽酸(2)氯化鈉、氯化鉀和氯化鈣(三 者缺一不得分,也可混有其他合理雜質)課題3【實驗步驟】 玻璃棒攪拌或搖晃或振蕩【問題討論】稀硫酸反應最后的體積或稀硫酸反應前后的質量,或加入酚酗:后混合溶液質量與反應后混合溶液質量或稀硫酸的 體積等。用水充分洗滌濾渣,并將洗滌液與濾液合并【解析】
38、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課題1:選擇制取氯化鎂的原料。【查閱資料】【交流討論】同學們經討論,一致選擇鹵水用于實驗室制取氯化鎂。你認為他們的理由是鹵水中氯化鎂含量高。課題 2:由鹵水制取氯化鎂。(1)溶液X的名稱是鹽酸。(2)部 分同學認為上述制取方案不夠完善,在過濾”操作后缺少 洗滌”操作,從而導致制取的氯化鎂不純,可能混有的雜質是氯化鈉、氯化鉀和氯化鈣(三者缺一不得分,也可混有其他合理雜質)。課題 3:測定氯化鎂產品的純度(氯化鎂的質量分數)。【實驗步驟】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幾滴無色酚配試液,溶液變紅,再逐滴加入10%稀硫酸(密度為1.07g mL-1),并用玻璃棒攪拌或搖晃或振蕩,當觀察到溶
39、液恰好褪色且30s內紅色不復現,停止加入稀硫酸。【問題討論】(1)為計算出氯化鎂樣品的純度,除上述數據外,實驗還需測量 的數據是稀硫酸反應最后的體積或稀硫酸反應前后的質量,或加入酚酗:后混合溶液質量與 反應后混合溶液質量或稀硫酸的體積等。若缺少步驟,則會導致氯化鎂純度測定不準確,步驟的操作是用水充分洗滌濾渣,并將洗滌液與濾液合并。11.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里用二氧化鎰和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制取氯氣并進行有 關氯氣性質的實驗探究(如圖所示).飽和食鹽水石蕊紙在 濕潤的石熱紙花A B C DEF回答下列問題:(1)從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藥品是 (2)從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考慮,裝置 A屬于 型氣
40、體發生裝置。(3)若進入裝置 D中的氯氣是純凈干燥的,則裝置 B的作用是 ,裝置C中盛 有的溶液是(4)實驗過程中,同學們看到裝置D中石蕊紙花”(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紙花,下同)無明顯變化,E中濕潤的石蕊紙花先變紅后褪色.對此,同學們產生了濃厚的興 趣,于是繼續進行以下實驗探究。(查閱資料)I .氯氣(C12)是一種黃綠色的有毒氣體,能溶于水(溶解性不大),并能 與水反應:C12+H2r HCl+HClO (次氯酸).n.氯氣溶于水所得的溶液成為氯水,氯水除了具有消毒作用,還具有漂白作用.(提出猜想)猜想 猜想2:氯水中的 猜想3:氯水中的(提出問題)氯水中的什么物質具有漂白作用?1:氯
41、水中的H2O具有漂白作用.HCl具有漂白作用.HC1O具有漂白作用.猜想4:氯水中的C2具有漂白作用.(實驗探究)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將石蕊紙花放入水中石蕊紙花_猜想1不成立將后糕紙花放入 中石蕊紙花變紅但不褪色猜想2不成立石蕊紙花先變紅后褪色猜想3(反思交流)同學們一致認為,不用再做實驗對猜想4進行探究,理由是:進行氯氣性質的實驗探究時,裝置 (填裝置序號)的現象已證明了C12不具有漂白作用。 錢程同學認為,由于氯氣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用實驗裝置F中的蒸儲水吸收氯氣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將裝置 F中的蒸儲水換成了氫氧化鈉溶液,則最終反應所得溶液中含有 的鹽類物質是。【答案】(1)濃鹽酸;(2)
42、固液加熱;(3)除去氯氣中的HCl;濃硫酸;(4)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將石蕊紙花放入水中石蕊紙花/、變色猜想1不成立將石蕊紙花放入 鹽酸中石蕊紙花變紅但不褪色猜想2不成立石糕紙花放入次氯酸中石蕊紙花先變紅后褪色猜想3成立【反思交流】D ;氯化鈉、次氯酸鈉。【解析】試題分析:(1)從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藥品是濃鹽酸;( 2)濃鹽酸和二氧化鎰加熱反應生 成氯化鎰、氯氣和水,從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考慮,裝置A屬于固液加熱型氣體發生裝置;(3)制備的氯氣中含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B5MnCl2+Cl2f +2H2O,通過飽和食鹽水可以除去氯化氫氣體,通過飽和食鹽水可以除去氯化氫氣體;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夠吸收氯氣中的水,可以干燥氯氣,裝置C中盛有的溶液是濃硫酸;(4)水顯中性,石蕊在中性溶液中不變色;石蕊試液遇酸變 紅,探究如下: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標準裝修合同模板
- 2025房屋租賃代理合同
- 2025探討房屋租賃合同中的優先購買權
- 乙醇行業發展趨勢與未來市場機會分析
- 跨境電商平臺發展戰略與市場規劃
- 健康教育在學校中的重要性計劃
- 制定健康管理的實施方案計劃
- 建立有效的離職管理流程計劃
- 教育行業開發在線學習平臺計劃
- 主管年度工作計劃的創新和創業機會
- 2024中考化學總復習必刷80題(第1-80題)(含解析)
- 人力資源管理測試題答案
- 2023-2024學年貴州省黔南州八年級(下)期末數學試卷(含答案)
- 臨床重點學科驗收課件
- JBT 11735-2014 鋁合金鋅合金壓鑄生產安全技術要求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八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含解析)
- 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及答案解析
- 高一地理必修-1.4-地球的圈層結構課件
- Unit 5 Feeling excited Topic 2 Section D 示范公開課教學課件【八年級英語下冊仁愛版】
- 2024年意識形態工作專題會議記錄【6篇】
- 金屬廢料加工的廢料分類與分揀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