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審查導則_第1頁
江蘇省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審查導則_第2頁
江蘇省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審查導則_第3頁
江蘇省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審查導則_第4頁
江蘇省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審查導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v1.0可編輯可修改江蘇省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審查導則(試行)2016年6月iiv1.0可編輯可修改主編:葛仁軍汪杰副主編:陸湛秋湯杰包紅燕編寫人:江韓張奕李寧謝維錘李瑋吳濤 江麗張松林葛衛陳德文管雯溫利民朱明華王美玲 韓暉王衛平 朱家慶林小偉龔詠暉龐濤董年才楊萬勇顧琴芬周志宏審查人:馮健 金如元崔貴趙宏康潘暑賢 談麗華宋峻22v1.0可編輯可修改為落實中央2015年12月份召開的全國城市工作會 議精神,國家配套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這兩個文件都要求推廣實施裝配式建筑,明確“力爭用10年左右時

2、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住房城鄉建設部提出,從 2016年開始在全國 全面推廣裝配式建筑。我省在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蘇政發2014111號)中對裝配式建筑也提出了具體 要求。為使裝配式建筑能夠更好地在我省“落地生根,開 花結果”,針對目前裝配式建筑采用混凝土結構體系較多的現狀,考慮到裝配式建筑設計的特殊性,經認真研究,編寫了江蘇省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施 工圖審查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編寫導則時,主要遵循以下三個基本原則:1. 確保質量安全。按照施工圖審查職責,對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 構)的施工圖涉及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內容

3、進行審查。根據裝配式建筑的特點, 審查重點放在建筑和結構專業。2. 方便設計審查。一是體現特點:緊扣工程建設設計相關標準和規 范,明確了混凝土結構體系的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特有的審查內容,對與 一般建筑相同的審查內容沒有贅述。 二是突出重點:凡涉及公共利益、公眾安全 的必須審查,其他的由設計單位負責。三是便于審查:施工圖審查人員可以據此 開展施工圖審查,設計單位也可以據此把握設計重點。 另外,所附說明既有對審 查把握尺度的建議,也有對設計重點內容和深度的要求。3. 推動產業發展。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通過與設計、施工等 33v1.0可編輯可修改多方面溝通,加深對裝配式建筑實施中各環節的了

4、解, 既為解決方案提供路徑也 為審圖重點把好關口,使施工圖審查保持相對合理的尺度。 同時也鼓勵裝配式建 筑(混凝土結構)標準化內裝部品與建筑結構一體化設計、整體報審、一次性審 查,積極、穩妥地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健康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導則所列內容并非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全部,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應全面理解并執行工程建設標準和法規的有關內容。如未執行相關標準的有關規定,應有充分依據。隨著裝配式建筑技術進步以及后續新標準或新規定的發布,我們將及時調整、完善導則。在導則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反饋至江蘇省 建設工程設計施工圖審核中心(地址:南京市江東北路287號銀城廣場輔樓3樓;郵政編

5、碼:210036;電子郵箱:)。主編單位:江蘇省建設工程設計施工圖審核中心南京長江都市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施工圖審查分會參編單位: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管理中心南通市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中心龍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大地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蘇中南建筑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4v1.0可編輯可修改目次1總則2基本規定3建筑一般規定審查內容及要求4結構一般規定審查內容及要求基本要求框架剪力墻其它附錄A江蘇省民用建筑施工圖綠色設計文件技術審查要點附錄B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加強工程建設企業技術標準質量管理的通知附錄C江蘇省工程建設企業技術標準認證公告規則56v1.0可編輯

6、可修改附錄D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審查主要參考依據表1總則為指導江蘇省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圖審查工作,根據建設工程 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 準監督規定(建設部令第81號)、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 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住房城鄉建設部令第13號)等國家和地方相關 法規、規章和規定,結合江蘇省實際情況,編制本導則。本導則適用于江蘇省行政區域范圍內裝配式建筑 (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圖審查。 其它與非裝配式建筑工程相同的施工圖審查要求未列入本導則,審查時應 符合相關審查規定。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審查應符合江蘇省民用建筑施工圖綠色

7、設 計文件技術審查要點的要求。采用可能影響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又沒有國家、 行業和地方技術標準的,應當由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進行試驗、論證,出具檢測報告,并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 部門組織的建設工程技術專家委員會審定后,方可使用。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中的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應在初步設計階段通過抗震設防專項審查。66v1.0可編輯可修改采用減隔震技術的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其施工圖審查應符合減隔震 技術施工圖設計文件技術審查要點的要求。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圖審查,按本導則確定審查內容時,尚應執 行國家、行業和地方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

8、2基本規定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圖設計內容和深度應滿足預制構件制作詳圖編 制和安裝施工的要求。預制構件制作詳圖編制文件不作為施工圖審查內容。 對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標準化內裝部品與建筑結構一體化設計、整 體報審的項目,也僅須按本導則對屬于施工圖的內容進行技術審查。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報審的文件中應包含對產業化項目的建設規模、預制率等指標的批準文件;報審的施工圖設計文件中應包含裝配式建筑(混 凝土結構)建設規模、預制率等說明及計算書。審查人員對設計文件中的 相關指標是否符合規定進行審查。注:1. 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GB/T51129-2015第條“預制率”術語說明:工業化建筑室外地

9、坪以上的主體結構和圍護結構中,預制構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對應部分混凝土總用量的體積比。2.“預制率”由結構專業提供計算書77v1.0可編輯可修改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各專業設計報審資料除與一般現澆結構相同的部分 外,還應包括以下內容:1建筑專業報審資料1)裝配式建筑設計的專項設計說明,專項設計說明應包括:項目概況、 結構形式、抗震設防烈度、采用的預制構件種類和位置、各類預制構件的 耐火極限和防火構造要求、建筑外圍護材料和形式、相關節點構造說明、 預制率、標準化外窗應用量等內容;2)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連接節點的建筑構造詳圖。2結構專業報審資料1)計算書結構整體計算,接縫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預制

10、柱底水平接縫的受 剪承載力計算,剪力墻水平接縫受剪承載力計算,疊合梁端豎向接縫的 受剪承載力計算,梁柱節點核心區抗震受剪承載力驗算,裝配式結構中 疊合受彎構件的兩階段計算,預埋件驗算,預制預應力混凝土裝配整體 式框架結構的連接計算,外掛墻板計算,裝配式結構預制率計算等。2)設計圖紙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預制構件布置圖,預制構件模板圖和配筋圖, 預埋件布置圖,節點連接詳圖(如梁-板連接、墻-板連接、梁-梁連接、 梁-柱連接、梁-墻連接、墻-墻連接、懸挑構件連接等),預制非承重構 件與主體結構連接詳圖。注:裝配式結構通用節點宜納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非通用節點應在“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中說明所在

11、圖紙或在圖紙目錄中列出。3設備專業報審資料1)應說明采用裝配式的各建筑單體分布及預制混凝土構件種類(如樓梯、樓板、梁、柱或剪力墻等);2)預留孔洞、溝槽,預埋管線、箱體、接線盒、套管,以及管道的標高、88v1.0可編輯可修改直徑等應精確定位;3)復雜的安裝節點應給出剖面圖;4)預制構件中防雷裝置連接要求應有相關說明3建筑一般規定裝配式建筑設計平面及體型宜簡單規則,采用標準化、通用化的設計方法,做 到“少構件、多組合”,滿足裝配式建筑的基本要求。應根據建筑結構體系和生產施工條件合理確定裝配式建筑圍護結構類型,熱工性能應滿足節能設計標準的要求。裝配式建筑外墻板接縫及門窗洞口等部位的構造節點應滿足安

12、全、耐久、防水、防火、熱工等要求。預制外墻板的面磚、石材等外飾面宜在工廠中一體化加工完成。99v1.0可編輯可修改裝配式公共建筑外窗宜采用標準化外窗系統,裝配式居住建筑外窗應采用標準 化外窗系統,外門窗與外墻應有可靠連接,并滿足氣密性、水密性、抗 風壓性能和節能設計標準的要求。室內裝修宜采用標準化內裝部品與建筑結構一體化設計。1010v1.0可編輯可修改審查內容及要求廳P標準及審查項條文號條文內容審查要求和說明1JGJ1-2014:其他材料外墻板接縫處的密封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3夾心外墻板接縫處填充用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滿足國家標準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 GB8624-2012中A級的要求

13、。審查設計說明及外墻板連接 構垣人樣。2夾芯外墻板中的保溫材料,其導熱系數不宜大于(mK),體積比吸水 率不宜大于%燃燒性能不應低于國家標準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 能分級GB8624-2012中B2級的要求。審查設計說明、綠色設計專篇及外墻板構造大樣圖。3JGJ1-2014:一般規定建筑的體形系數、窗墻面積比、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等應符合節能 要求。審查設計說明、綠色設計專 篇及構造設計,裝配式建筑 的節能設計應滿足現行國家 及我省節能設計標準和相關 文件規定的要求。4JGJ1-2014:立面、外墻設計預制外墻板的接縫應滿足保溫、防火、隔聲的要求。審查設計說明及外墻板構造 大樣,外墻板接縫處應宿

14、相 應的構造措施。5預制外墻板的接縫及門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材料防水和構造防水相結合的做法,并應符合卜列規定:3 當板縫空腔需設置導水管排水時,板縫內側應增設氣密條密封審查設計說明及外墻板構造 大樣。構造。6JGJ1-2014:預制剪力墻構造當預制外墻米用夾心墻板時,應滿足下取要求:1 外葉墻板厚度不應小于 50mm且外葉墻板應與內葉墻板可靠連接;2夾心外墻板的夾層厚度不宜大于 120mm審查設計說明及外墻板構造大樣。(1款結構應同時審)7JGJ1-2014:外掛墻板間接縫構造外掛墻板間接縫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接縫構造應滿足防水、防火、隔聲等建筑功能要求;2接縫寬度應滿足主體結構的層

15、間位移、密封材料的變形能力、施工誤差、溫差引起父形等要求,且不應小于 15mm審查設計說明及外掛墻板構 造大樣,外墻板接縫處應有 相應的構造措施,接縫寬度 不應小于15mm8GB50016-2014建筑分類和耐火等級建筑內預制鋼筋混凝土構件的節點外露部位, 應米取防火保護措施,且干點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相應構件的耐火極限。審查設計說明和預制構件連 接大樣,明露鋼支承構件部 位應啟防火保護構造措施。9GB50016-2014建筑構件和管建筑幕墻應在每層樓板外沿處采取符合本規范第條規定的防火措施,幕墻與每層樓板、隔墻處的縫隙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審查設計說明及外墻板構造 大樣,當建筑采用外掛墻板

16、時,應后層間防火封堵措施。10GB50016-2014建筑外墻采用保溫材料與兩側墻體構成無空腔復合保溫結構體時,審查設計說明、綠色設計專建筑保溫和外墻裝飾該結構體的耐火極限應符合本規范的有關規定;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為B、B2級時,保溫材料兩側的墻體應采用/、燃材料且厚度均不應小于50mm篇及外墻板構造大樣,當米 用預制夾芯外墻板時,墻板 構造應滿足本條要求。11DGJ32/J157-2013:一般規定居住建筑中標準化外窗(包括外遮陽一體化窗)系統應用量不應小 于外窗面積總重的60%同一工程中,非標準化外窗立面、材料、女 裝方式和性能應與標準化外窗系統一致。審查居住建筑設計說明、綠 色設計專篇

17、、門窗表及門窗 大樣。14v1.0可編輯可修改4結構一般規定本導則結構部分依據國家行業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2014、江蘇省地方標準預制預應力混凝土裝配整體式結構技術規程DGJ32/TJ199-2016和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體系技術規程DGJ32/TJ125-2011確定審查內容和條文(原條文中的表格和配圖略)。當按已通過認證的江蘇省工程建設企業技術標準(認證規則詳附錄 C)進行裝配式結構設計時,有關做法不應與上述標準相抵觸。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設計應符合下列基本規定:1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結構的整體性;2節點和接縫應受力明確、構造可靠,并應滿足承載力、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3應根

18、據連接節點和接縫的構造方式和性能,確定結構的整體計算模型;4各類預制構件及其連接構造應按從生產、施工到使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利工況進行 驗算。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預制構件的連接部位宜設置在結構受力較小的部位,其尺寸和形狀應 符合下列規定:1應根據預制構件的功能和安裝部位、加工制作及施工精度等要求,確定合理的公差;2應滿足制作、運輸、堆放、安裝及質量控制要求。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設計中,作用和作用組合、結構分析、預制構件設計與連接等應根據所選用結構體系的技術標準的要求確定。 審查人員可視具體工程的實際情況, 對照相應標準 進行審查,并應符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15v1.0可編輯可修改

19、審查內容及要求基本要求廳P標準及審查項條文號條文內容審查要求或說明1JGJ1-2014:混凝土、鋼筋和鋼材預制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彳氐于 C3Q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構件 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 C40,且不應低于 C3Q現澆混凝土的 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s審查結構設計總說明或裝配 式結構專項說明。注:對所列條文,設計應提 供文字、表格等說明或繪制 相應的大樣圖;有計算要求 的應提供計算書。以下均同。2鋼筋的選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的規定。普通鋼筋采用套筒灌漿連接和漿錨搭接連接時,鋼筋應采 用熱軋帶肋鋼筋。3預制構件的吊環應采用未經冷加工的HPB300級鋼筋制作

20、。吊裝用內埋式螺母或吊桿的材料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4JGJ1-2014:連接材料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采用的套筒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連接用灌漿套筒JG/T 398的規定。5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采用的灌漿料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連 接用套筒灌漿料JG/T408的規定。6鋼筋漿錨搭接連接接頭應采用水泥基灌漿料,灌漿料的性能應滿足 表的要求。7JGJ1-2014:平間設計剪力墻結構中不宜采用轉角窗。應根據單體建筑的結構規則 性、所在區域設防烈度、房 屋高度等因素,綜合判斷。8 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筑和特別 不規則的結構不應設置轉角 窗。設置轉角窗時,應啟可 靠措施確保安全,如在該部 位采用現澆

21、結構等。8JGJ1-2014:結構設計基本規定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裝配整體式框架-現澆剪力墻結構、裝配整體式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的最大適 用圖度風滿足表的要求,并應符合卜列規定:1 當結構中豎向構件全部采用現澆且樓蓋采用疊合梁板時,房 屋的最大適用高度可按現行行業標準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 程JGJ3中的規定采用。2 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和裝配整體式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 在規定的水平力作m下,當預制剪力墻構件底部承擔的總剪力大于 該層總剪力的50%寸,其最大適用高度應適當降低;當預制剪力墻 構件底部承擔的總剪力大于該層總剪力的80%寸,最大適用高度應取表中括號內的數值。審

22、查設計總說明、結構整體計算書。9裝配整體式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應根據設防類別、烈度、結構類 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并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 施要求。丙類裝配整體式結構的抗震等級應按表確定10乙類裝配整體式結構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當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且抗震等級為一級時, 應采取比一級更高的抗震措施;當建筑場地為 I類時,仍可按本地 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11JGJ1-2014:結構設計基本規定裝配式結構豎向布置應連續、均勻,應避免抗側力結構的側向剛度 和承載力沿豎向突變,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的有關規

23、定。審查計算書。注:1、特別不規則的建筑/、宜采 用裝配式結構。2、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應報送 抗虎專項審查。12抗震設計的高層裝配整體式結構,當其房屋高度、規則性、結構類 型等超過本規程的規定或者抗震設防標準有特殊要求時,可按現行 行業標準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的有關規定進行結 構抗震性能設計。13高層裝配整體式結構應符合以下規定:1 宜設置地下室,地下室宜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2 剪力墻結構底部加強部位的剪力墻宜采用現澆混凝土 ;3 框架結構首層柱宜采用現澆混凝土,頂層宜采用現澆混凝土 結構。注:1、8度區高層建筑應設置地 下室;2、中等及以上液化場地上的 高層建筑應設置地下室。14

24、帶轉換層的裝配整體式結構應符合下取規定:1 當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時,底部框支層不宜超過2層,且框支層及相鄰層應采用現澆結構;2 部分框支剪力墻以外的結構中,轉換梁、轉換柱宜現澆。審查設計總說明。15預制構件節點及接縫處后澆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彳氐于預制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作說明。16預埋件和連接件等外露金屬件應按不同環境類別進行封閉或防腐、 防銹、防火處理,并應符合耐久性要求。17JGJ1-2014:結構分析在各種設計狀況下,裝配整體式結構可采用與現澆混凝土結構相同 的方法進行結構分析。當同一層內既有預制又有現澆抗側力構件 時,地震設計狀況下宜對現澆抗側力構件在地震作/的彎矩和剪 力進行

25、適當放大。審查計算書。18JGJ1-2014:剪力墻結構設計抗震設計時,對同一層內既有現澆墻肢也有預制墻肢的裝配整體式 剪力墻結構,現澆墻肢水平地震作用彎矩、剪力直乘以不小于的增 大系數。19JGJ1-2014:結構分析在結構內力與位移計算時,對現澆樓蓋和疊合樓蓋,均可假定樓蓋 在其自身平面內為無限剛性;樓面梁的剛度可計入翼緣作用予以增 大;梁剛度增大系數可根據翼緣情況近似取 0審查計算書。注:現澆樓面和裝配整體式 樓面的樓板作為梁的肩效翼 緣形成t形截面,提高r樓 面梁的剛度,結構計算應予 以考慮。宜根據疊合板的擱 置方式,在兩個方向分別選 擇合適的放大系數。20JGJ1-2014:預制構件

26、設計預制構件的設計應符合下取規定:1對持久設計狀況,應對構件進行承載力、變形、裂縫控制驗算;2 對地震設計狀況,應對預制構件進行承載力驗算;3 對制作、運輸和堆放、安裝等短暫設計狀況卜的預制構件驗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的啟關規止。應啟計算書。21用于固定連接件的預埋件與預埋件吊件、臨時支撐用預埋件不宜兼 用;當兼用時,應同時滿足各種設計工況。設計說明應明確是否兼用。兼用時應肩計算書。2122JGJ1-2014:裝配整體式結構中,接縫的正截面承載力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應啟計算書。_v1.0可編輯可修改連接設計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勺規定。接縫的受剪承載

27、力應符合下列規定:1持久設計狀況:g0Vd < Vu()2地震設計狀況:VdE & V uE /g RE()在梁、柱端部箍筋加密區及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尚應符合下式要求:hjVnua < VuE()式中:go結構重要性系數,安全等級為一級時不應小于,安全等級為二級時不應小于;Vjd 持久設計狀況卜接縫剪力設計值;VdE 地震設計狀況卜接縫剪力設計值;M 持久設計狀況下梁端、柱端、剪力墻底部接縫承載力設計值;Me 地震設計狀況下梁端、柱端、剪力墻底部接縫承載力設計值;Vnua 被連接構件端部按實W己鋼筋面積計算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設計值;hj 接縫受剪承載力增大系數,抗震等級為

28、一、二級取,抗震等級為三、四級區。22v1.0可編輯可修改23裝配整體式結構中,節點及拼縫處的縱向鋼筋連接宜根據接頭受力、施工工藝等要求選用機械連接、套筒灌漿連接、漿錨搭接連接、 焊接連接、綁扎搭接連接等連接方式,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 的規定。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24縱向鋼筋米用套筒灌漿連接時,應符合下取規定:1接頭應滿足行業標準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 107-2010中I級接頭的性能要求,并應符合國家現行肩關標準的規定;2 預制剪力墻中鋼筋接頭處套筒外側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5mm預制柱中鋼筋接頭處套筒外側箍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20mm3 套筒之間的凈距/、應小

29、于25mm25縱向鋼筋米用漿錨搭接連接時,對預留孔成孔工藝、孔道形狀和長 度、構造要求、灌漿料和被連接鋼筋,應進行力學性能以及適用性 的試驗驗證。直徑大于 20mm的鋼筋不宜采用漿錨搭接連接,直接 承受動力荷載構件的縱向鋼筋不應采用漿錨搭接連接。26預制構件與后澆混凝土、灌漿料、坐漿材料的結合面應設置粗糙面、 鍵槽。應啟連接大樣。27應對連接件、焊縫、螺栓或怫釘等緊固件在不同設計狀況下的承載力進行驗算。應啟計算書。28DGJ32/TJ199-2016:一般規定對預制預應力混凝土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裝配整體式框架-剪力墻結構、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適用高度應符合表的規定。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在規

30、定的水平力作當預制剪力墻構件底部承擔的總剪力大于該層總剪力的 50%寸,其最大適用高度應降低5ml當預制剪力墻構件底部承擔的總剪力大于該層總剪力的80%寸,最大適用圖度應降低10m審查設計總說明。29預制預應力混凝土裝配整體式結構應根據設防類別、烈度、結構類 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并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 施要求。丙類建筑的抗震等級應符合表的規定。30DGJ32/TJ199-2016:材料鍵槽節點部分應米用比預制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且不彳氐于C45的無收縮細石混凝土填實。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31集中約束搭接連接的灌漿材料采用無收縮水泥基灌漿料,1d齡期的 強度不宜低于25

31、MPa, 28d齡期的強度不應低于60MPa其余條件 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水泥基灌漿材料應用技術規范 GB/T 50448 中II類水泥基灌漿材料的要求。32集中約束搭接連接預留孔道采用的金屬波紋管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波紋管JG 225的規定。33DGJ32/TJ199-2016:構件預制鋼筋混凝土柱應采用矩形截面,截面邊長不宜小于400mm制作要求中應明確預制梁、 柱的最小截面。34預制梁的截面邊長不應小于 200mm預制梁端部應設鍵槽,鍵槽中 應放置U形鋼筋,并應通過后澆混凝土實現下夸口縱向受力鋼筋的搭 接。35DGJ32/TJ125-2011:金屬波紋管漿錨管用于預制墻板主

32、要豎向受力鋼筋漿錨連接的金屬波紋漿錨管應米 用鍍鋅鋼帶卷制而成的單波或雙波金屬波紋管,其尺寸和性能應 符合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螺旋管JG/T3013的規定。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36金屬波紋管的波紋圖度不應小于3mm37DGJ32/TJ125-2011:一般規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和7度地區的I、II類場地,層數不超過12層(個別層層高不宜超過)的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可按照本規程進行結構設計。審查設計總說明。38預制構件間接連接鋼筋不應保才預制構件該部位不連續鋼筋強度 等級及直徑。審查節點大樣。39DGJ32/TJ125-2011:結構布置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豎向抗側力構件應通過現澆連

33、接帶、 豎向主承力鋼筋漿錨連接等形成整體。框架廳P標準及審查項條文號條文內容審查要求或說明1JGJ1-2014:框架結構設計一般規定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中,預制柱的縱向鋼筋連接應符合下取規定:1 當房屋高度不大于12mE層數不超過3層時,可采用套筒灌 漿、漿錨搭接、焊接等連接方式;2 當房屋高度大于12m£者層數超過3層時,宜采用套筒灌漿連 接。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2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中,預制柱水平連接處不宜出現拉力。設計應在計算書中明確說明后無拉力。注:試驗研究表明,預制柱的 水平接縫處,受剪承載力受柱 軸力影響較大。當柱受拉時, 水平接縫的受剪能力較差,易發生接縫的滑移錯動。因

34、此, 應通過合理的結構布置,避免 柱的水平接縫處出現拉力。3JGJ1-2014:框架結構承載力計算疊合梁端豎向接縫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應按卜列公式計算:1持久設計狀況VU = 0. 07f c4 + Ak+ ffy()2地震設計狀況Me = 0. 04f c 4 + A+ JTf()式中.Aci曾,口桀端截面后沆混凝上曾,口層截面間積,f c 預制構件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y 垂直穿過結合面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A 各鍵槽的根部截河囿枳之和,按后澆鍵槽根部截 面和預制鍵槽根部截面分別計算,并取二者的 較小值;Ad 垂直穿過結合面所有鋼筋的面積,包括疊合層 內的縱向鋼筋。應啟計算書。4在地震設

35、計狀況下,預制柱底水平接縫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應后計算書。列公式計算:當預制柱受壓時:VuE = + ff()當預制柱受拉時:Vue = ff fy 1 4)2()Asd fy式中:fc 預制構件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y 垂直穿過結合面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N與剪力設計值V相應的垂直于結合面的軸向力設計值,取絕對值進行計算;A 垂直穿過結合面所有鋼筋的面積;VuE 地震設計狀況下接縫受剪承載力設計值。5JGJ1-2014:框架結構構造設計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中,當米用疊合梁時,框架梁的后澆混凝土疊合層厚度不宜小于150mm次梁的后澆混凝土疊合層厚度不宜小于120mm當采用凹口截面預制梁時

36、,凹口深度不宜小于 50mm凹口邊厚度/、宜小于60mm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注:當板的總厚度不小于梁的后澆層厚度要求時,口米用矩 形截面預制梁;當板的總厚度 小于梁的后澆層厚度要求時,為增加梁的后澆層厚度,口米 用凹口形截面預制梁。6疊合梁的箍筋配置應符合下取規定:1 抗震等級為一、二級的疊合框架梁的梁端箍筋加密區宜米用 整體封閉箍筋;2 采用組合封閉箍筋的形式時,開口箍筋上方應做成135。彎鉤;非抗震設計時,彎鉤端頭平直段長度/、應小于5d(d為箍筋直徑);抗震設計時,平直段長度/、應小于 10do現場應采用箍筋帽 封閉開口箍,箍筋帽末端應做成135。彎鉤;非抗震設計時,彎鉤 端頭平直段

37、長度不應小于5d;抗震設計時,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10do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注:米用疊合梁時,在施工條件允 許的情況卜,箍筋宜米用閉口 箍筋。當采用閉口箍筋不便安 裝上部縱筋時,可采用組合封 閉箍筋,即開口箍筋加箍筋帽 的形式。7疊合梁口米用對接連接,并應符合卜列規定:3后澆段內的箍筋應加密,箍筋間距不應大于 5d (d為縱向鋼筋直徑),且不應人丁 100mm采用對接連接,應提出制作要求。8主梁與次梁采用后澆段連接時,應符合卜列規定:1 在端部節點處,次梁卜部縱向鋼筋伸入主梁后澆段內的長度不應小于12do次梁上部縱向鋼筋應在主梁后澆段內錨固。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當米用彎折錨固或錨固板時

38、,錨固直段長度不應小于;當鋼筋應力不大于鋼筋強度設計值的50%寸,錨固直段長度不應小于:彎 折錨周的彎折后直段長度不應小于12d (d為縱向鋼筋直徑)。2 在中間節點處,兩側次梁的下夸口縱向鋼筋伸入主梁后澆段內 長度不應小于12d (d為縱向鋼筋直徑);次梁上部縱向鋼筋應在現 澆層內貫通。9預制柱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O勺要求,并應符合卜列規定:1 柱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于20mm2 矩形柱截面寬度或圓柱直徑不宜小于 400mm且不宜小于同 方向梁寬的倍;3 柱縱向受力鋼筋在柱底采用套筒灌漿連接時,柱箍筋加密區 長度/、應小于縱向受力鋼筋連接區域長度與 500

39、mmi和;套筒上端 第一道箍筋距離套筒頂部不應大于50mm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10米用預制柱及疊合梁的裝配整體式框架中,柱底接縫宜設置在樓面標圖處,并應符合卜列規定:1 后澆節點區混凝土上表面應設置粗糙面;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注:預制柱底部應有鍵槽,且鍵槽2柱縱向受力鋼筋應貫穿后澆節點區;的形式應考慮到灌漿填縫時3 柱底接縫厚度宜為20mm并應采用灌漿料填實氣體排出的問題,應采取可靠且經過實踐檢驗的施工方法,保證柱底接縫灌漿的密實性。11梁、柱縱向鋼筋在后澆節點區內采用直線錨固、彎折錨固或機械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錨固的方式時,其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

40、呻的有關規定;當梁、柱縱向鋼筋采用錨固板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錨固板應用技術規程JGJ256中的有12關規定。采用預制柱及疊合梁的裝配整體式框架節點,梁縱向受力鋼筋應伸入后澆節點區內錨固或連接,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 對框架中間層中節點,節點兩側的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宜錨 周在后澆節點區內,也可采用機械連接或焊接方式的直接連接; 梁的上部縱向受力鋼筋應貫穿后澆節點區。2 對框架中間層端節點,當柱截面尺寸不滿足梁縱向受力鋼筋 的直線錨固要求時,宜采用錨固板錨固,也可采用 90。彎折錨固。3 對框架頂層中節點,梁縱向受力鋼筋的構造應符合本條第1款的規定。柱縱向受力鋼筋宜采用直線錨固;當梁截面尺寸不

41、滿 足直線錨固耍求時,宜采用錨固板錨固。4 對框架頂層端節點,梁下音B縱向受力鋼筋應錨固在后澆節點 區內,且宜采用錨固板的錨固方式;梁、柱其他縱向受力鋼筋的 錨固應符合卜列規定;1 )柱宜伸出屋間并將柱縱向受力鋼筋錨固在伸出段內,伸 出段長度不宜小于500mm伸出段內箍筋間距不應大于5d (d為柱 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大于100mm柱縱向鋼筋宜采用錨固 板錨固,錨固長度不應小于40d;梁上部縱向受力鋼筋宜采用錨固 板錨固;2 )柱外側縱向受力鋼筋也可與梁上部縱向受力鋼筋在后澆 節點區搭接,其構造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 規范GB5001即的規定;柱內側縱向受力鋼筋宜采用錨固板

42、錨固。13DGJ32/TJ199-2016:一般規定梁端鍵槽和鍵槽內U®鋼筋平直段的長度應符合表的規定。表梁端鍵槽和鍵槽內UB鋼筋平直段的長度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注:在確定鍵槽長度時,應考 慮生產、施工的方便,一般從400mm起,按 450mm 500mm鍵成度Lj(mrm鍵槽內UB鋼筋平直段的長度Lu(mm)+50W400的較大值與350的較大值類推。注:表中li、l丘為U鋼筋塔接長度。14伸入節點的IB鋼筋面積,一級抗震等級不應小于梁上部鋼筋面積 的倍,二、三級抗震等級不應小于梁上部鋼筋面積的倍。應有專項說明。注:U形鋼筋應均勻布置。15DGJ32/TJ199-2016:預制

43、梁、板、柱 的連接構造柱與梁的連接可采用鍵才曹節點。鍵槽節點的 U形鋼筋直徑不應小于 12mm不且大于20mm鍵槽內鋼絞線彎車瞇度不應小于 210mm U 形鋼筋的錨固長度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勺規定。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注:1、當預留鍵槽壁時,壁厚宜 取40mm當/、預留鍵槽壁時, 現場施工時應在鍵槽位置設 置模板,安裝鍵槽部位箍筋和 U形鋼筋后方可澆筑鍵槽混 凝土。2、U形鋼筋在邊節點處鋼筋 水平長度未伸過柱中心時不 得向上彎折。16預制梁底角部應設置普通鋼筋,兩側應設置腰筋。預制梁端部應設置保證鋼絞線的位置的帶孔模板;鋼絞線的分布宜分散、對稱;其混凝土保

44、護層厚度(指鋼絞線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不應小于55mm下部縱向鋼絞線水平方向的凈1可距不應小于35mm口鋼絞線直徑;各層鋼絞線之間的凈間距/、應小于25mr»鋼絞線直徑。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注:梁跨度較小時口/、配置預 應力筋。17DGJ32/TJ199-2016:構件生產米用高強鋼絲和鋼絞線時,張拉控制力不宜超過,不應超過f Ptko應有專項說明。剪力墻廳P標準及審查項條文號條文內容審查要求或說明1JGJ1-2014: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的布置應滿足下列要求:審查計算書。剪力墻結構設計,一般規定1 應沿兩個方向布置男力墻。當兩個方向墻體布置差別較 大時,需米用口判斷單向少

45、 墻體系的軟件進行計算和設 計,按多個模型包絡設計。2抗震設計時,高層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不應全部米用短肢剪力 墻;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時,不宜采用具有較多短肢剪力墻的剪力 墻結構。審查計算書。3JGJ1-2014:預制剪力墻構造當米用套筒灌漿連接時,自套筒底部至套筒頂部并向上延伸300mm范圍內,預制剪力墻的水平分布筋應加密(圖),加密區水平分布筋的最大間距及最小直徑應符合表的規定,套筒上端第一道水平分布鋼筋跑離套筒頂部不應大于50mm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4JGJ1-2014:剪力墻結構連接設計樓層內相鄰預制剪力墻之間應米用整體式接縫連接,且應符合下取 要求:1 當接縫位于縱橫墻交接處的約

46、束邊緣構件區域時,約束邊緣 構件的陰影區域(圖)宜全部采用后澆混凝土,并應在后澆段內設 置封閉箍筋。2 當接縫位于縱橫墻交接處的構造邊緣構件區域時,構造邊緣構件宜全部采用后澆混凝土(圖);當僅在一面墻上設置后澆帶時, 后澆帶的長度/、宜小于300mm(圖)。3 邊緣構件內的配筋及構造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 震設計規范GB5001的有關規定;預制剪力墻的水平分布筋在后 澆段內的錨固、連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O勺有關規定。4 非邊緣構件位置,相鄰預制剪力墻之間應設置后澆段,后澆 段的寬度不應小于墻厚且不宜小于 200mm后澆段內應設置/、少于4 根豎向鋼筋,鋼筋

47、直徑不應小于墻體豎向分布筋直徑且不應小于 8mm兩側墻體的水平分布筋在后澆段內的錨固、連接應符合現行 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的有關規定。5屋面以及立面收進的樓層,應在預制剪力墻頂部設置封閉的后澆鋼筋混凝土圈梁(圖),并應符合卜列規定:1圈梁截面寬度不應小于剪力墻的厚度,截向圖度不宜小于樓板 厚度及250mm的較大值;圈梁應與現澆或者疊合樓、屋蓋澆筑成整 體。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6各層樓面位置,預制剪力墻頂部無后澆圈梁時,應設置連續的水平后澆帶(圖)7預制剪力墻底部接縫宜設置在樓面標高處,并應符合下取規定:3接縫處后澆混凝土上表面應設置粗糙面。8上下層預制剪力墻的豎向鋼筋,

48、當米用套筒灌漿連接和漿錨搭接連 接時,應符合卜列規定:1 邊緣構件豎向鋼筋應逐根連接。2 預制剪力墻的豎向分布鋼筋,當僅部分連接時(圖),被連接 的同側鋼筋間距不應大于600mm且在剪力墻構件承載力設計和分 布鋼筋配筋率計算中不得計入不連接的分布鋼筋;3 一級抗震等級剪力墻以及二、三級抗震等級底部加強部位,剪力墻的邊緣構件豎向鋼筋宜采用套筒灌漿連接。9在地震設計狀況下,剪力墻水平接縫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V心。ld+()式中:。 垂直穿過結合面的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N -一 匕剪力設計值 V相應的垂直于結合面的軸向力設計應啟計算書。值,壓力時取正,拉力時取負;Ak 垂直穿過結合面的抗

49、剪鋼筋面積。10當預制疊合連梁端部與預制剪力墻在平面內拼接時,接縫構造應符合卜列規定:1當墻端邊緣構件采用后澆混凝土時,連梁縱向鋼筋應在后澆 段中可靠錨固(圖)或連接(圖);2當預制剪力墻端部上角預留局部后澆節點區時,連梁的縱向鋼筋應在局部后澆節點區內可靠錨固(圖)或連接(圖 )0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11DGJ32/TJ199-2016:材料集中約束搭接連接的灌漿材料采用無收縮水泥基灌漿料, 1d齡期的 強度不宜低于25MPa 28d齡期的強度不應低于60MPa其余條件應 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水泥基灌漿材料應用技術規范 GB/T50448 II類水泥基灌漿材料的要求。12集中約束搭接連接預留孔

50、道采用的金屬波紋管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波紋管JG225勺規定。13DGJ32/TJ199-2016:構件預制男力墻的截面厚度不且小于200mm不且大于300mm控制預制剪力墻最小厚度。14DGJ32/TJ199-2裝配整體式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地震設計狀況下接縫斜截面受剪應后計算書。016:構件設計承載力計算時,按實配鋼筋面積計算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設計值并乘 以增大系數,抗震等級為一、二級取,抗震等級為三、四級可取。15在地震設計狀況下,剪力墻水平接縫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Vue 0.6fyAsd 0.8N()式中:fy垂直穿過結合卸的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N與剪力設計值

51、VI應的垂直于結合面的軸向力設計值,壓力時取正,拉力時取負;A5d垂直穿過結合回的抗剪鋼筋面積。16DGJ32/TJ199-2016:構造要求預制剪力墻當采用集中約束搭接連接時應符合本規程節的規定。其 他構造要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1的相關規定。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17DGJ32/TJ125-2011: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內力和變形計算時,應考慮預制填充墻 對結構固有周期的影響。審查計算書。結構計算分析18DGJ32/TJ125-2011:結構構造,一般規定為保證預制裝配結構的整體性,預制墻板構件間的水平向連接宜設 定寬度的混凝土現澆連接帶,具體寬度可根據

52、不小于水平鋼筋 抗震錨固長度要求確定;預制構件間的豎向連接可通過鋼筋漿錨實 現連接,宜采用剪力墻板約束構件內局部現澆形式加強。審查裝配式結構專項說明。19現澆連接帶與預制構件的接觸面應鑿毛處理或留設間接凹槽處理。20DGJ32/TJ125-2011:預制墻板間拼裝連接節點構造當預制墻板間的現澆連接帶設置在剪力墻的邊緣構件處時,其現澆 連接帶應與邊緣構件構造規定相同,應按規定設置箍筋,并與預制 剪力墻之間形成可靠連接。47其它廳P標準及審查項條文號條文內容審查要求或說明1JGJ1-2014:預制構件設計預制板式樓梯的梯段板底應配置通長的縱向鋼筋。板面宜配置通長 的縱向鋼筋;當樓梯兩端均不能滑動時,板面應配置通長的縱向鋼 筋。樓梯構件計算模型應與圖中 構造相符,并滿足制作、運 輸、吊裝等工況的受力要求(應有計算書)。設計亦可選 用符合要求的標準圖集。2JGJ1-2014:連接設計預制樓梯與支承構件之間宜采用簡支連接。采用簡支連接時,應符合卜列規定:1 預制樓梯宜一端設置固定較,另一端設置滑動較,其轉動及 滑動變形能力應滿足結構層間位移的要求,且預制樓梯端部在支承 構件上的最小擱置長度應符合表的規定;2 預制樓梯設置滑動校的端部應采取防止滑落的構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