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資本論第一卷邏輯結構 摘 要:資本論是馬克思畢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寫成的科學巨著。其邏輯演繹性極強,分析論證獨到,經(jīng)濟理論思考深邃,是進行理論研究的經(jīng)典文本。本文主要是對資本論第一卷部分內(nèi)容的理解和思考。首先是對資本論的研究對象、研究目的以及卷本問題進行簡單介紹,然后是對資本論第一卷前四篇共十三章內(nèi)容從剩余價值生產(chǎn)的角度,按其內(nèi)在緊密的邏輯聯(lián)系進行詳盡的闡述與思考。 關鍵詞:剩余價值;價值;勞動力 一、資本論的簡單介紹 資本論是馬克思畢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寫成的科學巨著。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馬克思明確指出:“我要在
2、本書中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chǎn)關系和交換關系。”同樣在該序言中,他指出:“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xiàn)代社會的經(jīng)濟運動規(guī)律。”這樣就把該書的 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簡單明了的呈現(xiàn)給大家。 資本論共四卷本。馬克思原計劃以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為總標題,分六冊寫作,即資本、土地所有制、雇傭勞動、國家、對外貿(mào)易、世界市場。1859年6月,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出版后,他又決定改變他的寫作計劃,抓住核心概念資本,著手寫作資本論三卷本。1867年9月14日,由馬克思撰寫并親自校訂的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883年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遺稿進行了整理,先后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了資本論第二
3、卷、第三卷。恩格斯逝世后,有關剩余價值學說的其他遺稿,由考茨基以剩余價值理論為書名出版,后人又將它列入資本論第四卷。 二、資本論第一卷部分內(nèi)容的理解 (一)第一卷中剩余價值理論結構框架 資本論第一卷共7篇25章。從剩余價值生產(chǎn)的角度看,該部分劃分為三大塊:第一大塊,剩余價值生產(chǎn)的基礎,包括第一篇;第二大塊,剩余價值的生產(chǎn),包括第二篇至第五篇;第三大塊,剩余價值的再生產(chǎn),包括第六篇和第七篇。 (二)各篇章分別介紹 第一篇,商品和貨幣,共三章,可分為三組。第一組為第一章商品。分析商品,揭示價值的本質(zhì)是在物的外殼掩蓋下的人與人的社會關系。該部分主要講了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一,商品的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和價
4、值,“物對于人類生活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資本論:1卷,10頁),構成了財富的物質(zhì)內(nèi)容,是人類的具體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而價值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單純凝結”(資本論:1卷,12頁),是使用價值的基礎,是人類抽象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由此可見,勞動二重性決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其二,商品的價值量理論,該部分所講的主要包括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的實體以及價值形式的問題,在這里很有意思的問題,關于相對價值形式歷史演繹過程的表述,在德文第一版和第二版有所差異,第一版將其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種或簡單的相對價值形式、第二種或擴大的相對價值形式、相反的或倒轉過來的第二種相對價值形式、每種商品的一般等價形式。而
5、在第二版中,同樣也分為四個階段,但其叫法不同:簡單、個人、偶然的相對價值形式、總和的、擴大的相對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其三,商品的拜物教性質(zhì)及其秘密,馬克思在這里舉例子,1件上衣=20碼麻布,表面上看,這是兩種不同商品的一種物的交換關系,但是二者為何能進行交換呢?馬克思指出,二者之所以能交換的本質(zhì)是兩種商品都耗費相等無差別人類勞動,是一種人的關系的體現(xiàn),因而,在這里用物的關系掩蓋了人的關系,使商品具有拜物的特性,可以說,人們不同勞動只是在物質(zhì)外殼下的同種人類勞動(資本論:1卷,46頁)。第二組為第二章交換過程。假設前提條件是有兩種商品A和B,擁有A商品的所有者想用A商品來換B商品,
6、但B商品的所有者卻不想與之進行交換。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二者之間仍要實現(xiàn)交換,那么就必須存在一種媒介,即A商品所有者將A商品換成此種媒介,接著用此種媒介跟B商品所有者再進行交換,而此種媒介必須是一些大家公認的特定商品,例如早期的貝殼、綿帛、羊等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慢慢地又進一步演化成一般等價物,最終確定為以金或銀為標志的貨幣形式。第三組為第三章貨幣或商品流通。主要是分析貨幣的五大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貨幣貯藏、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這里很有意思的問題是,馬克思把后三種派生職能歸于“貨幣”小標題下,這到底又為何意?還值得我們仔細思考和研究(資本論:1卷,98頁);同時,商品的流通必然離不開貨幣
7、的支持,貨幣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要使商品能夠自然流通那就必須使貨幣能夠流通,因而,馬克思又對貨幣如何流通、流通中所需要多少貨幣量進行了詳盡的闡述;貨幣表現(xiàn)形式有兩種,一是鑄幣形式,如金、銀、銅,其缺點是易磨損,打造技術難度大,二是紙幣形式,它是國家強制實行的貨幣符號。 第二篇,貨幣轉化為資本,只有一章,是資本論僅有的、分章最少的一篇,該章又分為三組,結構十分緊湊,邏輯性十分強,從表到里,步步深入。從這一篇開始研究資本和剩余價值,同時也是研究剩余價值理論的基礎性問題。第一組,資本總公式:GWG。分析資本總公式同一般商品流通公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從形式到內(nèi)容,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這兩個公式代
8、表著兩種不同的商品貨幣關系或代表著兩種不同的買賣關系。在一般的商品買賣關系中,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順序顛倒的買賣關系,這種買賣關系同別的、一般的買賣關系不同。一般買賣關系是先賣后買,而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買賣關系,即先買后賣,順序顛倒了,不是為買而賣,而是為賣而買。這種新型的買賣關系,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nèi)容上看都是不同的,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價值增殖,最終目的是獲得價值的增量剩余價值。第二組,資本總公式的矛盾。資本既不能從流通中產(chǎn)生,又不能從流通以外的地方產(chǎn)生,這就是資本總公式的矛盾。馬克思對其論證時,首先批判一些錯誤的觀點:(1)貿(mào)易使產(chǎn)品增添價值;(2)剩余價值來源于名義上的加價或賣者享有貴賣商品
9、的特權;(3)通過欺騙的手段。(資本論:1卷,129頁137頁)(1)所代表的是流通領域里的等價交換中,(2)和(3)所代表的是流通領域里的非等價交換中,無論是等價交換還是非等價交換,馬克思始終認為剩余價值都不能在流通中產(chǎn)生。而在流通以外,商品所有者只同自己的商品發(fā)生關系,他的勞動只能通過新的勞動給原有價值增添新價值,從而使商品的價值增大,例如:皮子制成皮靴,人們通過勞動使皮子作為生產(chǎn)資料的舊價值轉移到新產(chǎn)品皮靴中去,而皮子本身的價值未發(fā)生任何改變,因而,不能是商品的價值加上超過自己價值所形成的余額。總之,“他變?yōu)楹仨氃诹魍I域中,又必須不在流通領域中。這就是問題的條件。這里是羅陀斯,就
10、在這里跳罷!”(資本論:1卷137頁)。第三組,勞動力的買和賣。要使貨幣轉化為資本,那就必須要使勞動力成為商品,可見,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和關鍵。既然這樣,這又產(chǎn)生了另一個問題,勞動力如何才能成為商品,也就是勞動力成為商品應具備哪些條件?在資本論第一卷第139頁指出:“貨幣所有者要把貨幣轉化為資本,就必須在商品市場上找到自由的工人。這里所說的自由,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自己的商品來支配,另一方面,他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自由得一無所獲有,沒有任何實現(xiàn)自己的勞動力所必需的東西。”馬克思用很簡潔明了的語言闡釋了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兩個基本條件。其一,
11、勞動者必須是自己勞動力、自己勞動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與貨幣所有者相遇時,必須是身份平等的商品所有者與貨幣所有者發(fā)生關系,所不同的一個是買者,另一個是賣者,雙方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人,而且這種關系還要保持下去,不然把自己的勞動力一下子全部賣光,出賣了自己,從自由人變成奴隸,這也就從商品所有者變成商品;其二,勞動力所有者沒有可能出賣自己的勞動物化在內(nèi)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活的身體中的勞動力本身當作商品出賣。 第三篇,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chǎn),其研究對象是剩余價值的生產(chǎn)過程,它是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的最核心的部分,也是第一卷的核心。該篇共五章,可分為兩組。 第一組,為第五章至第七章,共三章。研
12、究剩余價值的一般形式,研究剩余價值生產(chǎn)的一些最一般、最基礎性的問題。第五章研究了一般的勞動過程、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從而揭示了資本總公式的秘密。馬克思說,“一切條件都履行了,商品交換的各個規(guī)律也絲毫沒有違反。他的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這整個過程,既在流通領域中進行,又不在流通領域中進行。它是以流通為媒介,因為它以在商品市場上購買勞動力為條件。它不在流通中進行,因為流通只是為價值增殖過程作準備,而這個過程是在生產(chǎn)領域中進行的”(資本論:1卷168頁)。用直白的話說,能夠?qū)崿F(xiàn)價值增殖,原因是資本家在流通領域內(nèi)購買到了一種特殊商品勞動力,勞動者在勞動時,不僅能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價值,而且還可以創(chuàng)造出比自
13、己還要大的剩余價值,因而是資本離不開流通領域;與此同時,在流通領域中,實行等價交換原則,從而不可能出現(xiàn)價值增殖,因而又不在流通中。第六章研究了在價值增殖過程中的資本兩個部分的不同作用,也就是從價值增殖過程的角度來研究資本的構成,可以將資本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不變資本是用來購買生產(chǎn)資料的資本,其價值在生產(chǎn)中轉移到新產(chǎn)品的新價值中去,例如:廠房、機器設備等;可變資本是用來購買勞動力的資本,由于勞動力在生產(chǎn)中創(chuàng)造新價值,且新價值大于勞動力的價值,這部分資本價值量是變化的。第七章研究勞動力在價值形成過程中和價值增殖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新價值兩部分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公式表示:I = c + v + m,
14、I表示產(chǎn)品價值,c表示不變資本或生產(chǎn)資料價值,v+m表示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新價值,其中,v表示勞動者創(chuàng)造跟勞動力價值相等的價值,m表示剩余價值,前者工人為自己勞動,后者工人為資本而勞動,這兩部分的比例就是剩余價值率m=m/v。m的實質(zhì)反映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它表明工人在一個工作日中,有多少時間是為自己干活,有多少時間為資本家干活。在這里,馬克思抨擊西尼爾的“最后一小時”。資產(chǎn)階級的“辯護士”西尼爾,反對縮短工作日、利用產(chǎn)品價值分配的假象,編造了“最后一小時”(資本論:1卷,198頁204頁)的說法,認為資本家的純利潤是由于工人在工作日的最后一小時生產(chǎn)出來的。馬克思在這里指出了他的錯誤所在:(1
15、)把產(chǎn)品價值和價值產(chǎn)品混為一談;(2)把具體勞動轉移價值和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混為一談;(3)把剩余價值的產(chǎn)品表現(xiàn)形式和剩余價值的生產(chǎn)混為一談。 第二組,為第八章和第九章,是專門研究絕對剩余價值的,是把它作為生產(chǎn)剩余價值的一種特殊形式來進行研究的。在這里首先指明了絕對剩余價值的定義,它是在勞動力和勞動強度不變的情況下,由于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生產(chǎn)的剩余價值。由此可見,研究工作日的長短,是研究資本家如何進行絕對剩余價值生產(chǎn)的。資本家的生產(chǎn)動機是無限度地獲取剩余價值,那么通過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chǎn)方法,資本家就必須不斷延長勞動時間,這樣做的必然結果是資本家獲得更多的m,勞動者生理達到極限,最終促使資本家和工人的矛盾進一步惡化。雙方矛盾不斷升級,促使雙方不得不從自身利益出發(fā)權衡沖突,使得工作日界限的規(guī)定成為必然之舉。對于工作日界限,必然有最低與最高限之分,其最低限意味著剩余勞動時間為零,必要勞動為工作日,對于這種情況下,資本家肯定是不會同意的,其最高限是不能超過24小時,因為一天只有24個小時,你讓勞動者的勞動時間就不能,也不可能超過這個天然的限定,同時在設定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到本國的道德底線是咋樣的,不能太離譜,背離廣大人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附睪炎的相關知識及護理
- 三明學院《化學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荊州學院《武術B(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油花珠核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媒體產(chǎn)業(yè)經(jīng)營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巫溪餐廳鋁扣板施工方案
- 寧夏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財政金融》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前兒童英語教育雙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消竹式明洞施工方案
- 防爆電氣安全培訓
- 家政服務行業(yè)環(huán)保管理制度
- 《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2002年修訂本)-完整版-1
- 浙美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及教案全冊
- 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18年版)
- 眼科器械清洗消毒操作流程培訓考試試題
- 軍隊文職2023年考試真題
- 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原卷版)
- 【建筑專業(yè)】16J914-1公用建筑衛(wèi)生間(完整)
- AQ 1011-2005 煤礦在用主通風機系統(tǒng)安全檢測檢驗規(guī)范(正式版)
- 腦鈉肽BNP幻燈片
- 蜜雪冰城員工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