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分析思考題_第1頁
儀器分析思考題_第2頁
儀器分析思考題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儀器分析思考題第一章緒論1. 經典分析方法和儀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答:經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學反應及其計量關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測物量,一般用于常量分析,為化學分析法。儀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儀器測量物質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學性質以確定 其化學組成、含量及化學結構的一類分析方法,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又稱 為物理或物理化學分析法。化學分析法是儀器分析方法的基礎,儀器分析方法離不開必要的化學分析步 驟,二者相輔相成。2. 儀器的主要性能指標的定義答:1、精密度(重現性):數次平行測定結果的相互一致性的程度,一般用相對 標準偏差表示(RSD%精密度表征測定過程中隨機誤差的大小。2、靈敏度:儀器在穩定條件

2、下對被測量物微小變化的響應,也即儀器的輸出量 與輸入量之比。3、檢出限(檢出下限):在適當置信概率下儀器能檢測出的被檢測組分的最小量 或最低濃度。4、線性圍:儀器的檢測信號與被測物質濃度或質量成線性關系的圍。5、選擇性:對單組分分析儀器而言,指儀器區分待測組分與非待測組分的能力。3. 簡述三種定量分析方法的特點和適用圍。答:一、工作曲線法(標準曲線法、外標法) 特點:直觀、準確、可部分扣除 偶然誤差。需要標準對照和扣空白 應用要求:試樣的濃度或含量圍應在工作曲 線的線性圍,繪制工作曲線的條件應與試樣的條件盡量保持一致。二、 標準加入法(添加法、增量法) 特點:由于測定中非待測組分組成變化不 大

3、,可消除基體效應帶來的影響 應用要求:適用于待測組分濃度不為零,儀器 輸出信號與待測組分濃度符合線性關系的情況三、標法 特點:可扣除樣品處理過程中的誤差 應用要求:標物與待測組分的物 理及化學性質相近、濃度相近,在相同檢測條件下,響應相近,標物既不干擾待 測組分,又不被其他雜質干擾第三章紫外一可見分光光度法1. 極性溶劑為什么會使 nn *躍遷的吸收峰長移,卻使nn *躍遷的吸收 峰短移?答:溶劑極性不同會引起某些化合物吸收光譜的紅移或藍移,稱溶劑效應。在 nn *躍遷中,激發態極性大于基態,當使用極性溶劑時,由于溶劑與溶質相 互作用,激發態n *比基態n能量下降更多,因而使基態與激發態間能量

4、差減 小,導致吸收峰紅移。在n-n *躍遷中,基態n電子與極性溶劑形成氫鍵,降 低了基態能量,使激發態與基態間能量差增大,導致吸收峰藍移2. 課后習題:3、5、9、11 ( p 50)3.3在分光光度法測定中在分光光度法測定中在,為什么盡可能選擇最大吸收波 長為測量波長?答:因為選擇最大吸收波長為測量波長,能保證測量有較高的靈敏度,且此處的曲線較為平坦,吸光系數變化不大,對 beer定律的偏離較小。3.4在分光光度測量中在分光光度測量中在,引起對Lambrt-Beer定律偏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定律?如何克服這些因素對測量的影響?答:偏離Lambert-Beer Law的因素主要與樣品和儀器有關。

5、(1)與測定樣品溶液有關的因素 濃度:當I不變,c > 0.01M時,Beer定律 會發生偏離。 溶劑:當待測物與溶劑發生締合、離解及溶劑化反應時,產生的生成物與待測物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譜,出現化學偏離。光散射:當試樣是膠體或有懸浮物時,入射光通過溶液后,有一部分光因散射而損失,使吸光度增大, Beer定律產生正偏差。(2)與儀器有關的因素 單色光:Beer定律只適用于單色光,非絕對的單色光,有可能造成Beer定律偏離。譜帶寬度:當用一束吸光度隨波長變化不大的復合 光作為入射光進行測定時,吸光物質的吸光系數變化不大,對吸收定律所造成的 偏離較小。對應克服方法: c < 0.01M避免

6、使用會與待測物發生反應的溶劑 避免試樣是膠體或有懸浮物 在保證一定光強的前提下,用盡可能窄的 有效帶寬寬度。選擇吸光物質的最大吸收波長作為分析波長3.11 解答:質量分數 W = 0.002% = 2 x 10-5g/ml又根據 c M=1000pW 求出c (M為高錳酸鉀摩爾質量158.04g/mol,P為水的密度)再根據 A=,c即可求出兩個問題的答案,但注意書上的答案有 誤!3. 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Fe,有下述兩種方法。A法:a = 1.97 X 102 L? g1? cm-1;B法:& = 4.10 X 10 3 L? mol-1? c m-1 .問:(1)何種方法靈敏

7、度高?(2)若選用其中靈敏度高的方法,欲使測量誤差最小,待測液中Fe的濃度應為多少?此時 C/C為多少?已知 T=0.003 ,b =1 cm , A r,Fe = 55.85第四章紅外吸收光譜法1. 如何利用紅外吸收光譜鑒別烷烴、烯烴、炔烴?答:利用基團的紅外特征吸收峰區別:烷烴:飽和碳的 C-H吸收峰 3000cm-1,約30002800 cm-1烯烴、炔烴:不飽和碳的 C-H吸收峰 3000cm-1,C = C 雙鍵:16001670cm1OC 叁鍵:21002260 cm"2. 紅外譜圖解析的三要素是什么?答:紅外譜圖解析三要素:位置、強度、峰形。3. 解釋名詞:官能團區、指

8、紋區、相關峰。官能團區(基團頻率區):在40001300cm1圍的吸收峰,有一共同特點:即每 一吸收峰都和一定的官能團相對應, 因此稱為基團頻率區。在此區,原則上每個 吸收峰都可以找到歸屬。指紋區指:在1300400cm圍,雖然有些吸收也對應著某些官能團, 但大量吸收 峰僅顯示了化合物的紅外特征,猶如人的指紋,故稱為指紋區。指紋區的吸收峰 數目雖多,但往往大部分都找不到歸屬。相關峰:同一種分子的基團或化學鍵振動, 往往會在基團頻率區和指紋區同時產 生若干個吸收峰。這些相互依存和可以相互佐證的吸收峰稱為相關峰。4. 紅外光譜法對試樣有哪些要求?答:(1)單一組分純物質,純度 98% ;(2)樣品

9、中不含游離水;(3)要選擇合適的濃度和測試厚度。課后習題1、2、3、44.1簡述振動光譜的特點以及它們在分析化學中的重要性。答:優點:特征性強,可靠性高、樣品測定圍廣、用量少、測定速度快、操作簡 便、重現性好。局限性:有些物質不能產生紅外吸收;有些物質不能用紅外鑒別;有些吸收峰,尤其是指紋峰不能全部指認;定量分析的靈敏度較低4.2分子產生紅外吸收的條件是什么?答:(1)分子吸收的輻射能與其能級躍遷所需能量相等;(2)分子發生偶極距的變化(耦合作用)。第五章熒光光度法1. 解釋名詞:單重態、三重態、激發光譜、熒光光譜單重態:當基態分子的電子都配對時,S = 0,多重性M=1,這樣的電子能態稱 為

10、單重態。三重態:若通過分子部的一些能量轉移,或能階間的跨越,成對電子中的一個電 子自旋方向倒轉,使兩個電子自旋方向相同而不配對,這時 S=1,M=3這種電 子激發態稱三重電子激發態。激發光譜:將激發光的光源用單色器分光,測定不同波長照射下物質所發射的熒 光強度(F),以F做縱坐標,激發光波長入做橫坐標作圖。熒光光譜:固定激發光波長,讓物質發射的熒光通過單色器,測定不同波長的熒 光強度,以熒光強度F做縱坐標,熒光波長入做橫坐標作圖。2. 下列化合物哪一個熒光效率大?為什么?酚酞,熒光素。答:熒光素。3. 課后習題:P108 3、65.6為什么分子熒光分析法的靈敏度比分子吸收光度法的高?答:熒光分

11、析測定的是在很弱背景上的熒光強度, 并且是在與入射光成直角的方 向上檢測,其測定的靈敏度取決于檢測器的靈敏度。 也就是說,只要改進光電倍 增管和信號放大系統,即使很微弱的熒光也能被檢測到,這樣就可以測定很稀的 溶液,所以說熒光分析法的靈敏度很高。而紫外 -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的是透射 光強和入射光強的比值,即I/I0 ,當濃度很低時,檢測器難以檢測這兩個兩個 大信號(I和I0 )之間的微小差別,而且即使將光強信號放大,由于透過光強和 入射光強都被放大,比值仍然不變,對提高檢測靈敏度不起作用,所以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靈敏度不如熒光分析法的高。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譜法1引起譜線變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

12、自然變寬:無外界因素影響時譜線具有的寬度多普勒(Doppler)寬度Au D:由原子在空間作無規熱運動所致。故又稱熱變 寬。壓力變寬Au L (碰撞變寬):由吸收原子與外界氣體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 自吸變寬:光源空心陰極燈發射的共振線被燈同種基態原子所吸收產生自吸現 象。場致變寬(field broadening):包括Stark變寬(電場)和Zeeman變寬(磁場)2火焰原子化法的燃氣、助燃氣比例及火焰高度對被測元素有何影響?答:化學計量火焰:由于燃氣與助燃氣之比與化學計量反應關系相近,又稱為中性火焰,這類火焰,溫度高、穩定、干擾小背景低,適合于許多元素的測定。 貧燃火焰:指助燃氣大于化學

13、計量的火焰,它的溫度較低,有較強的氧化性, 有利于測定易解離,易電離元素,如堿金屬。 富燃火焰:指燃氣大于化學元素計量的火焰。 其特點是燃燒不完全,溫度略低 于化學火焰,具有還原性,適合于易形成難解離氧化物的元素測定;干擾較多,背景咼。 火焰高度:火焰高度不同,其溫度也不同;每一種火焰都有其自身的溫度分布;一種元素在一種火焰中的不同火焰高度其吸光度值也不同;因此在火焰原子化法測定時要選擇適合被測元素的火焰高度。3原子吸收光譜法中的干擾有哪些?如何消除這些干擾?答:一.物理干擾:指試樣在轉移、蒸發和原子化過程中,由于其物理特性的變 化而引起吸光度下降的效應,是非選擇性干擾。消除方法:稀釋試樣;配

14、制與被測試樣組成相近的標準溶液;采用標準化加入法。二.化學干擾:化學干擾是指被測元原子與共存組分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穩定的化 合物,影響被測元素原子化,是選擇性干擾,一般造成A下降。消除方法:(1)選擇合適的原子化方法:提高原子化溫度,化學干擾會減小,在 高溫火焰中P043-不干擾鈣的測定。(2)加入釋放劑(廣泛應用)(3)加入保護劑:EDTA8羥基喹啉等,即有強的絡合作用,又易于被破壞掉。(4)加基體改進劑 (5)分離法三電離干擾:在高溫下原子會電離使基態原子數減少 ,吸收下降,稱電離干 擾,造成A減少。負誤差消除方法:加入過量消電離劑。(所謂的消電離劑,是電離電位較低的元素。加 入時,產生大量

15、電子,抑制被測元素電離。)四光譜干擾:吸收線重疊:非共振線干擾:多譜線元素-減小狹縫寬度 或另選譜線 譜線重疊干擾-選其它分析線五背景干擾:背景干擾也是光譜干擾,主要指分子吸與光散射造成光譜背景。(分子吸收是指在原子化過程中生成的分子對輻射吸收,分子吸收是帶光譜。光散射是指原子化過程中產生的微小的固體顆粒使光產生散射,造成透過光減小, 吸收值增加。背景干擾,一般使吸收值增加。產生正誤差。)消除方法:用鄰近非共振線校正背景連續光源校正背景(氘燈扣背景) Zeaman效應校正背景 自吸效應校正背景第十章電分析化學法1. 電極電位如何產生?2. 如何書寫電化學池圖解表達式?3. 常用參比電極有哪些?

16、4. Nernst方程式的應用。5. 各類金屬基指示電極有何用途?6. 如何將Nernst公式應用于電位分析中的標準加入法?7. 如何更準確地判斷電位滴定法終點?第十五章色譜法引論1. 色譜法具有同時能進行 分離和分析的特點而區別于其它方法,特別對復雜樣品 和多組份混合物的分離,色譜法的優勢更為明顯。2. 按固定相外形不同色譜法是如何分類的?答:是按色譜柱分類:平面色譜法:薄層色譜法、紙色譜法 柱色譜法:填充柱法、毛細管柱色譜法3什么是氣相色譜法和液相色譜法?答:氣體為流動相的色譜稱為氣相色譜。液體為流動相的色譜稱為液相色譜。4保留時間(tr)、死時間死(t°)及及調整保留時間(t

17、' r)的關系是怎樣的?答:t ' r = t r - t 05. 從色譜流出曲線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答:根據色譜峰的個數可以判斷樣品中所含組分的最少個數;根據色譜峰的保留值可以進行定性分析;根據色譜峰的面積或峰高可以進行定量分析;色譜峰的保留值及其區域寬度是評價色譜柱分離效能的依據;色譜峰兩峰間的距離是評價固定相(或流動相)選擇是否合適的依據。6. 分配系數在色譜分析中的意義是什么?答:K值大的組分,在柱移動的速度慢,滯留在固定相中的時間長,后流出柱 子;分配系數是色譜分離的依據; 柱溫是影響分配系數的一個重要參數。7什么是選擇因子?它表征的意義是什么?答:是A, B兩組分的調

18、整保留時間的比值 a = t ' r (B) /t ' r (A) 1 意義:表示兩組分在給定柱子上的選擇性,值越大說明柱子的選擇性越好。分配在固定相和流8. 什么是分配比(即容量因子)?它表征的意義是什么? 答:是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組分在兩相分配達到平衡時, 動相的質量比。K=rs/mm意義:是衡量色譜柱對被分離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參數;色譜柱的柱效隨理論塔板數的增加而增加,隨9. 理論塔板數是衡量柱效的指標, 板高的增大而減小。10. 板高(理論塔板高度 H/cm)、柱效(理論塔板數 n)及柱長(L/cm)三者的 關系(公式)?答:H=L / n11. 利用色譜圖如何計算

19、理論塔板數和有效理論塔板數(公式)?12. 同一色譜柱對不同物質的柱效能是否一樣? 答:同一色譜柱對不同物質的柱效能是不一樣的13. 塔板理論對色譜理論的主要貢獻是怎樣的?答:(1)塔板理論推導出的計算柱效率的公式用來評價色譜柱是成功的; 板理論指出理論塔板高度H對色譜峰區域寬度的影響有重要意義。14. 速率理論的簡式,影響板高的是哪些因素? 答: 卩:流動相的線速A :渦流擴散系數B :分子擴散系數C :傳質阻力項系數15. 分離度可作為色譜柱的總分離效能指標。16. 如何根據分離度分析色譜分離的情況?答:R<1部分重疊;R=1基本分離;R=1.5完全分離第十六章氣相色譜法1.1氣相色

20、譜法適合分析什么類型的樣品? 答:適用圍:熱穩定性好,沸點較低的有機及無機化合物分離。2. 哪類固定液在氣相色譜法中最為常用 ?答:硅氧烷類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通用型固定液。(使用溫度圍寬(50350C),硅氧烷類經不同的基團修飾可得到不同極性的固定相。)3. 氣相色譜法固定相的選擇原則?答:相似相溶原則相似相溶原則相似相溶原則相似相溶原則 非極性試樣選用非極性固定液,組分沸點低的先流出; 極性試樣選用極性固定液,極性小的先流出 非極性和極性混合物試樣一般選用極性固定液,非極性組分先出; 能形成氫鍵的試樣一般選擇極性大或是氫鍵型的固定液,不易形成氫鍵的先流 出。4. 一般實驗室通常備用哪三種色譜柱,基本上能應付日常分析需要?5. 什么是程序升溫?答:程序升溫:在一個分析周期柱溫隨時間由低溫向高溫做線性或非線性變化, 以達到用最短時間獲得最佳分離的目的。適用于沸點圍很寬的混合物。 注意:柱溫不能高于色譜柱的最高使用溫度。6. 氣相色譜法各檢測器適于分析的樣品? 答:熱導檢測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