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全面了解硬盤選購_第1頁
教你全面了解硬盤選購_第2頁
教你全面了解硬盤選購_第3頁
教你全面了解硬盤選購_第4頁
教你全面了解硬盤選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你全面了解硬盤選購一、選購原則想知道該如何選擇購買什么品牌的硬盤,就必須先知道目前是市面上有哪些品牌的硬盤。目前在市面上主流的硬盤一般有:IBM、希捷、西部數據、邁拓這四個品牌,而在購買硬盤的時候,我們應該從以下的各個方面去考慮:1、硬盤接口技術:硬盤接口技術和傳輸速率是不同名但是同樣意義的稱呼,傳輸速率優分為外部數據傳輸率和內部數據傳輸率。一般稱外部數據率也為突發數據傳輸或接口傳輸率,指從硬盤的緩存中向外輸出數據的速度。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接口技術是ATA 100和ATA 133,ATA 100硬盤數據傳輸理論上可以達到100MB/秒。不過在實際使用當中不管是那個品牌的硬盤都是不可能達到這

2、種效果的,雖然如此ATA-100接口卻可以有效的減少CPU對數據傳輸的控制,可以讓數據從硬盤直接傳到內存上,降低了CPU的資源占用率,可以提高不少的計算機的整體性能。ATA133技術里面的數據外部傳輸速率已到了133MB/S,而今后S-ATA的出現,將使之進一步提高。但外部傳輸率對硬盤的影響不是最重要的,內部傳輸率也稱最大獲最小持續傳輸率,是指硬盤在盤面上的讀取速度,這于外部數據傳輸率之間的差距很大,一般在20MB/S40MB/S之間,一般來說內部傳輸率是評價一個硬盤性能的最重要標準,這與硬盤單碟容量及轉速有關成正比,另外在這兩個因素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技術的先進與否也能影響其內部傳輸率。因此在

3、選購時應該關注一下內部數據傳輸率。在這個方面,邁拓硬盤已經率先推出了ATA-133的硬盤金鉆七代,它的傳輸率更加得快,性能更加的穩定,金鉆七代擁有有高達40GB的單碟容量,是7200轉的高端硬盤外部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33MB/S。而且還使用了不少先進的技術。這款硬盤好是好不過大家也要考慮到主板支持不支持的問題,目前支持ATA-133的主板不是很多。所以著這個方面大家還是要多多地考慮。當然在硬盤接口上還有火線1394接口以及USB接口的硬盤。尤其是1394接口的硬盤性能出眾,它不但可以像USB那樣支持熱插拔而且在傳輸的數率上是任何硬盤都達不到的,非常的迅速。可以大量并且快速的傳輸數據信息,對于

4、用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享受,不過高昂的價格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如果您銀子夠的話是可以考慮的。至于S-ATA就是未來的標準了,相信1、2年之內我們就可以應用得上咯!2、硬盤轉速:硬盤轉速也有一說叫做“主軸轉速”,轉速的快慢可以直接的影響到硬盤的速度。目前市場上IDE硬盤的轉速類型有4400prm, 5400prm, 7200prm,而最主流的硬盤轉速就是7200RPM(Revolutions Perminute,轉/每分鐘),硬盤的轉速越快,硬盤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盤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目前7200rpm的硬盤已經成為主流這是肯定的,但5400rpm的硬盤仍具有性價比高的優勢。

5、不過普通的消費者應該根據實際出發,沒有必要一定要去選擇高轉速的硬盤,因為當硬盤的轉速提高的同時,也帶來了溫度升高、主軸磨損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負面影響并且在價格上同等存儲空間的硬盤,7200轉得要比5400轉的貴出50到80元左右,而在實用性上來說普通的用戶并沒有得到太大的實惠,專業的用戶可以選擇高轉速的硬盤因為在某些方面7200轉得要比5400轉確實高出一籌,理論上講,7200rpm硬盤性能比5400rpm高了38%!3、硬盤的單碟容量:所謂的單碟容量就是指一張硬盤碟片的容量,因為一個硬盤里面通常都有數張碟片的,單碟容量對硬盤大小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僅次于轉速哦!而且單碟容量直接決定了硬盤的

6、持續數據傳輸速度,單碟40GB 5400轉的U6硬盤,比起以前的一些7200轉的硬盤性能都要好,就是因為單碟容量巨大的緣故了。在硬盤許多技術發展的同時硬盤的單碟容量也在不斷的上升,目前硬盤單碟容量最高的已經達到了40G,因為硬盤的高度是標準化,不會有所改變的,一般的硬盤的碟片數量不會大于4片也就是8面,因此硬盤的容量只能因為碟片的數量和單碟容量而產生變化,就目前而且,我們可以算出,最大容量的IDE接口的硬盤也不會超過40G*4片=120G。當然普通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不用考慮到這些方面。不過專業用戶就要考慮到,在硬盤轉速相同的情況下,單碟容量大的比單碟容量小的硬盤在相同的時間內可以讀取更多的文件

7、,因此硬盤的傳輸速率也會加快。 4、硬盤的緩存:硬盤的緩存也叫做Cache,緩存是硬盤與外部總線交換數據的場所,硬盤的讀過程是經過磁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后,通過緩存的一次次填充與清空、再填充、再清空才一步步地按照PCI總線周期送出去,所以緩存的作用不容小視,緩存的容量與速度可以直接關系到硬盤的傳輸速度。緩存為靜態存儲器,與我們認識的內存(動態存儲器)不同,無須定期刷新,它的容量有128KB、256KB、512KB,甚至是2KB和8KB的。Cache是一些高速的DRAM,類型分為EDOSDRAM,有寫通式和回寫式兩種。現在多數硬盤使用的都是可讀寫數據的回寫式高速緩存,他比寫通式緩存更能提高性能。從理

8、論上講Cache是越快越好,在西部數據推出的120G大容量硬盤中,由于采用了8M大容量Cache,在綜合性能方面,遙遙領先與其它競爭對手。5、超頻的問題:許多朋友買電腦回家以后都喜歡超頻使用。俺本人從來不贊成超頻的(但是只是個人意見,保留!呵呵.)其實超頻不光是CPU的超頻能力和主板的性能所決定的,其它許多設備都是可以決定超頻能否成功的關鍵,硬盤也是其中的一個設備,再CPU的外頻上升的同時,硬盤的數據傳輸速率也會跟隨上升的,如果硬盤自身承受不了,就會出現不正常的情況,造成超頻失敗,嚴重的還會引起數據丟失或者是系統崩潰。各位朋友可要小心一點哦!6、硬盤噪音問題:硬盤噪音的是非常討厭的事情,俺有好

9、多次夜里玩游戲都是因為硬盤發出巨大的噪音從而被老爸強制關機(倒霉!)。的確煩人的噪音會讓我們不舒服,其實這是有辦法可以避免的,因為普通IDE接口的硬盤所采用的是鋁基板作為盤片的,由于表面上是坑坑洼洼所以在高速運轉礑時候會發出噪音,如果使用的是玻璃基板的硬盤您就會擁有更多的寧靜。而且玻璃盤片運轉起來比較平穩,散熱快,抗震性能高。在這方面“藍色巨人”IBM的玻璃硬盤非常的突出,目前IBM所有7200轉的硬盤都是玻璃盤片的。7、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和平均潛伏時間(Average Lateny Time):平均尋道時

10、間是指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道需要的時間,一般在5ms13ms之間,性能較好的一般在8ms左右。平均潛伏時間是指相對應數據所在扇區轉到磁頭的時間,一般在1ms6ms。這幾個數據均是越小也好。8、附加技術:主要指硬盤的數據保護技術與防震技術,目前硬盤還是用戶存儲數據的主要場所,因此為了保障用戶數據的完整性與可靠性,各硬盤均基于自己的硬盤產品推出了相應了數據保護技術和防震技術。如昆騰推出的數據保護技術為DPS(Data Protection System,數據保護系統)其后續技術為DPS II,它的防震技術為SPS(Shock Protection System);而邁拓公司推出的數據保護技術為Ma

11、xSafe,其防震技術為ShockBlock;西部數據公司的數據保護技術為SafeGuide(數據衛士);希捷公司推出的數據保護技術則為SeaShield等二、主流硬盤廠商介紹1、 IBM說起硬盤生產廠商,首先提到的是IBM,它是現代磁盤存儲系統的鼻祖,1956年,IBM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臺磁盤存儲系統IBM350RAMAC,1968年其又率先提出了溫徹斯特技術歷史的成就不在獒述,就IBM而言其研發生產實力首屈一指,技術優勢無廠能及,并且在業界第一個停止生產了5400轉硬盤,其生產的騰龍系列硬盤及Deskstar系列,在性能上都是出類拔萃的。現在IBM品牌的硬盤就是騰龍四了,其實在騰龍四硬盤發布

12、出售之前,IBM生產的騰龍三代(IBM Deskstar 75GXP)硬盤受到眾多硬盤用戶的投訴,反映他們使用的IBM硬盤出現故障,而且他們的故障特征基本相同。在IBM還沒來得及向用戶解釋清楚這件事的時候,美國著名網絡主機寄存服務商P已經宣布不再使用IBM 75GXP硬盤。因為IBM Deskstar 75GXP的故障率奇高。每個出現問題的Sever由于硬盤更換,可能當機20分鐘。對于由此帶來的損失P將起訴IBM。在眾多不利傳聞與因素都指向IBM的時候,這位藍色巨人很明顯就是想通過推出最新的騰龍四硬盤,憑借其優良的性能挽回老用戶失望的心和吸引新用戶的目光,重新讓IBM品牌燃起光芒。 在外觀上,

13、騰龍四代硬盤與以前的騰龍三、二代幾乎一樣,用戶可以通過編號將它們分辨開來,騰龍二代系列的硬盤都是以DTAL-3070XX開頭,最后兩位代表硬盤的容量;而騰龍三系列的編號則為IC35L0XXAVER07,中間的兩位表示硬盤的容量;至于騰龍四的編號為IC35LXXXVVA07,XXX同樣為硬盤的容量,大家購買的時候應該加以注意。 IBM的硬盤能夠在廣大用戶的心目中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必定有其優勝之處,現在就讓我們介紹一下:防撞擊性:運轉其間,在持續2ms內可以承受55G的外力沖擊,而且盤內數據不丟失;低耗電量:騰龍四的耗電量在睡眠時只有6.7瓦特,相比之下比其它一般的硬盤電機更省電,發熱量更少,能

14、夠保證長時間的工作;高傳輸率:騰龍四硬盤的內部傳輸率還高達75MB/s, 硬盤的平均潛伏時間為4.17ms;低噪音量:由于硬盤的主軸采用Ceramic spindle 軸承,而且使用tri-laminatetop cover的密封技術,因此硬盤的工作噪聲只有3.0dB左右;玻璃盤面:騰龍四還是使用玻璃材料(Glass subestrate)作為盤片的材料,玻璃材料提供了平滑的磁盤表面,沒有了以往金屬條紋的影響使得硬盤磁頭可以更加貼近盤片,從而更加準確地讀取數據。 在去年,IBM和我國長城電腦公司達成了委托生產騰龍四代120GXP硬盤的協議,而具體負責的就是長城集團屬下的易拓ExcelStor子

15、公司,其后因為IBM又放棄了硬盤業務,因此過了很久,長城制的騰龍四代始終沒有露臉。不過最近在日本市場上,這款硬盤好像已經出現了,一款型號為JUPITER(J420)的ExcelStor品牌的硬盤,其技術規格為7200轉,2MB數據緩存,8.5ms的尋道時間,單碟40GB,這些和騰龍四代的規格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是內部傳輸率易拓宣稱達到672Mbits/s,而騰龍四代則是592Mbits/s。不單單是規格,從外形上和拆開的電路板上看,都和騰龍四代很相似,連控制芯片也是清楚地寫著IBM的字樣,幾乎就可以斷定是騰龍四代無疑了3、Seagate希捷希捷公司擁有較強的技術開發實力,其在1999年后推出的

16、酷魚系列硬盤,在單碟容量,轉速,噪音及穩定方面都表現不熟,加上其低廉的價格,一時成為了眾多DIYer吹捧的目標,在一些城市如西安,希捷甚至坐上了市場的第一把交椅。現在希捷的主流硬盤就是酷魚4了,酷魚系列的名稱來自Seagate的SCSI酷魚系列硬盤,這是因為在酷魚ATA系列硬盤上,Seagate使用SCSI硬盤的技術,因此酷魚ATA系列硬盤采用了與高端SCSI相同的命名。事實證明酷魚ATA的尋道時間是最接近SCSI硬盤的,這讓酷魚在用戶之間贏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不過酷魚系列的第三代產品Barracude ATA 卻有些讓人失望,尋道時間相對于前一代產品,并沒有顯著提升,卻延續了酷魚的高熱量以及

17、大噪音的缺點。難道酷魚系列在退步嗎?按照酷魚系列的慣例,酷魚同樣為7200rpm硬盤,并且單碟容量為40GB,由12碟構成,旗艦產品容量為80GB。有趣的是雙碟產品的平均尋道時間為9.5毫秒,而單碟產品的平均尋道時間為8.9毫秒。酷魚系列硬盤全部配置2MB緩存。酷魚終于安靜了,因為它采用了新的軸承系統,稱之為SoftSonic。Seagate自豪的聲稱這是一款開發出來用于硬盤的液壓軸承,并且只有他們自己的ATA系列硬盤會使用這種設計。除了Seagate獨有的液壓軸承外,Seagate還采用了許多其它的方式來降低硬盤的噪音,相信看過產品簡介的讀者都很清楚,這里就不再詳述了。酷魚使用ATA100接

18、口,而不是新的ATA133。以目前的硬盤構架來看,更快的接口并不能有效的提升性能,雖然在理想狀態下,高速接口提升的性能相當可觀,但是請注意我們討論的是理想狀態。酷魚面向的是高端桌面PC系統,當然也可以作為入門級服務器存儲系統使用。追求性能的發燒友是它主要的購買群體。此外,希捷還有一款面向低端用戶的U6硬盤。從一定意義上說,希捷U6就是酷魚四的5400PRM版本。同酷魚四相同的是U6系列硬盤的單碟容量為40GB,硬盤最大容量為80GB,平均尋址時間為8.9ms,采用ATA100接口形式,整合2MB高速數據緩存。與酷魚四不同的是,U6系列硬盤的內部數據傳輸率降到了54.5MB/s,和酷魚四的性能拉

19、開了一定的距離。在性能方面,U6表現也相當出眾,幾乎能和大部分第三代7200RPM硬盤持平。2、Maxtor邁拓Maxtor邁拓是現今全球最大的硬盤生產商,邁拓硬盤由于其代理藍德成功的策劃加上其優良的品質,在國內又不俗的口碑。邁拓的鉆石系列硬盤,采用了其一些獨特的技術,如Shock Block,在性能方面有其獨到之處,如抗震能力強等。另外由于采用了原來昆騰硬盤的一些技術,所以在硬盤的研發和生產上更加成熟。Maxtor在家用存儲設備領域的主打產品就是金鉆七(DiamondMax Plus D740X)了,它是繼希捷之后的第二款單碟40GB硬盤,它是邁拓自收購昆騰硬盤事業部后推出第一款7200轉硬

20、盤。金鉆七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它采用的是液態軸承電機(Fluid Dynamic Bearing)技術,這種電機可以使硬盤在工作時更安靜,同時也更加穩定。金鉆七代硬盤在現在有8個型號,而這8個型號又分為2類,一類是使用的老款普通滾珠軸承馬達的舊金鉆七代硬盤,另一類則是采用了新款液態軸承馬達的新硬盤,液態軸承馬達的新款硬盤的編號里面的最后一個英文都是L的,而老款的都是J結尾的!譬如6L080J4/L4,這就是液態軸承金鉆七的便好了。金鉆七也是第一款支持ATA-133接口的IDE 產品,ATA/133在理論上能為硬盤提供更寬的接口帶寬,但我們十分懷疑從ATA-100到ATA-133所能帶來的好處,特

21、別是在32位、33MHz的插槽環境下。與其它邁拓硬盤不同的是,740DX不支持寫入校正,也就是說這款硬盤的自動聲音管理功能是屏蔽的,噪音會相對較大,但是性能則非常好。作為邁拓公司最新的7200RPM硬盤產品,D740X面向的是那些電腦發燒友及高級用戶,這些人一般想將桌面存儲器更新至最新產品,此外,在它的市場定位中還包括入門級的文件或WEB服務器領域。跟其它7200RPM邁拓硬盤一樣,此款硬盤同樣具有三年質量保證。Maxtor邁拓在“收拾”了昆騰硬盤部門之后,成為硬盤存儲設備界中舉足輕重的廠商之一,ATA133規范的發布,似乎是邁托顯示自身實力的一個表現,由邁托首先發布,并得到整個存儲設備工業聯

22、盟的認可。ATA133規范在技術上來說,除了把接口傳輸速率提高到133MB/s之外,也突破了原先硬盤容量137GB的限制,也就是邁托稱的Big Driver。ATA133協議磁盤依舊沿用IDE 40針接口,數據線仍是80線,因此不必改用接口,VIA威盛的V-MAP平臺更是保證了主板升級的便利性(我們測試使用的碩泰克85DRV3主板就是如此)。現在市場上能購買到的大多數7200轉的高速硬盤,單碟容量一般都達到40GB(騰龍三硬盤還是20GB/碟片,還未上市的騰龍四硬盤將會采用),內部傳輸速率也有不少是超過40MB/s的,再加上低廉的價格,因此IDE硬盤收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并威脅到很多中低檔SC

23、SI硬盤。 作為ATA133協議的首推者,邁托Maxtor是首家推出對應產品的硬盤廠商,普通型號的DiamondMax Plus D740X6L硬盤(也稱金鉆七代)編號為6L080J4,只是采用傳統滾珠軸承馬達,據稱編號倒數第二個字母為“L”的產品采用的則是最新的液態軸承電機(FLuid Dynamic Bearing FDB)。從產品的外形來看,我們基本上可以斷定是出自昆騰的手筆,只是沒有打上昆騰標志而已。金鉆七代共有20GB、40GB、60GB以及80GB的型號可供選擇,轉速為7200 rpm,內置了2MB緩存,支持硬盤靜音技術,具備有ShockBlock防震和Maxsafe數據保護技術。

24、在硬盤本體的背面還有一顆硬盤指示燈,但系統讀取數據時燈就會閃亮,我想用過昆騰硬盤的用戶都知道這一點,這款硬盤還是承繼這一點。4、WD西部數據 西數近來在硬盤市場上的表現相當活躍,新品不斷。在單碟容量方面,與大部分廠家從20GB躍升到40GB不同,西數使用過容量30GB的碟片,如WD600BB。它們推出的WD1200BB更一口氣將容量提高到了120GB。它們最新推出的產品,無論是技術,性能,還是價格,都相當具有競爭力,而且在OEM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最受人關注的莫過于為微軟的XBox提供硬盤。2001年底,西數推出的帶8MB緩存的加強版WD1000BB SE(已改名為WD 1000JB),其

25、用意是希望借助SDRAM芯片的低廉價格,為IDE硬盤加大緩存,以極具吸引力的價格進軍高端市場,一定程度上彌補它們在SCSI領域的空白。先不管這種構思能否取得成功,起碼是一種大膽的嘗試,也著實讓西數出了一翻風頭。而且測試表明,8MB緩存的確可以有效提高磁盤性能,這也從某種意義上肯定了西數的大膽嘗試,說不定它還會帶動今后一股大緩存硬盤的潮流。而現在市面上最熱的硬盤莫過于西數推出的JB系列了。里面包括了1200JB、1000JB和800JB。WD1200BB,這是一款7200rpm、單碟40GB的產品,它的緩存容量為2MB。不過沒過多久,WD推出了魚子醬WD1200JB,看到命名,你想到了什么?這是

26、不是1200BB的特別版呢?與他的前輩WD1200BB一樣,JB是7200rpm、單碟40GB的產品,它的平均尋道時間為8.9毫秒。JB的最顯著特征同WD1000BB-SE一樣,就是擁有8MB的緩存,看來WD準備將8MB緩存進行到底了。與WD1000BB-SE一樣,1200JB面向的是那些追求桌面PC極限性能,挑戰SCSI磁盤系統的玩家;同樣還面向入門級服務器市場。不過有一點值得懷疑的是,這增加的8MB緩存是否真的能滿足服務器級產品的需要呢?最近一段時間,5400rpm的硬盤似乎已經銷聲匿跡了。簡單的理解是這些低速硬盤已經不是主流市場上的產品,或者說,用戶不再需要5400rpm的硬盤了。但是這

27、并非事實的真相,這里所說的5400rpm銷聲匿跡,只是這種產品在零售市場的情況;在OEM市場,5400rpm硬盤還算不錯,大量的家用PC以及商用PC仍然采用5400rpm的硬盤作為系統標準配置。而WD似乎有意讓5400rpm硬盤在零售市場方面重新被重視。WD為此將自己的大容量、高性能硬盤BB以及JB系列產品定位于高端市場。而對5400rpm系列產品,WD則推出了單碟容量40GB的產品,那就是魚子醬WD800AB。5400rpm的WD800AB采用雙40GB碟片構成。有趣的是,這款硬盤的碟片數要少于WD的7200rpm產品。這似乎是針對其競爭對手Maxtor一種策略吧。WD這款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

28、是9.5毫秒,磁盤緩存2MB。WD800AB面對的是入門級用戶、OEM市場以及那些想要升級,但手頭比較緊的用戶。另外,如果將這款硬盤作為系統的第二塊硬盤使用,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各款硬盤的編號規則目前,市面上的硬盤品牌大家已經耳熟能詳,規模較大的廠商也無非就是IBM、昆騰(Quantum)、西捷(Seagate)等幾家“名牌老字號”,不過,隨著硬盤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對于各品牌硬盤型號的編號大多數用戶已經難以解讀。其實,每個廠家的每款硬盤編號都有其一定的內在規律,而每串編號也都代表著硬盤本身特定的含義,而通過這些復雜的編號,用戶可以更確切的了解硬盤的各種性能指標,包括接口類型、轉速、容量、緩

29、存等。1、IBMIBM的每一個產品又分為多個系列,其硬盤產品的命名方式為:“產品名+系列代號+接口類型+盤片尺寸+轉速+容量”。以Deskstar 22GXP的13.5GB硬盤為例,該硬盤的型號為:DJNA-371350,字母D代表Deskstar產品,JN代表Deskstar 25GP與22GP系列,A代表ATA接口,3代表3英寸盤片,7代表7200RPM產品,最后4位數字為硬盤容量13.5GB。IBM系列代號(IDE)含義如下:TT=Deskstar 16GP或14GXP;JN=Deskstar 25GP或22GXP;RV=Ultrastar 18LZX或36ZX。 接口類型含義如下:A=

30、ATA,S與U=Ultra SCSI,Ultra SCSI Wide,Ultra SCSI SCA,增強型SCSI,增強擴展型SCSI(SCA),C=Serial Storage Architecture;連續存儲體系SCSI,L=光纖通道SCSI。2、Maxtor(邁拓)Maxtor硬盤的編號規則是:“首位+容量+接口類型+磁頭數”。Maxtor從鉆石四代開始,其首位數字就為9,一直延續至今,因此大家現在能夠在市場上見到的Maxtor硬盤其首位數字大多數都是9。另外,比較特殊的是Maxtor編號中有磁頭數這一概念,因為Maxtor硬盤是大打單碟容量的發起人,所以其硬盤的型號中要將單碟容量的磁

31、頭數體現出來。單碟容量=2×硬盤總容量/磁頭數,以金鉆三代(DiamondMax Plus6800)10.2GB的硬盤為例說明:該硬盤型號為91024U3,9是首位,1024是容量,U是接口類型UDMA/66,3代表該硬盤有3個磁頭,也就是說其中的一個盤片是單面有數據,這個單碟容量是2X10.2/3=6.8GB。Maxtor硬盤接口類型字母含義:A=PIO模式,D=UDMA/33模式,U=UDMA/66模式。3、Seagate(希捷)希捷的硬盤系列從低端到高端的產品名稱分別為:U4系列、Medalist(金牌)系列、U8系列、Medalist Pro(金牌Pro)系列、Barracu

32、da(酷魚)系列、Barracuda II(酷魚 II)系列、Barracuda III(酷魚 III)系列。其中Medalist Pro、Barracuda(酷魚)系列、Barracuda II(酷魚 II)系列與Barracuda III(酷魚 III)系列是7200RPM的產品,其他的是5400RPM的產品。硬盤的型號均以ST開頭,現以酷魚10.2GB硬盤為例說明。該硬盤的型號是:ST310220A,在ST后第一位數字是代表硬盤的尺寸,3就是該硬盤采用3.5英寸的盤片,3后面的1022代表的是該硬盤的格式化容量是10.22GB,最后一位數字0是代表7200RPM產品。這一點不要與希捷以前

33、的入門級產品Medalist ST38240A混淆。大多數希捷的Medalist Pro系列,以0結尾的產品均代表7200RPM硬盤,其他數字結尾(包括1、2)代表5400RPM產品。位于型號最后的字母是硬盤的接口類型。 希捷硬盤的接口類型字母含義如下: A=ATA UDMA/33或UDMA/66 IDE接口; AG為筆記本電腦專用的ATA接口硬盤; W為Ultra Wide SCSI,其數據傳輸率為40MB/s; N為Ultra Narrow SCSI,其數據傳輸率為20MB/s; 而ST34501W/FC和ST19101N中的FC(Fibre Channel)表示光纖通道,可提供高達100

34、MB/s的數據傳輸率,并且支持熱拔插。4、Quantum(昆騰)昆騰硬盤的型號一般在盤體的條形標記上,可以在硬盤接口附近的外盤蓋上找到。以EX64A012為例,其前兩位的字母時表示硬盤類型,該例中EX指火球EX系列。第三四位的數字表示次硬盤的容量。第五位的字母是表示接口類型。接口字母的不同含義是這樣的:A=ATA(IDE),S=SCSI,50-pin Sigle Ended;W=SCSI Wide,68-pin Sigle Ended;D=SCSI Wide,68-pin Differential。通過對硬盤編號的了解,相信大家一定能在選購中正確認出自己所要求得盤,做到有的放矢。需要注意的是許

35、多硬盤的編號已被打磨,希望在選購時,多加注意。四、其它需要注意的問題從個人電腦在國內開始應用到現在,也就是十幾年的光景。在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時間里,電腦的每個部件都經歷了飛速發展。電腦硬盤的容量從幾十兆、幾百兆,逐步升級到目前流行的幾十GB,甚至一兩百GB, 硬盤技術的發展速度也嘆為觀止。 在攢機剛剛開始流行的時候,人們對電腦的依賴性沒有現在這么強因此人們對售后服務要求并不高,廠商的壓力也不大。市場上電腦配件魚龍混雜,一些產品翻修率極高,令用戶叫苦不迭。硬盤的角色比較特殊,從某種角度來講,它的重要性甚至高過CPU,用戶的重要數據全保存在硬盤里,一旦損壞,后果不堪設想。因此,隨著用戶對電腦依賴程度的逐步增加,服務也成了購買時的重要參考因素。 近年來,電腦配件的銷售渠道逐步走向正規,比如在硬盤領域,由建達藍德提出的“盒裝正品”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比起購買水貨硬盤的用戶來講,購買正品的用戶的利益自然會得到更多的保障。 水貨與正品硬盤的差別 盡管DIY市場日漸規范,但水貨產品依然盛行,市場上的水貨硬盤還是很容易看到。說到原因,一方面由于一些用戶的正品意識淡薄,在裝機時候沒有特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