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_第1頁
簡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_第2頁
簡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_第3頁
簡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_第4頁
簡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結課論文 題 目:簡述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姓 名:程旭 院 系:生命科學學院農學系 班級專業(yè):2015級園藝專業(yè) 學 號:0151122842 指導老師:王玉芬 2016年12月31日 摘要本文在綜述中國土壤環(huán)境污染態(tài)勢及成因的基礎上,提出了土壤環(huán)境污染的預防、把握和修復方法。指出了當前中國土壤環(huán)境污染態(tài)勢嚴峻,危及糧食生產、食物質量、生態(tài)平安、人體健康以及區(qū)域可持續(xù)進展。認為以預防為主,預防、把握和修復相結合是中國在相當長時期內的土壤環(huán)境愛護策略。關鍵詞:土壤污染,預防,把握,修復 引言土壤是農業(yè)生產的基礎,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石,也是人類食物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平安的保障。但隨著經濟的進展,全球土壤

2、資源承受的因人口增長、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消逝、土壤退化、氣候變化和污染種種等的壓力漸漸增大。 土壤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結合無機界和有機界的紐帶,是聯系其他要素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人類賴以生存、進展的主要自然資源之一。但由于現代工農業(yè)生產的飛躍進展,有的地方農藥、化肥過度使用。工礦企業(yè)固體廢棄物向土壤傾倒和堆放,城市污水、工業(yè)廢水、大氣沉降物也會進入土壤,使土壤污染日益嚴峻。土壤污染是全球三大污染問題之一。不斷惡化了的土壤污染態(tài)勢,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可持續(xù)進展的重大障礙,防治土壤污染刻不容緩。1土壤污染的含義和特點1.1 土壤污染的含義土壤是指陸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其厚度一

3、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為植物生長供應機械支撐力量,并能為植物生長發(fā)育供應所需要的水、肥、氣、熱等肥力要素。近年來,由于人口急劇增長,工業(yè)迅猛進展,固體廢物不斷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汽車排放的廢氣,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塵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農業(yè)化學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化學肥料及農藥散落到環(huán)境中,導致土壤患病非點源污染的機會越來越多,其程度也越來越嚴峻,在水土流失和風蝕作用等的影響下,污染面積不斷擴大。因此,凡是阻礙土壤正常功能,降低農作物產量和質量,通過糧食、蔬菜、水果等間接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都叫做土壤污染物。當土壤中有害物質過多,超過土壤的自凈力量,引起土壤的組成

4、、結構和功能發(fā)生變化,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產物在土壤中漸漸積累,通過“土壤植物人體”,或通過“土壤水人體”間接被人體吸取,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1.2 土壤污染的分類土壤污染物有化學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4類。化學污染物:包括無機污染物與有機污染物,前者如汞、鎘、鉛、砷等重金屬,過量的氮、磷植物養(yǎng)分元素以及氧化物與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種化學農藥、石油及其裂解產物、以及其他各類有機合成產物等。物理污染物:指來自工廠、礦山的固體廢棄物如尾礦、廢石、粉煤灰與工業(yè)垃圾等。生物污染物:指帶有各種病菌的城市垃圾與由衛(wèi)生設施(包括醫(yī)院)排出的廢水、廢物以及

5、廄肥等。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開采與大氣層核爆炸地區(qū),以鍶與銫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長的放射性元素為主。2現今土壤狀況 由于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和擴大,使得工業(yè)三廢、化學農藥、不合理施用的化肥、有害的生物侵人土壤,并且不斷積累,引起土壤結構、組成、功能的變化, 降低土壤力量,影響土壤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的發(fā)揮,從而影響植物正常生長發(fā)育,并在植物中累積,影響作物產量、品質,并最終影響人類健康1。目前,我國土壤污染的總體形勢嚴峻,部分地區(qū)土壤污染嚴峻,在重污染企業(yè)或工業(yè)密集區(qū)、工礦開采區(qū)及周邊地區(qū)、城市和城郊地區(qū)消滅了土壤重污染區(qū)和高風險區(qū)。土壤污染類型多樣,呈現出新老污染物并存、無機有機復合污染的局面

6、。土壤污染途徑多,緣由簡單,把握難度大。土壤環(huán)境監(jiān)督管理體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會防治意識不強。由土壤污染引發(fā)的農產品質量平安問題和群體性大事逐年增多,成為影響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2。2.1土壤污染目前呈現的特點(1)污染面積增加明顯,一些地區(qū)的土壤污染由局部趨向連續(xù)分布;(2)污染物種類增加,復合污染的特點日益突出; (3)污染物含量呈增加趨勢,在一些傳統(tǒng)農業(yè)區(qū),土壤重金屬鎘超過國家二類土壤標準的面積達35.9%,超過國家一類土壤標準的面積竟達89.4%,且部分污染物來源尚未查清; (4)城市土壤污染嚴峻,我國西南某城市土壤中汞含量已超過國家標準100倍,在東北某城

7、市的工廠廢棄地,土壤鎘、鉛含量也嚴峻超標達數百倍。必需指出的是:目前對于城市土壤仍無適用于不同用途的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而只能借用農田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進行評價3。 2.2土壤污染造成嚴峻的后果(1) 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全國每年因土壤污染而損失的糧食達120億kg,由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億元4。(2) 導致農產品品質下降,危害人體健康。(3)導致大氣和水體環(huán)境污染。5(4)對國家的可持續(xù)進展造成嚴峻威逼。土壤是人類社會生產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不行缺少、難以再生的自然資源。土壤污染具有典型的定時炸彈性質,一旦大面積爆發(fā),將會對國家可持續(xù)進展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因此必需對土壤污染的預防和

8、污染土壤修復予以高度重視5。3污染土壤的防治與修復3.1加強環(huán)境管理做好土壤污染的預防工作防治土壤污染,必需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而把握和消退土壤污染源,是防治污染的根本措施。7把握進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數量和速度,使其在土壤中緩慢自然降解,而不致大量積累造成土壤污染8。3.2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污染土壤的修復主要有三種方法:物理修復法、化學修復法和生物修復法。接受物理或化學方法(如熱處理法和化學浸出法)修復污染土壤,雖然可以產生肯定的實效,但費用昂貴、簡潔造成二次污染,不適于大面積應用。生物修復是指在肯定的條件下,利用土壤中的各種微生物、植物和其它生物吸取、降解、轉化和去除土壤環(huán)境中的有毒有害

9、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濃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將其轉化為無毒無害的物質,恢復受污染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生物修復法近幾年進展格外快速,同傳統(tǒng)的物理和化學方法相比,生物修復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不產生二次污染、可以減弱乃至消退環(huán)境污染物的毒性等優(yōu)點,適于大面積土壤的修復,因而漸漸被人們所重視和廣泛接受9。3.2.1植物修復依據機理的不同,生物修復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植物修復、動物修復和微生物修復。植物修復是指利用植物忍耐和超量積累某種或某些化學元素的特性,或利用植物及其根系微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污染物進行吸附、吸取、轉移、降解、揮發(fā),將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轉化為無毒無害物質,最終使土壤功能得到

10、恢復。植物修復技術因具有平安、成本低、就地、土壤免遭擾動、生態(tài)協(xié)調及環(huán)境美化功能等特點,又被稱之為綠色修復。作為一種新興、高效、綠色、廉價的生物修復途徑,植物修復技術已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尤其在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方面特殊顯著。依據修復作用、過程和機理的不同,植物修復又可分為以下三種方式:植物提取、植物穩(wěn)定和植物揮發(fā)。3.2.2動物修復 動物修復是利用土壤中的動物吸取和積累有毒有害污染物,可在肯定程度上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比例,達到修復和治理污染土壤的目的。3,2,3微生物修復 微生物修復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對土壤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具有吸取、沉淀、氧化、還原和降解等作用,從而降低或消退土壤中污染物的毒性

11、。微生物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而將微生物降解技術有意識地大規(guī)模應用于受污染的土壤治理僅僅十幾年10。美國、日本、歐洲等發(fā)達國家對微生物修復技術進行了爭辯,并完成了一些實際的處理工程,從而證明微生物修復污染土壤有效、可行。我國是土地資源短缺的國家,土壤污染更加劇了短缺的嚴峻程度。對已污染的土地資源開展有效修復,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11。因此,本事域在我國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我們應當發(fā)揮在這一領域中的優(yōu)勢,連續(xù)深化開展污染土壤修復爭辯,將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特殊是進展以污染土壤修復的生物材料、修復設備與成套技術,進展污染土壤修復環(huán)保產業(yè),為我國土地資

12、源愛護與可持續(xù)利用而貢獻力氣。3.3把握和消退土壤污染源的措施3.3.1把握和消退工業(yè)“三廢的排放 工業(yè)“三廢”即廢氣、廢水、廢渣,都會通過各種渠道進土壤,是導致土壤污染的一個主要方面。3.3.2把握化學農藥的使用。 化學農藥對土壤、農作物、土壤微生物都有較大的毒害作用,殘留期長,通過揮發(fā)、淋溶能夠進入大氣和水環(huán)境,并且最終會危害人類的健康。因此,把握或取締化學農藥的使用是防止土壤污染的一種重要手段。3.3.3合理施用化學肥料 在農業(yè)生產中,應依據氣候、水利條件、土壤肥力狀況、農作物養(yǎng)分狀況,合理施用化學肥料,選擇最佳用量和方法,防止過量和不當方法施肥,導致化學肥料過剩造成的轉化而成為污染物質

13、,污染土壤和大氣、水等環(huán)境。3.3.4加強對污染區(qū)域的監(jiān)測和管理。 監(jiān)測是管理和把握污染的基礎和先決條件,由于土壤污染具有反應慢、隱蔽性等特點,因此,對污染區(qū)域進行適時有針對性的監(jiān)測對土壤污染的把握與管理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另外,只有加強對污染源的有效管理,才能從根本上把握土壤的污染。結論由于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和擴大,使得工業(yè)三廢、化學農藥、不合理施用的化肥、有害的生物侵人土壤,并且不斷積累,引起土壤結構、組成、功能的變化, 降低土壤力量,影響土壤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的發(fā)揮,從而影響植物正常生長發(fā)育,并在植物中累積,影響作物產量、品質,并最終影響人類健康。土壤污染具有典型的定時炸彈性質,一旦大

14、面積爆發(fā),將會對國家可持續(xù)進展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因此必需對土壤污染的預防和污染土壤修復予以高度重視做好土壤污染的預防工作防治土壤污染,必需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而把握和消退土壤污染源,是防治污染的根本措施。預防、把握和修復相結合是中國在相當長時期內的土壤環(huán)境愛護策略,無論從國家還是個體,都應本著可持續(xù)進展的意識去利用土壤,讓土壤資源更好地“為人所用”。參考文獻:1孟春香.土壤污染的防治J. 河北農業(yè)科技,2005,(5):20-21. 2趙其國. 提升對土壤生疏,創(chuàng)新現代土壤學J.土壤學報,2008,45(5):23-243駱永明.中國主要土壤環(huán)境問題與對策M.南京:河海高校出版社,2008:35-40. 4駱永明.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爭辯現狀與趨勢J.化學進展,2009,21(3):558-565. 5黃昌勇.土壤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0:66-686桑以琳.土壤學M.大連.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0:70-75 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