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城區規劃地形測量補測技術設計書_第1頁
株洲城區規劃地形測量補測技術設計書_第2頁
株洲城區規劃地形測量補測技術設計書_第3頁
株洲城區規劃地形測量補測技術設計書_第4頁
株洲城區規劃地形測量補測技術設計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韶山經月山至水府廟公路工程一階段施工圖設計外業驗收報告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技質處二O一二年九月十日韶山經月山至水府廟公路工程一階段施工圖設計外業驗收報告根據院質量管理要求,為下一階段內業設計提供完整可靠的外業資料,技質處組織以院總工帶隊有關專業副總和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的外業驗收隊伍于2012年9月2日至3日對韶山經月山至水府廟公路工程一階段施工圖設計定測進行了內部檢查。檢查組察看了現場,查閱了外業資料,聽取了有關人員的匯報,并進行了抽檢,內部驗收認為:韶山經月山至水府廟公路工程一階段施工圖設計外業勘察,執行了工可專家評估意見,對線路進行了優化,符合“公路工程強制性條文”、“公路勘測規范

2、”、“公路工程水文勘測設計規范”等有關規范要求,對已完成的勘測工作進行適當補充完善后,可以提供外部驗收和下階段施工圖設計。具體驗收意見如下:一、工程概況本項目正線全長59.246Km,其中完全利用7.495Km(既有S311、S312),實際建設里程51.751Km;共有橋梁10座,其中大橋1座,中橋4座,小橋5座;涵洞326道,其中圓管涵285道,蓋板涵39道,倒虹吸2個;平面交叉110處,渡梢5座(3座完全利用)。、完成工作量統計項目名稱工作量單位備注一級GPS點180個四等水準65.657Km1:2000地形圖20.80Km2中線放樣、橫斷面測量52Km全線橋涵、經調、防護、排水、平交、

3、路基路面等的調查三、主要技術標準本項目一階段施工圖設計按照工可批復的路線基本走向方案和技術標準,以現行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及有關勘測設計規范為依據,按設計速度60km/h和40km/h二級公路技術標準分段設計。主要技術標準見表1-1主要技術指標表表1-1序號項目技術指標技術指標1路段K0+000K18+543K24+560K59+9192路線長度(km)18.54540.7023公路等級二級公路二級公路4地形類別平原微丘區平原微丘區5設計速度(km/h)60(局部40)40(局部30)6路基寬度(m)108.57行車道寬度(m)233.5233.58硬路肩寬度(m)230

4、.75無9土路肩寬度(m)230.75230.75(硬化)10橋梁凈寬(m)凈-9.5凈-8.011不設超高最小平曲線半徑(m>1500(600)600(350)12一般平曲線最小半徑(m>200(100)100(65)13極限平曲線最小半徑(m>125(60)60(30)14緩和曲線最小長度(成50(35)35(25)15最大縱坡(衿6(7)7(8)16最小坡長(m)150(120)120(100)17凸形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m>2000(700)700(400)18凸形豎曲線極限最小半徑(m)1400(450)450(250)19凹形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m)1500

5、(700)700(400)20凹形豎曲線極限最小半徑(m)1000(450)450(250)21豎曲線最小長度120(90)90(60)22停車視距75(40)40(30)23汽車荷裁等級公路一n級24地震烈度625設計洪水頻率大、中橋1/100,其余1/5026控制出入不控制四、平面控制測量測區北面有C級GPS點白田,中部有B級GPS點翻江,南面有C級GPS點立新。此三點坐標成果均屬1980西安坐標系,高程等級為三等,高程成果屬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數據可靠。經實地踏勘,各點標石均保存完好,均選作此次平面和高程起算。測區西面有滬昆高鐵項目部提供的三等水準點3047,經查標石保存完好,數據可

6、靠,用做高程起算。、IV等GP笄面控制測量:布網:根據測區帶狀分布的特點,以白田、翻江、立新為起算點、布設由15個獨立觀測環構成的網狀,保證了每5km左右有一對相互通視的四等GPS點,滿足了公路測量控制點的要求。GPS網平均邊長3370米,GPS點的編號由“GS01”起,順序編號至“GS28”止。埋石:所有GPS點按勘測規范埋設了20cmX20cmx40cm的預制水泥標石。觀測:采用經檢驗合格的中海達V8GNSSGPS接收機觀測。觀測前事先編制了GPS衛星可見性預報表;安置天線時,對中誤差w1mm;同步環觀測時間段不小于60分鐘。共觀測9個時段,平均重復設站數為1.61,高于GPS規范中1.6

7、0的要求。平差計算:基線向量共82條,其中獨立基線47條。使用的軟件為TrimbleBusinessCenter,采用數字模型為雙差固定解。GPS網的平差包括兩項內容:一是由所有獨立的基線組成的GPS空間的向量網,在WGS-84地形橢球上進行三維無約束平差,基線向量改正數絕對值小于GPS規范的規定;二是無約束平差確定的有效觀測量基礎上,在1980西安坐標系下進行二維約束平差,約束平差中,基線向量的改正數與無約束平差結果的同名基線相應改正數的較差符合GPS規范的規定。精度評定:邊長相對中誤差最小為1/1006497,最短邊長中誤差為0.009m,高于GPS規范中的要求;約束平差結果最大點位中誤差

8、0.027m,最小點位中誤差0.013m,遠遠滿足不大于0.050m的要求。、I級GP笄面控制測量:布網:在地形復雜、通視條件差的毛田鄉石背底至線路終點之間的區段,以IV等GPS點GS26及GS27、GS28為起算點.布設由3個獨立觀測環構成的I級GPS網,保證地形測圖及施工放樣的要求,平均邊長700米。I級GPS點的編號由“I173-I180”順序編號。埋石:所有GPS點按勘測規范埋設了20cmX20cmx40cm的預制水泥標石。觀測:采觀測采用中海達V8GNSSRTK動態GPS測量。觀測前事先編制了GPS衛星可見性預報表;安置天線時,對中誤差w1mm;同步環觀測時間段不小于60分鐘。平差計

9、算:基線向量共28條,其中獨立基線13條。使用的軟件為TrimbleBusinessCenter。采用數字模型為雙差固定解。GPS網的平差包括兩項內容:一是由所有獨立的基線組成的GPS空間的向量網,在WGS-84地形橢球上進行三維無約束平差,基線向量改正數絕對值小于GPS規程的規定;二是無約束平差確定的有效觀測量基礎上,在1980西安坐標系下進行二維約束平差,約束平差中,基線向量的改正數與無約束平差結果的同名基線相應改正數的較差符合GPS規程的規定。精度評定:閉合環水平閉合差最大0.009m,最小0.000m,平均0.003m;垂直閉合差最大0.027m,最小0.001m;邊長相對中誤差最小為

10、1/356811,最大為1/59572,高于GPS規范中1/20000的要求;約束平差結果最大點位中誤差0.007m,最小點位中誤差0.006m。、I級導線測量1、 I級導線網的布設:根據測區內地形、地物現狀和起算點的位置,以各GPS點為起算,布設控制整個測區的12條I級導線,共布設I級導線點172個,平均導線邊長282米,長度滿足勘測規范要求。2、 I級導線網的選點、埋石:I級導線網點的實地選定,以設計圖上標定位置為準,個別點位依實地情況作局部調整,但均不對整體的設計精度產生影響。導線點位均選在土質堅實,便于施測的位置。I級導線點均按勘測規范要求埋設標石。位于土質地方,埋設如下圖所示20cm

11、x40cmx40cm預制普通混凝土鋼芯標石;點位選在硬化地面上時,按如下圖規格澆注水泥鋼芯標石。I級導線點標石埋設略圖地面刻石埋設規格普通標石埋設規格3、I級導線網觀測:觀測采用經檢驗合格、儀器測角精度2、測距標稱精度高于5mm+5ppmXd(d為測距邊長,以km為單位)的TOPCON全站儀。水平角以方向觀測法觀測左、右角各一個測回,度盤配置不作要求。觀測2C互差,光學測微器兩次重合讀數差等小于勘測規范4.1.6條的規定,I級導線邊長均往返各觀測一個測回,每測回讀數3次。觀測前10分鐘在測站設置溫度表和氣壓表,讀數遵守測距規范第3.4.3條。將測得的氣溫、氣壓等數據在測距氣象修正表中查得氣象修

12、正值置入儀器,由儀器自行進行氣象改正。同一測回讀數互差、往返測平距較差均滿足光電測距高程導線測量規范要求。3、觀測值歸算:觀測水平角取測站平差值作為概算角度。因測區采用111°51'帶1980西安坐標系,導線邊距中央子午線較近,可直接使用概算角度輸入平差軟件中進行歸算。各測距邊加常數,乘常數改正數按下式進行:Dc=CoDr=RoSCo測距加常數,以mm為單位Ro測距乘常數,單位mm/km;S測距邊斜距,以km為單位。各邊長,統一用觀測垂直角進行傾斜改正。計算垂直角地球曲率與大折光改正時,地球平均曲率半徑Rm取6366016米,大氣折光系數k取0.14,角度轉換常數p取2062

13、65。本測區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點位在中央子午線東約22km,測區平均高程為150米,導線邊的高斯投影改正與高程歸化正好抵消,因此導線邊長不做高斯投影改正與高程歸化的改正。4、計算與精度評定:野外觀測工作結束,立即對觀測手薄、概算資料進行200%檢查,確保計算正確無誤。各I級導線均采用清華山維新技術開發公司開發的測量平差軟件NASEW在微機上進行嚴密平差,計算前先繪了計算略圖,編制電算數據表,以確保無誤。平差各I級導線,測角中誤差最小為+1.13,最大為+4.31,允許值+5.00;最弱點點中誤差最小為+0.009m,最大為±0.030cm,允許值+5.0cm;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

14、最小為1/169418,最大為1/31371,允許值1/15000。平以上精度指標均在勘測規范各項限差范圍內。五、高程控制測量布設與觀測:根據勘測規范,以C級GPS點白田、三等水準點m047為起算,布設一條IV等光電測距高程導線來聯測各GPS點和I導線點的高程。光電測距高程導線走向與導線一致,并與I級導線觀測同時進行。四等水準不進行專門的埋石,而直接利用IV等GPS點和I級導線點標石。垂直角的觀測嚴格遵循勘測規范,往返各觀測四個測回;儀器高、覘標高精確量至毫米。數據概算與平差:IV等光電測距高程導線觀測手簿經200%僉查后,以兩人獨立計算各路線邊高差和長度,然后按觀測路線組成IV等高程網,采用

15、NASEW在微機上進行嚴密平差,兩人計算結果完全一致。平差結果:每公里單位權中誤差別為0.003m,限差0.020m;最弱點高程中誤差分別為0.011m,限差0.020m。以上結果均滿足勘測規范要求。六、地形測量本測區測圖基本比例尺為1:2000,基本等高距為2米,采用RTK索佳、拓普康全站儀數字化測圖。采用南方CASS7.1成圖系統成圖,測量1:2000帶狀地形圖總長51.751Km1:2000地形圖測量20.8Krm。定測時還對線路設計有關構筑物進行了坐標和高程測量,對橋梁施測了橋位中樁和橋梁縱斷面,并測量橋位上下游水流跡線。院質檢組組織對外業勘察成果進行了檢查,地形圖巡視率100,GPS

16、點進行了野外抽檢(邊長),碎部點進行抽檢,檢查發現地形圖局部存在問題,立即組織重測。經檢查,地形圖測繪地理要素詳細,綜合取舍合理,地貌勾繪逼真,成圖數學精度符合規范要求,各種符號和圖式運用正確,地形圖的數學精度及圖面整飾均滿足公路勘測規范及圖式的要求,可供設計使用。六、路線勘察科室根據公路勘測規范要求對全線51.751Km進行了線路調查,搜集資料內容及深度基本滿足一階段施工圖設計要求,但是外業記錄中存在內容不完整、記錄不規范等問題,還需進一步完善。平面、縱斷設計基本合理,在保證設計洪水位的前提下,還須對局部路段縱坡進行進一步優化,盡量節約投資。七、橋梁涵洞橋涵調查資料基本齊全,記錄較詳細,符合

17、勘測規范要求,橋涵測量記錄中應注意加強草圖示意,以加強內業設計的感性認識,孔徑盡量采用標準跨徑,中、小橋盡量不在河中布墩,以保證水流順暢。其中,水府廟大橋在下階段的設計工作中,應進一步調查落實橋位處工程地質、水文條件,做多個方案的比較、論證,確定經濟適用的最優方案。六、其他路線交叉記錄基本齊全,經調記錄較詳細。地質勘察還在進行中,將另行檢查。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技術質量處2012年9月10日附:中樁平面、高程及橫斷面測量精度評定:中線放樣完后,我院組織隊伍進行了中樁自檢,對五段中樁(240個)進行了抽查,經檢查:中樁縱向最大誤差5cm,橫向最大誤差5cm,均滿足公路勘測規范對中樁測量的要求(限差為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