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方法報批稿201239尤_第1頁
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方法報批稿201239尤_第2頁
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方法報批稿201239尤_第3頁
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方法報批稿201239尤_第4頁
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方法報批稿201239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Z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2010-××-××實施2010-××-××發布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方法Risk assessment for buried steel pipeline(報批稿)GB/T XXXXX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目 次前言I引言II1 總則12風險評估基本工作流程63管道區段劃分74失效可能性評價75失效后果評價106風險值計算107 風險等級劃分108降低風險措施的建議119風險再評估11附錄A1(規范性附錄) 埋地鋼質管道可行性論證階段失效可能性評分基本模型12附錄A

2、2(規范性附錄) 埋地鋼質管道設計審查階段失效可能性評分基本模型15附錄A3(規范性附錄) 埋地鋼質管道竣工交付階段失效可能性評分基本模型49附錄A4(規范性附錄) 埋地鋼質管道在用階段失效可能性評分基本模型104附錄B (規范性附錄) 埋地鋼質管道失效后果評分模型168前 言本標準的附錄A1、A2、A3、A4和附錄B為規范性附錄。本標準由全國標準化鍋爐壓力容器技術委員會壓力管道分技術委員會(SAC/TC26/SC3)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西南石油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國家質

3、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上海市政工程管理處、上海煤氣第一管線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集團管道儲運公司、天津燃氣集團有限公司、長慶油田第一輸油處。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左尚志、陶雪榮、何仁洋、孟濤、楊永、姚安林、李又綠、蔣宏業、張崢、章申遠、宋德琦、李顏強、修長征、陳鋼、王善江、張永鋼、顧軍、高河東、張天華、李佩。引 言本標準是為適應國家有關法規、規章中關于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要求和工程需要而提出的對埋地鋼質管道進行風險評估的方法,主要用于在用埋地鋼質管道的風險評估,也為埋地鋼質管道在可行性論證階段、設計審查階段和竣工交付階段的風險評估提供了一種方法。本標準依據風險評估的基本原理

4、,用于從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兩個方面綜合評估埋地鋼質管道在其實際使用工況和環境下的風險程度,是一種適合于工程實際的半定量風險評估方法。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方法1 總則 1.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的術語、定義和符號,概述、風險評估流程、管道區段劃分、失效可能性評價、失效后果評價、風險等級劃分和風險再評價。本標準適用于輸送原油、成品油、腐蝕性液體、天然氣介質的長輸管道、集輸管道,輸送天然氣、人工煤氣、液化石油氣介質的公用管道,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中的埋地鋼質管道的埋地部分、跨越部分和露管部分在可行性論證階段、設計審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在用階段四個階段的風險評估。本

5、標準不適用非鋼質長輸管道、集輸管道、公用管道、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的風險評估,也不適用于長輸管道、集輸管道、公用管道、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中的站場中的各種裝置、設備本身的風險評估。1.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028-2006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251-2003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3-2006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350-2005油氣集輸設計規范GB/T20801.16-2006壓力管道規范:工業管道G

6、B/T19285埋地管道腐蝕防護工程檢驗GB/T19624在用含缺陷壓力容器安全評定JB4730承壓設備無損檢測1.3 術語、定義和符號1.3.1 術語、定義1.3.1.1輸氣管道 long-distance gas transmiting pipeline輸送天然氣、煤氣、液化石油氣介質的長輸管道1.3.1.2集氣管道 gas gatheringlines油田內部自一級油氣分離器至天然氣的商品交接點之間的氣管道1.3.1.3輸油管道 long-distance oil transmiting pipeline輸送原油、成品油的長輸管道1.3.1.4集油管道 crude gatheringli

7、nes油田內部計量分離器至有關場站間輸送氣液兩相或未經處理的液流管道1.3.1.5半定量風險評估 semi-quantity risk assessment按照評分體系對影響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的各種因素進行打分,并綜合得出以分數表示的風險值的過程1.3.1.6區段 section為對管道進行風險評估而將管道劃分成的各個部分,是管道風險評估的最小單位1.3.1.7失效可能性 failure probability管道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分數表示1.3.1.8失效可能性評分基本模型 basic model for failure probability assessemnt在對管道失效可能性評分

8、時,所采用的統一的失效可能性評分模型,該模型包括了影響管道失效的基本因素,即評分項,并給出了這些評分項的缺省權重1.3.1.9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 modified model for failure probability assessemnt針對所評價的管道所確定的失效可能性評分模型,即,根據所評價管道所處特定條件所確定的影響管道失效的因素,即評分項,并給出了這些評分項的權重1.3.1.10第三方破壞 third-party damage除管道業主、使用管理維護方之外的其他人員無意中對管道造成的破壞1.3.1.11管道本質安全 pipeline essential safety由管道設計

9、、制造、施工、地質條件、自然災害、缺陷等因素所決定的管道安全水平1.3.1.12失效后果 failure consequence潛在的管道泄漏、燃燒、爆炸等事故所可能引起的最嚴重的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無形損失等后果,以分數表示1.3.1.13直接經濟損失 directly ecnomic loss由于管道泄漏、燃燒、爆炸等事故所造成的管道業主的不包括停工損失等間接損失的經濟損失,在計算直接經濟損失時不考慮由于該事故所引起的次生事故所造成的損失1.3.1.14無形損失 imvisible loss由于管道泄漏、燃燒、爆炸等事故所造成的非經濟損失,包括政治、社會、軍事等方面的損失1.3.1.1

10、5風險值 risk value以分數表示的失效可能性與失效后果的乘積1.3.1.16風險絕對等級 risk absolute grade將0,15000劃分為預先給定的若干個區間,根據風險值所屬的區間所確定的等級1.3.1.17風險相對等級 risk relative grade將同一管道上的風險最小值,同一管道上的風險最大值劃分為若干個區間,根據風險值所屬的區間所確定的等級1.3.2 符號本標準所用的符號含義如下:針對設計審查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設計控制得分的修正系數,無量綱針對設計審查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施工控制得分的修正系數,無量綱針對設計審查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

11、模型中第三方破壞控制得分的修正系數,無量綱針對設計審查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腐蝕控制得分的修正系數,無量綱針對竣工交付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第三方破壞得分的修正系數,無量綱針對竣工交付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腐蝕得分的修正系數,無量綱針對竣工交付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設備(裝置)及人員培訓得分的修正系數,無量綱針對竣工交付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本體安全得分的修正系數,無量綱針對在用管道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第三方破壞得分的修正系數,無量綱針對在用管道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腐蝕得分的修正系數,無量綱針對在用管道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設備(裝置)及

12、操作得分的修正系數,無量綱針對在用管道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本體安全得分的修正系數,無量綱失效后果得分,無量綱泄漏系數,無量綱理想氣體的恒壓比熱,J g-1 / K理想氣體的恒積比熱,J g-1/ K與的比值,無量綱設計規范要求的覆土層最小厚度,mm設計的覆土層厚度,mm實際的覆土層厚度,mm轉變系數,無量綱介質分子量,g/mol從管道投用后到所進行的風險評估期間,工作壓力的波動次數,無量綱管道內介質壓力,MPa管道設計壓力,MPa管道組成件的最大允許工作壓力,MPa管道最高工作壓力,MPa管道強度試驗壓力,MPa大氣壓力,MPa臨界壓力,MPa液體介質的靜水壓,MPa距離發生泄漏的區段最

13、近的上下游緊急切斷閥之間的介質量,kg介質泄漏量,kg風險值,無量綱理想氣體常數,無量綱失效可能性得分,無量綱針對設計審查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中設計控制得分,無量綱針對設計審查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中施工控制得分,無量綱針對設計審查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中第三方破壞控制得分,無量綱針對設計審查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中腐蝕控制得分,無量綱針對竣工交付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中第三方破壞得分,無量綱針對竣工交付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中腐蝕得分,無量綱針對竣工交付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中設備(裝置)及人員培訓得分,無量綱針對竣工交付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中本體安全得分,無量綱針對在用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中第三方破壞

14、得分,無量綱針對在用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中腐蝕得分,無量綱針對在用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中設備(裝置)及人員培訓得分,無量綱針對在用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中本體安全得分,無量綱泄漏孔面積,mm2泄漏持續時間,s管道所需要的最小壁厚,為設計計算值(如果相應規范規定采用計算的方式確定壁厚)和相應設計規范要求的最小值(如果相應規范給出最小值)兩者中的較大值,mm管道設計所選用的壁厚,mm管道實測最小壁厚,mm介質溫度,K介質泄漏速度,kg/s從管道上次強度試驗到所進行的風險評估之間的時間,年埋地鋼質管道外防腐層的電流衰減率,db/m介質在泄漏溫度下的密度,g/cm3管道工作壓力的最大波動幅度,MPa1.

15、4 概述1.4.1 一般要求1.4.1.1 采用本標準進行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時除應遵循本標準的規定外,還應遵守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1.4.1.2本標準對管道的各區段進行評價,以風險值的大小對管道各區段作出綜合評價。1.4.2評估人員組成和評估單位的基本要求1.4.2.1評估單位的基本要求1.4.2.1.1 進行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的單位,應根據評估對象的實際工況和環境,對所評估的區段明確地給出其風險值,并對高風險的區段,明確給出降低風險的措施的建議。1.4.2.1.2 進行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的單位,應對所評估管道的評估結論的正確性負責。1.4.2.2評估人員組成應由熟悉

16、本標準、有經驗的檢驗人員、材料和腐蝕專業人員、管道工藝專業人員、使用管理人員等技術人員組成風險評估團隊,對埋地鋼質管道進行風險評估。1.4.3 風險評估所需要的基本信息及來源1.4.3.1 可行性論證階段的埋地鋼質管道的風險評估,需要以下基本信息:可行性論證單位資格工程概況及其研究結論環境評價單位資格及其報告、地質評價單位資格及其報告、地震單位資格及其評價報告其它有關資料1.4.3.2 設計審查階段的埋地鋼質管道的風險評估,需要以下基本信息:管道設計單位資格、設計圖紙及有關計算書防腐設計單位資格、防腐設計資料其它有關資料1.4.3.3 竣工交付階段的埋地鋼質管道的風險評估,需要以下基本信息:管

17、道設計單位資格、設計圖紙及有關計算書管道安裝單位資格、防腐設計單位資格、監檢單位和監檢人員資格、監理單位和監理人員資格施工過程中的各種檢驗記錄、竣工交付資料使用單位巡線規程、操作規程、設備維護規程、人員培訓規定等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和應急預案其它有關資料1.4.3.4 在用埋地鋼質管道的風險評估,需要以下基本信息:管道設計單位資格、設計圖紙、安裝施工圖及有關計算書、設計變更單管道安裝單位資格、防腐設計單位資格、監檢單位和監檢人員資格、監理單位和監理人員資格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聯絡單、各種修改記錄、各種檢驗記錄、竣工交付資料使用單位巡線規程、操作規程、設備維護規程、人員培訓規定等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和應急預

18、案管道運行記錄、開停車記錄、介質監測記錄、檢修記錄、隱患監護措施實施情況記錄、改造施工記錄、巡線記錄、故障處理記錄、人員培訓記錄、人員考核記錄管道歷次在線檢驗或一般性檢驗報告、全面檢驗或專業性檢驗報告其它有關資料1.4.3.5 對于竣工交付階段和在用的埋地鋼質管道,宜進行管道沿線環境調查和內檢測或外檢測以獲得實際調查和檢測數據。1.4.3.6 如果無法通過資料收集或實際調查和檢測獲得上述基本信息,則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間接獲取所評估管道的基本信息,但應在風險評估報告中明確指出結論的有效性有所降低:同地區的土壤檢測數據同地區其它同類管道的檢測數據不同地區其它同類管道的檢測數據同地區與被評估管道同期建

19、設的其它同類管道的基本信息與有關人員的訪談評估人員的經驗1.4.4 風險評估報告的基本要求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報告應至少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所評估管道的基本情況概述風險評估所需基本信息的來源管道區段劃分失效可能性得分失效后果得分風險值高風險區段的風險來源分析及降低風險的措施風險評估周期2 風險評估基本工作流程埋地鋼質管道風險評估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管道區段劃分對每一區段,確定失效可能性得分對每一區段,確定失效后果得分對每一區段,確定風險值對每一區段,確定風險等級對高風險區段,給出降低風險措施的建議3 管道區段劃分3.1 按照管道壓力進行區段劃分按照管道壓力進行區段劃分。3.2 按照管道規格進

20、行區段劃分對按照3.1劃分的每一區段,按照管道規格再次進行區段劃分。3.3 按照管道使用年數進行區段劃分對按照3.2劃分的每一區段,按照管道使用年數再次進行區段劃分。3.4 按照管道輸送介質的腐蝕性進行區段劃分對按照3.3劃分的每一區段,按照管道輸送介質的腐蝕性再次進行區段劃分。3.5 按照管道沿線人口密度進行區段劃分對按照3.4劃分的每一區段,按照管道沿線人口密度進行區段劃分。3.6 按照管道沿線土壤的腐蝕性進行區段劃分對按照3.5劃分的每一區段,按照管道沿線土壤的腐蝕性再次進行區段劃分。3.7 按照管道沿線雜散電流狀況進行區段劃分對按照3.6劃分的每一區段,按照管道沿線雜散電流狀況再次進行

21、區段劃分。3.8 按照管道外覆蓋層狀況進行區段劃分對按照3.7劃分的每一區段,按照管道外覆蓋層狀況再次進行區段劃分。3.9 按照管道陰極保護狀況進行區段劃分對按照3.8劃分的每一區段,按照管道陰極保護狀況再次進行區段劃分。3.10 按照管道沿線土壤工程地質條件進行區段劃分對按照3.9劃分的每一區段,按照管道沿線土壤工程地質條件再次進行區段劃分。3.11 按照管道沿線附近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和重要程度進行區段劃分對按照3.10劃分的每一區段,按照管道沿線附近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和重要程度再次進行區段劃分。4 失效可能性評價4.1 評價模型的采用如果風險評估的目的是為政府安全監察提供技術數據,則采用基本模

22、型。如果風險評估的目的是為企業安全管理提供技術數據,則采用修正模型。如果風險評估的目的是既為政府安全監察提供技術數據,又為企業安全管理提供技術數據,則應同時采用基本模型和修正模型,形成兩種風險評估結論。采用修正模型時,應遵循以下原則:修正模型應根據企業營運管道所處環境條件的客觀實際,在基本模型的架構下調整相關因素的評分權重,或增加所評估管道特有的風險因素,或在基本模型中剔除不影響所評管道各區段風險排序的風險因素。采用修正模型時應由熟悉本標準并且具有長期風險評估經驗的評估單位在基本模型的基礎上確定修正模型。修正模型僅適用于其所針對的管道。4.2 埋地鋼質管道可行性論證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4.2.

23、1 當采用基本模型進行埋地鋼質管道可行性論證階段失效可能性評分時,按照附錄A1規定的評分項、評分項的權重和評分細則進行評分,失效可能性得分等于100-各個評分項得分之和。4.2.2 當采用修正模型進行埋地鋼質管道可行性論證階段失效可能性評分時,應針對所評價管道,結合管道可行性論證方面的專家意見,在基本模型的基礎上確定針對具體情況的修正模型,并按照修正模型進行評分,失效可能性得分等于100-各個評分項得分之和。4.3 埋地鋼質管道設計審查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4.3.1 當采用基本模型進行失效可能性評分時,按照附錄A2的評分項及其層次關系、評分的權重和評分細則進行評分,分別確定設計控制得分、施工控

24、制得分、第三方破壞控制得分、腐蝕控制得分,按照下式計算失效可能性得分:(1)4.3.2 當采用修正模型進行失效可能性評分時,應針對所評價管道,結合管道設計方面的專家意見,在基本模型的基礎上確定針對具體情況的修正模型,確定評分項和評分項的權重,并且進行歸一化處理,保證設計控制、施工控制、第三方破壞控制、腐蝕控制的權重均為100,同時各個評分項的權重等于由其分解而得到的各個子評分項的權重之和。按照修正模型進行評分,分別確定設計控制得分、施工控制得分、第三方破壞控制得分、腐蝕控制得分,按照下式計算失效可能性得分:(2)式中:針對設計審查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設計控制得分的修正系數針對設計審查

25、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施工控制得分的修正系數針對設計審查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第三方破壞控制得分的修正系數針對設計審查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腐蝕控制得分的修正系數4.3.3 如果所評估的區段中存在強度設計不滿足相關標準、規范規定的最小強度要求的情況,應將失效可能性得分調整為100分。4.4 竣工交付階段埋地鋼質管道的失效可能性評分4.4.1 當采用基本模型進行失效可能性評分時,按照附錄A3的評分項及其層次關系、評分的權重和評分細則進行評分,分別確定第三方破壞得分、腐蝕得分、設備(裝置)及人員培訓得分、本體安全得分,按照下式計算失效可能性得分:(3)4.4.2 當采用修正

26、模型進行失效可能性評分時,應針對所評價管道,結合當地的管道事故統計數據和設計、安裝、使用、檢驗等方面的專家意見,在基本模型的基礎上確定針對具體情況的修正模型,確定評分項和評分項的權重,并且進行歸一化處理,保證第三方破壞、腐蝕、設備(裝置)及人員培訓、本體安全的權重均為100,同時各個評分項的權重等于由其分解而得到的各個子評分項的權重之和。按照修正模型進行評分,分別確定第三方破壞得分、腐蝕得分、設備(裝置)及人員培訓得分、本體安全得分,按照下式計算失效可能性得分:(4)式中:針對竣工交付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第三方破壞得分的修正系數針對竣工交付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腐蝕得分的修正

27、系數針對竣工交付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設備(裝置)及人員培訓得分的修正系數針對竣工交付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本體安全得分的修正系數4.4.3 如果所評估的區段中存在以下情況,應將失效可能性得分調整為100分:管道組成件不滿足設計要求實測最小壁厚低于管道所需要的最小壁厚含有不能通過按照GB/T19624進行的安全評定的平面缺陷或體積型缺陷安全保護裝置和措施不滿足設計要求4.5 在用埋地鋼質管道的失效可能性評分4.5.1 當采用基本模型進行失效可能性評分時,按照附錄A4的評分項及其層次關系、評分的權重和評分細則進行評分,分別確定第三方破壞得分、腐蝕得分、設備(裝置)及人員操作得分、

28、本體安全得分,長輸管道和集輸管道按照下式計算失效可能性得分:(5)城市燃氣管道和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按照下式計算失效可能性得分:(6)4.5.2 當采用修正模型進行失效可能性評分時,應針對所評價管道,結合當地的管道事故統計數據和設計、安裝、使用、檢驗等方面的專家意見,在通用模型的基礎上確定針對具體情況的修正模型,確定評分項和評分項的權重,并且進行歸一化處理,保證第三方破壞、腐蝕、設備(裝置)及人員操作、本體安全的權重之均為100,同時各個評分項的權重等于由其分解而得到的各個子評分項的權重之和。按照修正模型進行評分,分別確定第三方破壞得分、腐蝕得分、設備(裝置)及人員操作得分、本體安全得

29、分,按照下式計算失效可能性得分:(7)式中:針對在用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第三方破壞得分的修正系數針對在用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腐蝕得分的修正系數針對在用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設備(裝置)及人員操作得分的修正系數針對在用階段的失效可能性評分修正模型中本體安全得分的修正系數4.5.3 如果所評估的區段中存在以下情況,應將失效可能性得分調整為100分:管道組成件不滿足設計要求工作壓力超過設計壓力實測最小壁厚低于管道所需要的最小壁厚含有不能通過按照GB/T19624進行的安全評定的平面缺陷或體積型缺陷安全保護裝置和措施不滿足設計要求5 失效后果評價按照附錄B規的評價項及其層次

30、關系、評價項的權重和評分細則進行評分,計算各個評分項得分之和,即為失效后果得分。如果輸氣管道區段的位置存在下列情況之一,則將失效后果得分調整為150分:未避開GB50251-2003所規定的必須避開的區域及設施未避開GB50251-2003所規定的應避開的區域及設施,并且未采取安全保護措施 如果輸油管道區段的位置未避開GB50253-2006所規定的不得通過的區域并且未采取安全保護措施,則將失效后果得分調整為150分。如果高壓城市燃氣管道區段的位置存在下列情況之一,則將失效后果得分調整為150分:未避開GB50028-2006所規定的不宜進入或通過的區域,并且與建筑物外墻的水平凈距小于GB50

31、028-2006的規定或不滿GB50028-2006對分段閥門的規定未避開GB50028-2006所規定的不應通過的區域或設施,并且未采取安全保護措施6 風險值計算按下式計算風險值(8)式中:失效可能性得分失效后果得分7 風險等級劃分7.1 風險絕對等級劃分7.1.1 低風險絕對等級如果R0,3600),則風險等級為低風險絕對等級。7.1.2 中等風險絕對等級如果R3600,7800),則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絕對等級。7.1.3 較高風險絕對等級如果R7800,12600),則風險等級為較高風險絕對等級。7.1.4 高風險絕對等級如果R12600,15000,則風險等級為高風險絕對等級。7.2

32、風險相對等級劃分7.2.1 低風險相對等級設同一條管道上各區段的風險最小值為Min,風險最大值為Max,如果RMin,Min+(Max - Min)×6/25),則風險等級為低風險相對等級。7.2.2 中等風險相對等級設同一條管道上各區段的風險最小值為Min,風險最大值為Max,如果Min+(Max - Min)×6/25,Min+(Max - Min)×13/25),則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相對等級。7.2.3 較高風險相對等級設同一條管道上各區段的風險最小值為Min,風險最大值為Max,如果Min+(Max - Min)×13/25,Min+(Max -

33、 Min)×21/25),則風險等級為較高風險相對等級。7.2.4 高風險相對等級設同一條管道上各區段的風險最小值為Min,風險最大值為Max,如果Min+(Max - Min)×21/25,Max,則風險等級為高風險相對等級。8 降低風險措施的建議對于高風險絕對等級或高風險相對等級的區段,應分析其風險的主要來源,并針對其風險主要來源,提出相應的降低風險措施的建議。9 風險再評估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對所評估的埋地鋼質管道重新進行風險評估:采取降低風險措施上次風險評估周期到期前管道進行重大修理改造管道站場的設備進行重大修理改造操作工況發生重大變化管道所屬業主的管理制度發生

34、重大變化沿線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下游用戶發生重大變化附 錄 A1(規范性附錄)埋地鋼質管道可行性論證階段失效可能性評分基本模型A1.1 一般要求本附錄提出了埋地鋼質管道可行性論證階段失效可能性評分基本模型,從單位資質和質量體系、與規劃的符合性、管道基本情況和周圍環境狀況四個方面對埋地鋼質管道可行性論證階段失效可能性進行半定量評分。每個方面的得分為其下設的一個或多個評分項得分之和。從每個評分項下設的各列項中單一選擇最接近實際情況的列項,從而確定該評分項的得分。A1.2 單位資質和質量體系的評分A概述單位資質和質量體系的得分,為以下各項得分之和可行性論證單位資質和業績建設單位質量管理體系A1.2.2可

35、行性論證單位資質和業績的評分如果可行性論證單位不具備與所論證管道所屬建設項目級別相應的咨詢資質,則為0分如果可行性論證單位具備與所論證管道所屬建設項目級別相應的咨詢資質,但無類似項目的論證經驗,則為1分如果可行性論證單位具備與所論證管道所屬建設項目級別相應的咨詢資質,存在類似項目的論證經驗,則為4分如果可行性論證單位具備與所論證管道所屬建設項目級別相應的咨詢資質,并且類似項目的論證經驗豐富,則為8分A1.2.3建設單位質量管理體系的評分如果建設單位未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則為0分如果建設單位已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但未獲得認證證書,則為3分如果建設單位已獲得質量管理認證證書,則為6分A1.3 與總體規

36、劃的符合性的評分如果設計與總體規劃不符合,則為0分如果設計與總體規劃基本符合,則為7分如果設計符合總體規劃,則為14分A1.4 管道基本情況的評分A1.4.1概述管道基本情況的得分,為以下各項得分之和管道選材防腐層和/或陰極保護系統不良地質條件凈距控制或安全保護措施A1.4.2管道選材的評分按照GB50251-2003確定輸氣管道對材料的要求,按照GB50253-2006確定輸油管道對材料的要求,按照GB50350-2005確定集氣管道和集油管道對材料的要求,按照GB50028-2006確定城市燃氣管道對材料的要求,按照GB/T20801-2006確定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對材料的要求如

37、果擬采用的材料不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規定,則為0分如果擬采用的材料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規定,則為7分A1.4.3防腐層和/或陰極保護系統的評分如果擬采用的防腐層和/或陰極保護系統不滿足GB/T19285的要求,則為0分如果擬采用的防腐層和/或陰極保護系統基本滿足GB/T19285的要求,則為3分如果擬采用的防腐層和/或陰極保護系統滿足GB/T19285的要求,則為7分A1.4.4不良地質條件的評分如果未對地質條件進行評價,則為0分如果存在對可能的不良地質條件不能采取保護措施的情況,則為0分如果存在對可能的不良地質條件只能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的情況,則為5分如果對可能的不良地質條件可以采取有效的保護措

38、施,則為10分如果不可能存在不良地質條件,不需要保護措施,則為10分A1.4.5加強措施的評分如果存在對穿、跨越段不能采取加強措施的情況,則為0分如果存在對穿、跨越段只能采取一定的加強措施的情況,則為3分如果對穿、跨越段可以采取有效的加強措施,則為6分A1.4.6凈距控制和/或安全保護措施的評分按照GB50251-2003確定輸氣管道對凈距和/或安全保護措施的要求,按照GB50253-2006確定輸油管道對凈距和/或安全保護措施的要求,按照GB50350-2005確定集氣管道和集油管道對凈距和/或安全保護措施的要求,按照GB50028-2006確定城市燃氣管道對凈距和/或安全保護措施的要求,按

39、照GB/T20801-2006確定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對凈距和/或安全保護措施的要求如果凈距和/或安全保護措施不能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要求的情況普遍,則為0分如果存在凈距和/或安全保護措施不能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要求的情況,則為3分如果凈距和/或安全保護措施可以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要求,則為6分A1.5 周圍環境狀況的評分A1.5.1概述周圍環境狀況的得分,為以下各項得分之和擬建管道區段沿線人口密度擬建道道區段沿線交通繁忙程度大氣腐蝕性介質腐蝕性土壤腐蝕性A1.5.2擬建管道區段沿線人口密度的評分按照GB50251-2003確定輸氣管道、集氣管道、輸油管道和集油管道沿線地區等級,按照GB50

40、028-2006確定城市燃氣管道和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沿線地區等級如果管道區段所在位置沿線主要是四級地區,并且地面4層及以上的建筑物普遍,則為0分如果管道區段所在位置沿線主要是四級地區,則為2分如果管道區段所在位置沿線主要是三級地區,則為3分如果管道區段所在位置沿線主要是二級地區,則為5分如果管道區段所在位置沿線主要是一級地區,則為7分A1.5.3擬建道沿線交通繁忙程度的評分如果管道區段所在位置附近主要是鐵路或公路交通主干線,則為0分如果管道區段所在位置附近主要是公路交通干線,則為4分如果管道區段所在位置附近主要是公路交通線、鄉村公路、機耕道,則為7分如果管道區段所在位置附近幾乎沒有車

41、輛通行,則為10分A1.5.4大氣腐蝕性的評分對埋地段,大氣腐蝕性的得分為3分。對跨越段,按照以下規定確定大氣腐蝕性的得分:如果未進行大氣腐蝕性調查,則為0分如果是海洋氣候,并且含化學品,則為0分如果是工業大氣或一般大氣,含化學品,并且濕度高,則為1分如果是海洋氣候并且不含化學品,則為1.5分如果是工業大氣或一般大氣,不含化學品,并且濕度高、溫度高,則為2分如果是工業大氣或一般大氣,含化學品,并且濕度低,則為2.5分如果是工業大氣或一般大氣,不含化學品,并且濕度低、溫度低,則為3分A1.5.5介質腐蝕性的評分如果介質對所選材料的均勻腐蝕速率>0.25mm/年,或可能發生嚴重的點蝕、晶間腐

42、蝕等局部腐蝕,或很可能發生氫脆、氫致開裂等氫損傷,則為0分如果介質對所選材料的均勻腐蝕速率(0.025mm/年,0.25mm/年, 或可能發生點蝕、晶間腐蝕等局部腐蝕,或可能發生氫脆、氫致開裂等氫損傷,則為4分如果介質對所選材料的均勻腐蝕速率0.025mm,并且不可能發生點蝕、晶間腐蝕等局部腐蝕,也不可能發生氫脆、氫致開裂等氫損傷,則為8分A1.5.6 土壤腐蝕性的評分如果未進行土壤電阻率測量,則為0分如果土壤電阻率20·m,則為0分如果土壤電阻率20·m,50·m,則為4分如果土壤電阻率>50·m,則為8分附 錄 A2(規范性附錄)埋地鋼質管道設

43、計審查階段失效可能性評分基本模型A2.1 一般要求本附錄提出了埋地鋼質管道設計審查階段失效可能性評分基本模型,從設計控制、施工控制、第三方破壞控制和腐蝕控制四個方面對埋地鋼質管道設計審查階段失效可能性進行半定量評分。每個方面的得分為其下設的一個或多個評分項得分之和,下設子評分項的評分項的得分為其下設所有子評分項得分之和。從每個評分項或子評分項下設的各列項中單一選擇最接近實際情況的列項,從而確定該評分項或子評分項的得分。A2.2 設計控制的評分A概述設計控制的得分,為以下各項得分之和:設計單位資質設計人員資質設計規范選用設計更改設計文件審批危險識別與總體規劃的符合性風雪載荷自然災害及其防范措施選

44、材控制壁厚控制應力控制錨固件的控制安全保護裝置的控制凈距控制或安全保護裝置A2.2.2 設計單位資質的評分如果設計單位不具備與所設計管道類別相應的設計資質,則為0分如果設計單位具備與所設計管道類別相應的設計資質,但無類似項目的設計經驗,則為1分如果設計單位具備與所設計管道類別相應的設計資質,存在類似項目的設計經驗,則為4分如果設計單位具備與所設計管道類別相應的設計資質,類似項目的設計經驗豐富,則為9分A2.2.3 設計人員資質的評分如果設計人員不具備與所設計管道類別相應的設計資質,則為0分如果設計人員具備與所設計管道類別相應的設計資質,但無類似項目的設計經驗,則為1分如果設計人員具備與所設計管

45、道類別相應的設計資質,存在類似項目的設計經驗,則為4分如果設計人員具備與所設計管道類別相應的設計資質,類似項目的設計經驗豐富,則為9分A2.2.4 設計規范選用的評分如果未按標準規范設計或已作廢的標準規范,則為0分如果采用現行標準規范,則為9分A2.2.5 設計更改的評分如果設計文件更改手續不完整,則為0分如果設計文件更改手續完整,則為4分如果無設計更改,則為4分A2.2.6 設計文件審批的評分如果設計文件未經過審批,則為0分如果設計文件審批手續不完整,則為2分如果設計文件審批手續完整,則為5分A2.2.7 危險識別的評分如果沒有事先制訂設計方案,未進行危險識別分析,則為0分如果設計方案不嚴密

46、,由無資質的單位和人員進行危險識別分析,則為2分如果完全按設計規范制定設計方案,進行了嚴格的危險識別分析,則為5分A2.2.8 與總體規劃的符合性的評分如果設計時未考慮與總體規劃的符合性,則為0分如果設計與總體規劃基本符合,則為2分如果設計符合總體規劃,則為5分A2.2.9 風雪載荷的評分A2.2.9.1概述風雪載荷的得分,為以下各項得分之和:風載荷雪載荷A2.2.9.2 風載荷的評分如果是跨越管段,并且未考慮抗風能力或考慮不足,則為0分如果是跨越管段,考慮了足夠的抗風能力,則為2分如果是非跨越管段,則為2分A2.2.9.3 雪載荷的評分如果是跨越管段,未考慮抗雪能力或考慮不足,則為0分如果是

47、跨越管段,考慮了足夠的抗雪能力,則為2分如果是非跨越管段,則為2分A2.2.10 自然災害及其防范措施的評分A2.2.10.1概述自然災害及其防范措施的得分,為以下各項得分之和:滑坡及泥石流防范措施防震措施抵御洪水能力其它地質穩定性A2.2.10.2 滑坡及泥石流防范措施的評分如果未對滑坡及泥石流地質條件做評價,則為0分如果在明顯滑坡及泥石流地段未設計堡坎,則為0分如果堡坎段的設計強度不足,則為1分如果在明顯滑坡及泥石流地段設計有足夠強度的堡坎,則為2分如果在所有可能滑坡及泥石流地段均設計有足夠強度的堡坎,則為5分 A2.2.10.3 防震措施的評分如果未對地震基本烈度評價,則為0分如果地震烈

48、度不小于相關標準、規范所規定的地震基本烈度,并且未采取防震措施,則為0分如果設防烈度小于地震基本烈度,則為1分如果設防烈度大于地震基本烈度,則為3分如果不需要防震,則為5分A2.2.10.4 抵御洪水能力的評分如果未考慮抵御洪水,則為0分如果能抵御20年一遇洪水,則為1分如果能抵御50年一遇洪水,則為1.5分如果能抵御100年及更長時間一遇洪水,則為2分如果不需要考慮抵御洪水,則為2分A2.2.10.5其它地質穩定性的評分如果未考慮其它地質穩定性,則為0分如果充分考慮了的其它地質穩定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則為2分A1 選材控制的評分按照GB50251-2003確定輸氣管道對材料的要求,按照GB5

49、0253-2006確定輸油管道對材料的要求,按照GB50350-2005確定集氣管道和集油管道對材料的要求,按照GB50028-2006確定城市燃氣管道對材料的要求,按照GB/T20801-2006確定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對材料的要求如果選用的材料不滿足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則為0分如果選用的材料滿足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則為7分A2 壁厚控制的評分A2.2.12.1概述壁厚控制的得分,為以下各項得分之和: 壁厚計算與/或選擇額外壁厚A2.2壁厚計算與/或選擇的評分按照GB50251-2003確定輸氣管道在壁厚計算與/或選擇方面的要求,按照GB50253-2006確定輸油管道在壁厚計算與/

50、或選擇方面的要求,按照GB50350-2005確定集氣管道和集油管道在壁厚計算與/或選擇方面的要求,按照GB50028-2006確定城市燃氣管道在壁厚計算與/或選擇方面的要求,按照GB/T20801-2006確定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在壁厚計算與/或選擇方面的要求如果壁厚計算與/或選擇不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要求,則為0分如果壁厚計算與/或選擇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要求,則為7分A2.3 額外壁厚的評分按照下式計算額外壁厚的得分:當額外壁厚的得分小于0時,取失效可能性得分為100當額外壁厚的得分大于2時,取額外壁厚的得分為2A3 應力控制的評分A2.2.13.1概述應力控制的得分,為以下各項得分

51、之和: 應力計算或校核額外的壓力安全裕度A3.2 應力計算或校核的評分按照GB50251-2003確定輸氣管道在應力計算或校核方面的要求,按照GB50253-2006確定輸油管道在應力計算或校核方面的要求,按照GB50350-2005確定集氣管道和集油管道在應力計算或校核方面的要求,按照GB50028-2006確定城市燃氣管道在應力計算或校核方面的要求,按照GB/T20801-2006確定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在應力計算或校核方面的要求如果未進行應力計算或校核,則為0分如果應力計算或校核結果不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要求,則為0分如果應力計算或校核結果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要求,則為8分如果不需要

52、應力計算或校核,則為8分A3.3 額外的壓力安全裕度的評分按照下式計算額外的壓力安全裕度的得分:當額外的壓力安全裕度的得分小于0時,取失效可能性得分為100分當額外的壓力安全裕度的得分大于1時,取額外的壓力安全裕度的得分為1A4 錨固件的控制的評分按照GB50251-2003確定輸氣管道對錨固件的要求,按照GB50253-2006確定輸油管道對錨固件的要求,按照GB50350-2005確定集氣管道和集油管道對錨固件的要求,按照GB50028-2006確定城市燃氣管道對錨固件的要求,按照GB/T20801-2006確定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對錨固件的要求如果錨固件的控制不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

53、要求,則為0分如果錨固件的控制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要求,則為3分如果不需要對錨固件進行控制,則為3分A5 安全保護裝置的控制的評分按照GB50251-2003確定輸氣管道系統在安全保護裝置方面的要求,按照GB50253-2006確定輸油管道系統在安全保護裝置方面的要求,按照GB50350-2005確定集氣管道系統和集油管道系統在安全保護裝置方面的要求,按照GB50028-2006確定城市燃氣管道在安全保護裝置方面的要求,按照GB/T20801-2006確定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在安全保護裝置方面的要求如果安全保護裝置的控制不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要求,則為0分如果安全保護裝置的控制滿足相應標準規范的要求,則為3分如果不需要對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控制,則為3分A6凈距控制和/或安全保護距離的評分按照GB50251-2003確定輸氣管道對凈距和/或安全保護距離的要求,按照GB50253-2006確定輸油管道對凈距和/或安全保護距離的要求,按照GB50350-2005確定集氣管道、集油管道對凈距和/或安全保護距離的要求,按照GB50028-2006確定城市燃氣管道對凈距和/或安全保護距離的要求,按照GB/T20801-2006確定輸送腐蝕性液體介質的工業管道對凈距和/或安全保護措施的要求如果凈距和/或安全保護距離不滿足相應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