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原理》復習重點_第1頁
《材料成形原理》復習重點_第2頁
《材料成形原理》復習重點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名詞解釋1 表面張力2 粘度3 表面自由能 ( 表面能 )4 液態金屬的充型能力5 液態金屬的流動性6 鑄型的蓄熱系數7 不穩定溫度場和穩定溫度場8 溫度梯度9 溶質平衡分配系數 K010均質形核和異質形核11粗糙界面和光滑界面12 “成分過冷”與“熱過冷13內生生長和外生生長14枝晶間距15共生生長和離異生長16孕育與變質17聯生結晶18擇優生長19快速凝固20氣體的溶解度21熔渣的堿度22、長渣和短渣23熔渣的氧化和還原能力24擴散脫氧25沉淀脫氧26真空脫氧27偏析28微觀和宏觀偏析29氣孔30、313233343536373839冷裂紋和熱裂紋溶質再分配熱流密度焊接熱影響區焊接線能量

2、E焊接的合金化合金化的過渡系數 熔合比內力4041424344454647、4849內應力 焊接瞬時應力 焊接殘余應力 焊接變形 裂紋 塑性 執塑件奪形 張量塑性 簡單加載50、應力球張量51、加工硬化52、應變速率53、滑移54、主切應力平面55、平面應變狀態56、附加應力、簡答題1 實際液態金屬的結構2 液態金屬表面張力的影響因素3 簡述大平板鑄件凝固時間計算的平方根定律4 鑄件凝固方式的分類5 簡述 Jackson 因子與界面結構的關系6 試寫出“固相無擴散,液相只有有限擴散”條件下成分過冷”的判據,并分析哪些條件有助于形成“成分過7 寫出成分過冷判別式(在“固相無擴散,液相為有限擴散”

3、條件下),討論溶質原始含量 C0晶體生長速度R、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溫度梯度 GL 對成分過冷程度的影響,并 以圖示或文字描述它們對合金單相固溶體結晶形貌的影響。8 層片狀共晶的形核和長大方式9. 鑄件的凝固組織可分為幾類,它們分別描述鑄件凝 固組織的那些特點?11 防止氣孔產生的措施12 夾雜物對金屬性能的影響13. 常見焊縫中的夾雜物有幾類,它們會對焊縫產生哪14 試比較縮孔與縮松的形成機理 15. 簡述凝固裂紋的形成機理及防止措施。16 冷裂紋的分類及其影響冷裂紋形成的因素 17共晶凝固過程中的共生生長與離異生長18. 集中縮孔的形成機理19 保證熔焊焊接接頭的措施:20 比較焊接溫度場和焊

4、接熱循環21 表征焊接熱循環的參數分別是哪幾個22. 焊接過程的特殊性(以低合金鋼為例) :23影響HAZ硬度的因素有那兩個24 比較粗晶脆化、組織轉變脆化、析出脆化和熱應變 失效脆化25 減少焊接殘余應力的措施26 焊接變形的基本形式27 防止熱裂紋的措施28 氫致裂紋的機理29 熱塑性變形機理及其對金屬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30、簡述張量的基本性質31 變形連續方程的物理意義32 焊接熔池的凝固條件33 氫對焊縫金屬的質量有何影響?三、計算題1. 在直角坐標系中,一點的應力狀態表示成張量的形 式為50-5W = 0 -50-505 一用應力狀態特征方程求出該點的主應力和主方向。(8分)2. 試推導均質形核的臨界形核功。(7分)3試推導非均質形核的臨界形核功。4流體力學的斯托克斯公式計算氣泡或夾雜上浮的速度。5比較同樣體積大小的球狀、塊狀、板狀及桿狀鑄件 凝固時間的長短。6 P57第6題。-50050-150050 250一7 P105第5題8已知塑性狀態下某質點的應力張量為(MPa,應變增量dj=0朮(3為一微小量),試求應變增量的其 余分量。9推導希爾(Scheil)公式(固相無擴散而液相充分混合均勻的溶質再分配),必要時畫出該條件下成分與離開固一 液界面前沿距離關系圖。10對于Oxyz直角坐標系,已知受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