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層物理2014第三階段在線作業_第1頁
油層物理2014第三階段在線作業_第2頁
油層物理2014第三階段在線作業_第3頁
油層物理2014第三階段在線作業_第4頁
油層物理2014第三階段在線作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窗體頂端單選題 (共40道題) 展開收起1.(2.5分) 下列關于毛管壓力曲線特征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典型的毛管壓力曲線一般可分為三段:初始段、中間平緩段和末端上翹段;曲線表現出兩頭陡、中間緩的特點·    B、在初始階段,隨毛管壓力升高,潤濕相飽和度緩慢降低,非潤濕相飽和度緩慢增加,非濕相流體進入巖石內部孔隙·    C、中間平緩段表明非濕相在該壓力區間逐漸進入巖石孔隙中,并向小孔隙推進,非濕相飽和度增加很快而相應的毛管壓力變化不大·    D、末端上翹段表明非

2、濕相進入巖心孔隙的量越來越少,毛管壓力急劇升高,最后只有很少的孔隙還存在濕相流體,非濕相已不能把這些小孔隙中的濕相驅替出來我的答案:B 此題得分:2.5分 2.(2.5分) 測定巖石毛管壓力曲線的方法有很多種,常用的測定方法不包括下列 ·    A、半滲透隔板法·    B、壓汞法·    C、離心法·    D、飽和煤油法我的答案:D 此題得分:2.5分 3.(2.5分) 將玻璃毛細管插入盛有油和水的杯中,毛細管浸沒與油中,油的密度為0.87g/ cm3,水的密度為1.0g

3、/cm3,油水界面張力為31.8 mN/m,潤濕角均為30°,若毛細管的直徑為r=1mm,則液面上升高度為 ·    A、6.5m·    B、5.6m·    C、43.2m·    D、4.32*10-2m我的答案:D 此題得分:2.5分 4.(2.5分) ·    A、.·    B、.·    C、.·    D、.我的答案:C 此題得分:

4、2.5分 5.(2.5分) 下列各因素對油氣兩相界面張力影響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油氣兩相界面張力隨溫度的增加而減小·    B、油氣兩相界面張力隨壓力的增加而減小·    C、油氣兩相界面張力隨氣相在液相中溶解度的增加而降低·    D、溶解氣種類對油氣體系界面張力沒有影響我的答案:D 此題得分:2.5分 6.(2.5分) ·    A、.·    B、.·    C、.&#

5、183;    D、.我的答案:C 此題得分:2.5分 7.(2.5分) 下列關于水濕巖心、油水兩相的相對滲透率曲線特征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左側為單相油流區,含水飽和度很小,水呈束縛水狀態,水相相對滲透率為零,含油飽和度值很大,油相相對滲透率略低于1·    B、中間為油水同流區,油水之間相互作用、干擾,由毛管效應引起的流動阻力明顯,因而油水兩相滲透率之和會大大降低·    C、右側為純水流動區,油相失去宏觀流動性,相對滲透率為零,分散成油滴滯留于孔隙中· 

6、60;  D、在等滲點處Kro+Krw有最小值,但此時兩相滲透率并不相等我的答案:D 此題得分:2.5分 8.(2.5分) 對于給定巖樣,孔隙中飽和地層水巖石電阻率與這種地層水電阻率比值為一常數,稱為地層因子或相對電阻,它與下列哪種因素無關 ·    A、巖石孔隙度·    B、膠結情況·    C、孔隙形狀·    D、飽和在巖樣中的地層水電阻率我的答案:D 此題得分:2.5分 9.(2.5分) ·    A、.· 

7、0;  B、.·    C、.·    D、.我的答案:C 此題得分:2.5分 10.(2.5分) 下列關于油水在巖石孔隙中的分布說法錯誤的是 ·    A、若巖石顆粒表面親水,則水附著于顆粒表面,并力圖占據較窄小的粒隙角隅,而把油推向更通暢的孔隙中間·    B、若巖石顆粒表面親水,當含水飽和度很低時,水圍繞砂巖顆粒接觸點呈環狀分布,這些水不能流動,以束縛水狀態存在·    C、若巖石顆粒表面親水,隨著含水飽和度的增加,油最終會失去連

8、續性并破裂成油珠、油滴,以“孤滴狀”分布在孔隙的中間部位·    D、水驅過程中,當油藏巖石表面親油時,進入巖石中的水首先沿著顆粒表面向前推進我的答案:D 此題得分:2.5分 11.(2.5分) 已知:水銀的表面張力為470mNm,水銀-空氣-巖石體系的潤濕角為150°,油藏條件下油水界面張力為32mNm,油-水-巖石體系的潤濕角為130°,油、水密度差為0.35g/cm3,由壓汞曲線知飽和度中值壓力為8.8×105 Pa,閥壓為1.91×105 Pa。請回答問題:油藏條件下巖石中非潤濕相飽和度為50時,

9、毛管壓力是 ·    A、8.84×105Pa·    B、0.477×105Pa·    C、0.602×105Pa·    D、0.811×105Pa我的答案:B 此題得分:2.5分 12.(2.5分) 下列關于油水過渡帶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油水過渡帶比油氣過渡帶窄·    B、原油密度越大,油水過渡帶越寬·    C、由于油層非均

10、質性的影響,同一油藏過渡帶底界即100%產水面一般都不是水平的·    D、可以由毛管力曲線求得油藏中自有水面以上任一高度處的含水飽和度我的答案:A 此題得分:2.5分 13.(2.5分) ·    A、.·    B、.·    C、.·    D、.我的答案:A 此題得分:2.5分 14.(2.5分) ·    A、.·    B、.·    C、.&#

11、183;    D、.我的答案:A 此題得分:2.5分 15.(2.5分) ·    A、.·    B、.·    C、.·    D、.我的答案:D 此題得分:2.5分 16.(2.5分) 將玻璃毛細管插入裝有水的燒杯中,已知水的表面張力為72.5mN/m,毛細管中水面與管壁的潤濕角為30°,水的密度為1.0g/cm3,若毛細管的直徑為r=10mm,則液面上升高度為 ·    A、1.28*10-1m·

12、    B、1.28*10-2m·    C、1.28*10-3m·    D、1.28*10-4m我的答案:C 此題得分:2.5分 17.(2.5分) 影響巖石潤濕性的因素很多,不包括下列 ·    A、巖石的礦物組成及其表面的非均質性和粗糙度·    B、油藏流體組成·    C、表面活性物質·    D、巖石顆粒大小我的答案:D 此題得分:2.5分 18.(2.5分) 下列關于相對滲透率曲線

13、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在親水巖石中,水相分布在小孔隙和孔隙的邊隅上,這種分布對油的滲透率影響較小·    B、親油巖石在同樣的飽和度下,水以水滴或連續水流的形式分布在孔道中間,嚴重影響油相的流動·    C、低滲的相對滲透率曲線,束縛水飽和度高·    D、高滲的相對滲透率曲線,兩相共滲區的范圍小我的答案:D 此題得分:2.5分 19.(2.5分) 下列關于相對滲透率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無論潤濕相還是非潤濕相,隨著本身飽和度

14、增加,相對滲透率增加·    B、在親水巖石中,水相分布在小孔隙及角隅,這對油的滲透率影響很小;親油巖石在同樣的飽和度下,水分布在孔道中間,這嚴重影響著油相的流動·    C、雖取不同的滲透率為基數計算的相對滲透率不同,但對相對滲透率曲線沒有影響·    D、對于多相滲流,油相滲透率或水相滲透率的高低與巖石孔隙結構、巖石潤濕性、油水的粘度、油中的表面活性物質、油水飽和順序、溫度、驅動因素等有關我的答案:C 此題得分:2.5分 20.(2.5分) ·    A、.·

15、   B、.·    C、.·    D、.我的答案:A 此題得分:2.5分 21.(2.5分) 下列關于界面張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比界面能是單位面積具有的自由界面能,單位是焦耳/平方米·    B、從因次上看,比界面能等于單位長度上的力,所以習慣上把比表面能稱為界面張力·    C、在兩相系統的表面層上既存在比界面能也存在界面張力·    D、只有在三相系統的周界上,才有界面張力的

16、存在,它是各自兩相界面層自由界面能在三相周界的接觸點相互“爭奪”的結果我的答案:C 此題得分:2.5分 22.(2.5分) 用半滲隔板法測某一巖樣的氣驅水毛管力曲線,測得:Sw50時,毛管力PcL=0.8×10 5Pa,室內條件下水的表面張力wg72mN/m;油藏條件下,油水界面張力wo23mN/m,水的密度Pw1.0g/cm3,油的密度。0.8g/cm3;自由水面海拔高度為890m。設油藏巖石親水,地面、地下條件下水對巖石潤濕角相同。請回答問題:(1)含水飽和度Sw=50的面距自由水面的高度為 ·    A、40.77m·  

17、60; B、13.25m·    C、3.313m·    D、9.81m我的答案:B 此題得分:2.5分 23.(2.5分) 下列關于潤濕性說法錯誤的是 ·    A、在氣-液-固或液-液-固三相體系中,流體中的某一相與固體表面作用的界面能小,在固體表面流散從而減低體系總界面能的現象叫潤濕·    B、巖石的潤濕程度可用接觸角或附著功來表示·    C、油-水-巖石系統的潤濕性分為水濕和油濕·    D、巖石的潤濕

18、性決定著油藏流體在巖石孔道內的微觀分布和原始分布狀態,也決定著地層注入流體滲流的難易程度及驅油效率等我的答案:C 此題得分:2.5分 24.(2.5分) ·    A、.·    B、.·    C、.·    D、.我的答案:A 此題得分:2.5分 25.(2.5分) 下列關于低滲與高滲巖心毛管力曲線的比較中錯誤的是 ·    A、低滲透巖心閾壓高·    B、低滲透巖心飽和度中值壓力高·  &

19、#160; C、低滲透巖心最小濕相飽和度大·    D、兩者差別不是很明顯我的答案:D 此題得分:2.5分 26.(2.5分) 下列因素中對潤濕滯后現象無關的是 ·    A、巖石孔隙度·    B、三相周界的移動方向和速度·    C、石油中表面活性物質在巖石表面的吸附·    D、巖石顆粒表面粗糙程度我的答案:A 此題得分:2.5分 27.(2.5分) 在其它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改變毛細管半徑,液面上升高度有何變化 ·  

20、;  A、液面上升高度隨毛管半徑的增大而增高·    B、液面上升高度隨毛管半徑的增大而降低·    C、液面上升高度不隨毛管半徑改變而改變·    D、不確定我的答案:B 此題得分:2.5分 28.(2.5分) 水驅油過程中殘余油飽和度不為零的原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對于親油巖石:油相占據孔隙邊,角,小孔道,水相在大孔道中順暢的滲流,驅不出小孔道中的油。另外,油會在巖石表面形成吸附膜,形成很高的阻力,不會被水驅走·   

21、 B、水驅油過程中殘余油飽和度不為零主要是由原油組成這個內因導致的,地層孔隙結構對其影響微乎其微·    C、對于親水巖石:油相成弧滴狀分散在水相中,在微小的孔道中,油珠由于賈敏效應會產生很大的阻力,當油珠數量較多時,這種阻力很大,所以油珠不會被水驅走·    D、從宏觀上看,水驅油必然導致殘余油飽和度不為零是因為水驅油的非活塞性我的答案:B 此題得分:2.5分 29.(2.5分) 下列關于閾壓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閾壓又稱排驅壓力,指非濕相開始進入巖樣時的最小壓力·  &#

22、160; B、閾壓對應于巖樣最小孔隙的毛管壓力·    C、一般來說,毛管壓力曲線中間平緩段延長線與非濕相飽和度為零處與縱坐標軸的交點所對應的壓力就是閾壓·    D、巖石滲透性好,孔隙半徑大,排驅壓力較低,表明巖石物性較好我的答案:B 此題得分:2.5分 30.(2.5分)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對于水濕巖石,毛管力是水驅油的動力·    B、對于一般均質潤濕系統,油濕儲層的采收率比水濕儲層高·    C、長期注水會導致巖石潤濕性向

23、著親水方向轉化,這有利于提高水驅油效率,改善三次采油效果·    D、親油巖石注水驅油為驅替過程我的答案:B 此題得分:2.5分 31.(2.5分) 下列關于測定巖石潤濕性的自吸吸入法和光學測角法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自吸法實際操作中,是將同類巖樣平行做吸水驅油和吸油驅水實驗,由于巖石潤濕的非均質性,巖石往往既吸水又吸油,若吸水量大于吸油量,認為巖樣親水·    B、自吸法儀器少、操作簡單,能較好反映油層實際情況,但它只能定性確定油層巖石的潤濕性·    C、接觸角

24、法可以直接測量油層巖石的潤濕接觸角,能定量評價油層的潤濕性·    D、接觸角法雖測量原理簡單、結果直觀,但測量條件要求嚴格、測定時間長我的答案:C 此題得分:2.5分 32.(2.5分) ·    A、.·    B、.·    C、.·    D、.我的答案:B 此題得分:2.5分 33.(2.5分) ·    A、.·    B、.·    C、.&#

25、183;    D、.我的答案:A 此題得分:2.5分 34.(2.5分) 已知:水銀的表面張力為470mNm,水銀-空氣-巖石體系的潤濕角為150°,油藏條件下油水界面張力為32mNm,油-水-巖石體系的潤濕角為130°,油、水密度差為0.35g/cm3,由壓汞曲線知飽和度中值壓力為8.84×10 5Pa,閥壓為1.91×10 5Pa。請回答問題:用水的驅替所需要的最小壓力是 ·    A、0.097×105Pa·    B、0.130

26、5;105Pa·    C、1.91×10 5 Pa·    D、 0.175×105Pa我的答案:A 此題得分:2.5分 35.(2.5分) 下列關于波及系數和洗油效率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波及系數表示注入工作劑在油層中的波及程度,定義為被工作劑驅掃過的油層體積百分數·    B、影響波及系數的主要因素有工作劑驅掃過的油層面積和油層厚度·    C、洗油效率為驅出的油量占原始油量的百分比,

27、83;    D、洗油效率主要與波及系數有關,波及系數越大,洗油效率越高我的答案:D 此題得分:2.5分 36.(2.5分) 下列各方法中可用于測定潤濕性的有 ·    A、常壓干餾法·    B、蒸餾抽提法·    C、色譜法·    D、吊板法我的答案:D 此題得分:2.5分 37.(2.5分) 電阻率指數表示含油巖石的電阻率與該巖石完全充滿地層水時的電阻率的比值,當巖性一定時,它僅與下列哪種因素有關 ·    A、地層水電阻率·    B、巖石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