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態試題含答案doc_第1頁
地球表面形態試題含答案doc_第2頁
地球表面形態試題含答案doc_第3頁
地球表面形態試題含答案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球表面形態(1)【同步練習】一、 單項選擇題1下列地理現象屬于內力作用造成的有 ( )A.火山噴發 B.風化作用C.沉積和固結成巖作用 D.破壞、搬運和沉積作用2關于內、外力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內、外力作用都在瞬間發生,常常使地表形態發生劇烈變化 B.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板塊的移動起主導作用C.各種地表形態都是內力和外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D.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內、外力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3關于板塊構造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地殼被一些構造帶分為六大板塊 B.板塊張裂的地區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C.板塊內部地殼運動比較活躍D.喜馬拉雅山是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相撞形成的 4喜馬拉

2、雅山位于 ( ) A.非洲板塊上 B.太平洋板塊上C.印度洋板塊上 D.亞歐板塊上5幾乎全部被大洋覆蓋的板塊是 ( )A.印度洋板塊 B.太平洋板塊 C.大西洋板塊 D.北冰洋板塊6安第斯山脈主要由哪兩個板塊碰撞形成的 ( )A.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 B.大西洋板塊和美洲板塊C.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 D.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7 處于板塊生長邊界線上的地形是 ( ) A.海嶺 B.島嶼 C.海溝 D.山帶8亞洲的阿拉伯半島所處的板塊是 ( )A.亞歐板塊 B.非洲板塊C.印度洋板塊 D.太平洋板塊9由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相互作用,地中海的變化趨勢是 ( )A.面積不斷擴大 B.面積逐漸縮小C.

3、海面漸漸上升 D.海面慢慢下降10以非洲板塊為參照,整體向東南方向緩慢運動的板塊是 ( ) A.亞歐板塊 B.太平洋板塊C.印度洋板塊 D.美洲板塊二、非選擇題11圖2-2-1為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讀后回答問題。圖2-2-1(1)板塊構造學說把全球_分成六大板塊。(2)填出字母AH所在的板塊名稱A_,B_,C_,D_,E_,F_,G_,H_。(3)圖中板塊邊界中,虛線表示的是_類型的邊界,實線表示的是_類型的邊界。(4)紅海面積還在不斷擴大,是因為它位于 ( ) A.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間的張裂處 B.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間的張裂處 C.處于圖中實線所在的邊界線上 D.位于圖中虛線所在的邊界線上

4、12. 圖2-2-2是南美洲沿南緯45度的地質、地形剖面圖,讀后回答。圖2-2-2(1)處所在地的海底地形類型是_,其產生的原因是_板塊與_板塊擠壓碰撞,_板塊因位置較低而向下俯沖。(2)一般說來,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穩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這一帶。根據板塊學說這一理論,我們對、四個地點進行分析比較,可以判定,地殼比較穩定的是_,地殼比較活動的是_?!净顒犹骄俊康貧ぜ捌浔砻嫘螒B的變化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據此簡要分析回答下列兩種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1)兩千萬年以來,珠穆朗瑪峰地區抬升了大約兩萬米,可是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只有8848.13米,

5、這是什么原因呢?(2)黃河每年將16億噸左右的泥沙輸往下游 ,其中大部分注入渤海,有人計算過,用2000多年時間即可填滿渤海。但是事實是,長期以來渤海的形狀基本未變,這又是為什么呢?【相關鏈接】地震與海嘯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生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據統計數據顯示,此次海嘯災難共造成二十幾萬人死亡,這是世界近200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地震    地震是板塊在運動中由于碰撞而產生的天然震動。地球上每天都會發生地震,但多數地震的震動人感覺不到,只有少數為人所感知,其中極少數造成破壞。當板塊碰撞劇烈的時候,震動波沿著巖層向上傳播,

6、嚴重時引起地面裂縫,或山體的滑坡。如果發生在居民聚集區,可能破壞建筑造成人員的傷亡;如果發生在海底,將引起海嘯的發生。     一般說來,震動首先在地殼深處幾十千米的震源發生,產生兩種波:縱波和橫波,縱波傳播速度快于橫波。當地震發生時,縱波首先到達地面,這時的建筑物將出現上下抖動,嚴重的情況將把房屋地基和結構抖松或者干脆就抖垮。幾秒鐘后,橫波接著到達,它把抖松后的房屋再加把力搖垮。       海嘯     從某種角度上講,由海底地震造成的海嘯所

7、造成的破壞遠遠大于陸地上同樣強度的地震,其基本原因是在陸地地震的破壞性能量在巖層和地面傳播時迅速衰減,而海底地震波在上升到海底以后,被轉化為水波,由于水波在傳播時衰減甚小,結果巨大的能量被水波攜帶傳至很遠,直到碰到陸地后被迅速衰減。因此,海嘯的破壞范圍遠遠大于普通陸上地震。    當水下一定深處發生因板塊的劇烈碰撞的強大震動以后,強烈的震動傳至海底,立即將震動的能量轉化為海水的震蕩,這個震蕩就是海水的波動。它的波長最大可以達500到650千米,如此巨長的長波將以極小的損耗以震中為圓心,一圈一圈地向外擴散,其速度大約為每小時500至1000千米。當到達島嶼或大陸附近的淺海時,波峰會突然變高,一般高達10多米,嚴重時達到50多米,排山倒海般涌向陸地,幾秒鐘后,波峰過去成為波谷,于是把浸在海水里的物件全部向后卷走,如此反復若干次,直到把所過之處的東西淘得干干凈凈,大浪淘沙現在變成了淘人!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大海嘯就是這樣經過大浪的幾番淘洗,把城里幾萬人淘得一干二凈。參考答案1.A 2.C 3.B 4.C 5.B 6.D 7.A 8.C 9.B 10.A 11.(1)巖石圈 (2) A非洲板塊 B印度洋板塊 C亞歐板塊 D太平洋板塊E南極洲板塊 F美洲板塊 G亞歐板塊 H非洲板塊 (3)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