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9. 5 核力與結合能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核力的概念、特點及自然界存在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2知道穩定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的比例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而減小;3理解結合能的概念,知道核反應中的質量虧損;4知道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理解質量與能量的關系。過程與方法1.通過核力的發現過程,了解“猜想”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的重要作用;2.通過對穩定核的質子數與中子數的學習,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使學生樹立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科學理論對實踐有著指導和預見作用的能力;2認識開發和利用核能對解決人類能源危機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結合能和比結合能的物理意義教學過程:一、核力與四種基本相互作用20
2、世紀初,人們知道自然界存在萬有引力和電磁力這兩種基本相互作用,你能算出相同的距離上,兩質子間的電磁力是萬有引力的多少倍?答:質子間的電磁力是萬有引力的1035倍是什么作用使質子在原子核內共存?這種作用力有哪些特點?人們對這種相互作用的認識還有哪些有待完善?答:是核力;特點:1)核力是強相互作用(強力)的一種表現。在原子的尺度范圍內,核力比庫侖力大得多;2)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圍在1.5×10-15m之內。核力大于0.8×10-15m時表現為吸引力,且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超過1.5×10-15m核力急劇下降幾乎消失;而在0.8×10-15m時,核力表現為斥
3、力,因此核子不會融合在一起;3)每個核子只跟鄰近的核子發生核力作用,這種性質稱為核力的飽和性;小于0.8×10-15m時核力的變化規律還不清楚。第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就是弱相互作用,它有何作用?有何特點?答: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發生衰變的原因,即引起中子質子轉變的原因。弱相互作用也是短程力,其力程比強力更短,為10-8m,作用強度比電磁力弱。典例探究例1(A級).從以下幾個方面比較核反應與化學反應的相同和不同之處(1)它們分別涉及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的哪一種?(2)每種反應分別改變了或重新安排了什么?二、原子核中質子和中子的比例穩定的輕核(原子序數小于20)的質子數和中子數有何特點?你能分
4、析其中的原因嗎?答:輕核(原子序數小于20)的質子數和中子數大致相等;對輕核而言,核子數量相對較小,核子間距處于核力作用范圍之內,由于核力遠大于電磁力,即使質子和中子成對出現,強大的核力也可以將核子緊緊地束縛在原子核的范圍之內,形成穩定的原子核。穩定的重核(原子序數大于20)的質子數和中子數有何特點?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嗎?答:重核(原子序數大于20)的質子數小于中子數;對于重核而言,核子數量大,核子間距也大,由于核力的飽和性,核力會因為核子間距的變大而大幅度減小,甚至小于電磁力。如果質子和中子再成對出現,原子核不穩定;如果只增加中子,由于中子之間不存在庫侖力,但有相互吸引的核力,所以有助于維系
5、原子核的穩定,所以重核內中子數會明顯大于質子數。若不斷增大原子核的中子數,能不斷增大原子核嗎?為什么?答:不能;由于核力的作用范圍是有限的,以及核力的飽和性,如果我們我們繼續增大原子核,一些核子間的距離會大到其間根本沒有核力的作用,這時即使再增加中子,形成的核也一定是不穩定的。三、結合能將一個質子和中子結合在一起,會產生什么現象?若要把它們分開,需要什么條件?答:會失去一部分能量,如果要分開,還要賦予它們這份能量。結合能是原子具有的能量嗎?如何理解結合能?答:結合能并不是由于核子結合成原子核而具有的能量,而是為把核子分開而需要的能量。結合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為什么?答:組成原子核的核子數,
6、組成原子核的核子數越多,結合能越大。什么是比結合能?為什么說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結合越牢固、原子越穩定?答:結合能與核子數之比,稱做比結合能,也叫平均結合能。比結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穩定.。因為比結合能越大,將每個核子分開所需的能量越大。四、質量虧損物體的質量和能量有何關系?若一個物體質量減小了m,那么它的能量減小多少?答:Emc2 ; E=m c2已知中子的質量mn=1.6749×10-27kg,質子的質量為mp=1.6726×10-27kg,氘核的質量mD=3.3436×10-27kg。將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結合成一個氘核,質量
7、減小了多少?能量減小了多少?氘核的結合能是多少?比結合能是多少?答:質量減小量m=( mp+ mn)- mD=0.0039×10-27kg;能量減小量E=m c2=3.51×10-13J=2.19×106eV;結合能E=2.19MeV;比結合能為E/2=1.10MeV。將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結合成一個氘核,能量減小了,是否違反了能量守恒定律?為什么?答:沒有違反能量守恒定律;減小的這部分能量以光子釋放出去。將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結合成一個氘核,質量減小了,是否違反了質量守恒定律?為什么?答:沒有違反質量守恒定律;減小的那部分質量等于光子的動質量。什么是質量虧損?質量虧
8、損表明什么?答:原子核的質量小于組成它的核子的質量之和,這個現象稱為質量虧損。質量虧損表明,的確存在著原子核的結合能。如右圖,哪些原子核最穩定,為什么?答:中等大小的核最穩定,因為這些核的比結合能最大(平均每個核子的質量虧損最大)。若要釋放結合能,我們可以怎么做?為什么?答:使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核,或者把較小的核合并成中等質量的核;因為使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核,或者把較小的核合并成中等質量的核,核子的比結合能都會增加,即核子將發生新的質量虧損,釋放新的核能。典例探究例2(B級).中子和質子結合成氘核,同時釋放光子,核反應方程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D )A 反應后氘核的質量一定小
9、于反應前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和B 反應前后質量數不變,因而質量不變C 核子結合成核時,一定釋放核能D 光子具有的能量為,為核反應中的質量虧損例3(B級). 碳原子質量的1/12叫做原子質量單位,用u表示。試證明1u相當于931MeV。證明: 碳原子的摩爾質量為M=12kg/mol,所以一個碳原子質量為m=M/NA=1.993×10-26kg 所以1u=m/12=M/12NA=1.6606×10-27kg 帶入公式E=mc2得: E=1.4924×10-10J=931MeV 得證學習小結1.知識2.方法 當堂檢測1(A級).假設氫核、中子、氘核的質量分別為m1、m2、m
10、3,那么氫核與中子結合成氘核時放出的能量是( D )Am3c2 B.(m1+m2)c2 C.(m3-m2-m1)c2 D.(m1+m2-m3)c22(A級).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結合成一個氘核釋放2.2MeV的能量,兩個中子與兩個質子結合成一個氦核時,釋放的28.3MeV的能量。現在把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先結合成兩個氘核,再把兩個氘核結合成一個氦核,那么整個過程中釋放的能量為( D )A.不知氘核結合成氦核時釋放的能量,故無法判斷 B23.9MeV3(B級). 中子和質子結合成氘核時,質量虧損為,相應的能量為是氘核的結合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用能量小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靜止氘核時,氘核不能分解為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B.用能量小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靜止氘核時,氘核可能分解為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C.用能量小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靜止氘核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大豐市2025屆初三第一次十校聯考(語文試題)試題含解析
- 吳江市2024-2025學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廣告設計承包合同
- 柳州市鹿寨縣2025年數學三下期末聯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智慧農業農田生態系統的未來趨勢
- 版二手房代理銷售合同
- 2025年度公立醫院房地產租賃合同目錄
- 統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B)(含答案)
-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師達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A)(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度江西省南昌新民外語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年街道全面加強鄉村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英語試題(無答案)
-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及管理制度
- 小米供應鏈管理案例分析
- 黃岡市2025年春季九年級調研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
- 2025至2030年中國集成電路(IC)制造產業全景調查及投資咨詢報告
- 2025年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目的明確試題及答案
- 北京市海淀區2025屆高三一模思想政治試卷(含答案)
- 心腎綜合征診療實踐指南解讀
- 5.1人民代表大會: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
- 2025年福建省公務員省考《行測》聯考真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