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垃圾處理方案匯編_第1頁
大件垃圾處理方案匯編_第2頁
大件垃圾處理方案匯編_第3頁
大件垃圾處理方案匯編_第4頁
大件垃圾處理方案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件垃圾處理方案1.1大件垃圾的來源大件垃圾處理廠作用是用來處理市產生的大件垃圾,大件垃圾主要是指廢舊家具和其他一些非電子產品的物品。廢家具主要包括床架、床墊、沙發、扶手椅、桌子、椅子、衣櫥/衣柜、書柜等具有坐臥、憑倚、貯藏、間隔等功能的廢舊生活和辦公器具,通常由若干個零、部件按一定接合方式裝配而成,用于家具的材料除木材、金屬、塑料外,還有藤、竹、玻璃、橡膠、織物、裝飾板、皮革、海綿等;其它類大件垃圾包括主要包括廚房用具、浴衛用具、自行車等,還包括不規則形狀的罐類、被褥、草席、長鏈狀物(軟管、繩索、鐵絲、電線等)等,材料主要是陶瓷、金屬、玻璃、橡膠、裝飾板、皮革、海綿等。1.2工程規模根據市的

2、人口數量和經濟情況,初步估計市的的大件垃圾產量在8090噸/日,考慮一定的富余量,確定大件垃圾處理廠的工程規模為100噸/日。2大件垃圾處理廠方案設計原則(1)認真貫徹國家關于環境保護工作的方針和政策,使設計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規范、標準。(2)大件垃圾處理廠總平面布置力求緊湊,減少占地和投資。(3)大件垃圾處理過程中的自動控制,力求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經濟實用,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勞動強度。(4)污水處理設備,要求采用技術成熟、高效率低能耗、運行可靠的產品,部分關鍵設備可考慮從國外知名品牌。(5)嚴格按照招標文件界定條件進行設計,適應項目實際情況要求。(6)積極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把

3、大件垃圾處理廠設計成一個花園式的廠區,綠化面積超過40%。3大件垃圾回收利用現狀大件垃圾經過檢測后,不能通過翻新再使用的大件垃圾經過分類拆解,將大件垃圾進行整體拆分,拆解過程中盡量保持元器件、零部件及材料的完整性,對于可再使用的元器件、零部件進行回收,同時對危險材料及零部件進行識別拆除,拆除過程必須保證危險材料和零部件不破損、不遺漏,通過適當方式的貯存,并采用無害化的方式進行處理。對于不可直接再使用的零部件需要進行進一步拆解,以回收其中的可再生材料。對大件垃圾拆解和處理的過程是將大件垃圾由“整”化“零” ,變廢為寶的過程,這個過程實現對大件垃圾中可回收零部件以及材料的回收,實現大件垃圾的資源化

4、。對于回收的廢舊零部件和材料,在再生利用時必須遵循一定要求,防止在再生利用中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和對人們健康產生危害。3.1非金屬的利用大件垃圾可回收材料中,金屬是利用價值較高且回收量比例較大的材料,其中包括黑色金屬廢鋼鐵和銅、鋅、鉛、鋁等常見的有色金屬,還包括金、銀等貴重金屬。對于廢鋼鐵的利用,國家于 2004 年12月1 日起正式實施 GB4223-2004廢鋼鐵,該標準規定了廢鋼鐵的術語和定義、分類、技術要求、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驗收規則、運輸和質量證明書等。該標準中適用于煉鋼、煉鐵、鑄造及鐵合金冶煉時作為爐料使用的熔煉用廢鋼鐵以及一般用途的非熔煉用廢鋼鐵。大件垃圾中廢鋼鐵的再利用屬于該標

5、準的適用范圍,因此在標準中,關于廢鋼鐵的利用的編寫中,規定廢鋼鐵的利用按 GB4223廢鋼鐵執行。3.2廢木材的利用大件垃圾中的廢木材主要來源與廢舊木質家具,廢木材既可進行物質循環利用,又可進行能量利用。物質循環利用是指對廢木材回收后進行二次加工,制成各種人造板重新使用,也可以將廢木材制成活性炭、工業炭或合成氣體作為化學原料使用;廢木材的能量利用,是指將其作為工業燃料用于鍋爐或發電,也可作民用燃料。廢舊木材的物質循環利用可分為直接利用和循環利用,其中直接利用是指對于那些較粗大的廢棄木料,如果沒有腐朽與蟲蛀或局部健康完好,經適當的除污、去缺、修補及翻新等處理后,即可直接再利用,加工成家具、建筑材

6、等進行再利用。循環利用是對廢棄的木質材料與纖維資源進行粉碎、削片后再進行深加工利用,主要是加工成各種刨花板、纖維板、木塑復合材料等。在廢木材的回收利用上,由于回收木材識別分類上缺乏科學分類方法和分類依據,同時有技術、經濟、政策上的條件限制,使得我國廢木材的回收利用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回收木材識別分類上缺乏科學分類方法和分類依據,影響了對優質木材的加工利用。部分廢舊木材有不同程度的腐朽;也有部分使用年限不長的廢舊木材品質較好,可以用作高檔用途或進行高附加值加工。但是由于對品質不等的廢舊木材不能正確區分,一般都用來制造細木工板甚至制造刨花板降低了其利用價值。有些品質好的木材(如建筑腳手架板材),可作

7、家具用材或有較高價值的用途,但也被用來鋸解成小板條。此外,對含有毒有害物質廢木材缺乏鑒別,在運輸、存放加工過程中可能污染環境和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經過膠合處理的木材含膠粘劑,經過涂飾處理的木材含油漆涂料,經過防腐、阻燃處理的木材含防腐劑、阻燃劑,這些經過處理的木材堆放在農田或場院上,風吹雨淋,化學物質降解會隨雨水滲透到農田中,造成土壤污染;加工過程中,有可能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對于廢木材的利用,在國際上做得最好的是德國。為了便于回收與利用廢舊木質材料,德國頒布的“廢舊木材管理法令”,對廢棄的木質材料進行了限定性分類:第一類,不含任何化學物質而只是經過機械處理的;第二類,被油過漆或木膠粘過但

8、不含任何鹵素類有機混合物和防腐劑的;第三類,含有鹵素類有機混合物且不含有防腐劑的;第四類,含有防腐劑的木材,如采用 CCA 等防腐劑處理過的含有有毒物質有砷、鉻等的木材。根據法令,第三、四類廢舊木材是不能用于物質循環利用的。漢堡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意大利的許多木屑板幾乎百分之百是用廢舊木材制成,其中有毒物質含量嚴重超標。所以處理有毒廢木材最環保的方式就是進行能量利用,這樣那些有機混合物在高溫下就會被分解,而重金屬則會被留在爐渣中。3.3廢塑料的利用一般塑料分為兩大類,即熱固性塑料和熱塑性塑料。熱固性塑料是指受熱后成為不熔不溶性物質的塑料,如酚醛樹脂、環氧樹脂、氨基樹脂等。這種塑料只能塑制一次,

9、不能通過熱塑而再生利用,其廢料一般通過粉碎、研磨為細粉,再以15%30%的比例,作為填充料摻加到新樹脂中。熱塑型塑料是指在特定溫度范圍內,能反復加熱軟化和冷卻硬化的塑料,主要有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四氟乙烯(PTE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被譽為有機玻璃),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聚酯(PET)等類型,這些塑料是回收利用的重點。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技術方法主要可歸納為三類,即直接再生法、改性再生/化學回收法和焚燒回收能源法。國內在這方面的技術研究主要集中在前兩類技術上。直接再生技術是指回收的塑料制品經鑒別、分類、清洗、破碎或溶解、熔融后,直接加工

10、成型,或經過機械共混或化學改性,再加工成型。直接再生法有單純再生和復合再生之分。單純再生是針對來源于生產廠家、商業集散地等的品種單一、相對潔凈的邊角廢塑料熔融再生,再生的塑料及制品品質較高;復合再生是針對那些品種不夠單一、由多種類別組成的廢舊塑料,其再生后的塑料性能不穩定,一般用作制造垃圾袋、建筑填料、復合建筑材料、涂料、粘合劑等低檔制品,該類制品已廣泛應用于農業、漁業、建筑業等領域。化學改性回收技術則把廢舊塑料轉化成高附加值的其它有用材料。如利用廢塑料作隔熱保溫、隔音材料、高強度材料、涂料等。化學回收法是單一品種的廢舊塑料經水解或醇解后制成單體或低分子量的多聚體,或將廢舊塑料(可以是某些品種

11、的混合物)高溫裂解或催化裂解后制取化學品(如乙烯、丙烯、芳烴、焦油等)及液體燃料油(汽油、柴油、煤油等)。焚燒回收能源法是將塑料燃燒進行發電。日本塑料垃圾處理研究所的實驗表明,磨碎的塑料混合物和磨碎的煤有同樣的燃燒性能。對于難以再生的塑料,可通過焚燒處理回收熱量。燃燒取熱目前在西歐和日本采用較多,這種處理方法處理的塑料數量大,成本低,效率高,缺點是產生氯化氫、氰等有害氣體,造成二次污染。我國目前這項技術運用還不多,主要原因是塑料焚燒需專用焚化設備投資較大。我國在發展這種技術時應采取周邊城市聯合建大型焚化工廠,這樣也有條件進行二次污染的治理。從廢塑料的三種回收利用技術來看,使用單一品種的廢塑料進

12、行處理可以得到附加值相對較高的產品,而廢舊塑料的品種不夠單一、由多種類別組成則只能生產出低附加值的制品,或者采用焚燒的方法進行能源回收。因此,在廢塑料的回收利用中,廢塑料的分類至關重要。同時考慮到我國的國情,對廢塑料的利用應該優先考慮廢塑料的直接再生。塑料焚燒需專用焚化設備投資較大,且二次污染嚴重,治理成本較高。焚燒回收能源法應作為最后考慮的廢塑料利用方式。3.4廢玻璃的利用廢玻璃根據其來源可分成日用廢玻璃(器皿玻璃、燈泡玻璃)和工業廢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纖維)。回收的廢玻璃經分類、清洗后,一部分廢玻璃經挑選后可直接重新應用,如制鏡和做玻璃飾面材料等。一部分廢玻璃經加工、粉碎后,將其摻入配合料

13、中用來熔化玻璃。一般來說,平板玻璃工廠只采用本廠形成的廢玻璃,不輕易用外購廢玻璃,以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通常,輕工玻璃制品在制造深綠色瓶罐時,可利用 2.8%38.1%的外購廢玻璃,在制造半白色瓶罐時可利用 4.7%25%的外購廢玻璃。而平板玻璃、高級器皿和無色玻璃瓶廠則不采用外購回收廢玻璃為宜。如果使用大量碎玻璃,熔爐的壽命將延長15%20%,在美國對 200t 至 400t 的熔爐來說,每天一般使用 5%70%的碎玻璃。一部分廢玻璃(玻璃器皿、平板玻璃和玻璃纖維)經粉碎、預成型、加熱焙燒后,可做玻璃飾面磚、玻璃器皿、玻璃微珠、玻璃陶瓷制品、高溫粘合劑等。廢玻璃還可以通過加工成玻璃微珠、玻

14、璃粉等形式添加到塑料、橡膠等的制作之中,能極大地提高某些產品的性能。從廢玻璃的利用來看,根據顏色進行分類是利用的前提。英國標準協會給公眾提供的廢玻璃利用技術要求中,根據廢玻璃的顏色要求、夾雜物及污染物含量、粒徑進行分類。我國目前3.5廢陶瓷的利用大件垃圾中的廢陶瓷主要來源于廢棄的衛浴用具及陶瓷器類等。這些廢陶瓷相對與來源于陶瓷制品生產過程中,由于成形、干燥、施釉、搬運、焙燒及貯存等工序中產生的陶瓷廢料,廢棄比例很小。目前,我國陶瓷工業廢料的處理與利用程度比較低,資金緊缺,致使大量廢渣擠占耕地,使水和空氣受到污染。特別是近 20年的高速發展,陶瓷業隨著產量的增加,廢料的數量越來越多,根據不完全統

15、計全國陶瓷廢料的年產量估計在 1000 萬噸左右,陶瓷廢料的堆積擠占土地,影響當地空氣的粉塵含量,而陶瓷廢料的填埋耗費人力物力,還污染地下水質,許多研究機構和企業都在研究如何將陶瓷廢料變廢為寶,化廢料為資源。有陶瓷廠將陶瓷廢料用于瓷磚坯料、仿古磚生產,有研究者將陶瓷廢料作為廉價原料用于水泥生產以及開發固體混凝土材料,我國研究者研制出一種利用陶瓷廠廢料生產多孔陶瓷的工藝方法。該方法所研制的多孔陶瓷容重低,強度高,適合于新型墻體材料,亦可用于制造廣場透水磚。梁瑞林將陶瓷廢料用于將壓電陶瓷廢料應用于阻尼減振瀝青,取得成功。近年來國內外開始了利用工業廢料生產陶粒的研究。從我國陶瓷廢料綜合利用來看,陶瓷

16、廢料利用技術正在不斷地發展,部分技術已經應用于陶瓷生產企業中并取得成功,然而這些技術大規模地推廣仍需要解決包括技術、經濟和政策在內的諸多問題。由于在我國陶瓷廢料的利用工作尚在起步階段,對陶瓷廢料利用的技術標準啟動尚未成熟,因此對于大件垃圾中的廢陶瓷利用采取鼓勵的規定,而不做強制利用的規定。標準中規定廢陶瓷宜根據再加工后材料的用途進行分類回收。對于廢陶瓷再利用的技術標準應在今后大件垃圾利用標準體系的擴充和完善工作中開展,而這有賴于廢陶瓷利用技術的發展成熟與廢陶瓷的規模化產業化。3.6廢皮革的利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皮革制品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使用數量逐年增加。每年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革渣

17、以及因破損、款式陳舊等原因而廢棄的各類皮革制品數量驚人。皮革廢料主要來自不同工藝階段的固體廢棄物污染,如毛渣、碎皮、修邊下角料、鉻鞣革磨革和削勻革屑等,以及制革污泥和沉渣。全世界每年產生 60 80 萬t的皮革固體廢棄物,其中 75%是含鉻的鉻革屑。在我國,皮革固體廢棄物年排放量為 25 萬 t 左右,其中 70%為含鉻廢棄物。目前我國制革工業主要采用剖藍濕革的技術路線,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含鉻固體廢棄物。如果不回收利用,其中的部分鉻離子會進入水中。三價鉻離子是蛋白凝固劑,對人體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過去的幾十年里,一般把未經處理的皮革廢料堆放或填埋在土壤中,致使土壤含有大量的硫化物

18、及鉻化物。硫化物濃度過高會使植物的老根發黑腐爛,新根長不好,導致農作物枯萎。鉻雖然是動植物生長的基本營養元素,適量的鉻對動植物的成長有促進作用,但如果把制革固體廢棄物直接堆放在土壤中,或直接施用于農田,就會造成土壤中的 Cr3+等離子的濃度過高,導致農作物生長異常,甚至通過食物鏈的生物富積作用,間接地危害人體健康。許多研究機構和企業都在研究如何利用好皮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生物質資源和鉻資源,使污染降到最低。對于廢皮革制品,用于生產再生革,飼料膠原蛋白粉的技術已較為成熟。有學者將皮革廢料用于制備膠原纖維及造紙、皮革化工材料,用皮革固體廢棄物提取膠原蛋白也是近來研究的熱點,在制革工業廢棄物中,蛋白質含量在 30%以上,而其中膠原蛋白占蛋白質量的 90%以上19。膠原蛋白作為天然的生物資源,在食品、醫藥、化妝品、生物肥料、生物農藥等高附加值工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從我國皮革廢料綜合利用來看,皮革廢料利用技術正在不斷地發展,然而這些技術大部分還處于研究階段,大規模地推廣仍面臨諸多困難。與陶瓷廢料的利用情況相似,我國皮革廢料的利用工作尚在起步階段,對皮革廢料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