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一、單項選擇1. 三峽水庫蓄水后水位達170米,庫區水流明顯放緩,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積現象,出現水污染的前兆;同時,庫區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頻率比以前增多;三峽大壩下游附近河床也發生了變化。據材料回答下列(1)(2)題。(1)三峽水庫蓄水后,庫區水流明顯放緩,泥沙淤積,引起其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氣候 B土壤C水文 D生物(2)該材料說明環境中某要素發生變化會引起其他要素發生變化,體現了自然環境的()A生產性 B平衡性C差異性 D整體性2. 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地區土壤肥力的大小 ( )A東北地區的黑土地華北平原的黃土地,成都平原的紫色土江南丘陵的紅壤B東北地區的黑土地成都平原的
2、紫色土,江南丘陵的紅壤華北平原的黃土地C東北地區的黑土地成都平原的紫色土D東北地區的黑土地華北平原的黃土地3. 下列敘述中,屬于P環節的是 ( )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壞嚴重易形成紅色沙漠C高溫多雨有機質分解快,積累少D山區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4. 在長江中上游地區植樹造林,主要體現森林哪一種環境效益( )A吸煙除塵,凈化空氣 B涵養水源,保持水土C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D降低噪音,美化環境5. 讀圖,圖中四點鹽度最高的是( )A. B.C. D.6. 2011年6月4日蓬萊19-3油田發生了重大溢油事故。9月2日,國家海洋局認定油田開發公司未能徹底排查溢油風險點、徹底封堵溢
3、油源,責令蓬萊193全油田停注、停鉆、停產作業。結合下圖,回答(1)(2)題。(1)此次溢油,帶來的影響說法錯誤的是:( )A會破壞渤海食物鏈B溢油釋放的有害化學物質,破壞海上牧場C造成的污染程度與渤海海域形狀有關D不可能誘發渤海赤潮發作(2)溢油事故帶來的影響體現了區域地理環境的:( )A開放性 B同一性C整體性 D差異性7. 讀海陸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為陸地。若陰影變為海洋則可能形成大漁場的是( )A處 B處C處 D處8. 下圖中左圖是某著名湖泊,右圖表示其水位變化情況,近年來,兩線的距離逐漸靠近,最可能的原因是( )A該湖泊冬季水量減少 B該湖泊沿岸退地還湖效果明顯C以內湖底泥沙淤積 D
4、之間湖底泥沙淤積9. 植樹造林是治理風沙的有效措施。右圖為某沙區生物治沙示意圖,回答三幅圖按治沙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為( ) AABC BBACCCAB DBCA10. 下面為世界某地區氣候資料及多年凍土等值線圖。導致積雪日數和10積溫等值線在圖中處向南彎曲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海陸分布C緯度 D地表覆蓋11. 讀“某外流湖自然消亡過程示意圖”, 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區自然景觀的變化,這反映了自然環境的()A整體性 B差異性 C穩定性 D脆弱性12. 候鳥是指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進行季節性遷徙的鳥類。每年45月,大量斑尾塍鷸從澳大利亞遷徙到北冰洋沿岸的科雷馬河口。下圖示意科學家通過衛星追蹤一只標號
5、為”H3”斑尾塍鷸的遷徙路線,讀下圖回答(1)(2)題。(1)關于“H3”斑尾塍鷸的北遷,說法正確的是( )A科雷馬河口為越冬地 B途經山東半島時正值雨季C沿途各地晝長夜短 D飛行約一萬公里(2)“H3”斑尾塍鷸沒有經過的森林類型是( )A熱帶雨林 B常綠硬葉林C落葉闊葉林 D針葉林13. 表2為我國某自然保護區內不同植被的總面積及其占自然保護區面積的比重,圖5為該保護區內每一種植被在不同海拔上的分布比重。該區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大,降水充沛。該自然保護區可能位于( )表2(%)海拔(米)圖5植被總面積(公頃)比重(%)常綠闊葉林14623.926.6針闊混交林25310.946.0針葉林50
6、68.29.2落葉闊葉林17.80.03竹林8032.514.6草甸2003.93.6合計55057.1100A福建 B云南C河北 D黑龍江14. 在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是 ( ) A水 B空氣 C風力 D生物15. 關于青藏高原的隆升與亞洲地理環境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A.青藏高原的隆升改變了海陸分布與亞歐大陸輪廓,引發并加強了亞洲季風B.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亞和西亞地區成為“干旱核心”C.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擋了西伯利亞的南下氣流,促進了黃土高原的形成D.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生物種類大量減少,生態環境更加惡劣16. 圖9所示島嶼面積約為15萬Km2。讀圖,回答12題。 1關于
7、該島嶼的自然地理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以山地丘陵為主,主要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 終年受西南風控制,降水豐富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豐富 西南部冰川地貌發育顯著 位于板塊(張裂)生長邊界,面積不斷擴大A. B. C. D. 2該島嶼西側以畜牧業為主,東側以種植業為主,形成此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日照時數與地貌 B. 地面物質與土壤 C. 坡度與人口分布 D. 地面坡度與交通二、非選擇題17. 如圖中所示是黃土高原地區農業生態惡性循環示意圖,請按因果關系推理,選擇下列適當環節內容的代表字母,填入圖中適當的空白方框內(每一個字母限用一次)。A土壤肥力衰退B毀林開荒C旱災加劇D毀草開荒E土地破碎F
8、糧食單產下降18. 黃河壺口瀑布位于黃土高原深處的兩省交界處。讀中國部分區域圖,結合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照片的拍攝者面向 A東 B南 C西 D北(2)圖中陰影部分東西狹長,南北窄小,像一條帶子纏繞在渭河北部,以干旱嚴重聞名,被稱為“旱腰帶”。請從大氣環流角度說明本地區旱災災情嚴重的原因。(3)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地形破碎,起伏大。請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分析原因。19. 讀“陸地環境各要素間的物質流和能量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物質交換的一般情況看,圖中各代號表示的物質分別是:_,_,_,_,_,_,_,_,_,_。(2)和的交換是通過_作用進行的。20. 圖17表示的是地理環
9、境各要素的相互關系,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此圖反映出陸地環境具有 的特點。(2)在陸地環境構成要素中,_ 是影響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3)圖中A、B、C、D箭頭中,表示形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地質作用的是_ ,表示不同溫度帶生長植物不同的是_ ,表示植被破壞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填字母)(4)若此圖表示我國東北地區,則其典型的土壤是_ ,地形以_ _ 和_ 為主。21. 讀南美洲局部區域地圖及南美南部(45S附近)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過程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據圖說明基多氣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成因。(2)指出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帶呈狹長帶狀分布的原因。(3)運用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理,說明
10、該地區南部地理環境的演變過程。22. 根據下面實驗,回答問題。步驟一:在一個平底盆中加適量的水,直至水蓋滿盆底。把一個裝滿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瓶口向上。步驟二:用透明的塑料紙蓋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塊小石頭放在塑料紙上,壓住塑料紙;小石頭要放在裝沙小瓶的正上方。步驟三:將盆放在陽光下直曬,過足夠長的時間后觀察。(1)推測你會發現的現象,并有步驟地寫下來。(2)這個實驗模擬了什么現象?具體環節是什么?(3)假如該實驗模擬黃土高原上地表景觀的形成過程,根據各環節的相互關系完成表格內容。(4)這種景觀的形成過程體現了自然界各要素_的過程。23. 某城區中學學生進行城市熱島效應的研究,繪制了夏
11、季午后氣溫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圖中氣溫曲線的分布特點。(2)在圖中繪制熱島空氣環流。(3)有哪些原因導致城市熱島效應?(4)熱島空氣環流會對市區大氣污染物的擴散產生哪些影響?(5)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減弱城市熱島效應。24. 九寨溝景區(圖17)和喀斯特高原(圖18)都有著千姿百態的巖溶地貌景觀,喀斯特發育區地下水循環通暢。九寨溝以水景最為奇麗,素有“世界水景之王”的美譽,不僅河湖水清澈,而且景色宜人。讀圖回答問題。 (1)讀圖17,描述圖示區域的地形特征。 (2)運用整體性原理,分析九寨溝“河湖水清澈”景觀形成的自然原因。 (3)讀圖18,指出喀斯特高原主要的地質災害以及頻發的季
12、節。 (4)讀圖18,從自然條件分析甲河沿岸平原種植水稻的可行性。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1.【答案】1-2CD【解析】第1題,三峽水庫蓄水后,水庫下游水位升高達175米,與上游方向的水位差減小,使得庫區水流明顯放緩,屬于水文要素的變化引起的。第2題,地理環境各要素中某要素發生變化引起其他要素發生變化是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之一。2.【答案】A【解析】土壤肥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有機質含量的高低,而黑土和紅壤分別是我國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和低的代表性土壤。紫色土也是肥沃的土壤之一。故選A。3.【答案】C 【解析】圖中P環節是氣候對土壤的影響,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土壤中有機質分解快,積累少,
13、因此發育了貧瘠的紅壤。4.【答案】B【解析】長江中上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增大,導致水旱災害頻發。我國在此地區開展水土保持林的建設,其目的正是防止水土流失。5.【答案】A【解析】6.【答案】(1)D (2) C 【解析】(1)溢油直接損害浮游生物,繼而會對食物鏈產生嚴重影響;有害化學物質會破壞水產養殖業;渤海半封閉海域,水體交換弱,會加重溢油污染程度;大陸徑流給渤海帶來嚴重的富營養源,溢油會加重富營養化,導致赤潮發作。(2)由于溢油,造成海洋環境發生變化,帶來海洋水污染、海洋生物破壞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和生態問題,體現了區域地理環境整體性,即“牽一發而動全身”。7.【答案】A【解析】若陰影
14、為海洋,由寒暖流交匯而成的大漁場應位于中高緯大洋的西岸,即處。8.【答案】C【解析】9.【答案】C 【解析】10.【答案】A【解析】根據圖中的經緯線可以看出,所在地區為烏拉爾山南端,故導致積雪日數和10積溫等值線在圖中處向南彎曲的主要因素是地形。11.【答案】A【解析】湖泊消亡引起湖區自然景觀的變化體現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地理環境的某一要素發生變化,其他要素也會發生變化,即“牽一發而動全身”。12.【答案】D B【解析】第(1)題,每年45月并非澳大利亞的冬季,所以A錯。山東半島此時處于春季,并非雨季,所以B錯。此時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所以C錯。飛行大約90,約一萬公里,所以選D。
15、第(2)題,“H3”北遷的路線在大陸的東岸,而常綠硬葉林為地中海式氣候下的植被,分布在大陸西岸。所以選B。13.【答案】A【解析】14.【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土壤。成土過程開始的標志是微生物在母質上著生;成熟土壤的形成是高等生物大量積累有機質為土壤提供肥力,故生物是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15.【答案】D【解析】青藏高原隆升對亞洲地理環境的影響如圖所示:通過圖示可以知道,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成為全球生物種類最豐富、生物生產量最高、生態環境十分優越的地區,因此D錯誤。16.【答案】1.C 2.A【解析】第1題,結合經緯網和河流流向知該島嶼以山地丘陵為主山脈,主要山脈呈東北西南
16、走向;根據該島面積及其地勢變化判斷正確;峽灣屬于一種冰川侵蝕地貌,對。該島位于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第2題,該島西北側處于陡峭的迎風坡,常年陰雨天氣,日照不足,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該島東南側處于緩和的背風坡,土壤肥厚,水源充足,有利于發展種植業。二、非選擇題17.【答案】從上至下,從左至右依次是:FEACBD(E、A、C可互換,B、D可互換)。【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人類不合理的農業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解答時要根據各項間的因果關系,尋找各項之間的聯系。18.【答案】(1)D(2)冬季受到冬季風的影響,氣候寒冷干燥;夏季地處內陸,受南部山地的阻擋,受溫暖濕潤的夏季風影響小(3)黃土高
17、原地勢高,有坡度;土質疏松,直立性強,易沖刷;植被覆蓋少,破壞嚴重;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多暴雨,沖刷力強,水土流失嚴重。【解析】(1)黃河此段的流向為從北向南,拍攝者的方向與河流的流向相反。(2)旱災嚴重,說明本地區降水較少,這與本地區的地理位置有關,距離海洋較遠,且有山脈阻擋。(3)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是由流水的侵蝕作用造成的,這與黃土高原地區黃土的性質,植被覆蓋率,降水強度等有關。19.【答案】(1)N、P、K等營養元素和水分植物殘體動物殘體氧氣水分氧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二氧化碳 (2)光合【解析】20.【答案】(1)整體性(2)氣候 (3)C A D(4)黑土 平原和山地 【解析】本題
18、考查自然環境的整體性。(1)圖示反映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反映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特征。(2)植物的分布直接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3)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是流水侵蝕地貌而形成的;不同溫度帶生長不同植物是氣候對生物的影響;植被破壞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是生物影響土壤條件;(4)我國東北地區的典型土壤是黑土,地形為平原和山地為主。21.【答案】(1)特征:四季如春,氣候涼爽;10月次年4月(5月)為雨季。成因:地處赤道附近,地勢高;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2)受高大山脈限制難以向內陸延伸;沿岸寒流降溫減濕,使熱帶荒漠向低緯延伸。(3)板塊碰撞擠壓形成高大山脈;山脈阻擋西風深入,東側降水減少,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森林植被逐漸演化為溫帶草原、溫帶荒漠。【解析】第(1)題,結合基多的氣候統計圖,可得出其氣候特征;原因可從基多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地勢特點進行分析。第(2)題,南美洲西海岸自然帶的分布與其地形特點和沿岸的寒流有關。第(3)題,圖示地區南部地理環境的演變過程主要與地形條件的改變有關。22.【答案】(1)首先是塑料紙上有水珠凝結,然后水珠在塑料紙上朝小石塊下壓的方向聚集,水珠往裝沙的小瓶里滴,最后小瓶的沙由干變濕。(2)水循環現象。蒸發、水汽凝結、水汽輸送、降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與管理指南(2024年)解讀 2
- 圖木舒克職業技術學院《中級俄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二中2025屆下學期高三物理試題第一次模擬考試試卷含解析
- 遼寧省四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診斷性考試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南昌應用技術師范學院《專題口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市示范名校2025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含解析
- 2025年廣西安全員B證考試試題題庫
-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測量學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模式識別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甘肅金昌市絲路眾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構造(一)-1
- 小學生運動會安全教育課件
- 扁平足的癥狀與矯正方法
- 青春健康知識100題
- 員工考勤培訓課件
- 危機處理與應急管理
- 國開電大操作系統-Linux系統使用-實驗報告
- 黑臭水體監測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3年高考生物全國通用易錯題13致死類的遺傳題(解析版)
- 四百字作文格子稿紙(可打印編輯)
- 中建項目裝飾裝修工程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