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必修二綜合測試(2012.3)一、單項選擇1.“假說一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一做出假設一演繹推理一檢驗推理一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節。孟德爾利用該方法發現了兩大遺傳規律。下列對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孟德爾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l自交遺傳實驗基礎上提出研究問題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C孟德爾為了驗證所做出的假設是否正確,設計并完成了正、反交實驗D孟德爾發現的遺傳規律能夠解釋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遺傳現象2基因型為AA和aa的個體雜交產生F1通過連續自交直到Fn,則在此過程中( )AAA和aa的親本不含等位基因,
2、雜交結果不符合分離定律B此過程共發生了n次的等位基因的分離C雜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保持不變D理想狀態下,A和a的基因頻率保持不變3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小球做遺傳定律模擬實驗。甲同學每次分別從、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乙同學每次分別從、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將抓取的小球分別放回原來小桶后再多次重復。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同學的實驗模擬的是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B實驗中每只小桶內兩種小球的數量必須相等,但I、II桶小球總數可不等C乙同學的實驗可模擬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D甲、乙重復100次實驗后,統計的Dd、AB組合的概率均約為50
3、4.下圖表示某遺傳系譜,兩種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下列有關判斷錯誤的是 ( )A.如果2號不帶甲病基因,則甲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B.如果2號不帶甲病基因,4號是雜合子的概率為23C.如果2號攜帶甲病基因,則4號與l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49D.經檢查,1、2號均不帶乙病基因,則5號致病基因來源于基因突變5A、a和B、b是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1號和2號這一對同源染色體上,l號染色體上有部分來自其它染色體的片段,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B可以通過顯微鏡來觀察這種染色體移接現象C染色體片段移接到l號染色體上的現象稱為基因重組D同源染
4、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交叉互換后可能產生4種配子6.下圖是同種生物4個個體的細胞示意圖,其中哪兩個圖代表的生物雜交可得到2種表現型,6種基因型 ( )A圖、圖 B圖、圖 C圖、圖 D圖、圖7真核生物進行有性生殖時,通過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會使后代( )A增加發生基因突變的概率 B繼承雙親全部的遺傳物質C從雙親獲得的遺傳信息完全相同 D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8下列各圖所示細胞都是來自于二倍體生物,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甲表示植物有絲分裂后期圖,含有4個染色體組B圖乙可表示該植物單倍體體細胞有絲分裂中期圖C圖丙中染色體1表示較大的X染色體,染色體2表示較小的Y染色體D圖丁所示過程是基因分
5、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發生的基礎9一個只患白化病的女性(致病基因為a)的父親正常,母親只患色盲(致病基因為b),則這位白化病患者正常情況下產生的次級卵母細胞的基因組成可能是( ) AaXB或aY BaXB或aXb CaaXBXB或aaXbXbDaaXBXB或aaYY 10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某個體遺傳物質的遺傳信息在該個體中均被表達B遺傳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C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都遵循中心法則和分離定律D1個精原細胞產生的精子中遺傳物質可能互不相同11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交配,子代雌、雄果蠅都表現紅眼,這些雌雄果蠅交配產生的后代中,紅眼雄果蠅占14,白眼雄
6、果蠅占14,紅眼雌果蠅占12。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 ) A紅眼對白眼是顯性 B.眼色遺傳符合分離定律C眼色和性別表現為自由組合 D紅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12.下列遺傳系譜圖中, 6不攜帶致病基因,甲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者b表示,分析正確的是( )AI2的基因型 aaXBXB或aaXBXbB5的基因型為BbXAXA的可能性是1/4Cn為患兩種遺傳病女孩的概率為1/32D通過遺傳咨詢可確定n是否患有遺傳病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種氨基酸可以由多種轉運RNA攜帶到核糖體中 B.一個核糖體可同時與多條mRNA結合,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 C.DNA分
7、子一條鏈上相鄰的堿基A與T通過兩個氫鍵相連 D起始密碼決定轉錄的起點14對于“低溫誘導洋蔥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不正確的描述是( ) A低溫誘導出的染色體數目變化將引起可遺傳變異 B.在顯微鏡視野內可以觀察二倍體細胞和四倍體細胞 C.用根尖分生區作材料,在高倍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細胞從二倍體變為四倍體的全過程 D.在誘導染色體數目變化方面,低溫與秋水仙素誘導的原理相似15已知果蠅的紅眼(B)和白眼(b)這對相對性狀由X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一對紅眼果蠅交配,子代出現了一只XXY的白眼果蠅。在沒有發生基因突變的情況下,分析其變異原因,下列推斷不能成立的是( )A該白眼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YB母本
8、產生的卵細胞基因型為Xb C母本的基因型為XBXb,父本的基因型為XBYD該白眼果蠅個體的出現是染色體變異的結果16.幾種氨基酸可能的密碼子如下:甘氨酸:GGU、GGC、GGA、GGG;纈氨酸:GUU、GUC、GUA、GUG;甲硫氨酸:AUG。經研究發現,在編碼某蛋白質的基因的某個位點上發生了一個堿基替換,導致對應位置上的氨基酸由甘氨酸變為纈氨酸;接著由于另一個堿基的替換,該位置上的氨基酸又由纈氨酸變為甲硫氨酸,則該基因未突變時的甘氨酸的密碼子應該是( ) AGGU BGGC CGGA DGGG17.現代生物技術利用突變和基因重組的原理,來改變生物的遺傳性狀,以達到人們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關敘
9、述錯誤的是A轉基因技術導致基因重組,可產生定向的變異B體細胞雜交技術克服了遠緣雜交的不親和性,可培育新品種C人工誘變沒有改變突變的本質,但可使生物發生定向變異D現代生物技術和人工選擇的綜合利用,使生物性狀更符合人類需求18.假設a、B為玉米的優良基因,現有AABB、aabb兩個品種,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實驗小組用不同方法進行了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過程育種方法的原理是基因突變,最大優點是能提高突變率,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優良變異類型B過程育種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基因型aaB_的類型經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5/6C過程使用的試劑是秋水仙素,它可作用于正在
10、分裂的細胞,抑制紡錘體的形成D過程應用了單倍體育種的方法,最大的優點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19.生物的某些變異可通過細胞分裂某一時期染色體的行為來識別。甲、乙兩模式圖分別表示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出現的“環形圈”、“十字形結構”現象,圖中字母表示染色體上的基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兩種變異類型分別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基因重組B甲圖是由于個別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導致染色體上基因數目改變的結果C甲、乙兩圖常出現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體數與DNA數之比為1:2D乙圖是由于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交叉互換的結果20.細菌在15N培養基中繁殖數代后,使細菌DNA的含氮堿基皆
11、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養基中培養,抽取親代及子代的DNA經高速離心分離,右圖為可能的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子一代DNA應為B子二代DNA應為C子三代DNA應為D親代的DNA應為21非同源染色體上的DNA分子之間最可能相同的是 A堿基序列 B堿基數目 C(A+T)(G+C)的比值 D堿基種類22.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鳥嘌呤(G)的N位置上帶有乙基而成為7一乙基鳥嘌呤,這種鳥瞟呤不與胞嘧啶(C)配對而與胸腺嘧啶(T)配對,從而使DNA序列中GC對轉換成GT對。某雙鏈DNA分子中A占堿基總數的20,用甲磺酸乙酯(EMS)使所有鳥嘌呤(G)的N位置上帶有乙基而成為7一乙基鳥嘌呤后進行復制
12、,產生的兩個子一代DNA中,其中一個DNA分子中T占堿基總數的40,另一個DNA分子中T占堿基總數的比例是( )A15 B25 C30 D4023.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A對所有物種來說,地理隔離必然導致生殖隔離B基因突變雖對多數個體不利,但基因突變的方向和生物進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母虎和雄獅交配產下了"獅虎獸",說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種間都存在生殖隔離現象D若一種群中BB個體占81%,Bb占18%,bb個體占1%,則在基因庫中B的頻率為90%24在下列科學研究的過程中,采用的技術手段與其它不同的是( )A證明光合作用的過程中釋放的氧氣來自于水 B肺炎雙球菌轉
13、化實驗C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D研究DNA半保留復制的特點25.赫爾希與蔡斯用32P標記T2噬菌體與無標記的細菌培養液混合,一段時間后經過攪拌、離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與此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B如果離心前混合時間過長,會導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C本實驗的目的是單獨研究DNA在遺傳中的作用 D本實驗說明了DNA在親子代之間傳遞具有連續性26.下列關于人類探索遺傳奧秘歷程中的科學方法及技術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孟德爾在分析、總結豌豆的遺傳規律時,運用了假說一演繹法 B薩頓根據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平行關系
14、,類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雙球菌研究遺傳物質時,運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結構時,運用了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27.下面是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部分實驗步驟示意圖,對此實驗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本實驗所使用的被標記的噬菌體是接種在含有35S的培養基中獲得的B本實驗選用噬菌體做實驗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結構組成只有蛋白質和DNA C實驗中采用攪拌和離心等手段是為了把DNA和蛋白質分開再分別檢測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體中沒有檢測到35S說明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而不是蛋白質28真核細胞內某基因由l000對脫氧核苷酸組成,其中堿基A占20。下列說
15、法正確的是( ) A該基因一定存在于染色體上B該基因的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中(C+G)(A+T)為3:2 CDNA解旋酶能催化該基因水解為多個脫氧核苷酸 D該基因復制3次,需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2800個29.某種群中,AA的個體占25,Aa的個體占50,aa的個體占25。若種群中的雌雄個體自由交配,且aa的個體無繁殖能力,則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 ( )A3:2:3 B. 4:4:1 C. 1:1:0 D1:2:030.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進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適應能力越強B捕食者的存在對被捕食者是有害無益的C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定向改變D不同種群間
16、基因庫的差異是產生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二、非選擇題31.(10分)下圖表示細胞內遺傳信息表達的過程,根據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回答:(1)右圖方框中所示結構可以相當于左圖中的(填序號),它主要在_中合成;分析右圖中應該包含了種核苷酸。(2)左圖中以為模板合成物質的過程稱為_,進行的場所是 _,所需要的原料是_。(3)如果用32P作為放射性標記元素,則可標記在右圖中的處。(填序號)(4)噬菌體內不能發生左圖所示過程,原因是。(5)若該多肽合成到左圖示UCU決定的氨基酸后就終止合成,則導致合成結束的終止密碼是_。(6)若所示的分子中有1000個堿基對,則由它所控制形成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種類最多不超過( )A
17、 55 B64C 111 D 2032.(8分)以下是有關生物遺傳變異的相關問題,請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回答: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有寬葉和窄葉,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狀。已知寬葉(A)對窄葉(a)為顯性,在苗期便能識別出來,并且雜交種(Aa)所結果實與純合品種相比表現為高產。某農場在培育雜交種時,將純種寬葉玉米和純種窄葉玉米進行了間行種植,但由于錯過了人工授粉的時機,結果導致大面積自然授粉。(1)按照上述栽種方式,F1植株的基因型有種。(2)如果用上述自然授粉收獲的種子用于第二年種植,預計收成將比單獨種植雜交種減產8%,因此到了收獲季節,應收集(寬葉、窄葉)植株的種子,第二年播種后,在幼苗期選擇(
18、寬葉、窄葉)植株栽種,才能保證產量不下降。(3)玉米花葉病由花葉病毒引起,苗期出現黃綠相間條紋狀葉。已知抗花葉病(b)為隱性。現有純種寬葉不抗病與純種窄葉抗病兩品種玉米,要獲得高產且抗花葉病的品種,可用兩純合親本進行,得到F1,再用F1進行,即能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所需品種植株,其基因型是。選出該玉米植株的簡要過程是_ _ 。(4)如果玉米抗花葉病毒的基因與不抗花葉病毒基因的轉錄產物相比,只有一個密碼子的堿基序列不同,導致翻譯到mRNA的該位點時蛋白質合成提前終止,其根本原因是基因中堿基對的造成的。33.(12分)如圖227為某植物種群(雌雄同花)中甲植株的A基因(扁莖)和乙植株的B基因(缺刻葉)
19、發生突變的過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獨立遺傳的,請分析該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兩個基因發生突變的原因是:在DNA復制時DNA分子中發生了。(2)突變產生的a基因與A基因的關系是,a基因與B基因的關系是。(3)若a基因和b基因分別控制圓莖和圓葉,則突變后的甲、乙兩植株的基因型分別為_、_,表現型分別為_、_。(4)請你利用突變后的甲、乙兩植株作為實驗材料,設計雜交實驗程序,培育出具有圓莖圓葉的觀賞植物品種。(書寫遺傳圖解,并作簡單說明。)(共5分)遺傳圖解(4分):34.(15分)(2011廣東省增城市高三二模,36)果蠅中,已知基因B和b分別決定灰身和黑身,基因H和h分別決定后胸正常和
20、后胸異常,基因W和w分別決定紅眼和白眼。圖1表示某果蠅的體細胞中染色體和部分基因組成,圖2表示某個果蠅精細胞的染色體組成。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20世紀初,摩爾根等人利用科學研究方法證明了果蠅的白眼基因位于圖中所示的染色體上。后來,有人發現,形成果蠅紅眼的直接原因是紅色色素的形成,形成紅色色素需要經歷一系列的生化反應,而每一反應各需要一種酶,這些酶分別由相應的基因編碼。該實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方式之一是_,而且基因與性狀也并不都是一一的對應關系,也可能是。 (2)如果只考慮圖l所示果蠅中的B(b)、w(w)基因,則該果蠅產生的配子基因型有,讓該果蠅與雜合灰身紅眼的異性個體雜交,所產生
21、的雄性后代中,灰身與黑身的數量比是,紅眼和白眼的數量比是。 (3)如果考慮圖1所示的各對基因,讓該果蠅進行測交,得到黑身、后胸正常、白眼雌果蠅的幾率是。(4)圖2所示的是一個異常的精細胞,造成這種異常的原因是,在該精細胞形成過程中_。請在指定的位置(圖3處)繪出與該精細胞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另一個精細胞的染色體組成。(5)現有一定數量的剛毛和截剛毛果蠅(均有雌雄),且剛毛對截剛毛為顯性。請設計實驗來確定其基因是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X染色體上。寫出你的實驗設計方案,并對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分析: 實驗設計方案是:_。(2分) 請預測結果,并得出結論:_,_。35.(10分)下列是有關二倍體生物的
22、細胞分裂信息。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細胞分裂時期圖1每條染色體DNA含量A1D1E1B1C1圖2圖4圖 5圖3A2B2C2D2E2F2細胞核中染色體數(1)圖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基因突變主要發生在圖1中的哪一段?。(2)圖5細胞對應于圖2中的段(填序號)。D2E2染色體的行為變化,與圖1中的的哪一段變化相同?(3)雄性激素能促進圖3圖5中的哪一個細胞的形成?。圖5子細胞的名稱為。圖3圖5中的哪一個細胞正在發生基因的分離與自由組合?。(4)圖3細胞中有對同源染色體,和在前一時期是。(5)圖3圖5中,與圖1的C1D1段變化相同的是 _。必修二綜合測試答案1. A【解析】本題中等難度。考
23、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識記能力。考查的知識點包括孟德爾研究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以及孟德爾發現的遺傳規律所適用的范圍等有關知識。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在配子中單個出現;為了驗證所作的假設正確,設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孟德爾發現的遺傳規律適用條件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2D【解析】理想狀態是指種群數量比較大,沒有天敵、沒有突變和自然選擇。無選擇時,雜合子連續自交,后代中雜合子所占比例為1/2n,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1/2n。其中顯性純合子隱性純合(1-1/2n)/2 。3. D【解析】由圖示可知,甲同學模擬的是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乙同學模擬的是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兩對相
24、對性狀的實驗。每個小桶內的兩種小球代表產生的兩種類型的配子,比例為1:1,但是不同小桶內的小球代表的是雌雄配子,數量不等,通常雄配子數量多于雌配子,因此I、II桶小球總數可不等。甲、乙重復100次實驗后,統計的Dd、AB組合的概率均分別為50、25%。4. B【解析】主要考查學生對遺傳定律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如果2號不攜帶甲病的基因,3號為患病個體,所以甲病一定為X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所控制。對于乙病來說,一定是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所以4號個體為雜合體的幾率為1(12×13)=56。如果2號個體攜帶甲病基因,則甲病為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所控制,所以1號個體的基因型可以表示為AaBb,4
25、號個體表現型均正常,故基因型為AaBb的幾率為49。5. C【解析】雖然A、a和B、b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但是對每一對等位基因來說,都是遵循分離定律的。染色體片段移接到l號染色體上的現象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變異可通過顯微鏡觀察。6. D【解析】可分別分析每對基因的遺傳情況。例如D項中AaBb×AABb,計算表現型:Aa×AAA(1種),Bb×BbB、bb(共2種),組合后只有2種;計算基因型:Aa×AAAA、Aa(共2種),Bb×BbBB、Bb、bb(共3種),組合后有6種。7. D【解析】通過減數分裂獲得染色體數目減半的配子,通過受精作
26、用會使后代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產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現型。8. C【解析】本題考查細胞分裂的圖像,中等難度。對于二倍體生物來說,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在有絲分裂后期,由于染色體數加倍,所以染色體組數也加倍;圖丙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圖,此時細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故C項錯誤。9. C【解析】由題意可知,這位白化病患者的基因型是aaXBXb,產生的次級卵母細胞中雖然不含同源染色體,但是每一條染色體上都包含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因此基因組成可能為aaXBXB或aaXbXb。10. D【解析】基因具有選擇性表達的特點,有些基因可能不會被表達;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它們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
27、苷酸或核糖核苷酸;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是DNA的復制過程,遵循中心法則,該過程不遵循分離定律。1個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產生的精子中遺傳物質可能互不相同。11. C【解析】本題難度中等,考查伴性遺傳、基因分離定律的應用。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交配產生的后代都是紅眼,故紅眼對白眼為顯性;由于子一代相互交配產生的后代紅眼:白眼=3:1,故該性狀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眼色與性別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12. C【解析】由題意可知,8女患者的父親正常,因此乙病屬于常染色體遺傳病;6不攜帶致病基因,9是甲病患者,說明甲病屬于X染
28、色體上隱性遺傳病。I2的基因型 bbXAXA或bbXAXa;5一定屬于甲病致病基因攜帶者,其基因型為BbXAXa;通過遺傳咨詢只能判斷后代發病的幾率,要確定n是否患有遺傳病,需要進行產前診斷。13. A【解析】本題考查DNA的轉錄和翻譯,中等難度。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在進行轉錄時,是以其中的一條單鏈為模板,但不是任意一條;在DNA分子的一條鏈上,相鄰的堿基A與T通過一脫氧核糖一磷酸一脫氧核糖一相連;起始密碼子位于信使RNA上,不可能決定轉錄的起點,而是翻譯的起點。14. C【解析】本題考查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中等難度。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的變化為染色體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在低溫誘導情
29、況下,染色體加倍會產生四倍體,因此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二倍體和四倍體的細胞;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分裂圖像時,經解離后細胞已經被殺死,所以不會看到細胞變化的過程;低溫與秋水仙素的作用相同都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15. B【解析】由題意可知,在沒有發生突變的情況下,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應為XBXb,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是XBY。母本產生的卵細胞基因型為XB、Xb兩種;子代出現了一只XXY的白眼果蠅,該白眼雌蠅的基因型應為XbXbY,因此變異來源可能是母本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分裂異常所致。16. D【解析】本題涉及基因突變及翻譯過程有關密碼子等有關問題。甘氨酸對應的密碼子有四個,如果直接按題干說明的思路去推,難
30、度很大。有兩種方法:一是根據四個選項一個一個的去套,如A項中的GGU發生堿基替換,只可能對應纈氨酸GUU,依次推理;方法二是從結果“甲硫氨酸”開始,向前推理,如甲硫氨酸的密碼子AUG只可能由纈氨酸GUG通過堿基替換而來。本題要注意的是所有推理過程都要基于題干中指出的“編碼某蛋白質的基因的某個位點上發生了一個堿基替換”。17.C 【解析】轉基因技術可產生定向的變異,但是人工誘變是不定向變異。18. B【解析】過程育種方法是雜交育種,但是基因型aaB_的類型經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1/2。19.C【解析】由題意知,甲、乙兩種變異類型均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因此A項錯誤;甲圖是由于染色體片段對的
31、增添或缺失,導致染色體改變,B項錯;乙圖是由于四分體時期非同源染色體得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易位的結果,故D項錯誤。20.C【解析】由于細菌DNA皆含有15N,故親代的DNA應為。在14N培養基中培養,經復制后,子一代DNA為全部中應為中DNA,符合圖;子二代DNA為1/2中DNA、1/2輕DNA,符合圖;子三代DNA為1/4中DNA、3/4輕DNA,符合圖。21. D【解析】DNA上堿基的排列順序、堿基的數目以及(A+T)(G+C)的比值都能夠反映DNA分子的特異性。任何DNA中的堿基種類都是A、T、C、G四種。22 C【解析】由題意可知,模板DNA分子中A=T=20%,C=G=30%,如不
32、發生變異,子代DNA中T=20%。變異后一個DNA分子中T占堿基總數的40,說明復制該DNA時的模板鏈上有20%的G與胸腺嘧啶(T)配對,因此在另一條模板鏈上還有10%的G與胸腺嘧啶(T)配對,因此另一個DNA分子中T占堿基總數的比例是30%。23. D【解析】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但是地理隔離并不必然導致生殖隔離,比如高原地區多倍體的形成、多倍體育種等;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生殖隔離是指不同物種之間不能雜交或者雜交后不能產生可育后代,母虎和雄獅交配雖然產下了"獅虎獸",但是"獅虎獸"是不可育的。24. B【解析】同位素標記示蹤法經常
33、用于生物學的研究,證明光合作用的過程中釋放的氧氣來自于水、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研究DNA半保留復制的特點都應用了該技術。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是通過把細菌的各種組分分開,分別與R菌混合培養進行。25.B【解析】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相關知識及分析推理能力。用32P標記T2噬菌體的DNA,與無標記的細菌培養液混合,一段時間后經過攪拌、離心,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如果離心前混合時間過長,子代噬菌體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會導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26. C【解析】該題考查科學家探索實驗的方法,屬于應用水平,試題中等難度。孟德爾在分析總結豌豆的遺傳規律時,運用了假說一演繹的方
34、法。薩頓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是因為他發現基因和染色體具有平行的關系。格里菲思的實驗沒有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方法。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結構時,運用了物理模型的建構方法。27. B【解析】本題中等難度。考查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所需知識點包括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中的有關知識。被標記的噬菌體是先在含有35S的培養基上培養大腸桿菌,再用大腸桿菌培養噬菌體而獲得的,故A項錯;實驗中采用攪拌和離心的目的是將蛋白質外殼和大腸桿菌分開;在新形成的噬菌體中沒有檢測到35S,說明蛋白質外殼未進入新形成的噬菌體。故選B項。28. B【解析】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還有部分基因位于葉綠體、線粒體上。DNA解
35、旋酶的作用是打開氫鍵解螺旋,DNA酶能催化該基因水解為多個脫氧核苷酸。該基因由1000對脫氧核苷酸組成,其中堿基T占20%,那么A=T=400,G=C=600。該基因復制3次,則需要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為7×600=4200個。29. B【解析】本題難度較大,考查種群基因型頻率的計算。aa的個體不能繁殖后代,能交配的個體中AA的比例為(25)(25+50)=13,Aa的比例為23,故雌雄個體相互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的比例為23×23×14=19;能產生Aa的組合是2×13AA× 23Aa和23Aa×23Aa,因此Aa的比例為2
36、15; 13×23×1z+23×23X12=49;則后代中AA的比例為l=491949,故子代中AA:Aa:aa=4:4:1。30. D【解析】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基因頻率的改變,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不同種群之間由于基因頻率的差異很大導致出現生殖隔離。進化地位高的生物適應環境的能力不一定強,因為環境是多變的。31.【解析】(1)右圖中含有堿基U,該結構表示RNA,可相當于左圖中的轉運RNA和信使RNA,RNA的合成場所主要是細胞核;右圖中RNA鏈上有3種核糖核苷酸,DNA鏈上有3種脫氧核苷酸,共有6種核苷酸(
37、2)以mRNA為模板合成多肽的過程屬于翻譯過程,這是在核糖體上進行的,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3)噬菌體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因而沒有完成該過程所需的核糖體、原料、能量、酶等條件(5)由于多肽合成到UCU決定的氨基酸后停止合成,終止密碼子應該是UCU后面的一個密碼子,即UAA。(6)目前發現的氨基酸種類約為20種。【答案】(1);細胞核;6(2)翻譯;核糖體;氨基酸(3)1、4(4)噬菌體內沒有完成該過程所需的核糖體、原料、能量、酶等條件(5)UAA (6)D32.【解析】自然授粉的結果是既有自交又有雜交,所以會出現AA、Aa、aa三種基因型。自然授粉后,寬葉植株上結的種子有AA(自交)和Aa(雜交)兩種類型,同樣,在窄葉植株上結的種子有aa(自交)和Aa(雜交)兩種類型。因為要選擇高產的雜交種(Aa),所以要種植窄葉植株上結的種子,在苗期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門急診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案例
- 昆明學院《歐美設計規范釋義》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咸寧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學期4月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河東區天鐵一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統練四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姜堰區實驗中學2025年高三月考試題(二)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珠海市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筆譯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自貢市普高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
-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行草行書草書技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火電廠煙氣凈化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神經外科顱內動脈瘤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手術知情同意書
- 小美滿合唱五線譜總譜
-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語文試題
- 《電力負荷聚合服務商需求響應系統技術規范》
- MOOC 基于STM32CubeMX和HAL驅動庫的嵌入式系統設計-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物業設施設備管理指南
- 2024年上海市閔行區高三語文二模作文指導與佳作:“溫故”和“知新”可以是什么關系呢
- 國外導引頭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 小麥病蟲害防治無人機服務技術方案
- 腫瘤防治知識講座總結與反思
- 5M1E人機料法環測質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