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施工圖識讀 基礎 工程 施工_第1頁
基礎施工圖識讀 基礎 工程 施工_第2頁
基礎施工圖識讀 基礎 工程 施工_第3頁
基礎施工圖識讀 基礎 工程 施工_第4頁
基礎施工圖識讀 基礎 工程 施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 基礎施工圖識讀3.1 基礎平面圖的識讀3.2 基礎詳圖的識讀3.3 基礎設計總說明3.4 基礎施工圖閱讀要點本章小結預備知識建筑制圖標準的基本規定一一 圖紙幅面圖紙幅面1.圖紙幅面及圖框尺寸,應符合表1.1的規定。A0A1A2A3A4bl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c10525幅面代號尺寸代號表1.1 幅面及圖框尺寸(mm) 2.圖紙的短邊一般不應加長,長邊可加長,但應符合表1.2的規定。幅面尺寸長邊尺寸長邊加長后尺寸A01189163517831932208022302378A1841105112611471168218922102A2594743891

2、10411189133814861635178319322080A342063084110511261147116821892表1.2 圖紙長邊加長尺寸(mm)3.標題欄與會簽欄 A0A3橫式幅面 A0A3立式幅面 A4立式幅面2)標題欄應按下圖所示,根據工程需要選擇確定其尺寸、格式及分區。3)會簽欄應按下圖格式繪制,其尺寸應為100mm20mm,不需會簽的圖紙可不設會簽欄。 二二 圖線圖線1.每個圖樣,應根據復雜程度與比例大小,先選定基本線寬b,再選用表1.3中相應的線寬組。線寬比線寬組b2.01.41.00.70.50.350.5b1.00.70.50.350.250.180.25b0.5

3、0.350.250.18表1.3 線寬組(mm) 2.工程建設制圖,應選用表1.4所示的圖線。 表1.4 圖線3.建筑結構專業制圖,應選用表1.5所示的圖線。表1.5 結構制圖圖線4.圖紙的圖框和標題欄線,可采用表1.6的線寬。 表1.6 圖框線、標題欄線的寬度(mm) 幅面代號圖框線標題欄外框線標題欄分格線、會簽欄線A0、A11.40.70.35A2、A3、A41.00.70.355.圖線不得與文字、數字或符號重疊、混淆,不可避免時,應首先保證文字等的清晰。三三 字體字體1.圖樣及說明中的漢字,宜采用長仿宋體,寬度與高度的關系應符合表1.7的規定。大標題、圖冊封面、地形圖等的漢字,也可書寫成

4、其他字體,但應易于辨認。 表1.7 長仿宋體字高寬關系(mm) 字高201410753.5字寬1410753.52.52.拉丁字母、阿拉伯數字與羅馬數字的書寫與排列,應符合表1.8的規定.字高應不小于2.5mm。 表1.8 拉丁字母、阿拉伯數字與羅馬數字書寫規則(mm)書寫格式一般字體窄字體大寫字母高度hh小寫字母高度(上下均無延伸)7:10(h)10:14(h)小寫字母伸出的頭部或尾部3:10(h)4:14(h)筆畫寬度1:10(h)1:14(h)字母間距2:10(h)2:14(h)上下行基準線最小間距15:10(h)21:14(h)詞間距6:10(h)6:14(h)四四 比例比例1.圖樣的

5、比例,應為圖形與實物相對應的線性尺寸之比。比例的大小,是指其比值的大小,如1:50大于1:100。 2.繪圖所用的比例,應根據圖樣的用途與被繪對象的復雜程度,從表1.9中或表1.10中選用。 表1.9 繪圖所用的比例 表1.10 結構繪圖的比例 五五 尺寸標注尺寸標注1.尺寸標注的組成圖樣上的尺寸,包括尺寸線、尺寸界線、尺寸起止符號和尺寸數字四個組成部分,如下圖所示。 尺寸的組成 圖樣本身的任何圖線均不得用作尺寸線。半徑、直徑、角度與弧長的尺寸起止符號,宜用箭頭表示,如圖所示。 箭頭尺寸起止符號2.尺寸數字 圖樣上的尺寸,應以尺寸數字為準,不得從圖上直接量取。圖樣上的尺寸單位,除標高及總平面以

6、米為單位外,其他必須以毫米為單位。1)尺寸數字的注寫方向、位置如圖所示。 尺寸數字的注寫方向尺寸數字的注寫位置2)圓弧半徑、圓直徑、球的尺寸標注,如下圖所示。(a)較小圓弧半徑(b)較大圓弧半徑 (c)圓直徑 (d)球 圓弧半徑、圓直徑、球的尺寸標注圖示 六六 視圖視圖建筑工程制圖中,視圖是用來表達建筑形體外部結構形狀的。房屋建筑的視圖,應按正投影法繪制。 1基本視圖形體的六個基本視圖,如圖所示。六個基本視圖仍然保持“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投影特征。 基本視圖 2局部視圖將形體的某個局部向基本投影面進行投影,所得到的視圖稱為局部視圖,如圖所示。 管道彎頭局部視圖3斜視圖將形體中不平行于任何

7、基本投影面的部分(一般與某個基本投影面垂直)向與其平行的新投影面進行投影得到的視圖稱為斜視圖,如圖所示。 斜視圖 4展開視圖 立面與基本投影面不平行,為展示其真實形狀,可將該部分立面展開到與基本投影面平行的位置,然后再投影得到的投影圖稱為展開視圖。如圖所示。 展開視圖 5鏡像投影圖鏡像投影法的實質還是正投影法,只是將投影面換成平面鏡而已,如圖所示 (a)鏡像投影法的形成 (b)鏡像投影圖與正投影圖的區別 鏡像投影法概述 基礎施工圖主要反映建筑物室內地面以下基礎部分的基礎類型、平面布置尺寸、尺寸大小、材料及詳細構造要求等。 基礎施工圖是建筑物地下部分承重結構的施工圖,包括基礎平面圖、基礎詳圖及必

8、要的設計說明。基礎施工圖是施工放線、開挖基坑(基槽)、基礎施工、計算基礎工程量的依據。 基礎的形式很多,主要分為深基礎和淺基礎兩大類。深基基礎的形式很多,主要分為深基礎和淺基礎兩大類。深基礎,目前用的最多的是樁基;淺基礎又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礎,目前用的最多的是樁基;淺基礎又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常用基礎類型有磚基礎、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柱下鋼筋混常用基礎類型有磚基礎、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柱下十字交叉基礎、筏板基礎、箱型基礎等。凝土獨立基礎、柱下十字交叉基礎、筏板基礎、箱型基礎等。 基礎的形式一般取決于它的上部承重結構的形式,若上部基礎的形式一般取決于它的

9、上部承重結構的形式,若上部由墻來承重,則下部一般為由墻來承重,則下部一般為條形基礎條形基礎,如圖一;若上部由柱子來,如圖一;若上部由柱子來承重,則下部一般為承重,則下部一般為獨立基礎獨立基礎,如圖二;若上部由框架來承重,如圖二;若上部由框架來承重,則下部為則下部為地基梁框架基礎地基梁框架基礎,如圖三;常見的基礎形式還有,如圖三;常見的基礎形式還有樁基礎樁基礎等,如圖四。等,如圖四。 圖一:條形基礎示意圖圖二:獨立基礎示意圖圖三:地基梁框架基礎示意圖圖四:樁基礎示意圖3.1 基礎平面圖的識讀3.1.1 基礎平面圖的產生 假想用一個水平剖切平面沿建筑底層地面下一點剖切建筑,將剖切平面上面的部分去掉

10、,并移去回填土所得到的水平投影圖,稱為基礎平面圖。 基礎平面圖主要表達基礎的平面位置、形式及其種類,是基礎施工時定位、放線、開挖基坑的依據。3.1.2 基礎平面圖的一般要求基礎平面圖的比例一般與建筑平面圖的比例相同。一般采用1:100或1:150. (1)繪制比例基礎平面圖的定位軸線一般與建筑平面圖的定位軸線相同,若還有新的定位軸線應編制為副軸線,并確定主、副軸線的位置關系。 如附圖一所示。(2)軸線基礎平面圖中應畫出基礎頂面的墻、柱輪廓線。如附圖一所示。 (3)主要內容基礎平面圖中應標注出基礎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定形尺寸包括基礎墻寬度、基礎底面尺寸等,可直接標出,也可用文字加以說明和用基礎

11、代號等形式標出。定位尺寸包括基礎梁、柱等的軸線尺寸,必須與建筑平面圖的定位軸線及編號相一致。 (4)尺寸標注3.1.3 基礎平面圖圖示內容及其識讀(1)軸線位置定位軸線是房屋建筑承重構件的平面定位線,其畫法及編號如下圖(1)所示。拉丁字母的I、O、Z不得用做軸線編號。組合較復雜的平面圖中定位軸線也可采用分區編號,如下圖(2)所示。 (1) 定位軸線的編號順序(2) 定位軸線的分區編號 附加定位軸線的編號如圖下圖所示: (a)兩根軸線間的附加軸線 (b)1號軸線或A號軸線之前的附加軸線 附加定位軸線的編號詳圖軸線編號如下圖所示: (a)用于2根軸線時 (b)用于3根或3根以上軸線時 (c)用于3

12、根以上軸線連續編號時 基礎平面的軸線位置及軸線編號與建筑平面圖相同,尺寸一般只標注兩道,即開間、進深等各軸線間的尺寸和首尾軸線間的總尺寸。如附圖一基礎平面圖所示軸線尺寸。(2)基礎邊線(3)基礎墻線、柱邊線(4)基礎梁(5)剖切符號(6)地溝及孔洞3.2 基礎詳圖的識讀3.2.1 基礎詳圖的產生 基礎詳圖是對基頂以下部分進行剖切,畫出沿投射方向看到的部分,被剖切到部分的輪廓線用粗實線繪制,剖切面沒有切到、但沿投射方向可以看到的部分,用中實線繪制,這樣就得到了基礎詳圖,即基礎剖面圖。 基礎剖面圖詳細表示出基礎的位置、形狀、尺寸、與軸線的關系、基礎標高、材料及其它構造做法,不同做法的基礎都應畫出詳

13、圖。3.2.2 基礎詳圖的一般要求基礎詳圖的比例一般采用1:20或1:10等較大的比例繪制,以便清楚、詳細的表示出基礎的形狀尺寸、軸線、標高、材料等施工需要明確的東西。(1)繪制比例基礎詳圖中必須有定位軸線,基礎、基礎墻等輪廓線(細實線),鋼筋(粗實線)。基礎墻是磚砌時用磚的圖例表示,但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為了清楚的表示鋼筋,不再用混凝土圖例表示。墊層材料可用文字注明,也可用圖例表示。(2)主要內容基礎詳圖中須標注基礎各部分的詳細尺寸及室內外標高、基礎底面標高等。當尺寸數字與圖例線重疊時,則圖例線應斷開,保證尺寸數字的清晰完整。 (3)標注3.2.3 基礎詳圖圖示內容及其識讀基礎詳圖中的軸線,表

14、明基礎各部分的相對位置,如基礎、基礎墻、基礎圈梁與軸線的關系。(1)軸線(2)基礎材料(4)基礎圈梁、基礎梁(3)防潮層(5)基礎標高及尺寸(6)基礎配筋3.3 基礎設計總說明 設計說明一般是說明難以用圖示表達的內容和易用文字表達的內容,如材料的質量要求、施工注意事項等,由設計人員根據具體情況編寫。一般包括以下內容:(1)對地基土質情況提出注意事項和有關要求,概述地基承載力、地下水位和持力層土質情況;(2)地基處理措施,并說明注意事項和質量要求;(3)對施工方面提出驗槽、釬探等事項的設計要求;(4)墊層、砌體、混凝土、鋼筋等所用材料的質量要求;(5)防潮(防水)層的位置、做法,構造柱的截面尺寸

15、、材料、構造,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等。3.4 基礎施工圖閱讀要點基礎施工圖識讀方法(1)看設計說明,了解基礎所用材料、地基承載力以及施工要求等。(2)看基礎平面圖與建筑平面圖的定位軸線及尺寸標注是否一致,基礎平面圖與基礎詳圖是否一致。(3)看基礎平面圖要注意基礎平面布置與內部尺寸關系,以及預留洞的位置及尺寸等。(4)看基礎詳圖要注意豎向尺寸關系,基礎的形狀、做法與詳細尺寸,鋼筋的直徑、間距與位置,以及地圈梁、防潮層的位置、做法等。實例1單層廠房基礎施工圖讀圖實例下圖為某單層廠房基礎平面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基礎軸線的布置、不同類型基礎的編號、基礎梁的布置和編號等。圖中軸線距離(即柱距)為6000mm。

16、分別用Jl、J2等表示不同的柱基礎,用JL1、JL2等表示不同的基礎梁。還可以看到門口處無基礎梁,而是在相鄰基礎上多出一塊作為門框柱的基礎。 將上圖中的J-1基礎選出繪成詳圖。該詳圖由平面圖和斷面圖組成,它全面反映了柱子基礎的構造,見下圖。A-A J-1柱基礎詳圖 把剖面圖和平面圖結合起來看,就可以了解整個柱子基礎的全貌了。 下圖為某宿舍樓的鋼筋混凝土柱下獨立基礎平面圖和基礎配筋圖。實例2框架結構房屋基礎施工圖 柱下獨立基礎平面圖 柱下獨立基礎立體圖JC1 1:20 基礎詳圖 某單位職工宿舍基礎平面圖 某單位職工宿舍基礎平面圖(立體圖)附圖一:條形基礎詳圖和平面布置圖條形基礎條形基礎 砌體結構

17、一般多以墻承受上部傳遞的荷載,因此基礎隨砌體結構一般多以墻承受上部傳遞的荷載,因此基礎隨墻砌成條形,稱墻砌成條形,稱條形基礎條形基礎。條形基礎下部寬,后逐級收縮,。條形基礎下部寬,后逐級收縮,形成臺階形,稱大放腳。大放腳的下部一般是灰土墊層或形成臺階形,稱大放腳。大放腳的下部一般是灰土墊層或混凝土墊層,便于上部荷載均勻傳遞給地基,大放腳上部混凝土墊層,便于上部荷載均勻傳遞給地基,大放腳上部為基礎墻,基礎墻的寬度同上部墻體,在上部墻體為基礎墻,基礎墻的寬度同上部墻體,在上部墻體0000以下一定位置通常做一道防潮層,防止地下水因以下一定位置通常做一道防潮層,防止地下水因磚的毛細作用而滲入地面以上墻

18、體。磚的毛細作用而滲入地面以上墻體。 1基礎平面圖的形成基礎平面圖的形成 基礎平面圖基礎平面圖是表示基槽未回填土時基礎平面布置的圖樣。是表示基槽未回填土時基礎平面布置的圖樣。如圖如圖28所示,它的形成是假想用一水平剖切平面沿基礎所示,它的形成是假想用一水平剖切平面沿基礎墻頂部削切后所繪的水平投影圖。墻頂部削切后所繪的水平投影圖。 2基礎平面圖的內容和畫法基礎平面圖的內容和畫法 在條形基礎平面圖中,只表示在條形基礎平面圖中,只表示基槽寬度基槽寬度,基礎墻基礎墻、柱的截柱的截面面,基礎的細部省略不畫。基礎平面圖的常用比例為,基礎的細部省略不畫。基礎平面圖的常用比例為1:150或或1:200,也可同

19、建筑施工圖中的平面圖。其軸線的編號應,也可同建筑施工圖中的平面圖。其軸線的編號應與建筑平面圖一致。基礎與建筑平面圖一致。基礎墻和柱的外形線應以中粗實線表示墻和柱的外形線應以中粗實線表示,材料圖例視其比例大小畫或不畫,圖材料圖例視其比例大小畫或不畫,圖28中,因各鋼筋混凝中,因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的截面均較小,因此以涂黑表示。土構造柱的截面均較小,因此以涂黑表示。基槽寬度在基礎基槽寬度在基礎平面圖中以細實線表示平面圖中以細實線表示。 3基礎平面圖的尺寸標注基礎平面圖的尺寸標注 基礎平面圖中基礎平面圖中需標注基礎墻、柱需標注基礎墻、柱的軸線間距離,基槽寬度尺寸及某些細部尺寸的軸線間距離,基槽寬度尺寸

20、及某些細部尺寸,如墻厚等。,如墻厚等。另外,在結構設計說明中有些未說明的問題,如混凝土、磚、另外,在結構設計說明中有些未說明的問題,如混凝土、磚、砂漿標號等,還需在圖中用文字加以說明。砂漿標號等,還需在圖中用文字加以說明。 由于條形基礎因上部墻體受外力不同而決定其形狀與大小,由于條形基礎因上部墻體受外力不同而決定其形狀與大小,所以基礎的截面有所不同,為了區別不同形狀的基礎,規定所以基礎的截面有所不同,為了區別不同形狀的基礎,規定在平面圖上畫上截面符號,編上不同編號,并在適當位置畫在平面圖上畫上截面符號,編上不同編號,并在適當位置畫出相應的截面圖。從圖出相應的截面圖。從圖28中看到,該圖中從中看

21、到,該圖中從11到到66有有6個編號,表示有個編號,表示有6種不同截面的基礎。另外基礎平面圖中還應種不同截面的基礎。另外基礎平面圖中還應畫出地溝、過墻洞等,對于因設過墻洞而使基底變化可用移畫出地溝、過墻洞等,對于因設過墻洞而使基底變化可用移出截面表示,并在該圖附近標注詳盡的尺寸及標高尺寸。圖出截面表示,并在該圖附近標注詳盡的尺寸及標高尺寸。圖18中中A軸線和軸線和E軸線上各有一孔洞,洞口尺寸及標高如截面軸線上各有一孔洞,洞口尺寸及標高如截面圖所示。圖所示。4基礎詳圖的形成及表示法基礎詳圖的形成及表示法 基礎詳圖基礎詳圖是表示基礎形狀、大小、材料、構造關系及埋置深度的是表示基礎形狀、大小、材料、

22、構造關系及埋置深度的垂直截面圖樣。垂直截面圖樣。 圖圖29中以中以2個個基礎詳圖基礎詳圖表示了圖表示了圖2-8中的中的6種不同截面的基礎,種不同截面的基礎,由于由于11與與33所示基礎的墻寬、地基梁、基礎埋置深度和墊層均所示基礎的墻寬、地基梁、基礎埋置深度和墊層均相同,僅基礎寬度和放腳不同,因此用相同,僅基礎寬度和放腳不同,因此用1個詳圖表示,而個詳圖表示,而2-2、4-4、55、66所示基礎與所示基礎與11和和33所示基礎的基礎墻寬、地基梁所示基礎的基礎墻寬、地基梁配筋、大放腳數目均不同,所以另行畫出,對于各基礎不同的寬度配筋、大放腳數目均不同,所以另行畫出,對于各基礎不同的寬度和大放腳數目

23、以表格表示出。和大放腳數目以表格表示出。 基礎詳圖通常采用基礎詳圖通常采用1:10或或1:20比例繪制,其軸線編號對應于比例繪制,其軸線編號對應于基礎平面圖中的剖切位置,其基礎平面圖中的剖切位置,其外形輪廓均以中粗實線繪制外形輪廓均以中粗實線繪制,其它線其它線均為細線均為細線。輪廓線內畫上相應的材料符號,并標注詳盡的尺寸、標。輪廓線內畫上相應的材料符號,并標注詳盡的尺寸、標高及必要的文字說明。高及必要的文字說明。附圖二:獨立基礎詳圖和平面布置圖獨立基礎通常為柱子的基礎。根據上部荷載的不同或地基的承載力不同,常做成獨立基礎通常為柱子的基礎。根據上部荷載的不同或地基的承載力不同,常做成杯形基礎杯形

24、基礎或或樁基礎樁基礎。這兩種基礎的材料一般均為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通常也以。這兩種基礎的材料一般均為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通常也以基礎平面圖基礎平面圖和和基礎詳圖基礎詳圖表示。雖然獨立基礎是鋼筋混凝土制作,但由于配筋較簡表示。雖然獨立基礎是鋼筋混凝土制作,但由于配筋較簡單,所以單,所以不單獨畫配筋圖,常在平面模板圖的左下方以波浪線為界,繪出以粗實不單獨畫配筋圖,常在平面模板圖的左下方以波浪線為界,繪出以粗實線表示的鋼筋,并標注鋼筋的代號、直徑、間距線表示的鋼筋,并標注鋼筋的代號、直徑、間距等。等。 圖圖210為獨立基礎平面圖,圖中表示了各柱基礎的平面位置,基礎底座尺為獨立基礎平面圖,圖中表示了各

25、柱基礎的平面位置,基礎底座尺寸及與軸線的相對位置。圖寸及與軸線的相對位置。圖211表示了獨立基礎的詳細尺寸與配筋,從圖中可表示了獨立基礎的詳細尺寸與配筋,從圖中可知,基礎底座中縱橫方向均配置了直徑為知,基礎底座中縱橫方向均配置了直徑為14mm的的級鋼筋,其間距為每級鋼筋,其間距為每200mm一根。一根。 圖圖212為樁位平面布置圖,圖中表示了樁的數目和各樁的位置及樁與軸線為樁位平面布置圖,圖中表示了樁的數目和各樁的位置及樁與軸線的關系,其中的關系,其中3根涂黑的為試樁位置,表示在全面打樁之前,先打這根涂黑的為試樁位置,表示在全面打樁之前,先打這3根樁作試驗,根樁作試驗,為后繼打樁總結經驗。圖為后繼打樁總結經驗。圖213表示了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形狀與配筋,從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