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合并財務報表研究:趨勢與展望班級:會計S081 姓名:李翠 學號:20080380【摘要】合并財務報表作為集團企業規定編制的正式財務報表,不僅可以反映企業集團的整體經營狀況、綜合業績,也成為投資者判斷企業集團投資價值的重要依據之一。本文從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理論、合并范圍及合并依據等方面,進行簡單的文獻回顧,以此來發現合并財務報表在當今經濟發展中的發展程度。【關鍵詞】 合并理論 合并范圍 合并會計處理20世紀以來,隨著世界范圍企業集團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各方面對財務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強,如何通過單個企業個別會計報表的科學合并,以真實、全面地反映企業集團在整體上的全貌問題,成為國際會計界深入研究探索的
2、重要課題之一。“合并會計報表”與“外幣折算”、“物價變動會計”被列為國際會計三大難題。我國企業集團化進程較晚,企業合并會計報表編制起步僅十幾年的歷史,但是我國對于發展完善會計準則,使其逐漸與國際準則相協調的過程是不遺余力的。2006年財政部發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具體準則以及企業會計準則一應用指南,其中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及其指南規范了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和列報。在全面考察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借鑒了國際會計準則與美國財務會計準則的有益經驗,總結我國在合并會計報表會計處理規定方面的得失,順應國際化趨同的大趨勢,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1 關于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理論的綜述11美國
3、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理論(1)ARB51認為“合并財務報表的目的是將整個企業集團視為有一個或多個分支機構的單一經濟實體,反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其主要使用者為母公司的股東和債權人。”這里兼顧了主體理論和母公司理論。(2)FASB1999年2月23日所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合并財務報表:目的和政策中對編制目的的表述與現行準則類似,具體規定是:“合并財務報表的目的是將企業集團視為統一持有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產、承擔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負債并執行母公司和子公司業務的有一個或多個分支機構的單一經濟實體,以報告該報告實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這樣的規定更為突出了主體理論。(3)FASB1
4、995年10月16日所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合并財務報表:政策和程序中則在對少數股東權益的列示和計量規定上采用了其他理論:(l)主體理論:少數股東權益列示于股東權益之中;(2)母公司延伸理論:少數股東權益以公允價值計量,且不含在商譽中的份額。12 IASC所采用的合并理論 (1)編制目的:IAS27規定“合并財務報表是將集團視為單個企業呈報的財務報表”。這其中反映了主體理論。(2)未實現損益的抵銷:IAS27要求全額抵銷內部交易的未實現損益,可見采用的是主體理論。(3)合并財務報表的會計處理方法:所允許采用的權益集合法是以主體理論為基礎的。(4)少數股東權益:IAS22對此的替代處理方法是應按少數股
5、東在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中所占的份額反映,即不含在商譽中的份額。這亦是母公司延伸理論的反映。13我國的合并理論(1)編制目的:暫行規定要求合并財務報表“綜合反映母公司和子公司所形成的企業集團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變動情況”。其中反映了主體理論。(2)未實現損益的抵銷:暫行規定未對逆銷和順銷作出區分,無論逆銷抑或順銷,內部交易所產生的未實現利潤都應當全額抵銷。這里采用的是主體理論。國內外學術界, KennethMost(1956) “會計理論是由與實務相區別的原則和方法的系統描述所組成。因此,穩健原則屬于會計理論的內容,而對當期應收款計提壞賬準備的具體處理,則是實務問題。” Hende
6、rson(1992) “是一套邏輯嚴密的原則。”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1999)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理論提出了“利益相關者理論”這一廣義公司治理理論。于玉林(現代會計哲學)“會計理論與方法,使人有一種誤解,以為會計方法沒有理論。實際上,會計方法也是有其理論的。例如,復式記賬法,其原理就是復式記賬法的理論;” (葛家澎,劉峰,1999) “從寬泛的意義上,包括最為抽象的理論研究,較成型的理論體系,也包括實際工作中廣泛運用的公認會計原則或會計準則等”2 關于合并范圍的文獻回顧在合并范圍上,會計職業組織文告中關于合并范圍的演進反映了合并范圍逐步擴大及主要從法定的控制權向實質控制權的演變,對此
7、的回顧主要從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國際會計準則或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及我國關于企業合并和合并財務報表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而相關學者主要側重于從實際問題來探討法定控制權與實質控制權的適用性,進而提出現行實務中出現的關于合并范圍問題的相應建議。21 美國的研究現狀早在 1959 年,美國第 51 號會計研究公告(ARB No.51)就規定了基于“多數股權”的合并。1987 年美國第 94 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合并所擁有多數股權的子公司(SFAS 94)規定了基于“控制權”的合并,即要求母公司應當合并其所控制的每一家子公司,除非控制是暫時的。1995年10月,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就發布了征求意見稿合并財務報
8、表:政策與程序,其中合并政策突破了多數股權或法定控制權的規定,而向“實質性控制權”推進,以適應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日益分散的實際趨向。但1999年2月又發布了征求意見稿合并財務報表:目的與政策,決定暫時推遲對“程序”部分的準則制定工作。“安然事件”出現后,特殊目的實體的合并問題引起了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重視。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于2003年1月17日發布的第46號解釋公告要求:“如果一家公司須承擔由某一可變利益實體的活動產生的多數風險或損失,或者有權收取某一可變利益實體的多數剩余報酬,或者兩者情況兼有,那么該公司(即主要受益方)應合并該可變利益實體”,其中的“可變利益實體”包括
9、特殊目的實體、表外融資結構及類似實體。22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研究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于 1989 年頒布了第 27 號國際會計準則(IAS27)合并財務報表和對子公司投資的會計處理,其中強調以“控制”為基礎,來判斷是否納入合并范圍。在 2003 年底,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委員會(IFRS)修訂了( IAS 27),修訂后的(IAS 27 )全稱為合并和單獨財務報表,要求在判斷是否存在“控制”時,考慮潛在表決權(股票買入期權、可轉換債券等)的影響,嚴格限制準備在近期出售的子公司不予合并的規定,并且明確了暫時性控制存在的具體條件。23 我國的現行發展我國第一個有關合并會計報表的專門準則是 1995
10、年 2 月財政部頒發的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定,要求“母公司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應當將其所控制的境內外所有子公司納人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 2005 年 12 月 31 日正式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 33 號合并財務報表,并把合并范圍作為一個單獨的部分在準則中列示。國內學界對合并范圍的探討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對是否予以納入合并范圍的基本原則的探討,即對法定控制權和實質控制權的探討;另一方面是對現行實務衍生的關于合并范圍的具體問題的探討。在基本原則探討方面,常勛(2004)認為法定控制權仍有可供判斷的法定證據,實質性控制權則很難制定據以判斷的統一的量化,從而不可避免地將導入專業判斷的主觀因
11、素。楊綺(2004)在對合并范圍的理論闡述和國際慣例比較基礎上,對我國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定進行評述,認為我國在數量標準上采用加法原則判斷標準是可取的;其次我國在質量標準上采用的仍然是法定控制權標準,尚未涉及實質控制權;再次,在不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的判斷上,對于特殊行業、轉產的子公司、明確已委托給其他企業經營管理或者由其他企業承包、租賃的子公司是否納入合并范圍進行了探討,并提出應明確暫時性控制的具體定義。在合并范圍所產生的具體問題方面,儲民宏(1997)對關停并轉的子公司是否納入合并范圍時認為,對于已關閉、停業、合并的子公司,由于其已非持續經營或被其他企業兼并,故不須納入合并范圍;但對于轉產的
12、子公司,母公司仍能對其實施有效的控制,則應納入合并范圍。葛希群等(2002)對持續經營條件下資不抵債子公司是否合并及如何合并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為了反映集團整體凈資產的真實狀況、耗蝕程度以及母公司的管理責任,仍應將這類子公司納入合并會計報表范圍,但其合并方法應視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出現負數時投資者對超額虧損所承擔的責任不同做不同處理。儲一昀等(2004)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探析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討論了美國和我國對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的界定,對我國合并報表準則的制定提出了的建議,并針對持續經營的資不低債子公司、委托經營、承包經營是否合并,復雜持股的合并,期中購買股權的處理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余
13、恕蓮等認為:“合并會計報表的基礎是企業集團的經濟實體,合并會計報表的必要性來自于企業集團的性質、地位,是研究和編制合并會計報表的基礎與出發點,構成合并報表會計方法理論結構的第一層次”。儲一昀針對特殊目的實體合并問題提出了“主受益方原則”,即“主要受益方可能是向可變權益實體轉移資產的一方,或為設立可變權益實體的一方即發起人,或是根據法律文件能夠替可變權益實體做出投資決策的一方等。”3 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程序的概念依據的文獻回顧在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程序的概念依據上,ARB51指出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目的主要是反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以滿足母公司的股東和信貸者的需要。黃世忠(2001)從理
14、論淵源、合并理念兩個角度,比較系統地論述合并報表的三種基本觀念所有者觀、主體觀、母公司觀,進行必要的評述并以此為基礎對我國合并會計報表的理論選擇進行探討。常勛(2004)分別討論了按母公司觀和按主體觀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在程序上的主要特征,指出了母公司觀與主體觀融合的趨勢及IASB和美國FASB均意圖轉向主體觀。英國會計準則理事會(2005)建議IASB對新起點法進行考慮。王志英(2005)在對所有權論、實體論、母體論、當代論等四種理論的特點及缺陷進行討論的基礎上,認為從國際上對合并財務報表理論的選擇趨勢來看,廣為采用的母公司觀正逐漸向主體觀融合,主體觀正逐漸成為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程序和方法的改革趨
15、向;從我國的現實選擇來看,對于既存在控制權的母公司,又存在少數股權的情形,主體論將是最佳的選擇,而對于一個公司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主體聯合控制的情形,采用比例合并法更能反映聯合控制主體的真實財務狀況。李明輝(2002)在對權益理論進行介紹的基礎上,側重分析源自于所有權理論和主體理論的所有者觀、主體觀以及介于二者之間的母公司觀,并對不同觀念下的合并報表方法進行比較。認為我國在制定合并報表準則時,應采用主體觀(完全合并法)。此外,徐金洲(1991)、楊綺(2004)、王平(1998)等均對母公司觀、業主權觀、主體觀進行了探討。4 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和經濟后果文獻回顧41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411 美國和
16、IASC所采用的會計處理在企業合并購買法和權益集合法的選擇上,1965年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發布的第6號意見書中將所有權的延續性作為權益集合法運用的主要標準;1966年美國會計學會提議禁止使用權益集合法;1968年,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設立專門機構研究企業合并會計,并試圖取消權益集合法,但最終選擇發布了兩項成為爭論熱點的第16號和第17號意見書,這兩項意見書更多地被認為是產業游說的結果而非合理分析和思考后的結果。1999年9月,FASB就企業合并問題發布了一份征求意見稿企業合并和無形資產,其中再度提出取消權益集合法。2001年FASB發布的FAS141中終于取消了權益集合法的運
17、用,規定所有的企業合并均采用購買法。IASC于1983年發布了第22號國際會計準則,允許企業合并采用購買法和權益集合法,此后經歷了多次修改;2004年,IASB發布了IFRS3企業合并取代了IAS22,要求所有的企業合并采用購買法;2005年IASB對IFRS3進行修改的征求意見稿業已發布,征求意見階段于10月截止。412 我國學者對此的研究項有志(2000)對購買法和權益集合法作了理論上的比較,認為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對收購性質認識的不同、計價基礎的不同、依據的會計假設不同;并通過比較表明兩者在理論上各有優缺點:權益集合法具有粉飾財務報表的作用而受到較嚴格控制的限制,購買法也因并購商譽問題而
18、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黃菊珊認為合并會計報表中的母公司理論,實際上是與企業合并會計方法中購買法的理論基礎一致;合并會計報表中的實體理論,實際上是與企業合并會計方法中權益結合法的理論基礎相一致。由葛希群主持編寫的2002年出版的合并會計報表問題研究針對編制合并會計報表實務中某些重點難點問題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該書沒有涉及合并價差的會計處理問題,但對合并會計報表范圍變化時的會計處理作了闡述。對有關確定合并范圍的標準的問題,研究者探討的比較多而且大多數人的觀點都趨于一致,即母公司必須對子公司擁有實質控制權。而對于上市公司利用合并范圍進行盈余管理和其他合并范圍問題的研究文章很少。其中有代表性
19、的是陳政文2003年發表的對利用合并會計報表范圍變動進行盈余管理的思考,文章對兩個典型案例作出具體分析,并提出針對性建議。周勤業和林勇峰(2005)在借鑒國際慣例的基礎上,分析國內證券市場新近發生的兩起市場化吸收(換股)合并案例發現,我國已具備使用購買法的環境,但應作適當修正以適應我國股權分置的現狀。周紹妮(2004)認為我國企業會計規范基本上是要求按照購買法核算,但是對控股合并沒有具體的法規規定,從控股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來看,基本上采用的是權益聯合法進行會計處理;并指出國內目前的合并會計規范和實務的諸多缺陷,如存在合并的概念不明確、缺少對有關合并會計的全面規范、現有法規規定及實務操作與國際準
20、則不一致、不同的法規之間的規定不統一等問題。42合并會計經濟后果研究421 國外學術界的研究Hong,Kaplan與Mandelker(1978)以1954-1964年間紐約證交所上市公司以換股方式進行的159次大額收購(采用權益結合法的有122家,購買法的有37家)為樣本進行分組,以合并后首次年度盈利公告月為指標,運用市場模型計算各組公告月前后各60個月的平均殘差(AR)和累計平均殘差(CAR),并進行t檢驗和累計檢驗,檢驗結果是二者在95%的置信水平上均不顯著,這表明采用權益結合法的公司合并之后并沒有帶來非正常回報。Chatraphorn(2001)以1985至1995年的100項企業合并
21、交易為樣本,對企業合并不同會計政策的長期市場反應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市場在企業合并時對采用權益結合法的企業和采用購買法的企業在定價上不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特別是,沒有證據表明當詳細的企業合并信息不再出現在財務報表上時,與采用購買法的企業相比采用權益結合法的企業的盈利數字對證券價格將有更積極的影響。研究結果還顯示,市場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都能夠識別購買法與權益結合法的會計差異。Barnes等(2002)研究了證券市場對即將發生重大變化的企業合并會計準則的反應。研究結果表明,FASB在1999年表達了廢除權益結合法意向的第二天,在1992至1995年期間發生合并交易且全部采用權益結合法予
22、以反映的65家樣本公司,其股價下降超過3%。同樣的,當FASB在2001年初宣布無須對合并商譽進行攤銷時,市場對那些賬面上記錄了巨額商譽的公司股價立即做出了積極反應,這類公司的股價上漲了2%左右。國外學術界主要對購買法和權益結合法是否具有經濟后果這一重大問題做了許多實證研究。概而言之,這些研究的結論可大致劃分為兩類:企業合并的會計政策選擇對企業價值不存在差別性影響;企業合并的會計政策選擇對企業價值存在差別性影響。422 我國學術界的研究黃世忠等(2004)認為,研究結論之所以產生如此之大的差異,根本原因在于有效資本市場假說本身是否成立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成立仍是懸而未決的問題。檢驗會計信息的市場反
23、應是要冒一定風險的,即使采用市場模型,也不能確保影響股票價格的其他所有因素(如投機心理、風險偏好和虛假盈利等)都得到剔除。因此,要確定購買法和權益結合法是否具有經濟后果,除了檢驗這兩種會計政策的市場反應外,還應從企業特定因素(如激勵機制、財務杠桿和企業規模)的角度加以分析。陳信元、朱紅軍1999年發表的我國上市公司合并會計報表編制現狀分析,選擇滬市92家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進行了描述統計研究。其中重點研究了合并范圍的確定和合并價差的狀況及攤銷的必要性。文章指出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合并價差數額呈上升趨勢,一些上市公司合并價差占長期股權投資的比重非常大;統計分析了母公司將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排出合
24、并范圍之外的原因,并指出對不合并子公司的原因沒有加以披露的上市公司占很大比例。文章的研究方法比較新穎,在陳信元、朱紅軍之前和之后的文獻大都采用了規范性的研究方法。5 文獻評述國外對合并財務報表理論的研究涉及面還是比較寬泛的,在研究方法上既運用了規范的研究也進行實證的研究,使得合并報表理論在國外發展較快尤其是在美國。但是合并財務報表依然在理論上存在諸多的爭議,除了理論上的爭議以外,在在編制實務上也存在許多懸而未決的難題,例如合并范圍變動產生的合并問題,對子公司股權比例變化的合并問題,多層交叉控股合并情況下的合并,持續經營情況下資不抵債的子公司對合并會計報表的影響,合并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問題,下推會
25、計涉及的合并問題以及合并會計報表引發的更多權益法問題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今后進一步研究的對象。我國對合并財務報表的研究起步較晚,并且大多數都立足于幾個具體的關于合并會計報表的某個或兒個相關的事項展開討論,如合并理論的定位和合并方法的選擇,全面、系統地探討合個會計報表會計方法的總體理論結構的文獻不多,還沒有形成一整套相關的理論和方法,觀點也是零散的,這就使得我國的合并財務報表發展較慢。Research on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Trends and Prospects【Abstract】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
26、ents as the Group provid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formal financial statements, will not only reflect the overall ope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performance, but also is one of an important basis for investors to judge the investment value of enterprise groups. The pap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mbin
27、ed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theory, the scope of the merger and the based therory in order to f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today's economy. 【Key Words】 combined theory combined scop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the merger參考文獻:1、楊綺 對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的思考J 財
28、會月刊, 2004,(21)2、常勛 合并財務報表的概念架構及其重大變革J 會計之友, 2004,(03)3、儲一昀,林起聯 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探析J. 會計研究, 2004,(01)4、黃世忠,孟平 合并會計報表若干理論問題探討J 會計研究, 2001,(05)5、杜興強主編 高級財務會計M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46、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定,1995:第一段7、黃菊珊合并會計研究D,博士論文稿,天津財經大學,2004年8、周紹妮我國企業合并會計問題研究J,會計研究,2004年12月9、黃世忠,陳箭深,張象至,王肖健企業合并會計的經濟后果分析兼論我國會計準則體系中計量屬性的整合J會計研究,2004年8月。10、許紹雙我國合并報表會計方法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批發商如何拓展家用視聽設備市場考核試卷
- 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英語小說閱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梧州學院《現代食品高新技術進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城建大學《太陽能熱利用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醫科大學《藥物統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伊春市美溪區2024-2025學年四下數學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泰州市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河東區天鐵一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七調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青島六校聯考2025年初三下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實驗診斷學見習》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平面位置(軸線)測量記錄表
- 生物制造國內外狀況課件
- 處分通報范文員工處分通報范文4篇
- 幼兒園大班數學口算練習題可打印
- 罰沒收繳物品處理管理流程圖
- 生命體征監測-PPT課件
- 藥物臨床試驗管理和質量控制課件(PPT 55頁)
- 橋梁下部結構監理細則
- 《漢服文化介紹》PPT課件(完整版)
- 物料傳送技術-第七節氣力輸送裝置
- 西山10kV電纜保護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