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復習課教學設計_第1頁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復習課教學設計_第2頁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復習課教學設計_第3頁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復習課教學設計_第4頁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復習課教學設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復習課教學設計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復習課教學設計新余四中黃汝榕一、教學設計思路:1教學重點確定:穩態是生命系統的特征,也是機體存活的條件。它讓每個細胞分享,又靠所有細胞共建。 所以要掌握人體穩態,必須先掌握人體細胞穩態。而細胞穩態又依賴于其生活環境的穩定。 所以本章的復習重點是“內環境”與“穩態”兩大核心概念的理解。2、教學方法確定:以“人體內環境模式圖”為核心進行”一圖多問”,即:通過“問題教學法”,將相關的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生通過“生疑一一探疑一一釋疑”的復習過程,查漏 補缺,形成較為完善的知識體系,同時,教會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進而達到解決問 題的目的。二、教學目標:

2、1知識目標:掌握內環境概念、作用及理化特性,理解穩態意義,知道水腫現象的根本原 因。2、能力目標:訓練圖文轉化能力、獲取信息能力、識圖析圖能力、設計實驗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組織水腫學習使學生感悟穩態與健康的關系。體驗圖解表達生物知識的 好處。三、考試要求1能識記內環境的概念和組成,理解內環境在細胞活動和細胞代謝中的功能。2、理解內環境各成分之間的關系以及體內維持內環境穩態方法,理解內環境穩態對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意義。四、命題研究知識點2011 年2012 年2013 年內環境的組成、穩 態調節的機制及破 壞實例北京卷T5、江辦卷T9、上海卷T25海南卷T12、江蘇卷T3、上海卷T23重慶

3、卷T7、廣東卷T27、海南卷T17、T20、上海卷T15反射及反射弧海南卷T9、江辦卷T13、廣東卷T4新課標全國卷T4、江蘇卷T29、海南卷T27上海卷T1/T28、安 徽卷T30神經沖動的產生、 傳導和傳遞的機制 及特點浙江卷T3、海南卷T8、四川卷T30新課標全國卷T30、山東卷T25、浙江卷T4、安徽卷T2、海南卷T14/T15、上海卷T24安徽卷T30、四川卷T3、天津卷T1、浙 江卷T2、重慶卷T7、江蘇卷T19、 海南卷T18/T19、上 海卷 T27/T28人腦的高級功能海南卷T9海南卷T10上海卷T11、福建卷T27激素產生的部位、 作用及調節特點江蘇卷T27安徽卷T30、北

4、京卷T31浙江卷T31、安徽卷T2、江蘇卷T19、海南卷T27、上海卷T24、四川卷T9體溫調節、水鹽調 節和血糖調節北京卷T5、安徽卷T30、海南卷T7新課標全國卷T3、海南卷T13、江蘇卷T25、上海卷T28新課標全國卷IT30、新課標全國卷 T30、山東卷T2/T24、福建卷 T1、天津卷T1、江蘇卷T30、北京卷 T3、 廣東卷T1/T27、重 慶卷T7神經、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新課標全國卷T5天津卷T3、重慶卷T5北京卷T3、江蘇卷T19、重慶卷T7、上海卷T60T63體液免疫和細胞免 疫新課標全國卷T30、全國卷T5北京卷T4、海 南卷T16、上海 卷 T13/T19、廣東卷

5、T5新課標全國卷IT4、新課標全國卷 T4、北京卷T3、山東卷T3、四川卷T2、天津卷T1/T7、安徽卷T29、重慶卷T4/T9、廣東卷 T27、 海南卷T11/T21、上 海卷T45T50免疫疾病浙江卷T4江蘇卷T12新課標全國卷I T4五、具體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展示考綱(附錄1),確疋復習 重點是“內環境”閱讀、記錄、領悟考綱引導學生復習時依考綱為綱展示人體內環境模式圖及問 題:什么是人體的內環境?(附 錄2)回憶、理解概念復習內環境概念: 人體內環境是人體細胞生 活的環境,在細胞外面展示冋題(見附錄 23)討論、辨析、感悟內環境概念1、復習內環境組成,培養學生讀圖能力2、區

6、別內環境與外環境。3、進行知識拓展,深入理解內環境概念展示問題(見附錄 6)評價、 完善學生畫出的圖解。獲取有用信息進 行圖解構建進行示意圖與圖解圖的轉換,培養學生獲取信息進行圖解表達的能力。進行學法指導:將生物知識圖 示化。比較模式圖與圖解圖的 優缺點(見附錄9)聆聽、感悟生物 咼效學習方法展示問題(見附錄9),請做對 的同學講講解題思路。思考做答1、培養學生識圖、析圖能力2、使學生感悟 圖解的多樣性展示問題,補充淋巴循環知識思考、學習,拓 展知識面1、檢查并彌補學生知識缺漏。2、使學生深刻理解血漿、組織液、淋巴三者間關系展示冋題(見附錄5),復習內 環境的滲透壓問題思考、討論、感 悟、理解

7、1、復習組織水腫知識。2、聯系實際,檢查學生知識應用能力。3、使學生關注內環境 穩態與人體健康的關系。4、使學生感悟、理解內環境的理化特性,及穩態意義。展示冋題9 (見附錄78)設計實驗1、復習人體維持穩態的機制2、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展示冋題(高考真題)思考、討論、填 圖1、復習內環境的作用2、培養學生用圖解表達生物知識的意識小結(見板書)聆聽、感悟引導學生關注課本插圖,挖掘圖中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附錄1:最新考綱教學要求穩態的生理意義1能描述內環境及其作用;2. 能說明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意義;3. 能舉例說明穩態的調節機制;【高頻考點】1.內環境成分的判定及其與細胞內液的關系2. 內環境

8、穩態的維持與健康的關系3. 人體穩態調節機制的相關實驗設計附錄2:判斷內環境:下列不屬于內環境的是:肺泡腔內的氣體唾液 淚液 附錄3 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 內環境1)血細胞直接生活環境是2)淋巴細胞等直接生活在3)肝、口腔上皮等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是4)毛細血管壁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是5)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是 附錄4問題2、辨認內環境的成分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小腸腔內的消化液心室腔內的血漿膀胱腔內的尿液汗液 皮脂腺的分泌物血漿淋巴或血漿組織液 血漿和組織液 淋巴和組織液CO2、尿素、激素、抗體、組織胺、淋巴6 / 6因子、神經遞質、血紅蛋白、H2O2酶、呼吸氧

9、化酶、轉氨酶、轉錄翻譯酶、解旋酶、DNA連接酶、聚合酶等附錄6問題3、判斷下列那些反應是在內環境中進行的?消化液消化食物、抗體的合成、抗體與抗原的結合、淋巴因子作用與相應的淋巴細胞、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合成、神經遞質的作用、激素的作用、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附錄71. 血液中的紅細胞源源不斷地為人體組織細胞輸送氧氣。血漿中無機鹽含量的相對穩定對 于維持紅細胞正常的結構與功能至關重要,為患者輸液治療時必須考慮生理鹽水的濃度。 請完善下列相關實驗。(1)實驗目的:探究人的生理鹽水的濃度。(2)實驗材料:略。方法步驟:取7支潔凈試管,分別編號為17號,分別加

10、入2 mL濃度為0.5%、0.7%、0.9%、1.1%、1.3%、1.5%的_ NaCl溶液及蒸餾水,并各加入2滴抗凝劑(或檸檬酸鈉)。 將左手無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針刺破皮膚,用小滴管吸血。 向17號試管中分別滴入 1滴血,搖勻,放置 5 min。 分別取7支試管中混合液各1滴,置于7張潔凈的已編號的載玻片上,做成臨時裝片, 在顯微鏡下鏡檢,觀察紅細胞形態的變化,并記錄結果(4) 預期結果及分析: 如果紅細胞在0.9%NaCI溶液中吸水漲破,生理鹽水的濃度應該大于 0.9%。 如果紅細胞在 0.9%NaCI溶液中形態沒有明顯變化,生理鹽水的濃度應該等于 0.9%。 如果紅細胞在0.9%Na

11、CI溶液中失水皺縮,生理鹽水的濃度應該小于 0.9%。(5) 討論: 某學生配制生理鹽水時,由于操作不規范致使溶液濃度偏低,他的探究結果會偏高。 為了使實驗結果更精確,可采取什么樣的實驗措施? 分組更精細一些。 生理鹽水與體液為等滲溶液,過多注射是否會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為什么?會影響。 生理鹽水的過多注入會打破無機鹽離子的穩態,進而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附錄8卩H變化I7-満加處理液的満數實驗對比分析(1) 表示用NaOH對自來水的處理。(2) 表示NaoH或鹽酸分別對緩沖液和生物材料的處理。(3) 表示用鹽酸對自來水的處理。比較以上三曲線變化規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質類似于緩沖液而不同于自來水,說明生物 材料內含有酸堿緩沖物質,從而能維持PH相對穩定。附錄9內環境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