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供參考,可復制、編制,期待您的好評與關注! 一、填空1、 承載力檢測中樁在粉土里的休止期不應少于 10 天。2承載力檢測中樁在飽和黏性土里的休止期不應少于 25 天。3樁基分類中,中等直徑樁一般是指樁徑為 250mm<d<800mm 的樁。4按成樁方法對土層的影響分類,鉆孔灌注樁應屬于 非擠土 樁。5一般情況下樁基靜載檢測的數量在同一條件下應保證1%且不少于3根 。6單樁豎向抗壓靜載檢測工程樁時,加載量不應小于設計要求的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的 2 倍。7靜載檢測中的加載反力裝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載量的 1.2 倍。8靜載檢測中,當采用工程樁作錨樁時,錨樁數量不應少于 4 根
2、。9靜載檢測設備中的壓力表精度應優于或等于 0.4 級。10靜載檢測設備中的荷重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其要求的測量誤差不應大于 1% 。11靜載試驗用的壓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載時的壓力不應超過規定工作壓力的 80% 。12靜載試驗應選用大量程百分表,百分表的分辨力應優于或等于 0.01 mm。13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分級荷載宜為最大加載量或預估極限承載力的 1/10 。14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每級荷載在維持過程中的變化幅度不得超過分級荷載的 ±10% 。15為設計提供依據的豎向抗壓靜載試驗應采用 慢速 維持荷載法。16當參與統計的試樁檢測結果,其極差不超過平均值的30%時,
3、可取平均值為極限承載力統計值。17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當每小時的樁頂沉降量不超過 0.1mm ,并連續出現兩次,即可判定該級荷載相對穩定。18快速維持荷載法的每級荷載維持時間至少為 1小時 。19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當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沉降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的 5 倍,可終止加載。20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使用工程樁作為錨樁,當錨樁上撥量已達到允許值時,可終止加載。21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中,采用天然地基提供反力時,施加于地基的壓應力不宜超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 1.5 倍。22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中,對于 砼灌注樁、有接頭的預制樁 等樁型,宜在拔樁試驗前采用低應變法檢測受
4、檢樁的樁身完整性。23為設計提供依據的抗拔試驗,如發現灌注樁樁身中下部有明顯的擴徑時,不宜作為抗拔試驗樁。24抗拔靜載試驗除按抗壓靜載試驗的相關流程(加卸載、穩定標準類)執行外,還應仔細觀察 樁身砼開裂情況 。25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中,當累計樁頂上撥量超過 100mm ,可終上加載。26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中,當樁頂上拔荷載達到鋼筋強度標準值的 0.9 倍,可終止加載。27靜載試驗中,為防止支座地基沉降對基準梁產生影響,除支座和基準樁的距離控制外,基準樁打入地下深度不應小于 1 m。28單樁水平靜載試驗中,位移測量的基準點與試樁凈距不應小于 1 倍樁徑。29單樁水平靜載試驗中,當水平位移超過
5、 30-40mm ,可終止加載。30單樁水平靜載試驗中,當水平承載力按樁身強度控制時,取水平臨界荷載統計值的 1 倍為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31單樁水平靜載試驗中,當樁受長期水平荷載作用且樁不允許開裂時,取水平臨界荷載統計值的 0.8 倍作為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32土釘支護技術一般只能在安全系數為 二、三 級的基坑中采用。33對于大噸位(10000kN)的靜載試驗,除常規位移觀測外,還應增加對變形觀測基準系統 的輔助測量。34檢測機構對外從事檢測業務,必須要通過計量認證 ,并具有基樁檢測的資質。35靜載檢測中當采用兩臺及兩臺以上千斤頂加載時,千斤頂應 并聯同步 工作。36靜載試驗中,樁頂沉降
6、測量宜采用位移傳感器或 大量程百分表 。37靜載試驗中,對于直徑或邊寬大于 500mm 的樁,應在其兩個方向對稱安置4個位移測試儀表。38靜載試驗中,對于直徑或邊寬小于等于 500mm 的樁可對稱安置2個位移測試儀表。39靜載試驗中,沉降測試平面宜在樁頂 200mm 以下的位置,測點應牢固地定于樁身。40靜載試驗中,選用的基準梁應具有一定的剛度,梁的一端應固定在基準樁上,另一端應 簡支 在基準樁上。41靜載試驗中,試樁頂部宜高出試坑底面,試坑底面宜與 樁承臺底標高 一致。42靜載試驗中,對作為錨樁用的灌注樁和有接頭的砼預制樁,檢測前宜對其樁身完整性 進行檢測。43施工后的工程樁驗收檢測宜采用慢
7、速維持荷載法。當有成熟的地區經驗 時,也可采用快速維持荷載法。44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當荷載-沉降曲線呈緩變型時,樁頂總沉降量達到 60-80mm ,可終止加載。45對于陡降型Q-S曲線,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Qu應取 Q-s曲線明顯陡降的起始點 對應的荷載值。46對于緩變型Q-S曲線,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Qu應取 s=40mm 對應的荷載值。47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如參加統計的試樁結果極差小于平均值的 30% ,則可取該平均值為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統計值。48對于樁數為3根或3根以下的樁下承臺,或抽檢數量少于3根時,其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統計值應取試樁結果的 低值 。49單位工
8、程同一條件下的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Ra應按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統計值的 一半取值。50靜載試驗前應對試樁樁頭作一定處理,砼樁的樁頭處理可在距樁頂1.5倍樁范圍內設置箍筋,間距不宜大于 100mm 。51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分為 甲、乙、丙 等三個等級。52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工程樁豎向承載力的檢驗樁數應符合 同條件下不得少于總數的1%且不少于3根 。53抗浮錨桿檢驗數量應符合 不得少于錨桿總數的3%且不得少于6根 。54單樁豎向靜載試驗的加載方式應按 慢速維持荷載法 加載。55試樁錨樁(或壓重平臺支座墩邊)和基準樁之間的中心距應符合 4d且2.0m 。56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預制樁在砂土中
9、休止時間為 7 天。57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預制樁在粘土中休止時間為 15 天。58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預制樁在飽和粘土中休止時間為 25 天。59灌注樁靜載試驗開始時間應滿足 樁身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 。60預制樁貫入土層分別為砂土、粘土和飽和粘土,則休止時間應為 25 天。61樁基靜載加載分級,最少不應小于 8 級。62樁基靜載試驗,在每級荷載作用下,穩定標準為樁頂沉降量連續兩次在每小時內小于0.1mm 。63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的確定,當沉降曲線為陡降型時,應取陡降段起點對應的荷載值 。64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的確定,當沉降曲線為緩變型時,應取樁頂沉降量為40mm所對應的荷載值。6
10、5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的確定,當沉降曲線為緩變型且樁長大于40m時,考慮樁身的彈性壓縮 。66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當參加統計的試樁,其極差不超過平均值的30%時,取 平均值 。67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承壓板面積不應小于 0.25m2、0.50m2 。68淺層平板載荷試驗,試驗基坑寬度不應小于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 3 倍。69淺層平板載荷試驗,加荷分級不應小于 8 級。70淺層平板載荷試驗,加載穩定標準為在連續2小時內,每小時的沉降量小于0.1mm 。71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當P-s曲線上有比例界限時,取該比例界限所對應的荷載值為承載力特征值 。72淺層平板載荷試驗,同一土層參加統計的試驗點不少于三點,
11、當試驗實測值的極差不超過其平均值的30%時,取 平均值 為該土層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73深層平板載荷試驗的承壓板應采用直徑為0.8m的剛性板 。74深層平板載荷試驗,加載穩定標準為在連續2小時內,每小時的沉降量小于0.1mm 。75深層平板載荷試驗,承載力特征值不應大于 最大加載量 的一半。76巖基載荷試驗,承壓板應采用 直徑為300mm的剛性板 。77巖基載荷試驗,測量系統的初始穩定讀數標準為每隔10分鐘讀一次,連續三次讀數不變化 。78巖基載荷試驗,穩定標準為 連續三次讀數之差不大于0.01mm 。79巖石地基承載力 否 進行深寬修正(是或否)。80深層平板試驗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是
12、進行深寬修正(是或否)。81復合地基靜載試驗適用于 單樁 復合地基載荷試驗和 多樁 復合地基載荷試驗。82復合地基靜載試驗的試驗間歇時間不應少于 28 天。83復合地基中高粘結強度的樁體與基礎往往不是直接接觸的,而是通過厚度為 2030cm 的墊層(碎石或砂石墊層)來過渡的。84復合地基承載力大小,取決于 樁體剛度與樁周土體剛度間的匹配關系。85面積置換率m是指:復合地基中 樁體 所占面積與 樁土總面積 所占面積之比。86樁土應力比n是指:復合地基豎向荷載中,作用于 樁頂應力 與作用于 樁間土應力 之比。87單樁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的承壓板可用 圓 形或 方 形,面積為一根樁承擔的處理面積。88樁
13、的中心(或形心)應與 承壓板 中心保持一致,并與荷載作用點 相重合。89考慮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的可行性,實際采用的壓板面積與計算面積間的誤差,應不超過 -5%+10%之內。90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的結果必須考慮尺寸效應和時間效應的影響。91、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最大加載量不應小于復合地基或單樁(豎向增強體)承載力設計值的 2倍。92、承壓板邊緣(或試樁)與基準樁之間的距離,以及承壓板(或試樁)與基準樁、壓重平臺支墩之間的距離均不得小于 2 m,基準梁應有足夠的剛度,其長度不得小于 6 米,基準樁打入地面的深度不應小于 1 m。93、所有荷載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加荷計量裝置均應每年送國家法定計量單位進行率
14、定,并出具 合格證。94、當同一工程的面積置換率為多種時,對于重要工程,應分別對幾種置換率取有代表性的位置、 面積置換率相對較低 進行檢測,對于一般工程可選擇 作用荷載相對較大的位置 進行測試。95、在正式加載前,單樁或多樁復合地基應進行預壓,預壓量不大于上覆土的自重 。96、載荷板底面下宜鋪設中、粗砂或砂石,碎石墊層,墊層厚度取 50150 mm97、基準梁支點應設在 試坑 之外。98、等效影響圓直徑de是指:復合地基中與 加固單元體(一根樁及樁周加固土體)、 面積相等的圓面積的直徑,是確定 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承壓板 面積的重要參數。99、為了降低造價,對承重攪拌樁試塊國內外都取 90 d齡期
15、為標準齡期;對起支檔作用承受水平荷載的攪拌樁,為了縮短養護期,水泥土強度標準取 28 d齡期為標準齡期。100、復合地基載荷試驗加載等級分為 8-12級,最大加載壓力不應小于設計要求壓力值的2 倍。二、不定項選擇1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的檢測目的有 abd 。A確定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并判定其是否滿足設計要求B通過樁身內力及變形測試,測定樁側、樁端阻力C判斷樁身完整性D驗證高應變法的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檢測結果2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的檢測測目的有 ab 。A確定單樁豎向抗拔極限承載力并判定其是否滿足設計要求B通過樁身內力及變形測試,測定樁的抗拔摩阻力。C判斷樁身完整性D判斷樁底沉渣厚度3單樁水平靜載
16、試驗的檢測目的有 ab 。A確定單樁水平臨界和極限承載力并判定其是否滿足設計要求。B通過樁身內力及變形測試,測定樁身彎矩C判斷樁身完整性D檢測樁身砼強度4當出現 abcd 情況之一時,施工前應采用靜載試驗確定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A設計有要求B設計等級為甲級、乙級的樁基C地質條件復雜,樁施工質量可靠性低D本地區采用的新樁型或新工藝5對于單位工程且在同一條件下的工程樁,當符合 abcd 條件之一時,應采用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靜載試驗進行驗收檢測。A設計等級為甲級的樁基B地質條件復雜,樁基施工質量可靠性低C本地區采用的新樁型或新工藝D擠土群樁施工產生擠土效應6靜載檢測中,采用兩臺或兩臺以上千斤頂
17、同時加載時,應滿足以下規定 abd 。A千斤頂應并聯同步工作B千斤頂的型號,規格應相同C千斤頂的檢定有效期必須一致D千斤頂的合力中心應與樁軸線重合7靜載試驗中安裝沉降測量系統時,其沉降測定平面宜在 a 。A樁頂200mm以下且不小于0.5倍樁徑B樁頂100mm以下且不小于0.5倍樁徑C樁頂100mm以下D樁頂8靜載試驗中,試樁與基準樁之間的中心距離應滿足 ac 。A4DB2DC2.0mD4.0m9靜載試驗中,試樁中心與錨樁中心(或壓重平臺支墩邊)之間的距離應滿足acA4DB2DC2.0mD4.0m10靜載試驗中,基準樁中心與錨樁中心(或壓重平臺支墩邊)之間的距離應滿足 ac A4DB2DC2.
18、0mD4.0m11靜載試驗中,百分表數量的選用原則為 ac 。A直徑或邊寬大于500mm的樁,應選用4個百分表B直徑或邊寬大于400mm的樁,應選用4個百分表C直徑或邊寬小于等于500mm的樁,應選用2個百分表D直徑或邊寬小于等于400mm的樁,應選用2個百分表12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Qu,對于緩變型Q-S曲線,宜取 ac 。AS=40mm對應的荷載值BS=20mm對應的荷載值C對于大直徑樁,可取S=0.05mmD對應的荷載值D對于大直徑樁,可取S=0.025mmD對應的荷載值13.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的加載反力裝置可分為 abcd 等幾種。A錨樁橫梁反力裝置B壓重平臺反力裝置C錨樁壓重聯合
19、反力裝置D地錨反力裝置14建筑樁基按作用功能分類,可分為 abc 。A豎向抗壓樁B豎向抗撥樁C水平受荷樁D摩擦端承樁15目前市場上存在的灌注樁類型有 acd A鉆孔灌注樁B預壓力管樁C夯擴樁D人工挖孔樁16目前市場上存在的非擠士樁樁型有 ab A鉆孔灌注樁B人工挖孔樁C沉管灌注樁D樹根樁17建筑樁基按樁徑大小分類的標準是 ac A樁徑250mm為小直徑樁B樁徑400mm為小直徑樁C樁徑800mm為大直徑樁D樁徑1000mm為大直徑樁18基樁在豎向荷載下的破壞形式有 abd A樁身砼強度不足產生破壞B樁身完整性存在缺陷產生破壞C樁身變形過大產生破壞D樁周地基土支承力喪失19承載力檢測前,基樁在砂
20、土里的休止時間應達到 a 天。A7 B10 C15 D25 20承載力檢測前,基樁在粉土里的休止時間應達到 b 天。A7 B10 C15 D25 21承載力檢測前,基樁在飽和粘性土里的休止時間應達到 d 天。A7 B10 C15 D25 22樁基靜載檢測的檢測數量規定為 ad A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根B總樁數的20%且不少于10根C每個三樁或三樁以下承占不少于1根D工程樁總數50根以內不少于2根23承載力檢測中的受檢樁選樁原則有 abcd A施工質量有疑問的樁B設計方認為重要的樁C局部地質條件異常的樁D完整性檢測判定的類樁24當出現 d 情況時,宜采用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進行驗證檢測A樁身淺
21、部缺陷 B樁身或接頭存在裂隙的預制樁C單孔鉆芯檢測發現樁身砼質量問題 D低應變檢測發現實測信號復雜、無規律,無法對其進行準確評價25JGJ106-2003規范中對從事樁基檢測工作的檢測機構和檢測人員的要求是 abcd A檢測機構應通過計量認證B檢測機構應具有基樁檢測的資質C檢測人員應經過相應的培訓并培訓合格D檢測人員應具有相應的檢測資質26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的配載值應至少為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的 d 。A1倍 B1.2倍 C2倍 D2.4倍27以下有關加載反力裝置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 ad 。A加載反力裝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載量的1.2倍B僅需對加載反力裝置中的主梁構件進行強度和變形驗算C
22、壓重可在檢測前一次加足,也可在檢測中分次加足D壓重施加于地基的壓應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1.5倍,有條件時宜利用工程樁作為堆載支點28以下靜載試驗中沉降測量系統的相關規定正確的有 abd A沉降測量宜采用位移傳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B測量誤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優于或等于0.01mmC沉降測定平宜在樁頂D基準梁應具有一定剛度,一端固定,一端簡支29以下有關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加卸載方式的規定正確的有 ab 。A加載應分級進行,采用逐級等量加載B分級荷載宜為最大加載量或預估極限承載力的1/10C卸載應分級進行,每級卸載量與加載分級相同,逐級等量卸載D每級荷載在維持過程中的變化幅度不得超
23、過分級荷載的±20%30以下慢速維持荷載法試驗規定中正確的有 ac A每級荷載施加后第5、15、30、45、60分鐘測讀沉降,以后每30分鐘測讀一次B一小時內的樁頂沉降量不超過0.1mm,即可認為該試樁相對穩定C當樁頂沉降速率達到相對穩定標準后,可施加下一荷載D卸載時,每級荷載維持1小時,按第15、30、60分鐘沉降量,即可卸下一級荷載,直至卸載至零31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當出現 acd 等情況之一時,可終止加載。A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沉降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B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沉降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C已達到設計要求的最大加載量D荷載-沉降曲線為緩變
24、型,累計沉降達到60-80mm32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Qu確定方法描述正確的有 abcd 。A對于陡降型Q-S曲線,取其明顯陡降的起始點對應的荷載值B取S-lgt曲線尾部出現明顯向下彎曲的前一級荷載值C對于緩變型Q-S曲線取S=40mm對應的荷載值D大直徑樁可取S=0.05D(D為樁端直徑)對應的荷載值33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統計值的確定原則 bcd 。A極差不超過20%,取所有試樁結果的平均值B極差不超過30%,取所有試樁結果的平均值C柱下承臺的樁數均在3根或3根以下時,取所有試樁結果的低值D抽檢數量少于3根時,取所有試樁結果的低值34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是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統計
25、值的 a 倍。A0.5 B0.88 C1倍 D2倍35.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的終止加載條件有 abcd .。A在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上拔量大于前一級上拔量的5倍B累計樁頂上拔量超過100mmC樁頂上拔荷載達到鋼筋強度標準值的0.9倍D達到設計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載值36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的檢測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 abd 。A受檢樁樁位對應的地質柱狀圖B受檢樁尺寸及配筋情況C計算中實際采用的樁身波速值和Jc值D承載力判定依據37單樁水平靜載試驗中出現 abc 情況之一時,可終止加載。A樁身折斷B水平位超過30-40mmC水平位移達到設計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許值D某級荷載作用下,水平位移量大于前一級5倍
26、38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原則 bc 。A按樁身強度控制時,取水平臨界荷載統計值的0.5倍B按樁身強度控制時,取水平臨界荷載統計值的1.0倍C當樁受長期水平荷載作用且樁不允許開裂時,取水平臨界荷載統計值的0.8倍D當樁受長期水平荷載作用且樁不允許開裂時,取水平臨界荷載統計值的0.5倍39.基樁內力測試,可采用 acd 。A應變式傳感器 B應力式傳感器 C鋼弦式傳感器 D滑動測微計40基樁內力測試中,傳感器埋設斷面距樁頂和樁底的距離不宜小于 b 。A0.5倍樁位 B1.0倍樁徑 C1.0m D2.0m41以下砼樁樁頭處理中描述正確的有 abcd 。A應鑿除樁頂部的破碎層和軟弱砼B距樁頂1倍樁
27、徑范圍內,宜用厚度為3-5mm的鋼板圍裹C距樁頂1.5樁徑范圍內設置箍筋,間距不大于100mmD樁頭砼強度等級宜比樁身砼強度等級提高1-2級,且不小于C3042土釘支護技術一般在 bc 基坑中采用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所有43基坑土釘檢驗性檢測的最大試驗荷載值應為設計荷載值的 c 。A1倍 B1.2倍 C1.5倍 D2.0倍44土釘檢測條件在以下描述中正確的有 abcd 。A土釘現場抗拔試驗應采用與工作釘施工工藝相同的非工作釘B測試釘的注漿粘結長度不小于工作釘注漿粘結長度的二分之一且不短于5mC檢測釘距孔口處應保留不小于1m長的非粘結段D檢測釘進行抗拔試驗時的注漿體抗壓強度不應低于6MPa
28、45基坑支護中設計的錨桿均為臨時性錨桿,其設計使用期不超過 d 。A3個月 B6個月 C12個月 D24個月46土層錨桿錨固段上的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c m。A1m B2m C4m D8m47JGJ120-99規程規定,土層錨桿的傾角宜為 d 。A10°-15°,且不應大于30°B10°-15°,且不應大于45°C15°-25°,且不應大于30°D15°-25°,且不應大于45°48影響土層錨桿承載能力的因素有 abd 。A土體密度 B錨固體長度 C成孔方法 D錨固段形式49一
29、般情況下,錨桿驗收試驗的檢測數量為 c 。A1%不少于3根B2%不小于5根C5%不少于3根D5%不少于5根50錨桿破壞是指 abc 。A錨桿錨固體與周圍土體產生不容許的相對位移B錨桿桿體破壞C錨桿喪失承載力D達到設計承載力要求51通常柔性樁的樁土應力比n b A、5 B、10 C、15 D、2052某場地為黏性土地基,采用砂石樁進行處理,砂石樁直徑d為0.5m,面積置換率m為0.25,則一根砂石樁承擔的處理面積為 a m2。A、0.785 B、0.795 C、0.805 D、0.81553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下列關于單樁或多樁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承壓板面積的說法中,下列 b
30、 選項是正確的。A、載荷板面積必須大于單樁或實際樁數所承擔的處理面積B、載荷板面積應等于單樁或實際樁數所承擔的處理面積C、載荷板面積應小于單樁或實際樁數所承擔的處理面積D、以上均不正確54在樁身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對于砂土,靜載荷試驗要求的間歇時間不得少于 d天。A、10B、15C、25D、2855以下哪種地基類型的檢測齡期不是28d c A、CFG樁 B、石灰樁 C、柱錘沖擴樁 D、高壓噴射注漿56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對于水泥土攪拌樁,可取s/b或s/d為 d 對應的壓力。A、0.008 B、0.012 C、0.010 D、0.006 57試驗標高處的試坑長度和寬度,應 d 承壓板尺寸
31、的3倍。A、不大于 B、大于 C、等于 D、不小于58載荷試驗時,最大加載壓力不應小于設計要求壓力值的 d 倍。A、0.5 B、0.8 C、1. D、259按相對變形值確定的承載力特征值不應大于最大加載壓力的 c A、1/4 B、1/3 C、1/2 D、1/1 60復合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為180,試驗點的數值分別為180、200、250,則場地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 c A、210 B、225 C、190 D、無法計算 61單樁豎向荷載試驗中,極限承載力是在slgt曲線上取曲線尾部明顯 b 的前一級荷載。A、向上彎曲 B、向下彎曲 C、向左彎曲 D、向右彎曲62復合地基中,CFG樁是指 a A、
32、水泥粉煤灰碎石樁 B、灰土擠密樁 C、水泥土攪拌樁 D、柱錘沖擴樁63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穩定標準:當1小時內的沉降量小于 a mm時即刻進入下一級荷載。A、0.01 B、0.02 C、0.1 D、0.564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的規范號是 d A、JGJ78-2002 B、JGJ79-2000 C、JGJ79-2001 D、JGJ79-200265卸載完全部荷載后,間隔 c 小時讀記總回彈量A、1 B、2 C、3 D、466承壓板的累計沉降量已大于其寬度的或直徑的 b 時,可終止試驗。A、5% B、6% C、7% D、8%67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復合地基載荷試驗適用于單樁復合地基載荷試驗
33、和多樁復合地基載荷試驗。B、等效影響園直徑是確定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承壓板面積的重要參數。C、復合地基承載力的大小,取決于樁體剛度與樁周土體剛度間的匹配關系D、復合地基與樁基都是采用以樁的形式處理地基,都屬于基礎范疇68以下哪一種復合地基屬于散體材料 a A、碎石樁 B、深層攪拌樁 C、素混凝土樁 D、灰土樁69豎向增強體的布點方式為等邊三角形時,其承壓板的形狀應選擇為 a A、圓形 B、方形 C、矩形 D、以上都不是70對承重攪拌樁取 d d齡期為標準齡期,對起支護作用承受水平荷載的攪拌樁,取 d齡期為標準齡期。A、60;28 B、28;60 C、28;90 D90;28 71按單樁承載力確定設
34、計樁數時,相應的抗力應采用 b A極限值 B特征值 C準永久值 D平均值72抗浮錨桿抗拔力檢驗,檢驗數量要求為 c A1%總數且3根 B1%總數且2根 C3%總數且6根 D1%總數且6根73試樁與錨樁(壓重平臺支座墩邊)的中心距離應符合 a A4d且2.0m B2d且2.0m C2d且1.0m D1d且2.0m74試樁與基準樁之間的中心距離應符合 a A4d且2.0m B2d且2.0m C2d且1.0m D1d且2.0m75基準樁與錨樁(壓重平臺支座墩邊)的中心距離應符合 a A4d且2.0m B2d且2.0m C2d且1.0m D1d且2.0m76預制樁在下列哪種土層中,試樁休止時間最長 d
35、 A砂土 B粘性土 C粉土 D飽和粘性土77預制樁樁端持力層為砂土,則試樁休止時間最少為 b 。A7d B15d C25d D28d78下列哪種情況下,可認為沉降穩定,可施加下一級荷載 c A1小時內沉降量小于0.1mm B連續兩小時內沉降量小于0.1mmC連續兩次在每小時內小于0.1mm D連續兩小時內每小時內小于0.1mm79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終止加載 abcd AQ-S曲線上有判定極限承載力的陡降段,且樁頂總沉降量超過40mmB當前級沉降增量大于等于上一級的2倍,且經過24小時尚未達到穩定CQ-S曲線呈緩變型時,樁頂總沉降量大于60-80mmD加載至設計要求的承載力80當Q-S曲線呈
36、陡降型時,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取 a A陡降段起點對應的荷載值B陡峰段中點對應的荷載值C陡峰段終點對應的荷載值D實際加載值81樁長為30m的灌注樁,當Q-S曲線呈緩變型時,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取s等于 c 對應的荷載值A10mm B20mm C40mm D80mm82確定單樁極限承載力時,當參加統計的試樁極差超過 c 時,宜增加試樁數量并分析離差過大的原因,結合工程具體情況確定極限承載力。A10% B20% C30% D40%83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是極限承載力的 a 。A1/2 B1/3 C1/4 D1/584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擬試壓表面用粗砂或中砂找平,其厚度不應超過 b 。A10mm B20
37、mm C30mm D40mm85淺層平板載荷試驗中,加載分級不應少于 b 級。A6級 B8級 C10級 D12級86對軟土地基,淺層平板載荷試驗面積不應小于 d 。A0.25m2 B0.3m2 C0.4m2 D0.5m287淺層平板試驗比例界限所對應的荷載值大于極限荷載1/2時,承載力特征值應取 b A比例界限所對應的荷載值 B極限荷載的1/2C二者的平均值 D無法確定88當同一土層參加統計的試驗不少于3個,且試驗實測值極差超過其平均的30%時,該土層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取所有試驗結果的 d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值 D無法確定89深層平板載荷試驗主要適用于檢測 bc 在承壓板下應力主要影
38、響范圍內的承載力A自然地坪地基 B地下室地基 C樁端土層 D樁端巖石90深層平板載荷試驗的承壓板應采用 b 的剛性板Ad0.8m B.d=0.8m C.d0.8m D.直徑不限91. 深層平板載荷試驗時,緊靠承壓板周圍外側的土層高度不少于 b A60mm B80mm C100mm D120mm92深層平板載荷試驗,出現下列 abcd 情況之一時,可終上加載A沉降s急驟增大,P-s曲線上有可判定極限承載力的陡降段,且沉降量超過0.04dB在某級荷載下,24小時內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穩定C本級沉降量大于前一級沉降量的5倍D加載至設計要求的極限承載力93巖基載荷試驗,同一土層試驗點為2個,該土層承載力特
39、征值應取 d A較小值 B較大值 C平均值 D不能確定94巖基載荷試驗的剛性承壓板形狀應為 a A圓形 B正方形 C矩形 D隨意95巖基載荷試驗,測量系統初始讀數連續 c 讀數不變即可開始試驗A1次 B2次 C3次 D4次96巖基載荷試驗,加載后第一次沉降量測讀時間是 a A加載后立即讀 B加載后5min C加載后10min D加載后15min97巖基載荷試驗的荷載穩定標準是連續 b 讀數之差均不大于0.01mm。A2 B3 C4 D598巖基載荷試驗,全部卸載后,觀測時間如何要求 c A測讀一次即可B第15min、30min測讀兩次,之后每30min測讀一次,直至測讀時間達到3hC讀到半小時
40、回彈量小于0.01mmD連續兩小時內,每小時的回彈量小于0.01mm99巖石地基承載力是將極限荷載除以 c 的安全系數,所得值與對應于比例界限的荷載相比較,取小值。A1 B2 C3 D4100巖石地基承載力如何進行深寬修正 d 。A深度修正B寬度修正C深寬修正D不修正三、簡答題1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的檢測目的?1、答:(1)確定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并判定其是否滿足設計要求。(2)通過樁身內力及變形測試,測定樁側,樁端阻力。(3)驗證高應變結果。2承載力檢測前基樁在各土層中的最短休止時間?2、答:土的類別休止時間砂土7天粉土10天非飽和黏性土15天飽和黏性土25天3正常情況下,如何確定靜載試驗
41、的檢測數量? 3、答:(1)樁總數的1%且不少于3根。(2)樁總數少于50根時,檢測不少于2根。4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對配重的要求?4、答:不小于設計或預估極限承載力的1.2倍。5靜載荷試驗對壓力表及油管油泵的要求?5、答:(1)壓力表精度不小于0.4級。(2)試驗時的最大壓力不超過壓力表、油管油泵規定工作壓力的80%。6請說出靜載試驗中試樁、錨樁(或壓重平臺支墩邊)和基準樁之間的中心距離要求?6、答:為避免土層沉降而產生的影響,各中心距離均應保證4D且2.0m,(D為試樁、錨樁的設計直徑取大值)。7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加卸載應如何分級?7、答:加載分級應為最大加載量或預估極限承載力的1/1
42、0,卸載分級為加載分級的兩倍。8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中試樁沉降的相對穩定標準是什么?8、答:每一小時內的樁頂沉降量不超過0.1mm,并連續出現兩次。9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的終止加載條件有哪些?9、答:(1)在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沉降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當樁頂沉降量能相對穩定,且總沉降量小于40mm時,宜加載至總沉降量超過40mm;(2)某級荷載作用下,樁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經過24h尚未達到相對穩定標準;(3)已達到設計要求的最大加載量或達到樁身材料的極限強度,樁身已出現破壞癥狀;(4)當工程樁作錨樁時,錨樁上拔量已達到允許值,或達到壓重平臺的最大荷載時
43、。10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統計值的確定原則?10、答:(1)參加統計的試樁,當滿足其極差不超過平均值的30%時,可取其平均值為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值。(2)極差超過平均值的30%時,宜增加試樁數量并分析離差過大的原因,結合工程具體情況綜合確定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3)對樁數為3根及3根以下的柱下承臺,或檢測數量少于3根時,宜取最小值。11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的終止加載條件有哪些?11、答:(1)在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上拔量為前一級上拔荷載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2)按樁頂上拔量控制,當累計上拔量超過100mm時。(3)按鋼筋抗拉強度控制,樁頂上拔荷載達到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的0.9倍。(4)對于檢
44、驗性檢測的工程樁應達到設計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載值。12錨桿承載能力的影響因素主要哪些?12、答:(1)土體密度、(2)錨固體長度、(3)灌漿壓力、(4)錨固段形式。13錨桿試驗的檢測目的是什么?13、答:(1)確定錨桿極限承載力(2)驗證錨桿設計參數和施工工藝的合理性14錨桿試驗檢測數量如何確定?14、答:(1)錨桿基本試驗數量不少于3根(2)錨桿驗收試驗數量不少于總數的5%且不少于3根。15錨桿基本試驗的終止加載條件有哪些?15、答:(1)后一級荷載產生的錨頭位移增量達到或超過前一級荷載產生的位移增量的2倍時;(2)錨頭位移持續增長而不穩定;(3)錨桿桿體拉斷。16地基基礎設計中,驗算地基承載
45、力所使用的荷載效應是什么?16、答: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17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一般如何確定?17、答:通過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確定,或采用增強體的載荷試驗結果和其周邊的承載力特征值結合經驗確定。18樁基類型按樁的豎向受力情況可分為哪幾類?18、答:摩擦型樁、端承型樁19單根錨桿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t如何確定?19、答;對設計等級為甲級建筑物,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對于其他建筑物可通過計算確定20抗浮錨桿抗拔力檢驗,檢驗數量如何要求?20、答:不得少于錨桿總數3%,且不得少于6根。21預應力錨桿施工完成后,應對鎖定的預應力進行監測,監測錨桿數量如何要求?21、答:不得少于錨桿總數10%
46、,且不得少于6根。22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采用堆載作為反力時,應滿足哪幾方面要求?22、答:(1)堆載配重應滿足試驗加載的要求;(2)堆載加于地基的壓應力不宜超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1.5倍;(3)堆載對試樁和基準樁的影響應符合規范要求.23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附錄Q,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如何取值?23、答:取單樁豎向力極限承載力的一半。24淺層平板載荷試驗和深層平板載荷試驗,試驗點的承載力特征值確定方法相同,應如何確定?24、答:(1)當P-s曲線上有比例界限時,取該比例界限所對應的荷載值;(2)當極限荷載的一半小于比例界限對應荷載值時,取極限荷載值的一半;(
47、3)當不能按上述兩款要求確定的,可取s/b=0.01-0.015所對應的荷載值,但不應大于最大加載量的一半。25巖基載荷試驗,巖石地基承載力如何確定?25、答:(1)將極限荷載除以3,所得值與對應于比例界限的荷載值比較取小值,作為該試驗點的巖石地基承載力特征值;(2)每個場地載荷試驗點的數量不應少于3個,取最小值為該場地巖石地基承載力特征值。26按照樁體材料性質,簡要說明復合地基的分類?26、答:(1)散體材料樁復合地基;(2)一般粘結強度樁復合地基;(3)高粘結強度樁復合地基。27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當出現哪些現象時,試驗即可終止?27、答:(1) 沉降急劇增大,土被擠出或承壓板周圍的土明顯地出
48、現隆起;(2) 沉降s急驟增大,壓力沉降(ps)曲線出現陡降段,或壓板的累計沉降量已大于其寬度或直徑的6%,或不小于100mm。(3) 當不出現極限荷載,而最大加載量已達到設計要求的2倍。28如何理解面積置換率m?28、答:復合地基中樁體所占據的面積與樁土總面積之比稱為平均面積置換率。29復合地基載荷試驗對試驗最大加載量的要求?29、答:一般情況下應加載至復合地基或樁體(豎向增強體)出現破壞或達到終止加載條件,也可按設計要求的最大加載量加載。最大加載量不應小于復合地基或單樁(豎向增強體)承載力設計值的2倍。30建筑場地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sp,k的確定?30、答:(1)試驗點數量不應少于3點,當滿足極差不超過平均值的30%時,可取其測點平均值為建筑場地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2)當極差超過平均值的30%時,且測點承載力特征值大于或基本大于設計要求值,可舍去極差超過平均值30%的高值后取平均值為建筑場地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當個別測點檢測值偏低過大且極差已超過平均值的30%時,應針對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施工因素及檢測時的氣象因素等,找出該測點檢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江西省水投生態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西藏拉薩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寧波市鄞州區五鄉液化氣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貴州黔西南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答案解析
- 關于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 學校總務處工作總結800字(16篇)
- 2025新護士轉正自我鑒定書范文(15篇)
- 清潔公司培訓課件
- 臨床醫學檢驗技士(初級職稱)考試題庫(真題導出版)
- 2025春晚觀后感心得體會怎么寫(17篇)
- 【MOOC】量子信息原理與應用-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壓接端子檢驗標準
- 一年級語文下冊in-ing拼音練習2018(部編版)
- 幼兒園 家具玩具類 設備采購相關參數(僅供參考)
- 新質生產力賦能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
- 風機混塔產業基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拿地申報
- 2022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地理試題(解析卷)
-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主題
- DB13(J) 148-2012 建筑地基基礎檢測技術規程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修訂版原版
- 廣播劇編劇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