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PX原料生產工藝以及上下游產能演變狀況_第1頁
綜述PX原料生產工藝以及上下游產能演變狀況_第2頁
綜述PX原料生產工藝以及上下游產能演變狀況_第3頁
綜述PX原料生產工藝以及上下游產能演變狀況_第4頁
綜述PX原料生產工藝以及上下游產能演變狀況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綜述PX原料生產工藝以及上下游產能演變狀況 【作者:顧超英】 一、定義 對二甲苯是1,4-二甲苯(1,4-dimethylbenzene)的簡稱,其英文名又可以寫為para-xylene(PX)。對二甲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合成原料,對發展合成纖維具有重要作用。 二、PX的產品特性與用途 1.PX的產品物性 對二甲苯(PX)是片狀或棱柱體結晶,具有芳香氣味,熔點為13.26,沸點138.5,相對密度0.8611(20),0.8541(28),折射率1.4598(20),閃點23。蒸汽壓799Pa(20)。不溶于水,可與乙醇、乙醚、丙酮和苯混溶。與稀硝酸作用生成甲苯酸,與三氧化鉻作用生

2、成對酞酸。爆炸極限16。具有毒性,在空氣中對二甲苯含量達到0.17×10-6便能聞到臭味,高濃度度的對二甲苯蒸汽,可損傷粘膜刺激呼吸道,還呈現興奮和麻醉作用。甚至可能造成血性肺氣腫。若不甚口服對二甲苯溶液,會引起嘔吐,最好的處理辦法是立即飲液體石蠟。 2.PX的產品用途 對二甲苯主要用于精對苯二甲酸(PTA)生產,PTA是生產聚酯纖維、樹脂、薄膜等產品的主要原料。用于制備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是對二甲苯的另一個應用領域。也有少量對二甲苯在除草劑和聯對二甲苯中用作溶劑。對二甲苯主要是從含有鄰二甲苯(OX)和間二甲苯(MX)和混合二甲苯中分離出來,其系列產品如圖所示: 三、PX產品生

3、產工藝 生產對二甲苯(PX)已經有多種不同的工藝,以石油為原料的主要有抽提法和甲苯歧化法。抽提法有UOP的Isomar和Parex工藝、Axens的Eluxyl工藝、ExxonMobil化學的XyMax工藝;甲苯歧化法有UOP的Px-Plus法、ExxonMobil化學的PxMax法。以液化石油氣為原料生產PX的工藝有由BP和UOP合作開發的Cyclar工藝,首套工業化裝置已在沙特阿拉伯Yanbu的IbnRushd廠建成,并于1999年投產。 1.甲苯歧化和烷基轉移法 此方法可制得混合二甲苯,從中可以分出需求量最大的對二甲苯,由兩分子甲苯反應可以生成一分子苯合一分子混合二甲苯;由甲苯合三烷基苯

4、進行烷基轉移可生成二甲苯。目前,已工業化的有ARCO公司的二甲苯增量法、Tataray公司開發的方法合Mobil公司開發的TDP方法。 2.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對二甲苯法 近年來,Mobil公司采用甲苯甲醇烷基化,直接生成對二甲苯的新工藝。該公司使用了改性ZSM-5新型分子篩催化劑(烷基銨型沸石分子篩),反應溫度為400600,甲苯與甲醇之比為1:1(摩爾比),重量空速為1-5,甲苯轉化率為37,二甲苯理論收率為100,對二甲苯在混合二甲苯中約占97。 3.對二甲苯分離 對二甲苯通常從石油催化重整、裂解汽油和煉焦副產汽油中含有的二甲苯經過分離得到,不同來源二甲苯異構體的分布也不同,如表1所示: 表

5、1 各種來源C8芳烴的組成 組成,%(w)催化重整蒸汽裂解媒焦油甲苯歧化對二甲苯20151026間二甲苯45402050鄰二甲苯20155024乙苯1530200由于對、間二甲苯之間的沸點差只有0.75,故不能采用精餾分離法。目前國內外研究發展的方法是低溫結晶分離法、吸附分離法和絡合分離法。 3.1低溫結晶分離法 主要指深冷分布結晶,即利用二甲苯異構體的熔點差異進行分離。國外發展的丸善法、菲利普法、Standard法、Chevron法和埃索(Esso)法等,即是該類方法。 3.2吸附分離法 吸附分離法主要有美國環球油品公司發展的Parex法和日本東麗工業公司發展的Aromax法。所用分子篩為K

6、-Ba-X和K-Ba-Y型,解吸劑為甲苯、混合二乙苯、對二乙苯和正構烷烴的混合物。燕山引進美國Isomar-Parex技術,從C8芳烴和非芳烴混合料中分離對二甲苯,含量達99.48%,收率96.7;上海引進日本的Aromax技術,采用Y型分子篩吸附對二甲苯,單程收率達90以上。 3.3氟化氫三氟化硼抽提法 該方法生產過程是:先使氟化氫三氟化硼與混合二甲苯中的間二甲苯形成絡合物,然后于0-10經過連續多級萃取后,間二甲苯便與其它芳烴分離,得到的絡合物經過加熱到40-70分解,可得到含量99.5%以上的間二甲苯。氟化氫三氟化硼循環使用,它也是一種異構化催化劑,在常壓情況和100的條件下,能使間二甲

7、苯異構化。從抽余油中再用一般精餾方法分離乙苯、對二甲苯和鄰二甲苯。國內正在進一步研究中。 三、2005-2010年期間中國PX生產能力一直在演變之中 根據查閱資料獲悉,2005年我國PX生產能力達到297萬噸/年,2005年我國對二甲苯產量約230萬噸,進口量達160.8萬噸。而2006年國家發改委出臺了PX“十一五”建設項目布局規劃。這個規劃是我國“十一五”時期內PX項目建設的指導性文件,也是核準審批有關項目的依據。規劃提出的項目建設安排原則重要內容有鼓勵投資多元化,支持國有與民營企業合資合作。根據這一原則,“十一五”期間,安排天津石化、揚子石化、上海石化、烏魯木齊石化等4個改擴建項目,新增

8、產能183萬噸/年;還有金陵石化、茂名石化、福建煉化一體化項目、大化集團搬遷配套項目、中海油海南煉油項目、廈門騰龍芳烴等6個新增項目,新增產能415萬噸/年。而到了2007-2009年期間,由于下游PTA產品增設項目計劃非常多,也讓上游PX原料投資商對未來PX前景依然看好,之所以說在這個階段仍然有部分原料商繼續投資擴建PX項目,雖然2007年國內地區PX產能沒出現什么大的增長態勢,但是2008年底期間由于南京金陵石化公司60萬噸PX裝置成功投產,使2008年國內地區PX總產能發生了很明顯的變化,2008年底國內地區PX總產能達到了446萬噸/年,預計2009年將達到將近710萬噸/年,2010

9、年以后PX總產能將達到980萬噸以上,我國PX進口依存度將從出現明顯下降趨勢,2009年以后PX市場競爭將出現激烈現象,對于今后,PX行業發展的道路將更加坎坷,一些想再繼續擴建該項目的企業就要針對該行業的市場風險做更加周密細致的調研了,機遇已經與風險同在了。 下表2為2010年前后中國國內主要對二甲苯生產廠家生產能力情況! 表22010年前后國內主要對二甲苯生產廠家總產能概況 單位:萬噸/年 廠商地點生產能力洛陽石化洛陽21.5天津石化天津大港39上海石化上海金山40齊魯石化淄博40大連石化大連45金山石化上海60茂名石化廣東60金陵石化南京60鎮海煉化鎮海65遼陽石化遼陽70福建煉化福建70

10、福佳大化大連70中金石化寧波70揚子石化南京90中海油惠洲惠洲80烏魯木齊石化烏魯木齊1002010年合計980.5另外,2008年我國PX進口總量大概為340.35萬噸,比2007年進口量增加了50萬噸左右,增加幅度為17%,這個數據說明我國下游企業需求還是非常強勁的。 四、2005-2010年下游PTA生產產能力演變情況 最近幾年來,按照國家發改委近期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大型石化裝備自主化實施方案,“十一五”期間我國60萬-100萬噸/年大型PTA等石化成套裝備自主設計制造的目標是自主化率達到75%以上。江蘇儀征化纖、濟南化工新材料和重慶蓬威石化3個大型PTA項目,已被確定為大型PTA項目設

11、備國產化的依托工程。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回顧在2005年底,國內地區PTA大小產能總計已經迅速增加到670萬噸/年,而在經歷了2006-2007年連續兩年的高速增長之后,2008年國內PTA產能已經達到了1256萬噸/年,現在中國地區PTA產能占整個亞洲地區產能的1/3,世界產能的1/4以上,中國確實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PTA生產國。在下游聚酯產業鏈需求方面,2008年中國地區下游聚合物產量大約有1870萬噸/年左右,比2007年聚合物總產量相比卻減少了25萬噸/年,也許真的是受全球性經濟危機因素的影響出現了負增長現象。如滌綸長絲類產品產量大約為1200萬噸,滌綸短纖維產量大約340萬噸,瓶片等其

12、他產品大約產量為330萬噸。以上下游產品共計將消費PTA原料1610萬噸,可以說2008年國內PTA供應還是出現高達80萬噸左右缺口的,部分缺口只能依靠進口來補充,中國一般都是從亞洲地區的國家進口PTA原料的,2008年里從亞洲地區進口總量已經達到了592.5萬噸左右,占總進口量的98%左右,還有將近2萬噸是從北美和歐洲等地進口來的,亞洲地區PTA產能確實已經非常大了。可以預言,2010-2011年以后,亞洲地區PTA產能將出現過剩比較明顯的現象,亞洲地區PTA的輸出到其他地區將有可能出現。對于中國來講,浙江與江蘇等地仍然是中國PTA進口的主要接收地,這主要是江蘇與浙江地區下游聚合物產品總產能

13、比較大,占據了全國的70%以上江山。 根據資料顯示可以得出,我國2008年PTA該投產的項目已經投產,有的是2009年正式投產的項目也是必須投產,還有的在2009-2010年之間投產的項目,到時候國內地區PTA總產能有望超過1600萬噸/年的水平,到2011年以后,中國PTA產能將達到顛峰,2011年后中國自給率將提升到80%以上。下表4為國內PTA產能、產量及消費預測情況。 特別是在下游聚酯產品新增的前提下,擴建PTA項目的有關單位也堅定了信心,比如2008年中國新增加11套大聚酯生產線,共計180萬噸左右,2008年底中國聚酯總產能就達到了2492萬噸,產能增長了大約8%,2008年聚酯產能增長率比2007年大約下降了1個百分點,但是產能絕對增長量和2007年相似,增長了大概186萬噸。其中大聚酯2405萬噸,小聚酯產能87萬噸左右。而2009年也預計將有6套聚酯生產裝置有望投產,產能總計為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