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利用GPS(RTK)進行工程放樣、界址點測量及其精度分析(三)我們得出了和點的放樣一樣的結論:1、RTK測量結果與全站儀測量結果互差均在厘米級,其中橫向最大誤差X為-2.4cm,縱向最大誤差Y為-3.1,點位互差最大為3.9cm ,最小為0.3cm。 2、若以全站儀測定的點位坐標為準,RTK放樣點點位誤差均在5 c m以內,RTK放樣點點位相對于全站儀測定點位中誤差按公式m= ,結果為1.7cm。3、用RTK進行測設,曲線的橫向和縱向偏差完全可以滿足工程的要求,因其不存在誤差累計,所以已比常規儀器測設的精度高。4、如有誤差超限的點,我們同樣可以根據測量的條件,判斷出誤差的來源,對于放樣點存在與
2、市區的工程,誤差多為“信號干擾誤差”,對于接近水域的地區,則為“多路徑誤差”。 5、對于誤差超限的點我們可以用靜態GPS進行測量后,制作摸板,標出正確的點位,也可以用經緯儀和測距儀利用導線點進行測量,制作摸板,標出正確點位。3.3本章小結 通過對本章的論述,我們掌握了利用RTK進行點放樣和曲線放樣的具體方法,可說RTK高效、省時、省力的特點在本次工程放樣中表現的尤為突出,但通過我們的實際操作也發現了RTK的不足之處,測量時由于有時基準站或移動站接受機接受衛星數目較少(少于5顆)時,會長時間不出現固定解,而只是處于浮動解的狀態,這樣就會延長我們的作業時間,而且精度也很難到達要求。為了提高精度最好
3、根據選星計劃選擇衛星數日比較多,PDOP值比較小的時間段進行施測。對于達不到精度要求的點,也闡述了保障精度的方法。第4章 利用RTK進行界址點測量4.1 界址點及其精度要求我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用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用制。土地產權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土地制度對于土地權利的種種約束表現為土地產權的約束。土地產權也像其他產權一樣,必須有的認同并得到法律的保障。土地權屬是指土地產權的歸屬,是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權利。土地權屬界址包括界址線、界址點和界址標。所謂土地權屬界址線是指相鄰宗地的邊界線。有的界址線與明顯地物重合,如以圍墻、墻壁、道路、溝渠等。界址點是指界址線或邊界線的空間或
4、屬性的轉折點。界址點坐標的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標系中利用測量手段獲取的一組數據,即界址點地理位置的數學表達。它是確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據,是量算宗地面積的基礎數據。界址點坐標對實地的界址點起著法律上的保護作用。界址點坐標的精度,可根據測區土地價值和界址點的重要程度來加以選擇。在我國,考慮到地域之廣大和經濟不平衡,對界址點精度的要求也應有不同的等級。具體規定見下表4.1。表4.1 地籍測量規范中對界址點的規定檔次界址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m適用范圍A10.05大、中城市的的繁華地區街道外(街坊)內的明顯界址點A20.10中、小城市(城鎮)一般地區或大型工礦區、新型住宅區。街道(街坊)內部的隱
5、蔽界址點。A30.25其他地區A40.50地區4.2 界址點測量工程實例1、界址點的確定:一般是在進行權屬調查時進行的。地籍調查表中詳細說明了宗地界址點實地位置的情況,并丈量了界址點的邊長,草編了宗地號,詳細地繪有宗地草圖。這些資料都是進行界址點測量所必需的。2、界址點位置野外踏勘:踏勘時應有參加地籍調查的工作人員引導,實地查找界址點位置,了解各宗地的用地范圍,并在藍圖上(最好是現勢性強的大比例尺圖件)用紅筆清晰地標記出界址點的位置和宗地的用地范圍。如無圖件,則要詳細畫好踏勘草圖,對于面積較小的宗地,最好能在一張紙上連續畫上若干個相鄰宗地的用地情況,并充分注意界址點的公用情況。對于面積較大的宗
6、地要認真地注記好四至關系和功用界址點的情況。在畫好的草圖上標記權屬主的姓名和草編宗地號。在未定界限附近則可選擇若干固定的地物點或埋設參考標志。測定時按界址點坐標的精度要求測定這些點的坐標值,待權屬界限確定后,可據此來補測確認后的界址點坐標。這些輔助點也要在草圖上標注。表4.2 權屬調查表土地使用者名稱黑龍江工程學院性質全民上級主管部門黑龍江省廳土地坐落哈爾濱市道外區紅旗大街999號法人代表或戶主代理人姓名身份證號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碼土地權屬性質國有土地使用權預編地籍號地籍號所在圖幅號207.50-300.25宗地四至詳件見宗地草圖批準用途實際用途使用期限教育教育共有使用權情況說明表4.3 界址
7、點標示表界址標示界址點 號界標種類界址 間距(米)界址線類別界址線位置鋼釘水泥柱石灰柱噴油漆圍墻墻壁柵欄內中外15.5225.5395.8944.2653.78667.4874.183.9995.75105.45115.271264.21界址線鄰宗地本宗地起點號終點號地籍號指界人姓名簽章指界人姓名簽章日期12李紅張天25/223李紅張天25/234李紅張天25/245李紅張天25/256王成張天25/267王常青張天25/278王常青張天25/289王常青張天25/2910王常青張天25/21011張三張天25/21112張三張天25/2121張三張天25/2界址調查員姓名張成元1、用RTK測
8、量界址的過程與上述放樣時的操作相同在這里不再贅述,坐標如表4.4。表4.4 界址點坐標表界址點號X(m)Y(m)1207846.327300505.1252207842.365300501.3213207836.612300501.4734207750.053300541.9125207747.379300545.1866207747.274300548.9727207775.866300610.0348207778.842300612.8019207782.745300613.09310207869.693300572.99511207873.352300568.86212207873.43
9、2300563.6181 2、 宗地圖的測制 宗地圖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點線和相鄰宗地關系的實地記錄。它是在地籍測繪工作的后階段,當對界址點坐標進行核對后,確認準確無誤,并且在其他的地籍資料也正確收集完畢的情況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的反映宗地實際位置的和有關情況的一種圖件。日常地籍工作中,一般逐宗實測繪制宗地圖。下圖為黑龍江工程學院內的中心花園宗地,宗地圖樣圖見圖4.1。2、 宗地圖的測制 宗地圖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點線和相鄰宗地關系的實地記錄。它是在地籍測繪工作的后階段,當對界址點坐標進行核對后,確認準確無誤,并且在其他的地籍資料也正確收集完畢的情況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的反映宗地實際位
10、置的和有關情況的一種圖件。日常地籍工作中,一般逐宗實測繪制宗地圖。下圖為黑龍江工程學院內的中心花園宗地,宗地圖樣圖見圖4.1。圖4.1 宗地圖4.3 精度分析對于界址點的測量結果我們采用同樣方法,用全站儀對界址點進行檢驗測量,并將全站儀的測量結果近似的看作界址點的真值進行精度分析,詳細數據見表4.5。表4.5 兩種儀器測量界址點的比較表界址點號X(m)Y(m)X(m)Y(m) X(cm) Y(cm)點位誤差(cm)全站儀測量RTK測量1207846.363300505.373207846.347300505.3551.61.82.42207842.372300501.553207842.365300501.52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生物下冊 4.2.3 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下冊7.2.4人的性別遺傳 教學設計
-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4課 主題與背景教案
- 七年級生物上冊 第二單 第二章 第三節 動物的運動教學設計 (新版)濟南版
- 2024四川巴東弘發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4.2 農業 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3 荷花教案設計
- 七年級數學下冊 第二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3 平行線的性質第2課時 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的綜合應用教學設計 (新版)北師大版
-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一單元 我們共同的世界 第二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2框謀求互利共贏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4北京國家金融科技風險監控中心有限公司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鋼筆字練習模板
- 撰寫課題申請書的五個關鍵(課堂PPT)
- 檸檬茶項目財務數據分析(參考范文)
- 預制渡槽吊裝施工方案_圖文
- 國家開放大學《會計學概論》章節測試參考答案
- sq1魔方還原教程
- 小升初個人簡歷表
- 集中空調衛生檔案目錄
- 錐套國際標準基本參數表
- 績效管理體系優化方案
- DIN5480-10-1991中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