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職業病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陳建武,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陳建武,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20222022年年3 3月月5 5日星期六日星期六目目 錄錄一、概述一、概述二、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二、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三、通風防護設施的分析與評價三、通風防護設施的分析與評價四、噪聲防護措施四、噪聲防護措施五、評價與改善示例五、評價與改善示例21.1 1.1 防護措施概述防護措施概述3p 工程防護工程防護p 應急救援設施應急救援設施p 個體防護個體防護p 職業健康監護職業健康監護p 職業衛生管理職業衛生管理職職業業病病危危害害因因素素職業病職業病職業病危職業
2、病危害事故害事故關系職職業業健健康康1.2 1.2 職業病防護設施職業病防護設施p 定義定義u 消除或降低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消除或降低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濃度或強度u 設備、設施、裝置、構(建)筑物等的總稱設備、設施、裝置、構(建)筑物等的總稱p 特點特點u 一般針對正常作業,非應急狀態一般針對正常作業,非應急狀態u 作業時需正常運行作業時需正常運行u 可用正常作業時濃度或強度進行評價可用正常作業時濃度或強度進行評價p 分類分類u 通風通風、濕式抑降塵、隔離、密閉等、濕式抑降塵、隔離、密閉等41.3 1.3 應急救援設施應急救援設施p 定義定義u 監測報警裝置(監測報警裝置(事前預防事前預
3、防) u 強制通風設施(強制通風設施(事中控制事中控制)u 現場緊急處置設施和用品等(現場緊急處置設施和用品等(事后救治事后救治) 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洗眼器等)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洗眼器等) 通訊與運輸設備、通訊與運輸設備、個體防護用品個體防護用品等。等。p 特點特點u 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u 應急時必須可用應急時必須可用 u 不應用正常作業下濃度或強度進行分析和評價不應用正常作業下濃度或強度進行分析和評價51.4 1.4 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基礎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基礎p 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分析與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分析與評
4、價u 識別:危害因素、來源、分布、影響的人員識別:危害因素、來源、分布、影響的人員u 分析:分析: 有害性分析有害性分析 接觸分析接觸分析接觸的人員和數量、接觸方式、接觸頻次和時間接觸的人員和數量、接觸方式、接觸頻次和時間u 評價:評價:濃度濃度/強度,發生職業病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強度,發生職業病可能性和嚴重程度;6危害危害因素因素目標目標疾病疾病進入人進入人體途徑體途徑理化性質理化性質毒理特征毒理特征接觸限值接觸限值職業健康體檢要求職業健康體檢要求評價評價單元單元工種工種工作工作地點地點危害危害因素因素危害因危害因素來源素來源接觸接觸人數人數接觸時間接觸時間和頻次和頻次接觸接觸方式方式接觸接
5、觸水平水平備注備注1.5 1.5 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內容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內容7評價評價單元單元工種工種工作工作地點地點危害危害因素因素危害因危害因素來源素來源接觸接觸人數人數接觸時間接觸時間和頻次和頻次接觸接觸方式方式接觸接觸水平水平備注備注危害危害因素因素目標目標疾病疾病進入人進入人體途徑體途徑理化性質理化性質毒理特征毒理特征接觸限值接觸限值職業健康體檢要求職業健康體檢要求1.4 1.4 防護(應急)設施分析與評價防護(應急)設施分析與評價p 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與分析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與分析u 來源、進入人體的途徑、目標疾病、接觸方式等來源、進入人體的途徑、目標疾病、接觸方式等p 明確
6、設施類別和用途明確設施類別和用途u 職業病防護設施(職業病防護設施(防塵、防毒、防高溫?防塵、防毒、防高溫?)u 應急救援設施(應急救援設施(事前、事中、事后事前、事中、事后)p 確定對應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確定對應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u 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u 濃度濃度/ /強度?強度?u 全面通風量(換氣次數)全面通風量(換氣次數)? 有害物質、余熱、余濕有害物質、余熱、余濕 人均新風量、事故排風人均新風量、事故排風8目目 錄錄一、概述一、概述二、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二、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三、通風防護設施的分析與評價三、通風防護設施的分析與評價
7、四、常見噪聲危害防護設施四、常見噪聲危害防護設施五、評價與改善示例五、評價與改善示例9p 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內容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內容u 設置的必要性設置的必要性 應急救援設施?應急救援設施? 依據?依據?u 設置的符合性設置的符合性 個體防護用品?個體防護用品? u 設置的有效性設置的有效性 職業衛生管理措施?職業衛生管理措施?u 檢維修情況檢維修情況2 2 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內容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內容10p 防護設施設置的條件防護設施設置的條件(發生職業病或事故可能性和嚴重程度)(發生職業病或事故可能性和嚴重程度)u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 發生源發生源 有害物質特性(有害物質
8、特性(應急救援設施應急救援設施)u有人員接觸有人員接觸 人員數量、接觸頻次人員數量、接觸頻次u正常條件下濃度超標正常條件下濃度超標 急性職業損傷應急救援設施急性職業損傷應急救援設施2.1 2.1 必要性分析與評價必要性分析與評價112.1 2.1 必要性分析與評價必要性分析與評價p 必要性分析結果必要性分析結果12評價評價單元單元作業場所作業場所/地點地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擬)設置職業病防護設施(擬)設置職業病防護設施可能產生的可能產生的預期超標的預期超標的名稱和用途名稱和用途袋裝水袋裝水泥裝車作泥裝車作業地點業地點水泥粉塵水泥粉塵高溫高溫低溫低溫粉塵粉塵/局部送風降溫設施局部送風
9、降溫設施/*作業作業場所場所打磨粉塵打磨粉塵苯苯甲苯甲苯丙酮丙酮噪聲噪聲高溫高溫打磨粉塵打磨粉塵苯苯/噪聲噪聲/局部排風設施(粉塵、毒物)局部排風設施(粉塵、毒物)消聲降噪設施消聲降噪設施局部送風降溫設施局部送風降溫設施p評價依據評價依據?u法律、法規、標準要求法律、法規、標準要求u是否超標:是否超標: TWA TWA、STELSTEL(或超限倍數)(或超限倍數)p 分析結果分析結果u 種類:噴霧灑水設施、減振降噪設施、通風設施等種類:噴霧灑水設施、減振降噪設施、通風設施等u 類型:全面通風、局部通風、吹吸式通風類型:全面通風、局部通風、吹吸式通風u 位置:布局圖位置:布局圖p 評價依據:評價
10、依據:法規標準專業技術知識法規標準專業技術知識p 注意事項:注意事項:相對合理、相對合理、綜合防護綜合防護設施設施2.2 2.2 合理性的分析與評價合理性的分析與評價13評價評價單元單元作業場所作業場所/地點地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需設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需設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可能產生的可能產生的預期超標的預期超標的名稱名稱種類種類型式型式布局布局2.2 2.2 合理性的分析與評價合理性的分析與評價1415(1) (1) 通風方式通風方式16通風系統通風系統按空氣流動動力分類按空氣流動動力分類自然通風自然通風機械通風機械通風按作用范圍分類按作用范圍分類全面通風全面通風局部通風局部通風全面
11、通風全面通風局部通風局部通風自然通風自然通風機械通風機械通風(1)-1 (1)-1 通風系統分類及比較通風系統分類及比較自然通風自然通風機械通風機械通風混合通風混合通風通通風風系系統統風機動力兩者并存熱壓、風壓、密度差(1)- 2 (1)- 2 按空氣流動動力分類按空氣流動動力分類1 1、毒性,、毒性,2 2、濃度,、濃度,3 3、凈化處理,、凈化處理,4 4、熱、熱全面通風全面通風局部通風局部通風吹吸式通風吹吸式通風通通風風系系統統整個廠房整個廠房/ /車間車間進行通風、換氣進行通風、換氣廠房廠房/ /車間內某車間內某個局部作業場所個局部作業場所進行通風、換氣進行通風、換氣廠房廠房/ /車間
12、內某車間內某個區域內進行通個區域內進行通風、換氣風、換氣 (1)- 3 (1)- 3 按作用范圍分類按作用范圍分類1.1.毒性;毒性; 2.2.突然間散入空氣中的量;突然間散入空氣中的量; 3.3.污染源數量與分布污染源數量與分布2.3 2.3 有效性分析與評價有效性分析與評價p 職業接觸限值職業接觸限值u 適用于所有職業病危害適用于所有職業病危害因素因素p 通風設置通風設置u 全面通風量和通風換氣次數全面通風量和通風換氣次數 適用于全面適用于全面通風通風u 氣流組織氣流組織 適用于全部通風設施,尤其適用于全面適用于全部通風設施,尤其適用于全面通風通風u 控制風速控制風速 適用于局部通風和吹吸
13、式通風適用于局部通風和吹吸式通風192.4 2.4 防護設施評價示例防護設施評價示例20評價依據評價依據評價內容評價內容評價結果評價結果符合性符合性有效性有效性防護設施分類防護設施分類評價依據評價依據評價內容評價內容評價結果評價結果符合性符合性有效性有效性防塵設施防塵設施防毒設施防毒設施2.4 2.4 防護設施評價示例防護設施評價示例21評評價價單單元元作業作業場所場所/地點地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擬)設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擬)設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評價評價可能產可能產生的生的預期超標預期超標的的名稱和用途名稱和用途種類型種類型式式關鍵技關鍵技術參數術參數合理性合理性有效性有效性袋裝袋
14、裝水泥水泥裝車裝車作業作業地點地點水泥粉水泥粉塵塵高溫高溫低溫低溫粉塵粉塵/局部送風降局部送風降溫設施溫設施/給出理由給出理由和參考依和參考依據據*作作業場業場所所打磨粉打磨粉塵塵苯苯甲苯甲苯丙酮丙酮噪聲噪聲高溫高溫打磨粉塵打磨粉塵苯苯/噪聲噪聲/局部排風設局部排風設施(粉塵、施(粉塵、毒物)毒物)消聲降噪設消聲降噪設施施局部送風降局部送風降溫設施溫設施側吸罩側吸罩布局圖布局圖控制風控制風速速或關鍵技或關鍵技術參數與術參數與接觸水平接觸水平之間的關之間的關系系目目 錄錄一、概述一、概述二、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二、防護設施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三、通風防護設施的分析與評價三、通風防護設
15、施的分析與評價u 全面通風全面通風u 局部通風局部通風u 吹吸式通風吹吸式通風四、常見噪聲危害防護設施四、常見噪聲危害防護設施五、評價與改善示例五、評價與改善示例223.1 3.1 全面通風全面通風一、概述一、概述二、全面通風防護設施的分析與評價二、全面通風防護設施的分析與評價u 全面通風特點與評價內容全面通風特點與評價內容u 氣流組織原則與評價方法氣流組織原則與評價方法u 全面通風量分析與評價全面通風量分析與評價三、評價與改善示例三、評價與改善示例23p全面通風按控制機理分類(全面通風按控制機理分類(通風量和氣流組織通風量和氣流組織)u 稀釋通風稀釋通風u 單向流通風單向流通風u 均勻流通風
16、均勻流通風u 置換通風置換通風3.1.1 3.1.1 全面通風全面通風24p 全面通風系統設計思路全面通風系統設計思路u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 毒性、濃度、溫度、狀態(氣態、液態、固態)毒性、濃度、溫度、狀態(氣態、液態、固態) 分布情況分布情況u 確定通風類型和氣流組織確定通風類型和氣流組織 依據氣流組織原則和工藝特征,確定進排風口位置依據氣流組織原則和工藝特征,確定進排風口位置u 計算全面通風量計算全面通風量 有害物質、余熱、余濕有害物質、余熱、余濕 事故通風?事故通風?u 選擇適宜的風機或利用自然通風選擇適宜的風機或利用自然通風 風量、風壓特征風量、風壓特征3.1.1 3
17、.1.1 全面通風全面通風25p特點特點u 稀釋有害物濃度至標準限值以下稀釋有害物濃度至標準限值以下u 效果取決于效果取決于通風換氣量通風換氣量和和車間內的氣流組織車間內的氣流組織p評價評價u 必要性必要性: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析與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析與評價u 合理性合理性 種類、類型、種類、類型、位置位置u 有效性有效性 車間內氣流組織車間內氣流組織 通風換氣量通風換氣量263.1.2 3.1.2 全面通風防護設施的分析與評價全面通風防護設施的分析與評價巰基乙酸巰基乙酸相對蒸氣密度(空氣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1):):3.183.18p 全面通風氣流組織原則全面通風氣流組織原則u 送風
18、口靠近人,排放口靠近送風口靠近人,排放口靠近污染物,操作人員位于污染污染物,操作人員位于污染物的上風側;物的上風側;u 車間衛生條件比周圍環境要車間衛生條件比周圍環境要求高,應保持室內正壓;求高,應保持室內正壓;u 全面通風時進氣氣流應均勻全面通風時進氣氣流應均勻分布,減少渦流,避免有害分布,減少渦流,避免有害物積聚;物積聚;u 進排風口位置安排得當,避進排風口位置安排得當,避免氣流短路;免氣流短路;(1 1) 氣流組織氣流組織壓力壓力短路短路27位置位置渦流渦流p 氣流組織原則應用氣流組織原則應用u 熱車間熱車間 采用下送上排采用下送上排u 只產生粉塵,不散發有害氣體車間只產生粉塵,不散發有
19、害氣體車間 采用上送下排避免二次揚塵和利用粉塵重力采用上送下排避免二次揚塵和利用粉塵重力(1 1) 氣流組織氣流組織熱車間熱車間28p 氣流組織檢測氣流組織檢測u 送風口、排風口位置進行粗略判斷送風口、排風口位置進行粗略判斷u 發煙裝置發煙裝置 發煙管、煙霧發生器發煙管、煙霧發生器u 柔性材料柔性材料 細線等細線等u 紀錄設備紀錄設備 DVDV等等p 氣流組織評價方法氣流組織評價方法u 視頻截圖氣流組織原則視頻截圖氣流組織原則(1 1) 氣流組織氣流組織29(2 2) 全面通風換氣量全面通風換氣量p 與新風量、通風換氣次數的關系與新風量、通風換氣次數的關系u 三者三者關系關系u 計算方法計算方
20、法u 標準要求標準要求p 限值標準限值標準p 示例與改善方案示例與改善方案30(2)-1 (2)-1 全面通風量、新風量、通風換氣次數的關系全面通風量、新風量、通風換氣次數的關系p 全面通風量換氣次數全面通風量換氣次數房間有效體積房間有效體積p 集中集中空調系統的車間或封閉式空調系統的車間或封閉式車間內車間內不產生有害物質也要確不產生有害物質也要確保新風量保新風量。全面。全面通風量以及換氣次數不能取代。通風量以及換氣次數不能取代。p 全面通風量和換氣次數更強調有害物質、余熱和余濕的排除。全面通風量和換氣次數更強調有害物質、余熱和余濕的排除。31全面通風量全面通風量換氣次數換氣次數房間體積房間體
21、積p 工作場所的新風應來自室外,新風口應設置在空氣清潔區工作場所的新風應來自室外,新風口應設置在空氣清潔區u 非空調工作場所非空調工作場所人均占用容積人均占用容積 20m20m3 3的車間,應保證人均新風量的車間,應保證人均新風量20m20m3 3/h/h 20m20m3 3的車間,應保證人均新風量的車間,應保證人均新風量30m30m3 3/h/hu 空氣調節車間空氣調節車間,應保證人均新風量,應保證人均新風量30m30m3 3/h/hu 潔凈室潔凈室的人均新風量應的人均新風量應40m40m3 3/h/hp 封閉式車間封閉式車間人均新風量宜設計為人均新風量宜設計為30m30m3 3/h/h50
22、m50m3 3/h/hp 采暖通風與空調調節設計規范采暖通風與空調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GB50019-2003)u 工業建筑應保證每人不小于工業建筑應保證每人不小于30m30m3 3/h/h的新風量的新風量u 潔凈室的人均新風量應潔凈室的人均新風量應40m40m3 3/h/h。p 思考:思考:u 新風量標準、新風量標準、COCO2 2氣體之外氣體的考慮氣體之外氣體的考慮u 防護設施的分析與評價防護設施的分析與評價(2)-2 (2)-2 新風量的要求新風量的要求32p 檢測方法檢測方法u 公共場所室內新風量測定方法(公共場所室內新風量測定方法(GB/T18204.1-GB/T1
23、8204.1-20132013) 示蹤氣體法示蹤氣體法 非機械通風且換氣次數小于非機械通風且換氣次數小于5 5次次/h/h的公共場所(無的公共場所(無集中空調系統的場所)集中空調系統的場所) 風管法風管法 皮托管法測量新風管風速范圍皮托管法測量新風管風速范圍2m/s2m/s30m/s30m/s 點風速儀法測量新風管風速范圍為點風速儀法測量新風管風速范圍為0.1m/s0.1m/s10m/s10m/s (新風管斷面(新風管斷面平均風速)的和平均風速)的和(2)-2 (2)-2 新風量檢測與評價方法新風量檢測與評價方法33p 示蹤氣體法示蹤氣體法u室內空氣體積測量室內空氣體積測量 V VV1-V2V
24、1-V2u示蹤氣體環境中存在的(示蹤氣體環境中存在的(COCO2 2)先測本底濃度)先測本底濃度u關閉門窗,用氣瓶在室內通入適量示蹤氣體后將氣瓶移至室外,同關閉門窗,用氣瓶在室內通入適量示蹤氣體后將氣瓶移至室外,同時用電風扇攪拌空氣時用電風扇攪拌空氣3-5min3-5min,使示蹤氣體分布均勻,示蹤氣體的處,使示蹤氣體分布均勻,示蹤氣體的處所濃度應至少經過所濃度應至少經過30min30min,衰減后仍高于儀器最低檢出限。,衰減后仍高于儀器最低檢出限。u打開測量儀器電源,在室內中心點沖擊力示蹤氣體濃度。打開測量儀器電源,在室內中心點沖擊力示蹤氣體濃度。u根據示蹤氣體濃度衰減情況,測量從開始至根據
25、示蹤氣體濃度衰減情況,測量從開始至30min30min60min60min時間段示時間段示蹤氣體濃度,在此時間段測量測試不小于蹤氣體濃度,在此時間段測量測試不小于5 5次。次。u自然對數對應的時間作圖,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計算,回歸方程自然對數對應的時間作圖,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計算,回歸方程式的斜率即為空氣交換率。式的斜率即為空氣交換率。(2)-2 (2)-2 新風量檢測與評價方法新風量檢測與評價方法34p 示蹤氣體法示蹤氣體法(2)-2 (2)-2 新風量檢測與評價方法新風量檢測與評價方法35p 風管法風管法u 皮托管法皮托管法 管道內動壓管道內動壓平均風速平均風速風量風量人均新風量人均新
26、風量 可取風管中心一點作為測點可取風管中心一點作為測點 直徑直徑0.3m0.3m、流速分布比較均勻的風管、流速分布比較均勻的風管 氣流分布對策和比較均勻的風管氣流分布對策和比較均勻的風管u 風速計法風速計法 直接讀取風速計讀數直接讀取風速計讀數(2)-2 (2)-2 新風量檢測與評價方法新風量檢測與評價方法36p 檢測方法檢測方法u 排風罩的分類及技術條件排風罩的分類及技術條件(GBT 16758-2008GBT 16758-2008) 罩口測量法罩口測量法 勻速移動法勻速移動法 定點測定法定點測定法 管道內測量法管道內測量法 風罩排風量計算罩口平均風速風罩排風量計算罩口平均風速 直讀法(直讀
27、法(管道內風速管道內風速5m/s5m/s) 間接法(間接法(管道內風速管道內風速5m/s5m/s)(2)-2 (2)-2 新風量檢測與評價方法新風量檢測與評價方法37p 經常使用的通風系統經常使用的通風系統u 根據有害物質、余熱、余濕的產生量確定全面通風量根據有害物質、余熱、余濕的產生量確定全面通風量u 通風換氣次數通風換氣次數p 事故通風事故通風u 宜由經常使用的通風系統和事故通風系統共同保證宜由經常使用的通風系統和事故通風系統共同保證u 風量宜根據工藝設計要求通過計算確定,換氣次數不風量宜根據工藝設計要求通過計算確定,換氣次數不宜宜1212次次/h/h。p 通風量的確定通風量的確定u 人均
28、新風量、全面通風量取最大的人均新風量、全面通風量取最大的u 事故通風根據經常使用的和事故通風情況確定事故通風根據經常使用的和事故通風情況確定(2)-4 (2)-4 全面通風量的要求全面通風量的要求38p 全面通風量全面通風量計算方法之一(計算方法之一(有害物質有害物質)(2)-4 (2)-4 全面通風量的要求全面通風量的要求osYYMKQ式中:式中: Q換氣量,換氣量,m3/h; M有害物產生量,有害物產生量,mg/h; Ys作業環境有害物濃度限定值,作業環境有害物濃度限定值,mg/m3; Yo新鮮空氣中該種有害物濃度,大約新鮮空氣中該種有害物濃度,大約Yo=0。 K安全系數,考慮污染物毒性、
29、污染源的分布安全系數,考慮污染物毒性、污染源的分布 及其散發的不均勻性、氣流組織及通風的有效性等。查詢及其散發的不均勻性、氣流組織及通風的有效性等。查詢設計手冊確定。設計手冊確定。39注:注:循環空氣中粉塵、有害氣體濃度大于或循環空氣中粉塵、有害氣體濃度大于或等于其職業接觸限值的等于其職業接觸限值的30%時時,不宜采用循環風,不宜采用循環風p 全面通風量全面通風量計算方法之一計算方法之一u Ys(作業環境有害物濃度限定值)的選擇(作業環境有害物濃度限定值)的選擇(2)-4 (2)-4 全面通風量的要求全面通風量的要求40接觸限值接觸限值類型類型每天實際每天實際工作時間工作時間Ys值值MACYs
30、=MACPC-TWA8hYs=PC-TWA8hYs=PC-TWA8/每天實際工作時間每天實際工作時間8hYs=下面二者中的較小者下面二者中的較小者(1)PC-TWA8/每天實際每天實際工作時間工作時間(2)PC-STEL中較小者中較小者p 全面通風量全面通風量計算方法之一計算方法之一u 某作業場所苯的產生量某作業場所苯的產生量M=30mg/hM=30mg/hu 苯的苯的PC-TWAPC-TWA為為6mg/m6mg/m3 3,PC-STELPC-STEL為為10mg/m10mg/m3 3。u 新鮮空氣中苯的本底濃度新鮮空氣中苯的本底濃度Y Y0 0=0=0。(2)-4 (2)-4 全面通風量的要
31、求全面通風量的要求41osYYMKQp 全面通風量全面通風量計算方法之一(計算方法之一(余熱余熱)(2)-4 (2)-4 全面通風量的要求全面通風量的要求)(opttcQL式中:式中: L 全面通風換氣量,全面通風換氣量,m3/h; Q余熱量,余熱量,kW; c空氣的質量比熱,為空氣的質量比熱,為1.01kJ/(kg );); 進入空氣的密度,進入空氣的密度,kg/m3; tp排出空氣的溫度,排出空氣的溫度,; to進入空氣的溫度,進入空氣的溫度,。42p 全面通風量全面通風量計算方法之一(計算方法之一(余濕余濕)(2)-4 (2)-4 全面通風量的要求全面通風量的要求opddGL式中:式中:
32、 L 全面通風換氣量,全面通風換氣量,m3/h; G余濕量,余濕量,kW; dp排出空氣的溫度,排出空氣的溫度,; do進入空氣的溫度,進入空氣的溫度,。43p 全面通風量全面通風量計算方法一計算方法一u 存在多種有害物時全面通風量確定存在多種有害物時全面通風量確定當數種溶劑(當數種溶劑(苯及其同系物、醇類或醋酸酯類苯及其同系物、醇類或醋酸酯類)蒸氣或)蒸氣或數種刺數種刺激性氣體激性氣體同時放散于空氣中時,應按各種氣體分別稀釋至規定同時放散于空氣中時,應按各種氣體分別稀釋至規定的接觸限值所需要的空氣量的的接觸限值所需要的空氣量的總和總和計算全面通風換氣量。計算全面通風換氣量。l苯、甲苯、二甲苯
33、、乙醇、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乙酸乙酯除上述有害氣體及蒸氣外,其他有害物質同時放散于空氣中時,除上述有害氣體及蒸氣外,其他有害物質同時放散于空氣中時,通風量僅通風量僅按需要空氣量最大的有害物質計算。按需要空氣量最大的有害物質計算。u 同時放散有害物質、同時放散有害物質、 余熱和余濕時,余熱和余濕時, 全面通風量應按全面通風量應按其中所需最大的空氣量確定。其中所需最大的空氣量確定。(2)-4 (2)-4 全面通風量的要求全面通風量的要求44p 全面通風量全面通風量計算示例計算示例u 存在多種有害物時全面通風量確定存在多種有害物時全面通風量確定( (單位為單位為m m3 3/h/h) )
34、 苯苯100,100,甲苯甲苯200200,Q Q300300 氨氣氨氣200200,二氧化硫,二氧化硫300300,Q=500Q=500 COCO為為600600 余熱需余熱需700700(2)-4 (2)-4 全面通風量的要求全面通風量的要求45Q Q500500Q Q600600700700p 全面通風量全面通風量計算方法二計算方法二u 有害物散發量無法確定時的風量計算有害物散發量無法確定時的風量計算 按經驗式計算:按經驗式計算:L L= =n nV V l n n為通風換氣次數為通風換氣次數( (次次/h/h,可查手冊,可查手冊) )p采暖通風與空調調節設計規范采暖通風與空調調節設計規
35、范等相關行業標準規定了等相關行業標準規定了部分工業建筑的通風換氣次數部分工業建筑的通風換氣次數p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規定規定“事故通風事故通風的風量宜根據的風量宜根據工藝設計要求通過計算確定,但工藝設計要求通過計算確定,但換氣次數不宜換氣次數不宜1212次次/h/h”。l V V為通風車間有效房間體積(為通風車間有效房間體積(m m3 3)p通風車間體積設備等所占體積通風車間體積設備等所占體積(2)-4 (2)-4 全面通風量的要求全面通風量的要求46p不同全面通風系統的檢測與評價不同全面通風系統的檢測與評價u 稀釋通風全面通風量氣流組織稀釋通風全面通風量氣流組織u 單向流
36、通風單向流通風u 均勻流通風均勻流通風u 置換通風置換通風p不同全面通風系統的評價內容與方法不同不同全面通風系統的評價內容與方法不同(2)-5 (2)-5 全面通風量的檢測與評價方法全面通風量的檢測與評價方法47p 氣流組織評價方法氣流組織評價方法與改善方法與改善方法u 視頻截圖氣流組織原則視頻截圖氣流組織原則3.1.3 3.1.3 全面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全面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48p 氣流組織評價方法與改善方法氣流組織評價方法與改善方法u 視頻截圖氣流組織原則視頻截圖氣流組織原則3.1.3 3.1.3 全面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全面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49p 氣流組織評價方法與改善方法氣流組織評價方
37、法與改善方法u 視頻截圖氣流組織原則視頻截圖氣流組織原則u 全面通風量?全面通風量?3.1.3 3.1.3 全面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全面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50513.1.3 3.1.3 全面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全面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u 通風方式?通風方式? 全面通風量?全面通風量?p 全面通風量評價與改善方法全面通風量評價與改善方法u 檢測檢測/ /設計值設計值 VS VS 標準要求標準要求 改變氣流組織形式,即控制原理改變氣流組織形式,即控制原理 調整風機(風量風壓)調整風機(風量風壓)p 全面通風評價注意事項全面通風評價注意事項u 氣流組織氣流組織全面通風量全面通風量u 需有數據進行支撐需有數
38、據進行支撐u 單向流、均勻流、置換式全面通風評價方法不同于稀單向流、均勻流、置換式全面通風評價方法不同于稀釋全面通風釋全面通風u 送風口位置作用大于回風口位置送風口位置作用大于回風口位置3.1.3 3.1.3 全面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全面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523.2 3.2 局部通風系統局部通風系統53一、概述一、概述二、局部通風防護技術與防護設施評價二、局部通風防護技術與防護設施評價u 局部送風系統局部送風系統u 局部排風系統局部排風系統排風罩排風罩通風管道通風管道風機風機凈化裝置凈化裝置三、評價與改善示例三、評價與改善示例3.2.1 3.2.1 局部通風設施分析與評價概述局部通風設施分析與評
39、價概述54p 分析與評價的基礎分析與評價的基礎u 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分析與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分析與評價p 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分析與評價的內容u 必要性必要性: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析與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析與評價u 合理性合理性 種類(種類(送排風送排風)、)、類型(排風罩)、位置類型(排風罩)、位置u 有效性有效性 氣流組織氣流組織 控制風速控制風速 (崗位、環境)有害物質捕集效率(崗位、環境)有害物質捕集效率3.2.1.1 3.2.1.1 局部送風局部送風55p 目的目的u 降溫,降溫,采暖?采暖?p 局部送風方式局部送風方式u 風扇風扇u 噴霧風扇噴霧風扇u 系統式局部送風裝置
40、系統式局部送風裝置3.2.1.1 3.2.1.1 局部送風局部送風56p 風扇風扇u 適用調節適用調節 空間溫度空間溫度3535車間,輻射強度小車間,輻射強度小 產塵車間不宜采用,避免揚塵產塵車間不宜采用,避免揚塵 增加人體蒸發增加人體蒸發散熱散熱u 限值要求限值要求 不帶水霧的氣流風速,不帶水霧的氣流風速, 勞動強度勞動強度I I級的應控制在級的應控制在2m/s2m/s3m/s3m/s II II級的控制在級的控制在3m/s3m/s5m/s5m/s III III級的控制在級的控制在4m/s4m/s6m/s6m/s。u 檢測、評估與改善方法檢測、評估與改善方法 確定確定合理性合理性風速風速儀
41、儀檢測風速檢測風速與限值比較與限值比較 改變距離或更換風扇改變距離或更換風扇3.2.1.1 3.2.1.1 局部送風局部送風57p 噴霧風扇噴霧風扇u 適用條件適用條件 空間溫度空間溫度3535,輻射強度,輻射強度1400W/m1400W/m2 2,對工藝無影響的中、,對工藝無影響的中、重作業地點重作業地點 風速降溫、人造汗、蒸發降溫風速降溫、人造汗、蒸發降溫u 限值要求限值要求 帶有水霧的氣流風速為帶有水霧的氣流風速為3m/s3m/s5m/s5m/s,霧滴直徑應,霧滴直徑應100m100mu 檢測、評估與改善方法檢測、評估與改善方法 確定確定合理性合理性 風速儀檢測風速儀檢測風速、霧滴直徑風
42、速、霧滴直徑 與限值與限值比較比較 改變距離或更換風扇改變距離或更換風扇3.2.1.1 3.2.1.1 局部送風局部送風58p 系統式局部送風系統式局部送風u 適用條件適用條件 輻射強度高和空氣溫度較高的經常停留作業地點,且工藝輻射強度高和空氣溫度較高的經常停留作業地點,且工藝不允許有水滴不允許有水滴 散發有害氣體或粉塵不允許采用再循環空氣作業地點散發有害氣體或粉塵不允許采用再循環空氣作業地點u 限值要求限值要求熱輻射強度(W/m2)冬季夏季溫度()風速(m/s)溫度()風速(m/s)35070020251226311.5370114002025132630241401210018222325
43、293521012800182234242846注1:輕度強度作業時,溫度宜采用表中較高值,風速宜采用較低值;重強度作業時,溫度宜采用較低值,風速宜采用較高值;中度強度作業時其數據可按插入法確定。注2:對于夏熱冬冷(或冬暖)地區,表中夏季工作地點的溫度,可提高2。注3:當局部送風系統的空氣需要冷卻或加熱處理時,其室外計算參數,夏季應采用通風室外計算溫度及相對濕度;冬季應采用采暖室外計算溫度。3.2.1.1 3.2.1.1 局部送風局部送風59p 系統式局部送風系統式局部送風u 檢測、評估與改善方法檢測、評估與改善方法 確定確定合理性合理性 檢測輻射熱、風速、溫度和勞動強度檢測輻射熱、風速、溫度
44、和勞動強度 與限值與限值比較比較 改變改變距離、風速、溫度等距離、風速、溫度等3.2.1.2 3.2.1.2 局部排風局部排風60p 排風罩排風罩p 通風管道通風管道p 風機風機p 凈化裝置凈化裝置61( (一一) ) 排風罩排風罩(1) (1) 局部排風系統常見排風罩局部排風系統常見排風罩柜式排風罩柜式排風罩密閉罩密閉罩外部吸氣罩外部吸氣罩接受式吸氣罩接受式吸氣罩大門空氣幕大門空氣幕吹吸罩吹吸罩排風罩排風罩62p 密閉罩密閉罩u 局部密閉罩局部密閉罩: :產塵設備和傳動裝置留在罩外產塵設備和傳動裝置留在罩外適用含塵氣流速度低、連續揚塵和瞬間適用含塵氣流速度低、連續揚塵和瞬間揚塵不大的產塵點揚
45、塵不大的產塵點罩容積小、排風量少、經濟性好。罩容積小、排風量少、經濟性好。u 整體密閉罩整體密閉罩傳動裝置留在罩外傳動裝置留在罩外適用于有振動或含塵氣流速度高的設備適用于有振動或含塵氣流速度高的設備u 大容積密閉罩大容積密閉罩適用于多點產塵、陣發性產塵、含塵氣適用于多點產塵、陣發性產塵、含塵氣流流速高和設備檢維修頻繁的場所。流流速高和設備檢維修頻繁的場所。占地面積大、材料消耗多。占地面積大、材料消耗多。局部局部整體整體(1)(1)1 1 密閉罩密閉罩大容積大容積63p 密閉罩密閉罩u 密閉后,防止有害外逸,還需消除罩內正壓;密閉后,防止有害外逸,還需消除罩內正壓;u 排風口應設在罩內壓力最高的
46、部位,罩口風速不宜過高排風口應設在罩內壓力最高的部位,罩口風速不宜過高u 排風口不應設在含塵氣流濃度高的部位或飛濺區排風口不應設在含塵氣流濃度高的部位或飛濺區u 正壓形成原因正壓形成原因機械設備運動機械設備運動物料運動物料運動罩內外溫差罩內外溫差(1)(1)1 1 密閉罩密閉罩64p 改善示例改善示例(1)(1)1 1 密閉罩密閉罩65p 密閉罩排風量密閉罩排風量 可簡化為可簡化為 孔口或縫隙處控制風速孔口或縫隙處控制風速0.5m/s0.5m/s即可即可(1)(1)1 1 密閉罩密閉罩66p 柜式排風罩柜式排風罩u 罩的一面敞開。罩的一面敞開。u 通風量通風量u 有害氣體風速取有害氣體風速取0
47、.5m/s,0.5m/s,粉塵取粉塵取1.0m/s1.0m/su 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方法?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方法?(1)(1)2 2 柜式排風罩柜式排風罩67p 外部吸氣罩外部吸氣罩u 傘形罩傘形罩有熱源或比空氣輕的有害氣體有熱源或比空氣輕的有害氣體u 側吸罩側吸罩無熱源或低熱源無熱源或低熱源u 下吸罩下吸罩無熱源,且比空氣重的有害氣體無熱源,且比空氣重的有害氣體(1)(1)3 3 外部吸氣罩外部吸氣罩p 外部吸氣罩設計、評估思路外部吸氣罩設計、評估思路u 控制點(控制距離)控制點(控制距離) 預評價?預評價?u 控制風速控制風速 控制效果評價?控制效果評價?u 計算通風量計算通風量u 選
48、擇風機選擇風機68p 外部吸氣罩排風量外部吸氣罩排風量(1)(1)3 3 外部吸氣罩外部吸氣罩69p 外部吸氣罩改善方法外部吸氣罩改善方法(1)(1)3 3 外部吸氣罩外部吸氣罩70p 接受式吸氣罩接受式吸氣罩(1)(1)4 4 接受式吸氣罩接受式吸氣罩71p 吹吸罩吹吸罩(1)(1)5 5 吹吸吹吸罩罩72(1)(1)5 5 吹吸吹吸罩罩73p 大門空氣幕大門空氣幕u 利用高速氣流形成的氣幕將污染物與潔凈空氣隔離利用高速氣流形成的氣幕將污染物與潔凈空氣隔離u 按形式分按形式分l 側送式空氣幕側送式空氣幕l 下送式空氣幕下送式空氣幕l 上送式空氣幕上送式空氣幕u 按送出氣流溫度分按送出氣流溫度
49、分l 熱空氣幕熱空氣幕l 等溫空氣幕等溫空氣幕l 冷空氣幕冷空氣幕(1)(1)6 6 大門空氣幕大門空氣幕(1)(1)6 6 大門空氣幕大門空氣幕75p 熱空氣幕的送風方式熱空氣幕的送風方式u 公共建筑采用由上向下送風公共建筑采用由上向下送風u 工業建筑工業建筑 外門寬度小于外門寬度小于3m3m時,宜采用單側送風時,宜采用單側送風 外門寬度外門寬度3 318m18m時,應經技術比較,采用單側、雙側時,應經技術比較,采用單側、雙側送風或由上向下送風送風或由上向下送風 外門寬度超過外門寬度超過18m18m時,由上向下送風時,由上向下送風p 熱空氣幕的送風溫度不宜高于熱空氣幕的送風溫度不宜高于505
50、0,高大外門,高大外門7070p 熱空氣幕出口風速應通過計算確定熱空氣幕出口風速應通過計算確定u 公共建筑的外門不宜大于公共建筑的外門不宜大于6m/s6m/su 工業建筑外門不宜大于工業建筑外門不宜大于8m/s8m/s,高大外門不宜大于,高大外門不宜大于25m/s25m/sp 應將有害物予以捕集,使工作區有害物濃度達到標準的前應將有害物予以捕集,使工作區有害物濃度達到標準的前提下,提下,提高捕集效率提高捕集效率,以較小的能耗捕集有害物。,以較小的能耗捕集有害物。p 可密閉的發散源,應首先采用密閉措施,可密閉的發散源,應首先采用密閉措施,盡可能將其密閉盡可能將其密閉,用較小的排風量達到較好的控制
51、效果。用較小的排風量達到較好的控制效果。p 當不能將有害物源全部密閉時當不能將有害物源全部密閉時可設置外部罩,罩口應盡可可設置外部罩,罩口應盡可能接近有害物源。能接近有害物源。(2 2) 排風罩設計原則排風罩設計原則p 當排風罩不能設置在有害物源附近當排風罩不能設置在有害物源附近或罩口至有害物源距離較大時,可或罩口至有害物源距離較大時,可設置吹吸罩。設置吹吸罩。對于有害物源上掛有對于有害物源上掛有遮擋吹吸氣流的工件或隔斷吹吸氣遮擋吹吸氣流的工件或隔斷吹吸氣流作用的物體時應慎用吹吸罩。流作用的物體時應慎用吹吸罩。76p (1 1)形式適宜)形式適宜p (2 2)位置正確)位置正確p (3 3)風
52、量適中)風量適中p (4 4)強度足夠)強度足夠p (5 5)檢修方便)檢修方便(2 2) 排風罩的設計原則排風罩的設計原則78 四面敞開四面敞開 一面遮蔽一面遮蔽 兩面遮蔽兩面遮蔽 三面遮蔽三面遮蔽 四面遮蔽四面遮蔽 (3 3) 排風罩類型分析示例排風罩類型分析示例79(3 3) 排風罩類型分析示例排風罩類型分析示例80(3 3) 排風罩類型分析示例排風罩類型分析示例81(3 3) 排風罩類型分析示例排風罩類型分析示例3.2.3 3.2.3 評價與改善示例評價與改善示例823.2.3 3.2.3 評價與改善示例評價與改善示例833.3 3.3 吹吸式通風吹吸式通風84一、概述一、概述u 吹吸
53、式通風系統的分類與特點吹吸式通風系統的分類與特點u 吹吸式系統的評價內容吹吸式系統的評價內容二、吹吸式通風防護技術與防護設施評價二、吹吸式通風防護技術與防護設施評價三、評價與改善示例三、評價與改善示例吹吸式通風吹吸式通風1、開放型2、密閉型A、垂直氣流B、水平氣流C、斜向氣流3.3.1 3.3.1 吹吸式通風系統分類吹吸式通風系統分類3.3.1 3.3.1 吹吸式通風系統分類吹吸式通風系統分類只有吸風只有吸風過渡模式過渡模式強抽模式強抽模式p 吹吸式通風系統吹吸式通風系統u 特點(特點(視頻演示視頻演示) 增加控制距離增加控制距離 不影響操作不影響操作 不影響工藝質量不影響工藝質量3.3.1
54、3.3.1 吹吸式通風特點吹吸式通風特點873.3.2 3.3.2 吹吸通風設施分析與評價概述吹吸通風設施分析與評價概述88p 預評價預評價u 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分析與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分析與評價p 分析與評價的內容分析與評價的內容u 必要性必要性: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析與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析與評價u 合理性合理性 種類(種類(敞開、密閉敞開、密閉) 類型(水平、垂直、斜降流)類型(水平、垂直、斜降流) 位置位置u 有效性有效性 不均勻度不均勻度 (送風風速、排風風速)(送風風速、排風風速)控制面風速控制面風速3.3.3 3.3.3 吹吸式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吹吸式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893.3.3 3.3.3 吹吸式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吹吸式通風評價與改善示例90(1)- 4 (1)- 4 吹吸式通風示例吹吸式通風示例91p 下料工位下料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動法律法規與政策》課件
- 工程項目勞務風險評估協議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普速列車設備設施規范課件
- 《建筑預算實務》課件
- 艏艉總段的裝焊船體加工與裝配課件
- 鐵道機車專業教學張瓊潔22課件
- 四空車檢查南京鐵道課件
- 鐵路市場營銷鐵路運輸市場分析教學案例課件
- 《GB 17930-2016車用汽油》(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國五音課件下載
- (冀教版)二年級美術下冊課件-洞的聯想
- 學生檔案補辦申請表1
- 運動醫學 教學大綱
- 「紅人」旅游小程序產品需求文檔
- 高中英語 外研版 B3U6-第6課時-writing
- 尾礦庫工程壩體施工方案
- 2022屆上海市16區高三語文一模分類匯編三:文學文本閱讀 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 DB37T 3717-2019 電動汽車充電站驗收規范
- TK305水噴砂方案
- 先進加工技術--水切割技術PPT
- 危廢處置方案完全示范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