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上安裝MACOS包括基本軟件與雙系統使用_第1頁
PC上安裝MACOS包括基本軟件與雙系統使用_第2頁
PC上安裝MACOS包括基本軟件與雙系統使用_第3頁
PC上安裝MACOS包括基本軟件與雙系統使用_第4頁
PC上安裝MACOS包括基本軟件與雙系統使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C上安裝MAC OS(包括基本軟件與雙系統使用)2008-02-25 13:28摘要:4月初,蘋果公司出人意料地發布了一款名為“BootCamp”的小軟件,使用它可以在蘋果筆記本上安裝Windows XP,并使之與Mac OS X共存,這讓更多想擁有蘋果卻擔心使用問題的用戶雀躍歡呼。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如何在PC上安裝好看并且好用的Mac OS X系統吧。進入2006年,隨著采用英特爾處理器的全新iMac、Mac mini以及MacBook的全面上市,Mac和PC在硬件上的差異已經越來越少,二者軟件的互通也越來越清晰。4月初,蘋果公司出人意料地發布了一款名為“BootCamp”的小軟件,使

2、用它可以在蘋果筆記本上安裝Windows XP,并使之與Mac OS X共存。這一軟件的發布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方面讓Mac OS X的忠誠Fans痛斥蘋果的“變節”,另一方面卻讓更多想擁有蘋果卻擔心使用問題的用戶雀躍歡呼。 蘋果與PC之間的大門打開了,不過它是單向的,蘋果用戶可以使用Windows系統,卻沒有為PC用戶發布Mac OS X系統。值得慶幸的是,有人對最新的Mac OS X 10.4.6的安裝程序進行了修改,使它能夠安裝在普通PC上,而且它的運行效率已經和采用英特爾處理器的Mac計算機沒有多大的差距,甚至可以使之作為一些人的主要操作系統了。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如何在PC上安裝好

3、看并且好用的Mac OS X系統吧。 Part1 刻錄和分區,安裝Mac OS X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當然需要一臺電腦,而且這臺電腦的配置不能太低,運行Windows XP都不流暢的電腦肯定玩不轉Mac OS X。有一個硬性的要求就是,這臺PC的處理器必須支持SSE2或SSE3指令集,不過諸如Pentium 4、Pentium M或基于二者的Celeron處理器以及Sempron和Athlon 64處理器都符合這一要求。也就是說,2005年以來的主流電腦基本上都能安裝。 除此之外,內存最少要求256MB、硬盤最少要有4GB,如果要從光盤進行安裝的話,還需要一臺DVD光驅。如果使用的是nVIDIA

4、的顯卡,那么暫時沒有適用的驅動,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小問題。 安裝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全新硬盤上安裝,另一種是在已經安裝了Windows系統的硬盤上進行安裝。安裝方式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用光盤進行安裝,另一種是通過虛擬機進行安裝,前者需要刻錄DVD光盤但是速度較快,后者不用刻錄光盤但是速度比較慢,并且需要安裝虛擬機軟件,因此并不推薦。本文以通過刻錄好的DVD光盤在已經安裝有Windows操作系統的硬盤上進行安裝為例進行說明。 1.刻錄光盤。從網絡上下載到的通常是一個ISO格式光盤鏡像文件,注意檢查相應的版本說明,盡量選擇最新的版本,因為越新的版本集成的補丁越多,安裝時出現錯誤的概率也越

5、小。然后使用Nero之類的刻錄軟件直接用刻錄鏡像的方式將其刻錄成光盤即可。 曾經有人說使用可擦寫的光盤不能進行安裝,可是筆者使用DVD+RW順利完成了安裝而且至今使用正常,倒是有一張DVD+R光盤不能進行安裝,因此如果你在安裝過程中提示光盤出錯,那么不妨換一種光盤重新刻錄試試。 2.硬盤分區。Mac OS X的一個“另類”之處在于它使用的是HFS+分區格式,Windows和Linux都不支持這種分區,甚至連一些常用的磁盤工具也不能識別它們,因此必須在安裝之前為Mac OS X準備好可用的分區。 已經安裝好系統的硬盤一般都沒有可用空間了,我們可以將其他分區的可用空間集中到一起,并建立一個新分區。

6、這個過程可以用PQ Magic、Acronis Disk Director來完成,不過更推薦使用Partition Manager(下載地址:),因為它還可以完成下面必須的另一步操作,而其他軟件大都不能同時完成兩個任務。 具體操作方法為:運行Partition Manager,選中已經存在的分區,點擊工具欄上的“調整大小”按鈕,將分區的空間縮小。注意縮小的時候要盡量將可用空間留在靠前的位置,即用鼠標從左往右拖動游標(如圖1)。挪出幾處可用空間后,再將已有的分區向后移動,將可用空間集成到一起,等可用空間到6GB以上時,建立一個分區。此時這個分區應該還是邏輯分區,將它轉換成主分區(如圖2)。圖1

7、分離出一塊空的硬盤空間圖2 將目標分區設置為主分區 之所以進行這一步操作,是因為當分區起始位置超過硬盤的前1024柱面后有可能會出現不能引導的情況。不過此時的分區格式還不能為Mac OS X所識別,需要進行進一步修改。右擊新建好的主分區,選擇“修改”、“更改分區ID”,然后在彈出的窗口中輸入“af”(不要引號),此時這個分區就變成Mac OS X使用的HFS+格式了(如圖3)。圖3 在系統ID處輸入AF將Mac OS X安裝光盤放入光驅,做好正式安裝的準備吧!Part2 按部就班,系統安裝要注意驅動問題 啟動電腦,設置為由光盤啟動,如果引導成功的話會出現輸入引導參數的提示,幾秒鐘后自動進入安裝

8、程序。 安裝所需的時間取決于電腦的配置及光驅的速度。筆者使用的筆記本配置為:Celeorn M 370(1.5GHz/2MB緩存)、1GB內存、80GB 7200轉硬盤、8X康寶驅動器、Buffalo WLI-G54無線網卡,整個安裝過程耗時約30分鐘,比安裝Windows XP略快一些。 剛進入安裝程序后屏幕會顯示出一個圓形的旋轉光標,此時不能進行任何操作,光驅讀取大概3分鐘后才會正式進入安裝界面,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著急。 第一步是要求用戶選擇安裝程序的語言(如圖4)。我們可以看到Mac OS X支持包括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在內的15種語言,而相比之下微軟則為每一種語言的Windows制作了

9、不同的安裝程序。另外一個很明顯的不同就是安裝Mac OS X并不需要序列號。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我們已經提過,那是因為蘋果靠硬件賺錢而微軟靠的就是軟件,所以還是可以理解的。需要說明的是,在此處選擇的語言只是安裝過程中所使用,如果你希望安裝好的系統使用英文或者其他語言,可以隨時進行修改。圖4 選擇安裝程序的語言接下來是對我們前面為Mac OS X準備好的分區進行格式化。打開頂部的“實用工具”菜單,然后選擇“磁盤工具”,就會彈出一個新的窗口(如圖5)。這個窗口左側會顯示出硬盤已有的分區,所有分區都會顯示為灰色。如果前面的操作正確的話,點擊第二個分區(可能會顯示為disk0s2),底部的信息欄中會顯示

10、其分區格式為“Mac OS擴展(日志式)”,選中它之后在右側的窗口中選擇“抹掉”,然后確認后完成操作并返回安裝程序(如圖6)。圖5 調出“磁盤工具”圖6 “抹掉”磁盤分區這里需要說明的是,Mac OS X可以讀取NTFS分區但不能進行寫操作,如果想和Windows系統進行數據交換的話,最好將一個NTFS分區轉換為FAT32分區,或者在Windows系統中安裝MacDrive來對HFS+分區進行讀寫操作(后文會進行詳細介紹)。 接下來就是許可協議了,主要是對軟件的使用權限進行描述,直接點擊同意即可。再接著是選擇目標磁盤,直接選擇剛才已經格式化好的分區即可(如圖7)。 圖7 選擇安裝的目標分區由于

11、前面的操作基本上都是一路回車,所以到了這一步也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筆者就因此而多做了兩次無用功,安裝好的系統根本無法啟動。在安裝類型選擇界面上,點擊下方左側的“自定”按鈕,會彈出一個組件列表供選擇安裝。 在這個列表中,“打印機驅動程序”是可以選擇安裝的,如果全部不安裝的話可以節省大約2GB硬盤空間;“本地化語言”中保留的語言可以供你在安裝好系統后選擇使用,一般情況下保留簡體中文即可;“X11”對于普通用戶完全可以不安裝,如此一來比默認的安裝方式可以省下2GB左右空間,以后在它上面安裝其他應用軟件也不用為硬盤發愁了(如圖8)。圖8 修改要安裝的程序列表保證系統可以運行的關鍵一步是在這個列表中選擇

12、合適的補丁。使用英特爾或AMD處理器要分別選擇對應的補丁,此外還有針對GMA900顯示芯片、創新USB聲卡、Radeon Mobility 顯示芯片、VIA與ATI的ATA總線以及無線網卡等設備的補丁,如果使用了相應的設備也一定要勾選上,否則以后再修改時會麻煩許多倍(如圖9)。圖9 選擇針對硬件的軟件包(補丁)現在越來越多的電腦(尤其是筆記本電腦)都標配了無線網卡,不過只有采用Brodcomm芯片的無線網卡才可以在Mac OS X系統中正常使用,如果是其他芯片的話就不得不拉根網線才能上網了。 一切設置妥當后就可以點擊“安裝”按鈕了。蘋果還會正式安裝之前對安裝光驅進行檢查,這一步會耗費很長的時間

13、,如果你確認自己刻錄的光盤沒有問題的話,可以直接跳過進入復制文件的環節。復制速度視電腦配置而定,在筆者的筆記本上大約用了15分鐘。 文件復制完成后,系統還會花大約5分鐘來進行一次最后的優化,然后系統會進行重啟,整個安裝過程到這一步就算是真正完成了。另外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在重新啟動之前記得把光盤拿出來,否則可能會忽略一些存在的問題。 Part3 注冊賬戶,成功登錄Mac OS X Mac OS X成功完成安裝,在重啟后會播放一段聽起來振奮人心的音樂,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無法實現靜音,如果是在晚上進行安裝的話要做好心理準備哦_。 音樂過后開始設置賬戶信息。系統首先會詢問用戶的國家信息,點擊“Show

14、All”后才會顯示出China;然后會提示是否需要從另一臺Mac計算機傳輸賬戶信息,選擇第三項“Do not transfer my information”以后點擊繼續;至于鍵盤布局,選擇默認的英文(U.S.)即可。 如果你安裝了無線網絡補丁并且生效的話,系統會顯示出已經檢測到的無線網絡并要求你進行設置,比如連接到哪個熱點以及WEP密碼等。 接下來是Apple ID窗口,不用輸入任何內容直接點擊繼續;注冊信息一欄中,除了First Name和Last Name之外其他的信息都可以任意填寫,不過任何一欄都不能為空;再下來蘋果還會詢問用戶的身份職業情況,去掉下面的復選框后繼續,就會進入建立賬戶界

15、面(如圖10)。需要提醒的是,這個密碼一定要記住,以后在安裝軟件和進行系統設置時經常會用到(如果忘記的話也可以通過安裝光盤來修改)。圖10 建立用戶帳戶最后蘋果還會問你是否需要購買.Mac服務,兩個對話框中都直接選擇最后一項不購買,設置過程就算告一段落了。看看Mac OS X清爽的界面,是不是非常有成就感呢(如圖11)?圖11 終于進入了Mac OS X的主界面正式進入系統后你會發現默認是英文界面,不要著急,前面我們已經說過,Mac OS X可以隨意修改語言,點擊屏幕下方的Dock中從右向左數第三個圖標,會打開系統預置窗口(如圖12);然后圖標第一行的International圖標打開區域設置

16、窗口,從左側的列表中將簡體中文拖動到最上方(如圖13),點擊屏幕左上角的蘋果菜單,注銷后就會變成親切的簡體中文界面了圖12 調出系統預置窗口圖13 將“簡體中文”拖到最上方 Mac OS X中的許多設置都是即時生效,在設置窗口中甚至沒有“確定”按鈕,這對于習慣了Windows的用戶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 基本軟件與雙系統使用Part4 啟動設置,讓WinXP和Mac隨意切換 到此為止,我們的硬盤上已經有了Windows和Mac OS X兩個操作系統,不過由于兩個系統處在兩個不同的硬盤分區中,而只有一個分區可以設為激活并引導系統,如果每次想切換系統都修改激活分區的話,豈不是太麻煩了嗎? 不要著

17、急,通往羅馬的路當然不止一條。如果你很少使用Mac OS X,那么可以進入Windows系統,將Mac OS X安裝光盤上的Chain0這個文件復制到C盤根目錄,然后用記事本打開boot.ini文件(默認屬性為隱藏),在啟動菜單operating systems字段下加入一行: C:Chain0=Mac OS X 引號內的內容可以自行設置,在Windows XP啟動時會顯示出一個菜單供用戶選擇。不過使用這種方法的缺陷在于,在這個啟動菜單中選擇了Mac OS X之后,Mac OS X還會再出一個菜單需要選擇,操作上自然是麻煩了一點。 如果你對Mac OS X比較滿意想讓它留在硬盤上與Window

18、s共同為你服務,而且想一勞永逸的話,就需要使用第三方軟件來配合了,在眾多多重引導軟件中,筆者推薦OS Selector(下載地址:)。OS Selector是Acronis Disk Director軟件中的一個組件,最多支持在同一臺電腦上安裝100個以上的操作系統(不過估計很少有人會這么做),安裝過程非常簡單,只需一路回車即可。 運行OS Selector后它會自動搜索硬盤上已經存在的操作系統,并顯示在圖形化的列表中。盡管它可能不能識別這個修改版本的Mac OS X,將它顯示為Unknown(如圖14),但是并不影響它的正常啟動,選擇這個Unknown的系統仍然可以正常引導Mac OS X。

19、選中Unknown系統的圖標,然后在左側的任務列表中選擇“Properties”,然后在彈出的窗口中對這個系統進行重命名及更改圖標等操作。可惜的是,OS Selector默認的圖標庫中并不包含Mac OS X的圖標,如果想追求完美的話可以自行修改它的安裝文件,這些圖標都是以PNG格式存儲在安裝包中的。 圖14 OS Selector將Mac OS X識別為“Unknown” OS Selector默認的顯示分辨率為800X600,在CRT上顯示的效果尚可,可是到了液晶顯示器上面就差強人意了。在OS Selector主界面的工具欄中找到Option圖標并點擊,然后選擇“Display Prope

20、rties”(顯示屬性),在右側設置適合顯示器的分辨率及色深后應用,這樣看起來就非常舒服了(如圖15)。 圖15 設置OS Selector的顯示選項 前面提到,Mac OS X不能對NTFS分區進行寫操作,但是可以對FAT32分區進行讀寫。如果你擔心在Mac OS X下操作時會因為誤操作傷及FAT32分區上的東西,那么可以在OS Selector中為不同的系統設置不同的分區隱藏選項。方法是選中系統,然后點擊“Properties”,然后在左側選擇“Partitions”,在右側的窗口中就能對分區設置隱藏了(如圖16)。 圖16 為不同的系統設置不同的分區隱藏選項 OS Selector有三種

21、工作方式,一般情況下建議使用延時模式。進入OS Selector選項設置窗口,在左側選擇“Startup Options”,在右側選擇“With timeout sec”(如圖17),然后返回主界面選擇一個系統作為默認引導項。圖17 填寫延時啟動的時間Part5 利用軟件,實現WinXP和Mac OS的數據互訪 Mac OS X本身就可以識別Windows XP所使用的FAT32和NTFS分區,區別在于對NTFS只能讀取而FAT32可以讀寫操作,所以在Mac OS X下基本上不存在訪問Windows數據的問題。 然而反過來,要在Windows系統下訪問Mac OS X分區的文件,則必須借助第三

22、方軟件(如前面提到的MacDrive,下載地址)來實現。雖然一般情況下沒有這種需求,但是在對系統進行修改時,使用這種方式卻比使用Mac OS X的字符界面終端要直觀方便許多。 安裝MacDrive后會要求重新啟動以加載驅動程序,重啟后會在系統托盤中顯示一個圖標,點擊后即可彈出MacDrive的向導式主界面(圖18)。在這個界面上點擊“View Mac Disks in My Computer”會在“我的電腦”中打開一個HFS+分區窗口,“Burn a Mac CD or DVD”用來刻錄蘋果格式的光盤;“Partition a Mac hard disk”可以設置HFS+分區,“Change MacDrive Options”則可以對MacDrive軟件本身進行一些設置。圖18 用MacDrive來讓Windows訪問Max OS X的分區 有時候雖然加載了MacDrive驅動,但是Windows XP并不會將HSF+分區顯示在“我的電腦”列表中,這時我們可以使用Partition Manage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