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遺傳變異和育種答案_第1頁
微生物遺傳變異和育種答案_第2頁
微生物遺傳變異和育種答案_第3頁
微生物遺傳變異和育種答案_第4頁
微生物遺傳變異和育種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7章 微生物遺傳變異和育種填空題 1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三個經典實驗是 、 、 和 。而證明基因突變自發性和不對應性的三個經典實驗是 、 、和 細菌轉化 噬菌體感染 植物病毒重建 變量試驗 涂布試驗 影印平板培養法2_是第一個發現轉化現象的。并將引起轉化的遺傳物質稱為_。Griffith 轉化因子3Avery和他的合作者分別用降解DNA、RNA和蛋白質的酶作用于有毒的S型細胞抽提物,然后分別與_混合,結果發現,只有DNA被酶解而遭到破壞的抽提物無轉化活性,說明DNA是轉化所必須的轉化因子。無毒的R型細胞(活R菌)4Alfred D.Hershey和Martha Chase用P32標記T2噬

2、菌體的DNA,用S35標記的蛋白質外殼所進行的感染實驗證實:DNA攜帶有T2的_。全部遺傳信息5H. Fraenkel Conrat用含RNA的煙草花葉病毒進行的拆分與重建,實驗證明_也是遺傳物質。RNA 6細菌在一般情況下是一套基因,即_;真核微生物通常是有兩套基因又稱_。單倍體 二倍體7DNA分子中一種嘧啶被另一種嘌呤取代稱為_。顛換8_質粒首先發現于大腸桿菌中而得名,該質粒含有編碼大腸菌素的基因Col 9原核生物中的基因重組形式有4種類型:_、_、_和_。轉化 轉導 接合 原生質體融合10當DNA的某一位置的結構發生改變時,并不意味著一定會產生突變,因為細胞內存在一系列的_,能清除或糾正

3、不正常的DNA分子結構和損傷,從而阻止突變的發生。修復系統11營養缺陷型是微生物遺傳學研究中重要的選擇標記和育種的重要手段,由于這類突變型在_上不生長,所以是一種負選擇標記。基本培養基 12兩株多重營養缺陷型菌株只有在混合培養后才能在基本培養墓上長出原養型菌落,而未混合的兩親菌均不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說明長出的原養型菌落是兩菌株之間發生了遺傳_和_所致。交換 重組13在_轉導中,噬菌體可以轉導供體染色體的任何部分到受體細胞中;而在_ 轉導中,噬菌體總是攜帶同樣的片段到受體細胞中。普遍性 局限性14基因突變具有7個共同特點:_、_、_ _、_、_和_。自發性 不對應性 稀有性 獨立性 可誘變性

4、 穩定性 可逆性15篩選高產菌株用_法;篩選抗藥性菌株用_法。瓊脂塊培養 梯度平板單項選擇題1最小的遺傳單位是( )。(1)染色體 (2)基因 (3)密碼子 (4)核苷酸2、細菌直接攝取外界游離的DNA片段發生變異稱為( )(1)轉導 (2)轉化 (3)接合 (4)轉換 3、由于個別堿基的置換、插入或缺失引起的突變稱為( )(1)染色體突變 (2)基因突變 (3)自發突變 (4)人工誘導突變 4細胞在DNA復制過程中會出現差錯,細菌細胞具有校正和修復功能,除了DNA聚合酶的糾錯功能外;還有比較復雜的( )。(1)光保護作用 (2)調控系統 (3)突變作用 (4)修復系統 5某個堿基的改變,使代

5、表某種氨基酸的密碼子變為蛋白質合成的終止密碼子(UAA,UAG,UGA)。蛋白質的合成提前終止,產生截短的蛋白質,這種基因突變是( )。 (1)同義突變 (2)錯義突變 (3)無義突變 (4)移碼突變6F是攜帶有宿主染色體基因,F× F-的雜交與F+ × F-不同的是供體的部分染色體基因隨F一起轉入受體細胞,并且不需要整合就可以表達,實際上是形成一種部分二倍體,此時的受體細胞也就變成了( )。 (1) F+ 2) F (3) F- (4) F7形成轉導顆粒的噬菌體可以是溫和的也可以是烈性的,主要的要求是具有能偶爾識別宿主DNA的( ),并在宿主基因組完全降解以前進行包裝。

6、(1)裂解機制 (2)包裝機制 (3)識別機制 (4)侵入機制8絲狀真菌遺傳學研究主要是借助有性過程和準性生殖過程,準性生殖的過程可出現很多新的( ),因此可成為遺傳育種的重要手段,其次,在遺傳分析上也是十分有用的。(1)減數分裂 (2)基因組合 (3)生殖現象 (4)有性生殖9誘變育種是指利用各種誘變劑處理微生物細胞,提高基因的隨機( ),通過一定的篩選方法獲得所需要的高產優質菌株。 (1)重組頻率 (2)融合頻率 (3)突變頻率 (4)調控頻率10采用接合、轉化、轉導和原生質體融合等遺傳學方法和技術使微生物細胞內發生基因重組,以增加優良性狀的組合,或者導致多倍體的出現,從而獲得優良菌株,這

7、種育種方法被稱為( )重組育種。 (1)誘變 (2)體內基因 (3)體外基因 (4)融合基因是非題1組氨酸突變株(his-)表示該菌不能利用組氨酸。2質粒作為細胞中的主要遺傳因子,攜帶有在所有生長條件下所必需的基因。3F質粒是最早發現的一種與大腸桿菌的有性生殖現象有關的質粒,攜帶F質粒的菌株稱為Hfr,F質粒整合到宿主細胞染色體上的菌株稱之為F+。4基因型和表型是遺傳學中常用的兩個概念,基因型是指可觀察或可檢測到的個體性狀或特征;表型是指貯存在遺傳物質中的信息,也就是它的DNA堿基順序。5DNA鏈上發生的損傷一定發生表型的改變。6F+菌或F菌與F-菌接合時,使F+或F菌變成F-菌。 7自然感受

8、態除了對線型染色體DNA分子的攝取外,也能攝取質粒DNA和噬菌體DNA,后者又稱為轉染。+ 8一般認為各種抗性突變是通過適應而發生的,即由其所處的環境誘發出來的。9如果堿基的置換,并不引起其編碼的肽鏈結構的改變,那么,這種突變現象稱為無義突變。10所謂轉導子是帶有供體基因的缺陷噬菌體。 名詞解釋:表型p188 變異p188 移碼突變p208 光復活作用p212 感受態p225 轉化因子p225 營養缺陷型p221 補充培養基p221 接合p229 轉化p224 衰退p240復壯p240問答題1.微生物的DNA分子中堿基發生改變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 堿基改變是否一定會產生變異菌株? P

9、2082、篩選營養缺陷型突變株的主要步驟和方法。P221營養缺陷型的篩選一般要經過誘變、淘汰野生型、檢出和鑒定營養缺陷型四個環節。第一步,誘變劑處理:與上述一般誘變處理相同。 第二步,淘汰野生型:在誘變后的存活個體中,營養缺陷型的比例一般較低。通過抗生素法或菌絲過濾法就可淘汰為數眾多的野生型菌株即濃縮了營養缺陷型。 第三步,檢出缺陷型:具體方法很多。用一個培養皿即可檢出的,有夾層培養法和限量補充培養法;在不同培養皿上分別進行對照和檢出的,有逐個檢出法和影印接種法。可根據實驗要求和實驗室具體條件加以選用。 第四步,鑒定缺陷型:可借生長譜法進行。3.什么是轉導?試比較普遍性轉導和局限性轉導的異同。

10、P227通過缺陷噬菌體的媒介,把供體細胞的小片段DNA攜帶到受體細胞中,通過交換與整合,使后者獲得前者部分遺傳性狀的現象,稱為轉導。攜帶供體部分遺傳物質 (DNA 片段 ) 的噬菌體稱為轉導噬菌體。在噬菌體內僅含有供體菌 DNA 的稱為完全缺陷噬茵體;在噬菌體內同時含有供體 DNA 和噬菌體 DNA 的稱為部分缺陷噬菌體 ( 部分噬菌體DNA被供體DNA所替換 ) 。根據噬菌體和轉導 DNA 產生途徑的不同,可將轉導分為普遍性轉導和局限性轉導。比較項目 普通性轉導 局限性轉導 轉導的發生 自然發生 人工誘導 噬菌體形成 錯誤的裝配 前噬菌體反常切除 內含 DNA 只含宿主染色體 DNA 同時有

11、噬菌體 DNA 和宿主 DNA 轉導性狀 供體的任何性狀 多為前噬菌體鄰近兩端的 DNA 片斷 4、什么是質粒?有哪些特點?質粒的種類有哪些?p197-201 凡游離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組以外,具有獨立復制能力的小型共價閉合環狀的dsDNA分子,即cccDNA,就是典型的質粒。質粒的特點:質粒具有麻花狀的超螺旋結構,大小一般為1.5300kb,相對分子質量為106108,因此,僅相當約1%核基因組的大小.。主要質粒有:1)F質粒 2)R質粒 3)Col質粒4)Ti質粒5)Ri質粒 6)mega質粒 7)降解性質粒。5什么是影印平板培養法?有何理論與實際應用?P206 影印平板培養法是一種通過蓋印章

12、的方式,達到在一系列培養皿平板的相同位置上出現相同遺傳型菌落的接種和培養方法。把長有數百個菌落的E.coli母種培養皿倒置于包有一層滅菌絲絨布的木質圓柱體(直徑應略小于培養皿平板)上,使其上均勻地沾滿來自母培養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過這一”印章”把母皿上的菌落”忠實地”一一接種到不同的選擇性培養基平板上,經培養后,對各平板相同位置上的菌落進行對比,就可選出適當的突變型菌株。此法可把母平板上10%20%數量的細菌轉移到絲絨布上,并可利用這一”印章”連續接種8個子培養皿。因此,通過影印接種法,就可從非選擇性條件下生長的微生物群體中,分離到過去只有在選擇性條件下才能分離到的相應突變株。影印平板培養法

13、不僅在遺傳學基礎理論的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育種實踐和其他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應用。6. 試述用艾姆氏(Ames)法檢測致癌劑的理論依據、方法概要和優點。P215艾姆氏試驗是一種利用細菌營養缺陷型的回復突變來檢測環境或食品中是否存在化學致癌劑的簡便有效方法。此法測定潛在化學致癌物是基于這樣的原理:鼠傷寒沙門氏菌的組氨酸營養缺陷型(his-)菌株在基本培養基-的平板上不能生長,如發生回復突變變成原養型(his+)后則能生長。方法大致是在含待測可疑“三致”物例如黃曲霉毒素、二甲氨基偶氮苯(俗名“奶油黃”)、“反應停”等的試樣中,加入鼠肝勻漿液,經一段時間保溫后,吸入濾紙片中,然后將濾紙片放置于上述平板中央。經培養后,出現3種情況:1.在平板上無大量菌落產生,說明試樣中不含誘變劑;2.在紙片周圍有一抑制圈,其外周出現大量菌落,說明試樣中有某種高濃度的誘變劑存在;2.在紙片周圍長有大量菌落,說明試樣中有濃度適當的誘變劑存在。此法具有快速(約3天)、準確(符合率>85%)和費用省等優點.7、列表比較轉化、轉導、接合和原生質體融合間的異同。參照課件8、試比較大腸桿菌的F+、F-、Hfr和F'菌株的異同,并圖示這四者之間的關系。P230F+ 菌株:F因子以游離狀態存在,可獨立于染色體進行自主復制,且細胞表面有相當數量的性菌毛。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