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_第1頁
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_第2頁
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_第3頁
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節 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目標要求】1認識化石燃料綜合利用的意義;2通過簡單實例了解常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應,能舉例說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領域中的應用;3了解環境污染及化學對環境保護的意義;4能說明合成新物質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了解在化工生產中遵循綠色化學思想的重要性。【鞏固教材穩扎馬步】1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石油 B汽油 C甲苯 D煤2下列關于煤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煤是工業上獲得芳香烴的一種重要來源B煤的干餾過程屬于化學變化C煤是由多種有機物組成的混合物D煤除了主要含有碳元素外,還含有少量的氫、氮、硫、氧等元素。3下列物質中屬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硫化橡膠

2、 蔗糖 油脂 酚醛樹脂 蛋白質A B C D 4按照綠色化學原則,下列反應符合最理想原子經濟性的是 ( )A乙烯與氧氣在銀催化作用下生成環氧乙烷B乙烷與氯氣反應制備氯乙烷C苯與乙醇在一定條件下生產乙苯D乙醇與濃硫酸共熱制備乙烯【重難突破重拳出擊】1石油的分餾和煤的干餾兩種變化,本質上的不同是 ( )A加熱的溫度二者不同B獲得的產品二者不同C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D前者不需要隔絕空氣,后者需隔絕空氣2下列物質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 )A橡膠 B蛋白質 C尼龍 D纖維素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煤的氣化和液化是使煤變成清潔能源的有效途徑B煤的干餾過程屬于物理變化,通過干餾可以得到焦爐

3、氣、煤焦油、焦炭等產品C煤里主要含有碳及少量的其它元素,工業上大量燃燒含硫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煤是由非常復雜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組成的化合物4SO2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之一。我國規定空氣中其含量不得超過0.02mg/L。下列措施中,能夠減少SO2排放量的是 ( )用天然氣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 提高熱能利用率 硫酸廠采用更好的催化劑使SO2轉化為SO3 使用CS2萃取煤炭中的硫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后使用A全部 B C D5200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日本和美國的3位化學家,他們發明了導電塑料,如在聚乙炔合成過程中接觸某些物質,其導電能力提高了1000萬倍。這類聚合物將在21世紀制成可折疊的電視機

4、屏幕、可穿在身上的計算機、會發光的墻紙。由乙炔生成聚乙炔的反應屬于 ( )A取代反應B消去反應 C加聚反應 D縮聚反應6下列關于乙烯和聚乙烯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乙烯常溫下是氣體,為純凈物;聚乙烯常溫下是固體,為混合物B乙烯的化學性質比聚乙烯活潑C取等質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質量分別相等D取等物質的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質的量分別相等7“可燃冰”是水與天然氣相互作用形成的晶體物質,經研究測定:每立方米“可燃冰”可釋放出200m3的甲烷氣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可燃冰”將有可能成為新能源B“可燃冰”實質是水變成的固態油C“可

5、燃冰”使用方便,清潔衛生D在海底和凍土層可能存在“可燃冰”8綠色化學”是指從技術、經濟上設計出可行的化學反應,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學反應中不符合綠色化學概念的是 ( )A除硫酸廠尾氣:SO2 +2NH3 + H2O = (NH4)2SO3B消除硝酸工業尾氣氮氧化物的污染:NO + NO2 +2NaOH = 2NaNO2 + H2OC制硫酸銅:Cu +2H2SO4(濃) = CuSO4 + SO2 + 2H2OD制硫酸銅:2Cu + O2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鞏固提高登峰攬月】1請將下列污染原因與結果用線連接起來:A氟里昂等排放物 a.

6、酸雨B砍伐森林 b.土壤和水污染C核污染 c.放射病和癌癥發病率增加D汽車、燃煤等排放SO2 d.臭氧層破壞E大量使用農藥 e.土地沙漠化2聚四氟乙烯稱為“塑料王”,它的發現源于一次實驗意外1938年,化學家普魯凱特與助手們研究四氟乙烯的聚合反應,將四氟乙烯貯存在冷藏箱中加壓的鋼瓶中,當將鋼瓶與反應器管道、反應器(管道及反應器間隙有空氣)接通后,發生了故障,四氟乙烯氣體并沒有通到反應器中,經稱重證明鋼瓶中氣體一點沒減少,打開閥門也沒有四氟乙烯氣體逸出,但拆卸閥門后卻從鋼瓶中倒出與四氟乙烯等重的白色粉末普魯凱特突然意識到四氟乙烯已在鋼瓶中發生了聚合反應后經確證,該白色粉末就是聚四氟乙烯1945年

7、,美國杜邦公司開始在工業上規模生產聚四氟乙烯由此可以推知該反應的條件是_和_引發,聚合的反應式為:_【課外拓展超越自我】1C8H18 在一定條件下受熱裂化,最后完全轉化成CH4、C2H4、C2H6、C3H6、C4H8五種氣體的混合氣體,此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可能為 ( )A14 B30 C38 D402.石油化工是江蘇省的支柱產業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廣泛的石油化工產品,某化工廠曾利用下列工藝生產聚氯乙烯的單體氯乙烯: CH2=CH2+Cl2 CH2ClCH2C1 CH2ClCH2C1CH2=CHCl+HCl請回答以下問題:(1)已知反應中二氯乙烷的產率(產率=×100%)為

8、98%,反應中氯乙烯和HCl的產率均為95%,則2.8t乙烯可制得氯乙烯 t,同時得到副產物HCl t。(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2)為充分利用副產物氯化氫,該工廠后來將下列反應運用于生產: 2CH2=CH2+4HCl+O22 CH2ClCH2C1+2H2O 由反應、獲得二氯乙烷,再將二氯乙烷通過反應得到氯乙烯和副產物氯化氫,副產物氯化氫供反應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藝。由于副反應的存在,生產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時,反應、中二氯乙烷的產率依次為a%、c%;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時,反應中氯化氫的產率為b%。試計算:反應、中乙烯的投料比為多少時,新工藝既不需要購進氯化氫為原料,又沒有副產物氯化氫剩余(假

9、設在發生的副反應中既不生成氯化氫,也不消耗氯化氫)。(本題為2004年江蘇高考化學試題)第二節 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鞏固教材穩扎馬步】1.C 2.C 3. D解析:判斷是否為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看它的相對分子質量是不是很大,蔗糖和油脂都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4.A 解析:按照綠色化學原則,最理想的原子經濟就是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原子利用率100。B、C、D中均有副產物產生,原子利用率達不到100。答案為A。【重難突破重拳出擊】1.C 2.C 3. AC解析:煤的干餾是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干餾可得到煤焦油等物質。煤是由有機物和少量無機物組成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還含有

10、少量氫、氧、氮、硫等元素。 4.B 5.C 6.D 7.B 8. C解析:用銅與濃硫酸反應會產生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鞏固提高登峰攬月】1. A-d 、 B-e 、 C-c 、 D-a 、 E-b【課外拓展超越自我】1. 答案:BC解析:因為C8H18 的裂化方式不定,故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也不定,可用極值法解此題。C8H18按下列方式裂化所得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最大,C8H18C4H8 C4H10 C4H10 C2H4 C2H6(或C4H10 CH4 C3H6),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14÷338。若按下式分解:C8H18C2H4 C6H14 C6H14 C4H10 C2H4 C4H10 C2H4 C2H6(或C4H10 CH4 C3H6),所得混合氣體中不含C4H8,但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為:114÷428.5,即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的范圍是:28.5M38。所以答案為BC。2. 答案:(1)5.8; 3.4(2)設投入反應、的乙烯物質的量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