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賞析及中考題匯編_第1頁
望岳賞析及中考題匯編_第2頁
望岳賞析及中考題匯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望岳 初中語文中考備考專題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 “杜陵布衣,世稱“杜少陵 。也稱“杜工部唐代 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2、選自?杜少陵集?3、詞義:岱宗:指泰山 了:完造化:大自然。鐘神秀:聚集天地間的一切神奇和秀麗。鐘:聚集,聚集。陰:山的北面。陽:山的南面。割:劃分蕩胸:滌蕩心胸。決:裂開。眥:眼眶會當:該當,終當。 絕頂:頂峰。4、背景:杜甫應舉落第后游泰山所做。5、主題 本詩通過描寫了東岳泰山的雄渾景象,贊美了泰山高達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 流露出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表達

2、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對前途充滿 信心的雄心和氣概。6、句意: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樣?在齊魯大地上 , 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 由于大自然的偏愛,給了這兒神奇秀麗的景色,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為一明一暗兩 局部。層層云升騰,心胸蕩然,竭力張大眼睛把飛鳥歸山映入眼簾。 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那時俯瞰群山會是多么渺小! 改寫成散文泰山啊, 你究竟有多么宏偉壯麗!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大地。 大自然給你的偏愛, 使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 你挺拔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層層云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漾, 看歸鳥盤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 一覽無

3、余!7、賞析: 首聯(lián):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快樂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 勁和驚嘆仰慕之情。下句: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 距離之遠來襯托出泰山之高。頷聯(lián):“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兩句, 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 象。“鐘字為凝聚的意思,以擬人的筆法突出詩人筆下的大自然是有情的。它格外青睞東岳 泰山,故而把神奇與秀麗集于泰山一身。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 所以說“割昏曉。“割用在這里,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 斷,形成不同的景觀,側面突出泰山巍峨險峻、遮天蔽日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泰山

4、的熱愛 和贊美。頸聯(lián):“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 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 “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 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尾聯(lián):“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不僅寫出了泰山的雄偉,也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胸氣魄。它不止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shù)氖难裕彩窃娙艘实侨松敺宓氖难浴?飽含了生活的哲理:只有不畏艱險地去登攀,才能進入俯 視一切的雄奇境界。表現(xiàn)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和對自己前途充滿信心的情懷。也可以看到杜 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

5、,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8、藝術手法:1語言凝練,對仗工整。對偶句: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2寫景、抒情、哲理融為一體。:3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寫向岳而望。落筆由遠及近,筆下之景由朝至暮。由 望岳想到將來登岳。意境開闊高遠,氣勢雄偉渾樸。4虛實結合。"齊魯青未了 "一句表現(xiàn)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鐘神秀"一句描寫了泰山 的神奇秀麗;"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寫的是實景,用細節(jié)描寫,表達了心情的激蕩和眼 界的空闊。"造化"句寫泰山的秀美,是虛寫;"陰陽"句寫泰山的高大,是實寫。一、閱讀杜甫的?望岳?

6、答題。1. 這首詩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名作。 全詩緊扣題目中的字展開,熱情贊美了泰山的_ 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2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下面是對詩的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丨。A這首詩是現(xiàn)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氣。B.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岳而望。C. 頷聯(lián)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D. 詩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兩句是詩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4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了青年杜甫英姿勃發(fā)的情懷,讀了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 什么感受?5. “陰陽割昏曉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樣的特點?答:6. 請

7、談談你對“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話的理解。答:7. 對?望岳?賞析有誤的一項為哪一項()A. 詩人由實望泰山而產生登臨意愿,于是想象登臨泰山絕頂?shù)木跋蠛托睦砀惺堋. 詩的第二句,作者沒有用筆墨去勾畫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寫泰山占地多么廣闊,以距離 廣遠襯托山勢高峻,用筆非凡。C. 第三句中的“造化是運氣、福氣的意思,這句是說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實為泰山的運 氣。D全詩風格高亢,尤其是七、八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勇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讀來催 人奮進。二、1.這首詩頷聯(lián)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扔景物,其中“鐘“割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 道。請簡要分析“割字好在何處?2.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

8、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一名言。在這里寫 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3、解釋以下加點的詞的意思。2分齊魯青未了 未了:會當凌絕頂 會當:4 .名句恒久遠,千古永流傳。請談談你對千古傳誦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理解。5詩中的“陰“陽分別指。6. ?登飛來峰?中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7. “陰陽割昏曉一句寫出了泰山巍峨的特點。8.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蘊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 概?9請從“鐘字入手,對“造化鐘神秀這句詩作簡要賞析。10. 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什么樣的泰山?11、本詩作者是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字 ,自號“,

9、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他的詩被稱為“ 12、 這首詩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名作。全詩緊扣題目中的 字展開,熱情贊美了泰山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首聯(lián)寫遠望泰山 、的特點;頷聯(lián)寫近望泰山、的形象;頸聯(lián)那么寫凝望泰山云氣升騰、薄暮鳥歸之景;尾聯(lián)聯(lián)想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13、“齊魯青未了對描寫泰山有何作用??望岳?:“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的雄姿,弓I發(fā)詩人登臨頂峰的愿望,他要臨絕頂,將天下群山盡快收入眼底。聯(lián)系到 詩人當時實情,這句詩更可理解為:他不計落第得失,堅信自己出眾的才情,堅信自己一定 能脫穎而出。至此,泰山的雋秀磅礴之氣與詩人凌云壯志之豪情自然地溶為一體,情景交融,渾然天成。答案

10、:一、12 分,每處 1 分望 高大雄偉22 分,意思對即可 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頂峰、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 的雄心壯志。3.D4. 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5雄偉高大 2 分6 例如: 1 表達了希望登上絕頂、俯視群山的意愿 2 表現(xiàn)了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 一切的豪邁氣概 3 抒發(fā)了攀登人生頂峰的凌云壯志答出一點即可。 2 分 二、1、答:一個 “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 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寫出 “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這一意思的即可2. 答:寫出了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shù)木窈透┮曇磺械男坌暮蜌飧?. 不盡

11、;終要,終當 4. 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 “登泰山而小天下 ,在這里卻有深刻的含 義:它不止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shù)氖难裕彩窃娙艘实侨松敺宓氖难浴?或 “這句富有 哲理的話表達了作者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或 “這句話抒發(fā)了 詩人的壯志情懷:昂揚向上、積極進取、勇于攀登、 俯視一切假設從詩句字面含義去理 解也可。 5. 山北、山南; 6.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7. 高大 8. 站得高,看得 遠;只有登上絕頂才能俯視一切;只有努力戰(zhàn)勝困難,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與喜悅答出 一點即可,從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9. “鐘字賦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營造得神奇秀麗,從而表現(xiàn)泰山的神奇秀 麗景象。或者 “鐘 在這里是 “積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