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全面接觸_第1頁
顯示器全面接觸_第2頁
顯示器全面接觸_第3頁
顯示器全面接觸_第4頁
顯示器全面接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顯示器類別區分顯示器在一臺電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大腦袋的顯示器只是顯示設備的一種而已,真正可以在電腦中起到顯示作用的其他顯示設備,種類還有很多。我們不妨在這里為顯示器下個定義,即只要是能表現出電腦圖形文字訊息的器,都屬于顯示設備。最常見的顯示器是陰極射線(CRT)顯示器,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顯示器。除此之外,還有種類繁多的平面顯示器,其中包括受光型的液晶顯示器(LCD)、電致變色顯示器(ECD)、電泳顯示器(EPID)、鐵電陶瓷顯示器(PLZT)和發光型的等離子體顯示器(PDP)、場致顯示器(FED)、電激發光顯示器(ELD)、發光二極管顯示器(LED)、高分子或聚合體發光顯示器(LE

2、P)、真空熒光顯示器(VFD)等等。另外,投影機作為一種顯示外設,也理應屬于顯示設備的范圍之內。這里主要介紹普通CRT顯示器并對幾種目前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的顯示器種類進行適當的介紹。2.CRT顯示器主要技術CRT顯示器即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其顯示原理是當顯象管內部的電子槍陰極發出的電子束,經強度控制、聚焦和加速后變成細小的電子流,再經過偏轉線圈的作用向正確目標偏離,穿越蔭罩的小孔或柵欄,轟擊到熒光屏上的熒光粉時,熒光粉被激活,就可以發出光來。R、G、B三色熒光點被按不同比例強度的電子流點亮,就會產生各種色彩。CRT顯示器按屏幕表面曲度,可以分為球面、平面直角、柱面、完全平面這四種,目前球面管的顯示

3、器即將被淘汰掉,平面直角顯示器是現在最普遍的顯示器,完全平面顯示器則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勢必成為未來市場的熱點。要說起來顯示器的各種技術參數,還真有不老少,就讓我們一樣樣來看看吧。 屏幕尺寸指屏幕大小,一般有14、15、17、19、21、29英寸等多個大小。 點距指CRT(陰極射線管)上兩個顏色相同的磷光點之間的距離。單位是毫米。 象素每一個象素包含一個紅色,綠色,藍色的磷光體。 行頻又叫水平頻率,是電子槍每秒在屏幕上掃描過的水平線條數,以KHz為單位。 場頻又叫垂直刷新頻率,是每秒鐘屏幕重復畫面的次數,即重繪率,以Hz為單位。 分辨率由每幀畫面的象素數決定,以水平顯示的圖素個數垂直掃描線數表示

4、。(如1024768指每幀圖象由水平1024個圖素,垂直768條掃描線組成。) 點頻指計算機圖象信號一個象素的頻率。 帶寬指顯示器視頻放大電路的頻帶寬。如果顯示器的視頻帶寬大于某一分辨率顯示模式的像素點頻,則可清晰顯示這種分辨率模式。帶寬過小,則不能清晰顯示計算機送來的圖象。 動態聚焦電子槍掃描屏幕時,對電子束在屏幕中心和四角聚焦上的差異進行自動補償的功能。普通的電子槍聚焦時會有散光現象,即在邊角時像素點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焦距長度不同,散光現象在圖像四角最為明顯,為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需要電子槍做動態的補償,使屏幕上任何掃描點均能清晰一致。動態聚焦技術是采用一個可精確控制電壓的調節器,周期性產

5、生特殊波形的高電壓,使電子束中心點時電壓最低,向邊角掃描時電壓隨焦距增大而逐漸增高,動態地補償聚焦變化。這樣可獲得近乎完美的清晰聚焦畫面。TCO99最新的綜合性的環保及人體工程學設計規定,包含如下標準和功能: 基于TCO92/95、環境保護和MPRII、人體工程學(ISO9241)和安全性(IE950) 低電磁輻射、(EMC) 電源監控制(DPMS) 可再循環材料的廣泛使用 材料的返還(工廠) 外殼內有溴化的和氯化的火焰遲緩劑。3.液晶顯示器主要技術液晶顯示器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電時導通,排列變的有秩序,使光線容易通過;不通電時排列混亂,阻止光線通過。利用此原理來制成液晶顯示器。就使

6、用范圍分,液晶顯示器可分為筆記本計算機(Notebook)液晶顯示器以及桌面計算機(Desktop)液晶顯示器。NotebookLCD是我們在國內目前所最常見到的大眾化液晶顯示器產品,它與筆記本計算機的其它部分連為一體,以其輕便、小巧給筆記本計算機的使用者帶來方便。DesktopLCD則是傳統CRT顯示器的替代產品,目前在國內僅有長城等少數廠商可以生產。雖然以上兩者都是LCD,但比較起來差別也挺大的。亮度可以說是最大的差別,使用者可以很容易覺察。DesktopLCD的可接受亮度標準是150cd/m2(cd/m2是衡量亮度的一種單位),長城LCD顯示器其亮度在250cd/m2左右,已經與CRT顯

7、示器不相上下。而NotebookLCD的亮度通常在100cd/m2左右,相比CRT顯示器自然就暗了許多,這就是所以在環境光線過于強烈的時侯,我們看NotebookLCD的圖像會有吃力的感覺的原因了。其次,兩種LCD的可視角度(ViewingAngle)亦有區別。LCD的可視角度是指顯示器對比度大于等于10的可視范圍角度,同樣可視角度時,對比度越大則視覺效果越好。DesktopLCD要求比NotebookLCD有更大的可視角度,如AcerF51,在對比度大于10的情況下,左右可視角度140。在同樣對比度條件下可視角度也達到了120。,使用者站在顯示器側面看不到畫面的現象不會發生。此外,很多Not

8、ebookLCD在分辨率變化時不能自動調整圖像的大小面積至滿屏,所以在某一分辨率下運行筆記本計算機,我們會看到只有屏幕中央一塊才有圖像。DesktopLCD則不存在這一問題。按照物理結構,LCD可分為無源矩陣顯示器中的雙掃描無源陣列顯示器(DSTN-LCD)和有源矩陣顯示器中的薄膜晶體管有源陣列顯示器(TFT-LCD)。DSTN(DualScanTortuosityNomograph)雙掃描扭曲陣列,是液晶的一種,由這種液晶體所構成的液晶顯示器對比度和亮度較差、可視角度小、色彩欠豐富,但是它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因此仍然存在市場。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是指液晶顯

9、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點都有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體管來驅動。相比DSTN-LCD,TFT-LCD具有屏幕反應速度快、對比度和亮度高、可視角度大、色彩豐富等等特點,克服了前者固有的許多弱點,是當前DesktopLCD和NotebookLCD的主流顯示設備。液晶顯示器的參數主要有四個方面:A、可視角度一般而言,LCD的可視角度都是左右對稱的,但上下可就不一定了。而且,常常是上下角度小于左右角度。當然了,可視角是愈大愈好。然而,大家必須要了解的是可視角的定義。當我們說可視角是左右80度時,表示站在始于屏幕法線80度的位置時仍可清晰看見屏幕圖像,但每個人的視力不同;因此我們以對比度為準。在最大可視角時所量

10、到的對比愈大愈好。一般而言,業界有CR310及CR35兩種標準(CRisContrastRatio即對比度)。目前見于雜志廣告的幾款15液晶顯示器產品的可視角度現羅列如下:GreatwallNewVision-151GW,水平視角140度,垂直視角120度AcerF51,上下左右各80度的高視角,CR310AcerFp555,左右各60度,CR=10PHILIPS151AX,左右各75度、上下各55度(CR=5)MITSUBISHILXA520W,左右各70度、上70度下50度(對比度不詳)B、亮度、對比度TFT液晶顯示器的可接受亮度為150cd/m2以上,目前國內能見到的TFT液晶顯示器亮度

11、都在200cd/m2左右,亮度低一點則感覺暗,再亮當然更好,然而對絕大多數用戶而言卻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以下為一些15品牌的亮度及對比度參考值:GreatwallNewVision-151GW,250cd/m2AcerF555200cd/m2,200cd/m2PHILIPS151AX210cd/m2,250cd/m2NEC1510v200cd/m2,200cd/m2MITSUBISHI520w200cd/m2,150cd/m2C、響應時間響應時間愈小愈好,它反應了液晶顯示器各象素點對輸入信號反應的速度,即pixel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的速度。響應時間越小則使用者在看運動畫面時不會出現尾影拖拽的感覺

12、。一般會將反應速率分為兩個部份:Rising和Falling;而表示時以兩者之和為準。以下為一些品牌產品響應時間參考數值:GreatwallNewVision-151GW,30msAcerFp555,50msViewsonic150,30msD、顯示色素:幾乎所有15英寸LCD都只能顯示高彩(256色),因此許多廠商使用了所謂的FRC(FrameRateControl)技術以仿真的方式來表現出全彩的畫面。當然,此全彩畫面必須依賴顯示卡的顯存,并非使用者的顯示卡可支持16百萬色全彩就能使LCD顯示出全彩。4、顯示器歷史顯示器隨著個人電腦誕生而誕生,隨著個人電腦的發展而發展,到現在已經走過了近二十

13、個歲月了。回首看看至今顯示器走過的道路,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學技術進步給顯示器發展帶來的巨大改變,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作一次顯示器的發展回顧。A、CRT顯示器平面技術的歷史最初的顯示器,顯象管的斷面就是一個球面,最早的單色顯示器和初期的14英寸彩色顯示器,基本上都是球面的。采用球面顯象管的顯示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是彎曲的,圖像也隨著屏幕的形態彎曲。以現在的觀點看球面顯示器,會發現這種初期的顯示器有太多弊端,有些方面甚至讓人難以忍受:球面的彎曲造成圖像嚴重失真,也使實際的顯示面積比較小,彎曲的屏幕還很容易造成反光現象在1994年以前,各式各樣已經讓人記不清的顯示器,基本上都是球面顯示器。圖形

14、圖像失真對于當初比較簡單的DOS及WINDOWS3.2操作系統應用軟件來說,影響還不算太大,忍一忍,也就習慣了。但反光問題卻讓人頭痛,為了盡量減少外部環境特別是陽光的影響,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機房一般是封閉的,除了防塵和防靜電的需求之外,在這種封閉式機房的窗戶上使用深色的窗簾,就是為了阻擋太陽光的照射棗這對于球面顯示器是致命的干擾,但即使是室內的任何光源,都會形成新的干擾棗麻煩還是存在。為了減小球面屏幕特別是屏幕四角的失真和顯示器的反光等現象,顯象管廠商進行了不少改進,1992年,平面直角顯示器誕生了。“平面直角”,這個以往只出現在電視機產品上的宣傳用語,也成為了這種新一代顯象管及其顯示器的

15、新類別代名詞。說平面直角顯象管,其實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面,只不過其顯象管的曲率相對球面顯象管比較小而已,其屏幕表面接近平面,曲率半徑大于2000毫米,四個角都是直角。一時間,所有顯示器廠商都爭先恐后地停止生產原來的球面顯示器。轉而推出了使用平面直角顯象管制造的顯示器型號,平面直角顯象管迅速取代了球面顯象管。現在人們所使用的大部分顯示器,包括最近幾年生產的15、17、19英寸及以上的顯示器,都屬于這種平面直角顯示器。顯示器使用平面直角顯象管的結果,反光現象及屏幕四角上的失真現象,都減小了不少,配合屏幕涂層等新技術的采用,顯示器的顯示質量有了較大提高。但上述這些顯像管,依舊沒有達到完完全全的平面

16、,因此,所顯示的畫面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變形和扭曲,依然不夠令人滿意。直到現在,一些嶄新顯示器棗完全平面顯示器的出現,才使CRT顯示器終于走上了完全平面的道路。完全平面顯示器,屏幕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是筆直的,就象一面鏡子那樣平,失真、反光,都被減小到了最低限度。從1998年底到現在,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完全平面顯示器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了。各廠商比賽似的推出了新的產品,先是日本松下公司推出了PanasonicPF7017英寸純平面顯示器,緊接著LG公司就推出了17英寸的“未來窗Flatron78FT和795FT+純平面顯示器,隨后三星電子也不失時機地推出了兩款采用三星新近研發出來的

17、IFT丹娜(DYNAFLAT)顯像管的17和19英寸完全平面顯示器700IFT和900IFT。然后,更多顯示器行業的大廠,包括索尼、三菱、美格、明基、ADI、NEC、優派、CTX中強、日立、EIZO-Nanao等等,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完全平面顯示器,使CRT顯示器的平面技術,發展到了最高的頂點。B.CRT顯示器操控方式的歷史CRT顯示器的操控方式,走過了一條由模擬調節到數字調節再到屏幕OSD調節的發展道路。早期的顯示器采用模擬調節方式,是與當時的DOS操作系統息息相關的,DOS不支持即插即用,顯示器的相關設置無法保存,數控調節當然無法實現。隨著WINDOWS95、98等操作系統的成熟,視頻電子標

18、準協會(VESA)的顯示數據通道協議(DDC)允許顯示器和主機之間通過數據通道進行信息交換,由于DDC正是實現WINDOWS95即插即用的基礎,使操作系統能從顯示器和顯示卡獲取信息后,自動匹配最佳的設置或調用已經設置好的顯示模式,而不用每次都由手動進行調整,數控調節就實現了。老式的模擬調節方式,都是通過一排旋鈕來進行調節的,其缺點在于所能達到的功效有限,只能實現幾種最常見的控制調節;而且這種調節方式缺乏直觀的控制度量,調節到何種程度只有靠操作者的經驗和直觀感覺,不夠準確;同時,模擬調節不具備視頻模式存貯功能,在進行顯示模式切換時,往往造成屏幕上畫面顯示不正常,或上下左右被拉長、壓扁,或偏離正中

19、心,不得不手動來回調整旋鈕,十分麻煩。另外模擬器件較多,出現故障的機率也比較大。隨著顯示器技術和軟件技術的提高,模擬調節方式很快就被淘汰了。數字調節方式的興起,正是由于它具備的優點。數控式顯示器內部帶有專用的微處理器,能夠記憶顯示模式,只要事先一次性將調節好的工作模式儲存起來,就不用再管了,切換各種顯示模式就無需再重新調整了。數字式操控那量化的調節會讓操作更精確,而其所使用的多是微觸式按鈕,壽命長、故障率低。這些使數控調節方式迅速推廣到所有的新顯示器型號上,從常見的按鍵式到由美格獨創的飛梭單鍵,操控形式越來越新穎了。OSD的誕生,使顯示器的調節變得更簡單了。OSD(屏幕顯示菜單控制),嚴格說起

20、來應該是數控調節方式的一種。它能以量化的方式將調節情況直觀地顯示在屏幕上,很容易上手,即使從來沒有經驗的人,都能很快摸索出使用方法,輕易地掌握,OSD的出現,使顯示器的調節手段,上了一個新的臺階。C、液晶顯示器的歷史CRT顯示器歷經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熟了,顯示質量也越來越好,但CRT固有的物理結構限制了它向更廣的顯示領域發展,此外,CRT顯示器的電磁輻射,也是它的弱點之一。人們開始尋找新的顯示媒體,液晶顯示器應運而生。1971年,成型的液晶顯示媒體出現了,這就是最初的TN-LCD(扭曲向列),盡管當時仍然是單色的,十分簡單的顯示工具,但仍在某些領域得到了推廣應用。到了80年代初,TN-LCD開

21、始被應用到計算機產品上。1984年,歐美提出了STN-LCD(超扭曲向列),同時TFT-LCD(薄膜式晶體管)技術也被提出,但仍不成熟。80年代末,日本掌握了STN-LCD的大生產技術,LCD工業開始飛躍。1993年,日本在掌握了TFT-LCD大生產技術后,液晶顯示器開始向兩方面發展棗一方面是向廉價、低成本的STN-LCD方向發展,隨后DSTN-LCD(雙層超扭曲向列)誕生;另一方面向高端的薄膜式晶體管TFT-LCD發展,1997年,日本建成了一大批以550mmX670mm為代表的大基板尺寸第三代TFT-LCD生產線。在此期間,韓國和我國臺灣開始介入液晶顯示器生產領域,我國內地企業也引進生產線

22、,生產TN-LCD,到現在,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TN-LCD生產國,但已經在技術上落在了后面。而東亞地區,逐漸發展成為世界液晶顯示器的主要生產地,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走在了最前列,愿我國的液晶顯示器產業能迅速趕上!5、顯示器知識彩色顯示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足不出戶就能通過計算機終端顯示器和電視屏幕將豐富多彩的圖文信息盡收眼底。因此,信息顯示技術的進步對現代社會的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顯示器件主要分類:1. 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2. 平板式顯示器:A.等離子體顯示器(PDP)B.液晶顯示器(LCD)盡管人們隨著顯示技術器件技術的不斷提高,可以選擇各式各樣的彩色顯示器,但是在各類顯示器件

23、中,采用陰極射線管制造的彩色顯示器由于具有良好的圖象質量,優越的價格比,制造技術日趨成熟,以及規格尺寸多樣化等優點,無論在電視接收機,還是在計算機終端中都占據著主導地位。以下采用目前比較流行的數字控制的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為例,就其電路結構和原理予以說明。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一般電路結構是主電路板、視放電路板、控制電路板組成。按功能區分由五個主要部分組成:A、視頻信號放大及顯象管(CRT)電路;B、主電源電路;C、二次電源電路;D、微處理器(MCU)及智能控制電路;E、行、場掃描系統電路。A、視頻信號放大及顯象管(CRT)電路。從計算機主機分三路來的模擬紅(R)、綠(G)、藍(B)

24、視頻信號通過信號電纜接到視頻信號放大器的線路板,對信號進行預放大,實現對比度的控制;再經過視頻輸出電路放大到一定幅度的三個基色圖象信號(R、G、B)加到顯象管的三個陰極,使得顯象管顯示彩色圖象。由于彩色顯象管的三個電子槍及熒光粉的發光效率不相同,在顯示黑白圖象時,或者顯示彩色圖象中的黑白景物時,黑白畫面上出現了某種彩色色調,這種現象是對重現彩色圖象質量的破壞,因此電路中具有白平衡調整電路,改變三個陰極的直流電平,實現了畫面低亮度時白平衡,改變放大器的放大增益,實現了畫面的亮度白平衡;對比度的控制是同步改變三路放大器的增益來實現的。B、主電源電路。彩色顯示器基本上采用脈沖變壓器耦合并聯型開關電源

25、,它具有以下特點:功耗小,效率高;重量輕,體積小;脈沖變壓器次級可以有不同匝數的線圈,可以得到幾組不同數值的直流輸出電壓,可以滿足整機電路各種不同工作電壓的需要;穩壓范圍寬,在輸入100240V交流電壓變化范圍都能夠達到良好的穩壓,當負載輸出電壓發生變化時,通過取樣反饋來控制開關脈沖寬度占空比來達到穩壓的目的。具有自動過流、過壓保護、省電等功能;為了避免干擾,電源的工作頻率與行頻同步,電源的同步信號是由行輸出變壓器(FBT)磁芯上的繞線給出的。C、二次電源電路。二次電源是一個典型的DC-DC電壓轉換電路,為了給不同的行頻同步信號提供給行輸出的工作電壓,與行輸出電路共同構成反饋環路,以維持高壓的

26、穩定。它的工作原理基本與電源電路相同,工作頻率與行頻同步。D、微處理器(MCU)及智能控制電路。微處理器(MCU)及智能控制電路是由MCU及其外圍電路組成,完成同步信號的極性轉換,顯示模式識別和參數記憶,按鍵和數碼控制屏幕參數調整和輸出,“S”校正電容的切換,開機消磁控制等功能。其中參數調整和輸出,有對比度、亮度、行寬、行相位、場幅、場中心、枕形、梯形等調整功能。E、行、場掃描系統電路。它是由行、場掃描電路及其附屬電路組成。行、場掃描電路功能是給行、場偏轉線圈提供了與主機信號行、場同步脈沖同頻同相的行、場鋸齒電流,使顯象管(CRT)上的掃描光柵與需要的圖象一致,掃描電路的附屬電路用以產生顯象管

27、(CRT)正常工作所需的各極高壓及光柵校正信號。場掃描電路由可控振蕩器、場鋸齒波形成電路,場激勵和場輸出級等組成。由場同步信號控制場振蕩器經場鋸齒波形成電路,得到場鋸齒波電壓經場激勵放大后,推動場輸出級,場輸出級給場偏轉線圈提供線性良好、幅度足夠的場鋸齒波電流。行掃描電路由行鑒相器、可控振蕩器,行激勵級和行輸出級等幾部分組成。作為行輸出級負載的行偏轉線圈,其感抗值比電阻值高得多,可以近似地把行偏轉線圈看成一個純電感上獲得鋸齒電流,必須在其兩端加一個電壓矩形脈沖,所以行輸出級工作于開關狀態,行激勵級是工作于開關狀態的脈沖放大器。行、場輸出級逆程期間的逆程脈沖分別作為消隱脈沖,送到顯象管去在行、場

28、逆程期幫助截止掃描電子束。在顯象管中,電子束在線性變化均勻偏轉磁場作用下進行垂直和水平掃描,電子束的偏轉角速度是均勻的,但是由于顯象管的半徑大于電子束的偏轉半徑,對應同樣角度的偏轉,在屏幕不同部位上的偏轉距離是不相等的,在偏轉角較大時,即電子束靠近屏幕邊緣時,同樣偏轉角對應的偏轉距離較長。這樣,就造成了圖象從中間向邊緣逐漸變寬的現象,稱為延伸性失真。對延伸性失真進行校正,應使行掃描電路正程鋸齒波電流在兩端變化率小些,使掃描電流呈現S形,這種校正又稱S形校正。為了得到這種掃描電流,可以在偏轉線圈中串接一個電容。對于多頻同步的顯示器來說,由于行頻不同,延伸失真也不相同,在MCU微處理器控制下對S校

29、正電容進行切換,以保證S校正正常。由于同樣的原因,使熒光屏上出現掃描光柵不足理想的矩形而枕形,這種枕形失真的特點是偏轉角越大,光柵延伸失真越嚴重。由于顯象管的偏轉磁場是特定的非均勻磁場,水平偏轉枕形磁場會使電子束產生附加垂直偏轉磁場,形成垂直桶形畸變的光柵,與由于光柵延伸失真產生的垂直枕形失真正好相反,具有補償作用。所以,采用自會聚顯象管時,無需進行垂直枕形校正,只要水平枕形失真校正。水平枕形失真光柵的特點是左右兩側向里彎曲,其變化規律近似于一個對稱拋物波。為了校正這種失真,可用一個場拋物波去調制行掃描電流,被調制后的行掃描電流在場中幅度是不相等的,在一場中部幅度較大,在開始端和終端幅度較小,

30、正好可以補償水平枕形失真。6、顯示器用戶界面與調節A、顯示器用戶界面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顯示器的用戶界面變得豐富多彩。顯示器按調整電路類型可分為模擬調整(即旋鈕電位器調整)和數字控制兩種;數調按調節顯示方式又可分為LED方式(復合按鍵調節,指示燈顯示調整項)和OSD方式(屏幕菜單顯示調整項和調整量);OSD按調節方式還可分為復合按鍵式和單鍵飛梭式。顯示器各項功能調節參數如下:1. 亮度:調節圖象亮度大小。2. 對比度:調節圖象對比度大小。3. 行寬:調節圖象水平寬度。4. 行相位:調節圖象左右位置。5. 場幅:調節圖象垂直尺寸。6. 場中心:調節圖象上下位置。7. 枕形:調節圖象的枕形或桶形失

31、真到最小。8. 梯形:調節圖象梯形失真到最小。9. 傾斜:通過旋轉畫面調節圖象傾斜度。10. 消磁:消除因上磁出現的圖象彩色不純正現象,如色斑、雜色等。11. 色溫:可選擇冷色9300K或暖色的6500K的標準白色,9300K多用于計算機圖象顯示,6500K多用于VCD、電視等圖象顯示。12. 復位:恢復工廠預置的標準顯示方式。13. 摩爾:分別調節畫面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出現的摩爾波紋現象。總之,人機交互可使顯示器各方面盡量工作在最佳狀態,同時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用戶的個人喜好。B、顯示器的調節再高檔的顯示器,不經過恰當的調整,也無法工作在最佳狀態。如今的顯示器大多具備了OSD屏幕顯示功能,有些還

32、具備了使用軟件通過USB進行調節的功能,這使得調節過程直觀方便,并且調節項目越來越豐富,使得我們可以充分發揮顯示器的性能和潛力。不同的顯示器在操作方式和OSD菜單設置雖有所不同,不過無非都是:選擇調節項進入調節狀態調節確認調節等步驟。不同顯示器的調節鈕操作,參考說明書即可。這里著重說明的是調節時的具體方法和注意事項,希望對您的實際操作有所幫助。圖1多數顯示器的OSD菜單用文字和圖形來直觀清晰地標明各個調節項目,如果您的顯示器具備中文OSD,那就更方便了。亮度/對比度亮度(Brightness)和對比度(Contrast)調整是最常用的兩個調節項目。實際上不同亮度、對比度下的屏幕尺寸、形狀可能還

33、會有所不同,所以開機后應該最先調節這兩個項目。由于常用,所以現今的OSD調節方式有時還不如傳統的旋鈕式調節來得方便快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顯示器具備“快捷方式”,有單獨的按鍵(或旋鈕)來調節這兩個項目以簡化操作。亮度、對比度調節起來很簡單,不過實際上也有些門道。調節亮度時如果沒有專門的校準軟件參考,可以把屏幕背景設置為純黑色,調節時保持桌面背景與屏幕邊緣處的非顯示區域亮度盡可能接近的前提下,增大亮度。亮度和對比度時常需要隨環境光的變化而調整,過高的亮度、對比度會傷害視力,還會縮短顯示器壽命。圖2左側圖像由于亮度過高而對比度不足,畫面平淡蒼白、毫無層次感。色溫色溫(ColorTemperat

34、ure)用K(Kelvin)表示,色溫越高,顏色越偏藍(冷);色溫越低,顏色越偏紅(暖)。色溫與個人喜好和人的生理特點相關。另外,由于不同的環境光源(自然光、白熾燈、日光燈)的色溫不同,所以也要根據環境光線的變化來適當調整色溫設置以獲得一致的屏幕效果。色溫設置也應該在進行形狀調節前進行。高檔顯示器都具備色溫調節,通常提供5500K、6500K、9300K等三種預置模式。還可以通過獨立地調節R、G、B三種色彩,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色溫值。色溫調節還可以解決顯示器的偏色問題。尺寸/位置 圖3進行尺寸和位置調整往往要按照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進行獨立調節,不過有些顯示器還具備ZOOM功能,可以同時調整兩個方

35、向的大小,進行屏幕整體縮放。尺寸(Size)和位置(Position)這兩個項目大家都很清楚其含義,不用過多解釋。不過也要略微提醒一句棗屏幕顯示區域要大小適當,比較合適的大小是水平和豎直方向都距離屏幕邊框2毫米左右(當然,對于14英寸和21英寸的顯示器這個值肯定有所不同啦),否則屏幕尺寸過大,邊角部分可能失真太大,看上去很不舒服,而尺寸小了,顯示器的“大面子”豈不被浪費了。幾何(Geometry)有的顯示器把形狀(Shape)稱作幾何(Geometry)校正,它是指調整顯示器的幾何形狀,使屏幕保持規整的矩形。它包含平行四邊形、梯形、枕形(桶形)、弓形、旋轉等調節項目。不過并不是所有的顯示器都有

36、這么多項目,低端產品的調節項目就少一些,可能只有其中的三、四種。圖4平行四邊形(Parallelogram)調節 圖5梯形(Trapezoid)調節圖6枕形/桶形(Pincushion)調節 圖7弓形(Balance)也稱為平衡調節圖8旋轉(Rotate或Tilt)調節 旋轉(Rotate或Tilt)也常被稱作地磁校正,由于地磁傾斜的原因,顯示器擺放方向不同畫面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傾斜。另一方面,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顯像管在安裝時總會有一些微小的傾斜。畫面旋轉功能就是為了抵消這些誤差而設立的。恢復出廠設置恢復出廠設置(Returntofactorysetting)是個對新手來說十分重要的功能。在你

37、歷盡千辛萬苦進行種種調節后,定睛一看,怎么畫面效果還不如調節前呢?這時就要用這個功能把各項設置恢復出廠時的預置值,然后重新調整。除了上述主要調節項目外,某些高檔顯示器往往還具備更多、更細致的畫面調整功能。手動消磁當屏幕的邊角出現一些明顯的偏色時,可能是磁化所致。進行消磁前,要先把顯示器附近的磁性物體移走,否則是沒有什么效果的。有不少顯示器沒有手動消磁(Degauss)功能,但是大多數顯示器都具備消磁線圈,在開機時就可以自動消磁,所以如果出現磁化可以反復開機來達到消磁目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兩次消磁(開機)操作之間要有至少一至兩分鐘的時間間隔,否則消磁線圈沒有儲備足夠的電能,無法完成消磁過程,有時

38、反而會令磁化更嚴重。水波紋在某些分辨率模式和灰色調背景下,可以隱約見到屏幕上出現水波紋似的網紋線,這被稱作水波紋或摩爾紋(Moire)。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電子槍發射的電子束與蔭罩板孔隙間的干涉作用,也就是說這是無法避免的。通過調節,可以在特定模式下減輕甚至基本消除波紋,但是會令聚焦、清晰度有輕微下降。波紋有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區別,但是對于蔭柵型顯示器通常只有對水平波紋的調節。會聚會聚(Convergence)也稱作會聚調整。由于單個像素是由R、G、B三種熒光點組成,如果電子束無法精確對準三個熒光點,就會產生溢色,常常表現為文字或者圖形的邊緣帶紅(或藍)邊。色純度因磁場或溫度等方面的原因,在

39、顯示器邊角容易有偏色現象,這時就可以通過色純度(Purity)來調節。這個功能只有很高端的顯示器才提供,調節時一定要注意先對顯示器進行消磁處理。7、一般性技術支持A、一般性預防措施1. 不要讓顯示器靠近水源,如浴室、洗碗機、廚房、洗衣機、游泳池或在潮濕的地下室。2. 不要把顯示器置于不穩的車子、椅子、桌子上、若顯示器落下,它會傷害到使用者,并有可能導致設備的損傷。若用車子或椅子放置,可參考廠商或顯示器供應商的建議。若把顯示器固定于墻上或架子上,固定的安裝需得到廠商承認并嚴格按照程序安裝。3. 在后殼的上部及下部有許多狹長的開孔是通風用的。為保證顯示器持續操作而不過熱,這些散熱孔不能靠近于輻射體

40、或熱源。除非通風得到保障,否則不能放在書柜或箱子內。4. 顯示器操作的電源電壓范圍標識于后殼標簽上。若您不能確認居室所供應的電壓,可咨詢經銷商或當地的電力公司。5. 顯示器帶有三芯電源線,此插頭只能與三芯接地插座相連接。若您的插座與三芯插頭不匹配,基于安全目的請更換相應三芯插頭插座,或增加一個適配器接地。顯示器必須保證有良好的接地。6. 當顯示器長期不使用,請拔掉電源插座。這樣做能防止在雷雨天受到電擊以及異常電源電壓的損傷。7. 不能讓插座過載,否則會引起火災或電擊。8. 不要把任何異物放入機內,它能引起短路而導致火災或電擊。切勿將液體倒入機內。9. 不能打開后殼自行維修,以免遭受高壓或其它危

41、險。若有故障,請直接與售后服務人員聯系。B、電源要求1. 首先確認該電源線和電源插頭必須符合您所使用的當地標準。2. 顯示器有較寬的電源電壓工作范圍,可使用于110/120VAC地區。(無需用戶調節)3. 電源線一端插入顯示器電源插座,另一端接外部三芯插座。根據顯示器所配備電源線的不同,電源線直接插墻壁插座或插計算機。C、操作說明電源開關和其它控制按鍵位于顯示器前面板。使用電源開關,可以打開或關閉顯示器。通過調節控制按鍵可得到您需要的畫面。1. 將信號線接到計算機顯卡2. 接好電源線3. 打開顯示器把開關置于“ON”位置,電源指示燈亮4. 電源接通幾秒鐘內顯示器即可顯示畫面,顯示了快速開關電源的優點D、特征綠色顯示器一般顯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