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等級考試傷寒論必背條文_第1頁
中醫經典等級考試傷寒論必背條文_第2頁
中醫經典等級考試傷寒論必背條文_第3頁
中醫經典等級考試傷寒論必背條文_第4頁
中醫經典等級考試傷寒論必背條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經典等級考試傷寒論必背條文(必背條文60條及學習要點,原文末尾編號按宋版序號)1. 【必背原文】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1)【學習要點】太陽病脈證提綱。2. 【必背原文】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2)【學習要點】太陽中風證的脈癥特點。3. 【必背原文】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 寒。(3)【學習要點】太陽傷寒證的脈癥特點。4. 【必背原文】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 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軒,語言難出。若被下者, 小便不利,直視失漫。若被火者,微發黃色

2、,劇則如驚癇,時涮擁,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學習要點】溫病的主要特點及誤治后的變證。5. 【必背原文】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七日愈。發于 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7)【學習要點】辨病發于陰、發于陽的要點。6. 【必背原文】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 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12)【學習要點】太陽中風表虛證的脈癥,病機(風寒襲表,衛強營弱,營衛不調),治法(解肌 發表,調和營衛)、方藥(芍藥甘草姜棗)及煎服法(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 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聚聚

3、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 必不除。)。7. 【必背原文】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13)【學習要點】承12條補述太陽中風證的表現及治療,桂枝湯的應用指征。8. 【必背原文】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14)【學習要點】太陽中風兼太陽經輸不利的證治(解肌發表,生津舒筋)。9. 【必背原文】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18)【學習要點】太陽中風兼肺寒氣逆的證治(解肌祛風,降氣定喘)。10. 【必背原文】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 加附子湯主之。(20)【學習要點】太陽病過汗,表不解而陽虛汗漏不止

4、的證治(調和營衛,扶陽固表)。11. 【必背原文】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21)【學習要點】表證誤下不解,兼胸陽不振的證治(解肌祛風,去陰通陽)。12. 【必背原文】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26)【學習要點】 服桂枝湯后,陽明熱盛,氣津兩傷的證治。13. 【必背原文】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31)【學習要點】太陽傷寒兼太陽經輸不利的證治(發汗解表,生津舒筋)。14. 【必背原文】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苓黃連湯主之。(34)【學習要點】太陽誤下后,里熱挾表邪下利的證

5、治(清熱堅陰止利,兼以透表)。15. 【必背原文】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35)【學習要點】太陽傷寒表實證的證治(發汗解表,宣肺平喘)。16. 【必背原文】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隅,此為逆也。(38)【學習要點】太陽傷寒兼內熱煩躁的證治(兼清里熱),及大青龍湯的禁例。17. 【必背原文】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嘖,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40)【學習要點】太陽傷寒兼水飲內停的證治(兼溫化水飲)。18. 【必

6、背原文】發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62) 【學習要點】陽病過汗致營氣不足身疼痛的證治(調和營衛,益氣養營)。19. 【必背原文】發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63)【學習要點】 汗下后,邪熱壅肺作喘的證治(清宣肺熱)。20. 【必背原文】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 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67)【學習要點】誤用吐下后致脾虛水氣上沖的證治(溫陽健脾,利水化飲),及治療禁忌。21. 【必背原文】太陽病,發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

7、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學習要點】指出太陽病發汗太過可能出現胃中津液不足與太陽蓄水證兩種轉歸。論述蓄水 證的證治(化氣行水,兼以解表)。22. 【必背原文】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觸動,振振欲狒地者,真武湯主之。(82)【學習要點】腎陽虛水飲泛濫的證治(溫陽化氣行水)。23【必背原文】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91)【學習要點】辨傷寒誤下后,表里先后緩急的治法。24.【必背原文】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

8、嘔,或胸中 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 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96)【學習要點】 少陽病的證治(和解少陽)。25. 【必背原文】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 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熱汗出而解。(I(H)【學習要點】辨小柴胡湯的靈活運用原則,及誤下后再服小柴胡湯的機轉(戰汗而解)。26. 【必背原文】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102)【學習要點】傷寒里虛,心悸而煩的證治。27. 【必背原文】太陽病,過經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 嘔不止,心

9、下急,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103)【學習要點】少陽兼陽明里實的證治。28. 【必背原文】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己,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106)【學習要點】蓄血輕證的證治。(活血化瘀,通下瘀熱)29. 【必背原文】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135) 【學習要點】大結胸證的證治(泄熱逐水破結)。30. 【必背原文】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138)【學習要點】小結胸證的證治(清熱滌痰開結)。31. 【必背原文】傷寒六七

10、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 枝湯主之。(146)【學習要點】少陽兼太陽表證的證治。32. 【必背原文】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154)【學習要點】熱痞的證治(泄熱消痞)。33. 【必背原文】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161) 【學習要點】痰氣痞的證治(和胃降逆,化痰下氣)。34. 【必背原文】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163)【學習要點】太陽病誤下后,脾陽龐兼表不解的證治。35. 【必背原文】傷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

11、,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68)【學習要點】傷寒吐下后熱結在里,熱盛津傷的證治(辛寒清熱,益氣生津)。36. 【必背原文】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177)【學習要點】心陰陽兩虛的證治。37. 【必背原文】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180)【學習要點】陽明病的提綱。38. 【必背原文】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182) 【學習要點】陽明病的外證。39. 【必背原文】傷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 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

12、直視, 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請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后 服。(212)【學習要點】陽明腑實重證的辨證治療(泄熱去實,芳香開竅,寧神醒腦)及預后。40. 【必背原文】陽明病,澹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 轉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里 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214)【學習要點】陽明腑實輕證的治法(泄熱通便,消滯除滿)及禁例。41. 【必背原文】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qi)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236)【學

13、習要點】辨陽明濕熱蘊結在里發黃的證治(清熱利濕,利膽退黃)。42. 【必背原文】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248)【學習要點】太陽病汗后轉屬陽明形成腑實的證治(泄熱和胃,潤澡軟堅)。43. 【必背原文】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學習要點】少陽病辨證提綱。44. 【必背原文】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乙 必胸下結硬。(273)太陰病提綱及誤下后的證治。45. 【必背原文】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277)【學習要點】太陰病的主證、病機和治則。46. 【必背原文】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

14、寐也。(281)【學習要點】少陰病提綱證。47. 【必背原文】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303)【學習要點】少陰病陰虛火旺的證治(育陰清熱)。48. 【必背原文】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305)【學習要點】少陰陽虛寒濕身痛的證治(溫經散寒,祛濕止痛)。49. 【必背原文】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 赤,或腹痛,或干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317)【學習要點】少陰病陰盛格陽的證治(破陰回陽,通道內外)。50. 【必背原文】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

15、,或泄利下重者,四 逆散主之。(318)【學習要點】陽郁致厥的證治。51. 【必背原文】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319)【學習要點】陰虛水熱互結的證治(利濕養陰清熱)。52. 【必背原文】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乙宜四逆湯。3)【學習要點】以脈概證,提示病涉少陰者當急治。53. 【必背原文】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 止。(326)【學習要點】厥陰病上熱下寒的提綱。54. 【必背原文】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學習要點】厥的病機與特征。55. 【必背原文】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351)【學習要點】血虛寒凝致厥的證治。56. 【必背原文】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371)【學習要點】厥陰熱利的證治。5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