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行業污水處理廠規劃_第1頁
電鍍行業污水處理廠規劃_第2頁
電鍍行業污水處理廠規劃_第3頁
電鍍行業污水處理廠規劃_第4頁
電鍍行業污水處理廠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絡合廢水預處理(1)廢水的特點及處理在銅氨廢水中銅離子與氨產生絡合鍵,并以銅氨絡合離子(Cu(NH3)42+)的型態存在于廢水中,由于銅離子與氨形成絡合鍵后,以傳統的重金屬氫氧化物沉淀法無法去除,并且由于這些氨系的廢水中含有游離的氨,若與其它含銅廢水混合將再產生銅氨絡合離子(Cu(NH3)42+),故將其分類處理。同時,廢水中含有EDTA、甲醛等成份,這些化學成份一定條件下與銅形成敖合物,其敖合能力很強,普通方法難以處理。此外,破絡沉淀后的廢水和污泥上清液,如果并入綜合廢水與其一道處理,由于廢水中的HN3-N依然存在,則綜合廢水中的Cu2+又將與HN3-N重新形成穩定的絡合物,而綜合廢水處理

2、系統不備有破絡裝置,如此必將導致綜合廢水Cu2+的超標。本項目單獨為絡合廢水單獨設置了污泥池及污泥壓濾機,與其它廢水徹底分開。(2)工藝流程絡合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詳見圖8.2-2。圖8.2-2 絡合廢水處理系統工藝流程圖(3)廢水處理流程說明本方案先調整pH值后投加破絡劑,破除銅氨絡合鍵后,再通過沉淀方法將Cu2+去除,其運行成本、低廉,操作管理方便,主要構筑物說明如下:調節池:絡合廢水收集至調節池,由泵提升至破絡池。破絡池:調整合適pH值后,投加破絡劑破除銅離子的絡合形式。混凝絮凝池:投加絮凝劑,將破絡后的廢水進行混凝沉淀處理。沉淀池:廢水進入沉淀池有效進行固液分離。(4)處理效果Cu2+0.

3、3mg/L,處理效率大于99.4%;CODCr200mg/L,但NH3-N濃度較高,排入有機廢水生化處理系統進一步處理。.3 含氰廢水處理系統(1)含氰廢水的特點由于廢水中含有CN-,在遇到酸性物質時會還原成毒性很強的氰氣,對人體和環境危害很大,所以在生產中要特別注意避免含氰廢水與酸性物質接觸,以免造成不良事故。(2)處理工藝原理氰雖不是一類污染物,但其毒性極大,在廢水站單獨收集。本項目采用常用又成熟的方法堿氯法,經兩步完成處理。第一步,CN-在堿性條件下被NaClO氧化成CNCl,CNCl很快水解成微毒的CNO-,第二步則是繼第一步反應之后,用HClO再將CNO-進一步氧化成N2和CO2。氰

4、化物可去除99%以上。反應原理如下:一級氧化:pH:1011CN-+ClO-+H2OCNCl+2OH-CNCl+2OH-CNO-+Cl-+H2O二級破氰:pH:88.52CNO-+3ClO-+H2O2CO2+N2+3Cl-+2OH-此法是成熟的破氰工藝,破氰需要適當的pH范圍,利用工業pH計自動加堿調節,加氧化劑利用ORP自動投加。破氰后排入綜合廢水處理系統進行后續處理。(3)工藝流程含氰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詳見圖8.2-3。圖8.2-3 含氰廢水預處理工藝流程圖.4 含鎳廢水處理系統(1)化學鎳廢水的產生及特點化學鍍鎳廢水成分較為復雜,具有以下特點:化學鍍鎳水中存在著鎳的絡合物,而且這些絡合物都

5、是外軌型的,對鎳具有較強的絡合特性;化學鍍鎳水中存在著較大量具有還原特性的次磷酸鹽以及亞磷酸鹽;化學鍍鎳水中存在著大量pH值緩沖劑,還有光亮劑和穩定劑等。本項目含鎳廢水的處理考慮采用NF(納濾)+RO(反滲透)裝置處理,濃縮液全部直接補加到鍍鎳槽,純水用于鍍鎳循環清洗水。(2)工藝流程含鎳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詳見圖8.2-4。圖8.2-4 含鎳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圖(3)化學鎳廢水的處理工藝說明化學鎳廢水調節池:化學鎳廢水收集至調節池中,充分均勻水質水量后,打入保安過濾器中。保安過濾器:內裝1g的PP質熔噴濾芯,其作用是進一步防止過濾水中有顆粒狀雜質進入高壓泵,損壞反滲透裝置內的RO膜。NF裝置:納濾

6、是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NF膜分離需要的跨膜壓差一般為0.52.0Mpa,比用反滲透膜達到同樣的滲透能量所必須施加的壓差低0.53.0Mpa。在同等的外加壓力下,“濃縮”過程更有效、快速的進行,并達到較大的濃縮倍數。RO系統:反滲透技術是一種先進的膜分離技術。這種技術使欲分離的溶液中某些成分在壓力的作用下,透過一種具有選擇透過性的半透膜反滲透膜,在膜的低壓側收集透過物,而在膜的高壓側則為被阻留的其它成分的濃溶液。反滲透的對象主要是分離溶液中的離子。由于分離過程不需加熱,沒有相的變化,具有耗能較少,設備體積小,操作簡單,適應性強,應用范圍廣等優點。(4)處理效果廢水經

7、上述流程處理后能達到純水要求,電導率小于180s/cm,回用至生產,含鎳廢水實現零排放。.5 綜合廢水處理及回用(1)廢水的產生及其特點綜合廢水來源較多且水質情況較為復雜,其中包含多段有機酸、堿水洗廢水、脫脂除油廢水、跑冒滴漏廢水等,由于本方案將顯影、脫膜后的二級清洗廢水納入了一般有機廢水中,故綜合廢水的COD濃度不高,但是金屬離子的種類較多。(2)工藝流程綜合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8.2-5。圖8.2-5 綜合廢水處理系統工藝流程圖(3)工藝說明調節池:將綜合廢水集至調節池中,在曝氣系統的作用下均勻水質、水量,然后由提升泵將廢水提升至反應池。混凝池:在反應池中將pH值調整至堿性(pH=9),使

8、廢水中金屬離子形成氫氧化物沉淀,同時加入混凝劑,使金屬氫氧化物沉淀變成可沉淀絮狀物。絮凝池:投加助凝劑使形成大顆粒的礬花,使加速沉淀,為后續沉淀處理做準備。沉淀池:隨后廢水進入沉淀池,有效分離去除這些懸浮的絮狀物,可去除絕大部份金屬離子。超濾+RO系統:超濾UF膜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懸浮微粒、膠體、微生物等。由于超濾膜上的微孔很小,可以有效除去各種水中懸浮顆粒、膠體、細菌和大分子有機物等。因其具有99%的除去水中膠體和100%的除去水中細菌、微生物的功能,而被廣泛用作凈化水的生產設備和納濾以及RO反滲透裝置的前置處理設備。本超濾裝置采用的超濾UF膜組件為國內領先技術生產,內壓式中空纖維,過濾精度可

9、以達到0.02m。反滲透是上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膜分離技術。反滲透法的脫鹽率高,產水率高,運行穩定,占地面積小,操作簡便。反滲透(RO)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其核心組件是進口的反滲透膜(RO膜、太空膜),可去除99%以上的顆粒物、有機物、無機物鹽份以及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出水綜合指標優良。(4)處理效果Cu2+去除率可達99%以上,濃度在0.3mg/L以下。RO系統透過水能滿足工藝用水要求。RO系統濃水的COD350mg/L,Cu2+濃度約1mg/L,需進一步處理。.6 濃水處理系統(1)廢水特點本項目以膜技術作為回用處理的核心技術,處理后的產水可達到回用水質要求,但也產生

10、一定量的濃水,其中Cu2+約1mg/L,pH約67,CODCr350mg/L。本方案擬采用混凝沉淀工藝對膜濃水進行預處理后,排入有機廢水生化系統進一步處理。(2)工藝流程濃水處理工藝流程圖8.2-7。圖8.2-7 膜濃水處理系統工藝流程圖(3)工藝說明pH調節池:投加堿調節pH值在7.58.5,安裝pH在線監測儀。混凝池:投加混凝劑進行混凝沉淀處理。絮凝池:投加絮凝劑進行絮凝沉淀處理。沉淀池:廢水進入沉淀池有效進行固液分離。(4)處理效果Cu2+0.3mg/L,pH控制在7.58.5,COD約350mg/L。.7 油墨廢水和一般有機廢水處理系統(1)廢水的產生及其特點油墨廢水為顯影、脫模工序中

11、產生的一次清洗水,屬高濃度顯影脫膜廢水,主要指顯影、脫膜工序中的廢棄槽液或溢出濃槽液,這些廢液中含有大量的感光膜、抗焊膜渣等,其特點是COD非常高,故必須單獨作預處理。一般有機廢水為顯影、脫膜工序中產生的二次清洗水,水質組成與油墨廢水類似,但COD濃度比油墨廢水大大降低。油墨的主要成份為含羥基的壓克力樹脂,環氧樹脂,胺基甲酸乙酸樹脂等,其可與堿性溶液發生反應,生成有機酸鹽溶解在水溶液中,而這些含羥基的樹脂則不易溶于酸性溶液中。應用這一基本性質,在處理顯影、脫膜廢水時可以加酸于廢水中進行酸析處理。酸性條件使得膜的水溶液形成膠體狀不溶物,通過固液分離去除。本方案擬將采用酸析處理后的油墨廢水與一般有

12、機廢水一同處理。同時利用酸洗過程產生的廢酸液作為pH調節劑,達到以廢治廢的效果。油墨廢水采用酸析處理后和一般有機廢水一并采用混凝沉淀處理(有機廢水處理系統),油墨廢水采用酸析處理后CODCr去除率約50%,CODCr約2000mg/L。與一般有機廢水混合后COD濃度仍然很高,但其BOD5/CODCr之值約在0.20.4之間,具有一定的生物可分解性,故將預處理后的油墨廢水和一般有機廢水一同采用A/O+MBR工藝進一步處理。預處理后的RO濃水也進入A/O+MBR系統處理;破絡后的絡合廢水也進入A/O+MBR系統一同處理,好氧生化處理能將NH3轉化為亞硝酸鹽氮或硝酸鹽氮,去除氨氮;缺氧反硝化處理可以

13、脫氮(在硝化反應中碳源不足時可人工添加碳源)。同時,為了提供生化處理所需要的營養源,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生活污水也進入該生化處理系統處理。(2)工藝流程油墨廢水和一般有機廢水的處理工藝流程見圖8.2-8。 圖8.2-8 油墨廢水+一般有機廢水處理系統工藝流程圖(3)工藝流程說明調節池:將油墨廢液收集至調節池,由泵提升至酸析反應池。酸析池:在酸析池中先利用廢酸液將pH值由堿性調至酸性(34),并懸浮于廢水中,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將會形成懸浮物,漂浮于水中。混凝池:投加混凝劑將浮于水中的懸浮物變成懸浮的墨渣。絮凝池:投加絮凝劑將浮于水中的懸浮物變成懸浮的墨渣。沉淀池:足夠的停留時間,將懸浮的墨渣沉

14、淀下來,沉淀污泥進入有機污泥池。反應沉淀池采用間歇處理方式。生化處理系統:采用A/O工藝,二沉池中投藥來強化沉淀效果,提高出水水質。MBR池:采用膜分離系統代替普通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有效的達到了泥水分離的目的。膜截留了反應池中的微生物,使池中的活性污泥濃度大大增加,達到很高的水平,使降解污水的生化反應進行得更迅速更徹底。(4)處理效果酸析處理后的油墨廢水與一般有機廢水采用混凝沉淀預處理后,與預處理后的RO濃水、絡合廢水和生活污水一同采用A/O+MBR工藝處理,處理后的COD50mg/L,Cu2+0.3mg/L, NH3-N15mg/L,滿足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有關限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