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園林品質體現地域特色_圖文_第1頁
提升園林品質體現地域特色_圖文_第2頁
提升園林品質體現地域特色_圖文_第3頁
提升園林品質體現地域特色_圖文_第4頁
提升園林品質體現地域特色_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8 建設科技Civil E ngineering T echnologies南京市園林局 提升園林品質體現地域特色南京市于1997年8月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稱號;2000年獲得“全國綠化先進集體”榮譽;2003年、2008年,順利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復查,我市努力發揚光大“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并于2007年被確定為“全國生態園林城市試點城市”。圍繞把南京建設成為“充滿經濟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環境優良”的現代化中心城市,我市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確定了“鞏固成果,注重特色,增加綠量,完善體系”的方針,圍繞“綠色南京”戰略,在原有工作基礎上,推進城市園林綠化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至2008年末,城市

2、園林綠化覆蓋面積達82279公頃,其中建成區園林綠化面積達27307公頃;園林綠地面積達76317公頃,其中建成區綠地面積達24695公頃;公共綠地面積達6312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3.2m 2;公園個數62個,比上年增加2個;建成區綠地率41.71%;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6.12%,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繼續處于先進行列。規劃建設提升品質1、加快南京各類綠化帶建設依據南京市主城綠地系統規劃和南京市綠線規劃,對城區綠地進行控制和保護,在此基礎上,圍繞“綠色南京”建設,加快了城市綠地建設步伐,城市綠化事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建設完善“三環、八片”城市大綠化框架。即完善主城內、外綠環,形成了沿明城

3、墻內外不少于15m 的綠化帶和沿繞城公路兩側各100m 的外環生態綠廊,同時,著手規劃和建設城市三環繞越公路綠化帶,構筑多層次綠化生態圈;在完善建設鐘山、幕燕棲霞山、夾江、雨花臺四片風景區的基礎上,著手建設老山、牛首祖堂、湯山、靈巖山四片風景區。2006年開始,全市郊野公園建設全面展開,聚寶山公園、七橋甕生態濕地公園、濱江風光帶、寶塔山公園等一批大型山林濕地、濱江郊野公園建設取得進展,初具規模。結合水系、河道,建設城市濱河綠廊,山地、濕地公園,衛生防護林帶,進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城市的生態質量。2、突出重點工程,打造園林精品2004年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對中山陵園景區進行了綜合整治的決定,

4、實施了建陵以來最大規模的綜合整治工程。整治后,水面擴容近300畝,新增綠地2000余畝,景區森林覆蓋率凈增10個百分點,達到80%以上。幕燕濱江風貌區綠化生態修復項目。2000年11月“南京市幕燕風景名勝區”成立。在立地條件十分惡劣的情況下,采取在巖壁上“鑿石開槽填土植樹”、用1.6萬多只廢舊輪胎串連固定成網“灌土植綠”等方法,在80度以上坡度的裸崖上進行山體生態植被恢復工程,九年來共投入4000多萬元、完成復綠230.68萬m 2,回填土方188.82萬方,種植各類喬灌木247.94萬株,苗木品種超過100多個。至2008年末,幕燕植被恢復已完成工程量建設的80%。2009年“幕燕濱江風光帶

5、”的建設列為年度十項重點工程之一,繼續建設、完善。昔日滿目瘡痍的幕府山,現如今,已呈現出一派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勃勃生境。3、以人為本,建設有特色、高品質公園加快公園風景區建設,雨花臺烈士陵園、棲霞山風景區等實施景區基礎設施改造,搞好景區環境整治,增建新的景點。陸續建設南京城市景觀建設科技49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c了濱江公園、“綠博園”、月牙湖公園、東水關公園、小桃園、鬼臉城等公園景區;廣場游園綠地建設,完成了大行宮、窨子山、八字山、旭日景城、明城墻外側、朱二河、明園、駐馬坡、南祖師庵、秦淮河沿線等20多處大型市民廣場和帶狀公園綠地建設;玄武湖、莫愁湖

6、、白鷺洲、鄭和、南湖等公園通過環境改造、綠化調整,提升了環境景觀水平各公園堅持“文化建園”方針,充實人文景點,提高了文化品位,積極展開專類園建設,更好的發揮了其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4、立體化建設,完善綠地系統布局近年來,我市不斷改造和完善城市主干道的綠化,豐富了植物層次與品種,通過美化、彩化,提高了園藝水平;對新建和改擴建道路的綠化,盡力做到“拓路不砍樹,新路栽大樹”,保持了“綠色隧道”特色。按照生態、景觀、經濟相統一的原則,全市建設了16條、400多公里長的50100m 寬的出城干道綠廊。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堅持常綠與落葉植物相結合,快生與慢生植物相結合,生態林與景觀林相結合,形成環網相連的

7、綠色生態通道。尤其是車(人流量較大的主干道及入城道路,如312國道、迎賓大道等的建設,形成7條楔入主城的巨大綠帶,連接城市中心。流經主城的秦淮河岸兩側新建了大片的帶狀綠地,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觀。街道、河道與郊外,由河道、道路各類綠化的行道樹、喬木、花灌木、地被、藤類植物等組成了城市綠色生態廊道?;拘纬牲c、線、面結合,大、中、小配套,門類齊全、功能顯著的城市園林綠化體系。前瞻做法突出特色1、體現前瞻性,突出規劃優先,做好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和地方性法規制定在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南京主城綠地系統規劃基礎上,2002年完成了主城綠線的劃定工作,將主城243Km 2中35%的用地作為綠地控制,該綠線的方案還

8、向市民公示,聽取各方意見。南京逐步編制了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長江南京段濕地保護與開發規劃等,各區政府也以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為指導,分別編制各區“綠地系統規劃”。與此同時,還完成鐘山、雨花臺風景區規劃的修編工作,完成玄武湖景區東擴、幕燕風景區、聚寶山公園、棲霞山風景區總體規劃,以及莫愁湖、清涼山等公園景區單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同時加強了地方性法規的制定,五年來,進一步完善南京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南京市中山陵園風景區管理條例、南京市雨花臺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等三個地方性法規,南京市城市公園管理辦法、南京市市民廣場管理規定等個政府規章,形成較完備的城市園林綠化法律規章體系,使南京園林綠化建設、管理、保護

9、步入了法制化軌道。2、體現地域特色,突出以人為本,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園林綠化從點上突破,向帶、面延伸,結合濱水、濱城、沿路,從營造城市景觀角度進行綠地建設。一是以人為本,貼近市民生活,著重在老城區建設分布均勻的市民廣場、游園綠地,方便老百姓就近休閑、娛樂、健身,全市已基本實現居民每出行500m,就有一處市民廣場或游園綠地。二是加大道路綠化力度,加快新建、拓寬道路的綠化建設,先后完成70多條道路的綠化栽植,全市共栽植各類行道樹20萬株,綠化面積占道路面積的30%以上。對老道路綠化改造,道路兩側采取破墻透綠,把道路兩側的歷史文化建筑、景點充分展示在市民游人面前,提升了道路綠化品位。三是注重生物多

10、樣性,選擇適合南京地帶性的行道樹樹種。目前行道樹樹種已從過去的20余種增加到現在60多種,形成了喬灌花草構成的植物群落,豐富了城市生態景觀。3、體現藝術性,突出六朝古都文化底蘊,提高公園、風景區建設水平一是加快公園景區基礎設施改造,提高配套水平。近年來,拆除公園景區內各類建筑物10多萬m 2,用于擴建綠地,建設花徑、花帶,玄武湖、紅山森林動物園、白鷺洲、繡球等公園,珍珠泉、棲霞山等風景區通過環境改造、綠化調整,擴大了綠地面積,提高了環境景觀水平.二是加快公園景區文化挖掘,提升品位,確定“文化建園”的指導思想。近幾年,相繼在玄武湖重建了“武廟古閘”景點,修復體現明代皇冊庫的景點建筑,修復了六朝東晉才子郭璞墩等,棲霞山建成陸羽茶莊、乾隆御碑亭、桃花湖景區,莫愁湖建成棋文館,紅山公園建成六朝大壯觀閣,清涼山公園建成了奇石精品展廳,金陵書畫名家展示館;白鷺洲以豐富的秦淮文化為底蘊,進行了全面的改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